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來到了延平‘門’外,李熙不敢騎馬過‘門’,下馬步行入內,豐邑坊楊宅內已經搭設好靈堂,楊葛氏遺體正用冰棺盛斂,為的是讓她的嫡孫回來看一眼。楊葛氏是朝廷命‘婦’,喪禮有製度可循,家人楊福等人雖然老邁卻不昏聵,循章按法去‘操’辦,十分的妥當。
李熙換上重孝,鄭重其事地哭了一場。
楊家嫡孫既然看過老夫人遺容,下一步就是入土為安了。楊讚父親楊隆獻城歸附朝廷後,祖墳被河北軍鎮盜掘、平毀,楊隆暗使人收集骸骨移葬在藍田縣,起了一座莊宅專‘門’看守墳塋,楊隆夫‘婦’死後亦葬於此。
楊葛氏靈柩自然也要歸入藍田祖墳,吏部派有官員指示歸葬步驟,繁文縟節一堆,勞力而不勞心,傷情而不傷身。李熙按全套去做,倒落了個孝孫之名。
大唐國的禮製,‘侍’妾是沒有資格去藍田給楊老夫人守製的,李熙以平妻之禮待沐雅馨,但製度上並不符合規矩,禮部官員眉頭直皺,不肯答應,‘欲’使賄賂,沐雅馨自己道:“少生枝節吧,有你這份心就足夠了,我不貪這個虛名。”李熙讚了幾句,打發她回家探親。
他自己帶著正妻崔鶯鶯在田莊守製一百天整,日常功課一樣不拉。
七月中旬,李熙回到長安城,在家中設靈堂繼續守製。豐邑坊的老宅在去年八月,李熙在韶州起建鳳凰台新居時,曾大修過一次,裏裏外外簇然一新,更增添了若幹樓閣。比之先前的破敗已有天壤之別。
楊葛氏病逝後,許多追隨她多年的老家人都主動要求回鄉,楊家的舊家規,奴婢在家執役滿二十年,家主即為其脫籍為民。這些老家人早已是自由身,也早到了回鄉頤養天年的年紀,隻是割舍不下主仆情分才一直守在長安,守著破敗的家主,過著沒指望的清苦日子。
李熙對他們說:“多少年的賓主情分,怎忍一朝割舍?祖母不在了,正當由我來奉養你們終老,又怎可離去?”
‘門’房老顧道:“一朝天子用一朝臣,家國其實都一樣。大郎你當了家,自該用些自己中意的人,我們這些老朽,大郎你還看得上眼嗎?你看不上眼,又要顧惜我們的顏麵,心裏不覺得別扭嗎。與其如此,不如放我們回鄉去,也讓我們享幾天鄉野村叟之樂嘛。”
李熙事先問過楊藝,知道諸老都有子‘女’,並無孤寡,於是一聲歎息,每人饋贈千貫遣送,諸老感‘激’涕零,‘欲’要聲張,楊福以杖擊地,喝道:“糊塗,你們就忍心讓大郎吃官司嗎?”諸老悚然一驚,楊讚出京前楊家是什麽光景,而今又是什麽光景,靠他月俸十五貫,加上雜給三十貫的收入能有今天這份榮盛嗎?這錢來的有故事呀。
雖說大唐國無官不貪,貪腐早已成為一種風尚。不過一個小小的九品官,一年時間撈這麽多,未必還是有點過了。這等事萬萬聲張不得,楊福年老不糊塗,這話說的在理呀。
諸老想通這一節,把感‘激’放在心裏,當即收拾了行李,離城回鄉了。
沐雅馨的父親沐錚近來生意不大順,打算改行到太原跟人搭夥做煤炭生意,長安、洛陽、太原三地冬季用煤人家數以萬計,煤炭生意的前景十分看好。
變賣了鋪子和生意後沐錚籌措了三萬金,仍嫌本錢不夠,又將位於豐邑坊的宅子掛牌出售,急切間難以出手。沐雅馨鼓動李熙買下,說打掉後院圍牆,兩家即可以合為一家。
李熙說售價三千貫太高,讓沐雅馨回去勸勸她父親能否讓點,沐雅馨不樂意,嘴撅的能掛醬油瓶。李熙把她調戲夠了,方才哈哈一笑,取了一萬貫,讓沐雅馨拿去,說剩下的是自己入的股本,讓老丈人代為打理。喜的沐雅馨在李熙臉上留下了一個大大的紅‘唇’印。
趙曉來訪,李熙帶著這個紅‘唇’印相見。
趙曉從靈堂祭拜出來,見到李熙的臉,湊湊鼻子一言不發隻是搖頭,一徑去了客堂,李熙用手一抹才知尷尬,去洗了臉來,趙曉正端著茶碗四處打量,嘖嘖稱讚道:“這做了官就是好,你看看,這才配得上你平山伯的身份嘛。”
李熙道:“趙總管又打趣我,我是子爵。”故意問楊藝:“平山伯是誰,請出來奉茶。”
趙曉道:“我說了還不信,等著中使來宣旨吧,老夫人臨走前給聖上上了一道折子,聖上看完唏噓感概,念及靖邊侯曾於國家有過大功勞,特讓中書擬旨晉封你為平山伯。”
李熙慌忙整整衣袍望西北方向叩拜了,惹的趙曉鼻孔裏哼出一聲。
禮拜過後,李熙彎腰望著趙曉的臉,說:“趙兄有黑眼圈,這些天沒睡好嗎?”趙曉道:“睡好才怪了,大王讓人扣了,我這幾天正著急上火地想辦法營救呢。”
“啊!”李熙大吃了一驚,“名震兩衙三宮,掌壓長安萬年”的神京小霸王也有吃人扣的時候,什麽人這麽大的勢力?天子腳下這還有王法嘛。
李熙正要放兩句狠話以示對未來寶曆皇帝的忠心,趙曉道:“別說那些沒用的,我這次來就是搬你做救兵的。”
李熙笑道:“趙兄不許說笑,能拘押住大王的人,自非等閑之輩,我區區一個居喪在家的從七品小官能做些什麽?”
趙曉道:“能製住大王的人,固然是神通廣大,可俗話說得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她這把鎖隻有你這把鑰匙能打的開。無憂真人,不要跟我說你不認識她,你跟陳弘誌可是去過她那的。我說的沒錯吧,她對你印象還不錯,沒錯吧。”
李熙眨巴眨巴眼,問道:“你是說鄂王讓她給扣住了?”
趙曉籲歎了一聲,道:“這麽跟你說吧,在咱們大唐國除了天子、貴妃、太子和太子妃外,也隻有這位無憂真人能吃住咱們大王了,而且是一吃一個準,吃的死死的。”
李熙點點頭,道:“那倒也是,論輩分,她是咱們大王的……”
趙曉喝道:“這跟輩分沒關係,她是……”
趙曉‘欲’言又止,有些話雖然都是心知肚明,但說出來卻是犯忌諱的。李熙明白,故而順著趙曉的話說:“我明白,真人她是半仙之人嘛。”
趙曉道:“那是自然,否則也不必請你這位玄天無上宮的掌‘門’人前去搭救咱們大王了。”
趙曉知道李熙是玄天無上宮的掌‘門’並不稀罕,在韶州的這一年間二人‘私’下書信往來頻繁,趙曉差不多十天一封信,要李熙替他找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送進長安,辦的好,他來信表揚,辦的不好,他就來信羞臊。李熙記不清在哪封回信中提到過玄天無上宮的事了,但多半是提了,否則趙曉也不可能知道這些。
李熙道:“咱們大王現今被扣在哪?”
趙曉道:“這個還用問嗎,自然是玄貞觀啦,除了那即便是大明宮,咱也有辦法救大王出來,唯獨那個地方我是一點招都沒有。所以,隻好委屈你跑一趟啦。”
李熙拍著‘胸’脯道:“為了救大王早日脫離苦海,下刀山上火海我也願意。”
趙曉道:“那是上刀山下火海,你怎麽比我還緊張,看來請你這個救兵也不靠譜。”
李熙道:“趙兄所言極是,要不咱們就不去了吧。”
趙曉道:“想的美,你死也要死在玄貞觀裏。”
因為在服喪期間,李熙身上穿有孝服,如此登‘門’造訪自然十分不妥,受拜者忌諱,於朝廷禮製也不合。趙曉早準備好了,他給李熙準備了一套道袍,一把拂塵和一把劍。梳洗打扮了,左手捧劍,右手執拂塵,李熙看起來也有了幾分仙風道骨。
趙曉圍著他打量了一番,說:“不錯。”推著李熙就出了‘門’,乘馬車趕往崇仁坊的路上,趙曉把李湛如何衝撞無憂,被她扣留在關中抄經麵壁的經過說了一遍,其實也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說完讓李熙琢磨一條營救的方法,李熙瞪著眼想了一路,倒也想了一條妙計,名曰:見機行事。
趙曉也無奈地歎了一聲,李湛被扣三日,他不知跑了多少家搬請救兵,人一聽鄂王被囚,莫不義憤填膺,一副上刀山下火海的慷慨,待聽到扣留李湛的人是誰時,一個個就顧左右而言其他了,更有聰明的,趙曉登‘門’,索‘性’稱病不見,他們知道能扣留鄂王的人絕非等閑之輩,招惹不起。若論聰明,李熙也可以歸入聰明人行列,但李湛這他卻是非救不可的,即使救不出來,也要讓李湛知道自己的一片忠誠。
隻要不壯烈在玄貞觀裏,等將來這熊孩子做了皇帝,說不定就是一樁大功勞。
若是換做旁人,這樁生意,李熙覺得自己是穩賺不賠,不過想到麵對的是郭瑗時,他不覺心慌氣短手心冒汗,周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透著恐懼的氣息。這‘女’人太恐怖,連鄂王都吃的死死的,吃自己還不嚼的渣都不剩了。
一路上李熙不停地給自己打氣,鼓勵自己麵對強敵要有亮劍的‘精’神,鼓勵自己再苦再難也要堅持三個回合,輸了不丟臉,丟臉的是撐不到一合就讓人給拿了。
為了給自己打氣,李熙甚至還‘摸’出了自己隨身攜帶的一個紫葫蘆,葫蘆裏麵裝著六粒增長丹,他本來是想把這個給郭仲恭的,據梅榕說郭仲恭在家挨金堂郡主欺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夫妻生活不協調。郭傻子酒‘色’過度,身子早淘空了,原來‘混’跡‘花’場全靠吃‘藥’充‘門’麵,娶了金堂郡主後,被看的死死的,出不來,‘弄’不到要,唯一能見他的梅榕又死活不肯替他‘弄’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食髓而知味的金堂郡主,一經開‘蒙’做了‘女’人,求知‘欲’變的非常強烈,對夫妻間的那點秘密探索永無止境。
一個上‘床’就裝死的丈夫碰到一個求知‘欲’旺盛的妻子,感情不和,挨打自在情理之中。
李熙覺得得拉兄弟一把,老丈人快登基當皇帝了,再苦再累也得熬上幾年,好歹撈個駙馬的名分嘛。
這紫葫蘆裏的‘藥’本是打算等晚上梅榕來‘交’給他帶去的,就說是補‘藥’。
下了車,趙曉‘交’代李熙:“勸的成自然最好,勸不成也不要勉強,萬萬不能開罪了真人,後果你懂得。”李熙道:“知道,得罪了神仙,通常都會被雷劈死,我懂得。”
趙曉點點頭,噓然一歎,目送李熙向龍潭虎‘穴’走去。
李熙昂首‘挺’‘胸’,口中高聲念誦著“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千古名篇踏入了玄貞觀。
……
李熙換上重孝,鄭重其事地哭了一場。
楊家嫡孫既然看過老夫人遺容,下一步就是入土為安了。楊讚父親楊隆獻城歸附朝廷後,祖墳被河北軍鎮盜掘、平毀,楊隆暗使人收集骸骨移葬在藍田縣,起了一座莊宅專‘門’看守墳塋,楊隆夫‘婦’死後亦葬於此。
楊葛氏靈柩自然也要歸入藍田祖墳,吏部派有官員指示歸葬步驟,繁文縟節一堆,勞力而不勞心,傷情而不傷身。李熙按全套去做,倒落了個孝孫之名。
大唐國的禮製,‘侍’妾是沒有資格去藍田給楊老夫人守製的,李熙以平妻之禮待沐雅馨,但製度上並不符合規矩,禮部官員眉頭直皺,不肯答應,‘欲’使賄賂,沐雅馨自己道:“少生枝節吧,有你這份心就足夠了,我不貪這個虛名。”李熙讚了幾句,打發她回家探親。
他自己帶著正妻崔鶯鶯在田莊守製一百天整,日常功課一樣不拉。
七月中旬,李熙回到長安城,在家中設靈堂繼續守製。豐邑坊的老宅在去年八月,李熙在韶州起建鳳凰台新居時,曾大修過一次,裏裏外外簇然一新,更增添了若幹樓閣。比之先前的破敗已有天壤之別。
楊葛氏病逝後,許多追隨她多年的老家人都主動要求回鄉,楊家的舊家規,奴婢在家執役滿二十年,家主即為其脫籍為民。這些老家人早已是自由身,也早到了回鄉頤養天年的年紀,隻是割舍不下主仆情分才一直守在長安,守著破敗的家主,過著沒指望的清苦日子。
李熙對他們說:“多少年的賓主情分,怎忍一朝割舍?祖母不在了,正當由我來奉養你們終老,又怎可離去?”
‘門’房老顧道:“一朝天子用一朝臣,家國其實都一樣。大郎你當了家,自該用些自己中意的人,我們這些老朽,大郎你還看得上眼嗎?你看不上眼,又要顧惜我們的顏麵,心裏不覺得別扭嗎。與其如此,不如放我們回鄉去,也讓我們享幾天鄉野村叟之樂嘛。”
李熙事先問過楊藝,知道諸老都有子‘女’,並無孤寡,於是一聲歎息,每人饋贈千貫遣送,諸老感‘激’涕零,‘欲’要聲張,楊福以杖擊地,喝道:“糊塗,你們就忍心讓大郎吃官司嗎?”諸老悚然一驚,楊讚出京前楊家是什麽光景,而今又是什麽光景,靠他月俸十五貫,加上雜給三十貫的收入能有今天這份榮盛嗎?這錢來的有故事呀。
雖說大唐國無官不貪,貪腐早已成為一種風尚。不過一個小小的九品官,一年時間撈這麽多,未必還是有點過了。這等事萬萬聲張不得,楊福年老不糊塗,這話說的在理呀。
諸老想通這一節,把感‘激’放在心裏,當即收拾了行李,離城回鄉了。
沐雅馨的父親沐錚近來生意不大順,打算改行到太原跟人搭夥做煤炭生意,長安、洛陽、太原三地冬季用煤人家數以萬計,煤炭生意的前景十分看好。
變賣了鋪子和生意後沐錚籌措了三萬金,仍嫌本錢不夠,又將位於豐邑坊的宅子掛牌出售,急切間難以出手。沐雅馨鼓動李熙買下,說打掉後院圍牆,兩家即可以合為一家。
李熙說售價三千貫太高,讓沐雅馨回去勸勸她父親能否讓點,沐雅馨不樂意,嘴撅的能掛醬油瓶。李熙把她調戲夠了,方才哈哈一笑,取了一萬貫,讓沐雅馨拿去,說剩下的是自己入的股本,讓老丈人代為打理。喜的沐雅馨在李熙臉上留下了一個大大的紅‘唇’印。
趙曉來訪,李熙帶著這個紅‘唇’印相見。
趙曉從靈堂祭拜出來,見到李熙的臉,湊湊鼻子一言不發隻是搖頭,一徑去了客堂,李熙用手一抹才知尷尬,去洗了臉來,趙曉正端著茶碗四處打量,嘖嘖稱讚道:“這做了官就是好,你看看,這才配得上你平山伯的身份嘛。”
李熙道:“趙總管又打趣我,我是子爵。”故意問楊藝:“平山伯是誰,請出來奉茶。”
趙曉道:“我說了還不信,等著中使來宣旨吧,老夫人臨走前給聖上上了一道折子,聖上看完唏噓感概,念及靖邊侯曾於國家有過大功勞,特讓中書擬旨晉封你為平山伯。”
李熙慌忙整整衣袍望西北方向叩拜了,惹的趙曉鼻孔裏哼出一聲。
禮拜過後,李熙彎腰望著趙曉的臉,說:“趙兄有黑眼圈,這些天沒睡好嗎?”趙曉道:“睡好才怪了,大王讓人扣了,我這幾天正著急上火地想辦法營救呢。”
“啊!”李熙大吃了一驚,“名震兩衙三宮,掌壓長安萬年”的神京小霸王也有吃人扣的時候,什麽人這麽大的勢力?天子腳下這還有王法嘛。
李熙正要放兩句狠話以示對未來寶曆皇帝的忠心,趙曉道:“別說那些沒用的,我這次來就是搬你做救兵的。”
李熙笑道:“趙兄不許說笑,能拘押住大王的人,自非等閑之輩,我區區一個居喪在家的從七品小官能做些什麽?”
趙曉道:“能製住大王的人,固然是神通廣大,可俗話說得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她這把鎖隻有你這把鑰匙能打的開。無憂真人,不要跟我說你不認識她,你跟陳弘誌可是去過她那的。我說的沒錯吧,她對你印象還不錯,沒錯吧。”
李熙眨巴眨巴眼,問道:“你是說鄂王讓她給扣住了?”
趙曉籲歎了一聲,道:“這麽跟你說吧,在咱們大唐國除了天子、貴妃、太子和太子妃外,也隻有這位無憂真人能吃住咱們大王了,而且是一吃一個準,吃的死死的。”
李熙點點頭,道:“那倒也是,論輩分,她是咱們大王的……”
趙曉喝道:“這跟輩分沒關係,她是……”
趙曉‘欲’言又止,有些話雖然都是心知肚明,但說出來卻是犯忌諱的。李熙明白,故而順著趙曉的話說:“我明白,真人她是半仙之人嘛。”
趙曉道:“那是自然,否則也不必請你這位玄天無上宮的掌‘門’人前去搭救咱們大王了。”
趙曉知道李熙是玄天無上宮的掌‘門’並不稀罕,在韶州的這一年間二人‘私’下書信往來頻繁,趙曉差不多十天一封信,要李熙替他找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送進長安,辦的好,他來信表揚,辦的不好,他就來信羞臊。李熙記不清在哪封回信中提到過玄天無上宮的事了,但多半是提了,否則趙曉也不可能知道這些。
李熙道:“咱們大王現今被扣在哪?”
趙曉道:“這個還用問嗎,自然是玄貞觀啦,除了那即便是大明宮,咱也有辦法救大王出來,唯獨那個地方我是一點招都沒有。所以,隻好委屈你跑一趟啦。”
李熙拍著‘胸’脯道:“為了救大王早日脫離苦海,下刀山上火海我也願意。”
趙曉道:“那是上刀山下火海,你怎麽比我還緊張,看來請你這個救兵也不靠譜。”
李熙道:“趙兄所言極是,要不咱們就不去了吧。”
趙曉道:“想的美,你死也要死在玄貞觀裏。”
因為在服喪期間,李熙身上穿有孝服,如此登‘門’造訪自然十分不妥,受拜者忌諱,於朝廷禮製也不合。趙曉早準備好了,他給李熙準備了一套道袍,一把拂塵和一把劍。梳洗打扮了,左手捧劍,右手執拂塵,李熙看起來也有了幾分仙風道骨。
趙曉圍著他打量了一番,說:“不錯。”推著李熙就出了‘門’,乘馬車趕往崇仁坊的路上,趙曉把李湛如何衝撞無憂,被她扣留在關中抄經麵壁的經過說了一遍,其實也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說完讓李熙琢磨一條營救的方法,李熙瞪著眼想了一路,倒也想了一條妙計,名曰:見機行事。
趙曉也無奈地歎了一聲,李湛被扣三日,他不知跑了多少家搬請救兵,人一聽鄂王被囚,莫不義憤填膺,一副上刀山下火海的慷慨,待聽到扣留李湛的人是誰時,一個個就顧左右而言其他了,更有聰明的,趙曉登‘門’,索‘性’稱病不見,他們知道能扣留鄂王的人絕非等閑之輩,招惹不起。若論聰明,李熙也可以歸入聰明人行列,但李湛這他卻是非救不可的,即使救不出來,也要讓李湛知道自己的一片忠誠。
隻要不壯烈在玄貞觀裏,等將來這熊孩子做了皇帝,說不定就是一樁大功勞。
若是換做旁人,這樁生意,李熙覺得自己是穩賺不賠,不過想到麵對的是郭瑗時,他不覺心慌氣短手心冒汗,周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透著恐懼的氣息。這‘女’人太恐怖,連鄂王都吃的死死的,吃自己還不嚼的渣都不剩了。
一路上李熙不停地給自己打氣,鼓勵自己麵對強敵要有亮劍的‘精’神,鼓勵自己再苦再難也要堅持三個回合,輸了不丟臉,丟臉的是撐不到一合就讓人給拿了。
為了給自己打氣,李熙甚至還‘摸’出了自己隨身攜帶的一個紫葫蘆,葫蘆裏麵裝著六粒增長丹,他本來是想把這個給郭仲恭的,據梅榕說郭仲恭在家挨金堂郡主欺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夫妻生活不協調。郭傻子酒‘色’過度,身子早淘空了,原來‘混’跡‘花’場全靠吃‘藥’充‘門’麵,娶了金堂郡主後,被看的死死的,出不來,‘弄’不到要,唯一能見他的梅榕又死活不肯替他‘弄’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食髓而知味的金堂郡主,一經開‘蒙’做了‘女’人,求知‘欲’變的非常強烈,對夫妻間的那點秘密探索永無止境。
一個上‘床’就裝死的丈夫碰到一個求知‘欲’旺盛的妻子,感情不和,挨打自在情理之中。
李熙覺得得拉兄弟一把,老丈人快登基當皇帝了,再苦再累也得熬上幾年,好歹撈個駙馬的名分嘛。
這紫葫蘆裏的‘藥’本是打算等晚上梅榕來‘交’給他帶去的,就說是補‘藥’。
下了車,趙曉‘交’代李熙:“勸的成自然最好,勸不成也不要勉強,萬萬不能開罪了真人,後果你懂得。”李熙道:“知道,得罪了神仙,通常都會被雷劈死,我懂得。”
趙曉點點頭,噓然一歎,目送李熙向龍潭虎‘穴’走去。
李熙昂首‘挺’‘胸’,口中高聲念誦著“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千古名篇踏入了玄貞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