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一聽要送自己到開封府,立即就跑了,跑得比足球前鋒衝刺時還要快。
王詵見沒抓到高俅,隻好罵了一句:“什麽玩意,你也看夠不夠資格,就想挑戰‘球王’。”
高俅逃離足協,到了個安全的地方,這才止住腳,喘著粗氣,不禁也罵了一句:“這個足協主席王詵比王員外還要壞!開口第一句話,就要送‘爹們’到開封府,是不是姓王的人都這麽壞?要不怎麽會都姓王呢。”
高俅後來對於姓王的人抱有成見,是有曆史原因的。
夢斷“球王之路”,高俅覺得人生已經失去意義了,那段時間,真是高俅最頹廢、最失落的日子,要知道,他腦子裏就是“一根筋”,高俅已經選擇了人生道路――“球王之路”,那麽他就要挑戰‘球王’趙佶,而且還要挑戰成功才行。問題是,現在連個挑戰的機會都沒有。一個小小的高俅怎麽能和強大的“足協”鬥呢?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第二個貴人,情況才發生變化。
那個人就是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人。是翰林學士,時任禮部尚書。仁宗天子年間的進士,既是書畫巨擘,也是文學巨匠。
那麽,象蘇東坡這種海內大儒,怎麽會和高俅這種“小混混”發生交集呢?說起來你一定會不相信,還是因為足球。
高俅當不了“球王”,又重新踏入“幫閑”這個隊伍中,不過他的生意並不好,一方麵他性格執拗,另一方麵還是竟爭太激烈,你想,誰還不想從事這種利人利己,又利國利民的“幫人花錢”職業呢?
再說,高俅因為遇到了生鐵王員外,心裏有陰影,總怕有一天再挨上二十板子,那種滋味可真叫終身難忘。“幫人花錢”的時候,免不了替花錢的老板著想,可舍得花錢的老板,哪位不是大爺脾氣,象高俅這種處處既然讓老板花錢,又想讓老板省著花錢的“幫閑”,生意能好嗎?
好不了!
高俅窮困潦倒,就想到轉行,可幹什麽好呢?他想了大半年,才想出一個還算適合他的職業來,畢竟“小混混”這個職業,他已經升到二十七級了,如果再增加一個新職業,又得在“新手村”從頭開始。
“給有錢人當個球僮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吧?至少沒有任何風險。”
真是想什麽,來什麽,高俅這天正走著呢,就看到一棵樹上剛剛糊上的一張啟事,高俅認得字。高俅怎麽會認得字呢?是因為他堂兄高廉念過書,高俅現在認得字全是和堂兄高廉小時候在一起玩的時候學的。
高俅看那張“招工啟事”上邊寫著:
“招書僮一名,識字既可,待遇麵議。”
高俅毫不遲疑的就揭了下來,“書僮和球僮差不多,我條件正合適。”要是別人一定會仔細用腦子好好想想,“識字即可”那裏邊的深刻含義,因為這棵樹正對著的是大文豪蘇東坡的家門口。
蘇東坡家招書僮,寫個“識字即可”,會有這麽簡單嗎?高俅當然不會考慮這麽多,誰讓他腦子裏隻有“一根筋”呢。
就這樣,高俅拿著那張啟事就見到了蘇軾。
高俅認識蘇軾,蘇軾不但是大宋的文聯主席,還兼著大宋足球球迷協會的會長呢。高俅參加比賽時候,足球比賽場上的貴賓席,經常可以見到蘇球迷的身影。再說了,既便蘇軾不是球迷協會會長,東京城內又有幾個不認識大文豪蘇東坡的呢?
所以,高俅見了蘇東坡第一麵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是你。”
蘇軾也認識高俅。高俅是東京城內“草根球王”,民間頂尖的足球運動員。蘇軾雖然不擅長踢足球,但這一點也沒有影響到蘇軾對於足球這項偉大運動的熱愛,用一句“老球迷”來形容蘇東坡一點也不過份,蘇軾的一生,就是伴隨著大宋足球在各種失敗的慘痛中長大的。
大宋的足球就是大宋球迷最好的“催淚彈”!它讓老球迷蘇軾的淚水怎麽流也流不幹。
隻不過年輕時候看足球是一種熱情,年老了看足球就多了一份責任在裏邊。
眼看著大宋足球江河日下、大宋球迷怨聲截道,蘇軾對大宋足協早就有意見了,蘇軾是一位喜歡講真話的人,所以,這次他忍不住又找到王詵,準備和他好好談談大宋的足球。
身為大宋當時最有影響力的資深老球迷,球迷協會會長蘇軾曾去找過“足協主席”王詵交流過很多次,不過每次雙方都是不歡而散,達不成共識,這次也不例外。
“王主席,現在大宋足球的成績可是越來越差了。”蘇軾一向是說話直來直去。
“還不算太差吧。”
“連夜郎國的足球隊都踢不過了,還不算差?”蘇軾質問。
“這次純屬意外。”王詵解釋。
“就算是意外吧,王主席是不是得總結下是什麽原因造成的意外吧?”
“原因很簡單,主要是足球運動員的水平太差了,當然了教練員的水平也不行。”王詵一針見血的指出原因。
“我怎麽聽說輸給夜郎國全是因為足協造成的。”
王詵立即瞪起眼睛,“誰說的?這可是謠言。”那樣子,是打算把造謠的人馬上就送開封府去。
“我說的。”蘇軾馬上答應,他才不怕呢,他可是大宋最有影響力的“老球迷”。
王詵沉默了一會,能看出來,他的臉色很不好,他說一句:“大宋足球成績上不去原因很複雜,足協肯定也是有一定責任的,不過,既使有責任也是上屆足協的責任,和這屆足協一毛錢的關係也沒有。”
“可輸給夜郎國是昨天才發生的事情呀?”
“在場上踢球的運動員可全是上屆足協時候出生的呀。”
蘇軾被氣得吐了一大口血,掉頭就走了,後來,蘇軾再沒找過王詵,他知道,再找還得氣得自己吐血。
蘇軾見到高俅的第二句話也是:“是你。”
第一句話蘇軾是回答了高球的問話:“是我。”
高俅臉上立即樂開了花,他說道:“是‘爹們’,你認識‘爹們’呀?”
王詵見沒抓到高俅,隻好罵了一句:“什麽玩意,你也看夠不夠資格,就想挑戰‘球王’。”
高俅逃離足協,到了個安全的地方,這才止住腳,喘著粗氣,不禁也罵了一句:“這個足協主席王詵比王員外還要壞!開口第一句話,就要送‘爹們’到開封府,是不是姓王的人都這麽壞?要不怎麽會都姓王呢。”
高俅後來對於姓王的人抱有成見,是有曆史原因的。
夢斷“球王之路”,高俅覺得人生已經失去意義了,那段時間,真是高俅最頹廢、最失落的日子,要知道,他腦子裏就是“一根筋”,高俅已經選擇了人生道路――“球王之路”,那麽他就要挑戰‘球王’趙佶,而且還要挑戰成功才行。問題是,現在連個挑戰的機會都沒有。一個小小的高俅怎麽能和強大的“足協”鬥呢?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第二個貴人,情況才發生變化。
那個人就是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人。是翰林學士,時任禮部尚書。仁宗天子年間的進士,既是書畫巨擘,也是文學巨匠。
那麽,象蘇東坡這種海內大儒,怎麽會和高俅這種“小混混”發生交集呢?說起來你一定會不相信,還是因為足球。
高俅當不了“球王”,又重新踏入“幫閑”這個隊伍中,不過他的生意並不好,一方麵他性格執拗,另一方麵還是竟爭太激烈,你想,誰還不想從事這種利人利己,又利國利民的“幫人花錢”職業呢?
再說,高俅因為遇到了生鐵王員外,心裏有陰影,總怕有一天再挨上二十板子,那種滋味可真叫終身難忘。“幫人花錢”的時候,免不了替花錢的老板著想,可舍得花錢的老板,哪位不是大爺脾氣,象高俅這種處處既然讓老板花錢,又想讓老板省著花錢的“幫閑”,生意能好嗎?
好不了!
高俅窮困潦倒,就想到轉行,可幹什麽好呢?他想了大半年,才想出一個還算適合他的職業來,畢竟“小混混”這個職業,他已經升到二十七級了,如果再增加一個新職業,又得在“新手村”從頭開始。
“給有錢人當個球僮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吧?至少沒有任何風險。”
真是想什麽,來什麽,高俅這天正走著呢,就看到一棵樹上剛剛糊上的一張啟事,高俅認得字。高俅怎麽會認得字呢?是因為他堂兄高廉念過書,高俅現在認得字全是和堂兄高廉小時候在一起玩的時候學的。
高俅看那張“招工啟事”上邊寫著:
“招書僮一名,識字既可,待遇麵議。”
高俅毫不遲疑的就揭了下來,“書僮和球僮差不多,我條件正合適。”要是別人一定會仔細用腦子好好想想,“識字即可”那裏邊的深刻含義,因為這棵樹正對著的是大文豪蘇東坡的家門口。
蘇東坡家招書僮,寫個“識字即可”,會有這麽簡單嗎?高俅當然不會考慮這麽多,誰讓他腦子裏隻有“一根筋”呢。
就這樣,高俅拿著那張啟事就見到了蘇軾。
高俅認識蘇軾,蘇軾不但是大宋的文聯主席,還兼著大宋足球球迷協會的會長呢。高俅參加比賽時候,足球比賽場上的貴賓席,經常可以見到蘇球迷的身影。再說了,既便蘇軾不是球迷協會會長,東京城內又有幾個不認識大文豪蘇東坡的呢?
所以,高俅見了蘇東坡第一麵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是你。”
蘇軾也認識高俅。高俅是東京城內“草根球王”,民間頂尖的足球運動員。蘇軾雖然不擅長踢足球,但這一點也沒有影響到蘇軾對於足球這項偉大運動的熱愛,用一句“老球迷”來形容蘇東坡一點也不過份,蘇軾的一生,就是伴隨著大宋足球在各種失敗的慘痛中長大的。
大宋的足球就是大宋球迷最好的“催淚彈”!它讓老球迷蘇軾的淚水怎麽流也流不幹。
隻不過年輕時候看足球是一種熱情,年老了看足球就多了一份責任在裏邊。
眼看著大宋足球江河日下、大宋球迷怨聲截道,蘇軾對大宋足協早就有意見了,蘇軾是一位喜歡講真話的人,所以,這次他忍不住又找到王詵,準備和他好好談談大宋的足球。
身為大宋當時最有影響力的資深老球迷,球迷協會會長蘇軾曾去找過“足協主席”王詵交流過很多次,不過每次雙方都是不歡而散,達不成共識,這次也不例外。
“王主席,現在大宋足球的成績可是越來越差了。”蘇軾一向是說話直來直去。
“還不算太差吧。”
“連夜郎國的足球隊都踢不過了,還不算差?”蘇軾質問。
“這次純屬意外。”王詵解釋。
“就算是意外吧,王主席是不是得總結下是什麽原因造成的意外吧?”
“原因很簡單,主要是足球運動員的水平太差了,當然了教練員的水平也不行。”王詵一針見血的指出原因。
“我怎麽聽說輸給夜郎國全是因為足協造成的。”
王詵立即瞪起眼睛,“誰說的?這可是謠言。”那樣子,是打算把造謠的人馬上就送開封府去。
“我說的。”蘇軾馬上答應,他才不怕呢,他可是大宋最有影響力的“老球迷”。
王詵沉默了一會,能看出來,他的臉色很不好,他說一句:“大宋足球成績上不去原因很複雜,足協肯定也是有一定責任的,不過,既使有責任也是上屆足協的責任,和這屆足協一毛錢的關係也沒有。”
“可輸給夜郎國是昨天才發生的事情呀?”
“在場上踢球的運動員可全是上屆足協時候出生的呀。”
蘇軾被氣得吐了一大口血,掉頭就走了,後來,蘇軾再沒找過王詵,他知道,再找還得氣得自己吐血。
蘇軾見到高俅的第二句話也是:“是你。”
第一句話蘇軾是回答了高球的問話:“是我。”
高俅臉上立即樂開了花,他說道:“是‘爹們’,你認識‘爹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