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童貫來到陝西後第一次這麽不安,給他造成不安的因素當然是他的對手——晉王察哥。
晉王察哥還有沒有後招?如果有,會是什麽呢?
一想到這,就讓童貫感到更加的不安,童貫發現畫像中晉王察哥的臉變得有些模糊了,他忽然明白了,其實自己根本不了解察哥。
童貫冒汗了,他忍不住歎了口氣,“難道了解一個人就那麽難嗎?”
.
西寧州城,城高牆厚。
城外層林盡染,山色青青;城內旌旗招展,刀光燦燦。
此時此刻已被青唐王子溪賒羅撒、大酋長多羅巴所率的青海二萬騎兵,西夏四監軍司十萬——合計十二萬兵馬,連營十裏,團團圍住。
戰鬥每天都在進行著,真是硝煙彌漫,炮火連天。
時間已過去九天,西寧城上居然還插著大宋的軍旗,如果童貫能看到這一點,他一定可以放心了。
大宋湟州二萬兵馬,馳援西寧,在這支大部隊前有一隻先頭騎兵部隊已經進入渴驢嶺下,離西寧州不到百裏之遙。
這天,天空彤雲密布竟然飄起片片雪花,落地無痕。
渴驢嶺,山高嶺峻,穀大林深。
山道上一隻數千騎兵以最快的速度在奔馳,這隻隊伍認軍旗上大書一個“王”字,軍中大將正是武勝軍節度觀察留後、湟州知州“鐵槍小王”王厚。
救兵如救火!王厚乃軍中一員上將,此時心急如焚。
王厚親率前鋒五個營二千五百騎兵,日夜兼程,準備殺進西寧州。這支前鋒騎兵,已經離開湟州大軍有倆日的路程。
西寧城中無帥,還有什麽比這件事更讓人耽心的呢?
令王厚感到安慰的是,斥候每次報來的消息均是:“西寧州目前仍在宋軍堅守中。”
西寧隻要能再堅守一天的時間,就夠了,到時王厚將殺進西寧,主持守城大計,西寧將危而複寧。
西寧城牆有多堅固,王厚最清楚不過。
穿過渴驢嶺,就離西寧不遠了。
王厚坐於馬上,望著倆邊的崇山峻嶺,巍峨綿延,思緒萬千。他不禁想起一年多前,和童貫一同率兵直搗青唐時,在渴驢嶺前一杆鐵槍擊殺了青唐大酋長多羅巴三個兒子,大破青唐五萬兵馬,一戰奠定收複青唐的勝局,那時是何等的豪邁,何等的壯闊!
此番故地重遊,不免讓人熱血沸騰,心情激蕩。
當王厚轉過一處山梁的時候,他注意到了渴驢嶺那處巨大的黑森林,如果敵軍設伏那裏是一處最好的地方,不過他很快就安心了,因為他聽到了那片樹林中的陣陣鳥鳴,也看到飛進飛出的鳥雀。
如果有伏兵,驚鳥四起,鳥不歸林,這是個常識,所以,他隻是瞧了幾眼就心安理得的率兵過了這處最大的黑森林。
也許王厚太急著趕路了,他應當派兵去密林中好好檢查一下才對,他犯了一個錯誤,一個兵家不該犯的致命錯誤。
兵法雲: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王厚輕信了一個常識,卻忘記了兵法,他直接越過。
.
黑森林裏的確有很多鳥,其中有一大群黑壓壓的是烏鴉。
有三隻烏鴉顯得格外的特別,因為它們眼中血紅血紅的,在最高最大的一棵樹頂上盤旋著,其它烏鴉都隨著這三隻在移動和起舞。
三隻烏鴉的目光盯著已經遠去王厚的騎兵,“嘎嘎!嘎嘎!”叫得一聲比一聲淒厲,眼睛中開始一滴滴在滴著血。
而林中其它鳥雀在淒厲的慘叫聲中瑟瑟發抖,它們一定感覺到了什麽危險才會恐懼,又是什麽東西讓鳥都會感到恐懼呢?
在這棵大樹底下,一位被一件巨大的黑氅包得嚴嚴實實的人目光射出一陣陣陰冷的寒光,這個人眉頭緊蹙,一臉仇恨,不是青唐大酋長多羅巴又是誰?
渴驢嶺之戰,多羅巴三個兒子慘死於王厚鐵槍之下,哪個當爹的會忘記。
殺子之仇,不共戴天!
多羅巴惡狠狠的吐出一句:“王厚,你終於來了,我等你很久了,這次你死定了!”
的確,多羅巴等待報仇雪恨的時間太長了,他可真有耐心呀。
再往多羅巴身後邊看去,密林中竟然密密麻麻的藏著人和戰馬,越往裏邊越多,全是青唐勇士,他們每個人臉上都塗著血跡,頭上插著一根羽毛,手裏握著武器。
林中的鳥兒,竟然無視這些人的存在,豈不是怪事一樁嗎?
這是一次人與鳥配合的設伏,多羅巴成功的騙過了王厚,因為王厚沒想到有人會用三隻烏鴉控製百鳥。
讓百鳥聞聲起舞,應當隻有“神獸”鳳凰才有的天賦,難道這三個烏鴉俱備了“神獸”的“神技”?
怎麽看都不象,因為“百鳥朝鳳”,會顯出一片祥瑞,香風四溢、百花盛開,可現在給人的感覺卻是陰森恐怖、寒氣逼人。
三隻烏鴉能控製百鳥,當然不是因為烏鴉,而是因為多羅巴。
除了他自己,沒有人知道多羅巴的職業是一位“術士”。
說起“術士”這個職業,最大的特點就是“邪惡”。
什麽痛苦、仇恨、厲鬼、妖邪、惡魔……這些可怕的詞都和“術士”有關聯。
一名“術士”的成長是非常變態、殘忍和不人道的,“術士”的人生,就是經曆一個又一個痛苦過程的人生,沒有一種職業的成長象“術士”一樣需要忍受這麽多的痛苦,要想成為一個滿級“術士”必須經曆一百次的“痛苦”磨難才行。
在理論上,遭受痛苦越深,“術士”的成就就會越大。
靠!這是什麽狗血邏輯!
“術士”這種變態的升級過程,雖然讓很多人怯而止步,還是有一些人勇敢麵對,問題是人世間的痛苦千千萬,不會正好讓一位修練“術士”的人遇到這麽多。
怎麽辦呢?要升級又沒有痛苦,這是個問題。
為了達到目的,人總是能想出各種解決辦法,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活人不能讓尿憋死”。
“術士”是怎麽解決這個難題的呢?
晉王察哥還有沒有後招?如果有,會是什麽呢?
一想到這,就讓童貫感到更加的不安,童貫發現畫像中晉王察哥的臉變得有些模糊了,他忽然明白了,其實自己根本不了解察哥。
童貫冒汗了,他忍不住歎了口氣,“難道了解一個人就那麽難嗎?”
.
西寧州城,城高牆厚。
城外層林盡染,山色青青;城內旌旗招展,刀光燦燦。
此時此刻已被青唐王子溪賒羅撒、大酋長多羅巴所率的青海二萬騎兵,西夏四監軍司十萬——合計十二萬兵馬,連營十裏,團團圍住。
戰鬥每天都在進行著,真是硝煙彌漫,炮火連天。
時間已過去九天,西寧城上居然還插著大宋的軍旗,如果童貫能看到這一點,他一定可以放心了。
大宋湟州二萬兵馬,馳援西寧,在這支大部隊前有一隻先頭騎兵部隊已經進入渴驢嶺下,離西寧州不到百裏之遙。
這天,天空彤雲密布竟然飄起片片雪花,落地無痕。
渴驢嶺,山高嶺峻,穀大林深。
山道上一隻數千騎兵以最快的速度在奔馳,這隻隊伍認軍旗上大書一個“王”字,軍中大將正是武勝軍節度觀察留後、湟州知州“鐵槍小王”王厚。
救兵如救火!王厚乃軍中一員上將,此時心急如焚。
王厚親率前鋒五個營二千五百騎兵,日夜兼程,準備殺進西寧州。這支前鋒騎兵,已經離開湟州大軍有倆日的路程。
西寧城中無帥,還有什麽比這件事更讓人耽心的呢?
令王厚感到安慰的是,斥候每次報來的消息均是:“西寧州目前仍在宋軍堅守中。”
西寧隻要能再堅守一天的時間,就夠了,到時王厚將殺進西寧,主持守城大計,西寧將危而複寧。
西寧城牆有多堅固,王厚最清楚不過。
穿過渴驢嶺,就離西寧不遠了。
王厚坐於馬上,望著倆邊的崇山峻嶺,巍峨綿延,思緒萬千。他不禁想起一年多前,和童貫一同率兵直搗青唐時,在渴驢嶺前一杆鐵槍擊殺了青唐大酋長多羅巴三個兒子,大破青唐五萬兵馬,一戰奠定收複青唐的勝局,那時是何等的豪邁,何等的壯闊!
此番故地重遊,不免讓人熱血沸騰,心情激蕩。
當王厚轉過一處山梁的時候,他注意到了渴驢嶺那處巨大的黑森林,如果敵軍設伏那裏是一處最好的地方,不過他很快就安心了,因為他聽到了那片樹林中的陣陣鳥鳴,也看到飛進飛出的鳥雀。
如果有伏兵,驚鳥四起,鳥不歸林,這是個常識,所以,他隻是瞧了幾眼就心安理得的率兵過了這處最大的黑森林。
也許王厚太急著趕路了,他應當派兵去密林中好好檢查一下才對,他犯了一個錯誤,一個兵家不該犯的致命錯誤。
兵法雲: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王厚輕信了一個常識,卻忘記了兵法,他直接越過。
.
黑森林裏的確有很多鳥,其中有一大群黑壓壓的是烏鴉。
有三隻烏鴉顯得格外的特別,因為它們眼中血紅血紅的,在最高最大的一棵樹頂上盤旋著,其它烏鴉都隨著這三隻在移動和起舞。
三隻烏鴉的目光盯著已經遠去王厚的騎兵,“嘎嘎!嘎嘎!”叫得一聲比一聲淒厲,眼睛中開始一滴滴在滴著血。
而林中其它鳥雀在淒厲的慘叫聲中瑟瑟發抖,它們一定感覺到了什麽危險才會恐懼,又是什麽東西讓鳥都會感到恐懼呢?
在這棵大樹底下,一位被一件巨大的黑氅包得嚴嚴實實的人目光射出一陣陣陰冷的寒光,這個人眉頭緊蹙,一臉仇恨,不是青唐大酋長多羅巴又是誰?
渴驢嶺之戰,多羅巴三個兒子慘死於王厚鐵槍之下,哪個當爹的會忘記。
殺子之仇,不共戴天!
多羅巴惡狠狠的吐出一句:“王厚,你終於來了,我等你很久了,這次你死定了!”
的確,多羅巴等待報仇雪恨的時間太長了,他可真有耐心呀。
再往多羅巴身後邊看去,密林中竟然密密麻麻的藏著人和戰馬,越往裏邊越多,全是青唐勇士,他們每個人臉上都塗著血跡,頭上插著一根羽毛,手裏握著武器。
林中的鳥兒,竟然無視這些人的存在,豈不是怪事一樁嗎?
這是一次人與鳥配合的設伏,多羅巴成功的騙過了王厚,因為王厚沒想到有人會用三隻烏鴉控製百鳥。
讓百鳥聞聲起舞,應當隻有“神獸”鳳凰才有的天賦,難道這三個烏鴉俱備了“神獸”的“神技”?
怎麽看都不象,因為“百鳥朝鳳”,會顯出一片祥瑞,香風四溢、百花盛開,可現在給人的感覺卻是陰森恐怖、寒氣逼人。
三隻烏鴉能控製百鳥,當然不是因為烏鴉,而是因為多羅巴。
除了他自己,沒有人知道多羅巴的職業是一位“術士”。
說起“術士”這個職業,最大的特點就是“邪惡”。
什麽痛苦、仇恨、厲鬼、妖邪、惡魔……這些可怕的詞都和“術士”有關聯。
一名“術士”的成長是非常變態、殘忍和不人道的,“術士”的人生,就是經曆一個又一個痛苦過程的人生,沒有一種職業的成長象“術士”一樣需要忍受這麽多的痛苦,要想成為一個滿級“術士”必須經曆一百次的“痛苦”磨難才行。
在理論上,遭受痛苦越深,“術士”的成就就會越大。
靠!這是什麽狗血邏輯!
“術士”這種變態的升級過程,雖然讓很多人怯而止步,還是有一些人勇敢麵對,問題是人世間的痛苦千千萬,不會正好讓一位修練“術士”的人遇到這麽多。
怎麽辦呢?要升級又沒有痛苦,這是個問題。
為了達到目的,人總是能想出各種解決辦法,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活人不能讓尿憋死”。
“術士”是怎麽解決這個難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