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紫寒看到了傲蕾的表情,她知道傲蕾害羞了,她說:“傲蕾,你不要害羞,咱們現在講的是入靜練功的事,不是別的,當然,你很年輕,沒有聽過這一類的話題,自然會有些害羞,其實,師父年輕的時候,在學醫時接觸到人體一些部位,也是很害羞的,後來,看病多了,專門從醫術角度去看待人體,就不會意識到害羞了。”
“弟子知道了,以後學會從練武功的角度去看,大膽學習。”傲蕾說。
何紫寒繼續說:“武功初學者要一下子守住丹田並不容易,通常是很難講精神集中起來,必須先放鬆心情,深入、均勻地呼吸,集中意念,排除雜念,讓氣沉至丹田,入靜意守,才能漸漸守住丹田,要注意的是,意守不是很勉強的那種死守,而是感到似守非守,自然而守,若即若離,有意而似無意,既不是守得太緊,也不要守得太鬆,鬆緊適當,讓內氣綿綿若存,會聚於丹田。意守丹田時,練功者往往會有一種熱、脹、沉的感覺,長期堅持訓練,便能以意念來引導氣息,讓內氣循任脈督兩脈運行,久而久之,便能以意自如地運氣。”何紫寒說。
傲蕾想:“聽師父這樣一說,這人體是挺奇妙的,通過入靜訓練,意守丹田,以意運氣,竟能發揮出非同尋常的能量,這或許&長&風&文學{}.{cf}{wx}.{}就是有些人的武功能比別人更高強的秘密。”
傲蕾說:“入靜練功,是不是隻有意守丹田一種方法呢?難道意守身體的其他部位就不會有效果嗎?”
“入靜練功。最讓人重視的方法就是‘意守丹田法’,包括意守上丹田,意守中丹田和意守下丹田,除此之外,還有‘意守百門法’和‘意守穴位法’等,意守命門指的是以意念守住十四脊椎之下的穴位,這穴位稱命門,就在臍正對著的腰部位置,這是通任督兩脈的重要穴位,被譽為‘生命之門戶’。.tw[]命門穴有時被看成與下丹田同等重要。被稱為‘後丹田’,下丹田在前,命門在後,兩腎處左右。構成人體元氣的匯集、貯存中心。意守命門與意守丹田有異曲同功之妙。兩種入靜方法相輔相成,能會聚真氣,利於以意運氣。”何紫寒說。
“師父。意守命門這麽重要,那麽,‘意守穴位法’也同樣重要嗎?它又是怎樣的一種意守方法,該如何意守呢?”傲蕾著急地問。
“所謂的‘意守穴位法’與‘意守命門法’不同,說的不是意守一個穴位,而是統稱以意念來守住人體的各處經絡穴位,人體之中,分布著許多穴位,這些穴位是經氣的匯集出入之所,意守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功能,比如,位於頭部巔頂的‘百會穴’,此穴被認為是陽經之氣匯集之處,意守此穴,能提升一身之陽氣,調整機體陰陽平衡;再如,位於兩乳之間的‘膻中穴’,此穴匯通心、肝、脾、腎之經脈,並使經脈通向任任督兩脈,意守此穴,能益心肝、健脾胃,意守此穴,其實也是意守中丹田;又如,位於前後陰之間的‘會陰穴’,此穴正處於任脈、督脈與衝脈的交會之所,是任、督、衝脈的發源與匯集之處,意守會陰,能起到煉精化氣的作用;還有,位於膝下三寸外側凹陷處的‘足三裏穴’,此穴通向脾胃經脈,意守此穴有健脾益胃之功效;此外,還有位於足底前三分之一足心凹陷處的‘湧泉穴’,此穴通向腎之經脈,意守此穴,能引氣歸根,滋陰壯陽;另外,還有位於手掌心的‘勞宮穴’,此穴通向心腦經脈,意守此穴能調節心腦功能,總之,人體上有諸多穴位,各有各的功能,入靜之法,多種多樣,武功之學,博大精深,各門各派都有不同的意守方法,入靜練功,要練成奇效,必須在實際練習中不斷探索、提高,隻有反複地練,不斷總結經驗,才能使功夫提高得更快。.tw”何紫寒仔細地向傲蕾講解“意守穴位法”。
傲蕾聽了何紫寒介紹了那麽多的穴位,她一時無法全都記清楚,但她感到,今日她師父講了人體的丹田、穴位,說明人的肌體太複雜,太玄妙了,同時,她通過對師父講的穴位的了解,她很快地聯想到醫術醫理知識,現在,她才弄明白,當時她師父為什麽要教她學醫術,原來,她師父除了要傳授給她醫術藥理知識,讓她幫著製藥之外,同時也是為了讓她更好地學習武功和劍術,原來,醫術和武功是相通的,它們都與人體的氣脈順通,陰陽平衡有關,也都與激發、發揮人體的潛能有關。
傲蕾同時也想到,她的師父何紫寒的武功之所以達到極高的境界,這與她得到了名師的傳授有關,但也與她深通醫理有密切關係,傲蕾明白了,醫術之理與武功之道是相通的,學醫者能把武功學得更好。
傲蕾沉思神情被何紫寒發現了,何紫寒問:“傲蕾,你在思考什麽?是不是師父剛才講太多了,你接受不了了,心裏有點煩?”
“怎麽會煩了,剛才弟子聽師父講‘意守丹田法’和‘意守穴位法’等,長了很多見識,知道了不少練功的入門方法,弟子心裏非常高興,師父講了很多,弟子確實一時無法全部記住,沒有辦法全部消化,但從中得到很多啟發,剛才,弟子之所以走神,是因為弟子在琢磨著醫理與武學的相通之道,陷入沉思了,想呆了,沒有專心聽師父講解,請師父見諒!”傲蕾歉意地說。
何紫寒說:“這是好事,師父怎麽會怪你呢?你能一邊聽師父講練功入靜之法,一邊把所聽到的內容與醫術之道聯係起來思考,探索它們的相通之道,這太好了,能這樣觸類旁通,表明你已經真的學進去了,很好!”
“醫術與武功,醫理與武學,確實有很多值得好好思考的相通之道,以後弟子會對此多多鑽研,希望師父多多指導弟子!”傲蕾說。
“其實,師父恰好要對你說說學武者與學醫者的一些共同之處,學武者除了與學醫者一樣要了解人體穴位、經脈等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共同點,那就是同樣要注重德性修養,醫者講醫德,好郎中都執著於治病救人,他們是很有善心的,所以,稱職的郎中有好生之德,都能堅持救死扶傷,所以,守醫德成為郎中的基本準則。”何紫寒說。
傲蕾插話說:“師父,郎中的職責是治病救人,他們講醫德,講好生之德,這很好理解,但是,練武之人與郎中是很不一樣的,武功、劍術是為抵擋敵人,殺死對手的,練武者的職責總是與反抗殺戮和懲罰惡敵有關,抗敵殺人的練武者與治病救人的郎中是不一樣的,後者講德性是理所當然的,而前者如果也處處講德性,在競爭激烈的江湖上,如何立得住,會不會顯得太柔弱了?”
“學醫者講醫德,學武者講武德,這是沒有疑問的,練武者雖然是用武功來抵抗敵人,甚至殺敵複仇,但練武者不能沒有道德準則,在某種意義上,擁有武功的人更應該守德行,對於練武者來說,道德修養十分重要,缺德的練武者,對江湖的危害很大,所以,武林中人常說:練功先練性,守氣更應守德;練功在一時,修德在一世;修性為根,守德是本;心純功自正,德長功自進。還有,練功者如果不注重道德修養,功夫往往達不到純正高超的境界,如果帶著邪念練功,心術不正,心性不純,就很容易在練功中走火入魔,練功不練性,很容易著魔入邪。”何紫寒解釋說。
“聽起來很有道理,武功高超的人,如果心思歹毒,沒有德性,任意殺戮,那是非常可怕的,武林的正派人士提倡練武先修德,這是很正確的,對於學武者來說,修德是根本,心眼好,武功才能進入高境界,這些,弟子懂得。”傲蕾說。
“其實,古代各家學說中,有很多寶貴的修德方法可供練武者借鑒,比如,儒家重視修心養性,主張外學仁內修德,其仁德之道,值得借鑒;再如,道家強調修心煉性,追求超脫心境,那種超越利害關係的逍遙境界,值得學習;佛家講明心見性,講究體驗頓悟,那種瞬時體悟的感受,很值得琢磨,這都是很值得練武之人應該好好探討學習的。練武之人,隻有深入地體悟德性,加強修養,提高誌趣,開闊胸襟,才能讓武功提到更高的境界。”何紫寒說。
“師父,各家學說中的修心養性方法太豐富了,弟子以後慢慢學,師父能否先傳授給弟子一些入靜練功的‘秘訣’,弟子對此是最感興趣的。”傲蕾請求說。
何紫寒說:“好吧,師父先告訴你幾句秘訣,你先記住,結合練功體悟,以後再仔細講解,請你記住:‘調息入靜,意氣互動,外靜內動,吐故納新,調適身息心,通暢精氣神,周身開合互通,神氣渾然一體’。”(未完待續……)
“弟子知道了,以後學會從練武功的角度去看,大膽學習。”傲蕾說。
何紫寒繼續說:“武功初學者要一下子守住丹田並不容易,通常是很難講精神集中起來,必須先放鬆心情,深入、均勻地呼吸,集中意念,排除雜念,讓氣沉至丹田,入靜意守,才能漸漸守住丹田,要注意的是,意守不是很勉強的那種死守,而是感到似守非守,自然而守,若即若離,有意而似無意,既不是守得太緊,也不要守得太鬆,鬆緊適當,讓內氣綿綿若存,會聚於丹田。意守丹田時,練功者往往會有一種熱、脹、沉的感覺,長期堅持訓練,便能以意念來引導氣息,讓內氣循任脈督兩脈運行,久而久之,便能以意自如地運氣。”何紫寒說。
傲蕾想:“聽師父這樣一說,這人體是挺奇妙的,通過入靜訓練,意守丹田,以意運氣,竟能發揮出非同尋常的能量,這或許&長&風&文學{}.{cf}{wx}.{}就是有些人的武功能比別人更高強的秘密。”
傲蕾說:“入靜練功,是不是隻有意守丹田一種方法呢?難道意守身體的其他部位就不會有效果嗎?”
“入靜練功。最讓人重視的方法就是‘意守丹田法’,包括意守上丹田,意守中丹田和意守下丹田,除此之外,還有‘意守百門法’和‘意守穴位法’等,意守命門指的是以意念守住十四脊椎之下的穴位,這穴位稱命門,就在臍正對著的腰部位置,這是通任督兩脈的重要穴位,被譽為‘生命之門戶’。.tw[]命門穴有時被看成與下丹田同等重要。被稱為‘後丹田’,下丹田在前,命門在後,兩腎處左右。構成人體元氣的匯集、貯存中心。意守命門與意守丹田有異曲同功之妙。兩種入靜方法相輔相成,能會聚真氣,利於以意運氣。”何紫寒說。
“師父。意守命門這麽重要,那麽,‘意守穴位法’也同樣重要嗎?它又是怎樣的一種意守方法,該如何意守呢?”傲蕾著急地問。
“所謂的‘意守穴位法’與‘意守命門法’不同,說的不是意守一個穴位,而是統稱以意念來守住人體的各處經絡穴位,人體之中,分布著許多穴位,這些穴位是經氣的匯集出入之所,意守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功能,比如,位於頭部巔頂的‘百會穴’,此穴被認為是陽經之氣匯集之處,意守此穴,能提升一身之陽氣,調整機體陰陽平衡;再如,位於兩乳之間的‘膻中穴’,此穴匯通心、肝、脾、腎之經脈,並使經脈通向任任督兩脈,意守此穴,能益心肝、健脾胃,意守此穴,其實也是意守中丹田;又如,位於前後陰之間的‘會陰穴’,此穴正處於任脈、督脈與衝脈的交會之所,是任、督、衝脈的發源與匯集之處,意守會陰,能起到煉精化氣的作用;還有,位於膝下三寸外側凹陷處的‘足三裏穴’,此穴通向脾胃經脈,意守此穴有健脾益胃之功效;此外,還有位於足底前三分之一足心凹陷處的‘湧泉穴’,此穴通向腎之經脈,意守此穴,能引氣歸根,滋陰壯陽;另外,還有位於手掌心的‘勞宮穴’,此穴通向心腦經脈,意守此穴能調節心腦功能,總之,人體上有諸多穴位,各有各的功能,入靜之法,多種多樣,武功之學,博大精深,各門各派都有不同的意守方法,入靜練功,要練成奇效,必須在實際練習中不斷探索、提高,隻有反複地練,不斷總結經驗,才能使功夫提高得更快。.tw”何紫寒仔細地向傲蕾講解“意守穴位法”。
傲蕾聽了何紫寒介紹了那麽多的穴位,她一時無法全都記清楚,但她感到,今日她師父講了人體的丹田、穴位,說明人的肌體太複雜,太玄妙了,同時,她通過對師父講的穴位的了解,她很快地聯想到醫術醫理知識,現在,她才弄明白,當時她師父為什麽要教她學醫術,原來,她師父除了要傳授給她醫術藥理知識,讓她幫著製藥之外,同時也是為了讓她更好地學習武功和劍術,原來,醫術和武功是相通的,它們都與人體的氣脈順通,陰陽平衡有關,也都與激發、發揮人體的潛能有關。
傲蕾同時也想到,她的師父何紫寒的武功之所以達到極高的境界,這與她得到了名師的傳授有關,但也與她深通醫理有密切關係,傲蕾明白了,醫術之理與武功之道是相通的,學醫者能把武功學得更好。
傲蕾沉思神情被何紫寒發現了,何紫寒問:“傲蕾,你在思考什麽?是不是師父剛才講太多了,你接受不了了,心裏有點煩?”
“怎麽會煩了,剛才弟子聽師父講‘意守丹田法’和‘意守穴位法’等,長了很多見識,知道了不少練功的入門方法,弟子心裏非常高興,師父講了很多,弟子確實一時無法全部記住,沒有辦法全部消化,但從中得到很多啟發,剛才,弟子之所以走神,是因為弟子在琢磨著醫理與武學的相通之道,陷入沉思了,想呆了,沒有專心聽師父講解,請師父見諒!”傲蕾歉意地說。
何紫寒說:“這是好事,師父怎麽會怪你呢?你能一邊聽師父講練功入靜之法,一邊把所聽到的內容與醫術之道聯係起來思考,探索它們的相通之道,這太好了,能這樣觸類旁通,表明你已經真的學進去了,很好!”
“醫術與武功,醫理與武學,確實有很多值得好好思考的相通之道,以後弟子會對此多多鑽研,希望師父多多指導弟子!”傲蕾說。
“其實,師父恰好要對你說說學武者與學醫者的一些共同之處,學武者除了與學醫者一樣要了解人體穴位、經脈等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共同點,那就是同樣要注重德性修養,醫者講醫德,好郎中都執著於治病救人,他們是很有善心的,所以,稱職的郎中有好生之德,都能堅持救死扶傷,所以,守醫德成為郎中的基本準則。”何紫寒說。
傲蕾插話說:“師父,郎中的職責是治病救人,他們講醫德,講好生之德,這很好理解,但是,練武之人與郎中是很不一樣的,武功、劍術是為抵擋敵人,殺死對手的,練武者的職責總是與反抗殺戮和懲罰惡敵有關,抗敵殺人的練武者與治病救人的郎中是不一樣的,後者講德性是理所當然的,而前者如果也處處講德性,在競爭激烈的江湖上,如何立得住,會不會顯得太柔弱了?”
“學醫者講醫德,學武者講武德,這是沒有疑問的,練武者雖然是用武功來抵抗敵人,甚至殺敵複仇,但練武者不能沒有道德準則,在某種意義上,擁有武功的人更應該守德行,對於練武者來說,道德修養十分重要,缺德的練武者,對江湖的危害很大,所以,武林中人常說:練功先練性,守氣更應守德;練功在一時,修德在一世;修性為根,守德是本;心純功自正,德長功自進。還有,練功者如果不注重道德修養,功夫往往達不到純正高超的境界,如果帶著邪念練功,心術不正,心性不純,就很容易在練功中走火入魔,練功不練性,很容易著魔入邪。”何紫寒解釋說。
“聽起來很有道理,武功高超的人,如果心思歹毒,沒有德性,任意殺戮,那是非常可怕的,武林的正派人士提倡練武先修德,這是很正確的,對於學武者來說,修德是根本,心眼好,武功才能進入高境界,這些,弟子懂得。”傲蕾說。
“其實,古代各家學說中,有很多寶貴的修德方法可供練武者借鑒,比如,儒家重視修心養性,主張外學仁內修德,其仁德之道,值得借鑒;再如,道家強調修心煉性,追求超脫心境,那種超越利害關係的逍遙境界,值得學習;佛家講明心見性,講究體驗頓悟,那種瞬時體悟的感受,很值得琢磨,這都是很值得練武之人應該好好探討學習的。練武之人,隻有深入地體悟德性,加強修養,提高誌趣,開闊胸襟,才能讓武功提到更高的境界。”何紫寒說。
“師父,各家學說中的修心養性方法太豐富了,弟子以後慢慢學,師父能否先傳授給弟子一些入靜練功的‘秘訣’,弟子對此是最感興趣的。”傲蕾請求說。
何紫寒說:“好吧,師父先告訴你幾句秘訣,你先記住,結合練功體悟,以後再仔細講解,請你記住:‘調息入靜,意氣互動,外靜內動,吐故納新,調適身息心,通暢精氣神,周身開合互通,神氣渾然一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