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12-18
“啊……我?”李熙心裏叫屈,這該死的兩條黃龍非得折騰死我才甘心嗎?他正要說“臣下莽撞,請大王恕罪”這類話,轉念一想,卻又忍住了,他不僅不道歉,反而笑咪咪地直視著那小皇子。
圓臉小太監悄悄地扯了下他的褲腿兒,一臉焦灼的關切之情,隻是威壓之下他沒敢出言警告。
小皇子見有人在自己這極具威嚴的一指之下,竟然沒有崩潰,沒有跪地叩頭求饒命,心裏不怒反而麵露喜色。
他托著下巴,微微揚起脖子,打量著李熙,心裏暗自嘀咕道:“此輩何人,竟不懼本王的威嚴?倒也有趣。”
站在李熙麵前的這個七八歲的小孩,名叫李湛,是皇太子李恒的長子,雖然隻有七歲,李湛卻有一個名震京師的綽號“名震兩衙三宮,掌壓長安萬年。”他曾放豪言曰:我若橫著走,天下誰敢豎著爬?
他的祖父是當今天子,他的祖母是內宮之首郭貴妃,他老爹是當今太子,他老媽是太子妃。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李湛早已習慣了在自己麵前低眉的侍郎,搖尾的將軍,如今一個區區九品小官,竟然敢當麵朝自己笑,有意思,有意思,這樣有趣的人若是不問個明白就殺了,不忍心,沒意思,很可惜。
目光在李熙身上逡巡了一遍,李湛忽發聲問道:
“啞巴啦,怎麽不笑了?在小王麵前失儀的人,無一例外都掉了腦袋,你不怕嗎?”
李熙搖搖頭,竟是滿麵春風。
李湛覺得挺有意思,便指著身後的“仇靈獸”:“識得小王的寶貝嗎?”
李熙輕輕地搖搖頭,仍然滿麵春風。
李湛覺得更有意思了,指著李熙向身後四個鐵甲禁衛喝道:“把這個隻會笑,不會說話的家夥拖出去砍了。”
禁衛立即竄上來抓住了李熙的肩膀,李熙仍然一副笑咪咪、如沐春風的樣子,禁衛拖著他走了幾步。
“慢著,帶回來。”李湛叫道。
李熙心裏一樂,他早算準麵前的這小皇子會有此一叫,敢牽著未來的太監界大牛人仇士良在宮裏四處亂竄,這人該有多大的勢力,又該有多麽的混賬?
這種人天生就是長著逆毛,逆毛就不能順著捋,得想轍出奇製勝。捋的好活命,捋不好喀嚓挨一刀,一了百了。
“大王不必垂詢小臣為何發笑,小臣這是配合大王您演戲啊。”
“演戲?演什麽戲?快說給小王聽聽。”李湛瞪著大眼睛追問道,一臉的煞氣。
六七歲的小孩子,白眼珠那麽大,黑眼珠則小到可以忽略,李熙一眼瞅著心裏嘀咕不已,到底是天生異象啊,這小子瞧著就不像個善類嘛。
“小臣若是猜的沒錯,大王此刻正在和仇公扮演《周文王牽駒渭水訪子牙》這出戲啊。”
李熙不慌不忙地說完,坐等眼前這位小皇子傻眼。
在宜春坊做了兩個月的樂師,著實讓李熙開了不少眼界,他知道當天皇宮裏最流行的文體活動有三樣:馬球、蹴鞠、聽戲。
馬球是男子漢的運動,蹴鞠是女人的運動,聽戲則老少鹹宜。
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了類似元朝時期的雜劇名喚“演古”,內容無非是演繹帝王將相的豪氣、才子佳人的風情,市井小民的濫情。
眼前這位小皇子年紀尚幼,打馬球不適合,蹴鞠恐怕沒他的份,聽戲卻是免不了的。皇家弟子身份貴重,什麽樣的戲不曾聽過看過,若是突然冒出一個他完全陌生的戲文,李熙不相信以他孩子的天性不會追問,隻要他追問下去,那自己就有說辭了。
《周文王牽駒渭水訪子牙》這出戲,小皇子一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因為就在幾分鍾之前,世上還沒有這出戲,它根本就是李熙隨口胡謅的。
果然,李湛有些發懵,打獵、聽戲、賭錢是他賴以成名的三大愛好,哪樣不是業內頂尖水準,百戲、坊戲、宮廷戲瞧的多了,沒聽過有這麽一出啊,問問他是哪出戲?那豈不顯得自己孤陋寡聞,可是不問,這心裏實在是鬧的難受。
畢竟隻是七八歲的孩子,這好奇心一上來,啥也不顧了。
“啊,那個周文王……”
“哦,《周文王牽駒渭水訪子牙》。”
“對,就那個周文王牽馬訪子牙……”李湛說到這,腦中突然閃過一道火花,頓時把手一拍叫道:“我想起來,這出戲小王看過,說的是周文王,牽著自己的愛駒,到渭水河邊訪查賢人,結果遇到了正在垂釣的薑子牙,由此成就了武周滅商的千古佳話,對不對?”
李熙長揖到底,麵露萬分欽佩之色,感慨萬千地說道:“大王英明,正是如此。”
李湛哈哈大笑,對自己突發的這份急智,十分得意,萬分欣賞,心醉不已。
“說小王是周文王,這個比擬倒是不差,說你是薑子牙,嗯,你哪比得上薑子牙,你連胡子都沒有嘛。”李湛得意洋洋地評論道,回頭瞄著仇士良不懷好意地說:“讓仇給事扮演文王的神駒,嗯,似乎有些屈才了呀。”
仇士良忙道:“內臣情願化身變馬,供大王驅使。”
說完這話仇士良斜乜了李熙一眼,把嘴直撇,心底頗不以為然,嘀咕道:“這家夥什麽來路,這小馬屁拍的……也太失水準了吧,還‘周文王牽駒渭水訪子牙’,聽這名字,傻瓜也知道戲裏說的是什麽內容了,這還用得著猜嗎。可笑咱們這位大王,竟然還……真是豈有此理,這簡直就是侮辱皇家智商。”
心裏雖然很不以為然,嘴上馬屁卻汩湧而出,一時把李湛拍的暈暈乎乎,滿臉是焦躁憂悶之氣霎時一掃而空。
李熙心裏暗暗鬆了口氣,看來自己這步險棋是走對了。這些個皇子,從小置身於名利場中央,哪個不受權欲的熏染,小小年紀就成了權力的奴隸?
崇尚權力的皇子,哪個又不想稱孤道寡,假托一段虛無縹緲的故事,把他比作開創八百年天下的周文王,誰聽了能不高興?哄的他高興了,自己的危機可不就解除了嗎。
像這種驕橫狂傲的皇子,你就是私下送他一個天子的稱號,他也會坦然接受,並善加珍藏,他若知道“低調”兩個字怎麽寫,就不會牽著仇給事四處遊逛了。
李熙的這番計較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李湛此刻高興卻不僅為此,他是為突然找到了一個破解自己目前困境的辦法而高興。
七歲的李湛此刻正處在一個危險的漩渦中,稍有不慎就會有傷筋斷骨之災,而李熙的這番話卻給了他靈感,他突然覺得一切難題迎刃而解。籠罩在自己頭頂的天空突然散去陰霾,一片風輕氣朗了。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眼前這個九品小官的一句話,這小子拍馬屁也拍的這麽有水平,看來衝小王無端發笑這樁重罪就免了,功過相抵,也不再另行賞賜了。
心地大寬的李湛,到蘆席棚裏,往胡凳上一坐,端坐一碗別人喝過的茶,咕咚咕咚飲了兩口,把嘴一抹,對彎著腰侍候在麵前的仇士良說道:“今日辛苦你了,瞧你這滿身灰土的,索性也脫了衣裳在這洗洗吧。”
這無心的一句話,卻讓仇士良連死的心都有了。當著一大群男子漢的麵,脫掉衣裳洗澡,讓人家瞧著自己畸形的身體,我的小祖宗,你這不是要了老奴的命嗎?
可這話他不敢跟李湛說,他太知道這小霸王的脾氣了,若惹惱了他,指不定還要弄出什麽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餿主意呢。
“唉,謝大王憐憫。”
仇士良叩了個頭,轉過身去,佝僂著腰,像七八十歲的老嫗往偏殿挪去。
百十雙眼睛盯著他,各懷心思,多無好意。
當今天子為了抑製地方藩鎮,牽製前朝大臣,而重用宦官。宦官領軍、監軍,參與朝議,把持朝綱,勢力極大。早已引至朝臣和地方藩鎮的非議和不滿。而由宦官把持的神策軍由於近水樓台之故,待遇之優厚是其他軍隊所不可比擬的。
因為待遇不公,邊軍和藩鎮軍隊多嫉恨神策軍,因為神策軍是宦官把持,所以連帶著把宦官也恨上了,仇士良就是一個太監,如今看他當眾出醜,一幹軍官們都覺得心情舒暢。
―――
“啊……我?”李熙心裏叫屈,這該死的兩條黃龍非得折騰死我才甘心嗎?他正要說“臣下莽撞,請大王恕罪”這類話,轉念一想,卻又忍住了,他不僅不道歉,反而笑咪咪地直視著那小皇子。
圓臉小太監悄悄地扯了下他的褲腿兒,一臉焦灼的關切之情,隻是威壓之下他沒敢出言警告。
小皇子見有人在自己這極具威嚴的一指之下,竟然沒有崩潰,沒有跪地叩頭求饒命,心裏不怒反而麵露喜色。
他托著下巴,微微揚起脖子,打量著李熙,心裏暗自嘀咕道:“此輩何人,竟不懼本王的威嚴?倒也有趣。”
站在李熙麵前的這個七八歲的小孩,名叫李湛,是皇太子李恒的長子,雖然隻有七歲,李湛卻有一個名震京師的綽號“名震兩衙三宮,掌壓長安萬年。”他曾放豪言曰:我若橫著走,天下誰敢豎著爬?
他的祖父是當今天子,他的祖母是內宮之首郭貴妃,他老爹是當今太子,他老媽是太子妃。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李湛早已習慣了在自己麵前低眉的侍郎,搖尾的將軍,如今一個區區九品小官,竟然敢當麵朝自己笑,有意思,有意思,這樣有趣的人若是不問個明白就殺了,不忍心,沒意思,很可惜。
目光在李熙身上逡巡了一遍,李湛忽發聲問道:
“啞巴啦,怎麽不笑了?在小王麵前失儀的人,無一例外都掉了腦袋,你不怕嗎?”
李熙搖搖頭,竟是滿麵春風。
李湛覺得挺有意思,便指著身後的“仇靈獸”:“識得小王的寶貝嗎?”
李熙輕輕地搖搖頭,仍然滿麵春風。
李湛覺得更有意思了,指著李熙向身後四個鐵甲禁衛喝道:“把這個隻會笑,不會說話的家夥拖出去砍了。”
禁衛立即竄上來抓住了李熙的肩膀,李熙仍然一副笑咪咪、如沐春風的樣子,禁衛拖著他走了幾步。
“慢著,帶回來。”李湛叫道。
李熙心裏一樂,他早算準麵前的這小皇子會有此一叫,敢牽著未來的太監界大牛人仇士良在宮裏四處亂竄,這人該有多大的勢力,又該有多麽的混賬?
這種人天生就是長著逆毛,逆毛就不能順著捋,得想轍出奇製勝。捋的好活命,捋不好喀嚓挨一刀,一了百了。
“大王不必垂詢小臣為何發笑,小臣這是配合大王您演戲啊。”
“演戲?演什麽戲?快說給小王聽聽。”李湛瞪著大眼睛追問道,一臉的煞氣。
六七歲的小孩子,白眼珠那麽大,黑眼珠則小到可以忽略,李熙一眼瞅著心裏嘀咕不已,到底是天生異象啊,這小子瞧著就不像個善類嘛。
“小臣若是猜的沒錯,大王此刻正在和仇公扮演《周文王牽駒渭水訪子牙》這出戲啊。”
李熙不慌不忙地說完,坐等眼前這位小皇子傻眼。
在宜春坊做了兩個月的樂師,著實讓李熙開了不少眼界,他知道當天皇宮裏最流行的文體活動有三樣:馬球、蹴鞠、聽戲。
馬球是男子漢的運動,蹴鞠是女人的運動,聽戲則老少鹹宜。
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了類似元朝時期的雜劇名喚“演古”,內容無非是演繹帝王將相的豪氣、才子佳人的風情,市井小民的濫情。
眼前這位小皇子年紀尚幼,打馬球不適合,蹴鞠恐怕沒他的份,聽戲卻是免不了的。皇家弟子身份貴重,什麽樣的戲不曾聽過看過,若是突然冒出一個他完全陌生的戲文,李熙不相信以他孩子的天性不會追問,隻要他追問下去,那自己就有說辭了。
《周文王牽駒渭水訪子牙》這出戲,小皇子一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因為就在幾分鍾之前,世上還沒有這出戲,它根本就是李熙隨口胡謅的。
果然,李湛有些發懵,打獵、聽戲、賭錢是他賴以成名的三大愛好,哪樣不是業內頂尖水準,百戲、坊戲、宮廷戲瞧的多了,沒聽過有這麽一出啊,問問他是哪出戲?那豈不顯得自己孤陋寡聞,可是不問,這心裏實在是鬧的難受。
畢竟隻是七八歲的孩子,這好奇心一上來,啥也不顧了。
“啊,那個周文王……”
“哦,《周文王牽駒渭水訪子牙》。”
“對,就那個周文王牽馬訪子牙……”李湛說到這,腦中突然閃過一道火花,頓時把手一拍叫道:“我想起來,這出戲小王看過,說的是周文王,牽著自己的愛駒,到渭水河邊訪查賢人,結果遇到了正在垂釣的薑子牙,由此成就了武周滅商的千古佳話,對不對?”
李熙長揖到底,麵露萬分欽佩之色,感慨萬千地說道:“大王英明,正是如此。”
李湛哈哈大笑,對自己突發的這份急智,十分得意,萬分欣賞,心醉不已。
“說小王是周文王,這個比擬倒是不差,說你是薑子牙,嗯,你哪比得上薑子牙,你連胡子都沒有嘛。”李湛得意洋洋地評論道,回頭瞄著仇士良不懷好意地說:“讓仇給事扮演文王的神駒,嗯,似乎有些屈才了呀。”
仇士良忙道:“內臣情願化身變馬,供大王驅使。”
說完這話仇士良斜乜了李熙一眼,把嘴直撇,心底頗不以為然,嘀咕道:“這家夥什麽來路,這小馬屁拍的……也太失水準了吧,還‘周文王牽駒渭水訪子牙’,聽這名字,傻瓜也知道戲裏說的是什麽內容了,這還用得著猜嗎。可笑咱們這位大王,竟然還……真是豈有此理,這簡直就是侮辱皇家智商。”
心裏雖然很不以為然,嘴上馬屁卻汩湧而出,一時把李湛拍的暈暈乎乎,滿臉是焦躁憂悶之氣霎時一掃而空。
李熙心裏暗暗鬆了口氣,看來自己這步險棋是走對了。這些個皇子,從小置身於名利場中央,哪個不受權欲的熏染,小小年紀就成了權力的奴隸?
崇尚權力的皇子,哪個又不想稱孤道寡,假托一段虛無縹緲的故事,把他比作開創八百年天下的周文王,誰聽了能不高興?哄的他高興了,自己的危機可不就解除了嗎。
像這種驕橫狂傲的皇子,你就是私下送他一個天子的稱號,他也會坦然接受,並善加珍藏,他若知道“低調”兩個字怎麽寫,就不會牽著仇給事四處遊逛了。
李熙的這番計較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李湛此刻高興卻不僅為此,他是為突然找到了一個破解自己目前困境的辦法而高興。
七歲的李湛此刻正處在一個危險的漩渦中,稍有不慎就會有傷筋斷骨之災,而李熙的這番話卻給了他靈感,他突然覺得一切難題迎刃而解。籠罩在自己頭頂的天空突然散去陰霾,一片風輕氣朗了。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眼前這個九品小官的一句話,這小子拍馬屁也拍的這麽有水平,看來衝小王無端發笑這樁重罪就免了,功過相抵,也不再另行賞賜了。
心地大寬的李湛,到蘆席棚裏,往胡凳上一坐,端坐一碗別人喝過的茶,咕咚咕咚飲了兩口,把嘴一抹,對彎著腰侍候在麵前的仇士良說道:“今日辛苦你了,瞧你這滿身灰土的,索性也脫了衣裳在這洗洗吧。”
這無心的一句話,卻讓仇士良連死的心都有了。當著一大群男子漢的麵,脫掉衣裳洗澡,讓人家瞧著自己畸形的身體,我的小祖宗,你這不是要了老奴的命嗎?
可這話他不敢跟李湛說,他太知道這小霸王的脾氣了,若惹惱了他,指不定還要弄出什麽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餿主意呢。
“唉,謝大王憐憫。”
仇士良叩了個頭,轉過身去,佝僂著腰,像七八十歲的老嫗往偏殿挪去。
百十雙眼睛盯著他,各懷心思,多無好意。
當今天子為了抑製地方藩鎮,牽製前朝大臣,而重用宦官。宦官領軍、監軍,參與朝議,把持朝綱,勢力極大。早已引至朝臣和地方藩鎮的非議和不滿。而由宦官把持的神策軍由於近水樓台之故,待遇之優厚是其他軍隊所不可比擬的。
因為待遇不公,邊軍和藩鎮軍隊多嫉恨神策軍,因為神策軍是宦官把持,所以連帶著把宦官也恨上了,仇士良就是一個太監,如今看他當眾出醜,一幹軍官們都覺得心情舒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