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煥在燕京失去了消息?
輕盈跟著蕭元穿行在長公主府中,雖然看著長公主的步伐依舊如常,可是輕盈卻需要加快步子才能跟上她。北院中的繁華碧樹統統被她甩在身後,回廊上的盞盞宮燈在晚風中青萍一般搖擺不定,突然有種人事易分的淒清感覺。
“嘎吱???”
一聲輕響,門從外麵被人推開,蕭元提著裙子走進去,一路徑直的朝裏麵走,直到看見與景行止坐在一道的薑陽,才停下了腳步。
“方才北方傳來消息,容煥失蹤了。”在說話的時候,她一眼就瞟見景行止手邊那個空空如也的盒子,不知道景行止為何會將它拿出來,但是此時她顯然沒有追問的興致。
她下意識向前一步,細細的看著睜著黑白分明的眼睛望著她的薑陽,靜了一瞬,道:“阿止,你現在帶薑陽回清山去。”
景行止不動聲色:“為什麽?”
“你這樣聰明,還需要我來解釋?”蕭元斜眼看了他一下,意味深長的一笑,對薑陽伸出手,道:“你是母親的孩子,母親希望你能夠平安長大,你能答應母親嗎?”
“諾。”
薑陽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看著她,點了小腦袋,猶豫了下,問:“母親和孩兒一起去嗎?”
“不,我不能???”蕭元的眼神微微一變,笑容有些冷,“我還有許多事情沒有做。”
“我可以把薑陽送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可是,我不會離開你。”
蕭元閃電般看了景行止一眼,卻沒有拒絕,點了一點頭,將薑陽的事情安置好,她便要放開手去做別的事了。
在無形之中,她已經慢了許多步,現在便要追上他們的腳步了。
“輕盈,將負責先皇病情的一幹人等全數圈禁起來,朝中的大臣,也先透個風聲,本宮倒要看看,這究竟是誰的南國。”
連夜,景行止便設法將薑陽送出了長安城。
同一夜,皇城長慶宮內。
方韻看著手中的密折,忍不住發出笑聲,眼中流光溢彩,野心與貪婪毫不掩飾,一旁的薑讚也許是已經見慣了自己母後的這種表情,也沒有什麽不適,隻是一邊用晚膳,一邊象征性的問:“母後,您為何如此高興?”
方韻聞言轉頭看向薑讚,“讚兒,天助我們母子,你舅舅的仇,終於能報了。我們方家苟且偷安,仰人鼻息這麽多年,就要一雪前恥了。”
薑讚的年紀雖然不大,可是早就耳濡目染知道了母後的心思,隻是他原本對孟光長公主這個姑母沒有多少接觸,今日她又送了自己一塊美玉,此時,便有些猶猶豫豫的,想要說點什麽,可是又想到長公主交代過,不能告訴別人,便閉口不言。
方韻撫著自己垂落在肩上的青絲,胸有成竹的吩咐道:“碧同,你把這封信交給本宮的父親,務必不要讓別人發現了。”
看著方皇後幽沉的神色,碧同點了點頭,便拿著信走了出去。
隻是方皇後不知道,她用了五年的老人,其實最開始也是孟光長公主送給她的,此時接了信,便立刻先將信中的內容想法弄了出來,送到了孟光長公主手中,再重新換了信封,漆上方韻獨用的私戳,這才讓底下的人悄悄送了出去。
“今日你在宮中遇到了長公主?”忽然想起這件事,方韻又問道:“她與你都說了些什麽?”
想到長公主交待的不能說的事情以及自己為了一個錦囊把薑耀弄哭,薑讚眉間露出一點老成的笑意,說:“沒有說什麽,她問我在那裏做什麽,我還未回答,她就走開了。”
方韻也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自以為太子身邊伺候的都是她安排的老人,便覺得沒有什麽可以擔憂的,站起身對薑讚身邊的伺候的宮人囑咐了幾句,便走開了。
接下來的幾日,日子便不再清閑,在長久的寂靜無聲之後,山雨終於來了。
先由一個朝中地位低下的言官上奏參大司馬在北地拖延戰機,延誤戰局,後被薑永夜按下不發。
第二日,又有幾名官員聯名上書,參大司馬率領南國最為精銳的五千名征天軍驟然音訊不明,可有通敵之嫌。
講到最後,甚至有人質疑容煥叛國。
隨著容煥失蹤的時間越來越久,朝堂上要求懲處的人也越來越多,原本屬於長公主這一派的老臣,也為著南國的安危而開始轉向討伐容煥。
百官之首的丞相沈安道出了一件驚天駭聞,曰容煥實際上乃是叛國罪臣杭橋之孫。
這個消息無異於是一塊巨石,將原本就躁動不安的湖水激起了千層浪花。
早朝的時候,由丞相領頭,朝堂之上滿是要求懲處大司馬的聲音,薑永夜坐在皇座之上,頭痛的扶著額。
“諸位愛卿,你們所言若不假,那朕也???”
“孟光長公主到。”
禮官的唱喝聲打斷了薑永夜接下來要說的話,朝堂之上的臣子皆忘記了他,紛紛轉身跪迎孟光長公主。
她步態悠然自得的仿佛在自家花園中巡視一般,慢慢的走過跪在兩側的大臣身邊,朱紅色的裙擺拖在玉石鋪就的地上,繡著鳳尾的裙擺高貴而冷冶。
她徑直的走上那皇座之後垂著珠簾的座位上坐下來,那是薑永夜登基之後專門為她而設的位置,她一次都沒有坐過。
“本宮不過打門口過,就聽見你們在這裏吵吵嚷嚷的,你們都說說,在吵什麽?”
孟光長公主冷眼看著底下伏跪在地上,頭顱埋得低低的,大氣也不敢喘的大臣,微微一笑將目光落在百官之首的丞相身上。
沈安整個人一抖,臉幾乎要貼到冰冷的地麵上。
“方才不都還振振有詞的嗎?本宮一來便都夾著尾巴做人了,沈安!”
“臣在。”
孟光長公主抬了抬下巴,“你來說說。”
“臣惶恐!”
在一片沉寂不言中,孟光長公主伸出手,拿起放在手側的茶杯,狠狠的從珠簾之後摔了出來。
“你惶恐?沈安,你是否覺得你這頭頂的烏紗已經戴夠了?”
她的語氣漸漸凝重而逼人,掃視著滿殿的大臣,笑問道:“你們要求懲處的大司馬,此時正在為我南國浴血奮戰,就是你們這群慳吝小人,使得南國就不得安。”
“可,”沈安本是忠心耿耿與長公主一派的,事件最初也是保持沉默不言的,可是容煥是杭橋之孫這件事一出來,他便不能淡然了,“大司馬乃是罪臣之後,這般???”
“那也是得了光武皇帝的聖旨免罪的!”蕭元聲音絲毫不容置疑,道:“聖旨還擱在本宮的府中,你們若有異議,本宮這就讓人取來給諸位一辨真假。”
朝陽已經越升越高,照進朝堂之中,高高在上的皇座之上,薑永夜緘默不語,反倒是幽深暗處的珠簾之後,那個掌握著一個國家的命運的女子沉著眼,靜靜地等著他們自圓其說。
“本宮告誡你們一句,若你們中有任何一個人,能逢戰必勝,帶著征天軍打下若羌或者是雪域三十二國,也或者是西南哪一個部族,那本宮便把大司馬之位送給你們。”
她起身從珠簾之後走出來,神色淡淡有著類似於光武帝的不怒自威之感,走到薑永夜身邊的時候,步子頓了頓,有些意味不明的說了一句:“本宮的話已說完,皇兄繼續上朝吧。”
她沒有帶皇冠,也沒有華蓋,孤身一人,無人相伴,卻好似是無冕之王,待她走到殿門前,停了下來,擲下一句話:“待大司馬還朝之日,你等再去城門前跪迎吧。”
陽光越來越明亮,照在崇政殿前的丹階之上,兩側的禁衛軍手持兵械,麵容硬朗,蕭元步態緩慢,不知走了多久,終於走下最後一級丹階,她回身看了一眼偌大的皇宮,輕盈正走過來扶她上馬車,卻聽見素來冷傲自持的長公主突然說了一句:“自父皇駕崩,這長安皇宮日複一日的冷了,我實在不該回來,這裏的種種,人聲鼎沸,歌舞升平,卻讓我想起在影城的日子,那裏縱然苦寒,卻還有一個真心愛我的人。不像這兒,看上去誰都將我捧得高高的,卻沒有一個是真心為我。”
輕盈心中一震,以前從未見過長公主有這樣的感歎,可是已經快十天了,大司馬帶兵去追擊大禾二王子,音訊全無。
蕭元卻收齊了心思,轉身坐上馬車,看著車窗外,逐漸消失的皇宮城牆,“薑陽可已經安全送到了?”
“回稟殿下,先生說已經送到山寺中了,無人知曉。”
蕭元點了點頭,拉下車簾,將朱紅色的宮牆擋在車廂之外,許久,輕盈才聽見孟光長公主開口說話,她說:“輕盈,我們啟程去大禾吧。”
始終沒有容煥的消息傳回來,蕭元其實已經等不下去了,比起上一次,這一次明顯的更加不安,她如今一閉上眼睛,想到的便是,那一句話。
殿下,我來與你告別。
輕盈跟著蕭元穿行在長公主府中,雖然看著長公主的步伐依舊如常,可是輕盈卻需要加快步子才能跟上她。北院中的繁華碧樹統統被她甩在身後,回廊上的盞盞宮燈在晚風中青萍一般搖擺不定,突然有種人事易分的淒清感覺。
“嘎吱???”
一聲輕響,門從外麵被人推開,蕭元提著裙子走進去,一路徑直的朝裏麵走,直到看見與景行止坐在一道的薑陽,才停下了腳步。
“方才北方傳來消息,容煥失蹤了。”在說話的時候,她一眼就瞟見景行止手邊那個空空如也的盒子,不知道景行止為何會將它拿出來,但是此時她顯然沒有追問的興致。
她下意識向前一步,細細的看著睜著黑白分明的眼睛望著她的薑陽,靜了一瞬,道:“阿止,你現在帶薑陽回清山去。”
景行止不動聲色:“為什麽?”
“你這樣聰明,還需要我來解釋?”蕭元斜眼看了他一下,意味深長的一笑,對薑陽伸出手,道:“你是母親的孩子,母親希望你能夠平安長大,你能答應母親嗎?”
“諾。”
薑陽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看著她,點了小腦袋,猶豫了下,問:“母親和孩兒一起去嗎?”
“不,我不能???”蕭元的眼神微微一變,笑容有些冷,“我還有許多事情沒有做。”
“我可以把薑陽送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可是,我不會離開你。”
蕭元閃電般看了景行止一眼,卻沒有拒絕,點了一點頭,將薑陽的事情安置好,她便要放開手去做別的事了。
在無形之中,她已經慢了許多步,現在便要追上他們的腳步了。
“輕盈,將負責先皇病情的一幹人等全數圈禁起來,朝中的大臣,也先透個風聲,本宮倒要看看,這究竟是誰的南國。”
連夜,景行止便設法將薑陽送出了長安城。
同一夜,皇城長慶宮內。
方韻看著手中的密折,忍不住發出笑聲,眼中流光溢彩,野心與貪婪毫不掩飾,一旁的薑讚也許是已經見慣了自己母後的這種表情,也沒有什麽不適,隻是一邊用晚膳,一邊象征性的問:“母後,您為何如此高興?”
方韻聞言轉頭看向薑讚,“讚兒,天助我們母子,你舅舅的仇,終於能報了。我們方家苟且偷安,仰人鼻息這麽多年,就要一雪前恥了。”
薑讚的年紀雖然不大,可是早就耳濡目染知道了母後的心思,隻是他原本對孟光長公主這個姑母沒有多少接觸,今日她又送了自己一塊美玉,此時,便有些猶猶豫豫的,想要說點什麽,可是又想到長公主交代過,不能告訴別人,便閉口不言。
方韻撫著自己垂落在肩上的青絲,胸有成竹的吩咐道:“碧同,你把這封信交給本宮的父親,務必不要讓別人發現了。”
看著方皇後幽沉的神色,碧同點了點頭,便拿著信走了出去。
隻是方皇後不知道,她用了五年的老人,其實最開始也是孟光長公主送給她的,此時接了信,便立刻先將信中的內容想法弄了出來,送到了孟光長公主手中,再重新換了信封,漆上方韻獨用的私戳,這才讓底下的人悄悄送了出去。
“今日你在宮中遇到了長公主?”忽然想起這件事,方韻又問道:“她與你都說了些什麽?”
想到長公主交待的不能說的事情以及自己為了一個錦囊把薑耀弄哭,薑讚眉間露出一點老成的笑意,說:“沒有說什麽,她問我在那裏做什麽,我還未回答,她就走開了。”
方韻也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自以為太子身邊伺候的都是她安排的老人,便覺得沒有什麽可以擔憂的,站起身對薑讚身邊的伺候的宮人囑咐了幾句,便走開了。
接下來的幾日,日子便不再清閑,在長久的寂靜無聲之後,山雨終於來了。
先由一個朝中地位低下的言官上奏參大司馬在北地拖延戰機,延誤戰局,後被薑永夜按下不發。
第二日,又有幾名官員聯名上書,參大司馬率領南國最為精銳的五千名征天軍驟然音訊不明,可有通敵之嫌。
講到最後,甚至有人質疑容煥叛國。
隨著容煥失蹤的時間越來越久,朝堂上要求懲處的人也越來越多,原本屬於長公主這一派的老臣,也為著南國的安危而開始轉向討伐容煥。
百官之首的丞相沈安道出了一件驚天駭聞,曰容煥實際上乃是叛國罪臣杭橋之孫。
這個消息無異於是一塊巨石,將原本就躁動不安的湖水激起了千層浪花。
早朝的時候,由丞相領頭,朝堂之上滿是要求懲處大司馬的聲音,薑永夜坐在皇座之上,頭痛的扶著額。
“諸位愛卿,你們所言若不假,那朕也???”
“孟光長公主到。”
禮官的唱喝聲打斷了薑永夜接下來要說的話,朝堂之上的臣子皆忘記了他,紛紛轉身跪迎孟光長公主。
她步態悠然自得的仿佛在自家花園中巡視一般,慢慢的走過跪在兩側的大臣身邊,朱紅色的裙擺拖在玉石鋪就的地上,繡著鳳尾的裙擺高貴而冷冶。
她徑直的走上那皇座之後垂著珠簾的座位上坐下來,那是薑永夜登基之後專門為她而設的位置,她一次都沒有坐過。
“本宮不過打門口過,就聽見你們在這裏吵吵嚷嚷的,你們都說說,在吵什麽?”
孟光長公主冷眼看著底下伏跪在地上,頭顱埋得低低的,大氣也不敢喘的大臣,微微一笑將目光落在百官之首的丞相身上。
沈安整個人一抖,臉幾乎要貼到冰冷的地麵上。
“方才不都還振振有詞的嗎?本宮一來便都夾著尾巴做人了,沈安!”
“臣在。”
孟光長公主抬了抬下巴,“你來說說。”
“臣惶恐!”
在一片沉寂不言中,孟光長公主伸出手,拿起放在手側的茶杯,狠狠的從珠簾之後摔了出來。
“你惶恐?沈安,你是否覺得你這頭頂的烏紗已經戴夠了?”
她的語氣漸漸凝重而逼人,掃視著滿殿的大臣,笑問道:“你們要求懲處的大司馬,此時正在為我南國浴血奮戰,就是你們這群慳吝小人,使得南國就不得安。”
“可,”沈安本是忠心耿耿與長公主一派的,事件最初也是保持沉默不言的,可是容煥是杭橋之孫這件事一出來,他便不能淡然了,“大司馬乃是罪臣之後,這般???”
“那也是得了光武皇帝的聖旨免罪的!”蕭元聲音絲毫不容置疑,道:“聖旨還擱在本宮的府中,你們若有異議,本宮這就讓人取來給諸位一辨真假。”
朝陽已經越升越高,照進朝堂之中,高高在上的皇座之上,薑永夜緘默不語,反倒是幽深暗處的珠簾之後,那個掌握著一個國家的命運的女子沉著眼,靜靜地等著他們自圓其說。
“本宮告誡你們一句,若你們中有任何一個人,能逢戰必勝,帶著征天軍打下若羌或者是雪域三十二國,也或者是西南哪一個部族,那本宮便把大司馬之位送給你們。”
她起身從珠簾之後走出來,神色淡淡有著類似於光武帝的不怒自威之感,走到薑永夜身邊的時候,步子頓了頓,有些意味不明的說了一句:“本宮的話已說完,皇兄繼續上朝吧。”
她沒有帶皇冠,也沒有華蓋,孤身一人,無人相伴,卻好似是無冕之王,待她走到殿門前,停了下來,擲下一句話:“待大司馬還朝之日,你等再去城門前跪迎吧。”
陽光越來越明亮,照在崇政殿前的丹階之上,兩側的禁衛軍手持兵械,麵容硬朗,蕭元步態緩慢,不知走了多久,終於走下最後一級丹階,她回身看了一眼偌大的皇宮,輕盈正走過來扶她上馬車,卻聽見素來冷傲自持的長公主突然說了一句:“自父皇駕崩,這長安皇宮日複一日的冷了,我實在不該回來,這裏的種種,人聲鼎沸,歌舞升平,卻讓我想起在影城的日子,那裏縱然苦寒,卻還有一個真心愛我的人。不像這兒,看上去誰都將我捧得高高的,卻沒有一個是真心為我。”
輕盈心中一震,以前從未見過長公主有這樣的感歎,可是已經快十天了,大司馬帶兵去追擊大禾二王子,音訊全無。
蕭元卻收齊了心思,轉身坐上馬車,看著車窗外,逐漸消失的皇宮城牆,“薑陽可已經安全送到了?”
“回稟殿下,先生說已經送到山寺中了,無人知曉。”
蕭元點了點頭,拉下車簾,將朱紅色的宮牆擋在車廂之外,許久,輕盈才聽見孟光長公主開口說話,她說:“輕盈,我們啟程去大禾吧。”
始終沒有容煥的消息傳回來,蕭元其實已經等不下去了,比起上一次,這一次明顯的更加不安,她如今一閉上眼睛,想到的便是,那一句話。
殿下,我來與你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