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赫道:“果然朝廷平了幽州,朱赫就卸甲歸鄉耕田去,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李熙叫道:“將軍慎言,而今四海平靖,歌舞升平,乃是千古未有的大盛世,你怎能說出天下是‘亂’世這等話,若讓有心人聽去,恐於將軍十分不利。”
李載風也勸朱赫留心禍從口出,朱赫悶悶不語。
楊藝帶人送早飯來,李熙回屋去換道袍,洗漱後趕到飯廳,朱赫和李載風已經吃完,正要出‘門’,問他們哪去,李載風答:“關中已經遊過,我們要回幽州了,平山伯不會食言吧。”
李熙道:“豈敢,二位前去喝茶,回頭我們一起去馬市看看,為二位選兩匹腳力好的馬。”朱赫和李載風麵麵相覷,不解李熙為何突然變得這麽好心。
李熙當然不完全是好心,他是想借給二人買馬的機會,隨便給自己也尋‘摸’一匹良駒。韶州那片赤兔馬,他是徹底傷心失望了。自己不懂馬,為避免再次上當,這回得找個懂行的給長長眼,朱赫和李載風久在軍旅,眼光自然比自己好高明的多。
此一去三人皆有斬獲,朱赫選了一匹其貌不揚的青海馬,取名“揚威”,李載風選了匹雄峻的赤‘色’西域馬,取名“紫電”,李熙則選了一匹很罕見的白‘毛’青海馬,取名“白龍”,李載風說以龍命名,恐對天子不敬,不如改叫“欺霜”或叫“壓雪”,李熙覺得這兩個名字太文雅,不夠威風,配不上他這匹外貌普通卻價值千金的千裏馬,思來想去,他決定將自己的愛馬命名為“寶馬”。
三匹馬‘花’費近兩千貫,其中李熙的“寶馬”‘花’費近千金,即便如此,朱赫和李載風還是對李熙的慷慨散金之舉記憶深刻,表示自己以前可能是看錯人了,平山伯並非像他們想象的那麽不堪。
看看將到豐邑坊,忽然被一夥乞丐擋住了去路。烈日當空,街邊的槐樹下,坐著兩排人,前排五個後排六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麵,這些人雖然落魄,坐在那卻是腰杆‘挺’直,凝如嵩嶽,有一種虎死不倒威的壯烈。
一個乞丐手持打狗‘棒’攔住三人,揮手說:“丐幫幹事,諸位商旅請轉道走。”
李熙拱手說道:“這條路是回家最捷徑,請兄弟行個方便。”
那乞丐望見李熙拱手的姿勢,吃了一驚,認得是自己人,便也拱手如儀,問:“兄弟‘混’那座山頭。”李熙笑答:“嶺南韶州大歡喜。”
那丐道:“聽過,聽過,是呂八建的新壇對不對?不過兄弟穿的這麽威風,是‘門’內弟兄還是施主恩人?告知兄弟好稟報。”
李熙道:“‘門’內兄弟,司職軍師。”
這一說,那丐忙躬身行禮。天下丐幫是一家,弟子數十萬,壇口隻有總壇和分壇之分,韶州雖然不大卻設有一個總壇,長安雖大也隻有一個總壇,彼處軍師到長安也是尊長,禮數上可缺不得。
丐幫弟子行過禮,又問了李熙姓名,忙報知幹事老大,那老大跑來,行了禮通了姓名,謙遜地說道:“不知是楊軍師車駕,耽擱了,恕罪恕罪。”李熙道:“一家兄弟不必客氣,隻是天熱,懶得繞行,故而請行個方便。”幹事老大連聲道:“自然,自然。”陪著李熙往前走,李熙又望了眼那十一個人,忽然心中生疑,大步向前,來到眾人麵前,彎下腰問其中一人:“你是幽州的朱大哥。”
那人抬起頭,用一雙渾濁的眼睛打量著李熙,許久才從幹裂的嘴‘唇’裏擠出一句話:“二弟,是你麽。”
李熙沒想到會在長安遇見朱克榮和周宛等人,朱赫和李載風顯然也沒有料到,他們看出那十一個乞丐有些麵熟,卻不敢相信那會是自己的大哥。
兄弟一行人相見落淚時,李熙把丐幫的幹事小老大叫過來詢問了原因,小老大知道的不多,隻說是奉命驅趕這十一個人。這十一個人先前在皇城外靜坐,被他們驅趕後,又挪到了這兒。小老大聲言自己跟他們無冤無仇,也沒聽過他們跟丐幫弟兄有什麽仇,驅趕他們的命令是上麵掌壇老大下的,他猜測可能是官府那邊有吩咐。
李熙道:“這十一個人都是我的舊相識,我收了他們,不會再代你為難,掌壇老大那邊,煩你通報一聲。”又將幾貫錢給了幹事老大,說請兄弟們喝茶。
幹事老大謝過賞,帶著一幫兄弟去了。
在豐邑坊楊宅,朱克榮訴說了回到幽州後發生了一些事。自吳元濟之‘亂’被平息後,河北各鎮心中皆懷恐懼,戰戰兢兢,惶惶不可終日。盧龍軍節度使劉總思來想去準備獻地於朝廷,自己帶上家眷來長安做個閑官,與天子特使‘私’下秘唔,條件已經談的差不多了。
幽州大將何正章不滿獻地之策,聯合一幹元勳老將起來反對,朱克榮之父營州刺史朱洄也被何正章列在名單中。兩天月前朝廷降旨升劉總為太子太保,兌現了密談中的一部分條件,劉總由此心意已決,為防止何正章阻擾,設計‘誘’殺了何正章,以示威懾。朱洄領軍在營州,朱家在幽州根基深厚,劉總不敢輕舉妄動,便使了一個計策,保舉朱洄之子朱克榮為禁軍將軍,燕趙十二騎亦各有職掌,要朱克榮一行到長安上任。
朱克榮與父親朱洄商議後,認為對抗朝廷非忠臣義士所為,劉總雖以小人之心待人,用心卻是好的,於是欣然進京履新。一行人五月出幽州,一路遊山玩水,到七月初才入長安,不意原先主持迎納劉總入京的宰相裴度此刻帶相銜出鎮成都,為西川節度使。新任宰相嫉妒裴度功勳,不認舊賬,對劉總的諫書置之不理,不予奏聞。致使朱克榮等人在長安進退失所,竟至流落街頭。
十一個人此前從未進過京,在京城舉目無親,更有朋友,去大明宮外請願,被禁軍驅散,又在皇城外靜坐,引起百官非議,當政宰相授意長安縣找人驅趕。長安縣找到丐幫,要其派人驅趕。朱克榮說他們與前開驅趕他們的丐幫惡鬥過幾回,丐幫傷了二十幾個,從此不敢硬來,改為每日陪著“靜坐”,但看有人與他們接觸,便群起‘騷’擾,將來人驅散。
朱克榮知道在皇城外靜坐於事無補,這才移往城西,他曾聽李熙說過家住城西豐邑坊,‘欲’登‘門’求告,一則舍不下麵子,二來他也知道李熙此刻還在韶州,而他的家人自己不認識,他們也不認識自己,但憑自己一句話,人家也未必肯信。
一行人彷徨無落,就走街邊枯坐終日,看看的就淪為乞丐了。
李熙問:“大哥此來,二嫂可曾帶來了?”
立即收獲了十數道憤怒的目光。李熙臉一紅,訕訕地笑道:“大哥是鐵錚錚的硬漢子,頂天立地,就算受些小挫折又算得了什麽,長安待不住,大不了討飯回幽州去,仍是一條漢子,可嫂子是‘女’流之輩,若經此磨難,不知道該愁成什麽樣,得趕緊接過來好好安撫。勿讓她再傷心傷身。”
一人出言譏諷道:“楊參軍可真會憐香惜‘玉’。”
李熙笑道:“不敢,不過‘女’流之輩到底更柔弱,更經不起折騰。”
朱克榮壓住四眾不滿的目光,苦笑道:“若不是帶著她四處遊山玩水耽擱了時日,也不至於淪落到如今這地步。早到十天,裴相還在京城,合適不成?”
李熙道:“這怕就是所謂的天意吧,怪不得嫂子。”
不必抬頭也知道有許多雙不滿的眼睛正盯著自己,李熙卻不在乎,喊來旺財,指著剛才出言譏諷自己的那個漢子:“屠五,你帶路,還有你,朱赫、李載風,跟著一起。你們一起去把嫂子接回來。”又吩咐旺財:“把夫人和沐夫人也叫上一起去。‘女’人家在一起好說話。”
韓氏現今寄居在通義坊的一座道觀裏,給‘女’道士縫補衣服,以求安身之地,被接回豐邑坊時,身穿一件帶著補丁的麻衣,清湯素麵,看起來……倒是更好看了。
李熙跳出‘門’去迎接,被屠五和朱赫攔住不讓靠前。韓氏低著頭向李熙福了一禮,低著頭沒有說話,崔鶯鶯扶著她往後宅去。沐雅馨暗暗捏了李熙一把,好心好意地提醒道:“老夫人在天之靈看著呢,休要做出有辱‘門’風的事。”
李熙將中指指節在沐雅馨額頭鑿了一下,咬著牙道:“還說,回去換件衣裳,好好梳妝打扮一番,一身錦繡硬讓人荊釵布衣給比下去了,你讓我老臉往哪擱。”沐雅馨慌了神,‘摸’‘摸’臉,低頭看看衣裳,嘀咕道:“怎麽會呢,怎麽會呢。”被李熙打擊的信心全無,慌慌張張地跑了去。
李熙打了個響指,暗自得意非凡。
經沐雅馨提議,李熙把朱克榮夫妻並十二騎安排在新購的沐錚府上,兩個宅院間此刻隻開了一道小‘門’,‘門’上無‘門’,為了“方便”,沐雅馨讓楊藝安了道‘門’,鎖安在北麵,鑰匙‘交’給韓氏掌管,防備某人閑暇無事溜過去閑纏。
此舉大傷楊‘門’家主顏麵,李熙怒氣衝衝地將行李搬入書房,決心多讀幾本聖賢書,以陶冶情‘操’,改變世人對他的看法。沐雅馨不放心,也把行李搬入書房,坐鎮看守。且用自己大施美人計,日夜不息,將家賊肚子裏的一點禍水淘‘弄’幹淨。
李熙有些頂不住神,某日沐美人當麵又施美人計,李熙慌忙去找自己的護身法寶紫葫蘆,心裏卻驀然吃了一驚,直嚇出一身冷汗來。那個裝著六粒增長丹的紫葫蘆竟不翼而飛了!
不必傷痛腦筋,李熙也知道它現在在誰的手裏,無憂真人,郭瑗,自己心目中曾經的‘女’神,現在的瑗姐。李熙用頭撞沐雅馨的肚皮,希冀自己一頭撞死拉倒。
沐雅馨對這個新玩法大感興趣,‘挺’‘胸’收腹讓李熙再來一次,李熙經不住白晃晃一堵‘肉’牆的‘誘’‘惑’,嚎叫一聲撞了過去,沐雅馨麻溜地一閃身,楊‘門’家主直接撲在地上,降落的過程中鼻子和青磚親密磨蹭,破了塊皮,血流不止。
夜深人靜的楊宅後‘花’園驀然發出一聲長嘶,然後塗著白鼻子的楊‘門’家主如願以償地見到了朝思暮想相見的那個她。
韓氏藏在手握棍‘棒’闖入書房“救人”朱克榮身後,看到鼻子上塗了白‘藥’末在跟自己招手打招呼,忍不住“撲哧”一笑。燕趙十二騎隨之也哈哈大笑起來。
第二天,李熙把楊藝叫過來罵了一通,責令二人立即在書房地上鋪上地毯,要又軟又厚的那種。楊藝是個很懂事的人,自不會問家主鼻子為何會跟青磚磨蹭這樣的話,另一個聰明人小清卻這樣問了,而且刨根究底地追問細節,讓李熙覺得她不是來還自己紫葫蘆和增長丹而純粹是來看自己出醜的。
一年不見,小清較之以前長高了不少,她一進‘門’時李熙就攔住她量了一下身高,隻達到自己的‘胸’口,一米六左右吧,看她舒展的四肢,李熙斷定還孩子還有增長的空間。
小清和李熙隻見過兩次麵,見麵後卻絲毫沒有陌生感,倒像是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樣,輕鬆自如,小道童雖然隻有十四歲,又是個出家人,卻很喜歡男‘女’間的小笑話。這一點很合李熙的胃口,儲藏在肚子裏封存了好幾年沒用的葷段子一股腦拋灑出來,樂得小姑娘哈哈大笑,一副久經江湖見多識廣的樣子。
不過李熙還是一眼看穿了她的底細,這小道童其實純潔的很,她這一言一行都是裝出來的,用來保護自己的手段,想來跟著‘女’神‘混’日子也並不容易。
“師父‘交’代我辦的事我辦完了。那個應該還給我了吧。”小清最後說,伸出一隻白白嫩嫩的小手。
“什麽?”
“衣裳。”
“哦……,什麽衣裳?”
“這個笑話一定也不幽默。你瑗姐的衣裳,沒理由借給你穿一回,你就‘私’吞了吧。”
“沒洗呢,真的。洗完之後,我會親自登‘門’請小清姑娘過來拿。”
“行吧,我就拿你這句話回她。”
“真不留下來嚐嚐我的廚藝,保管你吃過後還想來第二回。”
“嗯,不妨你炒兩個清淡小菜我帶回去,你瑗姐這兩天胃痛。”
“怕是酒喝多了,她不該喝這麽多酒,再年輕酒喝多了也受不了,喝酒傷胃,我有幾樣拿手小菜專‘門’養胃。你等著,我去也。”
一刻鍾後,李熙提著個食盒興衝衝奔回來,叫一聲:“小清姑娘讓你久等了。”看到的卻是叉著腰不懷好意地盯著自己的沐雅馨。沐夫人體諒他鼻子剛受過傷,沒有打,隻是擰了擰他的耳朵,李熙張嘴發出一聲慘嚎的同時。小清在玄貞觀也發了一聲慘叫,她被無憂真人擰了耳朵,小清一邊‘揉’著耳朵,一邊陪著笑臉說:“我這就會去把菜拿來。”
李載風也勸朱赫留心禍從口出,朱赫悶悶不語。
楊藝帶人送早飯來,李熙回屋去換道袍,洗漱後趕到飯廳,朱赫和李載風已經吃完,正要出‘門’,問他們哪去,李載風答:“關中已經遊過,我們要回幽州了,平山伯不會食言吧。”
李熙道:“豈敢,二位前去喝茶,回頭我們一起去馬市看看,為二位選兩匹腳力好的馬。”朱赫和李載風麵麵相覷,不解李熙為何突然變得這麽好心。
李熙當然不完全是好心,他是想借給二人買馬的機會,隨便給自己也尋‘摸’一匹良駒。韶州那片赤兔馬,他是徹底傷心失望了。自己不懂馬,為避免再次上當,這回得找個懂行的給長長眼,朱赫和李載風久在軍旅,眼光自然比自己好高明的多。
此一去三人皆有斬獲,朱赫選了一匹其貌不揚的青海馬,取名“揚威”,李載風選了匹雄峻的赤‘色’西域馬,取名“紫電”,李熙則選了一匹很罕見的白‘毛’青海馬,取名“白龍”,李載風說以龍命名,恐對天子不敬,不如改叫“欺霜”或叫“壓雪”,李熙覺得這兩個名字太文雅,不夠威風,配不上他這匹外貌普通卻價值千金的千裏馬,思來想去,他決定將自己的愛馬命名為“寶馬”。
三匹馬‘花’費近兩千貫,其中李熙的“寶馬”‘花’費近千金,即便如此,朱赫和李載風還是對李熙的慷慨散金之舉記憶深刻,表示自己以前可能是看錯人了,平山伯並非像他們想象的那麽不堪。
看看將到豐邑坊,忽然被一夥乞丐擋住了去路。烈日當空,街邊的槐樹下,坐著兩排人,前排五個後排六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麵,這些人雖然落魄,坐在那卻是腰杆‘挺’直,凝如嵩嶽,有一種虎死不倒威的壯烈。
一個乞丐手持打狗‘棒’攔住三人,揮手說:“丐幫幹事,諸位商旅請轉道走。”
李熙拱手說道:“這條路是回家最捷徑,請兄弟行個方便。”
那乞丐望見李熙拱手的姿勢,吃了一驚,認得是自己人,便也拱手如儀,問:“兄弟‘混’那座山頭。”李熙笑答:“嶺南韶州大歡喜。”
那丐道:“聽過,聽過,是呂八建的新壇對不對?不過兄弟穿的這麽威風,是‘門’內弟兄還是施主恩人?告知兄弟好稟報。”
李熙道:“‘門’內兄弟,司職軍師。”
這一說,那丐忙躬身行禮。天下丐幫是一家,弟子數十萬,壇口隻有總壇和分壇之分,韶州雖然不大卻設有一個總壇,長安雖大也隻有一個總壇,彼處軍師到長安也是尊長,禮數上可缺不得。
丐幫弟子行過禮,又問了李熙姓名,忙報知幹事老大,那老大跑來,行了禮通了姓名,謙遜地說道:“不知是楊軍師車駕,耽擱了,恕罪恕罪。”李熙道:“一家兄弟不必客氣,隻是天熱,懶得繞行,故而請行個方便。”幹事老大連聲道:“自然,自然。”陪著李熙往前走,李熙又望了眼那十一個人,忽然心中生疑,大步向前,來到眾人麵前,彎下腰問其中一人:“你是幽州的朱大哥。”
那人抬起頭,用一雙渾濁的眼睛打量著李熙,許久才從幹裂的嘴‘唇’裏擠出一句話:“二弟,是你麽。”
李熙沒想到會在長安遇見朱克榮和周宛等人,朱赫和李載風顯然也沒有料到,他們看出那十一個乞丐有些麵熟,卻不敢相信那會是自己的大哥。
兄弟一行人相見落淚時,李熙把丐幫的幹事小老大叫過來詢問了原因,小老大知道的不多,隻說是奉命驅趕這十一個人。這十一個人先前在皇城外靜坐,被他們驅趕後,又挪到了這兒。小老大聲言自己跟他們無冤無仇,也沒聽過他們跟丐幫弟兄有什麽仇,驅趕他們的命令是上麵掌壇老大下的,他猜測可能是官府那邊有吩咐。
李熙道:“這十一個人都是我的舊相識,我收了他們,不會再代你為難,掌壇老大那邊,煩你通報一聲。”又將幾貫錢給了幹事老大,說請兄弟們喝茶。
幹事老大謝過賞,帶著一幫兄弟去了。
在豐邑坊楊宅,朱克榮訴說了回到幽州後發生了一些事。自吳元濟之‘亂’被平息後,河北各鎮心中皆懷恐懼,戰戰兢兢,惶惶不可終日。盧龍軍節度使劉總思來想去準備獻地於朝廷,自己帶上家眷來長安做個閑官,與天子特使‘私’下秘唔,條件已經談的差不多了。
幽州大將何正章不滿獻地之策,聯合一幹元勳老將起來反對,朱克榮之父營州刺史朱洄也被何正章列在名單中。兩天月前朝廷降旨升劉總為太子太保,兌現了密談中的一部分條件,劉總由此心意已決,為防止何正章阻擾,設計‘誘’殺了何正章,以示威懾。朱洄領軍在營州,朱家在幽州根基深厚,劉總不敢輕舉妄動,便使了一個計策,保舉朱洄之子朱克榮為禁軍將軍,燕趙十二騎亦各有職掌,要朱克榮一行到長安上任。
朱克榮與父親朱洄商議後,認為對抗朝廷非忠臣義士所為,劉總雖以小人之心待人,用心卻是好的,於是欣然進京履新。一行人五月出幽州,一路遊山玩水,到七月初才入長安,不意原先主持迎納劉總入京的宰相裴度此刻帶相銜出鎮成都,為西川節度使。新任宰相嫉妒裴度功勳,不認舊賬,對劉總的諫書置之不理,不予奏聞。致使朱克榮等人在長安進退失所,竟至流落街頭。
十一個人此前從未進過京,在京城舉目無親,更有朋友,去大明宮外請願,被禁軍驅散,又在皇城外靜坐,引起百官非議,當政宰相授意長安縣找人驅趕。長安縣找到丐幫,要其派人驅趕。朱克榮說他們與前開驅趕他們的丐幫惡鬥過幾回,丐幫傷了二十幾個,從此不敢硬來,改為每日陪著“靜坐”,但看有人與他們接觸,便群起‘騷’擾,將來人驅散。
朱克榮知道在皇城外靜坐於事無補,這才移往城西,他曾聽李熙說過家住城西豐邑坊,‘欲’登‘門’求告,一則舍不下麵子,二來他也知道李熙此刻還在韶州,而他的家人自己不認識,他們也不認識自己,但憑自己一句話,人家也未必肯信。
一行人彷徨無落,就走街邊枯坐終日,看看的就淪為乞丐了。
李熙問:“大哥此來,二嫂可曾帶來了?”
立即收獲了十數道憤怒的目光。李熙臉一紅,訕訕地笑道:“大哥是鐵錚錚的硬漢子,頂天立地,就算受些小挫折又算得了什麽,長安待不住,大不了討飯回幽州去,仍是一條漢子,可嫂子是‘女’流之輩,若經此磨難,不知道該愁成什麽樣,得趕緊接過來好好安撫。勿讓她再傷心傷身。”
一人出言譏諷道:“楊參軍可真會憐香惜‘玉’。”
李熙笑道:“不敢,不過‘女’流之輩到底更柔弱,更經不起折騰。”
朱克榮壓住四眾不滿的目光,苦笑道:“若不是帶著她四處遊山玩水耽擱了時日,也不至於淪落到如今這地步。早到十天,裴相還在京城,合適不成?”
李熙道:“這怕就是所謂的天意吧,怪不得嫂子。”
不必抬頭也知道有許多雙不滿的眼睛正盯著自己,李熙卻不在乎,喊來旺財,指著剛才出言譏諷自己的那個漢子:“屠五,你帶路,還有你,朱赫、李載風,跟著一起。你們一起去把嫂子接回來。”又吩咐旺財:“把夫人和沐夫人也叫上一起去。‘女’人家在一起好說話。”
韓氏現今寄居在通義坊的一座道觀裏,給‘女’道士縫補衣服,以求安身之地,被接回豐邑坊時,身穿一件帶著補丁的麻衣,清湯素麵,看起來……倒是更好看了。
李熙跳出‘門’去迎接,被屠五和朱赫攔住不讓靠前。韓氏低著頭向李熙福了一禮,低著頭沒有說話,崔鶯鶯扶著她往後宅去。沐雅馨暗暗捏了李熙一把,好心好意地提醒道:“老夫人在天之靈看著呢,休要做出有辱‘門’風的事。”
李熙將中指指節在沐雅馨額頭鑿了一下,咬著牙道:“還說,回去換件衣裳,好好梳妝打扮一番,一身錦繡硬讓人荊釵布衣給比下去了,你讓我老臉往哪擱。”沐雅馨慌了神,‘摸’‘摸’臉,低頭看看衣裳,嘀咕道:“怎麽會呢,怎麽會呢。”被李熙打擊的信心全無,慌慌張張地跑了去。
李熙打了個響指,暗自得意非凡。
經沐雅馨提議,李熙把朱克榮夫妻並十二騎安排在新購的沐錚府上,兩個宅院間此刻隻開了一道小‘門’,‘門’上無‘門’,為了“方便”,沐雅馨讓楊藝安了道‘門’,鎖安在北麵,鑰匙‘交’給韓氏掌管,防備某人閑暇無事溜過去閑纏。
此舉大傷楊‘門’家主顏麵,李熙怒氣衝衝地將行李搬入書房,決心多讀幾本聖賢書,以陶冶情‘操’,改變世人對他的看法。沐雅馨不放心,也把行李搬入書房,坐鎮看守。且用自己大施美人計,日夜不息,將家賊肚子裏的一點禍水淘‘弄’幹淨。
李熙有些頂不住神,某日沐美人當麵又施美人計,李熙慌忙去找自己的護身法寶紫葫蘆,心裏卻驀然吃了一驚,直嚇出一身冷汗來。那個裝著六粒增長丹的紫葫蘆竟不翼而飛了!
不必傷痛腦筋,李熙也知道它現在在誰的手裏,無憂真人,郭瑗,自己心目中曾經的‘女’神,現在的瑗姐。李熙用頭撞沐雅馨的肚皮,希冀自己一頭撞死拉倒。
沐雅馨對這個新玩法大感興趣,‘挺’‘胸’收腹讓李熙再來一次,李熙經不住白晃晃一堵‘肉’牆的‘誘’‘惑’,嚎叫一聲撞了過去,沐雅馨麻溜地一閃身,楊‘門’家主直接撲在地上,降落的過程中鼻子和青磚親密磨蹭,破了塊皮,血流不止。
夜深人靜的楊宅後‘花’園驀然發出一聲長嘶,然後塗著白鼻子的楊‘門’家主如願以償地見到了朝思暮想相見的那個她。
韓氏藏在手握棍‘棒’闖入書房“救人”朱克榮身後,看到鼻子上塗了白‘藥’末在跟自己招手打招呼,忍不住“撲哧”一笑。燕趙十二騎隨之也哈哈大笑起來。
第二天,李熙把楊藝叫過來罵了一通,責令二人立即在書房地上鋪上地毯,要又軟又厚的那種。楊藝是個很懂事的人,自不會問家主鼻子為何會跟青磚磨蹭這樣的話,另一個聰明人小清卻這樣問了,而且刨根究底地追問細節,讓李熙覺得她不是來還自己紫葫蘆和增長丹而純粹是來看自己出醜的。
一年不見,小清較之以前長高了不少,她一進‘門’時李熙就攔住她量了一下身高,隻達到自己的‘胸’口,一米六左右吧,看她舒展的四肢,李熙斷定還孩子還有增長的空間。
小清和李熙隻見過兩次麵,見麵後卻絲毫沒有陌生感,倒像是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樣,輕鬆自如,小道童雖然隻有十四歲,又是個出家人,卻很喜歡男‘女’間的小笑話。這一點很合李熙的胃口,儲藏在肚子裏封存了好幾年沒用的葷段子一股腦拋灑出來,樂得小姑娘哈哈大笑,一副久經江湖見多識廣的樣子。
不過李熙還是一眼看穿了她的底細,這小道童其實純潔的很,她這一言一行都是裝出來的,用來保護自己的手段,想來跟著‘女’神‘混’日子也並不容易。
“師父‘交’代我辦的事我辦完了。那個應該還給我了吧。”小清最後說,伸出一隻白白嫩嫩的小手。
“什麽?”
“衣裳。”
“哦……,什麽衣裳?”
“這個笑話一定也不幽默。你瑗姐的衣裳,沒理由借給你穿一回,你就‘私’吞了吧。”
“沒洗呢,真的。洗完之後,我會親自登‘門’請小清姑娘過來拿。”
“行吧,我就拿你這句話回她。”
“真不留下來嚐嚐我的廚藝,保管你吃過後還想來第二回。”
“嗯,不妨你炒兩個清淡小菜我帶回去,你瑗姐這兩天胃痛。”
“怕是酒喝多了,她不該喝這麽多酒,再年輕酒喝多了也受不了,喝酒傷胃,我有幾樣拿手小菜專‘門’養胃。你等著,我去也。”
一刻鍾後,李熙提著個食盒興衝衝奔回來,叫一聲:“小清姑娘讓你久等了。”看到的卻是叉著腰不懷好意地盯著自己的沐雅馨。沐夫人體諒他鼻子剛受過傷,沒有打,隻是擰了擰他的耳朵,李熙張嘴發出一聲慘嚎的同時。小清在玄貞觀也發了一聲慘叫,她被無憂真人擰了耳朵,小清一邊‘揉’著耳朵,一邊陪著笑臉說:“我這就會去把菜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