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3-24
半個月前的一個黃昏,那時候他還是大唐的東都留台侍禦史、保寧軍兵馬使、遊擊將軍、平山侯,一位得勝載譽得來的大將軍,一個驟然富貴的億萬巨富,一個剛剛失去妻子和孩子的可憐男人。因為喝多了酒,他醉倒在街邊,同行的阮承梁被他灌醉後趴在客棧動不了身,沒人扶持,他隻好一個人靜靜地躺在。
嶺南的秋日並不向北地寒冷,不夠趴的久了人也受不了,李熙感受到了地上的寒氣,掙紮著想爬起來,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後來有兩個路人過來幫忙,他才站了起來,那兩位路人好心地把他扶進附近的一家客棧,還開了個房說讓他休息一下。
李熙那時候醉的說不出話,神智也有點模糊,隱隱他覺察到有些不對勁,這世道還會有人這麽好心?開房?想幹什麽?
兩個路人中年輕的那個給他灌了一碗醒酒湯,李熙本能地拒絕喝下去,被一隻枯瘦卻極其有力的手卡住脖子後,他也隻好就範。
還真是醒酒湯,灌下去酒就醒了,醒後李熙就吃了一驚:救他可不是什麽路人而是熟人。
一身青衣的仇士良看著像個精明世故的老吏,同樣一身青衣的汪覆海則像個愚笨的家奴。二人麵色都一樣的凝重,不過見李熙醒來仇士良的臉上還是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他籲歎一聲後,搖著頭說:“陳夫人和念郎公子不幸沒於賊手,看把一個威風八麵的統軍大將折磨成了什麽樣?可憐呐。”
李熙聞言潸然淚下。
仇士良道:“你是個有情有義的人,我的話就好說了。”
李熙擦擦淚,說:“仇公從長安來,有何吩咐嗎?”
仇士良不急不忙,讓李熙坐下,方徐徐說道:“天子出內庫百萬貫賞軍,崔雍先拿二十萬給張弘靖,自己獨吞三十萬,從賬上看錢都賞下去了,轉個身又讓親信將校從士卒手中奪了回來。士卒喧嘩,被鹹靜公主的駙馬薛朗撞見,張弘靖礙於顏麵要查辦他。崔雍畏禍因此鋌而走險鼓動牙軍作亂。後麵的事就不必我說了。”
仇士良長歎一聲:“嶺南之地,天高路遠,早就成了有些人的後花園,貪腐之酷,世所罕見,天子遣崔詠和陳弘誌坐鎮廣州,本想治一治這些竊國蛀蟲,可結果是什麽呢,生靈塗炭、玉石俱焚。有些人的心裏已經沒有了天下、百姓、君王,有的隻是他自己。為了一己之私哪怕天崩地陷。”
默了一會,仇士良又道:“韶州兵變背後有黑手,有人故意把禍水北引,目的是什麽?要從淄青節度使李師道那說起,舉兵反叛一年有餘,數路大軍不能平定。年初,魏博節度使田弘正聯合淄青大將劉悟一舉襲殺了他,淄青平定,河朔藩鎮莫不畏服天子之威。”
“禍亂天下者,內有權閹,外有藩鎮,而今藩鎮已平,所餘者無非家奴耳。你不要瞪著我,我是天子家奴不假,可我時刻謹記為臣子的本分,不敬天子的另有其人。”
李熙插話道:“仇公是意思是這場大禍其實是人禍,是有人跟天子鬥法惹起來的?”
仇士良道:“火是它自己燒起來的,那些人的可恨之處在於,火起之後他們非但不滅火,反而站在一旁扇風,堵塞道路,阻擋別人救火。”
李熙嘻嘻道:“仇公跟我說這些是要我去救火嗎,為臣子者,為君王分憂雖死何憾?”
仇士良道:“好一個忠義的平山侯!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仇士良端起茶碗喝茶,汪覆海將一卷紙交給李熙,麵無表情地說:“這是劉默彤臨死時呈給義父的,你看看。”李熙手隻發抖,看過之後,腿也發抖。
“李熙,平山侯楊讚竟然是妓院樂師李熙冒充的,好呀,真是千古奇聞。”
李熙腦袋嗡嗡作響,手不自覺地滑向腰間,咯噔又是一驚,自己的佩劍不知所蹤。“忠君愛民”劍丟失後,他又請名匠鍛造了一口新劍,取名“倚天”,向來劍不離身的。
“你是找這個嗎?”
汪覆海拿出一口劍,“嗆啷”拔出,用手指彈了彈劍刃,嗡嗡作響。再一用力,哢嚓一響,劍鋒斷作兩截。
李熙大叫:“汪兄何苦來呢,我花了一百貫請廣州名師鍛造的。”
仇士良冷冷一笑:“劍回頭讓他賠一口給你,隻是你這樁公案,我們是不是該算一算呐。”
李熙道:“事已至此,我無話可說。我冒充楊讚隻是為了安撫楊老夫人,不想讓她老人家因為失去愛孫傷心,除此之外並無他意。劉默彤什麽也沒跟我說過,我也什麽都沒幹過,我完全是清白的。”
“你若不是清白的,也早死無數次了。”仇士良淡淡說道。
一陣尷尬的死寂,除了能聽到自己的心跳外,李熙聽不到任何聲音,詭奇的是他被識破身份後竟然絲毫不覺緊張,他的直覺告訴他仇士良並不在乎這些。
趁著這機會,李熙又把劉默彤臨死前給仇士良的這封信看了一遍,劉默彤稱仇士良為匡美,看起來二人很親密,從信中語氣來看,二人的地位也似乎是平等的。
一個月前,吐蕃進犯鹽州,劉默彤奉命率軍馳援,與吐蕃人的交戰中身受重傷,不久就病死,這封信是他死前寫給仇士良的。
劉默彤在信中告訴仇士良楊讚早在元和十一年秋就戰死在西北,他為了不使劉稹對他產生懷疑,才找了一個替身冒充楊讚。戰後劉稹留在長安做寓公,原定計劃無法執行,故而他才主張將李熙流放嶺南,任其自生自滅。
汪覆海咳嗽了一聲,打破了沉默,他收回劉默彤的信,小心折好塞入袖子裏,笑向李熙說道:“你應該感到幸運,若不是遇到劉默彤這樣的實誠君子,你也沒有今天。楊讚自感家道沒落十四歲去參軍,試圖振興楊家。劉稹卻懷疑他是什麽人派來監視他的細作,讓劉默彤看著他。劉默彤不忍楊讚因為被猜忌而丟了性命,就一直帶在身邊,日子久了,他跟楊老夫人也熟悉起來,敬慕她老人家的豁達和菩薩心腸,不忍她蒙受喪孫之痛的打擊,這才找了你來冒充楊讚。你說若不是他這樣的實誠君子,誰會想這樣的法子,冒這麽大的風險。公然找人冒充朝廷的功臣、子爵,這可是各大罪過呀。”
“是呀,是呀。”李熙讚同地說道,“可惜天妒英才。可恨的吐蕃人。”說罷悄悄地擦了一把汗。
“他跟你一樣是佩隼的使者,是天子的耳目。你若現在還是各九品參軍或哪個小縣的縣尉主簿之類的小官,一輩子爬不起來,他臨時之前或也不會告知義父這些。畢竟他是個實誠君子嘛,怪隻怪你爬的太快了。三年不到就從九品竄到了從六品侍禦史,還領著軍,他是實誠君子,卻也是各忠貞之臣,他豈敢不報?”
“應該報,應該報!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這樣活著其實也很累,如今話既然說開了,二位能否體諒我曾有功於朝廷的份上放我一馬,我辭官回鄉種田去,安安分分做良民,照章納糧,再也不折騰了。”
汪覆海笑了,李熙道:“我做參軍時一文沒撈,逢年過節,都是我送錢給上官,從未收受一文賄賂,在始興縣受了肖白一座宅子和一個小婢。我宅子已經退了,小婢是朋友間往來饋贈,再說也值不了幾個錢。”
“那你在潮州販賣鹽鐵,在廣州販賣軍械,掠賣八百童男童女出海,還有……你把姚嘸佟的金山銀山藏哪去了?”
李熙眨巴眨巴眼,拱手道:“二位隻要送我一條生路,我情願以全副身家相謝。”
仇士良微微一笑,示意李熙坐下回話。
“劉默彤臨死前,我曾讓小海過去探視,他拉著小海的手,再三叮囑不要為難你。他是個實誠君子,是我這輩子見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讓我打心眼裏佩服的人。他的托付我記著,所以我們才能在這相見,說這麽多話。否則你應該知道後果的。”
李熙道:“仇公有話盡管吩咐,李熙知道好歹。”
仇士良道:“你今日所得的一切,半數是你自己靠本事掙來的,半數是楊讚替你掙來的。你的兒子下落不明,將來若是找回來了,你是讓他姓楊呢,還是姓李呢,你又讓他拜那個祖宗呢?楊讚這一頁到此為止,算是揭過去了。以後你就做回你自己,李熙。”
李熙道:“仇公吩咐,在下謹記。仇公是要我投賊做臥底嗎?”
仇士良微笑著對汪覆海說:“我就說嘛,他能爬到今天這個位置,絕非隻靠運氣。你看看,我還沒說,他就明白了。”他轉首向李熙,目光銳利的能刺穿人心,聲音更是冷的怕人:“投敵去做臥底,成功之前你就是個賊。”
李熙深呼吸一口,說:“我明白了,我去做個賊。”
“成功,今天你失去的一切都會加倍還給你,失敗,你就是個賊。”
“很好,我信仇公。”
汪覆海道:“你的妻妾我們會妥善照顧,不過籍沒為奴是免不了的,宮裏人多眼雜,你也要體諒我們的難處。若你不幸沒於賊窩,我們會擇機奏明天子,赦免她們,發還你的財物,讓她們衣食無憂。”
李熙呼了口氣,說:“崔家的擅長歌舞,可以去內教坊司做個樂師,沐家的脾氣不好,女紅也不行,打發她去伺弄花草吧,免得她與人爭執吃了虧。李十三、旺財這些人雖然追隨我,卻不是我的部曲,你們就別為難他們了。抄家的時候多予關照,算是一點補償吧。”
汪覆海道:“你跟王弼、張孝先他們有過節,我們會安排你施一場恩惠給他們,化解你們的仇怨,以後的路就全靠你自己走了。拿來。”
“什麽?”
“隼符。”
李熙取出隼符交還給汪覆海,擔心地問:“沒了它,我是不是就不是內尋訪司的人了?”
“你現在就是個賊。”
“好吧。”
“你不問問叫你去臥底要幹些什麽嗎?”汪覆海有些好奇。
“去做賊呀。”李熙笑嘻嘻地說道,“在賊窩裏做賊,我覺得會很有意思。”
“那是自然,你可以做一些為官者想做又不方便做到事,為所欲為。”
“話不能這樣說,其實做這種事是很折磨人的心性的,如果可能的話,我寧可不去。”
“不去不行,必須得去。”
“沒得商量?”
“預祝你成功。”
“多謝。”
……
“醒醒,醒醒!都他媽的起來!”
一聲暴喝聲把李熙拉回現實,現實是他現在是個囚徒,還不是賊。
“做個賊也這麽難。”
李熙在心裏嘀咕了一句,呲牙咧嘴想站起身來,沒成功。張龍和阮承梁趕來扶他,被一個看守狠狠地抽了兩鞭子,張龍粗壯的手臂上多了一道鞭痕。
“連累你們了。”李熙痛苦地說。
“哪的話。”張龍笑笑。
“哎呀,今天的天有些悶呀,或者會下雨,你們路上多注意些。”
阮承梁仰麵望天,萬裏無雲,天藍的可怕。晴空能起霹靂脾氣劊子手,也能下場暴雨淋死看守嗎?原親兵隊長期待著。
…………
半個月前的一個黃昏,那時候他還是大唐的東都留台侍禦史、保寧軍兵馬使、遊擊將軍、平山侯,一位得勝載譽得來的大將軍,一個驟然富貴的億萬巨富,一個剛剛失去妻子和孩子的可憐男人。因為喝多了酒,他醉倒在街邊,同行的阮承梁被他灌醉後趴在客棧動不了身,沒人扶持,他隻好一個人靜靜地躺在。
嶺南的秋日並不向北地寒冷,不夠趴的久了人也受不了,李熙感受到了地上的寒氣,掙紮著想爬起來,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後來有兩個路人過來幫忙,他才站了起來,那兩位路人好心地把他扶進附近的一家客棧,還開了個房說讓他休息一下。
李熙那時候醉的說不出話,神智也有點模糊,隱隱他覺察到有些不對勁,這世道還會有人這麽好心?開房?想幹什麽?
兩個路人中年輕的那個給他灌了一碗醒酒湯,李熙本能地拒絕喝下去,被一隻枯瘦卻極其有力的手卡住脖子後,他也隻好就範。
還真是醒酒湯,灌下去酒就醒了,醒後李熙就吃了一驚:救他可不是什麽路人而是熟人。
一身青衣的仇士良看著像個精明世故的老吏,同樣一身青衣的汪覆海則像個愚笨的家奴。二人麵色都一樣的凝重,不過見李熙醒來仇士良的臉上還是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他籲歎一聲後,搖著頭說:“陳夫人和念郎公子不幸沒於賊手,看把一個威風八麵的統軍大將折磨成了什麽樣?可憐呐。”
李熙聞言潸然淚下。
仇士良道:“你是個有情有義的人,我的話就好說了。”
李熙擦擦淚,說:“仇公從長安來,有何吩咐嗎?”
仇士良不急不忙,讓李熙坐下,方徐徐說道:“天子出內庫百萬貫賞軍,崔雍先拿二十萬給張弘靖,自己獨吞三十萬,從賬上看錢都賞下去了,轉個身又讓親信將校從士卒手中奪了回來。士卒喧嘩,被鹹靜公主的駙馬薛朗撞見,張弘靖礙於顏麵要查辦他。崔雍畏禍因此鋌而走險鼓動牙軍作亂。後麵的事就不必我說了。”
仇士良長歎一聲:“嶺南之地,天高路遠,早就成了有些人的後花園,貪腐之酷,世所罕見,天子遣崔詠和陳弘誌坐鎮廣州,本想治一治這些竊國蛀蟲,可結果是什麽呢,生靈塗炭、玉石俱焚。有些人的心裏已經沒有了天下、百姓、君王,有的隻是他自己。為了一己之私哪怕天崩地陷。”
默了一會,仇士良又道:“韶州兵變背後有黑手,有人故意把禍水北引,目的是什麽?要從淄青節度使李師道那說起,舉兵反叛一年有餘,數路大軍不能平定。年初,魏博節度使田弘正聯合淄青大將劉悟一舉襲殺了他,淄青平定,河朔藩鎮莫不畏服天子之威。”
“禍亂天下者,內有權閹,外有藩鎮,而今藩鎮已平,所餘者無非家奴耳。你不要瞪著我,我是天子家奴不假,可我時刻謹記為臣子的本分,不敬天子的另有其人。”
李熙插話道:“仇公是意思是這場大禍其實是人禍,是有人跟天子鬥法惹起來的?”
仇士良道:“火是它自己燒起來的,那些人的可恨之處在於,火起之後他們非但不滅火,反而站在一旁扇風,堵塞道路,阻擋別人救火。”
李熙嘻嘻道:“仇公跟我說這些是要我去救火嗎,為臣子者,為君王分憂雖死何憾?”
仇士良道:“好一個忠義的平山侯!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仇士良端起茶碗喝茶,汪覆海將一卷紙交給李熙,麵無表情地說:“這是劉默彤臨死時呈給義父的,你看看。”李熙手隻發抖,看過之後,腿也發抖。
“李熙,平山侯楊讚竟然是妓院樂師李熙冒充的,好呀,真是千古奇聞。”
李熙腦袋嗡嗡作響,手不自覺地滑向腰間,咯噔又是一驚,自己的佩劍不知所蹤。“忠君愛民”劍丟失後,他又請名匠鍛造了一口新劍,取名“倚天”,向來劍不離身的。
“你是找這個嗎?”
汪覆海拿出一口劍,“嗆啷”拔出,用手指彈了彈劍刃,嗡嗡作響。再一用力,哢嚓一響,劍鋒斷作兩截。
李熙大叫:“汪兄何苦來呢,我花了一百貫請廣州名師鍛造的。”
仇士良冷冷一笑:“劍回頭讓他賠一口給你,隻是你這樁公案,我們是不是該算一算呐。”
李熙道:“事已至此,我無話可說。我冒充楊讚隻是為了安撫楊老夫人,不想讓她老人家因為失去愛孫傷心,除此之外並無他意。劉默彤什麽也沒跟我說過,我也什麽都沒幹過,我完全是清白的。”
“你若不是清白的,也早死無數次了。”仇士良淡淡說道。
一陣尷尬的死寂,除了能聽到自己的心跳外,李熙聽不到任何聲音,詭奇的是他被識破身份後竟然絲毫不覺緊張,他的直覺告訴他仇士良並不在乎這些。
趁著這機會,李熙又把劉默彤臨死前給仇士良的這封信看了一遍,劉默彤稱仇士良為匡美,看起來二人很親密,從信中語氣來看,二人的地位也似乎是平等的。
一個月前,吐蕃進犯鹽州,劉默彤奉命率軍馳援,與吐蕃人的交戰中身受重傷,不久就病死,這封信是他死前寫給仇士良的。
劉默彤在信中告訴仇士良楊讚早在元和十一年秋就戰死在西北,他為了不使劉稹對他產生懷疑,才找了一個替身冒充楊讚。戰後劉稹留在長安做寓公,原定計劃無法執行,故而他才主張將李熙流放嶺南,任其自生自滅。
汪覆海咳嗽了一聲,打破了沉默,他收回劉默彤的信,小心折好塞入袖子裏,笑向李熙說道:“你應該感到幸運,若不是遇到劉默彤這樣的實誠君子,你也沒有今天。楊讚自感家道沒落十四歲去參軍,試圖振興楊家。劉稹卻懷疑他是什麽人派來監視他的細作,讓劉默彤看著他。劉默彤不忍楊讚因為被猜忌而丟了性命,就一直帶在身邊,日子久了,他跟楊老夫人也熟悉起來,敬慕她老人家的豁達和菩薩心腸,不忍她蒙受喪孫之痛的打擊,這才找了你來冒充楊讚。你說若不是他這樣的實誠君子,誰會想這樣的法子,冒這麽大的風險。公然找人冒充朝廷的功臣、子爵,這可是各大罪過呀。”
“是呀,是呀。”李熙讚同地說道,“可惜天妒英才。可恨的吐蕃人。”說罷悄悄地擦了一把汗。
“他跟你一樣是佩隼的使者,是天子的耳目。你若現在還是各九品參軍或哪個小縣的縣尉主簿之類的小官,一輩子爬不起來,他臨時之前或也不會告知義父這些。畢竟他是個實誠君子嘛,怪隻怪你爬的太快了。三年不到就從九品竄到了從六品侍禦史,還領著軍,他是實誠君子,卻也是各忠貞之臣,他豈敢不報?”
“應該報,應該報!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這樣活著其實也很累,如今話既然說開了,二位能否體諒我曾有功於朝廷的份上放我一馬,我辭官回鄉種田去,安安分分做良民,照章納糧,再也不折騰了。”
汪覆海笑了,李熙道:“我做參軍時一文沒撈,逢年過節,都是我送錢給上官,從未收受一文賄賂,在始興縣受了肖白一座宅子和一個小婢。我宅子已經退了,小婢是朋友間往來饋贈,再說也值不了幾個錢。”
“那你在潮州販賣鹽鐵,在廣州販賣軍械,掠賣八百童男童女出海,還有……你把姚嘸佟的金山銀山藏哪去了?”
李熙眨巴眨巴眼,拱手道:“二位隻要送我一條生路,我情願以全副身家相謝。”
仇士良微微一笑,示意李熙坐下回話。
“劉默彤臨死前,我曾讓小海過去探視,他拉著小海的手,再三叮囑不要為難你。他是個實誠君子,是我這輩子見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讓我打心眼裏佩服的人。他的托付我記著,所以我們才能在這相見,說這麽多話。否則你應該知道後果的。”
李熙道:“仇公有話盡管吩咐,李熙知道好歹。”
仇士良道:“你今日所得的一切,半數是你自己靠本事掙來的,半數是楊讚替你掙來的。你的兒子下落不明,將來若是找回來了,你是讓他姓楊呢,還是姓李呢,你又讓他拜那個祖宗呢?楊讚這一頁到此為止,算是揭過去了。以後你就做回你自己,李熙。”
李熙道:“仇公吩咐,在下謹記。仇公是要我投賊做臥底嗎?”
仇士良微笑著對汪覆海說:“我就說嘛,他能爬到今天這個位置,絕非隻靠運氣。你看看,我還沒說,他就明白了。”他轉首向李熙,目光銳利的能刺穿人心,聲音更是冷的怕人:“投敵去做臥底,成功之前你就是個賊。”
李熙深呼吸一口,說:“我明白了,我去做個賊。”
“成功,今天你失去的一切都會加倍還給你,失敗,你就是個賊。”
“很好,我信仇公。”
汪覆海道:“你的妻妾我們會妥善照顧,不過籍沒為奴是免不了的,宮裏人多眼雜,你也要體諒我們的難處。若你不幸沒於賊窩,我們會擇機奏明天子,赦免她們,發還你的財物,讓她們衣食無憂。”
李熙呼了口氣,說:“崔家的擅長歌舞,可以去內教坊司做個樂師,沐家的脾氣不好,女紅也不行,打發她去伺弄花草吧,免得她與人爭執吃了虧。李十三、旺財這些人雖然追隨我,卻不是我的部曲,你們就別為難他們了。抄家的時候多予關照,算是一點補償吧。”
汪覆海道:“你跟王弼、張孝先他們有過節,我們會安排你施一場恩惠給他們,化解你們的仇怨,以後的路就全靠你自己走了。拿來。”
“什麽?”
“隼符。”
李熙取出隼符交還給汪覆海,擔心地問:“沒了它,我是不是就不是內尋訪司的人了?”
“你現在就是個賊。”
“好吧。”
“你不問問叫你去臥底要幹些什麽嗎?”汪覆海有些好奇。
“去做賊呀。”李熙笑嘻嘻地說道,“在賊窩裏做賊,我覺得會很有意思。”
“那是自然,你可以做一些為官者想做又不方便做到事,為所欲為。”
“話不能這樣說,其實做這種事是很折磨人的心性的,如果可能的話,我寧可不去。”
“不去不行,必須得去。”
“沒得商量?”
“預祝你成功。”
“多謝。”
……
“醒醒,醒醒!都他媽的起來!”
一聲暴喝聲把李熙拉回現實,現實是他現在是個囚徒,還不是賊。
“做個賊也這麽難。”
李熙在心裏嘀咕了一句,呲牙咧嘴想站起身來,沒成功。張龍和阮承梁趕來扶他,被一個看守狠狠地抽了兩鞭子,張龍粗壯的手臂上多了一道鞭痕。
“連累你們了。”李熙痛苦地說。
“哪的話。”張龍笑笑。
“哎呀,今天的天有些悶呀,或者會下雨,你們路上多注意些。”
阮承梁仰麵望天,萬裏無雲,天藍的可怕。晴空能起霹靂脾氣劊子手,也能下場暴雨淋死看守嗎?原親兵隊長期待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