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12-21
李熙隱隱有些不安,欺負仇士良他沒意見,折騰太監,他也可以作壁上觀,反正也不關自己的事,但如此公然侮辱一個人的人格,他覺得有些受不了。
太監也是人嘛。
他偷偷地瞅了李湛一眼,看這孩子翻著一對白多黑少的眼珠子,不知道在想什麽事。
李熙忽然心裏一動,看起來他打發仇士良去洗澡,並非是有意要整治他,而隻是隨口無心之舉。
李熙決定幫仇中尉這一回,他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問侍奉茶水的小吏手裏接過茶水,獻到李湛麵前,說道:
“大王請用茶。”
李湛“唔”了一聲,接過茶碗,沒有喝,順手放在了桌上。
李熙卻朝小吏叫道:“這茶大王喝不慣,換一碗來。”
小吏忙不迭地又捧了一碗茶過來,李熙捧著獻上,李湛卻沒接茶,仍然在想他的心思。
李熙於是又叫小吏換茶,一口氣換了五六碗茶,小吏額頭見了汗,心裏嘀咕這是怪我茶熬的不好嗎,我這手藝也隻能將就著打發這幫軍漢,哪裏侍候得了天潢貴胄,慘了,慘了,這回我死定了。
換到第九碗茶時,李湛才接過去喝了一口,忽地把茶碗往地上一摜,叫道:“小王又不渴,喝的什麽茶。”說著他站起身來,朝慢吞吞正在脫靴子的仇士良說:“甭在那磨嘰了,隨小王去萬春坊走一遭。”
仇士良聞聽這話如遇大赦,也顧不得穿靴子了,懷裏抱著就追了過來。
李湛忽而又轉過身來指著李熙道:“今日飲宴過後,來我府上一趟,務必等到小王歸來才準你走,否則,嚴懲不貸。”
瞧也不瞧滿院子跪送的人,李湛把兩條小胳膊往身後一背,昂首挺胸去了。
行到小院門口,仇士良忽而回過身來,朝李熙投去意味深長的一瞥。
七歲的皇子李湛是出了名的好玩好賭,朝廷給的那點俸祿根本不夠他花銷的,為了斂財,李湛可謂絞盡了腦汁,想盡了辦法。他有一個屢試不爽的斂財辦法,名喚“辨獸”,牽著一個古怪的野獸,讓人辨認,事先說好,你認出來,我輸給多少錢,認不出來你輸給我多少錢。
用這個手段,他在宮裏不知敲詐了多少錢,上至皇祖父天子李純、太後、貴妃,下至宮娥太監都著過他的道,若是隔三岔五地來一次倒也罷了,他倒好,認準了這條生財之路,一個月總要來個七八十回,這誰受的了。
沒奈何,李純隻得授意承旨學士以防患惡獸傷人為由,奏請天子下旨不準宮外生獸進宮來,才斷了李湛這條財路。
李湛收斂了一段時日,又動起了歪腦筋,畢竟沒錢花的日子太難熬啊。
一番琢磨後,李湛有了新點子,皇祖父下旨不讓生獸進宮,那咱就抬熟獸進宮,抓個野獸烹煮了,讓太監抬著進宮“辨獸”去。
於是大明宮中又是哀鴻遍野,李純又好氣又好笑,有心放這個孫子一馬,奈何宮妃們枕頭風吹的實在受不了,不得已又下旨重申禁令,這回把生獸前麵的生字一筆花掉,改成凡是獸類不論生熟無旨都不準進宮來。
李湛為此鬱悶了一個月,痛定思痛,李湛靜下心來,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成敗得失的原因,終於他想明白了,皇祖父其實並不反對自己借辨獸之名斂財,否則問罪的天使早該到了,隻因自己鬧的太過分,他老人家才不得不下旨禁絕。
如果自己收斂一點,不要玩的那麽大,擾的大夥都不安生,相信皇祖父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主意打定,李湛就把兩個小太監的頭剃了,用彩筆畫作一頭怪獸的樣子,帶著進宮去,依然找人“辨獸”。生熟獸類現今是進不了宮了,人類你總不能攔著吧。
同時為了避免輸狠了的宮妃在皇祖父耳邊吹枕頭風,這回李湛改變策略,不去大明宮敲詐那些得寵的嬪妃,改去興慶宮和太極宮,敲詐那些頤養天年的老太妃們。
數額方麵嘛李湛這回也砍去一大半,每回每家弄個十貫八貫的意思意思。
果然這麽一來,沒人再說他什麽不多也不少,那些挨了敲詐的老太妃們對此毫不在意,權當有人陪著自己一樂了。
這活幹的雖然順手,但卻解不了饑渴,揮霍無度的李湛大王還是缺錢花。
一番思量後,李湛終於決心幹次大的,雖然有風險,但若幹成了,收益也是極大。
拚了!在太極宮賜宴的前一晚,鄂王李湛終於下定了決心。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他就帶著自己熬製一碗薑茶來給皇祖父李純請安了。熬了一夜的李純,此刻正在宮台上打拳,活動筋骨,見皇孫如此孝順,樂的他哈哈大笑。
喝了皇孫親手調製的薑茶,就捏著他的小鼻子問道:“李湛,你的茶熬的很好,孝心更是難得,朕要賞賜你,你想要什麽?”
李湛叩請道:“孫兒想為立功將士敬杯水酒,以謝其功。”
李純撫摸著皇孫的小腦袋,眸子裏閃著睿智的光芒,他知道李湛去太極宮為有功將士敬酒隻是個幌子,他是去趕熱鬧去胡鬧才是真的,至於他想去弄些什麽內容,李純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能有這番心機,敢想敢幹,李純很欣賞。大唐方值多事之秋,為人主者太過怯弱,太過優柔,絕非社稷之福。自己皇子、皇孫們若都能如他這般,則社稷中興有望了。此念即生,李純決心支持皇孫去胡鬧一番,哪怕鬧個天翻地覆。
自己得給諸皇子、皇孫樹個榜樣,我李家子弟不怕他混賬,就怕他窩囊。剛勇有智才是你們學習的榜樣,奮鬥的目標。
誰能體味朕的這番良苦用心,這大唐的天下朕就交給誰。
李純恩準了皇孫的請求,揮手招來內給事仇士良,吩咐道:“隨李湛去,聽李湛的話。”
內給事是專司伴駕,答應聖聽的內省官員,官階雖然不高,卻是天子近侍。得到仇士良為伴,皇孫李湛自是得意非凡,大搖大擺進了太極宮後,他便原形畢露,吩咐左右一起動手,把仇士良死死按住,給他換了身衣袍,畫了兩個黑眼圈,撲了個粉嘟嘟的小白鼻,脖子上又套了根草繩,轉眼之間,仇給事就變成了“仇瑞獸”。
李湛牽著他的“瑞獸”,一大清早的敲門砸戶,遊竄於諸宮苑殿閣之間,訪太妃,拜才人,逢人便道:“識得此獸者,贈銀十錠,不識此寶者,罰錢十貫。”
自拂曉入宮,到日升之時,李湛已經敲詐了一馬車的金銀珠寶,打發侍從運回府邸。稍事歇息,趕來宮中布置飲宴的禮部、太常寺、光祿寺、諸衛有司官員陸續到達。
李湛往門口一站,指著仇士良問眾人道:“識得小王法寶者,千金相贈,不識小王法寶者,罰十貫錢來。”眾人一瞧,嗬,扮“瑞獸”的是仇士良,天子身邊紅人呐,明白啦,這是奉旨敲詐啊。誰敢說破,誰又敢不給?於是紛紛認輸認罰。
然而入宮辦差,哪個身上會帶十貫錢,於是或取下身上的金銀玉石充當罰金,轉眼間,李湛就得了一籮筐金珠。依舊派人送回府邸去。
飲宴現場布置停妥,赴宴的有司官員陸續趕來,李湛的收入就更加豐富了,銅錢、金條、銀錠、珠子、玉佩、戒指、假牙……
望著堆積入山的“罰金”,李湛心裏有些打鼓。
玩大了,這回真玩大了,本想弄個千兒百貫的,結果弄了這麽多。
錢多了他也咬手啊,搞了這麽大動靜,皇祖父他不可能不知道,將來若問起,自己該怎麽交代呢。若是再有人借此大做文章,後果更是不堪設想啊。
不行,得趕緊想個好說辭,想,我想……
李湛牽著他的“瑞獸”邊走邊想,想的腦子發脹也沒想出來什麽好主意。最後他無奈地放棄了,歎了口氣想:算了,還是回頭去求皇祖母拿個主意吧,挨打也好,挨訓也罷,我認栽了。
一想到祖母郭貴妃那張嚴厲的臉,李湛就像霜打的茄子,頓時蔫了,他牽著自己的“瑞獸”漫無目的在太極宮裏遊蕩,因見純音門內偏殿熱鬧非凡,這才過來瞧瞧,竟沒想到在這遇到了他的貴人。
李熙的那番話給了他一個啟發:
演戲,對,就說是演戲。
為慶賀聖誕(天子壽誕)小王準備排出新戲,眾大臣聞訊紛紛解囊讚助。
嗨,這個理由不錯,能拿的上台麵。
至於演什麽戲,怎麽演,讓那幫戲子們頭疼去吧。
―――
李熙隱隱有些不安,欺負仇士良他沒意見,折騰太監,他也可以作壁上觀,反正也不關自己的事,但如此公然侮辱一個人的人格,他覺得有些受不了。
太監也是人嘛。
他偷偷地瞅了李湛一眼,看這孩子翻著一對白多黑少的眼珠子,不知道在想什麽事。
李熙忽然心裏一動,看起來他打發仇士良去洗澡,並非是有意要整治他,而隻是隨口無心之舉。
李熙決定幫仇中尉這一回,他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問侍奉茶水的小吏手裏接過茶水,獻到李湛麵前,說道:
“大王請用茶。”
李湛“唔”了一聲,接過茶碗,沒有喝,順手放在了桌上。
李熙卻朝小吏叫道:“這茶大王喝不慣,換一碗來。”
小吏忙不迭地又捧了一碗茶過來,李熙捧著獻上,李湛卻沒接茶,仍然在想他的心思。
李熙於是又叫小吏換茶,一口氣換了五六碗茶,小吏額頭見了汗,心裏嘀咕這是怪我茶熬的不好嗎,我這手藝也隻能將就著打發這幫軍漢,哪裏侍候得了天潢貴胄,慘了,慘了,這回我死定了。
換到第九碗茶時,李湛才接過去喝了一口,忽地把茶碗往地上一摜,叫道:“小王又不渴,喝的什麽茶。”說著他站起身來,朝慢吞吞正在脫靴子的仇士良說:“甭在那磨嘰了,隨小王去萬春坊走一遭。”
仇士良聞聽這話如遇大赦,也顧不得穿靴子了,懷裏抱著就追了過來。
李湛忽而又轉過身來指著李熙道:“今日飲宴過後,來我府上一趟,務必等到小王歸來才準你走,否則,嚴懲不貸。”
瞧也不瞧滿院子跪送的人,李湛把兩條小胳膊往身後一背,昂首挺胸去了。
行到小院門口,仇士良忽而回過身來,朝李熙投去意味深長的一瞥。
七歲的皇子李湛是出了名的好玩好賭,朝廷給的那點俸祿根本不夠他花銷的,為了斂財,李湛可謂絞盡了腦汁,想盡了辦法。他有一個屢試不爽的斂財辦法,名喚“辨獸”,牽著一個古怪的野獸,讓人辨認,事先說好,你認出來,我輸給多少錢,認不出來你輸給我多少錢。
用這個手段,他在宮裏不知敲詐了多少錢,上至皇祖父天子李純、太後、貴妃,下至宮娥太監都著過他的道,若是隔三岔五地來一次倒也罷了,他倒好,認準了這條生財之路,一個月總要來個七八十回,這誰受的了。
沒奈何,李純隻得授意承旨學士以防患惡獸傷人為由,奏請天子下旨不準宮外生獸進宮來,才斷了李湛這條財路。
李湛收斂了一段時日,又動起了歪腦筋,畢竟沒錢花的日子太難熬啊。
一番琢磨後,李湛有了新點子,皇祖父下旨不讓生獸進宮,那咱就抬熟獸進宮,抓個野獸烹煮了,讓太監抬著進宮“辨獸”去。
於是大明宮中又是哀鴻遍野,李純又好氣又好笑,有心放這個孫子一馬,奈何宮妃們枕頭風吹的實在受不了,不得已又下旨重申禁令,這回把生獸前麵的生字一筆花掉,改成凡是獸類不論生熟無旨都不準進宮來。
李湛為此鬱悶了一個月,痛定思痛,李湛靜下心來,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成敗得失的原因,終於他想明白了,皇祖父其實並不反對自己借辨獸之名斂財,否則問罪的天使早該到了,隻因自己鬧的太過分,他老人家才不得不下旨禁絕。
如果自己收斂一點,不要玩的那麽大,擾的大夥都不安生,相信皇祖父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主意打定,李湛就把兩個小太監的頭剃了,用彩筆畫作一頭怪獸的樣子,帶著進宮去,依然找人“辨獸”。生熟獸類現今是進不了宮了,人類你總不能攔著吧。
同時為了避免輸狠了的宮妃在皇祖父耳邊吹枕頭風,這回李湛改變策略,不去大明宮敲詐那些得寵的嬪妃,改去興慶宮和太極宮,敲詐那些頤養天年的老太妃們。
數額方麵嘛李湛這回也砍去一大半,每回每家弄個十貫八貫的意思意思。
果然這麽一來,沒人再說他什麽不多也不少,那些挨了敲詐的老太妃們對此毫不在意,權當有人陪著自己一樂了。
這活幹的雖然順手,但卻解不了饑渴,揮霍無度的李湛大王還是缺錢花。
一番思量後,李湛終於決心幹次大的,雖然有風險,但若幹成了,收益也是極大。
拚了!在太極宮賜宴的前一晚,鄂王李湛終於下定了決心。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他就帶著自己熬製一碗薑茶來給皇祖父李純請安了。熬了一夜的李純,此刻正在宮台上打拳,活動筋骨,見皇孫如此孝順,樂的他哈哈大笑。
喝了皇孫親手調製的薑茶,就捏著他的小鼻子問道:“李湛,你的茶熬的很好,孝心更是難得,朕要賞賜你,你想要什麽?”
李湛叩請道:“孫兒想為立功將士敬杯水酒,以謝其功。”
李純撫摸著皇孫的小腦袋,眸子裏閃著睿智的光芒,他知道李湛去太極宮為有功將士敬酒隻是個幌子,他是去趕熱鬧去胡鬧才是真的,至於他想去弄些什麽內容,李純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能有這番心機,敢想敢幹,李純很欣賞。大唐方值多事之秋,為人主者太過怯弱,太過優柔,絕非社稷之福。自己皇子、皇孫們若都能如他這般,則社稷中興有望了。此念即生,李純決心支持皇孫去胡鬧一番,哪怕鬧個天翻地覆。
自己得給諸皇子、皇孫樹個榜樣,我李家子弟不怕他混賬,就怕他窩囊。剛勇有智才是你們學習的榜樣,奮鬥的目標。
誰能體味朕的這番良苦用心,這大唐的天下朕就交給誰。
李純恩準了皇孫的請求,揮手招來內給事仇士良,吩咐道:“隨李湛去,聽李湛的話。”
內給事是專司伴駕,答應聖聽的內省官員,官階雖然不高,卻是天子近侍。得到仇士良為伴,皇孫李湛自是得意非凡,大搖大擺進了太極宮後,他便原形畢露,吩咐左右一起動手,把仇士良死死按住,給他換了身衣袍,畫了兩個黑眼圈,撲了個粉嘟嘟的小白鼻,脖子上又套了根草繩,轉眼之間,仇給事就變成了“仇瑞獸”。
李湛牽著他的“瑞獸”,一大清早的敲門砸戶,遊竄於諸宮苑殿閣之間,訪太妃,拜才人,逢人便道:“識得此獸者,贈銀十錠,不識此寶者,罰錢十貫。”
自拂曉入宮,到日升之時,李湛已經敲詐了一馬車的金銀珠寶,打發侍從運回府邸。稍事歇息,趕來宮中布置飲宴的禮部、太常寺、光祿寺、諸衛有司官員陸續到達。
李湛往門口一站,指著仇士良問眾人道:“識得小王法寶者,千金相贈,不識小王法寶者,罰十貫錢來。”眾人一瞧,嗬,扮“瑞獸”的是仇士良,天子身邊紅人呐,明白啦,這是奉旨敲詐啊。誰敢說破,誰又敢不給?於是紛紛認輸認罰。
然而入宮辦差,哪個身上會帶十貫錢,於是或取下身上的金銀玉石充當罰金,轉眼間,李湛就得了一籮筐金珠。依舊派人送回府邸去。
飲宴現場布置停妥,赴宴的有司官員陸續趕來,李湛的收入就更加豐富了,銅錢、金條、銀錠、珠子、玉佩、戒指、假牙……
望著堆積入山的“罰金”,李湛心裏有些打鼓。
玩大了,這回真玩大了,本想弄個千兒百貫的,結果弄了這麽多。
錢多了他也咬手啊,搞了這麽大動靜,皇祖父他不可能不知道,將來若問起,自己該怎麽交代呢。若是再有人借此大做文章,後果更是不堪設想啊。
不行,得趕緊想個好說辭,想,我想……
李湛牽著他的“瑞獸”邊走邊想,想的腦子發脹也沒想出來什麽好主意。最後他無奈地放棄了,歎了口氣想:算了,還是回頭去求皇祖母拿個主意吧,挨打也好,挨訓也罷,我認栽了。
一想到祖母郭貴妃那張嚴厲的臉,李湛就像霜打的茄子,頓時蔫了,他牽著自己的“瑞獸”漫無目的在太極宮裏遊蕩,因見純音門內偏殿熱鬧非凡,這才過來瞧瞧,竟沒想到在這遇到了他的貴人。
李熙的那番話給了他一個啟發:
演戲,對,就說是演戲。
為慶賀聖誕(天子壽誕)小王準備排出新戲,眾大臣聞訊紛紛解囊讚助。
嗨,這個理由不錯,能拿的上台麵。
至於演什麽戲,怎麽演,讓那幫戲子們頭疼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