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主動出擊,戰於敵境,讓敵人來防禦,才是上策。”這是種師道給童貫的寶貴建議,童貫也接受了這個建議,所以才會派種師道率兵到前線,伺機殺敵。
童貫的十萬主力大軍,其中五萬劉仲武已經派去打積石軍了,還有五萬種師道帶往蘭州,無論是讓種師道、還是讓劉仲武增援西寧州,都需要時間。
除了蘭州和積石軍之外,離西寧州最近的隻剩下湟州的兵馬了,讓童貫安慰的是,王厚聞訊星夜馳援西寧,表現出一位大將固有的素養和風範,如果王厚向童貫請示後再行動,早就貽誤戰機了。
可王厚的兵還不夠,湟州的禁軍隻有倆萬人。
二萬人麵對十餘萬敵軍,自保都費勁,何況去救人。
所以,王厚才會在“軍情急報”裏要求童貫再發救兵。
現在,童貫麵臨一個難題:西寧州,讓我拿什麽來拯救你?
童貫聽著兵司眾官員的議論不置可否,他慢慢的冷靜下來,目前“陝西四將”全不在自己身邊,王厚在湟州、劉仲武在積石軍、劉法在會州、種師道在蘭州。
身邊這些屬官,雖然各有所長,都是“官材”,皆非“將材”,此時此刻,主意還得靠自己來拿,他不能急燥,童貫又想起了自己的師父李憲。
在永樂城徐禧的求援信送到蘭州的時候,童貫親耳聆聽了李憲說過充滿智慧的一句話:“我如果全力去救永樂城,蘭州就保不住了。”
那句話讓童貫終身受益非淺,因為他從此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麵臨一個重要選擇時候,首先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就是——趨利避害!
在“永樂城之戰”後,西夏八十萬大軍圍住蘭州,李憲困守孤城數月之久,死守蘭州最後以西夏的撤軍宣告結束。
“蘭州保衛戰”是童貫經曆過的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那段日子真是危機四伏,每天都有險情,讓人心驚肉跳,終身難忘。
現在,危機同樣出現了,要是李憲會怎麽做?
童貫從書案中抽出一幅畫像,認真的看了起來。
這是一張非常年輕,英姿勃發的麵孔,畫中之人不是李憲,而是晉王察哥,這張畫像出自西夏一位老畫匠之手,童貫可是花了大價錢才請他畫成的。
童貫一直在認真研究這個命中注定的敵人——年輕的“老對手”——晉王察哥。
察哥:小名元芳,西夏國皇帝李乾順庶弟,封晉王,皇室貴胄,是西夏建國後第一個被封王的人。
官職:西夏樞密使,胸有韜略,掌握兵權。
兼職:“一品堂”總堂主,西夏國內的特務機關總頭子;塞博恩特大學變態研究學院的博士導師;華夏射神研究學院的客串教授。
武功:超一流,據說是西夏國內第一高手,“金剛爪”已經練到“透明”的境界。
節操:對皇兄言聽計從,忠心懇懇,從不反對。
性格:驕傲、對敵人冷酷無情。
弱點:年輕、易怒、文化程度偏低。
家庭:娶了三位王妃,已生二子、二女。
長相:不是一般的帥,而是特別的帥。
補充:和遼國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在炭山組隊獵殺了靈獸之王——“熊羆王”,他可能還是一位滿級的“地皇獵人”。
對手是一個各方麵都非常卓越的年輕人!是的,童貫對察哥用了“卓越”這個詞。
無論是察哥的出身、還是察哥具備的能力,都可以用“卓越”來形容,這個詞就是童貫對晉王察哥的“鑒定”。
晉王察哥,這個對手可不簡單!
和晉王察哥不同,童貫從沒有輕視過對手。
對方為什麽會打西寧州呢?這是個問題,如果出現“誤判”,跟著就會出現“失策”。
一錯再錯,錯上加錯,後果會更加嚴重!
屋裏慢慢安靜下來,童貫一直在思考問題,屬下在一邊胡言亂語,成何體統?都自覺得閉上了嘴巴,僅管有相當一部分人的表情有些不甘和急不可待。
畢竟,一有機會就想表現一下自己的大有人在。
偌大的房間裏,顯得很沉悶。
“察哥一定還有後招!會是什麽招呢?要是王厚、劉仲武或者種師道在熙州就好了。”童貫也想起了劉法,隻不過是一閃而過,甚至還忍不住的皺了下眉頭,“這個劉法,狂妄自大,總是異想天開,還是太年輕了,必須加強煆煉呀。”
“西夏出了十萬兵,應當不是主力!”童貫確定了這一點後,終於鬆了口氣,種師道在蘭州的兵不能動,那麽隻能動劉仲武的兵了,劉仲武的兵現在可是“疲兵”,剛從廓州攻占積石軍,大戰之後亟需休整。
可是“救兵如救火”,以疲兵救援,也算是無策之策了,就調劉仲武率兵出積石,去救西寧州!
童貫剛打定了主意,放鬆了一下,心裏又不安起來,劉仲武等接到自己命令再發兵,需要時間。
西寧州自從王厚發出急報,已過三天,而敵軍又在三天前包圍了西寧州,等劉仲武接到自己的命令,還得三天後才能發兵,再等劉仲武率兵趕到西寧……。
天啊!敵軍大兵壓境,西寧城中無帥,童貫忍不住又拍案而起,“危乎哉!西寧。”
這當然嚇了在座所有的人一大跳。
看著眾人驚訝的表情,童貫暗自責備,“這種時候,大驚小怪,傳出去影響多不好,淡定,淡定!”童貫又坐回椅子上,這次他表情安靜了很多。
童貫再次陷入沉思。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王厚帶湟州援兵進入西寧州城內,西寧有王厚主持,完全可以堅守到劉仲武的救兵抵達了。
童貫攻克西寧之後,曾經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才把青唐破舊的城牆修繕一新,“蘭州保衛戰”告訴童貫,隻有堅固的城防,才是一座城市的安全保障。
“王厚,西寧就全看你的了。”童貫對於王厚,一直還是非常非常放心的,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可是童貫心裏還是很不踏實,他總覺得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又說不出來。
童貫的十萬主力大軍,其中五萬劉仲武已經派去打積石軍了,還有五萬種師道帶往蘭州,無論是讓種師道、還是讓劉仲武增援西寧州,都需要時間。
除了蘭州和積石軍之外,離西寧州最近的隻剩下湟州的兵馬了,讓童貫安慰的是,王厚聞訊星夜馳援西寧,表現出一位大將固有的素養和風範,如果王厚向童貫請示後再行動,早就貽誤戰機了。
可王厚的兵還不夠,湟州的禁軍隻有倆萬人。
二萬人麵對十餘萬敵軍,自保都費勁,何況去救人。
所以,王厚才會在“軍情急報”裏要求童貫再發救兵。
現在,童貫麵臨一個難題:西寧州,讓我拿什麽來拯救你?
童貫聽著兵司眾官員的議論不置可否,他慢慢的冷靜下來,目前“陝西四將”全不在自己身邊,王厚在湟州、劉仲武在積石軍、劉法在會州、種師道在蘭州。
身邊這些屬官,雖然各有所長,都是“官材”,皆非“將材”,此時此刻,主意還得靠自己來拿,他不能急燥,童貫又想起了自己的師父李憲。
在永樂城徐禧的求援信送到蘭州的時候,童貫親耳聆聽了李憲說過充滿智慧的一句話:“我如果全力去救永樂城,蘭州就保不住了。”
那句話讓童貫終身受益非淺,因為他從此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麵臨一個重要選擇時候,首先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就是——趨利避害!
在“永樂城之戰”後,西夏八十萬大軍圍住蘭州,李憲困守孤城數月之久,死守蘭州最後以西夏的撤軍宣告結束。
“蘭州保衛戰”是童貫經曆過的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那段日子真是危機四伏,每天都有險情,讓人心驚肉跳,終身難忘。
現在,危機同樣出現了,要是李憲會怎麽做?
童貫從書案中抽出一幅畫像,認真的看了起來。
這是一張非常年輕,英姿勃發的麵孔,畫中之人不是李憲,而是晉王察哥,這張畫像出自西夏一位老畫匠之手,童貫可是花了大價錢才請他畫成的。
童貫一直在認真研究這個命中注定的敵人——年輕的“老對手”——晉王察哥。
察哥:小名元芳,西夏國皇帝李乾順庶弟,封晉王,皇室貴胄,是西夏建國後第一個被封王的人。
官職:西夏樞密使,胸有韜略,掌握兵權。
兼職:“一品堂”總堂主,西夏國內的特務機關總頭子;塞博恩特大學變態研究學院的博士導師;華夏射神研究學院的客串教授。
武功:超一流,據說是西夏國內第一高手,“金剛爪”已經練到“透明”的境界。
節操:對皇兄言聽計從,忠心懇懇,從不反對。
性格:驕傲、對敵人冷酷無情。
弱點:年輕、易怒、文化程度偏低。
家庭:娶了三位王妃,已生二子、二女。
長相:不是一般的帥,而是特別的帥。
補充:和遼國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在炭山組隊獵殺了靈獸之王——“熊羆王”,他可能還是一位滿級的“地皇獵人”。
對手是一個各方麵都非常卓越的年輕人!是的,童貫對察哥用了“卓越”這個詞。
無論是察哥的出身、還是察哥具備的能力,都可以用“卓越”來形容,這個詞就是童貫對晉王察哥的“鑒定”。
晉王察哥,這個對手可不簡單!
和晉王察哥不同,童貫從沒有輕視過對手。
對方為什麽會打西寧州呢?這是個問題,如果出現“誤判”,跟著就會出現“失策”。
一錯再錯,錯上加錯,後果會更加嚴重!
屋裏慢慢安靜下來,童貫一直在思考問題,屬下在一邊胡言亂語,成何體統?都自覺得閉上了嘴巴,僅管有相當一部分人的表情有些不甘和急不可待。
畢竟,一有機會就想表現一下自己的大有人在。
偌大的房間裏,顯得很沉悶。
“察哥一定還有後招!會是什麽招呢?要是王厚、劉仲武或者種師道在熙州就好了。”童貫也想起了劉法,隻不過是一閃而過,甚至還忍不住的皺了下眉頭,“這個劉法,狂妄自大,總是異想天開,還是太年輕了,必須加強煆煉呀。”
“西夏出了十萬兵,應當不是主力!”童貫確定了這一點後,終於鬆了口氣,種師道在蘭州的兵不能動,那麽隻能動劉仲武的兵了,劉仲武的兵現在可是“疲兵”,剛從廓州攻占積石軍,大戰之後亟需休整。
可是“救兵如救火”,以疲兵救援,也算是無策之策了,就調劉仲武率兵出積石,去救西寧州!
童貫剛打定了主意,放鬆了一下,心裏又不安起來,劉仲武等接到自己命令再發兵,需要時間。
西寧州自從王厚發出急報,已過三天,而敵軍又在三天前包圍了西寧州,等劉仲武接到自己的命令,還得三天後才能發兵,再等劉仲武率兵趕到西寧……。
天啊!敵軍大兵壓境,西寧城中無帥,童貫忍不住又拍案而起,“危乎哉!西寧。”
這當然嚇了在座所有的人一大跳。
看著眾人驚訝的表情,童貫暗自責備,“這種時候,大驚小怪,傳出去影響多不好,淡定,淡定!”童貫又坐回椅子上,這次他表情安靜了很多。
童貫再次陷入沉思。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王厚帶湟州援兵進入西寧州城內,西寧有王厚主持,完全可以堅守到劉仲武的救兵抵達了。
童貫攻克西寧之後,曾經花了半年多的時間,才把青唐破舊的城牆修繕一新,“蘭州保衛戰”告訴童貫,隻有堅固的城防,才是一座城市的安全保障。
“王厚,西寧就全看你的了。”童貫對於王厚,一直還是非常非常放心的,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可是童貫心裏還是很不踏實,他總覺得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又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