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李憲。


    李憲派出援兵,遇敵即退,他隻想保存實力,守住蘭州。


    李憲是有豐富的戰爭經驗和鬥爭智慧的那麽一位人。他的特點是有功必爭,有利必上,有害必退,有險必讓。借用李憲自己說過的話就是“功勞永遠是我的,你們就不用爭了,因為爭不爭還是我的;錯誤永遠是你們的,這個你們也不用讓了,因為讓不讓還是你們的。”


    李憲在西北軍中口碑不好,跟這有直接關係。但他並不是一位笨蛋,至少他要比徐禧聰明,更比種諤要聰明得多。


    李憲知道什麽時候應當做出什麽選擇。


    李憲雖然隻是象征性的派出了援兵,但他的確派出過援兵。


    李憲知道派兵去救永樂城,就相當於往狼群裏再多投一塊肉,既喂不飽惡狼,還會減少自己籃子裏裝著的本來就不多的肉。


    身為李憲的徒弟童貫,當時就在蘭州城內。


    童貫親耳聆聽了李憲說過充滿智慧的一句話:“我如果全力去救永樂城,蘭州就保不住了。”


    那句話讓童貫終身受益非淺,因為他從此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麵臨一個重要選擇時候,首先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就是――趨利避害!


    李憲在“永樂城之戰”後,被西夏八十萬大軍圍住蘭州,八十萬呀,這可是西夏的傾國之力,李憲困守孤城數月之久,並沒有選擇逃跑,最後守住蘭州,功不可沒。


    如果蘭州再失守,當時那種局麵,不僅僅隻是童貫會不會在那個時候“棍”不“棍”的問題,而是陝西還能姓宋不姓宋的問題了。


    李憲直到哲宗天子趙煦登基後不久,才真正離開了西北前線,沒有誰比童貫更了解李憲了。


    李憲以監軍起家,成為“軍事太監”的“鼻祖”。


    童貫跟著李憲學了很多東西,現在幾乎在走李憲的老路。


    從供奉官到製置使,童貫究竟還能走多遠呢?童貫自己也想知道答案。


    再說種諤。


    種諤此時,卻犯了他這一生最大的錯誤,一個他永遠也無法原諒自己的錯誤。


    徐禧的求援信到了延州,種諤也麵臨他人生的最最重要的一次選擇,他的選項隻有倆個:要麽救,要麽不救。


    種諤恨死徐禧了,一切就象他預料的一樣發展著,徐禧兵敗,永樂城被圍,兵無水源,人無鬥誌。種諤知道下一步就是破城之後將會出現的一場大屠殺。


    種諤身為大宋一位高級將領,西北軍中的一麵旗幟,“老種”此時,就象負氣的孩子,因為對徐禧非常狹隘個人怨懟和憎恨,他不但沒有派出一兵一卒的救兵,還幸災樂禍的說了一句:“象徐禧這種禍害,早死早升天!”


    種諤罵徐禧沒有問題,問題是永樂城裏不僅僅隻有徐禧一個人呀,裏邊加起來有二十萬大宋軍人呢!


    種諤這種行為就是被絕大多數世人所不齒和詬病的“見死不救”!


    在人生最關鍵的選擇上,徐禧錯了,種諤也錯了。


    種諤很快就知道錯了,那是在他後來聽說了永樂城陷落後的一刹那。


    徐禧死了,不過,種諤並沒有獲得一絲一毫的欣喜和愉悅的滿足感,他突然明白自己錯了,所以,種諤大叫了一聲,吐了一口鮮血,一個跟頭就載到地下了。


    種諤醒來後象一個瘋子一樣嚎叫著:“馬上派兵去救永樂城!”


    可是,永樂城已經陷落了,還用你去救嗎?


    當時,種師道就在種諤的身邊,他能看出伯父那種發自內心的絕望、痛苦和悔恨。


    這件事情,讓種師道明白了,一個人是不能做錯事情的,因為後悔不起!


    後來,“老種”就病了,最後病到不能動,至今沒有閉上眼睛,也許就是想去永樂城再去看上一眼吧。


    種諤想看誰呢?會不會是徐禧呢?


    最後再說說永樂城。


    永樂城的噩運開始了,因為徐禧望穿秋水等待中的援兵並沒有出現,不過他盼來了能解渴又能救命的――水。


    二十日夜,天降大雨,永樂城有水了,等大宋士兵喝飽的時候,也就是他們命赴黃泉的時候。


    原因也是這場大雨,救命的水一下變成要命的水。


    永樂城新建城牆浸水後被夏軍摧毀,宋軍又餓又累又恐懼,西夏大軍攻陷永樂城。


    永樂城在那一天徹底毀滅了。


    永樂城之戰,宋軍戰死二十萬,宋軍主帥給事中徐禧陣亡。


    城破時,部將讓徐禧突圍,徐禧非常平靜的說了一句話:“我哪都不去,就是死了,也要留在永樂城。”


    徐禧是戰死的。一個連槍也拿不起來的文化人,那陣子他也握著一杆槍在和敵人拚命,徐禧最後倒下了,握著槍倒在自己的血泊中,他臨死前還吟唱了一句:“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他最後的行為證明:徐禧是一位勇敢的讀書人,也是一位勇敢的戰士!


    永樂城因徐禧而生,徐禧因永樂城而死。


    大宋神宗天子趙頊接到永樂城失陷消息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他光著腳,痛苦的繞著寢宮的禦榻轉圈子,一直轉了一夜。


    令人不解的是,那晚上趙頊居然沒有瘋掉。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神宗天子趙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對著永樂城的方向,唪啕痛哭,哭得象個孩子一樣,滿朝文武也是一片哭聲,如遇國葬。


    “王子純呀,你為什麽不多活一年呀,全是你的錯呀!”看起來神宗天子趙頊並沒有找到“永樂城”失敗的原因,他竟然怪王韶沒有多活一年。


    躺著都會中槍!這句話就是說王韶呢。


    這一年,趙佶才生下來不到半年,他是神宗天子趙頊的第十一個兒子,他父親趙頊那晚上發生的事情,他是後來聽他的六哥趙煦在做了哲宗天子後的某一天專門給他講的,趙佶看到趙煦講“永樂城”這段故事的時候流淚了,所以,永樂城就給趙佶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


    從那天起,趙佶心裏就暗暗說了一句:我有一個夢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夏古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夏古獸並收藏水滸之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