南國在一統江河之前,原本是七國之中的一個諸侯國,一百年之間,六州之中分分合合,最後王朝更替,皇室罔顧,得以保全繼承的,便是南國。
而南國在史書之上有兩百年的曆史,南光武帝在其位有二十年,不是南朝曆史上在位最長的帝王,卻是南國曆史上智勇兼備的英雄,南國的國土在他做太子的時候得以開疆辟土,南國的民生在他登基之後清明不凡。
南國的史書毫不吝嗇對他的溢美之詞,並且在他統治的尾聲,在南國暗潮洶湧的政權鬥爭之下,南國兩百年間的第一位戰神誕生。
建武十九年的末尾,新年將至,整個影城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南國與大禾的戰事已經僵持整整三年了,原本與大禾以歸雁山為分界的南國在驃騎將軍容煥的雷霆之勢下,吞並了大禾整整一半的國土,隔著一條赤水河與燕京隔河對峙。
在這三年之中,容煥帶兵曾經東渡大海,繞到大禾極北處,攻占了大禾幾個重要的城鎮,致使大禾皇室蝸居於燕京,如一座孤島。
然而,攻占燕京的軍令卻一直沒有下達,圍而不攻,已經整整三年。
建武十九年的春節,影城歸降的大禾人已經學會與南國人一樣除舊迎新,一年前景行止帶著薑陽來到影城之後就沒有再離開。
容煥雖然極力的抗拒,倒是他每日忙碌於軍務,影城雖然已經歸於南國,可是有備無患,在他不在的時候,有景行止留在蕭元的身邊,他便會放心一點。
蕭元每天下午都會在督軍府中批閱折子,此刻已經快到晚膳十分了,今日她賜了晚宴,會在督軍府中大宴將士,此時也該梳洗了。
輕盈伺候著她換了一件妃色襦裙,外罩一件紗衣,紗衣上麵繡著金色的牡丹花。長發如瀑用十二支發釵束起,眉心畫著一朵胭紅色的花,整個人豔色明重中又帶著貴族的高傲疏離,如此契合她南國孟光長公主的身份。
“殿下今日有些不同於以往,更加風華絕代,舉世僅有。”輕盈一般半跪在地上,整理著蕭元的裙角,一便仰著頭,讚歎道。
“是嗎?”蕭元心中卻不知為何,有些忐忑不安,她蹙著娥眉望著鏡中的美麗女子,“就這樣吧。”
主院的裏麵,早已經是人聲鼎沸,早早等候再次的將士們有的已經落座了,除了主位上還是空蕩蕩的。
一聲長喝讓這個喧囂的院子安靜了下來,“孟光長公主到。”
影城的除夕夜,依舊在下雪,孟光長公主帶著一抹濃重的紅款款而來,那種色彩鼓動著在座的所有南國將士,而容煥盤腿安靜的坐在主座下麵的位置,溫柔而炙熱的緊緊看著她慢慢走近。
“母親???”
蕭元站在原地,寒風中裙擺高高揚起,她垂下頭,麵無表情的看著拉住她裙子的男童。
“孩兒給母親請安,願母親長安千秋。”
院中的火光襯得她的臉龐皎如明月,她低下頭白玉般的眉頭輕輕皺起,看著薑陽,竟然有些無助。
她還沒有反應過來,便聽見身畔群臣跪地的聲音,領頭的那一個,是容煥,“臣等給長公主殿下請安,願殿下長安千秋。”
蕭元抽回神思,淡淡的掃了一眼,便毫不留戀的朝著高高在上的主座而去。
她一路走到盡頭,方才轉身,抬了抬手,道:“諸位請起。”
看著眾人熙熙攘攘緩緩起身的樣子,蕭元對於建武十九年的除夕卻生不出一點喜悅,冥冥之中,她總是覺得不安。
容煥此時開心,初時景行止帶著薑陽來到影城的時候,他還憂慮,他以為蕭元是喜歡孩子的,可是日複一日,他漸漸的發現蕭元總是會避著這個孩子。
院中彩燈高懸,鼓樂聲聲。
場內的一切都被裝飾得亮麗浮豔,舞姬樂姬紛紛上前獻技,隻為博得新年的頭籌。
在這樣的歌舞升平中,唯獨年幼的薑陽一臉沮喪的坐回景行止的身邊,臉上帶著不合年齡的落寞。
景行止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望著高處的蕭元為皺起眉頭,道:“你母親素來喜歡聽琴,你可以去為她彈一首琴。”
“真的嗎?”
薑陽的琴技尚很稚嫩,不過在三歲小兒中比較起來,已經是了不得的成就,可惜,即便這樣,也不見孟光長公主動容。
“煥兒,你說薑陽日後會如何?”
容煥看了一眼垂頭喪氣的男孩,似乎通過他望見了當年的自己,笑道:“薑陽是殿下的養子,日後大概封王吧。”
“一國之王,並不是那麽好當的。父皇曾提過幾次,打算盡早封他為光王,可就算僅僅是皇子,命運就如浮萍,總飄在水麵,看著光鮮,卻要受得住狂風驟雨。我對他的垂愛,他未必受得住???薑陽,他本就身份敏感,不知怎麽的,我第一眼看到他,就覺得應該把他藏起來,永遠不要讓人看見他。”
父皇要將他封為光王,是作何打算,蕭元心中清楚無比,正是因為太過清楚,所以更願意表現出對薑陽的厭惡來驅使他遠離朝堂。
喝完建武十九年的最後一杯酒的時候,蕭元心口大疼,她在人群中一眼就望到白衣飄飄的景行止,她端著的酒杯失手落在地上,發出清脆的落地聲,容煥上前扶住她的腰,但是更快的,是一聲帶著悲傖的哭報聲。
“長安急報,陛下駕崩。”
那一夜,影城的大雪簌簌的落下,萬籟俱靜,千家萬戶寂寥無聲。
在新年的鍾聲慢慢散去的那一刻,這座邊疆重鎮傳來了第一個噩耗。
蕭元捂著心口,呆了很久,才扶著容煥的手起身,朗聲道:“去把本宮的馬遷來,本宮要立刻回宮!”
她的聲音帶著淒厲的味道,捂著胸口的手緊緊的抓著胸前的繡著的牡丹,直到此刻,她才明白,為何今日總是覺得忐忑。
她從容煥的懷抱中掙出,跑到侍從遷來的馬旁,翻身上馬,欲揚鞭,卻被人抱住了腿。
蕭元低下頭,薑陽立刻浮起笑顏,雙眼擔憂的望著她說:“母親,孩兒要陪著你。”
她一怔,彎下腰,深深地看著他。
“一直陪著我?”
“諾。”
她心中一酸,眼淚差一點就流了出來,連忙用手背壓了壓眼睛,飛快的把眼淚逼了回去,反倒露出了一點笑容,望向景行止。
“阿止帶著薑陽隨後吧,煥兒,父皇驟然殯天,你留在影城,務必多加防範,恐大禾來犯。”
南光武帝駕崩於建武十九年末,直到建武二十年元月初十,長公主從影城趕回,才出殯。是以,建武二十年不曾改元,新皇登基,依舊是在建武二十年。
夜空黯淡無光,官道上冷風陣陣,蕭元馳騁在馬背之上,頭上戴著厚厚的兜帽,隻留下一雙眼睛。
她腦海中依舊回蕩著剛才那句話,長安急報,陛下駕崩。
她怎麽能忘了呢?
她的父親,死在建武二十年的開始。
她定定的望著前方的路,可是又覺得前路漫漫,望不見盡頭,在急速的風聲呼嘯裏,突然聽見景行止的一聲幾乎。
“元兒,小心。”
破空而來的長箭擦著蕭元的鼻尖而過,在她尚未反應過來,箭雨便簌簌而來,她抱著馬脖子,穿梭在黑夜裏,身邊是隨行的征天軍用盾牌組成的盾牆。
她沒有什麽恐懼,相反,怒意從胸口溢出,她聲音低啞,道:“殺敵著賞金千兩,賜千戶候。”
她的聲音不大,但是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聽到了,戰士們身體裏的血液在冬夜裏沸騰開來,漸漸地,保護著孟光長公主的盾牌散開了,有人衝到黑暗處,血肉撕裂,刀劍相擊的聲音傳來,成為這條悲傷的旅途上唯一的聲音。
“母親不要害怕,孩兒陪著你。”
黑夜裏,有一溫熱的雙手抓住了她,輕輕的撫著她的手,好像她是多麽的罕見和珍貴一般,蕭元呆住了。
“嗯,母親不怕。”
過了好久,她才聽到自己的聲音。
蕭元的心情有一點複雜,可是她知道此刻不是她能夠悲懷的時候,她必須盡快的趕回長安。
――
“陛下駕崩了?”
臨海整個身子趴伏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重重的磕了幾個頭,手中的遺詔緊緊握住,不知是多麽的恐懼,以至於他臉色青紫。
麵前的,是劍眉星目的太子,他垂頭看著靜靜躺在龍榻上的光武帝,一隻手慢慢的轉動著手上的扳指。
“將遺詔交給孤王吧。”
“這???”臨海握緊手中的遺詔,顫顫巍巍的回稟道:“這並非遺詔,是陛下要送給長公主的詔書。”
靜默許久,薑永夜的唇角漾出一絲冰冷笑意,道:“元兒與孤王本就是一體,即是給她的,先交給孤王也可。”
他抬了抬下巴,身後一步的方韻便上前去取走臨海死死捏著的遺詔。
“母妃,你搶海公公的東西?”
方韻聞言,吃吃一笑,對兒子解釋道:“讚兒,有些東西咱們沒有,又喜歡得緊,便隻有搶了。”
薑讚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薑永夜歎了一口氣,對身邊的侍從道,“陛下駕崩的消息,可提早傳到影城?”
侍從道諾,薑永夜便點了點頭,轉身看見臨海驚訝的表情,有些可憐他的說:“海公公無需驚恐,孤王確實早就知道陛下會在今日殯天。”
而南國在史書之上有兩百年的曆史,南光武帝在其位有二十年,不是南朝曆史上在位最長的帝王,卻是南國曆史上智勇兼備的英雄,南國的國土在他做太子的時候得以開疆辟土,南國的民生在他登基之後清明不凡。
南國的史書毫不吝嗇對他的溢美之詞,並且在他統治的尾聲,在南國暗潮洶湧的政權鬥爭之下,南國兩百年間的第一位戰神誕生。
建武十九年的末尾,新年將至,整個影城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南國與大禾的戰事已經僵持整整三年了,原本與大禾以歸雁山為分界的南國在驃騎將軍容煥的雷霆之勢下,吞並了大禾整整一半的國土,隔著一條赤水河與燕京隔河對峙。
在這三年之中,容煥帶兵曾經東渡大海,繞到大禾極北處,攻占了大禾幾個重要的城鎮,致使大禾皇室蝸居於燕京,如一座孤島。
然而,攻占燕京的軍令卻一直沒有下達,圍而不攻,已經整整三年。
建武十九年的春節,影城歸降的大禾人已經學會與南國人一樣除舊迎新,一年前景行止帶著薑陽來到影城之後就沒有再離開。
容煥雖然極力的抗拒,倒是他每日忙碌於軍務,影城雖然已經歸於南國,可是有備無患,在他不在的時候,有景行止留在蕭元的身邊,他便會放心一點。
蕭元每天下午都會在督軍府中批閱折子,此刻已經快到晚膳十分了,今日她賜了晚宴,會在督軍府中大宴將士,此時也該梳洗了。
輕盈伺候著她換了一件妃色襦裙,外罩一件紗衣,紗衣上麵繡著金色的牡丹花。長發如瀑用十二支發釵束起,眉心畫著一朵胭紅色的花,整個人豔色明重中又帶著貴族的高傲疏離,如此契合她南國孟光長公主的身份。
“殿下今日有些不同於以往,更加風華絕代,舉世僅有。”輕盈一般半跪在地上,整理著蕭元的裙角,一便仰著頭,讚歎道。
“是嗎?”蕭元心中卻不知為何,有些忐忑不安,她蹙著娥眉望著鏡中的美麗女子,“就這樣吧。”
主院的裏麵,早已經是人聲鼎沸,早早等候再次的將士們有的已經落座了,除了主位上還是空蕩蕩的。
一聲長喝讓這個喧囂的院子安靜了下來,“孟光長公主到。”
影城的除夕夜,依舊在下雪,孟光長公主帶著一抹濃重的紅款款而來,那種色彩鼓動著在座的所有南國將士,而容煥盤腿安靜的坐在主座下麵的位置,溫柔而炙熱的緊緊看著她慢慢走近。
“母親???”
蕭元站在原地,寒風中裙擺高高揚起,她垂下頭,麵無表情的看著拉住她裙子的男童。
“孩兒給母親請安,願母親長安千秋。”
院中的火光襯得她的臉龐皎如明月,她低下頭白玉般的眉頭輕輕皺起,看著薑陽,竟然有些無助。
她還沒有反應過來,便聽見身畔群臣跪地的聲音,領頭的那一個,是容煥,“臣等給長公主殿下請安,願殿下長安千秋。”
蕭元抽回神思,淡淡的掃了一眼,便毫不留戀的朝著高高在上的主座而去。
她一路走到盡頭,方才轉身,抬了抬手,道:“諸位請起。”
看著眾人熙熙攘攘緩緩起身的樣子,蕭元對於建武十九年的除夕卻生不出一點喜悅,冥冥之中,她總是覺得不安。
容煥此時開心,初時景行止帶著薑陽來到影城的時候,他還憂慮,他以為蕭元是喜歡孩子的,可是日複一日,他漸漸的發現蕭元總是會避著這個孩子。
院中彩燈高懸,鼓樂聲聲。
場內的一切都被裝飾得亮麗浮豔,舞姬樂姬紛紛上前獻技,隻為博得新年的頭籌。
在這樣的歌舞升平中,唯獨年幼的薑陽一臉沮喪的坐回景行止的身邊,臉上帶著不合年齡的落寞。
景行止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望著高處的蕭元為皺起眉頭,道:“你母親素來喜歡聽琴,你可以去為她彈一首琴。”
“真的嗎?”
薑陽的琴技尚很稚嫩,不過在三歲小兒中比較起來,已經是了不得的成就,可惜,即便這樣,也不見孟光長公主動容。
“煥兒,你說薑陽日後會如何?”
容煥看了一眼垂頭喪氣的男孩,似乎通過他望見了當年的自己,笑道:“薑陽是殿下的養子,日後大概封王吧。”
“一國之王,並不是那麽好當的。父皇曾提過幾次,打算盡早封他為光王,可就算僅僅是皇子,命運就如浮萍,總飄在水麵,看著光鮮,卻要受得住狂風驟雨。我對他的垂愛,他未必受得住???薑陽,他本就身份敏感,不知怎麽的,我第一眼看到他,就覺得應該把他藏起來,永遠不要讓人看見他。”
父皇要將他封為光王,是作何打算,蕭元心中清楚無比,正是因為太過清楚,所以更願意表現出對薑陽的厭惡來驅使他遠離朝堂。
喝完建武十九年的最後一杯酒的時候,蕭元心口大疼,她在人群中一眼就望到白衣飄飄的景行止,她端著的酒杯失手落在地上,發出清脆的落地聲,容煥上前扶住她的腰,但是更快的,是一聲帶著悲傖的哭報聲。
“長安急報,陛下駕崩。”
那一夜,影城的大雪簌簌的落下,萬籟俱靜,千家萬戶寂寥無聲。
在新年的鍾聲慢慢散去的那一刻,這座邊疆重鎮傳來了第一個噩耗。
蕭元捂著心口,呆了很久,才扶著容煥的手起身,朗聲道:“去把本宮的馬遷來,本宮要立刻回宮!”
她的聲音帶著淒厲的味道,捂著胸口的手緊緊的抓著胸前的繡著的牡丹,直到此刻,她才明白,為何今日總是覺得忐忑。
她從容煥的懷抱中掙出,跑到侍從遷來的馬旁,翻身上馬,欲揚鞭,卻被人抱住了腿。
蕭元低下頭,薑陽立刻浮起笑顏,雙眼擔憂的望著她說:“母親,孩兒要陪著你。”
她一怔,彎下腰,深深地看著他。
“一直陪著我?”
“諾。”
她心中一酸,眼淚差一點就流了出來,連忙用手背壓了壓眼睛,飛快的把眼淚逼了回去,反倒露出了一點笑容,望向景行止。
“阿止帶著薑陽隨後吧,煥兒,父皇驟然殯天,你留在影城,務必多加防範,恐大禾來犯。”
南光武帝駕崩於建武十九年末,直到建武二十年元月初十,長公主從影城趕回,才出殯。是以,建武二十年不曾改元,新皇登基,依舊是在建武二十年。
夜空黯淡無光,官道上冷風陣陣,蕭元馳騁在馬背之上,頭上戴著厚厚的兜帽,隻留下一雙眼睛。
她腦海中依舊回蕩著剛才那句話,長安急報,陛下駕崩。
她怎麽能忘了呢?
她的父親,死在建武二十年的開始。
她定定的望著前方的路,可是又覺得前路漫漫,望不見盡頭,在急速的風聲呼嘯裏,突然聽見景行止的一聲幾乎。
“元兒,小心。”
破空而來的長箭擦著蕭元的鼻尖而過,在她尚未反應過來,箭雨便簌簌而來,她抱著馬脖子,穿梭在黑夜裏,身邊是隨行的征天軍用盾牌組成的盾牆。
她沒有什麽恐懼,相反,怒意從胸口溢出,她聲音低啞,道:“殺敵著賞金千兩,賜千戶候。”
她的聲音不大,但是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聽到了,戰士們身體裏的血液在冬夜裏沸騰開來,漸漸地,保護著孟光長公主的盾牌散開了,有人衝到黑暗處,血肉撕裂,刀劍相擊的聲音傳來,成為這條悲傷的旅途上唯一的聲音。
“母親不要害怕,孩兒陪著你。”
黑夜裏,有一溫熱的雙手抓住了她,輕輕的撫著她的手,好像她是多麽的罕見和珍貴一般,蕭元呆住了。
“嗯,母親不怕。”
過了好久,她才聽到自己的聲音。
蕭元的心情有一點複雜,可是她知道此刻不是她能夠悲懷的時候,她必須盡快的趕回長安。
――
“陛下駕崩了?”
臨海整個身子趴伏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重重的磕了幾個頭,手中的遺詔緊緊握住,不知是多麽的恐懼,以至於他臉色青紫。
麵前的,是劍眉星目的太子,他垂頭看著靜靜躺在龍榻上的光武帝,一隻手慢慢的轉動著手上的扳指。
“將遺詔交給孤王吧。”
“這???”臨海握緊手中的遺詔,顫顫巍巍的回稟道:“這並非遺詔,是陛下要送給長公主的詔書。”
靜默許久,薑永夜的唇角漾出一絲冰冷笑意,道:“元兒與孤王本就是一體,即是給她的,先交給孤王也可。”
他抬了抬下巴,身後一步的方韻便上前去取走臨海死死捏著的遺詔。
“母妃,你搶海公公的東西?”
方韻聞言,吃吃一笑,對兒子解釋道:“讚兒,有些東西咱們沒有,又喜歡得緊,便隻有搶了。”
薑讚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薑永夜歎了一口氣,對身邊的侍從道,“陛下駕崩的消息,可提早傳到影城?”
侍從道諾,薑永夜便點了點頭,轉身看見臨海驚訝的表情,有些可憐他的說:“海公公無需驚恐,孤王確實早就知道陛下會在今日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