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李熙巡營,見小旗大者有七八十人,小的隻有十幾人,遂問‘毛’樂明火旗下總共有多少小旗,‘毛’樂支支吾吾答不上來,被李熙劈頭蓋臉地訓斥了一通,‘毛’樂委屈地說:“不光咱們明火旗是這樣,其他各總旗也是這樣,四大佑聖旗不也是‘亂’糟糟的嗎?”
李熙道:“我說你兩句,你倒覺得委屈了,一位軍務不知屬下有多少兵,這我且不說了,人來人往的,也的確說不清。可是有多少小旗你都不知道,說的過去嗎,好意思嗎,還大言不慚地說四大佑聖旗如何如何,人家‘亂’,你就要跟著‘亂’嗎?人家夫妻倆吵嘴你就回去打老婆嗎,有意思嗎?”
‘毛’樂道:“那你說怎麽辦,法無定例,我也不知道怎麽‘弄’。”
李熙道:“聽好了,將來那個,滿二十人授給小旗,除了小旗主外,還要選兩個護旗,一個掌文書名冊管錢糧出納,要搞清楚自己手下有多少人,不能渾渾噩噩過日子。另一個護旗掌軍務訓練,弘法的同時也要護法,沒事多練練功,練練隊形,別一到宿地就出去偷‘雞’‘摸’狗,咱們是神兵,不是妖兵,你看看你們這幫王八蛋,軍紀差的比妖兵還不如。怎麽弘法,怎麽救百姓於水火,怎麽跟著我建立一番功業,怎麽封妻蔭子,享一番榮華富貴?”
‘毛’樂唯唯諾諾,陳蘇見表哥被訓斥的麵紅耳赤,悄悄湊過來問道:“怎麽,又挨訓啦?”‘毛’樂沒好氣地回道:“奇怪麽,我哪天不挨訓。”陳蘇嘖嘖嘴,道:“何苦呢,何必呢,說了咱們一起回去找貓哥,在哪都能‘混’出頭,就這不行。這人盯上咱們啦,要說也的確怪我,可大錯已經鑄成,咱們還是走吧,你再陪小心也熬不出頭了。”
‘毛’樂道:“牢‘騷’話說完了沒有,說完了就趕緊去見他。你不是一直抱怨他不重用你嗎,現在他正要重用你做分旗主呢。”
陳蘇道:“‘毛’樂,你知道你為啥天天吃人訓嗎,你不懂事嘛,這麽大的好事你怎麽不早說呢,換我是總旗主我也要訓斥你。不……懂……事。”
陳蘇在‘毛’樂頭上拍了一巴掌一瘸一拐地來見李熙,點頭哈腰,問吃了沒有。李熙淡淡地說:“我聽說你水‘性’不錯,在水裏能憋一盞茶的功夫。”
陳蘇道:“要是‘精’神好兩盞茶也能憋。”
李熙指著碧清的河水說:“我的劍掉河裏了,煩你把我撈上來。”
陳蘇望著李熙,張口結舌,半晌點點頭,咬咬牙,嘿嘿笑了兩聲,一瘸一拐來到河邊,褪去皮襖,蹬了靴子,一頭紮進了冰冷的河水裏。
足足一盞茶的功夫,陳蘇從水裏探出腦袋,手裏舉著把劍,換了口氣,叫道:“找到啦。”臉上水一抹,再看岸上空無一人,陳蘇從水裏爬上來,抖得直哆嗦,嘴裏正不幹不淨地罵著,忽然有小卒過來說:“分主,總主有請。”
陳蘇環顧左右不見有人,遂指著自己的鼻子,問:“叫我?”
小卒道:“是,總主請二旗主去商議組建水軍的事。”
陳蘇默了會,咧嘴自笑,又指著自己濕淋淋的衣裳說:“容我換件衣裳再去見總主。”
李熙想組建水軍的念頭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江南水多,行軍、打仗、運輸輜重都離不開船。鄂州建有水師,規模雖不及嶺南水師大,卻也頗為可觀。要打下鄂州,沒有水師協同,難度將大的多。
洪州和江州軍下都有一支規模不大的水軍,年長日久不作戰,早淪落為大小官員的出行工具了,水師將領‘私’下利用船隻走‘私’鹽鐵等違禁品牟利。
李熙接受了兩水師的船,原有兵將一個不用,全部解散。募兵不難,難的是選將。明火旗組建在江西境內,時間不長,千裏馬‘混’在騾馬群中,一時還難以分辨,除了熊欣兒八匹神馬,李熙找不到一匹合用的。
從嶺南過來的人也不多,堪稱將才的,李熙是一個也找不出。不過硬要在矮子裏挑將軍,李熙還是中意陳蘇。這廝既然有能力忽悠七千人去打洪州,而且差一點就成功了,說明他還是有點才華的。
李熙之所以遲遲未用他,主要是擔心此人眉生橫骨,是個桀驁不馴,難以駕馭的人,即便眼下‘蒙’難屈從自己,將來也難跟自己是一條心。
不過現在李熙想通了,隻要他能撐起一片天,能是個方麵之才,駕馭不了做個朋友也可以,做不成朋友做個道友呢,共同弘揚正道之法,總比肆意打壓他,讓他嫉恨好。
讓他下水撈劍,倒不是李熙故意為難他,而是今早練功時心裏走神,不慎把劍扔水裏去了。昨晚李熙做了個噩夢,夢境很可怕,他夢見陳招弟在度龍山養胎時,忽然一股官軍殺上山去,擒住了她,要擄她回去做奴婢,因為嫌她肚子太大走不動路,遂在路邊一塊巨石上用刀剖開了她的肚子……
這個夢嚇的李熙一身汗,整個後半夜都無法入睡,今早練劍時又想起來,一時走神才把劍扔河裏去的。
陳蘇下河撈劍前的臉部表情變化告訴李熙,他的心情是複雜的,‘亂’作一團麻的,對自己是愛恨‘交’織的。
唉,這個可憐的男人。
明火旗的水軍建成之日,李熙正式認命陳蘇為水師分旗分旗主,班次在各分旗之上。
到此時為之,明火旗已建成東、西、南、北、中和水師六大分旗,另有先鋒、敢戰、護軍、親衛四個直屬小旗。除水師外,每小旗人數二十人到三十人之間,超過三十人分建新旗,稱之為副旗,用原來旗號,由原來旗主掌管,副旗不計入藍冊,每分旗下轄二十個小旗,分旗主下設點檢官,執掌文書名冊;設執法官,執掌軍法;設度支官,執掌軍糧軍械供應;設參謀官,執掌軍務。小旗主管轄副旗超過十五個升格為分旗主,原分旗分為左右,新分旗主排位在原旗主之下。
鬱秀成曾問李熙若小旗主招兵買馬太快,官位不夠用怎麽辦。李熙反問他:“那時節,他們好意思不給我升官嗎?”
鬱秀成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製度設計在鼓勵各小旗主招兵買馬,各小旗主自然不遺餘力擴充自己的實力,先是東分旗,分成了東左、東右,繼而中分旗也變成了中左、中右,影響所及,連先鋒旗也嚷著要升格,因為他們的副旗已經達到十九個。
受此影響,明火旗由不足三千人短短半個月就‘激’增至萬人,蘄州糧食不足供應,江州也夠嗆。不光糧食被小旗主們‘逼’的坐立不安的分旗主們一片主戰聲,不建大功,總旗主無法升遷,壓的他們也跟著倒黴。反之,總旗主要是能升為將軍,就可以統帥三總旗;升為尚書可以統帥五總旗;升為大將軍,可以統帥十個總旗;要是升為大宰相那就可以統帥三十個總旗。至於神使,雖然可以統帥一百總旗,但那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總旗主暫時就別指望了。
官位多了什麽問題都解決了。
這就是李熙打黃州的真實背景。
當然,他給張孝先和胡尖的請戰書上卻寫的是去黃州弘法。
黃州一戰,李熙名揚江南。
一萬大軍對付八百守軍,足足打了三個月,未能攻陷城池。由此,不僅江南士民,連遠在長安的百姓也知神火兵的無能。更知道了神火兵有個統軍大將叫李熙的,其人曉暢軍事,除了不會打仗外,實在是古今中外少有的“名將”。
由此帶來的影響好壞參半,一麵是朝廷借此拒絕了河朔諸強藩請兵南下的要求,諸藩雖被天子壓服,內心實際不服,隻是找不到機會再興兵起事。聞之江南匪‘亂’,從嶺南一直打過江西、兵鋒直指鄂嶽腹心黃州,魏博鎮、成德鎮、盧龍鎮,被肢解的淄青三鎮,紛紛通過上奏院向天子表明心跡,要求派兵南下參與平‘亂’。
李純自然不大營,他讓宰相裴度、崔群回文安撫各鎮,告訴他們江南的匪患隻是饑民鬧事,都是一些烏合之眾,趁著冬閑出來要挾官府放糧,天子出於愛民之心,也是為了給當地官員一個警示,故而遲遲沒有動作。兩位宰相又拿李熙舉例說:“那個叫李熙的賊兵頭目,督率一萬賊兵圍攻黃州,城裏原有一千兵,過年了,散了兩百,隻餘八百,結果如何?黃州巍然屹立,賊始終不能克服。”
河朔各鎮無言以對,一萬打八百都不能取勝,這賊兵實在是不咋滴。
李熙的大名於是又傳遍了河朔個鎮,淪為軍將們拿來罵人的話,若想‘激’人決鬥,就跟他說:“某某,就你那兩下子,連李熙都不如。”下一刻,對方必拔刀相向,不死不休。
李熙道:“我說你兩句,你倒覺得委屈了,一位軍務不知屬下有多少兵,這我且不說了,人來人往的,也的確說不清。可是有多少小旗你都不知道,說的過去嗎,好意思嗎,還大言不慚地說四大佑聖旗如何如何,人家‘亂’,你就要跟著‘亂’嗎?人家夫妻倆吵嘴你就回去打老婆嗎,有意思嗎?”
‘毛’樂道:“那你說怎麽辦,法無定例,我也不知道怎麽‘弄’。”
李熙道:“聽好了,將來那個,滿二十人授給小旗,除了小旗主外,還要選兩個護旗,一個掌文書名冊管錢糧出納,要搞清楚自己手下有多少人,不能渾渾噩噩過日子。另一個護旗掌軍務訓練,弘法的同時也要護法,沒事多練練功,練練隊形,別一到宿地就出去偷‘雞’‘摸’狗,咱們是神兵,不是妖兵,你看看你們這幫王八蛋,軍紀差的比妖兵還不如。怎麽弘法,怎麽救百姓於水火,怎麽跟著我建立一番功業,怎麽封妻蔭子,享一番榮華富貴?”
‘毛’樂唯唯諾諾,陳蘇見表哥被訓斥的麵紅耳赤,悄悄湊過來問道:“怎麽,又挨訓啦?”‘毛’樂沒好氣地回道:“奇怪麽,我哪天不挨訓。”陳蘇嘖嘖嘴,道:“何苦呢,何必呢,說了咱們一起回去找貓哥,在哪都能‘混’出頭,就這不行。這人盯上咱們啦,要說也的確怪我,可大錯已經鑄成,咱們還是走吧,你再陪小心也熬不出頭了。”
‘毛’樂道:“牢‘騷’話說完了沒有,說完了就趕緊去見他。你不是一直抱怨他不重用你嗎,現在他正要重用你做分旗主呢。”
陳蘇道:“‘毛’樂,你知道你為啥天天吃人訓嗎,你不懂事嘛,這麽大的好事你怎麽不早說呢,換我是總旗主我也要訓斥你。不……懂……事。”
陳蘇在‘毛’樂頭上拍了一巴掌一瘸一拐地來見李熙,點頭哈腰,問吃了沒有。李熙淡淡地說:“我聽說你水‘性’不錯,在水裏能憋一盞茶的功夫。”
陳蘇道:“要是‘精’神好兩盞茶也能憋。”
李熙指著碧清的河水說:“我的劍掉河裏了,煩你把我撈上來。”
陳蘇望著李熙,張口結舌,半晌點點頭,咬咬牙,嘿嘿笑了兩聲,一瘸一拐來到河邊,褪去皮襖,蹬了靴子,一頭紮進了冰冷的河水裏。
足足一盞茶的功夫,陳蘇從水裏探出腦袋,手裏舉著把劍,換了口氣,叫道:“找到啦。”臉上水一抹,再看岸上空無一人,陳蘇從水裏爬上來,抖得直哆嗦,嘴裏正不幹不淨地罵著,忽然有小卒過來說:“分主,總主有請。”
陳蘇環顧左右不見有人,遂指著自己的鼻子,問:“叫我?”
小卒道:“是,總主請二旗主去商議組建水軍的事。”
陳蘇默了會,咧嘴自笑,又指著自己濕淋淋的衣裳說:“容我換件衣裳再去見總主。”
李熙想組建水軍的念頭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江南水多,行軍、打仗、運輸輜重都離不開船。鄂州建有水師,規模雖不及嶺南水師大,卻也頗為可觀。要打下鄂州,沒有水師協同,難度將大的多。
洪州和江州軍下都有一支規模不大的水軍,年長日久不作戰,早淪落為大小官員的出行工具了,水師將領‘私’下利用船隻走‘私’鹽鐵等違禁品牟利。
李熙接受了兩水師的船,原有兵將一個不用,全部解散。募兵不難,難的是選將。明火旗組建在江西境內,時間不長,千裏馬‘混’在騾馬群中,一時還難以分辨,除了熊欣兒八匹神馬,李熙找不到一匹合用的。
從嶺南過來的人也不多,堪稱將才的,李熙是一個也找不出。不過硬要在矮子裏挑將軍,李熙還是中意陳蘇。這廝既然有能力忽悠七千人去打洪州,而且差一點就成功了,說明他還是有點才華的。
李熙之所以遲遲未用他,主要是擔心此人眉生橫骨,是個桀驁不馴,難以駕馭的人,即便眼下‘蒙’難屈從自己,將來也難跟自己是一條心。
不過現在李熙想通了,隻要他能撐起一片天,能是個方麵之才,駕馭不了做個朋友也可以,做不成朋友做個道友呢,共同弘揚正道之法,總比肆意打壓他,讓他嫉恨好。
讓他下水撈劍,倒不是李熙故意為難他,而是今早練功時心裏走神,不慎把劍扔水裏去了。昨晚李熙做了個噩夢,夢境很可怕,他夢見陳招弟在度龍山養胎時,忽然一股官軍殺上山去,擒住了她,要擄她回去做奴婢,因為嫌她肚子太大走不動路,遂在路邊一塊巨石上用刀剖開了她的肚子……
這個夢嚇的李熙一身汗,整個後半夜都無法入睡,今早練劍時又想起來,一時走神才把劍扔河裏去的。
陳蘇下河撈劍前的臉部表情變化告訴李熙,他的心情是複雜的,‘亂’作一團麻的,對自己是愛恨‘交’織的。
唉,這個可憐的男人。
明火旗的水軍建成之日,李熙正式認命陳蘇為水師分旗分旗主,班次在各分旗之上。
到此時為之,明火旗已建成東、西、南、北、中和水師六大分旗,另有先鋒、敢戰、護軍、親衛四個直屬小旗。除水師外,每小旗人數二十人到三十人之間,超過三十人分建新旗,稱之為副旗,用原來旗號,由原來旗主掌管,副旗不計入藍冊,每分旗下轄二十個小旗,分旗主下設點檢官,執掌文書名冊;設執法官,執掌軍法;設度支官,執掌軍糧軍械供應;設參謀官,執掌軍務。小旗主管轄副旗超過十五個升格為分旗主,原分旗分為左右,新分旗主排位在原旗主之下。
鬱秀成曾問李熙若小旗主招兵買馬太快,官位不夠用怎麽辦。李熙反問他:“那時節,他們好意思不給我升官嗎?”
鬱秀成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製度設計在鼓勵各小旗主招兵買馬,各小旗主自然不遺餘力擴充自己的實力,先是東分旗,分成了東左、東右,繼而中分旗也變成了中左、中右,影響所及,連先鋒旗也嚷著要升格,因為他們的副旗已經達到十九個。
受此影響,明火旗由不足三千人短短半個月就‘激’增至萬人,蘄州糧食不足供應,江州也夠嗆。不光糧食被小旗主們‘逼’的坐立不安的分旗主們一片主戰聲,不建大功,總旗主無法升遷,壓的他們也跟著倒黴。反之,總旗主要是能升為將軍,就可以統帥三總旗;升為尚書可以統帥五總旗;升為大將軍,可以統帥十個總旗;要是升為大宰相那就可以統帥三十個總旗。至於神使,雖然可以統帥一百總旗,但那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總旗主暫時就別指望了。
官位多了什麽問題都解決了。
這就是李熙打黃州的真實背景。
當然,他給張孝先和胡尖的請戰書上卻寫的是去黃州弘法。
黃州一戰,李熙名揚江南。
一萬大軍對付八百守軍,足足打了三個月,未能攻陷城池。由此,不僅江南士民,連遠在長安的百姓也知神火兵的無能。更知道了神火兵有個統軍大將叫李熙的,其人曉暢軍事,除了不會打仗外,實在是古今中外少有的“名將”。
由此帶來的影響好壞參半,一麵是朝廷借此拒絕了河朔諸強藩請兵南下的要求,諸藩雖被天子壓服,內心實際不服,隻是找不到機會再興兵起事。聞之江南匪‘亂’,從嶺南一直打過江西、兵鋒直指鄂嶽腹心黃州,魏博鎮、成德鎮、盧龍鎮,被肢解的淄青三鎮,紛紛通過上奏院向天子表明心跡,要求派兵南下參與平‘亂’。
李純自然不大營,他讓宰相裴度、崔群回文安撫各鎮,告訴他們江南的匪患隻是饑民鬧事,都是一些烏合之眾,趁著冬閑出來要挾官府放糧,天子出於愛民之心,也是為了給當地官員一個警示,故而遲遲沒有動作。兩位宰相又拿李熙舉例說:“那個叫李熙的賊兵頭目,督率一萬賊兵圍攻黃州,城裏原有一千兵,過年了,散了兩百,隻餘八百,結果如何?黃州巍然屹立,賊始終不能克服。”
河朔各鎮無言以對,一萬打八百都不能取勝,這賊兵實在是不咋滴。
李熙的大名於是又傳遍了河朔個鎮,淪為軍將們拿來罵人的話,若想‘激’人決鬥,就跟他說:“某某,就你那兩下子,連李熙都不如。”下一刻,對方必拔刀相向,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