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羅傑斯的“經典案例”:1984年,已經八十二歲的卡爾?羅傑斯(1902——1987)特別囑咐美籍華裔心理學家李紹崑將關於這個案例的文章翻譯為漢語。(..tw無彈窗廣告)2008年,霍華德?基爾申鮑姆等編的《卡爾?羅傑斯:對話錄》(carlrogers:dialogues,1989)一書的漢譯本於2008年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文章被放在了該譯本的第一章。卡爾?羅傑斯在高齡時還特別囑咐將其翻譯為漢語,足見他對這個案例的重視。另外,卡爾?羅傑斯在介紹這個案例時說:“有時候,隻需一次會談就可以改變治療師和當事人的關係,而且這一次會談也足以說明治療過程的許多方麵。”在文章的結尾處,卡爾?羅傑斯轉述據說是當事人的話說:“這次訪談所給予的是一次‘脫胎換骨,震撼靈魂’的經驗。訪談啟動了她的心靈之旅,她仍舊繼續著她人生的長征。”顯示了卡爾?羅傑斯對該案例的高度評價。
卡爾?羅傑斯在文章中說:“那次隻是半小時的示範演練,是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進行的,當時有工作坊的600人參加。”卡爾?羅傑斯沒有說明具體時間,但根據對他的生平的介紹,他曾經在1977年至1987年期間,先後在愛爾蘭、中美洲、南非、前蘇聯等國家和地區組織和平論壇。文中他自己也提到當時他80歲,因此可以推算,時間大概是在1982年。
當事人珍妮,當年35歲。文章說“原來有好幾位自願做示範表演,第二天早晨在實際進行之前,我的同事單福女士告訴我,珍妮被選為當事人。”也就是說,她是事先被選擇過的。這其實也非常符合當時情景的需要。在600人這樣的大型工作坊,而且時間隻有30分鍾。當事人隻有經過選擇才能夠保證工作坊可以順利進行。根據一般的經驗,選擇在這種場合下的當事人,當事人一般都應該是對心理學有相當了解者,而且大方。能夠在公眾麵前講話,不是特別在乎自己的*等。——根據案例的記錄,珍妮所說的一些話也印證了這一假設。
下麵先請看有關個案例的敘述的全文,該文摘自霍華德?基爾申鮑姆等編的《卡爾?羅傑斯:對話錄》一書,由李紹崑翻譯。
珍妮和我在台上麵對麵地就座,希望台下的都能看到我們的側影。我們倆都試試話筒,同時也矯正了一下自己的姿勢。於是,我向她說,自己需要靜一靜,來定一定神。我又說。也希望她安靜下來,她點頭表示同意。我利用這短暫的機會,來忘掉技術性的東西,而關注到珍妮當時的情景,並準備開放地接納她。
以下是這次訪談的記錄。它包括會談的主題和重點,但也省略了一些重複的回答以及與主題無關的追問等。
卡爾:行,我準備好了。可是,我不知道你想跟我說點什麽。當然,我倆都已打過招呼了,隨你的便吧,無論你想談什麽。我都願仔細聆聽。
珍妮: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對婚姻和子女的恐懼;第二個,我對個人年齡陡增的恐懼。麵對未來,真難應付,我感到誠惶誠恐!
卡爾:那就是你的兩大難題。我不知道,你想先談哪一個呢?
珍妮:好吧。還是先談我的年齡問題。我本是開個頭,你則從旁協助,我非常感激!
卡爾:那你先告訴我一下,你為什麽怕老?你老了,又如何?
珍妮:我感到很恐懼呀!已經是35歲的人囉。很快就要40歲出頭了!為什麽這樣怕,我也難以解釋。左思右想,不能解脫,我好想逃之夭夭算了。
卡爾:看來,你真的怕得要命,那也夠你受了。
珍妮:是的,這讓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那是一年半以前的事,啊!兩年以前的事了。那時我突然感到,老天爺,我怎麽會有這種感覺呢?真是倒黴透了!
卡爾:直到一年半之前,你才有那種強烈的感受。(稍停)有沒有什麽特殊事故引發了你的不安呢!
我初步的回應有兩個用意:首先我要她感到絕對的安全,來做自我表述;而我這方麵則盡量了解她的感受,不提任何帶有威脅性的問題。此外,我也沒有指出任何具體方向,而且不做任何判斷。我讓這次訪談完全由她來掌握。
珍妮已經開始說明了她的問題,也感受到自己恐懼的真實性。她已清楚地表態,如果有任何幫助,那將來自我這方麵。
珍妮:真的,我也想不起來了!啊,我媽死得很早,那年她不過50歲。(卡爾:啊,啊)她還年輕,而且在很多方麵顯露過才華。我想,這或許有點關係。我也不太清楚。
卡爾:你好像感到,你媽的早逝,你也可能不久於人世了,(稍停)人生真是苦短啊。
珍妮已開始拿安全來解釋她個人的經驗。她雖然還沒有注意到這件事的意義,但她的下意識已帶領她聯想到她的早逝。
我的反應在說明,我已安然進入了她的內心世界,而且比她所描述的更深入了一層。我感受到進入了她的內心世界,已在她的答話“對呀”兩字中得到了證實。如果她的答話是“並非如此”我就會馬上見風使舵,另找她回答的原意。為了理解她,我毫無個人的成見。
珍妮:回憶我媽的一生——她雖然有很多才能——但不幸她終究成了苦命人。這世界欠她太多了。我絕不想也落得她的命運,而事實上我也沒有。我的生命相當豐富——有歡樂的日子,也有悲傷的歲月。我學到了很多,而且也有很多等著我去學。但是,我實際上感受的,卻已是我媽曾經感受過的。
卡爾:這好象有點戲劇性啊。你可能在恐懼地想:瞧,從前在我媽身上發生的,現在也發生在我身上了!(珍妮,正是!)也許。我也會一事無成吧!
珍妮:(停了很久)你還有更多的問題要問嗎?我想,那樣可以幫助你來認識我更多一點。我自己不能提問了——心裏七上八下,(卡爾:唔、唔)搞得我心亂如麻了。
卡爾:你心裏七上八下,所以你不知從何(珍妮:說起)也不知在哪裏打住。我也不知道。你是要再談談你和你媽的關係,或者談談你的恐懼什麽的。
有時候,當事人久久不發一言可能效果很好,我安心等待看看下麵的結果。
首先見到的,當事人所表示的,她心想我是權威,我是醫師,她要依我行事。
從我的立場談,我既不明白表示自己要依照一般醫師的規章辦事,更不想作個無知的醫師。簡單地講。我不想以權威人士自居,換句話說,我要她明白我理解她心中的紊亂,但也不想作任何主動的提示。
她呢,主動地完成了我的後半句話。這已表明,我們在一起尋求答案。也就是說,我們倆已站在桌子的同一邊了,並不像一般醫生一樣,醫生坐裏邊,而“病人”坐外邊。
珍妮:我現在是,年紀越大。越想結婚,兩者之間有無關係,我都一無所知,一方麵,我一想到結婚生子,我就感到恐怖之極;另一方麵。我又感到自己快老了。
卡爾:這是對婚姻承諾的恐懼,也是對生兒育女責任的恐懼,這些事使你的恐懼感不斷增長、擴大。
珍妮:正是。其實,對承諾我並無恐懼。舉例來說,對工作。對朋友,對所做的事情,我都一無所懼,隻有對婚姻,我真怕的(要死)!
卡爾:因此,不能說你是個不負責的人,(珍妮:當然不是!)你對工作負責,你對朋友負責。隻是對婚姻這件事,你怕的要死。
一段長時間的無言導致了珍妮對婚姻的恐懼的自述。
當事人不斷地對自己感受的對象加以分析、加以區別……連當事人對自己的經驗和與此經驗的關係也加以分析了。在這裏,珍妮很明顯地承認了我的主張——她不是對一切事情不負責任,隻是,對某種特定的事情怕負責任而已。
到此為止,在有關追尋認識自己這件事上,我們絕對地成了夥伴,因此我們的講述才顯得彼此互通。
珍妮:(在久久無言之後)你要往下講嗎?
卡爾:但願我能幫你從千頭萬緒之中理出一點頭緒來那就太好了。
珍妮:唔!(稍停)我現在真的無法想起來了,否則,我就能開出一張清單來(稍停)。我的問題可能是——對藝術有所愛好,是嗎?或者,我對音樂和跳舞有所偏愛。也許我想將自己的餘生投入音樂和跳舞哩!隻可惜,今天的社會不讓我這樣做,我得符合社會的要求嘛!這並非說我有什麽後悔,隻是說,我若有所失,因為我真的想做點什麽,隻是不知道怎樣去做!這是否與我剛才要表達的有關?是的,我已經老了!總是繞著圈子走,總是想走回頭路。
卡爾:所以說,你在告訴我,本來你也有個人生的目標,你也真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珍妮:唉,是呀)你想獻身於音樂和跳舞,隻可惜社會阻礙了你那樣做。本來嘛,你隻想將自己整個地投入,全心全意地致力於音樂世界。
珍妮:正是如此!
在珍妮探索自我的過程中,她將自己的責任推到我身上來,我並未接受,隻真實地表白了我的感受而已。
此後,她再接再厲,挑起了當事人在訪談中的主動性,那段久久的無言導致了她對婚姻觀的看法,這個表述又導致了她對自我形象的肯定。她對自己還不能完全信任,但對愛好藝術這件事,她顯得非常肯定而積極。
我的回應讓她注意到自己的目標,而且加以正麵的對待。我給當事人高舉一麵鏡子,讓他照見了自己。
經治療程序來看,珍妮清楚地察覺到她以前沒有察覺到的一些感覺,可以說她已經豁然開朗了。
珍妮:一年半以來,我所經曆的都顯得奇奇怪怪,然而整個情況又顯得生機勃勃。有人告訴我,年紀大了,人就變得更有耐性。對別人也能容忍。其實,我對這個世界也一無所求,但在最近我感到自己出了問題,可是又不知道怎樣去應付這些問題。
卡爾:你是說。一年半以來,事事都不如人意,而你又不知怎樣適應——不但時刻如此,而且事事如此。(珍妮:是啊!)但是,你又感到生命的活力,你又覺得生命的意義。因此,在你內心深處,你又不免自問:“我將何去何從呢?”
珍妮:卡爾博士,我能提一個問題嗎?在婚姻和年齡之間有沒有相關性?
卡爾:有呀!在我看來,你將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來談。你對這兩件事都有恐懼感,你對婚姻和生兒育女都趕到恐懼,這個恐懼幾乎變成了一個包袱。此外,你又說,你知道自己夢寐以求的承諾。卻無法實現這個承諾。
珍妮對自己所遭遇的人生問題,既感無奈,又感無助。因此,她順著一般人的模式,想在權威人士那裏找到答案。
在對話中,她將兩個不同的案情放在一起討論;我呢,隻點出了她個人的感受及其意義。並沒有明確地給予答案。我認為,最好的答案應該由當事人自己找到,而珍妮所講的正是她所求的答案。
珍妮:咳,承諾,並不是什麽奉獻,它絕對同奉獻無關。我隻是怕被暗算而已。其實。我現在就被自己的年齡暗算了。
卡爾:你感到被暗算了,被自己的年齡暗算,又被對婚姻的恐懼暗算,(稍停)因此感到人生沒有希望的的無奈。
有趣的是,她一直在尋找恰當的詞語來表述自己的心境。她先後用了“恐懼”、“惶恐”、“富有活力的感覺”。現在又用了“暗算”。這些詞無非是當事人用來描述她自己感受到的更為切合實際的心境。
我現在感到在她內心世界裏更能行走自如了。縱然她還沒有完全掌握用詞的技巧,我仍然相當滿意了。
珍妮:是的,(稍停)我還是繼續講吧。(卡爾:好)你可知道,這些事我放在心裏好久了。(稍停)我總不能跑到辦公室裏,公開地向人說:“救救我吧,我今年已經35歲了!我幹些什麽才好呢?”我又不是那種人嘛!其實,隻要我高興,穿一件短衣,梳兩條辮子,那又有何不可。我所顧慮的是怕被暗算了。
卡爾:你現有的恐懼並不阻擋在世間的任何行動。你的生活也毫無問題。然而,你的內心仍感到恐懼,你怕被人暗算了,這才是你真正的恐懼,而且是來自多方麵的。
這裏我有所失誤。這時她已感受自己所經曆的同外界所給予的並不一致,我對此沒有作出反應。另一個疏忽,我忽略了當事人所提到的一些小事,諸如短裙子小辮子之類,都具有一些積極意義。然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機會還會再來,且看下麵分解。
珍妮:人們對我說:“珍妮,你還是年輕不減,春風得意嘛”,他們卻看不見我內心的感受!
卡爾:不錯,外人看見的是你的年華,是你的風采,他們沒有看到你的內心,珍妮的內心世界卻大不相同!
珍妮:(久久無言------然後耳語)你要讓我講點別的什麽?(卡爾和聽眾都發出笑聲)我緊張的要命,好象走進了地獄!
卡爾:你有的是時間,別瞎緊張,因為我感到已經同那個受驚的小姑娘珍妮很熟悉了。
珍妮:你是說,我講的越多,我就越能幫助你了解我,對嗎?
卡爾:是的,你會通過我更了解你自己。
珍妮:這也許彼此相關,而且可能對你有幫助,從前,我也曾做過業餘的戲劇演員,我最愛扮演的是頑皮的小姑娘。兒時我想擺脫什麽人或擺脫什麽事,我就想扮演一下頑皮的小姑娘。
卡爾?羅傑斯在文章中說:“那次隻是半小時的示範演練,是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進行的,當時有工作坊的600人參加。”卡爾?羅傑斯沒有說明具體時間,但根據對他的生平的介紹,他曾經在1977年至1987年期間,先後在愛爾蘭、中美洲、南非、前蘇聯等國家和地區組織和平論壇。文中他自己也提到當時他80歲,因此可以推算,時間大概是在1982年。
當事人珍妮,當年35歲。文章說“原來有好幾位自願做示範表演,第二天早晨在實際進行之前,我的同事單福女士告訴我,珍妮被選為當事人。”也就是說,她是事先被選擇過的。這其實也非常符合當時情景的需要。在600人這樣的大型工作坊,而且時間隻有30分鍾。當事人隻有經過選擇才能夠保證工作坊可以順利進行。根據一般的經驗,選擇在這種場合下的當事人,當事人一般都應該是對心理學有相當了解者,而且大方。能夠在公眾麵前講話,不是特別在乎自己的*等。——根據案例的記錄,珍妮所說的一些話也印證了這一假設。
下麵先請看有關個案例的敘述的全文,該文摘自霍華德?基爾申鮑姆等編的《卡爾?羅傑斯:對話錄》一書,由李紹崑翻譯。
珍妮和我在台上麵對麵地就座,希望台下的都能看到我們的側影。我們倆都試試話筒,同時也矯正了一下自己的姿勢。於是,我向她說,自己需要靜一靜,來定一定神。我又說。也希望她安靜下來,她點頭表示同意。我利用這短暫的機會,來忘掉技術性的東西,而關注到珍妮當時的情景,並準備開放地接納她。
以下是這次訪談的記錄。它包括會談的主題和重點,但也省略了一些重複的回答以及與主題無關的追問等。
卡爾:行,我準備好了。可是,我不知道你想跟我說點什麽。當然,我倆都已打過招呼了,隨你的便吧,無論你想談什麽。我都願仔細聆聽。
珍妮: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對婚姻和子女的恐懼;第二個,我對個人年齡陡增的恐懼。麵對未來,真難應付,我感到誠惶誠恐!
卡爾:那就是你的兩大難題。我不知道,你想先談哪一個呢?
珍妮:好吧。還是先談我的年齡問題。我本是開個頭,你則從旁協助,我非常感激!
卡爾:那你先告訴我一下,你為什麽怕老?你老了,又如何?
珍妮:我感到很恐懼呀!已經是35歲的人囉。很快就要40歲出頭了!為什麽這樣怕,我也難以解釋。左思右想,不能解脫,我好想逃之夭夭算了。
卡爾:看來,你真的怕得要命,那也夠你受了。
珍妮:是的,這讓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那是一年半以前的事,啊!兩年以前的事了。那時我突然感到,老天爺,我怎麽會有這種感覺呢?真是倒黴透了!
卡爾:直到一年半之前,你才有那種強烈的感受。(稍停)有沒有什麽特殊事故引發了你的不安呢!
我初步的回應有兩個用意:首先我要她感到絕對的安全,來做自我表述;而我這方麵則盡量了解她的感受,不提任何帶有威脅性的問題。此外,我也沒有指出任何具體方向,而且不做任何判斷。我讓這次訪談完全由她來掌握。
珍妮已經開始說明了她的問題,也感受到自己恐懼的真實性。她已清楚地表態,如果有任何幫助,那將來自我這方麵。
珍妮:真的,我也想不起來了!啊,我媽死得很早,那年她不過50歲。(卡爾:啊,啊)她還年輕,而且在很多方麵顯露過才華。我想,這或許有點關係。我也不太清楚。
卡爾:你好像感到,你媽的早逝,你也可能不久於人世了,(稍停)人生真是苦短啊。
珍妮已開始拿安全來解釋她個人的經驗。她雖然還沒有注意到這件事的意義,但她的下意識已帶領她聯想到她的早逝。
我的反應在說明,我已安然進入了她的內心世界,而且比她所描述的更深入了一層。我感受到進入了她的內心世界,已在她的答話“對呀”兩字中得到了證實。如果她的答話是“並非如此”我就會馬上見風使舵,另找她回答的原意。為了理解她,我毫無個人的成見。
珍妮:回憶我媽的一生——她雖然有很多才能——但不幸她終究成了苦命人。這世界欠她太多了。我絕不想也落得她的命運,而事實上我也沒有。我的生命相當豐富——有歡樂的日子,也有悲傷的歲月。我學到了很多,而且也有很多等著我去學。但是,我實際上感受的,卻已是我媽曾經感受過的。
卡爾:這好象有點戲劇性啊。你可能在恐懼地想:瞧,從前在我媽身上發生的,現在也發生在我身上了!(珍妮,正是!)也許。我也會一事無成吧!
珍妮:(停了很久)你還有更多的問題要問嗎?我想,那樣可以幫助你來認識我更多一點。我自己不能提問了——心裏七上八下,(卡爾:唔、唔)搞得我心亂如麻了。
卡爾:你心裏七上八下,所以你不知從何(珍妮:說起)也不知在哪裏打住。我也不知道。你是要再談談你和你媽的關係,或者談談你的恐懼什麽的。
有時候,當事人久久不發一言可能效果很好,我安心等待看看下麵的結果。
首先見到的,當事人所表示的,她心想我是權威,我是醫師,她要依我行事。
從我的立場談,我既不明白表示自己要依照一般醫師的規章辦事,更不想作個無知的醫師。簡單地講。我不想以權威人士自居,換句話說,我要她明白我理解她心中的紊亂,但也不想作任何主動的提示。
她呢,主動地完成了我的後半句話。這已表明,我們在一起尋求答案。也就是說,我們倆已站在桌子的同一邊了,並不像一般醫生一樣,醫生坐裏邊,而“病人”坐外邊。
珍妮:我現在是,年紀越大。越想結婚,兩者之間有無關係,我都一無所知,一方麵,我一想到結婚生子,我就感到恐怖之極;另一方麵。我又感到自己快老了。
卡爾:這是對婚姻承諾的恐懼,也是對生兒育女責任的恐懼,這些事使你的恐懼感不斷增長、擴大。
珍妮:正是。其實,對承諾我並無恐懼。舉例來說,對工作。對朋友,對所做的事情,我都一無所懼,隻有對婚姻,我真怕的(要死)!
卡爾:因此,不能說你是個不負責的人,(珍妮:當然不是!)你對工作負責,你對朋友負責。隻是對婚姻這件事,你怕的要死。
一段長時間的無言導致了珍妮對婚姻的恐懼的自述。
當事人不斷地對自己感受的對象加以分析、加以區別……連當事人對自己的經驗和與此經驗的關係也加以分析了。在這裏,珍妮很明顯地承認了我的主張——她不是對一切事情不負責任,隻是,對某種特定的事情怕負責任而已。
到此為止,在有關追尋認識自己這件事上,我們絕對地成了夥伴,因此我們的講述才顯得彼此互通。
珍妮:(在久久無言之後)你要往下講嗎?
卡爾:但願我能幫你從千頭萬緒之中理出一點頭緒來那就太好了。
珍妮:唔!(稍停)我現在真的無法想起來了,否則,我就能開出一張清單來(稍停)。我的問題可能是——對藝術有所愛好,是嗎?或者,我對音樂和跳舞有所偏愛。也許我想將自己的餘生投入音樂和跳舞哩!隻可惜,今天的社會不讓我這樣做,我得符合社會的要求嘛!這並非說我有什麽後悔,隻是說,我若有所失,因為我真的想做點什麽,隻是不知道怎樣去做!這是否與我剛才要表達的有關?是的,我已經老了!總是繞著圈子走,總是想走回頭路。
卡爾:所以說,你在告訴我,本來你也有個人生的目標,你也真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珍妮:唉,是呀)你想獻身於音樂和跳舞,隻可惜社會阻礙了你那樣做。本來嘛,你隻想將自己整個地投入,全心全意地致力於音樂世界。
珍妮:正是如此!
在珍妮探索自我的過程中,她將自己的責任推到我身上來,我並未接受,隻真實地表白了我的感受而已。
此後,她再接再厲,挑起了當事人在訪談中的主動性,那段久久的無言導致了她對婚姻觀的看法,這個表述又導致了她對自我形象的肯定。她對自己還不能完全信任,但對愛好藝術這件事,她顯得非常肯定而積極。
我的回應讓她注意到自己的目標,而且加以正麵的對待。我給當事人高舉一麵鏡子,讓他照見了自己。
經治療程序來看,珍妮清楚地察覺到她以前沒有察覺到的一些感覺,可以說她已經豁然開朗了。
珍妮:一年半以來,我所經曆的都顯得奇奇怪怪,然而整個情況又顯得生機勃勃。有人告訴我,年紀大了,人就變得更有耐性。對別人也能容忍。其實,我對這個世界也一無所求,但在最近我感到自己出了問題,可是又不知道怎樣去應付這些問題。
卡爾:你是說。一年半以來,事事都不如人意,而你又不知怎樣適應——不但時刻如此,而且事事如此。(珍妮:是啊!)但是,你又感到生命的活力,你又覺得生命的意義。因此,在你內心深處,你又不免自問:“我將何去何從呢?”
珍妮:卡爾博士,我能提一個問題嗎?在婚姻和年齡之間有沒有相關性?
卡爾:有呀!在我看來,你將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來談。你對這兩件事都有恐懼感,你對婚姻和生兒育女都趕到恐懼,這個恐懼幾乎變成了一個包袱。此外,你又說,你知道自己夢寐以求的承諾。卻無法實現這個承諾。
珍妮對自己所遭遇的人生問題,既感無奈,又感無助。因此,她順著一般人的模式,想在權威人士那裏找到答案。
在對話中,她將兩個不同的案情放在一起討論;我呢,隻點出了她個人的感受及其意義。並沒有明確地給予答案。我認為,最好的答案應該由當事人自己找到,而珍妮所講的正是她所求的答案。
珍妮:咳,承諾,並不是什麽奉獻,它絕對同奉獻無關。我隻是怕被暗算而已。其實。我現在就被自己的年齡暗算了。
卡爾:你感到被暗算了,被自己的年齡暗算,又被對婚姻的恐懼暗算,(稍停)因此感到人生沒有希望的的無奈。
有趣的是,她一直在尋找恰當的詞語來表述自己的心境。她先後用了“恐懼”、“惶恐”、“富有活力的感覺”。現在又用了“暗算”。這些詞無非是當事人用來描述她自己感受到的更為切合實際的心境。
我現在感到在她內心世界裏更能行走自如了。縱然她還沒有完全掌握用詞的技巧,我仍然相當滿意了。
珍妮:是的,(稍停)我還是繼續講吧。(卡爾:好)你可知道,這些事我放在心裏好久了。(稍停)我總不能跑到辦公室裏,公開地向人說:“救救我吧,我今年已經35歲了!我幹些什麽才好呢?”我又不是那種人嘛!其實,隻要我高興,穿一件短衣,梳兩條辮子,那又有何不可。我所顧慮的是怕被暗算了。
卡爾:你現有的恐懼並不阻擋在世間的任何行動。你的生活也毫無問題。然而,你的內心仍感到恐懼,你怕被人暗算了,這才是你真正的恐懼,而且是來自多方麵的。
這裏我有所失誤。這時她已感受自己所經曆的同外界所給予的並不一致,我對此沒有作出反應。另一個疏忽,我忽略了當事人所提到的一些小事,諸如短裙子小辮子之類,都具有一些積極意義。然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機會還會再來,且看下麵分解。
珍妮:人們對我說:“珍妮,你還是年輕不減,春風得意嘛”,他們卻看不見我內心的感受!
卡爾:不錯,外人看見的是你的年華,是你的風采,他們沒有看到你的內心,珍妮的內心世界卻大不相同!
珍妮:(久久無言------然後耳語)你要讓我講點別的什麽?(卡爾和聽眾都發出笑聲)我緊張的要命,好象走進了地獄!
卡爾:你有的是時間,別瞎緊張,因為我感到已經同那個受驚的小姑娘珍妮很熟悉了。
珍妮:你是說,我講的越多,我就越能幫助你了解我,對嗎?
卡爾:是的,你會通過我更了解你自己。
珍妮:這也許彼此相關,而且可能對你有幫助,從前,我也曾做過業餘的戲劇演員,我最愛扮演的是頑皮的小姑娘。兒時我想擺脫什麽人或擺脫什麽事,我就想扮演一下頑皮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