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時間過了大半天了,皇兄還沒有任何旨意,這讓晉王察哥心急如焚,隻好求見。


    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順背著手,他的表情很糾結,因為這件事情讓他很糾結。


    要戰爭還是要和平?這是個問題,而且還是一個事關一個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李乾順盯著晉王察哥年輕英俊的臉,問了一個不沾邊的問題:“禦弟,如果你對一個女人作出了一個承諾,會不會反悔呢?”


    “不會!”


    “為什麽?”


    “因為臣弟沒有對任何一個女人承諾過什麽。”晉王察哥很幹脆的答道。


    “噢!要是這樣子……,如果,禦弟對一個人作出了承諾,會不會反悔呢?”


    “不會,臣弟是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有件事,讓朕很糾結,朕想請教一下禦弟。”


    “皇兄聖明,臣弟愚昧,怎敢給皇兄指教。”


    “禦弟聰明過人,何必過謙。”


    “皇兄過獎,臣弟惶恐不安,請皇兄明示。”


    李乾順遲疑了一下,慢慢說道:“皇後嫁給朕前,立誌要做一個‘和平皇後’,朕已經答應了她,要做一個‘太平天子’,這是朕對皇後作出的一個承諾。禦弟,你教朕,應當怎麽做?”


    “你腦子進水了,‘太平天子’、‘和平皇後’,玩‘過過家’呢你們?”晉王察哥一臉驚詫,他終於知道造成皇兄反常的原因,所以,他答道:“臣弟明白了。”


    “你明白了什麽?”李乾順問道。


    “對一個女人的承諾,難道比土地還重要嗎?”晉王察哥沒有問,自己被童貫捅了一刀,又被皇兄扇了一個耳光,晉王察哥答道:“臣弟這就命令撤回銀州的援兵。”


    李乾順點了點頭,又鄭重其事的說了一句:“禦弟,你回去準備準備,過倆天就要出遠門了,朕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交給你去完成。”


    晉王察哥聽說自己出遠門,更是一臉疑雲。


    “朕打算派你替朕送一封信,去大遼國麵見天祚皇帝。而且……”,李乾順目光閃耀不定,停了一下,才又說道:“你一定要辦好這件事。”


    “臣弟遵旨。”晉王察哥離開的時候,心裏忍不住的暗問了一句:“童貫打西蕃你不理,現在打到銀州了,你還不理,又把我打發到遼國,你這是要幹啥?皇兄,你變了。”


    李乾順的眉頭鎖到一處,默默說了一句,“禦弟,你沒有對一個女人作過承諾,所以你還不懂。對一個女人的承諾比什麽都重要!”


    夜已深沉,西夏皇後寢殿,燈光搖曳,大帳流蘇,繡簾低垂。


    龍床之上,錦被翻滾,不時傳出幾聲嬌喘噓噓,年輕的皇帝李乾順和年輕的皇後耶律南仙二個人,一龍一鳳,龍鳳呈祥,施雲布雨;郎情妾意,不辭辛勞,夙夜耕耘。


    “耶律大石即將回國,現在遼夏倆國一家親,陛下何不修下國書,派位使臣,一同去見父皇。”


    “皇後,朕也有此意,隻是不知道對父皇說什麽呢?”


    “就說,你的老婆很乖,很聽話喲。”


    “嗬嗬!我的老婆不但很乖,很聽話,而且還很可愛。這還用說嗎?”


    “就是嗎,知道了還問臣妾。”


    “對了,皇後,你說銀州的事情,朕是不是應當告訴皇父呢?。”


    “嗯,這麽重要的事情,怎麽能不通知父皇呢?也許父皇可以幫幫忙。”


    “父皇能幫什麽忙呢?”


    “陛下,需要幫什麽忙呢?”


    “當然是什麽忙都可以啦。”


    “如果能夠說動父皇,向宋帝施加壓力,我想,也許可以將失去的銀州給要回來。”


    “有這種可能嗎?”


    “不試試怎麽知道。”


    “皇後說的不錯。可惜宋帝趙佶好大喜功,蔡京唯恐天下不亂,童貫擁兵自重、蠢蠢欲動,宋國已經吹響了戰爭的號角,朕很擔心,皇後欲求和平,隻怕不能心想事成。”


    “隻要父皇肯居中調解,宋國皇帝敢不給大遼皇帝一個麵子嗎?所以,說服父皇才是關鍵,陛下打算派什麽人出使遼國呢?”


    “皇後覺得晉王察哥出使遼國怎麽樣?”


    “陛下和臣妾想到一塊去了,再沒有比皇叔更合適的人選了。父皇是一百級的‘地皇獵人’,聽說皇叔的‘地皇獵人’也接近一百級了,他們一定有許多共同語言。”


    “皇後才貌雙全,品學皆優,看人又看得這般透徹,真讓人吃驚。朕得皇後,抵過百萬鐵騎,假以時日,必能縱橫天下。”


    “你們男人就知道打打殺殺,老想著縱橫天下,天下何時才能太平?”


    “皇後,你讓朕又震驚了!”


    “噯喲!”


    次日,西夏朝堂,君臣齊聚,共商國是。


    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順麵對滿朝文武大臣,麵色凝重,高聲問道:“是要戰爭還是要和平,這個問題,關乎大夏國的前途和命運,你們誰來告訴朕?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麽?”


    朝堂大臣一下被問住了,這可是一個全人類麵臨的大問題。


    “陛下,沒有戰爭就沒有和平!”這是“主戰派”的聲音。


    “陛下,戰爭是維護和平的保障。”這是“強硬派”的聲音。


    “陛下,隻有戰爭的勝利者,才能決定和平。”這是西夏“鷹派”的聲音。


    “陛下,戰爭是死神的召喚,和平是母親的心願。”這是西夏“鴿派”的聲音。


    “陛下,和平乃是一條康莊大道,戰爭是一條亡國之路。”這是“主和派”的聲音。


    “陛下,無論戰爭還是和平都是要負出巨大代價的。”這是“倆麵派”的聲音。


    李乾順很滿意的點點頭,做了個手勢,朝堂頓時歸於平靜。


    李乾順的目光落在晉王察哥的臉上,問道:“禦弟,你怎麽不說話?”


    “我還能說什麽呢?”晉王察哥心裏忖了一句,接口答道:“臣弟以為,夏國無論是和平還是戰爭,全憑陛下的一句話。”這是典型的“保皇派”的聲音。


    朝堂中一片寂靜,大臣們都非常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象晉王察哥所言,將由西夏國皇帝李乾順揭曉。


    別人說的也就聽聽響聲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夏古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夏古獸並收藏水滸之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