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玉’在聖京城內得到消息說東南王李熙在舒州向城外購買了一千石糧食,頓覺此事蹊蹺,試想,舒州被四麵圍困,右神火軍挖空心思,付出極大的代價也沒能把糧草軍械運進城去,他從哪購的糧食?這是他通敵的跡象啊,此事大有文章可做,必須死死頂住,揪著不放。舒州保衛戰是勝利了,某人的聲望要上去啦,怎能讓他如願。
劉源‘玉’想禦史中丞‘毛’詩章告了個假說要外出公幹,‘毛’詩章笑笑沒問,放他出京“公幹”去了。周歇是被劉源‘玉’裹挾來的,本來他是要觀察幾天才進城的,舒州城攻守三個月,此刻城裏一定斷糧,唐軍雖然撤軍,但糧食的問題還是沒有著落,再餓上他們十天半個月,索‘性’全餓死拉倒。
因為聽到劉源‘玉’說李熙購得了一千石糧食,周歇才改變了主意,一千石糧食夠支撐一陣子了,別沒把人家餓死,自己卻因為遷延不進吃了軍法。所以他決定陪劉源‘玉’進城,但沒有明確答應協助劉源‘玉’查訪。在周歇看來,李熙既然敢跟唐軍眉來眼去,又怎會留著小辮子讓你揪?早八百年前就剪了。
跑到舒州城裏公然跟他做對,實在是凶險呀。唐軍雖然撤了,保不齊城裏還潛伏著他們的細作,不是說斬旗軍都來了嗎,萬一哪個犄角旮旯裏還藏著一兩個呢,什麽將軍、禦史,殺了也就殺了,秋王他還能因此跟他翻臉?
現在事情‘弄’砸在了這,挨了打的杜荊已經跑去告狀了,用不了多久……哼哼,周歇瞪了癱倒在地的劉源‘玉’一眼,擺擺手,揚長而去。
李熙表揚了周歇,稱讚他心裏裝著自己,問他帶了多少糧食來,周歇道:“擔心東南王的安危,故而輕裝前來,不過糧草已經在池州起運,不日就到城中。”李熙道:“有了糧食,我的心就安了,我的糧庫裏隻有幾包糧食了,昨日謊稱從城外運了一千石進來,其實裏麵裝的都是砂土,用意無非是不讓人心垮掉。可這種手段有利有弊,當時候真拿不出糧食來,舒州民軍還不得起來造我的反?”
周歇道:“大王謙虛了,我聞大王將舒州民軍調教的如臂使指,恭順異常,諒有您在這鎮著他們也不敢造反。”
李熙道:“恭順異常四個字是靠大刀砍出來的,是靠比別人多一倍的糧食喂出來的,真的斷了糧,他們是餓死不反抗,還是砍我李某人的腦袋,誰敢打包票?”
周歇連聲應是,來見李熙前,他到城牆上和城內駐營裏看了一圈,對舒州民軍的印象很不好,這是一直被泯滅了人‘性’的軍隊,說是一群行屍走‘肉’也不為過,他們的眼圈無一例外的都是紅‘色’,安靜的時候眸中蒼白無物,遇到陌生人時,一團火焰劇烈地跳動著,火焰中燃燒著血腥和殺戮,這是一支充滿了野‘性’的原始軍隊,在他們那服從是天,殺戮是地,他們活著就是為了聽從命令趕去殺戮。
周歇一連打了個好幾個冷顫,他從未見過這樣的軍隊,一支把殺戮當成終極使命的軍隊絕對是不可戰勝的,不管他取叫什麽名字,都掩飾不了它的危險本質。
從那時起周歇就想著徹底除掉這支軍隊,索‘性’他們人數並不多,還好自己跟他們沒一文錢關係,打發他們去送死,沒有任何心理負擔。隻有一個問題——李熙肯放手嗎?
這支絕對服從,隻會殺戮的軍隊不正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嗎?
本以為要費上一番口舌,卻沒想到李熙滿口答應了下來,他跟周歇說:“大錯已經鑄成,是我害了他們,我有罪。”周歇暗暗鬆口氣的時候,李熙霍地轉過身來,目光利如匕首:“派他們去蘄州,與盧士枚決一死戰。”
周歇不敢直視李熙的眼睛,底氣不足地問:“打廬州不是更好嗎?重創山南軍,對我們不是更有利嗎?將來北伐也更有利。”李熙道:“北伐的時機還不成熟。盧士枚卻不能再拖下去了。”周歇沒敢爭辯,隻要能除掉舒州民軍,打誰不是打?
周歇到舒州的第二天,李熙就‘交’代了公務,說一句“回聖京議事”就離開了舒州。議什麽事,周歇可不敢問,這時節聖京的政局‘波’瀾詭譎,誰知道他回去要做什麽?
李熙走的時候把陳海道也帶走了,將舒州整個兒丟給了周歇。
周歇送他到江邊,目送他上船離開,回身就讓人把劉源‘玉’叫了過來,對失魂落魄的劉禦史說:“我聞舒州百姓怨氣很大,似有許多的冤屈要述,你既然來了何不四處訪察一番呢。”劉源‘玉’神秘兮兮地說:“不瞞將軍,我已經在暗中著手了,大有斬獲呀。”
周歇望著劉源‘玉’笑成了一朵‘花’的臉,咧嘴笑了,心裏卻是一陣惡心。
舒州被圍期間,陳蘇從滁州出兵攻打濠州,竟然出乎意料的順利,一路打到濠州城下,濠州軍一夜之間遁去無蹤,陳蘇兵不血刃進入濠州城,再一看,又是大喜過望,濠州軍撤走時連銀庫的錢,糧庫的糧都沒有搬運。
陳蘇心安理得地在濠州城住了下來,宣布“北伐”成功。張孝先命令他撤出濠州,丟一座空城在淮水邊上,引‘誘’淮河北岸的徐泗軍南下。陳蘇以軍隊需要休整為由拒絕了,他準備在濠州過完冬天才回聖京。他在濠州城裏占了一座大宅,四處搜羅古玩‘花’草,歌姬美人,做出一副常住不走的架勢,受他的影響,跟隨他進城的部屬也忙著四處搶占民宅,騎著馬在大街上遊‘蕩’,看有可意的人,不論男‘女’統統搶回去。
濠州百姓恨透了大聖國的什麽狗屁東北王,共舉船幫首領朱正為義軍首領,準備起事。朱正道:“賊兵勢大,須有外援才能建功。”或曰:“濠州軍已撤去廬州,滁州又陷落賊手,若請兵隻能去泗州。”有曰:“泗州不是淮南,人家未必肯出兵相助。”
朱正道:“賊起江南,徐泗軍一直想南下助戰,朝廷不允,今日濠州已陷賊首,裴度艱難,無力克複,泗州豈可見死不救。”遂派密使至泗州城求救。
泗州刺史王智興早有心南下,因為朝廷有詔令不準徐泗等淮水北道‘插’手江南事,又有裴度坐鎮淮南,故而望洋興歎,不敢過河。忽聞濠州陷落賊首,裴度無力收複,心中大喜。他答應使者道:“濠州雖不是徐泗管轄,但同是大唐的軍州,陷落賊手,我豈能坐視不理。爾等速在城中預備,我十日內兵到濠州城下。”
使者回報,眾皆大喜。
一個溫暖的秋日晚上,陳蘇正與部屬在‘花’廳飲宴,絲竹未絕,金鼓又響,泗州刺史王智興已經率四千軍渡過黃河殺至濠州城下,朱正率眾在城中聚義,裏應外合,濠州城失守。陳蘇急起,飲完杯中酒,拔劍砍剁左右‘侍’妾,眾將亦出刃砍殺樂工舞姬,瞬間殺盡。由南‘門’出城逃向滁州。
朱正請王智興縱兵追趕,王智興道:“天黑,恐有埋伏。”竟不追趕,張榜安民,開倉放糧,保奏朱正為縣尉。部將牟雲龍問王智興:“賊首陳蘇逃的惶急,不似有埋伏,使君何故縱去不追。”
王智興笑指金碧輝煌的樂堂並滿廳被砍殺的‘侍’妾、樂工、舞姬道:“賊兒惡習難改,難成大器,先養著吧,終有一日被我所擒。”
濠州失而複得,王智興卻賴著不肯走,裴度焦頭爛額也無心爭執,徐泗觀察使崔群奏請朝廷請劃濠州歸徐泗管轄,便於防賊。李純恩準,詔令在徐州建武寧軍,任崔群為節度使,王智興為副使,牟雲龍為濠州刺史。
陳蘇一口氣跑回滁州,不敢停留又奔和州,渡江回到了聖京,去尚書省向王弼稟報說他已經成功地‘誘’使武寧軍南下,在裴度的背上‘插’了一把刀,從此裴相再也沒有心思和能力過江搗‘亂’了。
為防止王弼讓他領兵去救舒州,陳蘇搶先一步說自己在濠州因為水土不服,吃壞了肚子,需要靜心休養一段時日。
王弼知道他與李熙有嫌隙,不願意出手相救,更知道他即使願意出手也解不了舒州之圍,也就順勢安慰了他幾句放他回去了。打濠州牽製裴度的目的已經達到,崔群在朝中時就與裴度不和,此番借剿賊之機,二人必又有一番較量,裴度哪還有心思過江搞小動作。
西征大軍已經攻克嶽州,正在進軍潭州的途中,舒州被山南軍圍困,蘄州被江西軍圍困,支援西征的物資戰戰兢兢地繞開兩城西進,費時費力,稍有不慎就有被伏兵遊勇劫奪的危險,王弼為這些已經傷透了腦筋,陳蘇不願意出手幫忙就讓他呆著吧,他不在背後生事就謝天謝地了。大聖國的天下是諸王的天下,可諸王並未把大聖國當他們自己的家,家國遇到這樣的劫難,有些人麻木不仁,依舊為義氣之爭而廢大義。
痛苦萬分的尚書令終於開始在心裏琢磨張孝先提出的那個建議了。
這個時候禦史大夫胡尖穿著一身便衣來到王弼的值房,王弼吃了一驚,趕忙吩咐把閑雜人等都退去,在‘門’外設關防,非十萬火急的事不要來打攪他。這才問胡尖:“你跑來幹嘛,有急事嗎?”胡尖道:“廢話,沒急事我至於穿成這樣來見你。”
王弼笑笑,說了聲:“坐。”胡尖不坐,站在那跟王弼說:“東南王在舒州解圍後,匆匆‘交’代了公事就過江了。”王弼眉頭一皺,道:“真是不像話,領軍在外,沒有調令豈可擅離職守?”胡尖嘿然冷笑道:“隻一個擅離職守倒也罷了,你可知道他去了哪?”
“哪?”王弼吃了一驚,旋即回過神來,驚的嘴‘唇’都哆嗦:“去廣德?”
胡尖沒說話,痛苦地點了下頭。
王弼默怔半晌,忽然一拳砸在了公案上,痛心疾首地說:“豈能如此,豈能如此!”胡尖道:“說這些都沒用了,還是趕緊想個應對之策吧。”胡尖說完就走了,留下滿麵灰黑的王弼枯立在宰相值房,如同一棵被風幹了的老樹。
李熙一過江心裏就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絕大的錯誤,領兵在外,戰事未結束就擅離職守已經是十分不妥,此刻去的又是廣德,那裏屯著忠於自己的一萬多人馬,還有跟自己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保寧軍三萬人馬。
自己這是要去幹什麽?去找回崔鶯鶯和沐雅馨,防止她們倆錯判形勢回去了長安,自投羅網?有人信嗎?
思前想後,李熙改變了主意,他讓阮承梁快馬趕去廣德勸阻崔鶯鶯和沐雅馨,自己則青衣簡從回去聖京城。
但李熙走到上元縣境內,卻又改變了主意。他看出來了,張孝先和王弼已經對他起了疑心,左右佑聖軍已經像一個撐開滿身刺的刺蝟,拉出了向東南防禦的姿態。此刻進京禍福難料。李熙折身去了廣德。
剛剛在對外戰爭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大聖國,腹心之地因為李熙的一個低級錯誤此刻突然變得劍拔弩張起來。左右佑聖軍布防完成後,便以左佑聖軍兩廂‘精’銳進駐至宜興,擺開了一口吃掉左神火軍的姿態。與此同時,駐守杭州的左佐聖軍一部也悄然拔營向東移動,橫於睦州與廣德之間,警戒睦州方向。
廣德駐軍感受到了巨大壓力,張龍、趙虎同時走進李熙的營帳請教方略。李熙扶著腦袋說:“一將無能累壞三軍,簍子是我捅的,我入聖京請罪化解這場危機。”
趙虎勸道:“此刻入京凶險難料,咱們手上還握有一萬大軍,糧草也還能支撐兩個月,足以再周旋一陣子。談好條件再說。”
李熙道:“而今我們是兩麵受敵,拖延的越久,越不利於事情的解決,我進京請罪,無非是做個閑王。”
張龍道:“隻怕沒有這麽簡單,我聽說他們準備趁此番西征大勝要再建四支新軍,並把原來六軍建製打散重新編組。若被他們逮到把柄還不把神火軍拆個七零八落。”
李熙道:“這正是個機會,我去做個閑王,條件是神火軍不被拆的太零‘亂’。至少保持營以下建製完整。”
張龍和趙虎對視了一眼,話由張龍說了出來:“如果我們回福建呢,把睦州讓給李德裕,越州讓給王士禎,則江南又會是另一副新天地。”
趙虎急著補充道:“還有那個鄭牧之,也可以打發他回信州,做福建的藩屏。”
李熙沉‘吟’良久,方道:“我若開這個頭,湖南的王喜、鄂嶽的曹穀、江西的白多寶也會跟風相仿,地方割據是大唐衰落的一大重要原因,如此一折騰,大聖國傾覆隻在旦夕間,這個國家滅亡了,福建也保不住。現在還得在一個鍋裏吃飯,把鍋灶砸了對誰都沒好處。所以時機還不成熟。”
張龍對“時機還不成熟”八個字印象深刻,他朝趙虎擠了一下眼,說道:“我也覺得時機還不成熟,福建初定,還不穩固,大聖國若垮了,唐軍南下,我們是抵擋不了不久的。”
排除了南下福建割據地方後,三人議論的重點就變成了如何讓李熙回京後“閑”的時日短一些。《定國大典》規定除叛國罪外,諸王所能“享受”的最嚴厲的懲罰就是被剝奪參與內朝會的權力,時間的長短視所犯罪行的‘性’質和程度而定,長則十年二十年,短則三五個月,由內朝會諸王共議。
現在手上還有很多可打的牌,騰挪的空間很大,三人商議了一番後都認為“閑”個半年比較合適,超過一年則絕不能答應。
劉源‘玉’想禦史中丞‘毛’詩章告了個假說要外出公幹,‘毛’詩章笑笑沒問,放他出京“公幹”去了。周歇是被劉源‘玉’裹挾來的,本來他是要觀察幾天才進城的,舒州城攻守三個月,此刻城裏一定斷糧,唐軍雖然撤軍,但糧食的問題還是沒有著落,再餓上他們十天半個月,索‘性’全餓死拉倒。
因為聽到劉源‘玉’說李熙購得了一千石糧食,周歇才改變了主意,一千石糧食夠支撐一陣子了,別沒把人家餓死,自己卻因為遷延不進吃了軍法。所以他決定陪劉源‘玉’進城,但沒有明確答應協助劉源‘玉’查訪。在周歇看來,李熙既然敢跟唐軍眉來眼去,又怎會留著小辮子讓你揪?早八百年前就剪了。
跑到舒州城裏公然跟他做對,實在是凶險呀。唐軍雖然撤了,保不齊城裏還潛伏著他們的細作,不是說斬旗軍都來了嗎,萬一哪個犄角旮旯裏還藏著一兩個呢,什麽將軍、禦史,殺了也就殺了,秋王他還能因此跟他翻臉?
現在事情‘弄’砸在了這,挨了打的杜荊已經跑去告狀了,用不了多久……哼哼,周歇瞪了癱倒在地的劉源‘玉’一眼,擺擺手,揚長而去。
李熙表揚了周歇,稱讚他心裏裝著自己,問他帶了多少糧食來,周歇道:“擔心東南王的安危,故而輕裝前來,不過糧草已經在池州起運,不日就到城中。”李熙道:“有了糧食,我的心就安了,我的糧庫裏隻有幾包糧食了,昨日謊稱從城外運了一千石進來,其實裏麵裝的都是砂土,用意無非是不讓人心垮掉。可這種手段有利有弊,當時候真拿不出糧食來,舒州民軍還不得起來造我的反?”
周歇道:“大王謙虛了,我聞大王將舒州民軍調教的如臂使指,恭順異常,諒有您在這鎮著他們也不敢造反。”
李熙道:“恭順異常四個字是靠大刀砍出來的,是靠比別人多一倍的糧食喂出來的,真的斷了糧,他們是餓死不反抗,還是砍我李某人的腦袋,誰敢打包票?”
周歇連聲應是,來見李熙前,他到城牆上和城內駐營裏看了一圈,對舒州民軍的印象很不好,這是一直被泯滅了人‘性’的軍隊,說是一群行屍走‘肉’也不為過,他們的眼圈無一例外的都是紅‘色’,安靜的時候眸中蒼白無物,遇到陌生人時,一團火焰劇烈地跳動著,火焰中燃燒著血腥和殺戮,這是一支充滿了野‘性’的原始軍隊,在他們那服從是天,殺戮是地,他們活著就是為了聽從命令趕去殺戮。
周歇一連打了個好幾個冷顫,他從未見過這樣的軍隊,一支把殺戮當成終極使命的軍隊絕對是不可戰勝的,不管他取叫什麽名字,都掩飾不了它的危險本質。
從那時起周歇就想著徹底除掉這支軍隊,索‘性’他們人數並不多,還好自己跟他們沒一文錢關係,打發他們去送死,沒有任何心理負擔。隻有一個問題——李熙肯放手嗎?
這支絕對服從,隻會殺戮的軍隊不正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嗎?
本以為要費上一番口舌,卻沒想到李熙滿口答應了下來,他跟周歇說:“大錯已經鑄成,是我害了他們,我有罪。”周歇暗暗鬆口氣的時候,李熙霍地轉過身來,目光利如匕首:“派他們去蘄州,與盧士枚決一死戰。”
周歇不敢直視李熙的眼睛,底氣不足地問:“打廬州不是更好嗎?重創山南軍,對我們不是更有利嗎?將來北伐也更有利。”李熙道:“北伐的時機還不成熟。盧士枚卻不能再拖下去了。”周歇沒敢爭辯,隻要能除掉舒州民軍,打誰不是打?
周歇到舒州的第二天,李熙就‘交’代了公務,說一句“回聖京議事”就離開了舒州。議什麽事,周歇可不敢問,這時節聖京的政局‘波’瀾詭譎,誰知道他回去要做什麽?
李熙走的時候把陳海道也帶走了,將舒州整個兒丟給了周歇。
周歇送他到江邊,目送他上船離開,回身就讓人把劉源‘玉’叫了過來,對失魂落魄的劉禦史說:“我聞舒州百姓怨氣很大,似有許多的冤屈要述,你既然來了何不四處訪察一番呢。”劉源‘玉’神秘兮兮地說:“不瞞將軍,我已經在暗中著手了,大有斬獲呀。”
周歇望著劉源‘玉’笑成了一朵‘花’的臉,咧嘴笑了,心裏卻是一陣惡心。
舒州被圍期間,陳蘇從滁州出兵攻打濠州,竟然出乎意料的順利,一路打到濠州城下,濠州軍一夜之間遁去無蹤,陳蘇兵不血刃進入濠州城,再一看,又是大喜過望,濠州軍撤走時連銀庫的錢,糧庫的糧都沒有搬運。
陳蘇心安理得地在濠州城住了下來,宣布“北伐”成功。張孝先命令他撤出濠州,丟一座空城在淮水邊上,引‘誘’淮河北岸的徐泗軍南下。陳蘇以軍隊需要休整為由拒絕了,他準備在濠州過完冬天才回聖京。他在濠州城裏占了一座大宅,四處搜羅古玩‘花’草,歌姬美人,做出一副常住不走的架勢,受他的影響,跟隨他進城的部屬也忙著四處搶占民宅,騎著馬在大街上遊‘蕩’,看有可意的人,不論男‘女’統統搶回去。
濠州百姓恨透了大聖國的什麽狗屁東北王,共舉船幫首領朱正為義軍首領,準備起事。朱正道:“賊兵勢大,須有外援才能建功。”或曰:“濠州軍已撤去廬州,滁州又陷落賊手,若請兵隻能去泗州。”有曰:“泗州不是淮南,人家未必肯出兵相助。”
朱正道:“賊起江南,徐泗軍一直想南下助戰,朝廷不允,今日濠州已陷賊首,裴度艱難,無力克複,泗州豈可見死不救。”遂派密使至泗州城求救。
泗州刺史王智興早有心南下,因為朝廷有詔令不準徐泗等淮水北道‘插’手江南事,又有裴度坐鎮淮南,故而望洋興歎,不敢過河。忽聞濠州陷落賊首,裴度無力收複,心中大喜。他答應使者道:“濠州雖不是徐泗管轄,但同是大唐的軍州,陷落賊手,我豈能坐視不理。爾等速在城中預備,我十日內兵到濠州城下。”
使者回報,眾皆大喜。
一個溫暖的秋日晚上,陳蘇正與部屬在‘花’廳飲宴,絲竹未絕,金鼓又響,泗州刺史王智興已經率四千軍渡過黃河殺至濠州城下,朱正率眾在城中聚義,裏應外合,濠州城失守。陳蘇急起,飲完杯中酒,拔劍砍剁左右‘侍’妾,眾將亦出刃砍殺樂工舞姬,瞬間殺盡。由南‘門’出城逃向滁州。
朱正請王智興縱兵追趕,王智興道:“天黑,恐有埋伏。”竟不追趕,張榜安民,開倉放糧,保奏朱正為縣尉。部將牟雲龍問王智興:“賊首陳蘇逃的惶急,不似有埋伏,使君何故縱去不追。”
王智興笑指金碧輝煌的樂堂並滿廳被砍殺的‘侍’妾、樂工、舞姬道:“賊兒惡習難改,難成大器,先養著吧,終有一日被我所擒。”
濠州失而複得,王智興卻賴著不肯走,裴度焦頭爛額也無心爭執,徐泗觀察使崔群奏請朝廷請劃濠州歸徐泗管轄,便於防賊。李純恩準,詔令在徐州建武寧軍,任崔群為節度使,王智興為副使,牟雲龍為濠州刺史。
陳蘇一口氣跑回滁州,不敢停留又奔和州,渡江回到了聖京,去尚書省向王弼稟報說他已經成功地‘誘’使武寧軍南下,在裴度的背上‘插’了一把刀,從此裴相再也沒有心思和能力過江搗‘亂’了。
為防止王弼讓他領兵去救舒州,陳蘇搶先一步說自己在濠州因為水土不服,吃壞了肚子,需要靜心休養一段時日。
王弼知道他與李熙有嫌隙,不願意出手相救,更知道他即使願意出手也解不了舒州之圍,也就順勢安慰了他幾句放他回去了。打濠州牽製裴度的目的已經達到,崔群在朝中時就與裴度不和,此番借剿賊之機,二人必又有一番較量,裴度哪還有心思過江搞小動作。
西征大軍已經攻克嶽州,正在進軍潭州的途中,舒州被山南軍圍困,蘄州被江西軍圍困,支援西征的物資戰戰兢兢地繞開兩城西進,費時費力,稍有不慎就有被伏兵遊勇劫奪的危險,王弼為這些已經傷透了腦筋,陳蘇不願意出手幫忙就讓他呆著吧,他不在背後生事就謝天謝地了。大聖國的天下是諸王的天下,可諸王並未把大聖國當他們自己的家,家國遇到這樣的劫難,有些人麻木不仁,依舊為義氣之爭而廢大義。
痛苦萬分的尚書令終於開始在心裏琢磨張孝先提出的那個建議了。
這個時候禦史大夫胡尖穿著一身便衣來到王弼的值房,王弼吃了一驚,趕忙吩咐把閑雜人等都退去,在‘門’外設關防,非十萬火急的事不要來打攪他。這才問胡尖:“你跑來幹嘛,有急事嗎?”胡尖道:“廢話,沒急事我至於穿成這樣來見你。”
王弼笑笑,說了聲:“坐。”胡尖不坐,站在那跟王弼說:“東南王在舒州解圍後,匆匆‘交’代了公事就過江了。”王弼眉頭一皺,道:“真是不像話,領軍在外,沒有調令豈可擅離職守?”胡尖嘿然冷笑道:“隻一個擅離職守倒也罷了,你可知道他去了哪?”
“哪?”王弼吃了一驚,旋即回過神來,驚的嘴‘唇’都哆嗦:“去廣德?”
胡尖沒說話,痛苦地點了下頭。
王弼默怔半晌,忽然一拳砸在了公案上,痛心疾首地說:“豈能如此,豈能如此!”胡尖道:“說這些都沒用了,還是趕緊想個應對之策吧。”胡尖說完就走了,留下滿麵灰黑的王弼枯立在宰相值房,如同一棵被風幹了的老樹。
李熙一過江心裏就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絕大的錯誤,領兵在外,戰事未結束就擅離職守已經是十分不妥,此刻去的又是廣德,那裏屯著忠於自己的一萬多人馬,還有跟自己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保寧軍三萬人馬。
自己這是要去幹什麽?去找回崔鶯鶯和沐雅馨,防止她們倆錯判形勢回去了長安,自投羅網?有人信嗎?
思前想後,李熙改變了主意,他讓阮承梁快馬趕去廣德勸阻崔鶯鶯和沐雅馨,自己則青衣簡從回去聖京城。
但李熙走到上元縣境內,卻又改變了主意。他看出來了,張孝先和王弼已經對他起了疑心,左右佑聖軍已經像一個撐開滿身刺的刺蝟,拉出了向東南防禦的姿態。此刻進京禍福難料。李熙折身去了廣德。
剛剛在對外戰爭中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大聖國,腹心之地因為李熙的一個低級錯誤此刻突然變得劍拔弩張起來。左右佑聖軍布防完成後,便以左佑聖軍兩廂‘精’銳進駐至宜興,擺開了一口吃掉左神火軍的姿態。與此同時,駐守杭州的左佐聖軍一部也悄然拔營向東移動,橫於睦州與廣德之間,警戒睦州方向。
廣德駐軍感受到了巨大壓力,張龍、趙虎同時走進李熙的營帳請教方略。李熙扶著腦袋說:“一將無能累壞三軍,簍子是我捅的,我入聖京請罪化解這場危機。”
趙虎勸道:“此刻入京凶險難料,咱們手上還握有一萬大軍,糧草也還能支撐兩個月,足以再周旋一陣子。談好條件再說。”
李熙道:“而今我們是兩麵受敵,拖延的越久,越不利於事情的解決,我進京請罪,無非是做個閑王。”
張龍道:“隻怕沒有這麽簡單,我聽說他們準備趁此番西征大勝要再建四支新軍,並把原來六軍建製打散重新編組。若被他們逮到把柄還不把神火軍拆個七零八落。”
李熙道:“這正是個機會,我去做個閑王,條件是神火軍不被拆的太零‘亂’。至少保持營以下建製完整。”
張龍和趙虎對視了一眼,話由張龍說了出來:“如果我們回福建呢,把睦州讓給李德裕,越州讓給王士禎,則江南又會是另一副新天地。”
趙虎急著補充道:“還有那個鄭牧之,也可以打發他回信州,做福建的藩屏。”
李熙沉‘吟’良久,方道:“我若開這個頭,湖南的王喜、鄂嶽的曹穀、江西的白多寶也會跟風相仿,地方割據是大唐衰落的一大重要原因,如此一折騰,大聖國傾覆隻在旦夕間,這個國家滅亡了,福建也保不住。現在還得在一個鍋裏吃飯,把鍋灶砸了對誰都沒好處。所以時機還不成熟。”
張龍對“時機還不成熟”八個字印象深刻,他朝趙虎擠了一下眼,說道:“我也覺得時機還不成熟,福建初定,還不穩固,大聖國若垮了,唐軍南下,我們是抵擋不了不久的。”
排除了南下福建割據地方後,三人議論的重點就變成了如何讓李熙回京後“閑”的時日短一些。《定國大典》規定除叛國罪外,諸王所能“享受”的最嚴厲的懲罰就是被剝奪參與內朝會的權力,時間的長短視所犯罪行的‘性’質和程度而定,長則十年二十年,短則三五個月,由內朝會諸王共議。
現在手上還有很多可打的牌,騰挪的空間很大,三人商議了一番後都認為“閑”個半年比較合適,超過一年則絕不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