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倫大喜,他立即提審楊承宗和張琳,可是兩個人一口咬定沒有賄賂過薑政。馮倫因為這個案子早已焦頭爛額,本來想早點審結了案子向皇帝交差,好不容易薑政鬆口了,承認收了楊承宗的五千兩銀子,可楊承宗卻又矢口否認。
馮倫怒極,當即就想對承宗和張琳動刑。刑部左侍郎嚴大人立即跳出來反對,說承宗和張琳乃是讀書人,才從小錦衣玉食,沒受過什麽苦,大刑之下難免屈打成招,口供怎能可信。
不僅是嚴大人,大理寺甚至是馮倫管著的都察院,都有人跳出來反對。馮倫氣得當場就掀了桌子,揚言第二天就去宮裏討聖旨,一定要對承宗和張琳行刑。
葉邑辰一直密切關係著這件案子的進展,審訊一結束,他便得到了消息。已經是掌燈時分,葉邑辰坐在外書房花梨木的長案後頭沉吟不語:“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馮倫並未對薑政上刑,薑政為什麽要把這麽大的罪名承擔下來?”
沒有人能夠回答他。
薑政已經招認了,對承宗就極為不利。一旦這個罪名被坐實了,搞不好就要充軍發配。葉邑辰想了半天不得要領,正在這個時候,小廝進來回稟道:“十七爺來了!”
葉邑辰精神一振:“快請進來!”這幾天葉邑辰一直請他幫忙盯著三法司審案的官員,還有西廠的動靜,就是怕他們從中做手腳,自己這邊沒有第一手的消息,到時候來不及反應。
葉楓齊這個時候來找他,肯定是有什麽重要的消息要告訴他。
馬大總管很快領了葉楓齊進來。葉邑辰親自到門口把弟弟迎進屋裏,兄弟兩人分主次坐了,小廝麻利地上了茶水點心,葉邑辰遣了服侍的,兩兄弟十分親近,也不用拐彎抹角,葉邑辰開門見山的問道:“十七弟這個時候來見我,可是有什麽消息?”
葉楓齊端起桌上的茶盅抿了一口道:“十六哥,您叫我盯著三法司和西廠的動靜,三法司還算消停。西廠那邊,密探卻是頻頻觸動,先是捉了太子身邊的一個姓張的幕僚,……”
葉邑辰聽到這裏已經心下雪亮。以陳嘉的謹慎,沒有皇帝的命令,他絕不會輕易動太子的人。
太子,大概是東窗事發了!
他不動聲色,繼續聽葉楓齊說話:“後來,西廠的人又把薑政年僅五歲的兒子給抓去了西廠那薑政與夫人感情頗好,他的夫人一連生了三個兒子,前兩個全都沒過一周歲就夭折了,這個孩子好不容易養大,看得如同自己的眼珠子一樣……”
葉邑辰恍然大悟。他喃喃道:“怪不得,怪不得在刑部大堂上,薑政承認了自己收受賄賂泄露考題的罪責。這必定是陳嘉的首尾,他必是派了人將他的兒子在自己的手上這件事透露給薑政知道,若是他不肯把罪名承認下來,陳嘉就殺了他的兒子。薑政愛子心切,為了兒子的性命,隻能咬著牙認了這本來不是他的罪名。”
葉楓齊眉頭微皺,“這件事,咱們隻顧保護楊家三公子,卻是忽略了薑政這一頭。”他頓了頓,思索片刻道:“實在不行,我手下還有一千死士,全是忠心耿耿之輩,就派了他們去攻打西廠吧,隻要把薑大人的兒子搶出來,再把消息遞進刑部大牢,明天薑大人就可以反供。”
“不妥!”葉邑辰連連搖頭。“西廠防衛森嚴,除非咱們能調動大軍,不然很難打的進去。何況這樣做,動靜太大,搞不好把你都給牽連了進去。”
葉楓齊道:“那怎麽辦?要是叫他們把薑政的罪名坐實了,楊三公子的前程可就全毀了,到時候看你怎麽在小嫂子麵前交差!”到這種時候還不忘打趣葉邑辰一句。
葉邑辰站起身來,笑著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既然知道了原因,這件事就不會沒有辦法。”說著就喊了馬大總管進來:“你想辦法給宮裏遞個信兒,說我想見陳嘉一麵,就在小豹房胡同等他。”
大楚開國之初,對內侍的管製頗為嚴格,內侍是不許在外頭置宅子的。到了太宗就有所鬆懈,到了正統,因為他的性子比較懦弱,對身邊侍候的人十分寬厚,一些得寵的大太監紛紛在外頭買宅子置地,有些甚至買娶了媳婦養在外頭。
太監雖然不能人道,可是他們也是人,也希望在宮外頭有一個落腳的家。
陳嘉這兩年迅速崛起,如今已經成了正統身邊的第一紅人。但是他為人謹慎低調,絕不肯有一點兒把柄抓在別人手裏。在外頭雖然偷偷購置了宅子,卻鮮少有人知道。
隻不過這件事卻瞞不過葉邑辰。
葉邑辰之所以選了這個地方和陳嘉見麵,就是要警告陳嘉,別以為他什麽都不知道,頗有點示威的意思。
葉楓齊一愣:“你要和那個閹人談判?他和楊老太爺之間的仇怨可不是那麽容易化解的!別看他平時也對我們畢恭畢敬的,可是如今他也是大權在握,人又十分奸猾,可不是一個願意吃虧的人!”
葉邑辰就笑:“政治上的事兒,沒有什麽不能談的。關鍵看是誰出麵談,什麽時間談,怎麽談?這件事你就不用擔心,我自然有辦法叫陳嘉這個閹人讓步!”語氣十分自信的樣子。
葉楓齊道:“我自然是相信十六哥的能力的。”他長大成人之前,葉邑辰沒少幫他抵擋明搶暗箭,他對十六哥一向是最信服的。
“要不要陪我一塊兒去見見他!”葉邑辰就問。葉楓齊搖了搖頭:“還是算了!”做是做特務工作的,陳嘉也是做特務工作的,倆人能不見麵最好還是別見麵。“我就在這兒等十六哥的消息。”他一屁股坐在了墊著大紅色織錦軟墊的太師椅上,“過年的時候您的部下惠州參將從惠州過來,不是給你帶了十壇子的惠泉泉水嗎,您這裏上等的好茶有了,沒有好水怎麽能行!您可得叫管事們兒把那泉水起出來,我就在這兒品茶等您了!”
葉楓齊要扮一個荒唐王爺,自然是吃喝玩樂樣樣精通才行。他的鼻子就像狗兒一樣靈敏,葉邑辰這有什麽好東西都瞞不過他。“你呀你呀!”就拍了拍葉楓齊的肩膀,吩咐管事去取了惠泉的泉水過來給葉楓齊泡茶,他則帶了純鈞和含光去了小豹房胡同。
葉楓齊喝了兩壺用惠泉泉水泡得好茶,等了足足有兩個時辰,葉邑辰才姍姍來遲。
“怎樣?”葉楓齊就站了起來。
葉邑辰神色從容地在他身邊的一張太師椅上坐下,拿起幾上的紫砂壺給自己倒了一杯茶,端起來啜了一口,才慢慢地道:“成了!陳嘉已經答應了將那孩子放出來。含光和純鈞已經帶著孩子回到了孩子的舅舅家裏。”
“那薑政那邊?”
“我已經叫人帶了孩子身上的赤金長命鎖給薑政看,薑政看了自然知道咱們不是騙他的。”
葉楓齊很好奇葉邑辰是怎麽說服陳嘉的,隱隱感覺到這裏邊恐怕牽扯到奪嫡之爭葉邑辰立場的事情。恐怕葉邑辰也不大好和他說得太明白,他就忍住了沒問。站起來道;“既然事情解決了,弟弟就先告辭了。”
葉邑辰笑著說:“這都已經戌時了,你別走了,今晚就在我這外書房歇了吧。”
葉楓齊也不和葉邑辰客氣:“也罷!那我就在十六哥這兒睡一晚上。咱哥倆秉燭夜談!咱哥倆兒已經多少年沒幹過這麽風雅的事了?”臉上就帶了戲謔的笑。
葉邑辰臉色微赧,咳嗽了一聲,掩飾道:“秉燭夜談嗎?還是等下一次吧,你嫂子見不到我,恐怕一時不會睡的,她懷孕之後身子骨不好,我不進去看看不放心……”
葉楓齊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葉邑辰平素十分嚴肅克製,想捉弄他一回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我知道你擔心嫂子,剛才和你開玩笑呢,快進去陪嫂子吧,你這裏這麽多丫鬟小廝,夠我使喚了!”
葉邑辰啞然失笑,叫了管事進來囑咐幾句,叫他們好生服侍著葉楓齊,這才回了內院。正房的燈光果然還亮著呢。
小丫鬟挑了簾子,葉邑辰就進了屋,看見雨瀾背靠在彈墨大迎枕上,正就這一盞瓜型的羊角宮燈的昏黃燈光看書。雨瀾看見葉邑辰進來,就趿了鞋下地:“王爺回來了?”
葉邑辰挽了她的手,兩人坐到榻上,“這麽晚了怎麽還不睡?”
這幾天,每天葉邑辰回來都會給雨瀾講一講科考案的進展,葉邑辰不回來,雨瀾怎麽睡得著。雨瀾反問他道:“王爺今天怎麽這麽晚才回來?吃飯了沒有?小廚房今天做了墨魚羹,要不要吩咐他們盛一碗給您嚐嚐?”
葉邑辰笑著親了親她的臉頰,“我在前頭和十七弟吃過了。你就別麻煩了,要是餓了,盡叫他們進上來你吃就是了!”
屋子裏的丫鬟仆婦們見了這等場景趕緊低下頭去,雨瀾的臉刷地一下紅了,葉邑辰雖然寵她,但是也是極有自製的,今天不知遇到了什麽事這般高興。
雨瀾就嬌嗔著推了他一把,“叫您吃是怕您餓著肚子。我早就吃過了,現在這個時辰再吃可就要積食了……您快去洗漱換衣裳吧!”
雨瀾用手推著他,葉邑辰就笑著站起來,去了淨房。不一會兒就洗漱完畢,換了衣裳走進來。
他重新坐在雨瀾的旁邊,拿過她放在桌上的厚厚一大本書來看,居然是《地藏經》。葉邑辰就有些奇怪:“你怎麽看上佛經了?”他知道她和一般的女子不同,是不信佛也不信道的。
“佛經讀起來能讓人心境平和!”雨瀾這樣回答。葉邑辰想起來,這段日子,雖然娘家發生了這麽多事,她卻堅強地挺了過來,並沒有因為承宗的事影響腹中的胎兒,不由對她高看了一眼。
道理人人都懂,往往卻是知易行難,能夠控製住自己的情緒,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雨瀾就催他:“王爺,時候不早了快睡吧!明天一早兒您還要上朝呢!”
葉邑辰就笑著親自吹了燈,抱著雨瀾倒在床上。習慣性地摸了摸她已經頗具規模的小腹,問她:“今天孩子沒有鬧你吧?”
其實懷孕過了三個月後,雨瀾的妊娠反應就小多了。隻是見過一次下紅之後,吃了龔太醫的虎狼之藥,身體一直不好。葉邑辰見多識廣,卻唯獨對這件事弄不大清楚,還以為雨瀾不舒服仍然是妊娠反應。
雨瀾不知道該怎麽和他解釋好,隻好含糊道:“今天挺好的,這天氣一天天熱了起來,小寶寶像我們一樣,大概也懶得折騰他的親娘了!”
葉邑辰聽她說得有趣,嘴角就勾起了一個愉悅的弧度。“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今天去見了陳嘉一麵,三舅爺的案子,有眉目了?”
“真的?”雨瀾高興壞了,轉過身子,摟住葉邑辰的脖子,在他的臉上用力親了一口。急急地問:“那三弟弟什麽時候能出獄?”
葉邑辰不由得失笑:“哪有那麽快!我已經把路全給他鋪好了,接下來能走到哪一步,還是要看他自己的!”
第二天早朝,皇帝剛剛在從乾清宮裏出來,馮倫就立刻稟奏說,禮部左侍郎已經招供,承認了收受賄賂泄露考題的事情,正統聽了大喜,這件事因為牽連到太子,也讓他頭痛了好久,若是真把真相透露出去,他這個皇帝也免不了擔上一個教子無方的罪名。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替死鬼把這件事頂下來。此時薑政承認了,正是瞌睡正濃的時候有人送來了枕頭,正統皇帝不由大喜。這時馮倫又道,“薑政已經招供,可那楊承宗和張琳二人卻一口咬定並無此事,請皇上下旨,允許臣對楊承宗和張琳兩人用刑!”
話音剛落,刑部左侍郎嚴寬立刻出班稟奏,“皇上,薑政的雖然已經招認,可他的口供前後矛盾,漏洞處處,一會兒說是楊承宗親手送他銀子,一會兒又說是楊派了身邊的管事送他的銀子,一會說受賄的地點在自家的宅子裏,一會兒又說受賄的地點是在酒樓的雅間裏,臣以為,薑政的口供不足采信,應予重審!”
刑部掌管天下刑獄,對於口供的真假當然最有發言權,正統本來想當場下旨,叫馮倫嚴刑逼供,趕緊結案,可是嚴大人這般一說,他這聖旨又不好下了,他總不能在朝廷上明光正道地叫馮倫采信假口供吧。
三法司其中的兩法司已經表態了,皇上就問剩下的大理寺卿,大理寺卿表態說,他覺得也應該重審。
二比一!
正統隻好命令三法司重審。光重審不行,還得加快進度,天下所有的讀書人都看著你們呢!
正統直接派了內閣首輔申閣老親自督審。
三法司重新開堂。這一次,何孟春,徐原華等九人對花錢買了考題的事情供認不諱。薑政卻將前次的口供全盤推翻,堅決不肯承認自己幹過違法亂紀的事情。楊承宗和張琳也是堅決不肯承認。
馮倫氣得肝疼。既然何孟春,徐原華等九個舉子都承認了,你們又憑什麽不承認!可何孟春,徐原華等人是正劇確鑿,楊承宗和張琳他卻不曾找到證據。
案子到此就僵持住了。口供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弄得人無所適從。正統皇帝也大為頭痛,這個時候翰林院的一個從七品的小官給皇上寫了一份折子,針對這件案子給皇上出了一個主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重考!
楊承宗和張琳若是真的賄買了考官,自然是無德無才之輩,若他們真的是滿腹才華,也就沒有必要再去冒著風險去幹這種事兒了。
到時候請朝廷重新出題,皇帝親自主持,大學士現場批閱試卷,是飽學之士還是沽名釣譽之輩,自然一目了然。
這個法子堪稱公允。臣子們紛紛上書附和。朝野上下群情激憤,正統皇帝不敢耽擱,立刻下詔,命令春闈取中的舉子,有一個算一個,重新回來考試。考過了,上一次的成績才能作數。
聽到這個消息,雨瀾終於明白葉邑辰那天和她說的那句“我已經把路全給他鋪好了,接下來能走到哪一步,還是要看他自己的!”
看來能夠走到這一步,全靠了王爺利用手裏的人脈進行著推動,這其中要打通多少關節,經過多少次複雜的博弈才能走到這一步,雨瀾光是想想就覺得不是一般的難。
葉邑辰可以說是給承宗鋪就了一條最適合的,證明自己清白的路。如若不然,就算承宗平安出獄了,可以想見未來十年之內,汙名也會一直跟隨著他,無法洗脫。
“三弟弟能行嗎?”事到如今,雨瀾反而有點患得患失起來。
“放心吧,三舅兄外柔內剛,場麵越大,越是能沉得住氣,肯定沒問題的!”葉邑辰反倒是比雨瀾更有信心的樣子。
禮部準備了幾天,五月初十,複試在紫禁城太和門舉行,由正統皇帝親自主持。這一次的試題由申閣老、陳閣老、馬閣老三位閣老在現場親自出題,絕對沒有泄題的可能了。
舉子們都是第一次進入紫禁城,紫禁城的巍峨莊嚴,氣象森嚴本來就令他們心中畏懼,再加上考場內外兵丁林立如同兩軍之對陣,每名考生由二個全副武裝的禦林軍左右監視。
考場氣氛一片肅殺。
正統皇帝端坐太和殿內,傳話出來讓考生們盡心構藝、不必畏懼,又格外供給茶果點心。但眾多考生終是惴惴不安,竟有手難把筆者!
承宗、張琳和何孟春,徐原華等人更受到了重點照顧,別人一身輕鬆,他們卻身帶刑具,別人坐著,他們卻跪著。別人身邊都是兩個士兵,他們的身邊卻有七八個人之多,戒備森嚴至極。
葉敏昭主動請纓,帶著全副武裝的士兵巡視考場。他站在楊承宗身後,見他神色見一片坦然平靜,揮筆之間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兩相對比,何孟春,徐原華等人刀劍加身,早已全身戰栗癱軟如你,連筆都握不住了,更何況是答題。而張琳雖然也算鎮定,卻也是滿頭大汗。
葉敏昭不由心中大讚,看他年紀輕輕,竟有這般膽色,頗有大將之風。想到他是雨瀾的同父異母弟弟,心中也就釋然了。有那般聰慧的姐姐,弟弟又怎麽能差得了?對承宗不由又多了幾分好感。
複試閱卷完畢,這一次承宗考得比上次還好,第一名!張琳雖然考得不如承宗好,可也考了個十九名。
這一下,謠言不攻自破,所有說承宗和張琳作弊的人都閉上了嘴。消息傳回棋盤街楊家,楊家上下一片歡騰。
考官評定等級後送呈正統皇帝。正統最後裁定:汪溥等三百七十四名考試成績合格,準許參加殿試;何孟春,徐原華等十六名文理不通,俱著革去舉人功名;楊承宗和張琳立即釋放,雖然考得不錯,但仍將兩人黜落,不允許他們參加殿試。
兩人畢竟還是受到了牽連。
與此同時,正統發下聖旨:副主考、禮部左侍郎以“不謹”,降一級使用;其餘十八房考官俱都降半級,罰俸三年。考生何孟春,徐原華等賄買考題證據確鑿,不但革除功名,且俱責打四十板,家產藉沒入官,父母妻子兄弟並流徙寧古塔。
一場紛紛擾擾的科場舞弊案終於審結了。因為複試是皇帝親自主持,三大學士當場出題,六部九卿批閱試卷,天下舉子們再都說不出什麽話來。
承影扶著楊承宗剛剛出了刑部大牢,楊家來接他的馬車已經到了。大少爺承祖和二少爺承業一起來接承宗。承祖看見弟弟全須全尾地出來,滿臉喜色,急步上前,激動地抓住他的手,卻隻說一句:“三弟弟你受苦了!”
承業現在和承祖、承宗之間越走越遠,他和兄弟們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感覺無話可說,這次奉長輩之命來接三少爺回家。承宗出獄,他既沒有感覺到高興,也沒有感覺到不高興,就好像和自己沒有什麽關係似的。他幹巴巴地道:“恭喜三弟弟沉冤得雪,得脫囹圄!”
楊家的管事們也是湧上來,滿口說著:“恭喜三少爺,賀喜三少爺!”
承宗微微笑著:“叫兩位哥哥為小弟操心了。”說罷深深一揖。對於二少爺的態度仿佛絲毫沒有感覺到一樣。
承祖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自家的兄弟何必說這些客氣話!”想起什麽似的,搖了搖頭道:“還是太可惜了!”
承宗知道他說的什麽,明明自己不管是會試還是太和門前的複試,他都考得非常好,明明是被冤枉的,皇帝卻偏偏不許他參加殿試。想要中進士,就隻能等三年之後的下一科。
承宗卻微笑著安慰大哥哥:“皇上能夠幫小弟洗脫罪名,還我一個清白之身,已經是天恩浩蕩!”沒有因為得脫囹圄而高興得忘形,也沒有因為複試考了第一卻不能參加殿試而沮喪。玉不琢不成器,這次的牢獄之災,讓他整個人都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沉澱。
承祖笑道:“三弟說的有理。倒是我著相了!這一科不行,咱們就等著下一科好了。到時候你我兄弟一同下場,一同中進士,豈不快哉!”承業隻在一旁聽著,並不怎麽說話。
承祖拉著他道:“長輩們都在家裏等著呢,大伯母早就為你準備好了酒宴,洗塵去黴,咱們還是早些回去罷!”
承宗沉吟了一下,卻道:“大哥,我想先去晉王府,拜謝王爺救命大恩!”
承祖微微一怔,這個案子的關節他雖然不甚清楚,可隱隱約約也聽說過一些,知道承宗能夠被幹幹淨淨地摘出來,葉邑辰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在心裏盤算了一下,也就點頭同意:“那咱們就去晉王府!”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五一節快樂!
最近的流量真叫人崩潰,是抽的原因嗎?
馮倫怒極,當即就想對承宗和張琳動刑。刑部左侍郎嚴大人立即跳出來反對,說承宗和張琳乃是讀書人,才從小錦衣玉食,沒受過什麽苦,大刑之下難免屈打成招,口供怎能可信。
不僅是嚴大人,大理寺甚至是馮倫管著的都察院,都有人跳出來反對。馮倫氣得當場就掀了桌子,揚言第二天就去宮裏討聖旨,一定要對承宗和張琳行刑。
葉邑辰一直密切關係著這件案子的進展,審訊一結束,他便得到了消息。已經是掌燈時分,葉邑辰坐在外書房花梨木的長案後頭沉吟不語:“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馮倫並未對薑政上刑,薑政為什麽要把這麽大的罪名承擔下來?”
沒有人能夠回答他。
薑政已經招認了,對承宗就極為不利。一旦這個罪名被坐實了,搞不好就要充軍發配。葉邑辰想了半天不得要領,正在這個時候,小廝進來回稟道:“十七爺來了!”
葉邑辰精神一振:“快請進來!”這幾天葉邑辰一直請他幫忙盯著三法司審案的官員,還有西廠的動靜,就是怕他們從中做手腳,自己這邊沒有第一手的消息,到時候來不及反應。
葉楓齊這個時候來找他,肯定是有什麽重要的消息要告訴他。
馬大總管很快領了葉楓齊進來。葉邑辰親自到門口把弟弟迎進屋裏,兄弟兩人分主次坐了,小廝麻利地上了茶水點心,葉邑辰遣了服侍的,兩兄弟十分親近,也不用拐彎抹角,葉邑辰開門見山的問道:“十七弟這個時候來見我,可是有什麽消息?”
葉楓齊端起桌上的茶盅抿了一口道:“十六哥,您叫我盯著三法司和西廠的動靜,三法司還算消停。西廠那邊,密探卻是頻頻觸動,先是捉了太子身邊的一個姓張的幕僚,……”
葉邑辰聽到這裏已經心下雪亮。以陳嘉的謹慎,沒有皇帝的命令,他絕不會輕易動太子的人。
太子,大概是東窗事發了!
他不動聲色,繼續聽葉楓齊說話:“後來,西廠的人又把薑政年僅五歲的兒子給抓去了西廠那薑政與夫人感情頗好,他的夫人一連生了三個兒子,前兩個全都沒過一周歲就夭折了,這個孩子好不容易養大,看得如同自己的眼珠子一樣……”
葉邑辰恍然大悟。他喃喃道:“怪不得,怪不得在刑部大堂上,薑政承認了自己收受賄賂泄露考題的罪責。這必定是陳嘉的首尾,他必是派了人將他的兒子在自己的手上這件事透露給薑政知道,若是他不肯把罪名承認下來,陳嘉就殺了他的兒子。薑政愛子心切,為了兒子的性命,隻能咬著牙認了這本來不是他的罪名。”
葉楓齊眉頭微皺,“這件事,咱們隻顧保護楊家三公子,卻是忽略了薑政這一頭。”他頓了頓,思索片刻道:“實在不行,我手下還有一千死士,全是忠心耿耿之輩,就派了他們去攻打西廠吧,隻要把薑大人的兒子搶出來,再把消息遞進刑部大牢,明天薑大人就可以反供。”
“不妥!”葉邑辰連連搖頭。“西廠防衛森嚴,除非咱們能調動大軍,不然很難打的進去。何況這樣做,動靜太大,搞不好把你都給牽連了進去。”
葉楓齊道:“那怎麽辦?要是叫他們把薑政的罪名坐實了,楊三公子的前程可就全毀了,到時候看你怎麽在小嫂子麵前交差!”到這種時候還不忘打趣葉邑辰一句。
葉邑辰站起身來,笑著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既然知道了原因,這件事就不會沒有辦法。”說著就喊了馬大總管進來:“你想辦法給宮裏遞個信兒,說我想見陳嘉一麵,就在小豹房胡同等他。”
大楚開國之初,對內侍的管製頗為嚴格,內侍是不許在外頭置宅子的。到了太宗就有所鬆懈,到了正統,因為他的性子比較懦弱,對身邊侍候的人十分寬厚,一些得寵的大太監紛紛在外頭買宅子置地,有些甚至買娶了媳婦養在外頭。
太監雖然不能人道,可是他們也是人,也希望在宮外頭有一個落腳的家。
陳嘉這兩年迅速崛起,如今已經成了正統身邊的第一紅人。但是他為人謹慎低調,絕不肯有一點兒把柄抓在別人手裏。在外頭雖然偷偷購置了宅子,卻鮮少有人知道。
隻不過這件事卻瞞不過葉邑辰。
葉邑辰之所以選了這個地方和陳嘉見麵,就是要警告陳嘉,別以為他什麽都不知道,頗有點示威的意思。
葉楓齊一愣:“你要和那個閹人談判?他和楊老太爺之間的仇怨可不是那麽容易化解的!別看他平時也對我們畢恭畢敬的,可是如今他也是大權在握,人又十分奸猾,可不是一個願意吃虧的人!”
葉邑辰就笑:“政治上的事兒,沒有什麽不能談的。關鍵看是誰出麵談,什麽時間談,怎麽談?這件事你就不用擔心,我自然有辦法叫陳嘉這個閹人讓步!”語氣十分自信的樣子。
葉楓齊道:“我自然是相信十六哥的能力的。”他長大成人之前,葉邑辰沒少幫他抵擋明搶暗箭,他對十六哥一向是最信服的。
“要不要陪我一塊兒去見見他!”葉邑辰就問。葉楓齊搖了搖頭:“還是算了!”做是做特務工作的,陳嘉也是做特務工作的,倆人能不見麵最好還是別見麵。“我就在這兒等十六哥的消息。”他一屁股坐在了墊著大紅色織錦軟墊的太師椅上,“過年的時候您的部下惠州參將從惠州過來,不是給你帶了十壇子的惠泉泉水嗎,您這裏上等的好茶有了,沒有好水怎麽能行!您可得叫管事們兒把那泉水起出來,我就在這兒品茶等您了!”
葉楓齊要扮一個荒唐王爺,自然是吃喝玩樂樣樣精通才行。他的鼻子就像狗兒一樣靈敏,葉邑辰這有什麽好東西都瞞不過他。“你呀你呀!”就拍了拍葉楓齊的肩膀,吩咐管事去取了惠泉的泉水過來給葉楓齊泡茶,他則帶了純鈞和含光去了小豹房胡同。
葉楓齊喝了兩壺用惠泉泉水泡得好茶,等了足足有兩個時辰,葉邑辰才姍姍來遲。
“怎樣?”葉楓齊就站了起來。
葉邑辰神色從容地在他身邊的一張太師椅上坐下,拿起幾上的紫砂壺給自己倒了一杯茶,端起來啜了一口,才慢慢地道:“成了!陳嘉已經答應了將那孩子放出來。含光和純鈞已經帶著孩子回到了孩子的舅舅家裏。”
“那薑政那邊?”
“我已經叫人帶了孩子身上的赤金長命鎖給薑政看,薑政看了自然知道咱們不是騙他的。”
葉楓齊很好奇葉邑辰是怎麽說服陳嘉的,隱隱感覺到這裏邊恐怕牽扯到奪嫡之爭葉邑辰立場的事情。恐怕葉邑辰也不大好和他說得太明白,他就忍住了沒問。站起來道;“既然事情解決了,弟弟就先告辭了。”
葉邑辰笑著說:“這都已經戌時了,你別走了,今晚就在我這外書房歇了吧。”
葉楓齊也不和葉邑辰客氣:“也罷!那我就在十六哥這兒睡一晚上。咱哥倆秉燭夜談!咱哥倆兒已經多少年沒幹過這麽風雅的事了?”臉上就帶了戲謔的笑。
葉邑辰臉色微赧,咳嗽了一聲,掩飾道:“秉燭夜談嗎?還是等下一次吧,你嫂子見不到我,恐怕一時不會睡的,她懷孕之後身子骨不好,我不進去看看不放心……”
葉楓齊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葉邑辰平素十分嚴肅克製,想捉弄他一回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我知道你擔心嫂子,剛才和你開玩笑呢,快進去陪嫂子吧,你這裏這麽多丫鬟小廝,夠我使喚了!”
葉邑辰啞然失笑,叫了管事進來囑咐幾句,叫他們好生服侍著葉楓齊,這才回了內院。正房的燈光果然還亮著呢。
小丫鬟挑了簾子,葉邑辰就進了屋,看見雨瀾背靠在彈墨大迎枕上,正就這一盞瓜型的羊角宮燈的昏黃燈光看書。雨瀾看見葉邑辰進來,就趿了鞋下地:“王爺回來了?”
葉邑辰挽了她的手,兩人坐到榻上,“這麽晚了怎麽還不睡?”
這幾天,每天葉邑辰回來都會給雨瀾講一講科考案的進展,葉邑辰不回來,雨瀾怎麽睡得著。雨瀾反問他道:“王爺今天怎麽這麽晚才回來?吃飯了沒有?小廚房今天做了墨魚羹,要不要吩咐他們盛一碗給您嚐嚐?”
葉邑辰笑著親了親她的臉頰,“我在前頭和十七弟吃過了。你就別麻煩了,要是餓了,盡叫他們進上來你吃就是了!”
屋子裏的丫鬟仆婦們見了這等場景趕緊低下頭去,雨瀾的臉刷地一下紅了,葉邑辰雖然寵她,但是也是極有自製的,今天不知遇到了什麽事這般高興。
雨瀾就嬌嗔著推了他一把,“叫您吃是怕您餓著肚子。我早就吃過了,現在這個時辰再吃可就要積食了……您快去洗漱換衣裳吧!”
雨瀾用手推著他,葉邑辰就笑著站起來,去了淨房。不一會兒就洗漱完畢,換了衣裳走進來。
他重新坐在雨瀾的旁邊,拿過她放在桌上的厚厚一大本書來看,居然是《地藏經》。葉邑辰就有些奇怪:“你怎麽看上佛經了?”他知道她和一般的女子不同,是不信佛也不信道的。
“佛經讀起來能讓人心境平和!”雨瀾這樣回答。葉邑辰想起來,這段日子,雖然娘家發生了這麽多事,她卻堅強地挺了過來,並沒有因為承宗的事影響腹中的胎兒,不由對她高看了一眼。
道理人人都懂,往往卻是知易行難,能夠控製住自己的情緒,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雨瀾就催他:“王爺,時候不早了快睡吧!明天一早兒您還要上朝呢!”
葉邑辰就笑著親自吹了燈,抱著雨瀾倒在床上。習慣性地摸了摸她已經頗具規模的小腹,問她:“今天孩子沒有鬧你吧?”
其實懷孕過了三個月後,雨瀾的妊娠反應就小多了。隻是見過一次下紅之後,吃了龔太醫的虎狼之藥,身體一直不好。葉邑辰見多識廣,卻唯獨對這件事弄不大清楚,還以為雨瀾不舒服仍然是妊娠反應。
雨瀾不知道該怎麽和他解釋好,隻好含糊道:“今天挺好的,這天氣一天天熱了起來,小寶寶像我們一樣,大概也懶得折騰他的親娘了!”
葉邑辰聽她說得有趣,嘴角就勾起了一個愉悅的弧度。“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今天去見了陳嘉一麵,三舅爺的案子,有眉目了?”
“真的?”雨瀾高興壞了,轉過身子,摟住葉邑辰的脖子,在他的臉上用力親了一口。急急地問:“那三弟弟什麽時候能出獄?”
葉邑辰不由得失笑:“哪有那麽快!我已經把路全給他鋪好了,接下來能走到哪一步,還是要看他自己的!”
第二天早朝,皇帝剛剛在從乾清宮裏出來,馮倫就立刻稟奏說,禮部左侍郎已經招供,承認了收受賄賂泄露考題的事情,正統聽了大喜,這件事因為牽連到太子,也讓他頭痛了好久,若是真把真相透露出去,他這個皇帝也免不了擔上一個教子無方的罪名。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替死鬼把這件事頂下來。此時薑政承認了,正是瞌睡正濃的時候有人送來了枕頭,正統皇帝不由大喜。這時馮倫又道,“薑政已經招供,可那楊承宗和張琳二人卻一口咬定並無此事,請皇上下旨,允許臣對楊承宗和張琳兩人用刑!”
話音剛落,刑部左侍郎嚴寬立刻出班稟奏,“皇上,薑政的雖然已經招認,可他的口供前後矛盾,漏洞處處,一會兒說是楊承宗親手送他銀子,一會兒又說是楊派了身邊的管事送他的銀子,一會說受賄的地點在自家的宅子裏,一會兒又說受賄的地點是在酒樓的雅間裏,臣以為,薑政的口供不足采信,應予重審!”
刑部掌管天下刑獄,對於口供的真假當然最有發言權,正統本來想當場下旨,叫馮倫嚴刑逼供,趕緊結案,可是嚴大人這般一說,他這聖旨又不好下了,他總不能在朝廷上明光正道地叫馮倫采信假口供吧。
三法司其中的兩法司已經表態了,皇上就問剩下的大理寺卿,大理寺卿表態說,他覺得也應該重審。
二比一!
正統隻好命令三法司重審。光重審不行,還得加快進度,天下所有的讀書人都看著你們呢!
正統直接派了內閣首輔申閣老親自督審。
三法司重新開堂。這一次,何孟春,徐原華等九人對花錢買了考題的事情供認不諱。薑政卻將前次的口供全盤推翻,堅決不肯承認自己幹過違法亂紀的事情。楊承宗和張琳也是堅決不肯承認。
馮倫氣得肝疼。既然何孟春,徐原華等九個舉子都承認了,你們又憑什麽不承認!可何孟春,徐原華等人是正劇確鑿,楊承宗和張琳他卻不曾找到證據。
案子到此就僵持住了。口供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弄得人無所適從。正統皇帝也大為頭痛,這個時候翰林院的一個從七品的小官給皇上寫了一份折子,針對這件案子給皇上出了一個主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重考!
楊承宗和張琳若是真的賄買了考官,自然是無德無才之輩,若他們真的是滿腹才華,也就沒有必要再去冒著風險去幹這種事兒了。
到時候請朝廷重新出題,皇帝親自主持,大學士現場批閱試卷,是飽學之士還是沽名釣譽之輩,自然一目了然。
這個法子堪稱公允。臣子們紛紛上書附和。朝野上下群情激憤,正統皇帝不敢耽擱,立刻下詔,命令春闈取中的舉子,有一個算一個,重新回來考試。考過了,上一次的成績才能作數。
聽到這個消息,雨瀾終於明白葉邑辰那天和她說的那句“我已經把路全給他鋪好了,接下來能走到哪一步,還是要看他自己的!”
看來能夠走到這一步,全靠了王爺利用手裏的人脈進行著推動,這其中要打通多少關節,經過多少次複雜的博弈才能走到這一步,雨瀾光是想想就覺得不是一般的難。
葉邑辰可以說是給承宗鋪就了一條最適合的,證明自己清白的路。如若不然,就算承宗平安出獄了,可以想見未來十年之內,汙名也會一直跟隨著他,無法洗脫。
“三弟弟能行嗎?”事到如今,雨瀾反而有點患得患失起來。
“放心吧,三舅兄外柔內剛,場麵越大,越是能沉得住氣,肯定沒問題的!”葉邑辰反倒是比雨瀾更有信心的樣子。
禮部準備了幾天,五月初十,複試在紫禁城太和門舉行,由正統皇帝親自主持。這一次的試題由申閣老、陳閣老、馬閣老三位閣老在現場親自出題,絕對沒有泄題的可能了。
舉子們都是第一次進入紫禁城,紫禁城的巍峨莊嚴,氣象森嚴本來就令他們心中畏懼,再加上考場內外兵丁林立如同兩軍之對陣,每名考生由二個全副武裝的禦林軍左右監視。
考場氣氛一片肅殺。
正統皇帝端坐太和殿內,傳話出來讓考生們盡心構藝、不必畏懼,又格外供給茶果點心。但眾多考生終是惴惴不安,竟有手難把筆者!
承宗、張琳和何孟春,徐原華等人更受到了重點照顧,別人一身輕鬆,他們卻身帶刑具,別人坐著,他們卻跪著。別人身邊都是兩個士兵,他們的身邊卻有七八個人之多,戒備森嚴至極。
葉敏昭主動請纓,帶著全副武裝的士兵巡視考場。他站在楊承宗身後,見他神色見一片坦然平靜,揮筆之間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兩相對比,何孟春,徐原華等人刀劍加身,早已全身戰栗癱軟如你,連筆都握不住了,更何況是答題。而張琳雖然也算鎮定,卻也是滿頭大汗。
葉敏昭不由心中大讚,看他年紀輕輕,竟有這般膽色,頗有大將之風。想到他是雨瀾的同父異母弟弟,心中也就釋然了。有那般聰慧的姐姐,弟弟又怎麽能差得了?對承宗不由又多了幾分好感。
複試閱卷完畢,這一次承宗考得比上次還好,第一名!張琳雖然考得不如承宗好,可也考了個十九名。
這一下,謠言不攻自破,所有說承宗和張琳作弊的人都閉上了嘴。消息傳回棋盤街楊家,楊家上下一片歡騰。
考官評定等級後送呈正統皇帝。正統最後裁定:汪溥等三百七十四名考試成績合格,準許參加殿試;何孟春,徐原華等十六名文理不通,俱著革去舉人功名;楊承宗和張琳立即釋放,雖然考得不錯,但仍將兩人黜落,不允許他們參加殿試。
兩人畢竟還是受到了牽連。
與此同時,正統發下聖旨:副主考、禮部左侍郎以“不謹”,降一級使用;其餘十八房考官俱都降半級,罰俸三年。考生何孟春,徐原華等賄買考題證據確鑿,不但革除功名,且俱責打四十板,家產藉沒入官,父母妻子兄弟並流徙寧古塔。
一場紛紛擾擾的科場舞弊案終於審結了。因為複試是皇帝親自主持,三大學士當場出題,六部九卿批閱試卷,天下舉子們再都說不出什麽話來。
承影扶著楊承宗剛剛出了刑部大牢,楊家來接他的馬車已經到了。大少爺承祖和二少爺承業一起來接承宗。承祖看見弟弟全須全尾地出來,滿臉喜色,急步上前,激動地抓住他的手,卻隻說一句:“三弟弟你受苦了!”
承業現在和承祖、承宗之間越走越遠,他和兄弟們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感覺無話可說,這次奉長輩之命來接三少爺回家。承宗出獄,他既沒有感覺到高興,也沒有感覺到不高興,就好像和自己沒有什麽關係似的。他幹巴巴地道:“恭喜三弟弟沉冤得雪,得脫囹圄!”
楊家的管事們也是湧上來,滿口說著:“恭喜三少爺,賀喜三少爺!”
承宗微微笑著:“叫兩位哥哥為小弟操心了。”說罷深深一揖。對於二少爺的態度仿佛絲毫沒有感覺到一樣。
承祖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自家的兄弟何必說這些客氣話!”想起什麽似的,搖了搖頭道:“還是太可惜了!”
承宗知道他說的什麽,明明自己不管是會試還是太和門前的複試,他都考得非常好,明明是被冤枉的,皇帝卻偏偏不許他參加殿試。想要中進士,就隻能等三年之後的下一科。
承宗卻微笑著安慰大哥哥:“皇上能夠幫小弟洗脫罪名,還我一個清白之身,已經是天恩浩蕩!”沒有因為得脫囹圄而高興得忘形,也沒有因為複試考了第一卻不能參加殿試而沮喪。玉不琢不成器,這次的牢獄之災,讓他整個人都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沉澱。
承祖笑道:“三弟說的有理。倒是我著相了!這一科不行,咱們就等著下一科好了。到時候你我兄弟一同下場,一同中進士,豈不快哉!”承業隻在一旁聽著,並不怎麽說話。
承祖拉著他道:“長輩們都在家裏等著呢,大伯母早就為你準備好了酒宴,洗塵去黴,咱們還是早些回去罷!”
承宗沉吟了一下,卻道:“大哥,我想先去晉王府,拜謝王爺救命大恩!”
承祖微微一怔,這個案子的關節他雖然不甚清楚,可隱隱約約也聽說過一些,知道承宗能夠被幹幹淨淨地摘出來,葉邑辰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在心裏盤算了一下,也就點頭同意:“那咱們就去晉王府!”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五一節快樂!
最近的流量真叫人崩潰,是抽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