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邊吃邊說:“眼下已經入冬了,距離秋收已經過去兩個多月,各地官府再能隱瞞,這嶺南受災……呃,大哥你也吃呀,菜都涼了,嶺南受災的實情也瞞不住了,朝廷自有朝廷的耳目,地方鄉紳不滿官府瞞報災情致使災民流變,必然也生怨言,這些人在朝裏多少都有些關係,必然各顯神通把消息往上捅。”
“天子是聖明天子,得知子民受災豈有不救濟的道理?肯定要撥付救災款項和糧食,當官的再‘混’蛋,天子聖旨他們也不敢違背,無非是磨嘰點,一層一層再克扣點,本來天子是要請老百姓吃白米飯的,結果到這變成了喝粥,不過這些也無所謂,老百姓有口粥喝誰還會拎著腦袋去打城殺官造反?沒道理嘛。大哥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王六點頭道:“這話在理。”
李熙嘴裏塞滿了‘雞’‘肉’,手裏忙著剝‘雞’蛋,含‘混’不清地說:“所以大哥你得當機立斷,要麽打城幹他一票,回頭或接受招安,或上山做匪。要麽兵臨城下跟官老爺們好好聊聊,請他們下一道赦令,把咱們都赦免了,順便開倉放糧,給大夥給個好年。要麽,索‘性’散夥,回歸鄉裏,隱姓埋名,當這婆娑渡咱們沒來過。”
王六哈哈大笑,擊案說:“好!有意思,繼續說下去。”
李熙說:“沒了。”
“啊?沒了?嗨。”王六略感失望,稍頓又道:“那你就逐個說說這三個主意各有什麽優劣,好讓我參考。”
李熙嘿嘿一笑,道:“我就胡說,可做不得真,大哥聽個熱鬧吧。這第一條,打起義旗,出兵打城殺官造反,好處在動靜鬧的夠大,官軍來剿,或戰或走,隻要不被官軍一口吃掉,鬧上他半年幾個月,官府非得招安不可。天子耗的起,地方官耗不起,怕掉烏紗帽他就隻能招安。則大哥您一夜之間就高官得做駿馬得騎,升官發財,金錢美‘女’房子地全都有了。
王六道:“有意思。”
李熙眯著眼笑道:“成了就有意思,敗了就喀嚓一聲,人頭落地,再誅九族。”
王六道:“那你覺得這條路咱們能不能走呢?”
李熙笑道:“大哥是四縣總帶隊大哥,我嘛隻是給老貓這個不入流的土廚子打下手的,能不能走我可不敢說,不過事關殺頭的事,我以為還是要慎重。”
王六點點頭,催促道:“繼續。”
“第二條路兵臨城下,‘逼’官府赦免咱們群聚之罪,然後再為百姓爭得一條活路,好處在穩當,可進可退,官府也樂得接受,對四縣鄉民和官府都有利,對大哥您就未必有利了。一則,幾千人屯集城下,難保不出意外,一旦產生誤會打起來,敗多勝少,屆時鄉民一哄而散,大哥您卻成了官府通緝的要犯,或鋃鐺入獄,等著砍頭充軍,或隱姓埋名一輩子見不得光。其二,就算一切順利,官府答應赦免,答應放糧,結果又能怎樣,空忙一場,大哥您什麽也落不到,反而被官府盯上,等風頭過去,說不定還要找你個茬辦了你。”
說到高興處李熙揮了下手,手裏‘雞’蛋差點飛出去砸王六臉上,不覺一陣尷尬。
“這第三個主意,好處是現在做著省心,壞處是事後想起虧心,不說也罷,不說也罷,想必大哥也不會采納。”
王六拍掌讚道:“好,有見識。這三條主意各有利弊,卻都不怎樣,你是否有第四條主意呢。”
李熙囁嚅道:“有倒是有,不過說了,怕大哥你見責,說不定還要懷疑我是官府的探子,殺我的頭,不說了罷。”
王六道:“你是不是官府的探子我自有判斷,不會委屈你的。”
李熙嘻笑道:“大哥這麽相信我,我就鬥膽說了。自古富貴險中求,大哥冒此風險在婆娑渡聚義,若不為自己求個光耀‘門’庭,榮妻蔭子的富貴實在是冤枉的慌,便是我等追隨大哥的弟兄也會覺得冤枉,既然如此,小弟鬥膽勸大哥一句:天下是天子的天下,財富都握在官府的手中,隻有跟官府合作才能摘取富貴,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
這話李熙在心裏醞釀了很久,說是早晚要跟王六說的,隻是早晚這個度實在不好把握,此刻說出口,亦不知是早是晚,時機是否契合,結果是成是敗。
王六聽了這話默默無語,低著頭,‘陰’著臉。李熙不覺口齒生澀,還剩半枚‘雞’蛋再也沒胃口吃了,拿在手裏左右不是。
這間由林員外書房改造的總帶隊大哥公事房麵積很大,林員外附庸風雅收集了不少古玩字畫,不論真偽貴賤堆了滿滿的,也就不顯得空‘蕩’。林員外被殺後,林家家人皆被趕出這所大院,書房裏的字畫被統統扔了出去,或做了柴火,或做了手紙。
整個房間因此而忽然變得無比空‘蕩’起來,又因王六生‘性’節儉,房間裏隻點了一根蠟燭,除了飯桌周邊,房間裏的大部空間都被黑暗所充斥,這無形中又擴增了心理上的空間,於是人處在這間屋子裏,在一豆燈火下,無形中就自感起自我的藐小來。
李熙感到有一股冷風從背後襲來,吹的渾身發冷,他不敢回頭,卻能感受到有個人影正從黑暗裏走出來,那人沒有頭顱,竟是斷了頭的林員外,一個聲音厲聲責問道:放過了他,我的仇誰來報?放過了他,我的仇誰來報?
李熙凜然間起了滿身的‘雞’皮疙瘩。
幻象一閃寂滅,‘雞’皮疙瘩消失不見,代之的卻是滿頭的大汗。李熙發現自己竟然已經有了一些眩暈的跡象,這是作死前的預兆嗎?自己這麽做究竟是對是錯,林員外已經認定自己是錯了,那麽自己真的是錯了嗎。
真是好傻啊!為了一個還沒想明白的事,自己就把命運‘交’付在了別人的手裏,讓他來判定自己的生死榮辱,唉,真是愚不可及。
“哦,把這些撤了吧,那個,讓張先生來一下,我有事跟他商議。”
王六像是剛從夢裏醒來,李熙也是,他剛從一個噩夢中醒來,腦袋還是有些眩暈,有進入另一個夢的趨勢,這回卻是個美夢。
“是,大哥,我走了。”李熙端起托盤下意識地望了眼身後,沒有斷頭的林員外,隻有一副‘玉’石雕琢的福壽祿三星神像。很好的兆頭,李熙想,就是屋子太黑。
李熙趕緊退了出來,星月朦朧,但比屋裏還是要亮堂多了。出‘門’後,他做了個深呼吸,順便擦了把額頭上汗。這個動作被隱藏在暗處的老貓發現了,待他走到西跨院,老貓從背後竄出來,咳了一聲,嚇了李熙一大跳。
“怎麽回事,看你跟掉了魂似的,還擦汗,你幹了什麽虧心事。”
李熙沒好氣地把托盤往老貓懷裏一塞,說道:“大哥叫我去喊張先生,說是有要事相商,這碗,你洗吧。”老貓不介意洗碗,因為他發現今晚送去的飯菜基本沒動,拿回去熱一熱,再燙點小酒,正好喝一壺。林家酒窖裏藏有十二壇好酒,才喝了一半呢,在此聚義都半個月了,分分秒秒都有可能走,得抓緊時間喝了,酒是糧食‘精’,‘浪’費了多可惜。
在婆娑渡聚義半個月後,忠義堂議事大會終於達成共識:聚義的四縣九十八個鄉四千九百名弟兄姐妹,分成四十隊,每隊設統領一人,號稱萬人,向韶州進發。圍城之後,先禮後兵,如果官府答應赦免群聚之罪,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同時答應妥善安置七位帶隊大哥,則跟官府合作。否則就豎起義旗,攻入城中,誅殺貪官汙吏,開倉賑濟饑民,打開武備庫,建軍守城,坐等招安。招安不成則退入韶州以北的山中,借地利之便與官府周旋,等候招安,招安不成就繼續周旋,直到官府撐不住答應招安,或自己撐不住宣布散夥為止。
聚義成功,聞聽大隊人馬要走,婆娑渡一片歡騰,鎮裏的原住民張燈結彩準備歡送不打義旗的義軍兵發韶州,懲治貪官,解民於倒懸。聚義的弟兄也高興,終於可以離開這個臊臭衝天,又沒吃沒喝的鬼地方了。一萬人殺奔韶州,官老爺還不得跪著迎候?到時候坐在縣太爺的家裏,摟著他的小妾一邊觀賞歌舞一邊喝酒吃‘肉’,讓他夫妻倆捧著酒壺一旁‘侍’候著,那是何等的逍遙快活。
本著好聚好散的指導思想,主事的總帶隊大哥和六位帶隊大哥商議之後,決定大隊留夠十日餘糧,將剩餘的糧食全部留給鎮裏街鄰,答謝他們這些日子的寬容和禮遇。
軍師兼軍需張孝先經過仔細查核後,報告總帶隊大哥和六位帶隊大哥:各隊所剩餘糧皆不足三日,不僅沒有多餘的留給鎮裏居民,可能還要另外再征收一些,否則極有可能撐不到韶州城下就斷糧了。
總帶隊大哥和六位帶隊大哥商議後認為:果然如此就失去了跟官府討價還價的資本,‘逼’著自己到了城下就得開打,而且還必須當天就要破城,這個難度比就地征糧可大多了。
總帶隊大哥和六位帶隊大哥商議後決定:就地購糧,按市價給錢。
張燈結彩準備歡送義軍弟兄的婆娑渡居民大賴突然就傻了眼,昨天還跟自己有說有笑、稱兄道弟的義軍弟兄三狗子怎麽忽然之間就變了臉,裝著不認識自己的樣子,帶著一夥扛著木槌、鐵鍬、竹槍的凶神惡煞闖入自己的宅子。
“糧食藏在哪?”三狗子問。
“三哥,這是怎麽說的,咱們家早就斷糧了,這您是知道的。”
“滾蛋!昨晚還看你家小三子喝粥呢,多稠的白米粥,糧食在哪,我數三聲不‘交’出來,我可自己動手了。”
“三狗子,做人要有良心,這些天你沒少在我家吃飯。”大賴咬牙切齒。
“不吃飯我還不知道你家有糧食呢。”三狗子眼一翻,“‘床’挪開,在‘床’底下挖。準有。”
“我的糧食……”大賴媳‘婦’哭訴道。
“隱匿軍糧,拖出去打……噯喲,狗崽子敢咬我!”
“三兒,三兒,我的小三兒……”母親大哭。
七歲的小三兒因為咬了征購軍糧的三狗子被綁起來遊街,一路上他遇到許多熟悉的小夥伴,他們親切地打著招呼。
“二來,你也咬人啦?”
“你爹才沒教養‘亂’咬人呢,我就翻了下白眼。我真冤。”
“順子,你也咬人啦?”
“沒有,我拿開水潑他們來,燙的那貨直跳腳。”
“三兒,你也咬人啦?”
“你爹才咬人了,我咬了一條狗。”
……
婆娑渡最後一粒糧食也被收購走了,甚至蔡二娘家也不例外。‘女’人‘色’厲內荏地衝著在她們家院子裏‘亂’挖‘亂’刨的義民喝道:“你們這幫王八蛋,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你們也不打聽打聽我是誰,我蔡二娘是好惹的嗎,我上麵有人!我上麵那人說出來嚇死你們!七哥你們認識吧?王七!我的,我的人,我跟他很熟。”
一個拿木槌砸牆的年輕人回頭跟她說:“二娘,我知道你上麵有人,我還知道你背後有人呢,你跟七哥熟不熟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有個人現在很生氣,別看我,看你後麵。”
蔡二娘那天被她憤怒的丈夫牛大扯著頭發從西街酒肆一直走到十字街口,本來還要去林家大院的,到了十字街口,二娘趴在地上死活不肯動了。他丈夫牛大牛勁上來,一連暴捶了她五十拳,疼的二娘連哼一下都沒有力氣。她丈夫恨她犯強,脫了她的繡‘花’鞋,死命地扇她的嘴,一邊扇一邊高聲叫罵王七的名字,每叫一聲,後麵都加上一句“‘奸’夫‘淫’‘婦’”或“王八蛋”。對此,圍觀的街鄰打趣說:“牛大,你罵錯啦,冤有頭債有主,作惡的是王八它哥,你口口聲聲罵它有個屁用。”
牛大意外地發現自己剛剛發現的秘密,原來大夥都知道啊,臉上頓覺掛不住。他鬆開二娘的頭發,摔她在地上,在她肋上猛踹了幾腳,看著蔡二娘蜷縮的像個土蠶,起不來動不得,方消一口氣,就又怒氣衝衝地闖入林家大院找王八它哥算賬,剛進‘門’就被人推搡了出來,說幾位帶隊大哥正在議事,再胡言‘亂’語的信不信‘弄’死你。
牛大不信,仍舊梗著脖子跳著腳在‘門’口叫罵,罵王七是王八蛋,罵王八的哥哥是王七,罵他哥倆都不是個東西,罵它們一家子都不是東西。
有位好心的老人勸牛大不要折騰了,得理也不能不饒人呀,罵兩句出出氣算啦。
牛大哪忍得下這口氣,罵完王八和它哥,又想罵王八它哥的哥,好心的街鄰趕緊勸阻他說那個你絕對得罪不起,再說人家又沒得罪你,你何必呢。
牛大有些氣餒,正覺不好下場,忽有人告訴他說你媳‘婦’不見了,多半是被王八它哥給背走了,牛大這才結束罵街,悲悲切切地找蔡二娘去了。
蔡二娘是在眾人圍觀牛大罵街時失蹤的,一去芳蹤難覓。牛大找遍了整個小鎮也不見婆娘在那,天擦黑就坐在‘門’口哭,一直哭到下半夜。
第二天牛大失蹤了,傳說他是去找二娘了。
……
(十一點還有一次更新)
“天子是聖明天子,得知子民受災豈有不救濟的道理?肯定要撥付救災款項和糧食,當官的再‘混’蛋,天子聖旨他們也不敢違背,無非是磨嘰點,一層一層再克扣點,本來天子是要請老百姓吃白米飯的,結果到這變成了喝粥,不過這些也無所謂,老百姓有口粥喝誰還會拎著腦袋去打城殺官造反?沒道理嘛。大哥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王六點頭道:“這話在理。”
李熙嘴裏塞滿了‘雞’‘肉’,手裏忙著剝‘雞’蛋,含‘混’不清地說:“所以大哥你得當機立斷,要麽打城幹他一票,回頭或接受招安,或上山做匪。要麽兵臨城下跟官老爺們好好聊聊,請他們下一道赦令,把咱們都赦免了,順便開倉放糧,給大夥給個好年。要麽,索‘性’散夥,回歸鄉裏,隱姓埋名,當這婆娑渡咱們沒來過。”
王六哈哈大笑,擊案說:“好!有意思,繼續說下去。”
李熙說:“沒了。”
“啊?沒了?嗨。”王六略感失望,稍頓又道:“那你就逐個說說這三個主意各有什麽優劣,好讓我參考。”
李熙嘿嘿一笑,道:“我就胡說,可做不得真,大哥聽個熱鬧吧。這第一條,打起義旗,出兵打城殺官造反,好處在動靜鬧的夠大,官軍來剿,或戰或走,隻要不被官軍一口吃掉,鬧上他半年幾個月,官府非得招安不可。天子耗的起,地方官耗不起,怕掉烏紗帽他就隻能招安。則大哥您一夜之間就高官得做駿馬得騎,升官發財,金錢美‘女’房子地全都有了。
王六道:“有意思。”
李熙眯著眼笑道:“成了就有意思,敗了就喀嚓一聲,人頭落地,再誅九族。”
王六道:“那你覺得這條路咱們能不能走呢?”
李熙笑道:“大哥是四縣總帶隊大哥,我嘛隻是給老貓這個不入流的土廚子打下手的,能不能走我可不敢說,不過事關殺頭的事,我以為還是要慎重。”
王六點點頭,催促道:“繼續。”
“第二條路兵臨城下,‘逼’官府赦免咱們群聚之罪,然後再為百姓爭得一條活路,好處在穩當,可進可退,官府也樂得接受,對四縣鄉民和官府都有利,對大哥您就未必有利了。一則,幾千人屯集城下,難保不出意外,一旦產生誤會打起來,敗多勝少,屆時鄉民一哄而散,大哥您卻成了官府通緝的要犯,或鋃鐺入獄,等著砍頭充軍,或隱姓埋名一輩子見不得光。其二,就算一切順利,官府答應赦免,答應放糧,結果又能怎樣,空忙一場,大哥您什麽也落不到,反而被官府盯上,等風頭過去,說不定還要找你個茬辦了你。”
說到高興處李熙揮了下手,手裏‘雞’蛋差點飛出去砸王六臉上,不覺一陣尷尬。
“這第三個主意,好處是現在做著省心,壞處是事後想起虧心,不說也罷,不說也罷,想必大哥也不會采納。”
王六拍掌讚道:“好,有見識。這三條主意各有利弊,卻都不怎樣,你是否有第四條主意呢。”
李熙囁嚅道:“有倒是有,不過說了,怕大哥你見責,說不定還要懷疑我是官府的探子,殺我的頭,不說了罷。”
王六道:“你是不是官府的探子我自有判斷,不會委屈你的。”
李熙嘻笑道:“大哥這麽相信我,我就鬥膽說了。自古富貴險中求,大哥冒此風險在婆娑渡聚義,若不為自己求個光耀‘門’庭,榮妻蔭子的富貴實在是冤枉的慌,便是我等追隨大哥的弟兄也會覺得冤枉,既然如此,小弟鬥膽勸大哥一句:天下是天子的天下,財富都握在官府的手中,隻有跟官府合作才能摘取富貴,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
這話李熙在心裏醞釀了很久,說是早晚要跟王六說的,隻是早晚這個度實在不好把握,此刻說出口,亦不知是早是晚,時機是否契合,結果是成是敗。
王六聽了這話默默無語,低著頭,‘陰’著臉。李熙不覺口齒生澀,還剩半枚‘雞’蛋再也沒胃口吃了,拿在手裏左右不是。
這間由林員外書房改造的總帶隊大哥公事房麵積很大,林員外附庸風雅收集了不少古玩字畫,不論真偽貴賤堆了滿滿的,也就不顯得空‘蕩’。林員外被殺後,林家家人皆被趕出這所大院,書房裏的字畫被統統扔了出去,或做了柴火,或做了手紙。
整個房間因此而忽然變得無比空‘蕩’起來,又因王六生‘性’節儉,房間裏隻點了一根蠟燭,除了飯桌周邊,房間裏的大部空間都被黑暗所充斥,這無形中又擴增了心理上的空間,於是人處在這間屋子裏,在一豆燈火下,無形中就自感起自我的藐小來。
李熙感到有一股冷風從背後襲來,吹的渾身發冷,他不敢回頭,卻能感受到有個人影正從黑暗裏走出來,那人沒有頭顱,竟是斷了頭的林員外,一個聲音厲聲責問道:放過了他,我的仇誰來報?放過了他,我的仇誰來報?
李熙凜然間起了滿身的‘雞’皮疙瘩。
幻象一閃寂滅,‘雞’皮疙瘩消失不見,代之的卻是滿頭的大汗。李熙發現自己竟然已經有了一些眩暈的跡象,這是作死前的預兆嗎?自己這麽做究竟是對是錯,林員外已經認定自己是錯了,那麽自己真的是錯了嗎。
真是好傻啊!為了一個還沒想明白的事,自己就把命運‘交’付在了別人的手裏,讓他來判定自己的生死榮辱,唉,真是愚不可及。
“哦,把這些撤了吧,那個,讓張先生來一下,我有事跟他商議。”
王六像是剛從夢裏醒來,李熙也是,他剛從一個噩夢中醒來,腦袋還是有些眩暈,有進入另一個夢的趨勢,這回卻是個美夢。
“是,大哥,我走了。”李熙端起托盤下意識地望了眼身後,沒有斷頭的林員外,隻有一副‘玉’石雕琢的福壽祿三星神像。很好的兆頭,李熙想,就是屋子太黑。
李熙趕緊退了出來,星月朦朧,但比屋裏還是要亮堂多了。出‘門’後,他做了個深呼吸,順便擦了把額頭上汗。這個動作被隱藏在暗處的老貓發現了,待他走到西跨院,老貓從背後竄出來,咳了一聲,嚇了李熙一大跳。
“怎麽回事,看你跟掉了魂似的,還擦汗,你幹了什麽虧心事。”
李熙沒好氣地把托盤往老貓懷裏一塞,說道:“大哥叫我去喊張先生,說是有要事相商,這碗,你洗吧。”老貓不介意洗碗,因為他發現今晚送去的飯菜基本沒動,拿回去熱一熱,再燙點小酒,正好喝一壺。林家酒窖裏藏有十二壇好酒,才喝了一半呢,在此聚義都半個月了,分分秒秒都有可能走,得抓緊時間喝了,酒是糧食‘精’,‘浪’費了多可惜。
在婆娑渡聚義半個月後,忠義堂議事大會終於達成共識:聚義的四縣九十八個鄉四千九百名弟兄姐妹,分成四十隊,每隊設統領一人,號稱萬人,向韶州進發。圍城之後,先禮後兵,如果官府答應赦免群聚之罪,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同時答應妥善安置七位帶隊大哥,則跟官府合作。否則就豎起義旗,攻入城中,誅殺貪官汙吏,開倉賑濟饑民,打開武備庫,建軍守城,坐等招安。招安不成則退入韶州以北的山中,借地利之便與官府周旋,等候招安,招安不成就繼續周旋,直到官府撐不住答應招安,或自己撐不住宣布散夥為止。
聚義成功,聞聽大隊人馬要走,婆娑渡一片歡騰,鎮裏的原住民張燈結彩準備歡送不打義旗的義軍兵發韶州,懲治貪官,解民於倒懸。聚義的弟兄也高興,終於可以離開這個臊臭衝天,又沒吃沒喝的鬼地方了。一萬人殺奔韶州,官老爺還不得跪著迎候?到時候坐在縣太爺的家裏,摟著他的小妾一邊觀賞歌舞一邊喝酒吃‘肉’,讓他夫妻倆捧著酒壺一旁‘侍’候著,那是何等的逍遙快活。
本著好聚好散的指導思想,主事的總帶隊大哥和六位帶隊大哥商議之後,決定大隊留夠十日餘糧,將剩餘的糧食全部留給鎮裏街鄰,答謝他們這些日子的寬容和禮遇。
軍師兼軍需張孝先經過仔細查核後,報告總帶隊大哥和六位帶隊大哥:各隊所剩餘糧皆不足三日,不僅沒有多餘的留給鎮裏居民,可能還要另外再征收一些,否則極有可能撐不到韶州城下就斷糧了。
總帶隊大哥和六位帶隊大哥商議後認為:果然如此就失去了跟官府討價還價的資本,‘逼’著自己到了城下就得開打,而且還必須當天就要破城,這個難度比就地征糧可大多了。
總帶隊大哥和六位帶隊大哥商議後決定:就地購糧,按市價給錢。
張燈結彩準備歡送義軍弟兄的婆娑渡居民大賴突然就傻了眼,昨天還跟自己有說有笑、稱兄道弟的義軍弟兄三狗子怎麽忽然之間就變了臉,裝著不認識自己的樣子,帶著一夥扛著木槌、鐵鍬、竹槍的凶神惡煞闖入自己的宅子。
“糧食藏在哪?”三狗子問。
“三哥,這是怎麽說的,咱們家早就斷糧了,這您是知道的。”
“滾蛋!昨晚還看你家小三子喝粥呢,多稠的白米粥,糧食在哪,我數三聲不‘交’出來,我可自己動手了。”
“三狗子,做人要有良心,這些天你沒少在我家吃飯。”大賴咬牙切齒。
“不吃飯我還不知道你家有糧食呢。”三狗子眼一翻,“‘床’挪開,在‘床’底下挖。準有。”
“我的糧食……”大賴媳‘婦’哭訴道。
“隱匿軍糧,拖出去打……噯喲,狗崽子敢咬我!”
“三兒,三兒,我的小三兒……”母親大哭。
七歲的小三兒因為咬了征購軍糧的三狗子被綁起來遊街,一路上他遇到許多熟悉的小夥伴,他們親切地打著招呼。
“二來,你也咬人啦?”
“你爹才沒教養‘亂’咬人呢,我就翻了下白眼。我真冤。”
“順子,你也咬人啦?”
“沒有,我拿開水潑他們來,燙的那貨直跳腳。”
“三兒,你也咬人啦?”
“你爹才咬人了,我咬了一條狗。”
……
婆娑渡最後一粒糧食也被收購走了,甚至蔡二娘家也不例外。‘女’人‘色’厲內荏地衝著在她們家院子裏‘亂’挖‘亂’刨的義民喝道:“你們這幫王八蛋,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你們也不打聽打聽我是誰,我蔡二娘是好惹的嗎,我上麵有人!我上麵那人說出來嚇死你們!七哥你們認識吧?王七!我的,我的人,我跟他很熟。”
一個拿木槌砸牆的年輕人回頭跟她說:“二娘,我知道你上麵有人,我還知道你背後有人呢,你跟七哥熟不熟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有個人現在很生氣,別看我,看你後麵。”
蔡二娘那天被她憤怒的丈夫牛大扯著頭發從西街酒肆一直走到十字街口,本來還要去林家大院的,到了十字街口,二娘趴在地上死活不肯動了。他丈夫牛大牛勁上來,一連暴捶了她五十拳,疼的二娘連哼一下都沒有力氣。她丈夫恨她犯強,脫了她的繡‘花’鞋,死命地扇她的嘴,一邊扇一邊高聲叫罵王七的名字,每叫一聲,後麵都加上一句“‘奸’夫‘淫’‘婦’”或“王八蛋”。對此,圍觀的街鄰打趣說:“牛大,你罵錯啦,冤有頭債有主,作惡的是王八它哥,你口口聲聲罵它有個屁用。”
牛大意外地發現自己剛剛發現的秘密,原來大夥都知道啊,臉上頓覺掛不住。他鬆開二娘的頭發,摔她在地上,在她肋上猛踹了幾腳,看著蔡二娘蜷縮的像個土蠶,起不來動不得,方消一口氣,就又怒氣衝衝地闖入林家大院找王八它哥算賬,剛進‘門’就被人推搡了出來,說幾位帶隊大哥正在議事,再胡言‘亂’語的信不信‘弄’死你。
牛大不信,仍舊梗著脖子跳著腳在‘門’口叫罵,罵王七是王八蛋,罵王八的哥哥是王七,罵他哥倆都不是個東西,罵它們一家子都不是東西。
有位好心的老人勸牛大不要折騰了,得理也不能不饒人呀,罵兩句出出氣算啦。
牛大哪忍得下這口氣,罵完王八和它哥,又想罵王八它哥的哥,好心的街鄰趕緊勸阻他說那個你絕對得罪不起,再說人家又沒得罪你,你何必呢。
牛大有些氣餒,正覺不好下場,忽有人告訴他說你媳‘婦’不見了,多半是被王八它哥給背走了,牛大這才結束罵街,悲悲切切地找蔡二娘去了。
蔡二娘是在眾人圍觀牛大罵街時失蹤的,一去芳蹤難覓。牛大找遍了整個小鎮也不見婆娘在那,天擦黑就坐在‘門’口哭,一直哭到下半夜。
第二天牛大失蹤了,傳說他是去找二娘了。
……
(十一點還有一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