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戰爭與和平,係於朕的一人身上,朕深感責任重大,焦慮不安,憂心如焚。”西夏崇宗皇帝的聲音很沉重,他慢慢說道:“宋夏倆國兵連禍結百餘年,邊境紛擾,四方不寧;搞得國家貧弱,百姓窮困。朕的子民買不起房,娶不起老婆,沒有時間去旅遊。每思於此,朕就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寢食難安。朕,上有愧於祖宗社稷,下有愧於黎民百姓。你們知不知道,朕的子民,就在朕的眼皮底下,一年四季隻能住在下水井中,為什麽會是這樣子?你們誰能告訴朕,這是為什麽?”
李乾順用憂鬱的目光巡視著一張張熟悉的臉,用手捂著自己的心髒,表情格外的痛苦,“朕得心很痛,真得很痛啊!”
大臣們都被撼動的低下了頭。
“是要戰爭,還是要和平?”李乾順說到這停了下來,又恢複了往日的鎮定和威嚴,“朕今天就告訴朕的大臣,告訴朕的子民,朕決定要做一個‘太平天子’!”這是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順的聲音,擲地有聲,聲震朝堂。
除了晉王察哥一些少數人以外,朝堂大臣全傻了。
要知道,西夏曆來以武治國,立國的根本靠得就是兩個字――戰爭!
你不打死敵人,敵人就會打死你!這可是保家衛國、居家過日子的原始法則。
和平,在西夏曆史上從來就沒有發生過,連《西夏詞典》都把這個詞永久性的刪除了?
“太平天子”!那真是一個能讓人腦子燒壞的夢!
主戰派全盯著晉王察哥,不料晉王察哥一言不發。
李乾順從大臣們複雜的表情就看出來有多少人能接受自己的主張,他繼續說道:“目前夏國已經和遼國結親,如果再和宋國修好,天下太平,並不隻是一個夢想。到時我國百姓安居樂業,大夏國也會繁榮昌盛。這樣,不是更好吧?所以,朕要派重臣出使遼、宋倆國,遞交國書,表示我國誠意,眾卿認為如何呢?”
太意外了,讓很多大臣不知所措。要是梁太後時候,此時應當已經全國總動員,開始準備最嚴厲的反擊了。沒想到被人捅了一刀,反而向對方求和,這種事情,隻有李乾順這種“太平天子”才能想得出來,也才能做得出來。
已經有很多人開始懷念起梁太後那種“大戰三六九,小戰天天有”的光輝歲月起來。
李乾順的目光再次落到晉王察哥的臉上。
晉王察哥急忙出班奏道:“皇兄聖明!決策英明,臣弟表示萬分的忠心擁護。”晉王察哥說這句話時候是非常違心的,但他必須表明態度。
任何情況下,晉王察哥都不能和皇兄唱對台戲,這是他做人的一個最基本原則,皇兄的決定,就是他的決定。
李乾順很滿意的點了點頭。
中書侍郎李若水緊跟著出班奏道:“陛下以仁義治天下,為百姓謀和平,實乃大夏萬民之幸,社稷之福,臣為天下蒼生賀。陛下聖明呀!”
“陛下聖明!”見有人出頭了,風向立即轉了。
“陛下聖明!”百官紛紛表態。
“看起來做一個‘太平天子’支持率還是蠻高的嗎。”李乾順大喜,當下傳旨:“詔令,太尉李至忠前往童貫軍中要求罷兵休戰,再奉國書前往宋國議和。明日一早出行。”
“臣遵旨。”太尉李至忠出班應道。
“詔令晉王察哥奉朕親筆國書,攜帶貢品,出使遼國,請求天祚皇帝出麵和宋國交涉,一定要宋國答應議和,各守疆土,共同維護世界和平。”
“臣弟……遵旨。”晉王有氣無力的應答一聲,“宋軍幾十萬大軍壓境,邊境局勢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皇兄卻要向敵求和,打發主帥出國訪問,這到底唱的是哪一出戲?皇兄,你這是‘腫’麽了?”
“明日遼國使者耶律大石就要啟程了,禦弟,你們就一同前往遼國吧。”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順非常親切的又囑咐了一句。
熙州城內,綠樹森森;置司府內,親情融融。
童貫忙完一天公事,從置司衙門穿過了中門,進了後院住處。
後院童貫官邸正房屋內已經擺開餐桌,倆個丫環、仆婦正在設置餐具,桌上擺好了四副碗筷,桌邊放著四隻杌子。
童貫換了一身便服走進來,倆個人急忙福了一禮。
童貫點點頭,笑著問了一句:“夫人又親自下廚了。”
“是。”
童貫坐於上首,有人把茶給端上。
童貫用眼掃了一眼四雙筷子,笑著搖了搖頭,思緒飛揚,不禁想起他新婚之夜後的第一頓飯。
那天一早,杜鵑不知聽誰說的,頭一頓飯新媳婦一定要給丈夫做,所以,天沒亮她就下廚了。
也是在這間屋子裏,等童貫入席後,桌子上已經擺好了八道菜,當然了,桌子邊還坐著杜鵑和倆個孩子。
童貫幸福的挾了一個菜,含到嘴裏,一下就皺起眉頭。
“怎麽樣?”杜鵑期盼的目光。
“沒放鹽。”童貫總算咽起去,說道。
三夫人杜鵑失望了,指著另一道菜,問:“這個呢?”
“有點鹹。”童貫嚐過後說道。
杜鵑一臉焦急,連忙指著另一道菜,又問:“再嚐嚐這個。”
童貫嗅了一下,搖搖頭,沒動筷子,說道:“肉燒糊了。”
杜鵑一副委屈的樣子,她倔起嘴,說道:“我……,再給你重做。”
“騙你呢。”童貫看到杜鵑可憐的樣子,心生不忍,說了一句假話。
杜鵑秀目圓睜,“你這個壞蛋!連你老婆都騙!”
“幫著老婆打圓場,反倒被老婆說成了壞蛋,天理何在呀。”童貫苦笑,他舉起茶盞,掩飾一句:“來,為我們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這第一頓飯,幹杯!”
那頓飯,童貫印象深刻,因為,他發現了杜鵑的倆個秘密。
一個是,杜鵑真得不會做菜,猶其是肉;第二個是,杜鵑居然不吃肉,而且一切和肉類似的食物她都不吃。
李乾順用憂鬱的目光巡視著一張張熟悉的臉,用手捂著自己的心髒,表情格外的痛苦,“朕得心很痛,真得很痛啊!”
大臣們都被撼動的低下了頭。
“是要戰爭,還是要和平?”李乾順說到這停了下來,又恢複了往日的鎮定和威嚴,“朕今天就告訴朕的大臣,告訴朕的子民,朕決定要做一個‘太平天子’!”這是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順的聲音,擲地有聲,聲震朝堂。
除了晉王察哥一些少數人以外,朝堂大臣全傻了。
要知道,西夏曆來以武治國,立國的根本靠得就是兩個字――戰爭!
你不打死敵人,敵人就會打死你!這可是保家衛國、居家過日子的原始法則。
和平,在西夏曆史上從來就沒有發生過,連《西夏詞典》都把這個詞永久性的刪除了?
“太平天子”!那真是一個能讓人腦子燒壞的夢!
主戰派全盯著晉王察哥,不料晉王察哥一言不發。
李乾順從大臣們複雜的表情就看出來有多少人能接受自己的主張,他繼續說道:“目前夏國已經和遼國結親,如果再和宋國修好,天下太平,並不隻是一個夢想。到時我國百姓安居樂業,大夏國也會繁榮昌盛。這樣,不是更好吧?所以,朕要派重臣出使遼、宋倆國,遞交國書,表示我國誠意,眾卿認為如何呢?”
太意外了,讓很多大臣不知所措。要是梁太後時候,此時應當已經全國總動員,開始準備最嚴厲的反擊了。沒想到被人捅了一刀,反而向對方求和,這種事情,隻有李乾順這種“太平天子”才能想得出來,也才能做得出來。
已經有很多人開始懷念起梁太後那種“大戰三六九,小戰天天有”的光輝歲月起來。
李乾順的目光再次落到晉王察哥的臉上。
晉王察哥急忙出班奏道:“皇兄聖明!決策英明,臣弟表示萬分的忠心擁護。”晉王察哥說這句話時候是非常違心的,但他必須表明態度。
任何情況下,晉王察哥都不能和皇兄唱對台戲,這是他做人的一個最基本原則,皇兄的決定,就是他的決定。
李乾順很滿意的點了點頭。
中書侍郎李若水緊跟著出班奏道:“陛下以仁義治天下,為百姓謀和平,實乃大夏萬民之幸,社稷之福,臣為天下蒼生賀。陛下聖明呀!”
“陛下聖明!”見有人出頭了,風向立即轉了。
“陛下聖明!”百官紛紛表態。
“看起來做一個‘太平天子’支持率還是蠻高的嗎。”李乾順大喜,當下傳旨:“詔令,太尉李至忠前往童貫軍中要求罷兵休戰,再奉國書前往宋國議和。明日一早出行。”
“臣遵旨。”太尉李至忠出班應道。
“詔令晉王察哥奉朕親筆國書,攜帶貢品,出使遼國,請求天祚皇帝出麵和宋國交涉,一定要宋國答應議和,各守疆土,共同維護世界和平。”
“臣弟……遵旨。”晉王有氣無力的應答一聲,“宋軍幾十萬大軍壓境,邊境局勢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皇兄卻要向敵求和,打發主帥出國訪問,這到底唱的是哪一出戲?皇兄,你這是‘腫’麽了?”
“明日遼國使者耶律大石就要啟程了,禦弟,你們就一同前往遼國吧。”西夏崇宗皇帝李乾順非常親切的又囑咐了一句。
熙州城內,綠樹森森;置司府內,親情融融。
童貫忙完一天公事,從置司衙門穿過了中門,進了後院住處。
後院童貫官邸正房屋內已經擺開餐桌,倆個丫環、仆婦正在設置餐具,桌上擺好了四副碗筷,桌邊放著四隻杌子。
童貫換了一身便服走進來,倆個人急忙福了一禮。
童貫點點頭,笑著問了一句:“夫人又親自下廚了。”
“是。”
童貫坐於上首,有人把茶給端上。
童貫用眼掃了一眼四雙筷子,笑著搖了搖頭,思緒飛揚,不禁想起他新婚之夜後的第一頓飯。
那天一早,杜鵑不知聽誰說的,頭一頓飯新媳婦一定要給丈夫做,所以,天沒亮她就下廚了。
也是在這間屋子裏,等童貫入席後,桌子上已經擺好了八道菜,當然了,桌子邊還坐著杜鵑和倆個孩子。
童貫幸福的挾了一個菜,含到嘴裏,一下就皺起眉頭。
“怎麽樣?”杜鵑期盼的目光。
“沒放鹽。”童貫總算咽起去,說道。
三夫人杜鵑失望了,指著另一道菜,問:“這個呢?”
“有點鹹。”童貫嚐過後說道。
杜鵑一臉焦急,連忙指著另一道菜,又問:“再嚐嚐這個。”
童貫嗅了一下,搖搖頭,沒動筷子,說道:“肉燒糊了。”
杜鵑一副委屈的樣子,她倔起嘴,說道:“我……,再給你重做。”
“騙你呢。”童貫看到杜鵑可憐的樣子,心生不忍,說了一句假話。
杜鵑秀目圓睜,“你這個壞蛋!連你老婆都騙!”
“幫著老婆打圓場,反倒被老婆說成了壞蛋,天理何在呀。”童貫苦笑,他舉起茶盞,掩飾一句:“來,為我們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這第一頓飯,幹杯!”
那頓飯,童貫印象深刻,因為,他發現了杜鵑的倆個秘密。
一個是,杜鵑真得不會做菜,猶其是肉;第二個是,杜鵑居然不吃肉,而且一切和肉類似的食物她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