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心理治療是教導別人怎麽去處理問題,這是過於簡單的想法。百度:本書當然有教育成分,但心理治療不是教學,比教學有趣多了。高道行的治療大師,一般說話不多,也不以為自己對別人的問題有一定的答案。但是他們對人生的種種事情有特別的看法,他們的一舉一動,往往為求醫者帶來新的體會。與君一席話,茅塞頓開,其中過程有時像高僧談禪。
現時治療的派別很多,也有不主張過多談話的。這世紀被公認為奇才的米爾頓.艾瑞克森是策略派(gic)的始創人。他認為:語言所能表達的東西是很有限的,人越談得多,越不能自拔。如果心理治療的目的是使人有所改變,則少談為妙。
艾瑞克森小時候在農場長大,有一次見他的父親拉牛往前,用盡力氣,那牛就是不動。父親叫艾瑞克森來幫手,艾瑞克森抓著牛尾巴,向相反方向一扯,牛就乖乖的向前走了。策略派的道理,就是怎樣找到那一下扯力,令人不知不覺的就範。
因此,艾瑞克森的治療個案,都是十分清新有趣的。其中有一個非洲紫羅蘭皇後的個案,讓人印象深刻。
一次,艾瑞克森到美國中南部的一個小城講學,一位同僚要求他順道看看他獨身的姑母。同僚說:我的姑母獨自居住在一間古老大屋,無親無故,她患有極度的憂鬱症,人又硬皮,不肯改變生活方式,你看有沒有辦法令她改變?
艾瑞克森到同僚姑母家去探訪。發現這位女士比形容中更為孤單,一個人關在暗沉沉的百年老屋內。周圍找不到一絲生氣。艾瑞克森是位十分溫文的男子,他很禮貌地對這姑母說:你能讓我參觀一下你的房子嗎?姑母帶著艾瑞克森一間又一間房間去看,艾瑞克森真的想參觀老屋嗎?那倒不是,他是找一樣東西!在這老婆婆毫無生氣的環境裏。他想找尋一樣有生命氣息的東西。終於在一間房間的窗台上,他找到了幾盆小小的非洲紫羅蘭――屋內唯一有活力的幾盆植物。姑母說:我沒有事做,就是喜歡打理這幾盆小東西,這一盆還開始開花了。艾瑞克森說:好極了!你的花這般美麗,一定會給很多人帶來快樂。你能否打聽一下,城內什麽人家有喜慶的事,結婚、生子或生日什麽的,給他們送一盆花去,他們一定會高興的不得了。
姑母真的依艾瑞克森所言,大量種植非洲紫羅蘭。城內幾乎每個人都曾經受惠。不用說,姑母的生活大有改變,本來不透光的老屋,變的陽光普照,充滿彩色鮮明的小紫花。一度孤獨無依的姑母。變成城市中最受歡迎的人。在她逝世時,當地報章頭條報道:全市痛失我們的非洲紫羅蘭皇後:(urn)。幾乎所有人都去送葬,以報她生前的慷慨。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艾瑞克森的一次探訪,就改變了這位老婆婆的下半生,幾句輕描淡寫的話,就有千軍萬馬的威力。難怪他是這世紀傑出的一代宗師。
一位年輕人帶著妻子來見艾瑞克森,他說:“我愛我妻子,我不想失去她。但她和我的一個朋友背叛了我……我知道這事已經一個禮拜了,盡管如此我還是愛她,我不想失去我們的兩個孩子。我確信婚姻還是可以繼續的,我也確信她對自己的荒唐行為有了認識。”
我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證實了丈夫所言確實發自肺腑。他原諒她。想留住她,他已經嚴肅思考了自己的婚姻和孩子,也對現實情況進行了評估。於是我對他說:“好的,現在你去隔壁房間吧,關好門。找些書看看。”
現在隻剩他的妻子和我了,她說:“我希望你明白,我丈夫並不知道所有的事。其實背叛的時間已經不止一個禮拜了。”
“你的意思是還有其他男人?幾個?”
“我可沒那麽說啊。”
“你希望我了解的比你丈夫要多吧。究竟幾個男人?”
“至少兩個”。
我沒有質疑,但那意味著她至少有三個男人。我問她第一個外遇對象是否已婚,她說是的。
於是我說:“讓我們坦率真誠、直截了當地談談吧。第一段外遇結束時,那個男人是不是告訴你,他已經對你這個蕩婦感到厭倦?”
“這麽說話真難聽!”
“他嘴上說得好聽可心裏就是這麽想的,你也希望我和他一樣嗎?”
“他隻說回到妻子身邊更好一些。第二個男人和我交往三個月後,便稱我為蕩婦了。”
“我明白了。現在我們可以用比較文明的語言交談了。”
我又和她聊了聊,告訴她丈夫認為她隻和最後這個外遇對象交往了一個禮拜,實際上他們交往已經兩周了。我說:“你故意讓丈夫發現這個男人,你才是那個想讓外遇結束的人。你一定是對這整個事件都感到厭煩透頂,才會讓你丈夫這麽快就發現了。”
我用這種方式表達是為了把功勞全推給她――不過她得不辜負這些才行。我把功勞放在她麵前,同時也在背後推了她一把,她不得不去維護它。但她並不知道我做了什麽,這些看起來隻不過是文字遊戲而已。她決定回到丈夫身邊。
在精神病房內,我曾遇見過兩位耶穌基督。他倆成天逢人即宣告:我是耶穌基督。並且一再強行留住他人聆聽他們的解說:我才是真正的耶穌基督。
我迫使這兩位自稱是耶穌基督的約翰和艾伯特,共同坐在一條板凳上,並對他們說道:請你倆坐在這兒。你們均聲稱自己是耶穌基督,現在,約翰。我要你向艾伯特解釋,是你而非他,才是耶穌基督;艾伯特,也請你告訴約翰。你是真正的耶穌基督,他並非是耶穌基督,你才是。
自此,他倆成天坐在板凳上忙著向對方解釋,自己才是真正的耶穌基督。過了一個月後,約翰前來對我說:我明明是耶穌基督,而那位瘋狂的艾伯特卻說他才是耶穌基督。我乘機指出:約翰,你知道嗎?你所說的話和他所說的話一模一樣,他所說的話與你所說的話也如出一轍。我認為你們兩人當中一定有一個人瘋了,因為這世上隻有一個耶穌基督。
約翰仔細思索了我說的話一星期之久。他事後表示:我所說的話與那瘋狂的傻子完全相同。他如此瘋狂。而我竟與他說同樣的話,這一定意味著我也十分瘋狂。我實在不願變得如此瘋狂。我說道:老實說,我並不認為你是耶穌基督。既然你不願變得如此瘋狂,我可以安排你去醫院的圖書室內工作。
他在圖書室工作了數星期後來對我說:有件事實在不對勁,每本書的每一頁內容中全都有我的名字。他邊說邊翻開一本書。向我展示約翰.桑頓的英文字母。在每一頁的內容中,他均能找到自己的名字。我同意他的說法,並向他指出每頁內容中所出現的米爾頓.艾瑞克森英文字母。除此之外,我還請他幫我找到了休夫.卡麥克醫師(dr.hughcarmichael)、吉姆.葛裏頓、戴夫.夏克(daveshakow)的名字。事實上,我們可以在那書頁上找到任何他想到的名字。約翰隨後說道:這些字母其實並不屬於任何名字:它們屬於所代表的英文字!我附和道:完全正確。約翰繼續待在圖書室內工作。六個月後他康複回家,終於擺脫了精神病患的身分。
米爾頓?艾瑞克森(1901-1980)是二十世紀催眠界的領導人物,同時也是短期心理治療的創始人。艾瑞克森對心理治療的了解冠乎群倫。他是這時代最具開創性、洞察力及巧思的心理治療人物,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溝通者。由其開創的策略催眠學派,以其快速有效、不拘形式;靈活多變,易學易用而著稱業界,而且由於其效果顯著,很快應用到商業、教育領域的溝通與談判。應用於個人身心調節與潛能開發。
艾瑞克森有著身體上的嚴重疾病,他17歲時曾患小兒麻痹症,一度嚴重至頭部以下皆無法動彈。他用強大的意念活到了近80歲,我想他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種令人驚歎和感動的奇跡。在他的學生們心目中:‘他始終是我們所見過最樂意活下去的人。見過他的人都對他的個人特質留下深刻印象:艾瑞克森永遠神采奕奕又精力充沛,隻要坐在他旁邊。一定會感覺到他真的是完全活在此時此刻。他仁慈、體貼、熱情,經常帶著笑容,有著明亮愉悅的笑聲,當有人惹他發笑時,他總是以嗬嗬的笑聲感染了大家。艾瑞克森對驚奇與敬佩也始終抱持,愉悅的態度。他是十分正麵思考的人,更以此鼓勵他的病患。‘
艾瑞克森:
人們是ok的;
每個人都會在當下做出最好的選擇;
每個行為背後都有正麵的動機;
人們已經擁有成功快樂的一切資源;
改變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1919年,在美國一個農場,一場凶猛的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症)襲擊了一個17歲少年,令他全身陷入癱瘓,除說話和眼動外不能做任何事情。男孩的媽媽請來了三個醫生,他們都對她說:“沒有指望了,你的兒子活不到明天了。”“他們這樣對媽媽說,這太殘忍了”。這個男孩對自己說,他一定不能讓醫生們的斷言實現。於是,第二天醫生們到來時,他不僅活著。而且精神更好了。他們對此感到驚訝,但他們接著又對男孩的媽媽做了一個殘忍的斷言:“你的兒子就算能活下來,也永遠站不起來了,他會終生癱瘓。”同樣,這個男孩決心不讓醫生們的這個可怕斷言實現,他又成功了。過了數年後,他不僅站了起來,還在一個夏天,靠一艘獨木舟、簡單的糧食和露營設備以及一點點錢,暢遊了一次密西西比河。
這個男孩的名字叫米爾頓?艾瑞克森。他後來成為催眠治療大師,可以說是這一神秘領域的無可爭議的no.1,也被認為是短程策略心理治療的鼻祖。
潛意識給了他答案
艾瑞克森17歲開始的康複過程是一個生命的奇跡,這個奇跡是怎樣得以實現的呢?
首先是,他第一次深刻地領會了什麽叫暗示。
暗示是催眠中的一個重要術語。通常意義上,催眠師會通過暗示來影響個案接受自己的誘導。
什麽叫暗示呢?埃裏克森回憶說,三個醫生斷言他活不到明天,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暗示。假若埃裏克森接受了這個暗示,真的相信自己活不到明天,那就可以說,三個醫生對他成功實現了催眠。
盡管當時還不是什麽催眠大師。但埃裏克森清晰地知道,這是三個醫生不經意中想將他們的意誌加在他身上,他決心挑戰這個暗示,而他成功了。接著,醫生們又發出第二個暗示――你永遠站不起來了,他一樣決心挑戰這個暗示。他又成功了。與第一個挑戰相比,這一挑戰曆程更艱難,而其中的細節也更為引人入勝。
艾瑞克森的妻子伊麗莎白說,艾瑞克森感染脊髓灰質炎後,他的媽媽和一名護士悉心照料他。而這名護士還發展一種辦法,采用了一連串的熱敷、按摩和移動癱瘓的四肢刺激艾瑞克森的身體。但更重要也更激動人心的是艾瑞克森的獨自探索。盡管不斷遭受命運的一係列打擊,但艾瑞克森對他內在的力量一直保持著全然的信任。他深深地相信,意識層麵的他並不知道該怎樣康複,而他的潛意識深處會知道,所以他令自己的頭腦和身體放鬆下來,而向著潛意識深處說:“我有一個想站起來的目標,請你幫我一個忙,請你指引我該怎麽辦。”
潛意識果真給了他答案。在全然放鬆狀態下,他的心中映現出一幅畫麵:他兒時摘蘋果的一個畫麵。這個畫麵是真實的畫麵,他兒時的確曾這樣摘過蘋果,當時他非常快樂非常享受。這一畫麵無比生動,細致入微,他的手緩緩地伸向蘋果樹上的蘋果,似乎被分解成了一係列的細小的動作,而他隻是全然放鬆又非常專注的情形下去體驗每一個細小的動作中手和身體的移動。這個摘蘋果的畫麵不斷在他心中影響,而他則不斷去體驗每一個細小動作中手和身體移動的感受。幾個星期後,這一畫麵中牽扯到的肌肉恢複了輕度的行動能力,它們可以做這一畫麵中的動作了!
接下來,他不斷重複這一工作,每當想達到一個什麽樣的康複目標時,他都將自己交給潛意識,請潛意識幫自己一個忙,而潛意識也總是不斷映現出各種各樣的答案,它們可能是類似摘蘋果這樣的一個畫麵,也可能是一個意象,或者是其他,但都能指引他達到康複的目的,而在這一過程中,他隻須積極地聽從潛意識的指引。
現時治療的派別很多,也有不主張過多談話的。這世紀被公認為奇才的米爾頓.艾瑞克森是策略派(gic)的始創人。他認為:語言所能表達的東西是很有限的,人越談得多,越不能自拔。如果心理治療的目的是使人有所改變,則少談為妙。
艾瑞克森小時候在農場長大,有一次見他的父親拉牛往前,用盡力氣,那牛就是不動。父親叫艾瑞克森來幫手,艾瑞克森抓著牛尾巴,向相反方向一扯,牛就乖乖的向前走了。策略派的道理,就是怎樣找到那一下扯力,令人不知不覺的就範。
因此,艾瑞克森的治療個案,都是十分清新有趣的。其中有一個非洲紫羅蘭皇後的個案,讓人印象深刻。
一次,艾瑞克森到美國中南部的一個小城講學,一位同僚要求他順道看看他獨身的姑母。同僚說:我的姑母獨自居住在一間古老大屋,無親無故,她患有極度的憂鬱症,人又硬皮,不肯改變生活方式,你看有沒有辦法令她改變?
艾瑞克森到同僚姑母家去探訪。發現這位女士比形容中更為孤單,一個人關在暗沉沉的百年老屋內。周圍找不到一絲生氣。艾瑞克森是位十分溫文的男子,他很禮貌地對這姑母說:你能讓我參觀一下你的房子嗎?姑母帶著艾瑞克森一間又一間房間去看,艾瑞克森真的想參觀老屋嗎?那倒不是,他是找一樣東西!在這老婆婆毫無生氣的環境裏。他想找尋一樣有生命氣息的東西。終於在一間房間的窗台上,他找到了幾盆小小的非洲紫羅蘭――屋內唯一有活力的幾盆植物。姑母說:我沒有事做,就是喜歡打理這幾盆小東西,這一盆還開始開花了。艾瑞克森說:好極了!你的花這般美麗,一定會給很多人帶來快樂。你能否打聽一下,城內什麽人家有喜慶的事,結婚、生子或生日什麽的,給他們送一盆花去,他們一定會高興的不得了。
姑母真的依艾瑞克森所言,大量種植非洲紫羅蘭。城內幾乎每個人都曾經受惠。不用說,姑母的生活大有改變,本來不透光的老屋,變的陽光普照,充滿彩色鮮明的小紫花。一度孤獨無依的姑母。變成城市中最受歡迎的人。在她逝世時,當地報章頭條報道:全市痛失我們的非洲紫羅蘭皇後:(urn)。幾乎所有人都去送葬,以報她生前的慷慨。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艾瑞克森的一次探訪,就改變了這位老婆婆的下半生,幾句輕描淡寫的話,就有千軍萬馬的威力。難怪他是這世紀傑出的一代宗師。
一位年輕人帶著妻子來見艾瑞克森,他說:“我愛我妻子,我不想失去她。但她和我的一個朋友背叛了我……我知道這事已經一個禮拜了,盡管如此我還是愛她,我不想失去我們的兩個孩子。我確信婚姻還是可以繼續的,我也確信她對自己的荒唐行為有了認識。”
我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證實了丈夫所言確實發自肺腑。他原諒她。想留住她,他已經嚴肅思考了自己的婚姻和孩子,也對現實情況進行了評估。於是我對他說:“好的,現在你去隔壁房間吧,關好門。找些書看看。”
現在隻剩他的妻子和我了,她說:“我希望你明白,我丈夫並不知道所有的事。其實背叛的時間已經不止一個禮拜了。”
“你的意思是還有其他男人?幾個?”
“我可沒那麽說啊。”
“你希望我了解的比你丈夫要多吧。究竟幾個男人?”
“至少兩個”。
我沒有質疑,但那意味著她至少有三個男人。我問她第一個外遇對象是否已婚,她說是的。
於是我說:“讓我們坦率真誠、直截了當地談談吧。第一段外遇結束時,那個男人是不是告訴你,他已經對你這個蕩婦感到厭倦?”
“這麽說話真難聽!”
“他嘴上說得好聽可心裏就是這麽想的,你也希望我和他一樣嗎?”
“他隻說回到妻子身邊更好一些。第二個男人和我交往三個月後,便稱我為蕩婦了。”
“我明白了。現在我們可以用比較文明的語言交談了。”
我又和她聊了聊,告訴她丈夫認為她隻和最後這個外遇對象交往了一個禮拜,實際上他們交往已經兩周了。我說:“你故意讓丈夫發現這個男人,你才是那個想讓外遇結束的人。你一定是對這整個事件都感到厭煩透頂,才會讓你丈夫這麽快就發現了。”
我用這種方式表達是為了把功勞全推給她――不過她得不辜負這些才行。我把功勞放在她麵前,同時也在背後推了她一把,她不得不去維護它。但她並不知道我做了什麽,這些看起來隻不過是文字遊戲而已。她決定回到丈夫身邊。
在精神病房內,我曾遇見過兩位耶穌基督。他倆成天逢人即宣告:我是耶穌基督。並且一再強行留住他人聆聽他們的解說:我才是真正的耶穌基督。
我迫使這兩位自稱是耶穌基督的約翰和艾伯特,共同坐在一條板凳上,並對他們說道:請你倆坐在這兒。你們均聲稱自己是耶穌基督,現在,約翰。我要你向艾伯特解釋,是你而非他,才是耶穌基督;艾伯特,也請你告訴約翰。你是真正的耶穌基督,他並非是耶穌基督,你才是。
自此,他倆成天坐在板凳上忙著向對方解釋,自己才是真正的耶穌基督。過了一個月後,約翰前來對我說:我明明是耶穌基督,而那位瘋狂的艾伯特卻說他才是耶穌基督。我乘機指出:約翰,你知道嗎?你所說的話和他所說的話一模一樣,他所說的話與你所說的話也如出一轍。我認為你們兩人當中一定有一個人瘋了,因為這世上隻有一個耶穌基督。
約翰仔細思索了我說的話一星期之久。他事後表示:我所說的話與那瘋狂的傻子完全相同。他如此瘋狂。而我竟與他說同樣的話,這一定意味著我也十分瘋狂。我實在不願變得如此瘋狂。我說道:老實說,我並不認為你是耶穌基督。既然你不願變得如此瘋狂,我可以安排你去醫院的圖書室內工作。
他在圖書室工作了數星期後來對我說:有件事實在不對勁,每本書的每一頁內容中全都有我的名字。他邊說邊翻開一本書。向我展示約翰.桑頓的英文字母。在每一頁的內容中,他均能找到自己的名字。我同意他的說法,並向他指出每頁內容中所出現的米爾頓.艾瑞克森英文字母。除此之外,我還請他幫我找到了休夫.卡麥克醫師(dr.hughcarmichael)、吉姆.葛裏頓、戴夫.夏克(daveshakow)的名字。事實上,我們可以在那書頁上找到任何他想到的名字。約翰隨後說道:這些字母其實並不屬於任何名字:它們屬於所代表的英文字!我附和道:完全正確。約翰繼續待在圖書室內工作。六個月後他康複回家,終於擺脫了精神病患的身分。
米爾頓?艾瑞克森(1901-1980)是二十世紀催眠界的領導人物,同時也是短期心理治療的創始人。艾瑞克森對心理治療的了解冠乎群倫。他是這時代最具開創性、洞察力及巧思的心理治療人物,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溝通者。由其開創的策略催眠學派,以其快速有效、不拘形式;靈活多變,易學易用而著稱業界,而且由於其效果顯著,很快應用到商業、教育領域的溝通與談判。應用於個人身心調節與潛能開發。
艾瑞克森有著身體上的嚴重疾病,他17歲時曾患小兒麻痹症,一度嚴重至頭部以下皆無法動彈。他用強大的意念活到了近80歲,我想他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種令人驚歎和感動的奇跡。在他的學生們心目中:‘他始終是我們所見過最樂意活下去的人。見過他的人都對他的個人特質留下深刻印象:艾瑞克森永遠神采奕奕又精力充沛,隻要坐在他旁邊。一定會感覺到他真的是完全活在此時此刻。他仁慈、體貼、熱情,經常帶著笑容,有著明亮愉悅的笑聲,當有人惹他發笑時,他總是以嗬嗬的笑聲感染了大家。艾瑞克森對驚奇與敬佩也始終抱持,愉悅的態度。他是十分正麵思考的人,更以此鼓勵他的病患。‘
艾瑞克森:
人們是ok的;
每個人都會在當下做出最好的選擇;
每個行為背後都有正麵的動機;
人們已經擁有成功快樂的一切資源;
改變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1919年,在美國一個農場,一場凶猛的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症)襲擊了一個17歲少年,令他全身陷入癱瘓,除說話和眼動外不能做任何事情。男孩的媽媽請來了三個醫生,他們都對她說:“沒有指望了,你的兒子活不到明天了。”“他們這樣對媽媽說,這太殘忍了”。這個男孩對自己說,他一定不能讓醫生們的斷言實現。於是,第二天醫生們到來時,他不僅活著。而且精神更好了。他們對此感到驚訝,但他們接著又對男孩的媽媽做了一個殘忍的斷言:“你的兒子就算能活下來,也永遠站不起來了,他會終生癱瘓。”同樣,這個男孩決心不讓醫生們的這個可怕斷言實現,他又成功了。過了數年後,他不僅站了起來,還在一個夏天,靠一艘獨木舟、簡單的糧食和露營設備以及一點點錢,暢遊了一次密西西比河。
這個男孩的名字叫米爾頓?艾瑞克森。他後來成為催眠治療大師,可以說是這一神秘領域的無可爭議的no.1,也被認為是短程策略心理治療的鼻祖。
潛意識給了他答案
艾瑞克森17歲開始的康複過程是一個生命的奇跡,這個奇跡是怎樣得以實現的呢?
首先是,他第一次深刻地領會了什麽叫暗示。
暗示是催眠中的一個重要術語。通常意義上,催眠師會通過暗示來影響個案接受自己的誘導。
什麽叫暗示呢?埃裏克森回憶說,三個醫生斷言他活不到明天,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暗示。假若埃裏克森接受了這個暗示,真的相信自己活不到明天,那就可以說,三個醫生對他成功實現了催眠。
盡管當時還不是什麽催眠大師。但埃裏克森清晰地知道,這是三個醫生不經意中想將他們的意誌加在他身上,他決心挑戰這個暗示,而他成功了。接著,醫生們又發出第二個暗示――你永遠站不起來了,他一樣決心挑戰這個暗示。他又成功了。與第一個挑戰相比,這一挑戰曆程更艱難,而其中的細節也更為引人入勝。
艾瑞克森的妻子伊麗莎白說,艾瑞克森感染脊髓灰質炎後,他的媽媽和一名護士悉心照料他。而這名護士還發展一種辦法,采用了一連串的熱敷、按摩和移動癱瘓的四肢刺激艾瑞克森的身體。但更重要也更激動人心的是艾瑞克森的獨自探索。盡管不斷遭受命運的一係列打擊,但艾瑞克森對他內在的力量一直保持著全然的信任。他深深地相信,意識層麵的他並不知道該怎樣康複,而他的潛意識深處會知道,所以他令自己的頭腦和身體放鬆下來,而向著潛意識深處說:“我有一個想站起來的目標,請你幫我一個忙,請你指引我該怎麽辦。”
潛意識果真給了他答案。在全然放鬆狀態下,他的心中映現出一幅畫麵:他兒時摘蘋果的一個畫麵。這個畫麵是真實的畫麵,他兒時的確曾這樣摘過蘋果,當時他非常快樂非常享受。這一畫麵無比生動,細致入微,他的手緩緩地伸向蘋果樹上的蘋果,似乎被分解成了一係列的細小的動作,而他隻是全然放鬆又非常專注的情形下去體驗每一個細小的動作中手和身體的移動。這個摘蘋果的畫麵不斷在他心中影響,而他則不斷去體驗每一個細小動作中手和身體移動的感受。幾個星期後,這一畫麵中牽扯到的肌肉恢複了輕度的行動能力,它們可以做這一畫麵中的動作了!
接下來,他不斷重複這一工作,每當想達到一個什麽樣的康複目標時,他都將自己交給潛意識,請潛意識幫自己一個忙,而潛意識也總是不斷映現出各種各樣的答案,它們可能是類似摘蘋果這樣的一個畫麵,也可能是一個意象,或者是其他,但都能指引他達到康複的目的,而在這一過程中,他隻須積極地聽從潛意識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