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宮裏的一切雨瀾並不知道。葉邑辰雖然是王爺,成婚的禮儀和民間卻也沒有什麽不同,這和太子趙王成婚的儀式並不相同。


    葉邑辰此前雖然有過一次經驗,也即娶過白氏一次,他自己倒還是懵懵懂懂的,對於這些禮儀並不很熟悉,他的專業也不在這裏。隻是心裏想著對雨瀾的承諾,絕不會讓她受委屈,這娶親的細節上便也十二萬分的認真,事無巨細都要一一過問,倒像是這才是他的初婚似的。


    好在清江郡主對這些倒是“門兒清”,她身為葉邑辰的姐姐,在皇族之中輩分很高,做這些事情倒是名正言順。也隻有她才能事事辦得滴水不漏,能讓吹毛求疵的葉邑辰滿意。


    數日之後,葉邑辰和雨瀾的八字便合完了。結果不用說,當然是大吉大利,宜婚姻嫁娶。兩家聽了自都十分歡喜。然後晉王府的小定就來了。


    大太太身為嫡母,自然是忙得腳不沾地,不過雨瀾能夠嫁到晉王府上去,她是真的高興。二太太雖然和大太太很有些齟齬,可她和雨瀾關係不錯,雨瀾的婚事她自然不會搗亂,五太太也是竭力幫忙。


    三位妯娌同心協力,這在楊府之中倒也真是不多見。雨瀾腦子裏裝著許許多多的問題想問葉邑辰。可是此前她可以借著祈氏的名義進出王府,現在和王爺的親事定了下來,她卻要避嫌了,等閑這晉王府也是去不了了。


    雨瀾倒是也沒閑下來,成婚的事別的不用她管,嫁妝卻仍然需要自己打理。嫁妝似乎是這個時代出嫁姑娘的永恒話題。雨瀾送過雨嘉、送過雨霏、送過雨馨,對於嫁妝的事情多少也算了解一些。


    大家族女孩的嫁妝講究十裏紅妝,現代人結婚還講究個婚車婚房呢,那時候就更是講究多了,從各種家具到首飾衣裳,娘家恨不得將姑娘從生到死能用到的所有東西全都置辦齊全了,而且越是積澱深厚的家族越是講究。


    雨馨出嫁之前的那一套東西大太太早早就給準備齊全了,輪到雨瀾便不成了。雨瀾不得不吐槽:大太太對於嫡女庶女的待遇真是差距實在是太過天差地別了。等五太太拿了擬定下來的嫁妝單子給雨瀾看過之後,雨瀾的臉色就變綠了。


    “這些……這也太多了吧!有必要嗎?”雨瀾這會兒是深刻感受到現代人和古代人思路的不同了。現代人因為貿易比較發達,所以信奉的隻有一樣東西,那就是鈔票。


    可古代人不一樣,那時候商品經濟不發達,以物易物還十分流行,所以姑娘的嫁妝裏家具、桌椅、衣料、甚至茶壺、茶碗,各種各樣的東西應有盡有,雨瀾一想到要準備這麽多東西抬過去就覺得腦袋一個頂兩個大。


    何必這麽麻煩?帶著銀子過去不就完了嗎?想要什麽便買什麽,豈不是方便!就說那些衣料首飾,時間長了豈不是就不時興了,哪有銀子來得方便。不過這話在雨瀾的嘴裏轉悠了半天,終究不敢在五太太麵前說出來。


    雨瀾這才深刻地感覺到,不論自己表麵裝得多麽像是這個時代的貴族小姐,骨子裏她仍然是一個現代人,對於這個時代的有些理念,她還是接受無能。


    五太太是受了老太太的指派,親自來幫雨瀾打點嫁妝的。老太太大概是覺得大太太對於庶女不夠盡心,這才派了和雨瀾關係最要好的五太太過來,親自和她商定嫁妝的事情。


    “有什麽想頭,你盡可以提。”五太太解釋完了,合上冊子,笑吟吟地道。


    雨瀾看得頭都有些暈了,“這些已經夠多的了,不必再添了!”


    五太太笑道:“出嫁的姑娘隻有嫁妝足夠豐厚,才能在婆家抬起頭來。咱們楊家的規矩,嫡女出嫁,公中出一萬五千兩,庶女少一些,隻有一萬兩。雨馨嫁的是太子,這個不好比。雨霏的嫁妝單子你也看了,就是一萬兩。”


    雨瀾聽得連連點頭,一萬兩就一萬兩吧,也盡夠了經理大人,請上座gl。誰知五太太接著道:“不過你雖然是庶出,可嫁得是親王府,將來的身份又是王妃。自然不能按照這舊例來,要不然以後你在她們那個圈子裏恐怕很難抬得起腰杆子做人的。這也是楊家的臉麵,此事不用你開口,我自然會去找老太太商議的。實在不夠的,我和你五叔已經商量好了,就由我們給你補上就是了!”


    公中是公中的,一般像是雨瀾這種大家族的女孩子出嫁,長輩們總要給些銀子添妝的,可那一般也就是意思意思,給個幾百兩一千兩就是很多的了,像是五太太這樣子,大包大攬,想幫著雨瀾出大頭兒的,那可真是少見了。


    雨瀾趕忙拒絕:“五嬸嬸!你的心意我領了,你可千萬不要這麽著。這外頭現在都傳瘋了,誰不知道我是一個庶女,不知道走了多大的運道,才能嫁給晉王爺,咱就有多大的腦袋戴多大的帽子,還是按照一萬兩的嫁妝準備著,說實話這一萬兩的真是不少了,盡夠我在王府的花銷了。可是咱們楊府還有大哥哥,二哥哥,三弟弟要娶親,還有九妹妹要嫁人,您和五叔呢,也有兒子將來要娶妻,何況你們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兒子女兒,銀子全給我了,你們怎麽辦?何況這腰板挺得直挺不直,不在於我手裏攥著多少產業多少銀子,而是要看王爺他將來有沒有出息,他肯不肯給我體麵。您說是不是?”葉邑辰是不會管她帶了多少銀子嫁過去的,雨瀾有這個自信心。沒瞧見那廝給一次零花錢就是一萬兩的銀票嗎?到現在雨瀾還將那銀票放在箱子底沒敢動彈呢。


    她沒法子和人解釋這錢是從哪來的,不敢花啊,放到現在,這都屬於“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了!


    五太太歎道:“好孩子,你是個通情理的,不過女人這一輩子就嫁這麽一回,又是嫁到那樣高的門第,無論如何,我都不能眼見著你受了這樣的委屈。你什麽也不用說,自有五嬸嬸替你向老太太出頭。”


    五太太鐵了心了要幫雨瀾爭取利益。回頭就找到老太太商議。五太太把同雨瀾說得那一套原原本本說了一遍,老太太聽了覺得十分有理,對待子女這件事情上的確應該一碗水端平,可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雨瀾要嫁的可是當今最為煊赫的親王,若是和雨霏一樣,帶著一萬兩的嫁妝嫁過去……楊家也丟不起這個臉呢。


    老太太雖然病著,不大管事,可這件事情不得不把大太太、二太太一塊兒叫過來商量。大太太聽完了這些話,眉頭就皺了起來。她是掌家太太,府裏的財政狀況,還有多少銀子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大太太就哭窮道;“母親,二位弟妹,我也是做母親的,不是我不想把瀾姐兒的親事辦得風風光光的,可是咱們家的情況你們也清楚,老太爺清廉自守,從來不肯多拿朝廷一分銀子,老爺二弟五弟又不是那擅於鑽營的,每年養活著上上下下這麽一起子人,年節之間又是禮尚往來的,加上前頭幾位姑娘出閣,哪一次也沒虧待了她們,就是金山銀山,也架不住這樣的花法。家裏頭如今早已捉襟見肘了,若是狠狠心真把瀾姐兒的婚事大辦起來,倒也不是不成,隻不過後頭幾位哥娶親的時候若是沒了銀子,老太太和二弟妹不要怪我才好!”


    老太太有些不相信地問道:“家裏頭真就拮據成這樣了?”


    大太太道:“母親若是不相信,盡可以叫賬房上的拿了賬本來看就是了!”實際上,楊府雖然權勢極大,老太爺位居首輔之位長達三十年,可老太爺對於子孫管教極嚴,貪汙納賄之事不但他自己從不肯幹,連幾個兒子也不許沾染。楊家兒子又個個從政,沒有一個經商打理庶務的,自然就沒有別的一些家族那般多的銀子。更何況單是雨馨大婚那一次,楊家就花了七八萬銀子,的確是有些入不敷出。


    這些事兒老太太自然不是不知道。便道:“我不是信不過你!不過這事事關重大,咱們還要想一想有沒有別的法子吧!”


    幾人商量了一番,哪裏有什麽好主意。五太太便表示願意私下拿出一些銀子來,五太太的嫁妝十分豐厚,拿出幾萬兩來倒也不是能。老太太道:“這成什麽話。沒得叫人笑話了楊家小氣。”五太太倒是沒有想到這一點兒,連連道:“是媳婦魯莽了!”


    老太太道:“你也是一心為了那丫頭好。”這事一時沒有好辦法,便隻好先放下了意念成魔最新章節。


    又過了數日,晉王爺遣了管家馬福到楊府下聘。馬福帶了幾十輛馬車過來,拉了也不知多少禮品,將楊府門前的那條路都堵住了。惹得四街五鄰全都跑過來看熱鬧。大家議論紛紛,都說晉王爺麵冷心更冷,瞧著對這未過門的媳婦卻是極好的。


    這些還不算什麽,等大老爺從馬福手中接過那張他恭恭敬敬遞上來的銀票,隻看了一眼,便頓時傻眼了。他不是沒見過世麵的人,卻還是被這張銀票震了一下。


    十萬兩!


    他沒成想葉邑辰這麽舍得下血本。十萬兩是什麽概念他再清楚不過了,一個中等規模的縣,一年的稅收總和,大概也就有十萬兩了。大老爺頓時生出了一種把女兒論斤賣掉的罪惡感。“王爺禮數周全,實在是太客氣了!”


    馬福卻拱手施禮,恭敬回道:“小小心意,不成敬意,此來之前王爺再三囑咐我說:楊七姑娘溫婉聰慧,端莊大方,實在是萬金難求的無價之寶。這麽一點子聘禮,王爺深覺過意不去,若是大人覺得不合適,我便回明了王爺,再加上五成便是。”原來王爺耳報神十分之靈,對於楊府裏的嫁妝之爭已經有所耳聞,他是見不得雨瀾吃虧的人,就叫馬福在這刺一刺大老爺和大太太。


    大太太並沒有看見那張銀票的數額,聽了這話還以為晉王爺小氣,送來的聘禮說不定隻有幾千兩銀子,心中便隱隱有些鄙視,從大老爺手裏拿到那張銀票,本想看看到底是多少,哪知一看之下也震驚得半天說不上話來:“十,十萬兩?”


    大老爺已經不悅回道:“我這是嫁女兒,又不是賣女兒,你回去回了王爺,就說這些盡夠了!”馬福一點不生氣,連連道歉。楊府留他吃了午飯,他這才回轉了晉王府。


    大太太拿著這十萬兩銀子也覺得有些燙手,有了這錢雨瀾的嫁妝就完全沒問題了。大太太原來沒有打聘禮主意的意思,可葉邑辰實在太大方,十萬雪花銀擺在大太太麵前,讓這個見慣了世麵的貴婦人也不由得一陣心熱。


    大太太左思右想自己不敢做主,去找大老爺商量:“晉王府的十萬兩銀子,老爺準備怎麽辦?”


    大老爺道:“還能怎麽辦,當然是給瀾姐兒帶過去當做嫁妝了!”這不是慣例嗎,還用得著問?


    大太太道:“老爺,這事兒不妥啊!王爺再大大不過太子。瀾姐兒區區一個庶女,怎麽也不能和馨兒相比吧。咱們家給馨兒置辦的嫁妝也才五萬兩。她便是親王正妃,也不能多於這個數。”這話雖然有強詞奪理的成分在,但是總算能找到一個站得住腳的理由。


    大老爺聽了也是心中一動道:“你的意思是?”


    大太太道:“咱們就按照五萬兩的標準給瀾姐兒置辦嫁妝,剩下的五萬兩,咱們也不要,就充到公中,將來給三個哥兒娶媳婦用,豈不是好!按理,這聘禮給的是楊府,給的可不是瀾姐兒,您說呢?”


    大老爺也知道家中經濟不大寬裕,遲疑道:“這事兒能成嗎?七丫頭的婚事,如今攬總兒的可是老太太,我看你最好還是回了老太太吧!”這話裏的意思就是同意了。


    大太太道:“老爺又不是不知道,老太太如今把七丫頭疼得和眼珠子似的,這事兒要是被她知道了,能同意才有了鬼了!我便找人重新列個單子,將那總數寫得高一些,盡量叫七丫頭少帶些銀子過去,多置辦些莊子、田地這些產業,這裏頭做做手腳,幾萬兩的銀子也就出來了。老太太這麽多年不管事,自然不會知道這些個,也就過去了。瀾姐兒從未接觸過這些庶務,她自己能懂什麽。等她進了王府,王爺自然也不會去查她的嫁妝,誰還能知道這些怎的。”


    大老爺想了想,似乎有些道理。便道:“這都是你的分內事,你隻管做去。我是再不管的了。”擺明了同意這個辦法,卻又不想承擔責任。


    大太太氣得很,卻也沒有辦法,氣哼哼地出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女繼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彩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彩田並收藏庶女繼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