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言獨上青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好,好,絕妙好詞。”一詞頌畢,四周掌聲雷動,峨冠博帶的名士,風流倜儻的士子,混吃混喝的清客賢士紛紛稱讚。連少年老成,才學橫溢的杜牧聞聽了李熙的“新作”,也忍不住蹙眉凝思,腦袋卻是點點晃晃,手中的折扇拍拍打打,對李熙的“才學”顯然十分折服。
在一片讚美聲中,李熙起身,麵帶謙和的微紅,向喝的熏熏然、東倒西歪的揚州清流名士們環揖答禮,口中說道:“見笑了,在下才疏學淺,做不了詩,隻會胡謅幾句長短句,不登大雅之堂,見笑了,見笑了。”
揚州名士海青山搖頭晃腦批道:“茂華兄這麽說就謙虛過頭了,都是會做詩的人,高下美醜一品便知,何須謙虛?”
“茂華”是李熙新取的表字,為的是跟揚州才子名士交往時能有個像樣的稱呼。
裴度聞之李熙到揚州,托辭巡視軍務,避而不見,將他獨自扔在驛館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晾著他,想讓他知難而退。李熙一麵當著來迎接他的官員抱怨說裴中立架子不像話,一麵卻安安心心地駐紮了下來,他嫌驛館提供的宅院太小,自己在節度使府旁邊賃了座宅院,從船上卸了八十多口箱子過來,把新宅布置得jing簡適宜,應手之物觸手可得,又忙著招聘廚子和傭工,竟是做好了在揚州紮根的準備。
裴度聞報吃驚非小,一個不慎撚斷了兩根胡須,心疼了半天。最後指示:“不必管他,看他能玩什麽花招。”
裴度說不管李熙,是不讓部屬限製他的ziyou,卻並非棄之不顧,實際上李熙的新宅四周滿是他的眼線,李熙的一舉一動都有人隨時回報進節度使府。
頭天眼線回報說李熙帶著四個妻妾到城內有名的宣莊吃飯,一餐上萬錢。吃完飯,雇了一艘畫舫遊城,還顯擺地讓妻妾坐在船頭,一個個打扮的花枝招展。第二天,眼線回報說十個人牙子帶了一百三十多個清麗的小丫頭去李熙宅上應征做侍女。車水馬龍,堵的前街後巷水泄不通,逼的縣衙不得不派出公差維持。
第三天眼線回報,李熙出門去拜訪在淮南節度使幕府供職的杜牧。在杜牧家呆了一個時辰,隨後二人一起去了上方閣,與“揚州八賢”飲宴到一更天才散。
裴度吃了一驚,李熙賃宅,買侍女,帶著妻妾招搖過市自己都可以裝著沒看見,畢竟這種熱鬧是給小民百姓看的,自己不點破他的身份,諒他也不敢自曝身份,但現在裴度有些擔心,沒想到的是他竟然還能和幕府的大才子杜牧掛上關係。
杜牧這年十九歲,在幕府為書吏,是上任節度使牛僧儒鄭重推薦給自己的,這小郎才華橫溢,誌向遠大,又出生名門,他也是很器重的。論理十九歲的少年,在幕府做個書吏,又深得長官器重,應該是chun風得意才對,偏偏杜牧這小郎胸懷甚大,仍覺得鬱鬱不得誌。公餘便和揚州城中八個清流名士詩酒唱和,那八個清流號稱什麽八賢,在揚州城可是鼎鼎大名。
和杜牧交往,裴度已經有些不快,如今又勾搭上八賢,裴度覺得有必要趕緊見見這個能折騰的大聖西王了,再不理睬他,他就要鬧的整個揚州城都知道他來議和的消息,那時候自己就萬分被動了。
裴度派出的使者趕到上方閣時,恰逢李熙“作”了一闋轟動四座的名詞,這使者也讀過幾年書,暗暗將李熙的詞作記在心裏,這才向李熙稟知來意,孰料李熙倒擺起了譜子,跟使者說:“今ri我在此宴請四方好友,貴賓在座,我做主人的怎好擅離,請回複相公,某明ri登門聆聽訓教。”
李熙這話故意說的很大,四方名士聞聽“相公”二字,都吃了一驚,揚州城中能稱相公的隻有河東聞喜裴中立一人。見李熙回絕了使者,眾皆以為理所應當,瞬間把李熙高看了一眼。李熙自稱是杜牧在長安時的故識,揚州名士隻問李熙姓名,不問家世來曆,以為如此才是真名士作為,其實在他們心裏已經認定了李熙來揚州是為了求個一官半職。
一個來求官的人肯為朋友而得罪要求的人,眾人以為李熙符合了真名士的一個要求:率xing。加上剛才那闕詞,寥寥數語白描,竟道出了一個如許微妙幽深的意境,此人又符合了真名士的第二個要求:純真。
至於才華之類的,做名士一定需要有才嗎,當然有才更好。
使者羞慚而退,歸告裴度,裴度連發幾聲笑,一聲冷笑,一聲苦笑,又一聲狂笑。待他聽聞使者轉述的李熙“新作”時,眉頭驟然攢了起來,思忖良久後,做了一個決定:再晾李熙幾天,看看他會幹些什麽。
上方閣的飲宴到一更天方散,李熙送走各路清流後,請杜牧與他一同登車,秋雨綿綿,不宜騎馬。杜牧酒量極好,酒品也好的不得了,喝來喝去,就有了幾分酒意。他臉sè蒼白,呆坐了一會,忽然說道:“你不該拒絕使者,我恐又要節外生枝了。”
李熙也有了幾分酒意,問:“裴中立竟是這樣一個人嗎?”
杜牧搖搖頭,吐了口酒氣,說:“與人品無關,居高位久了,受不得冷落。哼,你看著。”馬車經過一段坎坷不平的路麵,一陣劇烈的顛簸,杜牧忽然捂著嘴衝下車去。李熙撐起雨傘跟了過去。
“你酒量不錯,可惜喝酒太老實了。”李熙把一個細瓷瓶遞給杜牧。杜牧嚇了一跳。
“是清水,我一看你的臉就知道你撐不到家。”
杜牧搖搖頭,苦笑著接了過去,漱了口,又喝了兩口,水還是溫的。
“茂華身居高位多年,心思卻還能如此細密,我終於知道你為何少年有成,而我落魄江湖了。”
重新坐上馬車後,杜牧的臉不似先前那樣慘白,話也明顯多了起來。杜牧少年老成,雖無一般清流的狂狷和不近人情,但對他看不上眼的人也絕不肯稍加顏sè。能這樣敞開心肺跟自己說話,李熙知道他在心裏已經接納了自己。
那一晚的馬車總也到不了杜牧的家,二人的談xing也愈發濃厚,直到第六次被巡夜的兵士攔車後,杜牧才探頭出去看路。然後告訴車夫說路走反了,這是出城去運河的路。
李熙借機試探道:“我的船就在運河上,不如你我今晚就歇宿在船上?”
杜牧麵sè蒼白,臉頰上肌肉微微抽動,良久,下了狠心似的問道:“茂華兄不會有斷袖之癖?”
李熙道:“沒有,你呢。”
杜牧黑著臉道:“我也沒有。”
李熙掀開擋簾拍拍車夫:“……回城。”
一更末李熙回到新宅,吃吃哈哈,一身冰涼地爬上崔鶯鶯的床。崔鶯鶯要起來跟他打水洗腳,李熙按住不讓,興奮地跟她說:“你不知道,今晚杜牧之被我嚇的……哈哈哈,臉sè一會白,一會黑。他竟然懷疑我好男風,豈有此理,太刺激了。”
崔鶯鶯豎起耳朵,揚起小臉,問:“那你到底有沒有?”
李熙在她額頭彈了一指,崔鶯鶯揉著腦袋不滿地說:“你整天纏著他不放,換成是誰也要懷疑你有那個,你還在這笑話人家。”
李熙道:“我纏著他不放?我這些天跟他很親密嗎?”
崔鶯鶯道:“不親密嗎,下這麽大雨,外麵冰涼,你不回來睡,卻跟他單獨在一起,這還不算親密?”
李熙道:“小鶯鶯吃醋了,還吃一個男人的醋。不過也是,我這兩天是粘他太緊了,不過你千萬別誤會,我對他有什麽企圖,沒有的事。我巴結他是看中此人才學橫溢,將來必然青史留名,我麽,就是想沾沾他的光,弄個史有留名。”
崔鶯鶯翻了個身,把臉貼在李熙的肚皮上,問道:“大聖國不會留在青史上嗎,你是大聖國的王,做過那麽多驚天動地的大事,難道還要靠他出名嗎?”
這句話刺痛了李熙,也點醒了他。大聖國會青史留名嗎,這還用問嗎,三年時間席卷江南三十八州,殺人百萬,任誰著史敢一筆抹殺?自己惡名也罷,美名也罷,已經逃不過史家一支筆了,怎麽還要靠他一個尚未嶄露頭角的士子揚名天下呢。
自己已經公然剽竊並竄改了李煜的名篇,隻須再努力一點,把他那首膾炙人口的《遣懷》也剽竊到自己名下……
崔鶯鶯感覺到李熙撫摸她的手忽然停止不動了,她以為李熙困倦睡著了,抬頭一看,卻見他瞪著眼,張著嘴,在那發呆。“你怎麽啦?”崔鶯鶯撐起身體吃驚地問。
“哦,沒什麽,沒什麽,想到了一些想不通的事。”
李熙的手在妻子光潔的脊背上撫摸著,眼珠子骨碌一轉,說:“早點睡,明ri我帶你們去個好地方?”“好。”崔鶯鶯高興地答道,李熙答應她和沐雅馨到了揚州後帶她們遊玩的,但實際上他隻帶她們轉悠了一天,就把她們丟在一邊,自己忙著花天酒地去了。
揚州還在和江南打仗,沒有李熙陪著,她們可沒膽量上街。葉蘭隻肯護著李熙,別的人她睬也不睬,阮承梁和張三、李四的本事,崔鶯鶯是知道的,帶著他們上街,跟沒帶人又有什麽區別。
丈夫的肩膀才是最能倚靠的,崔鶯鶯樂滋滋地拱進李熙的腋下,拖過他的手環著自己打腰,李熙本已昏昏yu睡,手觸到了崔鶯鶯柔嫩挺翹的臀瓣,卻是jing神一振,他一個側翻身把自動送上門的小羊裹住,然後……“喀嚓喀嚓”大嚼了一夜。
揚州早在隋朝就已經是天下的繁華大都市了,至安史之亂後,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加之安史之亂後北方藩鎮割據ri趨嚴重,藩鎮之間,藩鎮內部,藩鎮與長安之間的爭鬥從未止息過,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在大聖國興起之前,揚州城單論繁榮程度已遠在長安、洛陽、太原、成都這些傳統名城都邑之上。
但席卷江南三十八州的大變亂,已經徹底毀了這座名城。揚州已風光不再。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對唐代揚州的繁華,李熙最初是從杜牧的這首《遣懷》裏感知的,詩作者就在眼下,昨晚還被自己驚嚇了一番。而且李熙也知道,這首詩名揚千古的詩作此刻還沒有問世,是留待杜牧自己去寫呢,還是今天乘興寫出來,寄掛在他名下呢,李熙也沒拿定主意,且看今天的心情如何。
一早投帖去節度使府要求見裴度,得到了回複是裴相外出公幹。李熙微微一笑,裴中立快六十歲的人了,怎麽跟自己一樣,還這麽孩子氣,說不見就不見,如此兒戲。也好他不見自己,正好落得一天逍遙。
一大早被李熙攪起來,習慣晚睡晚起的沐雅馨有些不大樂意,打著哈欠夢遊般地來問李熙去哪玩。李熙昨晚飲宴時得人饋贈一把名劍,此刻正在顯擺。
劍是好劍,就是重量有些輕,還有就是劍穗太過華麗,顯得有些喧賓奪主。
李熙把劍遞給沐雅馨,拿出師父的姿態,要她舞上一段,沐雅馨揉著眼睛,懶洋洋不肯動,在李熙發出威脅後,才打著哈欠接過去,頓時對劍首的流蘇發生了興趣,嚷著要解下來歸自己。李熙哄她道:“好好耍趟劍,耍的好,連劍一起送給你。”
沐雅馨嘻笑道:“又哄我,劍鐔上鑲了兩粒紫鑽,如此名貴,你能舍得?”李熙道:“休要囉嗦,出爾反爾,非大丈夫所為。”沐雅馨將信將疑,把李熙教她的三十二路太極劍耍了一遍,耍完之後,額頭滲出了一層細汗,臉頰紅豔豔的。
李熙攔腰抱住,親了一口,說:“去換件鮮亮點的衣裳,我帶你們去陳家樓逛逛。”
“嗯。”沐雅馨溫柔地應道,她並不知道陳家樓是什麽所在,不過這麽好的天氣,能穿上自己的最中意的衣裳,跟著丈夫出門閑逛,已足歡呼雀躍,又何必在乎去的是哪。
“那這劍……”
“就贈與你防身。”
“好。夫君真是言行一致的偉丈夫、好男兒。”
“算不了什麽,我一向如此。商量個事,劍鐔上的紫鑽能不能撬下來讓我替你保管?”
“多謝,不必。”沐雅馨抱緊她的劍趕緊逃之夭夭。李熙一隻手背在身後,另隻手伸向半空。伸出的那隻手逼走了沐雅馨,藏在身後的那隻手上卻緊緊地攥著一隻劍鞘。紅木為材,裹以純金,飾以鯊魚皮,表麵鑲嵌著三紫三碧二籃共八顆鑽石。每一顆都比劍鐔上的紫鑽要大要名貴。昨晚酒喝的太多,劍藏在木匣裏,沒注意看。
清早練劍時,李四打開木匣取出光劍給他,劍鞘一直沒看到。就在剛剛,聽說李熙要贈劍給沐雅馨,李四把木匣抱了過來,李熙的目光才被奪目的鑽石的光華所吸引。他巧施一計嚇走了沐雅馨,留下了更為貴重的劍鞘。
李熙吩咐捧著木匣發怔的李四把劍鞘上的鑽石撬下來收存,李四提醒說鑽石是配著劍鞘上的圖案鑲嵌的,撬掉了會影響美觀,況且這些鑽石都是米粒小鑽,也值不了多少錢。
“你懂什麽,一個女人抱著口鑲嵌了鑽石的寶劍到處跑,劍被偷是小,被搶挨打可怎麽得了?現在世道多亂,人心多惡呐。我是千手千眼觀世音也難保她周全呀。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句古話說的多好。江湖有諺:要想活的長,就得斂光芒,要想活的久,就不要抱著金磚到處走。懂不懂?”
李四趕緊點頭說懂,肚子裏卻牢sāo滿腹:“八粒碎鑽五十貫都不值,至於嘛。”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好,好,絕妙好詞。”一詞頌畢,四周掌聲雷動,峨冠博帶的名士,風流倜儻的士子,混吃混喝的清客賢士紛紛稱讚。連少年老成,才學橫溢的杜牧聞聽了李熙的“新作”,也忍不住蹙眉凝思,腦袋卻是點點晃晃,手中的折扇拍拍打打,對李熙的“才學”顯然十分折服。
在一片讚美聲中,李熙起身,麵帶謙和的微紅,向喝的熏熏然、東倒西歪的揚州清流名士們環揖答禮,口中說道:“見笑了,在下才疏學淺,做不了詩,隻會胡謅幾句長短句,不登大雅之堂,見笑了,見笑了。”
揚州名士海青山搖頭晃腦批道:“茂華兄這麽說就謙虛過頭了,都是會做詩的人,高下美醜一品便知,何須謙虛?”
“茂華”是李熙新取的表字,為的是跟揚州才子名士交往時能有個像樣的稱呼。
裴度聞之李熙到揚州,托辭巡視軍務,避而不見,將他獨自扔在驛館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晾著他,想讓他知難而退。李熙一麵當著來迎接他的官員抱怨說裴中立架子不像話,一麵卻安安心心地駐紮了下來,他嫌驛館提供的宅院太小,自己在節度使府旁邊賃了座宅院,從船上卸了八十多口箱子過來,把新宅布置得jing簡適宜,應手之物觸手可得,又忙著招聘廚子和傭工,竟是做好了在揚州紮根的準備。
裴度聞報吃驚非小,一個不慎撚斷了兩根胡須,心疼了半天。最後指示:“不必管他,看他能玩什麽花招。”
裴度說不管李熙,是不讓部屬限製他的ziyou,卻並非棄之不顧,實際上李熙的新宅四周滿是他的眼線,李熙的一舉一動都有人隨時回報進節度使府。
頭天眼線回報說李熙帶著四個妻妾到城內有名的宣莊吃飯,一餐上萬錢。吃完飯,雇了一艘畫舫遊城,還顯擺地讓妻妾坐在船頭,一個個打扮的花枝招展。第二天,眼線回報說十個人牙子帶了一百三十多個清麗的小丫頭去李熙宅上應征做侍女。車水馬龍,堵的前街後巷水泄不通,逼的縣衙不得不派出公差維持。
第三天眼線回報,李熙出門去拜訪在淮南節度使幕府供職的杜牧。在杜牧家呆了一個時辰,隨後二人一起去了上方閣,與“揚州八賢”飲宴到一更天才散。
裴度吃了一驚,李熙賃宅,買侍女,帶著妻妾招搖過市自己都可以裝著沒看見,畢竟這種熱鬧是給小民百姓看的,自己不點破他的身份,諒他也不敢自曝身份,但現在裴度有些擔心,沒想到的是他竟然還能和幕府的大才子杜牧掛上關係。
杜牧這年十九歲,在幕府為書吏,是上任節度使牛僧儒鄭重推薦給自己的,這小郎才華橫溢,誌向遠大,又出生名門,他也是很器重的。論理十九歲的少年,在幕府做個書吏,又深得長官器重,應該是chun風得意才對,偏偏杜牧這小郎胸懷甚大,仍覺得鬱鬱不得誌。公餘便和揚州城中八個清流名士詩酒唱和,那八個清流號稱什麽八賢,在揚州城可是鼎鼎大名。
和杜牧交往,裴度已經有些不快,如今又勾搭上八賢,裴度覺得有必要趕緊見見這個能折騰的大聖西王了,再不理睬他,他就要鬧的整個揚州城都知道他來議和的消息,那時候自己就萬分被動了。
裴度派出的使者趕到上方閣時,恰逢李熙“作”了一闋轟動四座的名詞,這使者也讀過幾年書,暗暗將李熙的詞作記在心裏,這才向李熙稟知來意,孰料李熙倒擺起了譜子,跟使者說:“今ri我在此宴請四方好友,貴賓在座,我做主人的怎好擅離,請回複相公,某明ri登門聆聽訓教。”
李熙這話故意說的很大,四方名士聞聽“相公”二字,都吃了一驚,揚州城中能稱相公的隻有河東聞喜裴中立一人。見李熙回絕了使者,眾皆以為理所應當,瞬間把李熙高看了一眼。李熙自稱是杜牧在長安時的故識,揚州名士隻問李熙姓名,不問家世來曆,以為如此才是真名士作為,其實在他們心裏已經認定了李熙來揚州是為了求個一官半職。
一個來求官的人肯為朋友而得罪要求的人,眾人以為李熙符合了真名士的一個要求:率xing。加上剛才那闕詞,寥寥數語白描,竟道出了一個如許微妙幽深的意境,此人又符合了真名士的第二個要求:純真。
至於才華之類的,做名士一定需要有才嗎,當然有才更好。
使者羞慚而退,歸告裴度,裴度連發幾聲笑,一聲冷笑,一聲苦笑,又一聲狂笑。待他聽聞使者轉述的李熙“新作”時,眉頭驟然攢了起來,思忖良久後,做了一個決定:再晾李熙幾天,看看他會幹些什麽。
上方閣的飲宴到一更天方散,李熙送走各路清流後,請杜牧與他一同登車,秋雨綿綿,不宜騎馬。杜牧酒量極好,酒品也好的不得了,喝來喝去,就有了幾分酒意。他臉sè蒼白,呆坐了一會,忽然說道:“你不該拒絕使者,我恐又要節外生枝了。”
李熙也有了幾分酒意,問:“裴中立竟是這樣一個人嗎?”
杜牧搖搖頭,吐了口酒氣,說:“與人品無關,居高位久了,受不得冷落。哼,你看著。”馬車經過一段坎坷不平的路麵,一陣劇烈的顛簸,杜牧忽然捂著嘴衝下車去。李熙撐起雨傘跟了過去。
“你酒量不錯,可惜喝酒太老實了。”李熙把一個細瓷瓶遞給杜牧。杜牧嚇了一跳。
“是清水,我一看你的臉就知道你撐不到家。”
杜牧搖搖頭,苦笑著接了過去,漱了口,又喝了兩口,水還是溫的。
“茂華身居高位多年,心思卻還能如此細密,我終於知道你為何少年有成,而我落魄江湖了。”
重新坐上馬車後,杜牧的臉不似先前那樣慘白,話也明顯多了起來。杜牧少年老成,雖無一般清流的狂狷和不近人情,但對他看不上眼的人也絕不肯稍加顏sè。能這樣敞開心肺跟自己說話,李熙知道他在心裏已經接納了自己。
那一晚的馬車總也到不了杜牧的家,二人的談xing也愈發濃厚,直到第六次被巡夜的兵士攔車後,杜牧才探頭出去看路。然後告訴車夫說路走反了,這是出城去運河的路。
李熙借機試探道:“我的船就在運河上,不如你我今晚就歇宿在船上?”
杜牧麵sè蒼白,臉頰上肌肉微微抽動,良久,下了狠心似的問道:“茂華兄不會有斷袖之癖?”
李熙道:“沒有,你呢。”
杜牧黑著臉道:“我也沒有。”
李熙掀開擋簾拍拍車夫:“……回城。”
一更末李熙回到新宅,吃吃哈哈,一身冰涼地爬上崔鶯鶯的床。崔鶯鶯要起來跟他打水洗腳,李熙按住不讓,興奮地跟她說:“你不知道,今晚杜牧之被我嚇的……哈哈哈,臉sè一會白,一會黑。他竟然懷疑我好男風,豈有此理,太刺激了。”
崔鶯鶯豎起耳朵,揚起小臉,問:“那你到底有沒有?”
李熙在她額頭彈了一指,崔鶯鶯揉著腦袋不滿地說:“你整天纏著他不放,換成是誰也要懷疑你有那個,你還在這笑話人家。”
李熙道:“我纏著他不放?我這些天跟他很親密嗎?”
崔鶯鶯道:“不親密嗎,下這麽大雨,外麵冰涼,你不回來睡,卻跟他單獨在一起,這還不算親密?”
李熙道:“小鶯鶯吃醋了,還吃一個男人的醋。不過也是,我這兩天是粘他太緊了,不過你千萬別誤會,我對他有什麽企圖,沒有的事。我巴結他是看中此人才學橫溢,將來必然青史留名,我麽,就是想沾沾他的光,弄個史有留名。”
崔鶯鶯翻了個身,把臉貼在李熙的肚皮上,問道:“大聖國不會留在青史上嗎,你是大聖國的王,做過那麽多驚天動地的大事,難道還要靠他出名嗎?”
這句話刺痛了李熙,也點醒了他。大聖國會青史留名嗎,這還用問嗎,三年時間席卷江南三十八州,殺人百萬,任誰著史敢一筆抹殺?自己惡名也罷,美名也罷,已經逃不過史家一支筆了,怎麽還要靠他一個尚未嶄露頭角的士子揚名天下呢。
自己已經公然剽竊並竄改了李煜的名篇,隻須再努力一點,把他那首膾炙人口的《遣懷》也剽竊到自己名下……
崔鶯鶯感覺到李熙撫摸她的手忽然停止不動了,她以為李熙困倦睡著了,抬頭一看,卻見他瞪著眼,張著嘴,在那發呆。“你怎麽啦?”崔鶯鶯撐起身體吃驚地問。
“哦,沒什麽,沒什麽,想到了一些想不通的事。”
李熙的手在妻子光潔的脊背上撫摸著,眼珠子骨碌一轉,說:“早點睡,明ri我帶你們去個好地方?”“好。”崔鶯鶯高興地答道,李熙答應她和沐雅馨到了揚州後帶她們遊玩的,但實際上他隻帶她們轉悠了一天,就把她們丟在一邊,自己忙著花天酒地去了。
揚州還在和江南打仗,沒有李熙陪著,她們可沒膽量上街。葉蘭隻肯護著李熙,別的人她睬也不睬,阮承梁和張三、李四的本事,崔鶯鶯是知道的,帶著他們上街,跟沒帶人又有什麽區別。
丈夫的肩膀才是最能倚靠的,崔鶯鶯樂滋滋地拱進李熙的腋下,拖過他的手環著自己打腰,李熙本已昏昏yu睡,手觸到了崔鶯鶯柔嫩挺翹的臀瓣,卻是jing神一振,他一個側翻身把自動送上門的小羊裹住,然後……“喀嚓喀嚓”大嚼了一夜。
揚州早在隋朝就已經是天下的繁華大都市了,至安史之亂後,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加之安史之亂後北方藩鎮割據ri趨嚴重,藩鎮之間,藩鎮內部,藩鎮與長安之間的爭鬥從未止息過,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在大聖國興起之前,揚州城單論繁榮程度已遠在長安、洛陽、太原、成都這些傳統名城都邑之上。
但席卷江南三十八州的大變亂,已經徹底毀了這座名城。揚州已風光不再。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對唐代揚州的繁華,李熙最初是從杜牧的這首《遣懷》裏感知的,詩作者就在眼下,昨晚還被自己驚嚇了一番。而且李熙也知道,這首詩名揚千古的詩作此刻還沒有問世,是留待杜牧自己去寫呢,還是今天乘興寫出來,寄掛在他名下呢,李熙也沒拿定主意,且看今天的心情如何。
一早投帖去節度使府要求見裴度,得到了回複是裴相外出公幹。李熙微微一笑,裴中立快六十歲的人了,怎麽跟自己一樣,還這麽孩子氣,說不見就不見,如此兒戲。也好他不見自己,正好落得一天逍遙。
一大早被李熙攪起來,習慣晚睡晚起的沐雅馨有些不大樂意,打著哈欠夢遊般地來問李熙去哪玩。李熙昨晚飲宴時得人饋贈一把名劍,此刻正在顯擺。
劍是好劍,就是重量有些輕,還有就是劍穗太過華麗,顯得有些喧賓奪主。
李熙把劍遞給沐雅馨,拿出師父的姿態,要她舞上一段,沐雅馨揉著眼睛,懶洋洋不肯動,在李熙發出威脅後,才打著哈欠接過去,頓時對劍首的流蘇發生了興趣,嚷著要解下來歸自己。李熙哄她道:“好好耍趟劍,耍的好,連劍一起送給你。”
沐雅馨嘻笑道:“又哄我,劍鐔上鑲了兩粒紫鑽,如此名貴,你能舍得?”李熙道:“休要囉嗦,出爾反爾,非大丈夫所為。”沐雅馨將信將疑,把李熙教她的三十二路太極劍耍了一遍,耍完之後,額頭滲出了一層細汗,臉頰紅豔豔的。
李熙攔腰抱住,親了一口,說:“去換件鮮亮點的衣裳,我帶你們去陳家樓逛逛。”
“嗯。”沐雅馨溫柔地應道,她並不知道陳家樓是什麽所在,不過這麽好的天氣,能穿上自己的最中意的衣裳,跟著丈夫出門閑逛,已足歡呼雀躍,又何必在乎去的是哪。
“那這劍……”
“就贈與你防身。”
“好。夫君真是言行一致的偉丈夫、好男兒。”
“算不了什麽,我一向如此。商量個事,劍鐔上的紫鑽能不能撬下來讓我替你保管?”
“多謝,不必。”沐雅馨抱緊她的劍趕緊逃之夭夭。李熙一隻手背在身後,另隻手伸向半空。伸出的那隻手逼走了沐雅馨,藏在身後的那隻手上卻緊緊地攥著一隻劍鞘。紅木為材,裹以純金,飾以鯊魚皮,表麵鑲嵌著三紫三碧二籃共八顆鑽石。每一顆都比劍鐔上的紫鑽要大要名貴。昨晚酒喝的太多,劍藏在木匣裏,沒注意看。
清早練劍時,李四打開木匣取出光劍給他,劍鞘一直沒看到。就在剛剛,聽說李熙要贈劍給沐雅馨,李四把木匣抱了過來,李熙的目光才被奪目的鑽石的光華所吸引。他巧施一計嚇走了沐雅馨,留下了更為貴重的劍鞘。
李熙吩咐捧著木匣發怔的李四把劍鞘上的鑽石撬下來收存,李四提醒說鑽石是配著劍鞘上的圖案鑲嵌的,撬掉了會影響美觀,況且這些鑽石都是米粒小鑽,也值不了多少錢。
“你懂什麽,一個女人抱著口鑲嵌了鑽石的寶劍到處跑,劍被偷是小,被搶挨打可怎麽得了?現在世道多亂,人心多惡呐。我是千手千眼觀世音也難保她周全呀。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句古話說的多好。江湖有諺:要想活的長,就得斂光芒,要想活的久,就不要抱著金磚到處走。懂不懂?”
李四趕緊點頭說懂,肚子裏卻牢sāo滿腹:“八粒碎鑽五十貫都不值,至於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