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第二天正午走出玄貞觀,身上穿著一件半新不舊的道袍,道袍有點‘肥’大,比他昨晚那件更加不合身。守候在觀‘門’外的趙曉看出二者的不同來,卻沒有聲張。
他熱情地替李熙打開車簾,在李熙登車的時候,他特意用手扶了一把,然後他偷偷地把手放在鼻子下嗅了嗅,有股子奇特的香味,是郭半仙的體香嗎,應該是,聞了神仙的體香,趙曉也變得飄飄‘欲’仙起來。
李熙知道有些事明知道會被人誤解卻也解釋不得,就如身上這件道袍,它的確是郭瑗穿過的,可是它為什麽此刻會穿在自己身上呢,真實的答案跟趙曉想的肯定不一樣,但自己卻解釋不得,連提也不能提。
李熙在心裏長歎一聲,酒真是個害人的東西,自己這後半生的生死榮辱全被這勞什子給害了,若是不逞能不喝那麽多酒,豈能胡言‘亂’語說那麽多廢話,竟還跟人家勾肩搭背,稱皇帝的小姨子叫瑗姐,死了死了,從此死無葬身之地了。
愈是不想回憶,記憶愈是清晰。
昨晚經曆的一切如影像在他眼前掠過,一幕幕清晰無比。
故事從等待‘女’神開始,坐在‘精’雅的客堂裏一杯杯喝茶,邊喝茶邊回想‘女’神的音容笑貌,直到喝的肚子脹,‘女’神回來了,參拜‘女’神,恭恭敬敬地並膝坐著,戰戰兢兢與‘女’神說話,放開‘胸’懷與‘女’神說笑,與‘女’神拚酒,求‘女’神高抬貴手放人,被‘女’神將了自己的軍,被迫一口氣喝幹一壺酒,腳步踉蹌,醉眼朦朧,看‘女’神如鄰家姐姐,終於開始不知天高地厚與‘女’神猜拳行令,還跟‘女’神掰手腕並叫她瑗姐。
瑗姐突然撒起了酒瘋,大鬧了一場後,靠著自己的背睡著了,真要睡著也好,其實誰都沒睡。然後就閑聊,瑗姐喝多了酒,跟普通‘女’人一樣,說說笑笑苦苦鬧鬧,心中的苦惱一股腦倒。自己能怎麽辦,聽著,附和著,提醒她別再喝了。然後,他和她背靠著背睡著了。故事結束。
‘女’神還是‘女’神,即便酒後被自己這個小人物褻瀆了一下,酒醒後依舊高高在上,隻能仰視,自己呢,褻瀆‘女’神的罪魁元凶呢,從此生死禍福難測,在這大唐的天空下,自己的頭頂永遠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李熙掰著手指算算,元和十三年的夏天,距離頭頂那把懸劍落地之日還有一年半時間。
諸天神佛保佑,天子有聖德,宵衣旰食,日理萬機,沒有注意昨晚的事,萬一知道了,請他不要跟我這個小人物計較,其實我對‘女’神的褻瀆僅限於跟她掰手腕時,趁機‘摸’了把她的小手,問題在於掰手腕不抓手我怎麽掰呢?可見這冒犯都是技術‘性’的,並非有意為之。
除此之外就是我酒後胡言叫了她一聲“瑗姐”,以前我見到比我稍大點的‘女’人我就是這麽叫的,之所以這麽叫,除了我覺得直呼人姓名不禮貌外,還有就是我自小有點戀母情節,戀母太口重,常被人批,故而我改行戀一個美麗的年輕‘女’人,這就誰也不好意思說什麽了。
其實這種心理我相信貴為天子的您也有,郭貴妃不就比您大兩歲嗎?您娶她,寵她,還不夠說明問題嗎?此外,我真的什麽也沒幹過。我換上她的衣裳,那是因為趙曉送我的那件被她打翻酒瓶潑上酒‘弄’濕了。
聖德天子您最聖明不過了,你該知道,那娘們瘋起來有多麽瘋癲,她扯掉金冠,撓‘亂’頭發,赤著腳,厲聲尖叫,還拎著酒瓶子四處‘亂’竄嚷著要砸人。
您當年不選她為妃是再聖明不過的,她要進宮去,指不定得鬧出多大‘亂’子呢,您就等著給她擦屁股吧,我敢斷定您總有擦夠的那一天。當初恨不能同生共死,結局卻是一拍兩散陌如路人,世上最傷人可不就是這個嘛。您英明神武果斷地避免了這一大悲劇的發生,您真不愧為千古一帝!
您別以為我在誇您,不是那樣的,我以一個看過幾本曆史教科書的穿越者身份鄭重地跟您說,曆史上對您的評價還是不低的,說您是“中興之主”,把您與太宗皇帝李二、玄宗皇帝李三並列為我大唐國的三大帝王呢。不過您後來吃仙丹噎死那純粹是個敗筆,當然我相信那肯定是個意外。
聖德天子您聽我說,這無憂真人法號無憂,心裏卻是憂鬱著呢,她跟我喝酒胡鬧不假,可我看得出她心裏還裝著別人呢,不必說那個人一定是天子您了,唯有聖德如天子您,才能配的上她,不對,這句話不能這麽說。該說隻有她才能配上聖德天子您,這句話也有問題,這麽說,她姐該不樂意了。該怎麽說呢……
趙曉聽到李熙閉著眼坐在那嘀嘀咕咕,忍不住拍了拍他,隻是輕輕地一拍,李熙就嚇了一大跳,下意識地把身體蜷了起來,待看清是滿臉笑容的趙曉時,方才說道:“人嚇人,嚇死人的。”趙曉道:“昨晚你受委屈了,回去好好歇著,養養‘精’神,再有,以後到哪嘴把嚴點。你和嘀嘀咕咕都說什麽呢,讓人聽去不好。”
趙曉說這話時聲音極盡溫和,昨晚二更剛過,玄貞觀大‘門’忽然開了,出來兩個‘女’道士招呼他進去領人,趙曉樂的跳著去了,剛到‘門’口就被內麵衝出的一個人撞翻在地,那人閉著眼睛趕著投胎似的一路呼嘯著從他身上踩過去。
趙曉被他踩的肋骨疼,哼哼唧唧爬起來,問了從人才知道去的是李湛。
忽然獲釋,鄂王喜不自勝,又怕姑‘奶’‘奶’反悔,再圈他麵壁抄經,遂一路狂奔而出,撞倒了趙曉也顧不得招呼,隻顧跑。
李湛一口氣跑到朱雀‘門’下,在諸多禁軍的注視下,方才鬆了口氣,他氣喘籲籲地對氣喘籲籲追來的趙曉說:“你救孤有功,大功一件,我要重賞,還有什麽人有功,重賞,統統重賞。哎呀,可算出來了,真把我憋壞了,崇仁坊這鬼地方我下半輩子再也不來了。”
鄂王發完感概,就去“調戲”守衛朱雀‘門’的禁軍去了,他剛到朱雀‘門’下時,有一夥不明真相的禁軍端著長槍、弩機,拉開弓箭把他給包圍了起來了,如臨大敵。
這會兒經長官提點都縮回去了,李湛卻不幹了,“敢拿弓弩指著我,不想‘混’了麽,不教訓教訓你們,我神京小霸王以後還怎麽‘混’?”在朱雀‘門’外公然毆打禁軍,著實有些不像話,趙曉可憐那幫被攆的跟兔子似的抱頭‘亂’跑的禁軍士卒,就捏著嗓子喊了聲:“大王,玄貞觀有人追來啦。”
李湛聞聲丟開剛捉到手的兩個禁軍小卒,撒‘腿’奔城西去了。
在小霸王身邊聽差,光有急智和膽量可是萬萬吃不開的,還得號準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皇孫的脈搏,知道他喜歡什麽,怕什麽,厭惡什麽,繼而推算出他下一步要幹些什麽。
趙曉認為自己已經能號準鄂王李湛的脈搏,他敢編造謊言嚇退李湛,也就敢大膽地吞沒李熙的“救駕之功”。
“你此番功勞我會給你記著,選個時機恰當的時候再稟報大王。你也知道大王他是個要麵子的人,被無憂真人扣在玄貞觀這事知道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若他知道你一個回京守製的外官都知道了,心裏肯定會不高興,說不定還要嗔怪我呢。你不想看著我挨罵吧。”
李熙點點頭,道:“那是自然,其實我也沒甚功勞,就是陪真人她喝了杯酒,其他的什麽也沒做。”
趙曉笑咪咪地盯著李熙身上的道袍。
李熙臉一紅,無奈地說:“你那件我以後還你。”
趙曉很大方地擺擺手道:“不必還了,權當我送給你了。此外,我還要送你一樣寶貝。”
“寶貝。”一聽說趙曉獻寶,李熙頓時來了‘精’神,能被鄂王府的趙總管看上眼稱為寶貝的,那絕非等閑之物啊。
趙曉送給李熙的“寶貝”是一塊‘精’巧的角飾,用絨線係著,雕刻成獨角犀牛的形狀,比一枚製錢稍大,琢磨的十分‘精’巧。
李熙翻來覆去地看了半晌,不解地問道:“牛角的?值幾個錢?”
趙曉道:“嗨,別老想著錢呀,這可是件寶貝,真正的寶貝。”
趙曉問李熙:“我先前給你的那塊五坊使的牌子還好用嗎?”李熙點頭說好,他告訴趙曉在韶州為鄂王尋訪稀奇玩意,多數時候是靠拿錢收買,拿錢買不到就端出官勢威嚇,也有那些見過世麵或家裏有人在外做官的,用官勢也嚇不倒人家時就掏出五坊使的牌子,這些人見多識廣,一見到內宮的牌子立即就能軟下來,拱手將手中物品奉送。
趙曉道:“怎麽樣,這內諸司的牌子比宰相的手令還好使吧。內諸司辦的是皇家差事,誰敢不買皇帝家的賬,除非他活膩歪了。”
李熙點頭說是,又問這塊牌子是那家內司所有。
趙曉冷哼一聲,道:“說出來嚇死你!這是內尋訪司的牌子。”
李熙兩眼發白,一副不知所以的樣子。趙曉不無得意地笑笑說:“這個衙‘門’剛設立不久,你這個品級的官還接觸不到,等你做到刺史這一級就知道這是個怎樣的實權衙‘門’了。這牌子你先收著,掛在腰帶上,在京外麵見官大一級。”
李熙笑道:“大不了,連我這樣的縣令都不識得此物,誰會買它的賬?你在長安看刺史不大,到了下麵你就會知道刺史也是個大官咧,還大的不得了。這個隻有刺史才能識得的寶物,我就算掛在臉上也嚇不倒幾個人。”
趙曉笑咪咪道:“這個你不必著急,內尋訪司是太子殿下奏請設立的,所用的人都是太子舉薦的,而今也是太子殿下在督辦事務,後麵的就不必我說了吧。”
他熱情地替李熙打開車簾,在李熙登車的時候,他特意用手扶了一把,然後他偷偷地把手放在鼻子下嗅了嗅,有股子奇特的香味,是郭半仙的體香嗎,應該是,聞了神仙的體香,趙曉也變得飄飄‘欲’仙起來。
李熙知道有些事明知道會被人誤解卻也解釋不得,就如身上這件道袍,它的確是郭瑗穿過的,可是它為什麽此刻會穿在自己身上呢,真實的答案跟趙曉想的肯定不一樣,但自己卻解釋不得,連提也不能提。
李熙在心裏長歎一聲,酒真是個害人的東西,自己這後半生的生死榮辱全被這勞什子給害了,若是不逞能不喝那麽多酒,豈能胡言‘亂’語說那麽多廢話,竟還跟人家勾肩搭背,稱皇帝的小姨子叫瑗姐,死了死了,從此死無葬身之地了。
愈是不想回憶,記憶愈是清晰。
昨晚經曆的一切如影像在他眼前掠過,一幕幕清晰無比。
故事從等待‘女’神開始,坐在‘精’雅的客堂裏一杯杯喝茶,邊喝茶邊回想‘女’神的音容笑貌,直到喝的肚子脹,‘女’神回來了,參拜‘女’神,恭恭敬敬地並膝坐著,戰戰兢兢與‘女’神說話,放開‘胸’懷與‘女’神說笑,與‘女’神拚酒,求‘女’神高抬貴手放人,被‘女’神將了自己的軍,被迫一口氣喝幹一壺酒,腳步踉蹌,醉眼朦朧,看‘女’神如鄰家姐姐,終於開始不知天高地厚與‘女’神猜拳行令,還跟‘女’神掰手腕並叫她瑗姐。
瑗姐突然撒起了酒瘋,大鬧了一場後,靠著自己的背睡著了,真要睡著也好,其實誰都沒睡。然後就閑聊,瑗姐喝多了酒,跟普通‘女’人一樣,說說笑笑苦苦鬧鬧,心中的苦惱一股腦倒。自己能怎麽辦,聽著,附和著,提醒她別再喝了。然後,他和她背靠著背睡著了。故事結束。
‘女’神還是‘女’神,即便酒後被自己這個小人物褻瀆了一下,酒醒後依舊高高在上,隻能仰視,自己呢,褻瀆‘女’神的罪魁元凶呢,從此生死禍福難測,在這大唐的天空下,自己的頭頂永遠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李熙掰著手指算算,元和十三年的夏天,距離頭頂那把懸劍落地之日還有一年半時間。
諸天神佛保佑,天子有聖德,宵衣旰食,日理萬機,沒有注意昨晚的事,萬一知道了,請他不要跟我這個小人物計較,其實我對‘女’神的褻瀆僅限於跟她掰手腕時,趁機‘摸’了把她的小手,問題在於掰手腕不抓手我怎麽掰呢?可見這冒犯都是技術‘性’的,並非有意為之。
除此之外就是我酒後胡言叫了她一聲“瑗姐”,以前我見到比我稍大點的‘女’人我就是這麽叫的,之所以這麽叫,除了我覺得直呼人姓名不禮貌外,還有就是我自小有點戀母情節,戀母太口重,常被人批,故而我改行戀一個美麗的年輕‘女’人,這就誰也不好意思說什麽了。
其實這種心理我相信貴為天子的您也有,郭貴妃不就比您大兩歲嗎?您娶她,寵她,還不夠說明問題嗎?此外,我真的什麽也沒幹過。我換上她的衣裳,那是因為趙曉送我的那件被她打翻酒瓶潑上酒‘弄’濕了。
聖德天子您最聖明不過了,你該知道,那娘們瘋起來有多麽瘋癲,她扯掉金冠,撓‘亂’頭發,赤著腳,厲聲尖叫,還拎著酒瓶子四處‘亂’竄嚷著要砸人。
您當年不選她為妃是再聖明不過的,她要進宮去,指不定得鬧出多大‘亂’子呢,您就等著給她擦屁股吧,我敢斷定您總有擦夠的那一天。當初恨不能同生共死,結局卻是一拍兩散陌如路人,世上最傷人可不就是這個嘛。您英明神武果斷地避免了這一大悲劇的發生,您真不愧為千古一帝!
您別以為我在誇您,不是那樣的,我以一個看過幾本曆史教科書的穿越者身份鄭重地跟您說,曆史上對您的評價還是不低的,說您是“中興之主”,把您與太宗皇帝李二、玄宗皇帝李三並列為我大唐國的三大帝王呢。不過您後來吃仙丹噎死那純粹是個敗筆,當然我相信那肯定是個意外。
聖德天子您聽我說,這無憂真人法號無憂,心裏卻是憂鬱著呢,她跟我喝酒胡鬧不假,可我看得出她心裏還裝著別人呢,不必說那個人一定是天子您了,唯有聖德如天子您,才能配的上她,不對,這句話不能這麽說。該說隻有她才能配上聖德天子您,這句話也有問題,這麽說,她姐該不樂意了。該怎麽說呢……
趙曉聽到李熙閉著眼坐在那嘀嘀咕咕,忍不住拍了拍他,隻是輕輕地一拍,李熙就嚇了一大跳,下意識地把身體蜷了起來,待看清是滿臉笑容的趙曉時,方才說道:“人嚇人,嚇死人的。”趙曉道:“昨晚你受委屈了,回去好好歇著,養養‘精’神,再有,以後到哪嘴把嚴點。你和嘀嘀咕咕都說什麽呢,讓人聽去不好。”
趙曉說這話時聲音極盡溫和,昨晚二更剛過,玄貞觀大‘門’忽然開了,出來兩個‘女’道士招呼他進去領人,趙曉樂的跳著去了,剛到‘門’口就被內麵衝出的一個人撞翻在地,那人閉著眼睛趕著投胎似的一路呼嘯著從他身上踩過去。
趙曉被他踩的肋骨疼,哼哼唧唧爬起來,問了從人才知道去的是李湛。
忽然獲釋,鄂王喜不自勝,又怕姑‘奶’‘奶’反悔,再圈他麵壁抄經,遂一路狂奔而出,撞倒了趙曉也顧不得招呼,隻顧跑。
李湛一口氣跑到朱雀‘門’下,在諸多禁軍的注視下,方才鬆了口氣,他氣喘籲籲地對氣喘籲籲追來的趙曉說:“你救孤有功,大功一件,我要重賞,還有什麽人有功,重賞,統統重賞。哎呀,可算出來了,真把我憋壞了,崇仁坊這鬼地方我下半輩子再也不來了。”
鄂王發完感概,就去“調戲”守衛朱雀‘門’的禁軍去了,他剛到朱雀‘門’下時,有一夥不明真相的禁軍端著長槍、弩機,拉開弓箭把他給包圍了起來了,如臨大敵。
這會兒經長官提點都縮回去了,李湛卻不幹了,“敢拿弓弩指著我,不想‘混’了麽,不教訓教訓你們,我神京小霸王以後還怎麽‘混’?”在朱雀‘門’外公然毆打禁軍,著實有些不像話,趙曉可憐那幫被攆的跟兔子似的抱頭‘亂’跑的禁軍士卒,就捏著嗓子喊了聲:“大王,玄貞觀有人追來啦。”
李湛聞聲丟開剛捉到手的兩個禁軍小卒,撒‘腿’奔城西去了。
在小霸王身邊聽差,光有急智和膽量可是萬萬吃不開的,還得號準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皇孫的脈搏,知道他喜歡什麽,怕什麽,厭惡什麽,繼而推算出他下一步要幹些什麽。
趙曉認為自己已經能號準鄂王李湛的脈搏,他敢編造謊言嚇退李湛,也就敢大膽地吞沒李熙的“救駕之功”。
“你此番功勞我會給你記著,選個時機恰當的時候再稟報大王。你也知道大王他是個要麵子的人,被無憂真人扣在玄貞觀這事知道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若他知道你一個回京守製的外官都知道了,心裏肯定會不高興,說不定還要嗔怪我呢。你不想看著我挨罵吧。”
李熙點點頭,道:“那是自然,其實我也沒甚功勞,就是陪真人她喝了杯酒,其他的什麽也沒做。”
趙曉笑咪咪地盯著李熙身上的道袍。
李熙臉一紅,無奈地說:“你那件我以後還你。”
趙曉很大方地擺擺手道:“不必還了,權當我送給你了。此外,我還要送你一樣寶貝。”
“寶貝。”一聽說趙曉獻寶,李熙頓時來了‘精’神,能被鄂王府的趙總管看上眼稱為寶貝的,那絕非等閑之物啊。
趙曉送給李熙的“寶貝”是一塊‘精’巧的角飾,用絨線係著,雕刻成獨角犀牛的形狀,比一枚製錢稍大,琢磨的十分‘精’巧。
李熙翻來覆去地看了半晌,不解地問道:“牛角的?值幾個錢?”
趙曉道:“嗨,別老想著錢呀,這可是件寶貝,真正的寶貝。”
趙曉問李熙:“我先前給你的那塊五坊使的牌子還好用嗎?”李熙點頭說好,他告訴趙曉在韶州為鄂王尋訪稀奇玩意,多數時候是靠拿錢收買,拿錢買不到就端出官勢威嚇,也有那些見過世麵或家裏有人在外做官的,用官勢也嚇不倒人家時就掏出五坊使的牌子,這些人見多識廣,一見到內宮的牌子立即就能軟下來,拱手將手中物品奉送。
趙曉道:“怎麽樣,這內諸司的牌子比宰相的手令還好使吧。內諸司辦的是皇家差事,誰敢不買皇帝家的賬,除非他活膩歪了。”
李熙點頭說是,又問這塊牌子是那家內司所有。
趙曉冷哼一聲,道:“說出來嚇死你!這是內尋訪司的牌子。”
李熙兩眼發白,一副不知所以的樣子。趙曉不無得意地笑笑說:“這個衙‘門’剛設立不久,你這個品級的官還接觸不到,等你做到刺史這一級就知道這是個怎樣的實權衙‘門’了。這牌子你先收著,掛在腰帶上,在京外麵見官大一級。”
李熙笑道:“大不了,連我這樣的縣令都不識得此物,誰會買它的賬?你在長安看刺史不大,到了下麵你就會知道刺史也是個大官咧,還大的不得了。這個隻有刺史才能識得的寶物,我就算掛在臉上也嚇不倒幾個人。”
趙曉笑咪咪道:“這個你不必著急,內尋訪司是太子殿下奏請設立的,所用的人都是太子舉薦的,而今也是太子殿下在督辦事務,後麵的就不必我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