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夜隨口答道:“這個下官不知”。
這句也是個場麵話,叫一推六二五,有事別問我。
蔡京的目光立即向刀一樣劈來。
張叔夜縮了下脖子,和“老菜”玩這套是沒用滴,他隻好和盤托出,“下官以為,遼國要想借端生事,無非倆種可能。”
“說說聽聽。”蔡京麵色陰轉多雲了。
張叔夜壓力降低,氣也順了許多,“其一,派使臣據理力爭,達到不勞而獲的目的,就是現在遼國正在做的。其二,大軍壓境,武力威脅,逼我國就範。”
不料蔡京聽了“其一、其二”犯了心病,臉上又下起了毛毛雨,蔡京厲聲問道:“你知道其一、其二,難道沒有其三、其四嗎?”
張叔夜隨口又是一句:“這個下官不知。”
“職業病”一旦得上就治不好。
蔡京刀一樣的目光再次劈了過來,他陰沉沉的問道:“你知道什麽?”
“這個嗎?太師明鑒,是有其三,不過下官料其三不會出現,所以沒講,至於其四,……委實不是下官所能預見到的,我不敢妄加揣測。”張叔夜急中生智,臨時又想出倆條。
“那你就講講其三。”
“其三,遼國和西夏聯手,派兵攻擊我國,悍然發動宋遼全麵戰爭,這有可能會引發世界大戰,我相信遼國人不會出此下策,畢竟派兵的成本要遠遠大於派使者的成本。”張叔夜終於說完,輕鬆了不少。
“你料定沒有其三,遼國不會出兵,你憑什麽這樣肯定?”蔡京眼睛眯成一條縫,這是蔡京最擔心的一件事,現在有事於吐番和西夏,絕不能和遼國再開戰端,三麵受敵,用屁股想也贏不了這場戰爭。
“下官敢用人頭擔保!”張叔夜說完這句話就後悔了,“用什麽不能擔保,非用人頭擔保?用屁股不能擔保嗎?衝動呀!”說著用目光掃了一眼一直一言不發、篤定沉穩的禮部尚書宿元景,心裏歎息不止,“這就是做官和做人的差距呀!”
“為什麽?”蔡京倒不關心張叔夜的人頭,他關心的是遼國會不會與宋國打仗,便抓住關鍵不放,追問道。
“下官去年出使遼國,對於遼事十分注意。遼國天祚皇帝一味遊獵,無心理政。國政全由樞密使蘭陵郡王蕭國舅掌握。此人大權在握、把持政綱、上下其手、氣焰囂張,在遼國黨同伐異、用人唯親、結黨營私、漁肉百姓,遼國深受其害,而遼帝不知……,咳咳咳!……咳咳咳!”
張叔夜正說的快意恩仇、痛快淋漓時候,忽然覺得蔡京的目光又象刀一樣劈了過來,而且是寒光霍霍,冷鋒嗖嗖,他隻覺得舌頭發硬,渾身發冷,他還解釋呢:“太師,我可沒有說你呀。”
“你就是說我也沒關係,接著說!”蔡京話裏藏刀,一語雙關,令張叔夜不寒而栗。
“什麽時候才能管住自己這張嘴呀?”張叔夜心裏叫苦不迭,喝口茶,壓了壓驚,理清頭緒,權衡再三,才說道:“下官料定,蕭國舅目光短淺,胸無大誌,貪財圖貨,……太師,我可真得沒說你呀。”
“我已經說過了,你就是說我也沒關係,你又何必多做解釋,你接著說。”蔡京的臉色自然不會好看。
“蕭國舅是一位無利不起早的人,和我國開戰,對他來說並不是一件上上之選。何況遼國百年來,國內叛亂不斷,未曾派兵越過國界半步,隻怕早已經不會打仗了。下官曾認真觀察過遼軍,我的結論是遼國的戰馬還是相當不錯的。”
蔡京聽了,眼球轉了三圈,卸下心頭的一塊巨石,臉上頓時陽光明媚,“哈哈!”大笑,說道:“素聞張侍郎是個‘遼國通’,今日一言,果然名不虛傳呀。”又向宿元景問了一句,“尚書說是不是呀?”
“太師所言極是。”宿元景不亢不卑、不慌不忙的答了一句。
蔡京碰個“軟釘子”,輕“哼!”一聲,便不再和他廢話,略想一想得了個主意,故意問張叔夜,“侍郎的意思,隻要搞定蕭國舅一個人就可以搞定這件事情了?”
“太師明鑒。”張叔夜又說了句場麵話,心中有一絲得意。
蔡京笑了,說了一句:“侍郎既然如此了解蕭國舅,看起來要想解決這個難題非你莫屬了。”
張叔夜心裏一陣腹誹,“老蔡處處是坑,端的讓人防不勝防呀。”因前邊說的過滿,隻好接招,答道:“下官為國效力,不敢推辭。”張叔夜終於又說了一句場麵話,不過心裏滿是澀澀的滋味,看起來又得出差了,天這麽熱,路又這麽遠,差旅費又這麽少,唉!關鍵是問題太複雜了呀。”
“好!你們可以和遼使去談了。”蔡京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怎麽談?”
“這還用我教你們嗎?要不要我替你們把工資也代領了呀?”
“領工資的事就不用麻煩太師了,這個我們比較擅長。”宿元景開了個玩笑。
這日,午朝散了,公事結束後,太師蔡京打道回府。
換了衣服後的蔡京在書房裏一邊喝著茶,一邊聽著太師府的都總管蔡倌的日常工作匯報,蔡京可真夠辛苦的,忙完國事還得忙家事。
自從蔡京新任太師,京中官員聞風而動,紛紛登門表示祝賀,過倆天隻怕京外的官員也會聞風而來了。
蔡京此時手裏拿著記錄著今天至蔡府送禮表示祝賀的禮單,眼睛看那禮單上一個個姓名時,發現了一個相當奇怪的人。
西門慶:送賀禮蒜頭金一千兩。
價值千萬,禮不輕呀!問題是京裏現在早就不流行直接送錢了,這顯得太沒文化了,這個送禮的西門慶一定是個外地進京的“土豹子”。
蔡京又用那奔流不息的大腦仔細過濾了一遍所有和“門”有關的人,什麽“拉鏈門”、“水門”、“竊聽門”、“豔照門”、“大前門”、“百樂門”、“叉叉門”、“各種門”……,嗬嗬!和“門”有關的信息還真不少,最後確定,這個西門慶自己從未見過。
蔡京是這麽問的:“西門慶是不是《金瓶梅》裏的那個男主人公呀?”
這句也是個場麵話,叫一推六二五,有事別問我。
蔡京的目光立即向刀一樣劈來。
張叔夜縮了下脖子,和“老菜”玩這套是沒用滴,他隻好和盤托出,“下官以為,遼國要想借端生事,無非倆種可能。”
“說說聽聽。”蔡京麵色陰轉多雲了。
張叔夜壓力降低,氣也順了許多,“其一,派使臣據理力爭,達到不勞而獲的目的,就是現在遼國正在做的。其二,大軍壓境,武力威脅,逼我國就範。”
不料蔡京聽了“其一、其二”犯了心病,臉上又下起了毛毛雨,蔡京厲聲問道:“你知道其一、其二,難道沒有其三、其四嗎?”
張叔夜隨口又是一句:“這個下官不知。”
“職業病”一旦得上就治不好。
蔡京刀一樣的目光再次劈了過來,他陰沉沉的問道:“你知道什麽?”
“這個嗎?太師明鑒,是有其三,不過下官料其三不會出現,所以沒講,至於其四,……委實不是下官所能預見到的,我不敢妄加揣測。”張叔夜急中生智,臨時又想出倆條。
“那你就講講其三。”
“其三,遼國和西夏聯手,派兵攻擊我國,悍然發動宋遼全麵戰爭,這有可能會引發世界大戰,我相信遼國人不會出此下策,畢竟派兵的成本要遠遠大於派使者的成本。”張叔夜終於說完,輕鬆了不少。
“你料定沒有其三,遼國不會出兵,你憑什麽這樣肯定?”蔡京眼睛眯成一條縫,這是蔡京最擔心的一件事,現在有事於吐番和西夏,絕不能和遼國再開戰端,三麵受敵,用屁股想也贏不了這場戰爭。
“下官敢用人頭擔保!”張叔夜說完這句話就後悔了,“用什麽不能擔保,非用人頭擔保?用屁股不能擔保嗎?衝動呀!”說著用目光掃了一眼一直一言不發、篤定沉穩的禮部尚書宿元景,心裏歎息不止,“這就是做官和做人的差距呀!”
“為什麽?”蔡京倒不關心張叔夜的人頭,他關心的是遼國會不會與宋國打仗,便抓住關鍵不放,追問道。
“下官去年出使遼國,對於遼事十分注意。遼國天祚皇帝一味遊獵,無心理政。國政全由樞密使蘭陵郡王蕭國舅掌握。此人大權在握、把持政綱、上下其手、氣焰囂張,在遼國黨同伐異、用人唯親、結黨營私、漁肉百姓,遼國深受其害,而遼帝不知……,咳咳咳!……咳咳咳!”
張叔夜正說的快意恩仇、痛快淋漓時候,忽然覺得蔡京的目光又象刀一樣劈了過來,而且是寒光霍霍,冷鋒嗖嗖,他隻覺得舌頭發硬,渾身發冷,他還解釋呢:“太師,我可沒有說你呀。”
“你就是說我也沒關係,接著說!”蔡京話裏藏刀,一語雙關,令張叔夜不寒而栗。
“什麽時候才能管住自己這張嘴呀?”張叔夜心裏叫苦不迭,喝口茶,壓了壓驚,理清頭緒,權衡再三,才說道:“下官料定,蕭國舅目光短淺,胸無大誌,貪財圖貨,……太師,我可真得沒說你呀。”
“我已經說過了,你就是說我也沒關係,你又何必多做解釋,你接著說。”蔡京的臉色自然不會好看。
“蕭國舅是一位無利不起早的人,和我國開戰,對他來說並不是一件上上之選。何況遼國百年來,國內叛亂不斷,未曾派兵越過國界半步,隻怕早已經不會打仗了。下官曾認真觀察過遼軍,我的結論是遼國的戰馬還是相當不錯的。”
蔡京聽了,眼球轉了三圈,卸下心頭的一塊巨石,臉上頓時陽光明媚,“哈哈!”大笑,說道:“素聞張侍郎是個‘遼國通’,今日一言,果然名不虛傳呀。”又向宿元景問了一句,“尚書說是不是呀?”
“太師所言極是。”宿元景不亢不卑、不慌不忙的答了一句。
蔡京碰個“軟釘子”,輕“哼!”一聲,便不再和他廢話,略想一想得了個主意,故意問張叔夜,“侍郎的意思,隻要搞定蕭國舅一個人就可以搞定這件事情了?”
“太師明鑒。”張叔夜又說了句場麵話,心中有一絲得意。
蔡京笑了,說了一句:“侍郎既然如此了解蕭國舅,看起來要想解決這個難題非你莫屬了。”
張叔夜心裏一陣腹誹,“老蔡處處是坑,端的讓人防不勝防呀。”因前邊說的過滿,隻好接招,答道:“下官為國效力,不敢推辭。”張叔夜終於又說了一句場麵話,不過心裏滿是澀澀的滋味,看起來又得出差了,天這麽熱,路又這麽遠,差旅費又這麽少,唉!關鍵是問題太複雜了呀。”
“好!你們可以和遼使去談了。”蔡京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怎麽談?”
“這還用我教你們嗎?要不要我替你們把工資也代領了呀?”
“領工資的事就不用麻煩太師了,這個我們比較擅長。”宿元景開了個玩笑。
這日,午朝散了,公事結束後,太師蔡京打道回府。
換了衣服後的蔡京在書房裏一邊喝著茶,一邊聽著太師府的都總管蔡倌的日常工作匯報,蔡京可真夠辛苦的,忙完國事還得忙家事。
自從蔡京新任太師,京中官員聞風而動,紛紛登門表示祝賀,過倆天隻怕京外的官員也會聞風而來了。
蔡京此時手裏拿著記錄著今天至蔡府送禮表示祝賀的禮單,眼睛看那禮單上一個個姓名時,發現了一個相當奇怪的人。
西門慶:送賀禮蒜頭金一千兩。
價值千萬,禮不輕呀!問題是京裏現在早就不流行直接送錢了,這顯得太沒文化了,這個送禮的西門慶一定是個外地進京的“土豹子”。
蔡京又用那奔流不息的大腦仔細過濾了一遍所有和“門”有關的人,什麽“拉鏈門”、“水門”、“竊聽門”、“豔照門”、“大前門”、“百樂門”、“叉叉門”、“各種門”……,嗬嗬!和“門”有關的信息還真不少,最後確定,這個西門慶自己從未見過。
蔡京是這麽問的:“西門慶是不是《金瓶梅》裏的那個男主人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