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突然多個“爹們”出來,他給氣樂了,心的話:“我的‘爹們’是蘇洵,一位著名的文學家,你什麽文化程度呀?小學畢業沒有?連我的爹你也敢當,沒文化,真可怕!”
蘇軾也沒生氣,一個有文化的人和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去生氣,這是一件在蘇軾身上永遠也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不過,見到高俅,蘇軾心裏到有了一個計較。蘇東坡打定主意,就問:“你既然是來應聘書僮這項工作的,那麽,你知道書僮的工作性質嗎?”
“磨墨的。”高俅答道。
“還好,沒說成推磨的。”蘇東坡暗自嘀咕一句,進入了麵試階段,“那好,就麻煩你一下吧。”
“麻煩什麽呀?”高俅不解的問。
“磨墨呀。”
“哪你還不說清楚點,‘爹們’知道你是要磨墨還是要推磨呢。”高俅抱怨起來,他倒有理了。
蘇軾一笑了之。
高俅也不客氣,蘇東坡書房裏可是有很多的硯台,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隨手撿了一塊最大的,將筆洗裏的一團黑水就倒進去,又翻出一塊墨,就著水“哧哧!”就磨掉半塊墨,自己沾了一手不說,搞得滿書案子全是墨汁。
高俅覺得磨好了,就站在一邊,說了一聲:“好了。”就不管了,他也不想想,蘇東坡讓他磨墨,一定是要寫字的。
還是蘇東坡的一位書僮林靈素看不過眼了,幫著擦淨了書案,又鋪上了一張紙,才站在一邊。
高俅這才明白過來,“噢!原來書僮還得負責擦桌子呀。”
蘇東坡提起一隻狼毫,沾了墨,凝思片刻,一揮而就,寫了一個“字”字,問高俅,“認得這個字嗎?”
高俅立即點點頭,答道:“是個字。”
蘇東坡擱下筆,又問了一句:“認得幾個呀?”
高俅當時就怒了,他和他堂兄學了大半部《百家姓》,又學了小半部《千字文》,要說認得多少字看和誰比,要和文盲比肯定高俅認得多,可和大文豪比,誰能比得過你呀?可你不能因為你認得的字多,就這麽擠兌人是不是,所以高俅答了一句:“‘爹們’認識幾個字,你管得著嗎!”
這種人怎麽能通過麵試呢?蘇軾不禁搖了下頭。
“不就一級的小書僮嗎,還得在新手村從頭開始,你當我稀罕呀,切!”高俅心裏想著,然後很瀟灑的一個轉身,掉頭就走。
如果高俅就這麽走了,他的將來不出意外的話,不是餓死街頭,就是橫死街頭。
可是蘇東坡說了一句話,一下改變了高俅的命運。
蘇東坡是這麽說的,“聽說你想挑戰‘球王’端王殿下,這是真得嗎?”
高俅立即站住了,他問:“你怎麽知道的這件事?”
“你要挑戰球王的事情,已經在足球圈子裏當笑話傳遍了。”蘇軾說這句話的時候並沒有惡意。
高俅聽了又怒了,他用“一根筋”的腦子也想出來那個“笑話”是“足協主席”王詵散布出去的,“姓王的!你……”
“你多少級了?”蘇東坡立即製止住了高俅後邊的粗口。
“二十七級。”高俅愣了一下,隨口說出“小混混”的級別。
“我是問你‘足球運動員’的職業。”
“一百級。”高俅自豪的答道。
蘇軾忍不住再次打量了下高俅,一個一百級的優秀的足球運動員,卻被擋在“球王之路”的大門之外,這全是足協主席王詵的那個“圈子”造成的,前些天王詵還抱怨大宋的足球運動員水平不高呢?高俅這都一百級了,還沒進過國家隊呢?
足協還打算扔多少顆“催淚彈”才算完呀?
蘇軾決定幫幫眼前的這個人,“你明天來吧,我會安排你進那個‘圈子’。”
高俅當然有疑問,他問:“為什麽要幫‘爹們‘?”
“你給我研了次墨,也算是我的一個書僮吧。”
高俅激動的給蘇軾跪下行了一個大禮。要知道,高俅是個高傲的人,他的頭總是高昂著的,除了高俅死去的爹媽,從不拜別人。
你看,蘇東坡的待遇多高。
高俅站起來還文縐縐的說了一聲:“謝謝蘇老師。”
蘇東坡見高俅說完了站著不走,奇怪的問道:“你……還有事嗎?”
高俅一臉的怪笑,他說道:“既然‘爹們’給蘇老師當了書僮,工錢是不是算一算。”
蘇東坡倒愣了起來,也笑了起來,問道:“你打算要多少錢呢?”
“不提錢,提錢太俗。”高俅指著剛才蘇東坡寫下的那個“字”,“隻求蘇老師能把這個‘字’送給‘爹們’留個紀念就行了。”
“蘇東坡可是當世的一位大書法家,他的字怎麽也能換來一身象樣的新球衣吧。”高俅心裏暗暗算計著。
誰說高俅腦子裏就“一根筋”呢?
蘇東坡早看出高俅那臉上堆的笑太假,高俅是一個不會摻假的人,裝都不會裝。蘇東坡當下又用小“狼毫”書了款,最後蓋上了一枚印鑒,好人做到底,蘇東坡也是一位到處與人為善的人。
高俅捧著那張“字”貼,又說了一聲:“謝謝蘇老師,等‘爹們’當了‘球王’,‘爹們’一定報答老蘇家的人。”
蘇軾說了一句:“我不用你以後報答我什麽,我隻是希望你見了我以後把‘爹們’給省略了,我先謝謝你了。”
高俅搞了一個大紅臉,“‘爹們’……,‘爹們’一定改。”
後來,高俅對姓蘇的人非常的照顧,這也是有曆史原因的。
蘇東坡打發走高俅,轉過身來問身邊的書僮林靈素,“你說,高俅挑戰端王,能不能成功?”
蘇東坡怎麽會無緣無故的問一個小書僮呢?難道這個書僮不簡單。
這個書僮林靈素是個溫州人,他說話的口氣不像個書僮,像個算命先生,他隻答了倆個字:“不能。”
第二天,高俅換了一身的新球衣,新球鞋,新球襪,當然外邊還套了一件新外衣。蘇東坡和高俅見了麵都開心的笑了。
高俅昨天把蘇老師那個“字”毫不遲疑的就當了一錠五十兩銀子。那可是老高家過去一年的生活費呀,蘇老師就寫了一個“字”就值這麽多錢。
蘇軾也沒生氣,一個有文化的人和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去生氣,這是一件在蘇軾身上永遠也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不過,見到高俅,蘇軾心裏到有了一個計較。蘇東坡打定主意,就問:“你既然是來應聘書僮這項工作的,那麽,你知道書僮的工作性質嗎?”
“磨墨的。”高俅答道。
“還好,沒說成推磨的。”蘇東坡暗自嘀咕一句,進入了麵試階段,“那好,就麻煩你一下吧。”
“麻煩什麽呀?”高俅不解的問。
“磨墨呀。”
“哪你還不說清楚點,‘爹們’知道你是要磨墨還是要推磨呢。”高俅抱怨起來,他倒有理了。
蘇軾一笑了之。
高俅也不客氣,蘇東坡書房裏可是有很多的硯台,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隨手撿了一塊最大的,將筆洗裏的一團黑水就倒進去,又翻出一塊墨,就著水“哧哧!”就磨掉半塊墨,自己沾了一手不說,搞得滿書案子全是墨汁。
高俅覺得磨好了,就站在一邊,說了一聲:“好了。”就不管了,他也不想想,蘇東坡讓他磨墨,一定是要寫字的。
還是蘇東坡的一位書僮林靈素看不過眼了,幫著擦淨了書案,又鋪上了一張紙,才站在一邊。
高俅這才明白過來,“噢!原來書僮還得負責擦桌子呀。”
蘇東坡提起一隻狼毫,沾了墨,凝思片刻,一揮而就,寫了一個“字”字,問高俅,“認得這個字嗎?”
高俅立即點點頭,答道:“是個字。”
蘇東坡擱下筆,又問了一句:“認得幾個呀?”
高俅當時就怒了,他和他堂兄學了大半部《百家姓》,又學了小半部《千字文》,要說認得多少字看和誰比,要和文盲比肯定高俅認得多,可和大文豪比,誰能比得過你呀?可你不能因為你認得的字多,就這麽擠兌人是不是,所以高俅答了一句:“‘爹們’認識幾個字,你管得著嗎!”
這種人怎麽能通過麵試呢?蘇軾不禁搖了下頭。
“不就一級的小書僮嗎,還得在新手村從頭開始,你當我稀罕呀,切!”高俅心裏想著,然後很瀟灑的一個轉身,掉頭就走。
如果高俅就這麽走了,他的將來不出意外的話,不是餓死街頭,就是橫死街頭。
可是蘇東坡說了一句話,一下改變了高俅的命運。
蘇東坡是這麽說的,“聽說你想挑戰‘球王’端王殿下,這是真得嗎?”
高俅立即站住了,他問:“你怎麽知道的這件事?”
“你要挑戰球王的事情,已經在足球圈子裏當笑話傳遍了。”蘇軾說這句話的時候並沒有惡意。
高俅聽了又怒了,他用“一根筋”的腦子也想出來那個“笑話”是“足協主席”王詵散布出去的,“姓王的!你……”
“你多少級了?”蘇東坡立即製止住了高俅後邊的粗口。
“二十七級。”高俅愣了一下,隨口說出“小混混”的級別。
“我是問你‘足球運動員’的職業。”
“一百級。”高俅自豪的答道。
蘇軾忍不住再次打量了下高俅,一個一百級的優秀的足球運動員,卻被擋在“球王之路”的大門之外,這全是足協主席王詵的那個“圈子”造成的,前些天王詵還抱怨大宋的足球運動員水平不高呢?高俅這都一百級了,還沒進過國家隊呢?
足協還打算扔多少顆“催淚彈”才算完呀?
蘇軾決定幫幫眼前的這個人,“你明天來吧,我會安排你進那個‘圈子’。”
高俅當然有疑問,他問:“為什麽要幫‘爹們‘?”
“你給我研了次墨,也算是我的一個書僮吧。”
高俅激動的給蘇軾跪下行了一個大禮。要知道,高俅是個高傲的人,他的頭總是高昂著的,除了高俅死去的爹媽,從不拜別人。
你看,蘇東坡的待遇多高。
高俅站起來還文縐縐的說了一聲:“謝謝蘇老師。”
蘇東坡見高俅說完了站著不走,奇怪的問道:“你……還有事嗎?”
高俅一臉的怪笑,他說道:“既然‘爹們’給蘇老師當了書僮,工錢是不是算一算。”
蘇東坡倒愣了起來,也笑了起來,問道:“你打算要多少錢呢?”
“不提錢,提錢太俗。”高俅指著剛才蘇東坡寫下的那個“字”,“隻求蘇老師能把這個‘字’送給‘爹們’留個紀念就行了。”
“蘇東坡可是當世的一位大書法家,他的字怎麽也能換來一身象樣的新球衣吧。”高俅心裏暗暗算計著。
誰說高俅腦子裏就“一根筋”呢?
蘇東坡早看出高俅那臉上堆的笑太假,高俅是一個不會摻假的人,裝都不會裝。蘇東坡當下又用小“狼毫”書了款,最後蓋上了一枚印鑒,好人做到底,蘇東坡也是一位到處與人為善的人。
高俅捧著那張“字”貼,又說了一聲:“謝謝蘇老師,等‘爹們’當了‘球王’,‘爹們’一定報答老蘇家的人。”
蘇軾說了一句:“我不用你以後報答我什麽,我隻是希望你見了我以後把‘爹們’給省略了,我先謝謝你了。”
高俅搞了一個大紅臉,“‘爹們’……,‘爹們’一定改。”
後來,高俅對姓蘇的人非常的照顧,這也是有曆史原因的。
蘇東坡打發走高俅,轉過身來問身邊的書僮林靈素,“你說,高俅挑戰端王,能不能成功?”
蘇東坡怎麽會無緣無故的問一個小書僮呢?難道這個書僮不簡單。
這個書僮林靈素是個溫州人,他說話的口氣不像個書僮,像個算命先生,他隻答了倆個字:“不能。”
第二天,高俅換了一身的新球衣,新球鞋,新球襪,當然外邊還套了一件新外衣。蘇東坡和高俅見了麵都開心的笑了。
高俅昨天把蘇老師那個“字”毫不遲疑的就當了一錠五十兩銀子。那可是老高家過去一年的生活費呀,蘇老師就寫了一個“字”就值這麽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