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著通考之日越來越近,學生們的學習氣氛也越發緊張。
“山長,我看他們有點兒過於緊張了,昨日還聽崔懷信說,他同宿舍的郝斌半夜睡不著覺,想開點兒安神茶喝。”
楊蘊秋挑了挑眉:“緊張?”
那好,就讓他們好好緊張緊張。
楊蘊秋幹脆三天考一回,全按照通考時的規矩來,成績好的得獎勵,成績差的受懲罰,文章這種事,天分固然重要,手熟卻比天分還重要。
隻要不是天子駑鈍的,一篇文章寫個十次八次,也會比別人強得多了。
鋪天蓋地,本來就多的考試更多起來,而且都不是小考,而是那種正正規規的大考核,考到最後,好些學生覺得自己就是閉著眼,也能作出一篇佳作。
至於琴棋書畫一類雜科的考核。
楊蘊秋都沒讓催促他們怎麽練習,反正每日下棋贏了的,就能加餐,彈琴彈到全部所有人中三分之二以上說好,便能獲得琴譜一張。
獎勵和各種搞怪的懲罰並用,再加上這些學生本來就上心,老師也會教導,反正,楊蘊秋是不擔心了,若是這般還考不出好成績,那隻能說其他學院有妖孽級別的天才人物,那輸了也不算很冤枉。
整軍備戰,足足半年。
通考之日即將來臨,書院裏所有人,至少都沒有半個忐忑不安的,全都從從容容,鎮定自若。
他們想緊張。都不怎麽緊張的起來了。認誰三天一考。考到今天這份上,他還能緊張,就是神人!當然,別的書院估計也沒什麽人緊張,畢竟人家學習的時間長,對這種通考並不陌生,不像他們書院是新書院,裏麵還有不少寒門子弟。能夠進書院,對他們來說,才是真真正正的脫胎換骨,改變命運。
考試完,試卷密封,由朝廷專門點的‘學使’,帶著專人押送試卷到翰林院的東廂房保存,待各地書院的試卷都到齊了,再一起閱看。
最近幾日,京城很熱鬧。
四大書院有三個都在方州。哪怕老百姓們,也對眼下書院通考挺感興趣的。隻從最近那些開的賭盤,大部分都是賭最新的四大書院排名,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說起來,四大書院同為四大,十幾年並無一家被擠下去,它們彼此之間的排名,卻是時常有那麽一點兒變動。
文德書院和皇家書院,為了第一第二,有時候會打得不可開交。
剩下的西山書院,白河書院,偶爾也會後來居上,搶了前二者的名頭。
隻是大部分時間,名次排列差不太多就是。
所以哪怕開賭,注也差不多都壓在這四大上麵,其它的,也就有幾個曾經偶爾有哪一門雜學壓了四大一頭的書院,也會有些人為了麵子,或者別的什麽奇奇怪怪的原因投上幾注,大家賭的賠率並不算很大,隻能說小賭怡情而已。
除了賭書院,也賭學生,四大書院裏的學生們經常會參加個文會,在京城揚名,一個個的,都是很多人熟知的人物。
賭他們的名次,看看哪一個獨占鼇頭,也是極好的趣味。
楊蘊秋一路逛街,就聽見青樓裏的姐兒把那些才子給編成歌曲,四處傳唱,當然沒他們書院的人,他們書院裏的學生都被關禁閉一樣關著讀書,就是特別聰明,學過好些年的學生,能把功課做完,整個人也要累得癱倒,哪裏還有些搞什麽聚會。
他一直認為,學生時代就是應該認認真真讀書,要說交際,也很重要,但等把基礎打好,學問上隻剩下精雕細琢的時候,再來交際,也並不算遲。
你有學問,有能耐,什麽時候開始交際都不晚,你什麽資本全沒有,想交際也隻能做個被人利用,被人傷害的傻瓜。
學生們沒什麽交際,又沒有出去顯露過哪方麵的才華,賭博這裏當然不會出現他們的名字,就是有幾個在入學之前很有名氣的,被關在學校裏,跟坐監牢似的這麽久,也就銷聲匿跡。
書院裏成績向來排在前幾名的王祖武,以前就是名滿方州的才子,本來想考取皇家書院,他父親甚至都給他托好了關係,隻等入學。
不曾想,他無意間見識了書院山長楊蘊秋的畫作,登時驚為天人,就這麽進了書院。
他父母心裏有些不痛快,還是想兒子讀皇家書院的,就算楊蘊秋那家書院小有名氣,看著好像光彩的很,但到底沒有老牌子的名校保險。
這種心情,連他們兒子王祖武自己也能夠理解。
到書院把兒子接走教導,月餘,兒子回家,當父母的親眼見到兒子長進許多,精氣神大不一樣,這才稍微放下,覺得兒子的選擇也不算壞。
可次次通考,滿京城的人沒有一個提到兒子的名字,父母心裏又開始別扭。
正好書院放假,王祖武回家和父母吃飯,在飯桌上,當爸媽的也顧不上什麽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就皺眉道:“阿武,你們書院把你們這些學生關起來,讓你們名聲不顯,如何得了?你看看人家趙青,進了文德書院,現在登門提親的姑娘都快踩破了他家的門檻,要不然,咱們不讀了,爹娘再給你想想辦法,咱們去皇家書院讀書如何?”
如果兒子沒有天分,當父母的也不會患得患失,他們有個天分極高的兒子,這才想把更好的一切都給了他。
王祖武失笑,他向來敬重父母,也不會吵鬧,隻是道:“爹,娘,兒子隻有在現在的書院裏,才覺得兒子沒自己想象的那麽了不起,你們放心,兒子將來選官。肯定能選得上。到時候也給娘掙回來一套誥命來。你們二老就等著享清福吧。”
兩口子見勸不動,終究還是信任兒子,也便不多說。
這種心理活動,可不隻是王家一家子,還有好幾戶如此,反而是那些寒門子弟,父母親人隻有感激,不敢有任何怨言。
而且。寒門子弟家的父母,恐怕也不大懂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王家父母還是好的,好歹聽兒子的勸,有幾個學生家長,已經因為這次通考,書院學生得到的冷遇,而忍受不住,跑來直接給兒子退學。
當然,他們也不是吵吵鬧鬧,畢竟得罪書院的山長。哪怕隻是個小書院的山長,也不是件好事。於孩子的名聲也有礙。
隻是找各種合適,不合適的借口罷了。
楊蘊秋並不阻攔,誰願意願意退學,他都高高興興地送他們離開,當然,學生自己心裏有數,他們知道自己究竟學到了多少東西,哪怕再苦再累,也還是願意受,隻是擰不過父母,也不敢違逆,一個個走的時候,如喪考妣,難受的要命。
那兩個先生卻有些憤憤之意,覺得書院在學生們身上,花費了這麽大的心力,還沒到最後呢,居然被嫌棄的要命,他們兩個哪裏會開心?
“行了,好好去上課,不要多想。”
一時間有些人心浮動,楊蘊秋自己看起來雲淡風輕,很快,學生和先生們也就不那麽在意,恢複了正常狀態。
從把試卷送到翰林院,到成績出來,差不多要用二三十天的工夫,他們書院照常上課,考試過去就算過去,也不用太過惦記。
楊蘊秋雖說不是快把通考的事兒丟到一邊兒,卻是安安穩穩地等著出成績,並沒有過於關注這方麵的事情。
很快,成績出來。
出成績的前日,整個書院都處於緊繃狀態,結果,紅榜張貼,前五百名,沒有一個書院的學生在,當時成績一出,兩個先生都傻了,學生也給傻了。
楊蘊秋皺了皺眉,心下疑惑,按說真不應該,他自家學生到底什麽水平,難道他還會不知道?你要說有一個兩個的,考試沒考好,掉出五百名之外,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學的時間短一些……也不對,雜學的考核是當場就給出分數的。
他們書院的學生,都是拿的優評。
再怎麽樣,成績也不會壞到如此地步!
但成績下來了,考卷都是由翰林院選派人手,專門從書院裏謄抄好帶走,考官多是大書院之外,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名士。
舞弊的情況,不能說完全沒有。
可再舞弊,也不至於一下子把他們書院這四十五人全給壓下去。
別看隻有四十五人,好像和數以千計的學生們比,根本不算什麽,但楊蘊秋有信心,這四十五人,一定能力壓群雄,至少不會掉到一百名之外才是。
事情發展如此詭異,楊蘊秋也有點兒犯暈。
王祖武等幾個學生的長輩,死活要把孩子帶走,要退學,隻是王祖武說什麽都不肯,非要留下不可,父母無法,隻能先退去,不過,顯然還不死心。
一時間,書院的情況變得很糟糕,如果不采取措施,恐怕也要和大部分倒閉的小書院一樣,消失無蹤。
楊蘊秋幹脆把自家學生的考卷拿出來看了看。
因為隻是通考而已,再重視,也是書院自己的考核,並非正式選官,翰林院那邊拿走的隻有謄抄的版本,學生們自己的卷子,還封存在書院。
他拿出來一看,考得很糟糕的學生,一個也沒有,而且,像崔懷信等等一些寒門子弟,反而超水平發揮,寫出來的文章,無論文筆還是內涵,都相當不錯,楊蘊秋自己是參加過科舉,還做過皇帝,他非常清楚,這樣的文章,點前三甲,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難道這地方的文化沒有想象中那般落後?”
楊蘊秋都有點兒懷疑,是不是他小看了天下英雄,其實洪朝藏龍臥虎,年輕人中出類拔萃的天才有很多。
本來他雖然不甘心,到也沒多說什麽,結果等到其他人的考卷一公布。不隻是他。整個書院的學生都炸毛了。
“這。這……這什麽東西!”
王祖武跳腳,“就這玩意兒?別說我的文章了,他連阿玉不如。”阿玉姓程,在書院裏年紀最小,為人靦腆,讀書方麵天分一般,寫文章總讓人捉急,勝在踏實努力。楊蘊秋到也覺得他值得培養,一直很關照他。
再接著看下去,王祖武一拍桌子,臉上怒紅:“我要去敲登聞鼓……”
楊蘊秋一巴掌把他拍回去,失笑道:“別急,別急,肯定是哪裏出了錯兒,等我想想法子。”
他反而鬆了口氣,要是自己的學生真那麽差,那他不教了。幹脆書院關門,省得誤人子弟。但現在,不是他的學生糟糕,而是可能出了別的什麽問題,那到無所謂,一次考試而已,再重要,也僅僅是一次考試。
楊蘊秋覺得,就算自己閱卷的眼光,和那些閱卷的考官大有不同,也不可能所有學生的眼光都出現問題。
而且,隻要不是瞎子,全能分得出,到底是誰的文章更好。
想了想,楊蘊秋直接去找了小皇帝吳宓。
有關係不用,他也不是白癡,小皇帝吳宓也正為書院這可怕的成績渾身冒黑氣,氣得都忘了掉試卷過來看一看。
楊蘊秋到了,氣定神閑的這般一說,小皇帝才緩過勁兒,想起他完全能調閱一下考卷。
結果下了旨意,翰林院那邊半天沒有行動,又等了一陣子,一直到小皇帝不耐煩派人去催促,翰林院的幾個大學士,才聯袂而來,一進書房便跪下請罪。
“陛下恕罪,是翰林院保管不當,竟毀損了一批學子的考卷,楊家書院的考卷,全部都在毀損之列。”書院雖然隻叫書院,但在正規場合,還是要叫楊家書院。
小皇帝:“…………”
楊蘊秋:“…………”原來卷子還能毀掉,而且更奇怪的是,卷子毀了,竟然也沒有人來通知一聲?就算過了時候,哪怕有原版的在書院裏,也不能再行謄抄,可總要有一個說法才是。
別說那些比較大的考試,在二十一世紀,哪怕是學校的小測試,也不能說毀了一個班的卷子,就毀了一個班的卷子,事後還沒有人理會?
吳宓大怒。
翰林院那幫人,個個滿頭冷汗,心裏發虛,卻也無奈。
其實,毀卷子這種事兒,發生的次數並不多,以前卻也不是沒有過。
每次通考完,四大書院,還有那些大書院的卷子都是有專人小心保存,至於其它書院的,就沒那麽費事兒了。
天下書院何其多,尤其是還有不少得從異地辛辛苦苦地運送過來,運送途中可能發生的事情多得很,有那麽幾個書院趕不上通考的排名,也不是新鮮事兒。
那些小書院,也不會為了這點兒事找翰林院的麻煩。反正就算排名,他們又能高到哪裏去,還不是給那些大樹眼當陪襯。
這次,因為翰林院裏不小心走了水,情況並不嚴重,也就沒通知陛下,省得鬧出事端,翰林院這邊自己悄沒聲地給抹了去。
毀損的一部分箱子,幾十份兒考卷,卻沒有一個是涉及到大書院的,想來也不會有什麽達官貴人盯著這一樁,他們幹脆就鬆鬆手放了過去,也沒大在乎。
沒想到,此事居然累得皇帝親自過問,他們現在簡直恨不得把那些小吏都給剁碎了吃肉!
吳宓氣了一通,直接在朝堂上大發雷霆之怒,把國內的學子們千金萬苦讀書,卻得到他們這等官員如此輕忽對待,全給說了出來,著實感人至深。
四大書院也就罷了,好些小書院紛紛響應。
一下子,各地都在討論通考的時候考卷莫名其妙沒了的事兒,還有人擔心選官考核的時候,會不會也發生類似的情況。
一次通考無所謂,可要次次如此,選官的時候還是如此,人們豈能受的了?一時間,群情激奮。
這種事兒,本就是那類不能拿到明麵上說的。
整個翰林院的那些小吏們,全被削了一遍,好在吳宓很理智,知道這裏麵的事兒,其實和人家大學士什麽的無關,他連書院那邊的名字都沒特意提,就是擔心書院裏的學生讓別人記恨上。
不過,不說那些小書院同仇敵愾,覺得哪怕自家的成績差點兒,也不能隨隨便便把卷子毀了完事,就連四大書院的考生們,心裏也不舒服,弄得好像他們不能憑真本事取得好成績,還得靠這等齷齪手段打壓別人似的。
小皇帝要求嚴懲,所有人都支持。
毀損試卷的事情,雖然懲罰了責任人,相信以後那些小吏不會如此離譜,但真正的麻煩還擺在那兒,書院學生的分數出不來,那書院就還得再等三年,才真正可以獲得名聲。
時間太慢,他有些等不及。
吳宓幹脆道:“考官們且不要走,再留一留,便給所有試卷被毀掉的考生一個機會,當殿考試,當殿評分,我想看看,我大洪朝的才子們真正的水平。”
皇帝要當殿考試,那就得當殿考試。
考題是現成的,哪怕不是選官考核,也不會存在隻有一套考題的情況。
好在這次毀壞的都是京城一些小書院的卷子,距離都很近,沒有什麽遠方小地方的書院,要不然,還不知道要拖延多久。(未完待續。。)
“山長,我看他們有點兒過於緊張了,昨日還聽崔懷信說,他同宿舍的郝斌半夜睡不著覺,想開點兒安神茶喝。”
楊蘊秋挑了挑眉:“緊張?”
那好,就讓他們好好緊張緊張。
楊蘊秋幹脆三天考一回,全按照通考時的規矩來,成績好的得獎勵,成績差的受懲罰,文章這種事,天分固然重要,手熟卻比天分還重要。
隻要不是天子駑鈍的,一篇文章寫個十次八次,也會比別人強得多了。
鋪天蓋地,本來就多的考試更多起來,而且都不是小考,而是那種正正規規的大考核,考到最後,好些學生覺得自己就是閉著眼,也能作出一篇佳作。
至於琴棋書畫一類雜科的考核。
楊蘊秋都沒讓催促他們怎麽練習,反正每日下棋贏了的,就能加餐,彈琴彈到全部所有人中三分之二以上說好,便能獲得琴譜一張。
獎勵和各種搞怪的懲罰並用,再加上這些學生本來就上心,老師也會教導,反正,楊蘊秋是不擔心了,若是這般還考不出好成績,那隻能說其他學院有妖孽級別的天才人物,那輸了也不算很冤枉。
整軍備戰,足足半年。
通考之日即將來臨,書院裏所有人,至少都沒有半個忐忑不安的,全都從從容容,鎮定自若。
他們想緊張。都不怎麽緊張的起來了。認誰三天一考。考到今天這份上,他還能緊張,就是神人!當然,別的書院估計也沒什麽人緊張,畢竟人家學習的時間長,對這種通考並不陌生,不像他們書院是新書院,裏麵還有不少寒門子弟。能夠進書院,對他們來說,才是真真正正的脫胎換骨,改變命運。
考試完,試卷密封,由朝廷專門點的‘學使’,帶著專人押送試卷到翰林院的東廂房保存,待各地書院的試卷都到齊了,再一起閱看。
最近幾日,京城很熱鬧。
四大書院有三個都在方州。哪怕老百姓們,也對眼下書院通考挺感興趣的。隻從最近那些開的賭盤,大部分都是賭最新的四大書院排名,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說起來,四大書院同為四大,十幾年並無一家被擠下去,它們彼此之間的排名,卻是時常有那麽一點兒變動。
文德書院和皇家書院,為了第一第二,有時候會打得不可開交。
剩下的西山書院,白河書院,偶爾也會後來居上,搶了前二者的名頭。
隻是大部分時間,名次排列差不太多就是。
所以哪怕開賭,注也差不多都壓在這四大上麵,其它的,也就有幾個曾經偶爾有哪一門雜學壓了四大一頭的書院,也會有些人為了麵子,或者別的什麽奇奇怪怪的原因投上幾注,大家賭的賠率並不算很大,隻能說小賭怡情而已。
除了賭書院,也賭學生,四大書院裏的學生們經常會參加個文會,在京城揚名,一個個的,都是很多人熟知的人物。
賭他們的名次,看看哪一個獨占鼇頭,也是極好的趣味。
楊蘊秋一路逛街,就聽見青樓裏的姐兒把那些才子給編成歌曲,四處傳唱,當然沒他們書院的人,他們書院裏的學生都被關禁閉一樣關著讀書,就是特別聰明,學過好些年的學生,能把功課做完,整個人也要累得癱倒,哪裏還有些搞什麽聚會。
他一直認為,學生時代就是應該認認真真讀書,要說交際,也很重要,但等把基礎打好,學問上隻剩下精雕細琢的時候,再來交際,也並不算遲。
你有學問,有能耐,什麽時候開始交際都不晚,你什麽資本全沒有,想交際也隻能做個被人利用,被人傷害的傻瓜。
學生們沒什麽交際,又沒有出去顯露過哪方麵的才華,賭博這裏當然不會出現他們的名字,就是有幾個在入學之前很有名氣的,被關在學校裏,跟坐監牢似的這麽久,也就銷聲匿跡。
書院裏成績向來排在前幾名的王祖武,以前就是名滿方州的才子,本來想考取皇家書院,他父親甚至都給他托好了關係,隻等入學。
不曾想,他無意間見識了書院山長楊蘊秋的畫作,登時驚為天人,就這麽進了書院。
他父母心裏有些不痛快,還是想兒子讀皇家書院的,就算楊蘊秋那家書院小有名氣,看著好像光彩的很,但到底沒有老牌子的名校保險。
這種心情,連他們兒子王祖武自己也能夠理解。
到書院把兒子接走教導,月餘,兒子回家,當父母的親眼見到兒子長進許多,精氣神大不一樣,這才稍微放下,覺得兒子的選擇也不算壞。
可次次通考,滿京城的人沒有一個提到兒子的名字,父母心裏又開始別扭。
正好書院放假,王祖武回家和父母吃飯,在飯桌上,當爸媽的也顧不上什麽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就皺眉道:“阿武,你們書院把你們這些學生關起來,讓你們名聲不顯,如何得了?你看看人家趙青,進了文德書院,現在登門提親的姑娘都快踩破了他家的門檻,要不然,咱們不讀了,爹娘再給你想想辦法,咱們去皇家書院讀書如何?”
如果兒子沒有天分,當父母的也不會患得患失,他們有個天分極高的兒子,這才想把更好的一切都給了他。
王祖武失笑,他向來敬重父母,也不會吵鬧,隻是道:“爹,娘,兒子隻有在現在的書院裏,才覺得兒子沒自己想象的那麽了不起,你們放心,兒子將來選官。肯定能選得上。到時候也給娘掙回來一套誥命來。你們二老就等著享清福吧。”
兩口子見勸不動,終究還是信任兒子,也便不多說。
這種心理活動,可不隻是王家一家子,還有好幾戶如此,反而是那些寒門子弟,父母親人隻有感激,不敢有任何怨言。
而且。寒門子弟家的父母,恐怕也不大懂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王家父母還是好的,好歹聽兒子的勸,有幾個學生家長,已經因為這次通考,書院學生得到的冷遇,而忍受不住,跑來直接給兒子退學。
當然,他們也不是吵吵鬧鬧,畢竟得罪書院的山長。哪怕隻是個小書院的山長,也不是件好事。於孩子的名聲也有礙。
隻是找各種合適,不合適的借口罷了。
楊蘊秋並不阻攔,誰願意願意退學,他都高高興興地送他們離開,當然,學生自己心裏有數,他們知道自己究竟學到了多少東西,哪怕再苦再累,也還是願意受,隻是擰不過父母,也不敢違逆,一個個走的時候,如喪考妣,難受的要命。
那兩個先生卻有些憤憤之意,覺得書院在學生們身上,花費了這麽大的心力,還沒到最後呢,居然被嫌棄的要命,他們兩個哪裏會開心?
“行了,好好去上課,不要多想。”
一時間有些人心浮動,楊蘊秋自己看起來雲淡風輕,很快,學生和先生們也就不那麽在意,恢複了正常狀態。
從把試卷送到翰林院,到成績出來,差不多要用二三十天的工夫,他們書院照常上課,考試過去就算過去,也不用太過惦記。
楊蘊秋雖說不是快把通考的事兒丟到一邊兒,卻是安安穩穩地等著出成績,並沒有過於關注這方麵的事情。
很快,成績出來。
出成績的前日,整個書院都處於緊繃狀態,結果,紅榜張貼,前五百名,沒有一個書院的學生在,當時成績一出,兩個先生都傻了,學生也給傻了。
楊蘊秋皺了皺眉,心下疑惑,按說真不應該,他自家學生到底什麽水平,難道他還會不知道?你要說有一個兩個的,考試沒考好,掉出五百名之外,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學的時間短一些……也不對,雜學的考核是當場就給出分數的。
他們書院的學生,都是拿的優評。
再怎麽樣,成績也不會壞到如此地步!
但成績下來了,考卷都是由翰林院選派人手,專門從書院裏謄抄好帶走,考官多是大書院之外,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名士。
舞弊的情況,不能說完全沒有。
可再舞弊,也不至於一下子把他們書院這四十五人全給壓下去。
別看隻有四十五人,好像和數以千計的學生們比,根本不算什麽,但楊蘊秋有信心,這四十五人,一定能力壓群雄,至少不會掉到一百名之外才是。
事情發展如此詭異,楊蘊秋也有點兒犯暈。
王祖武等幾個學生的長輩,死活要把孩子帶走,要退學,隻是王祖武說什麽都不肯,非要留下不可,父母無法,隻能先退去,不過,顯然還不死心。
一時間,書院的情況變得很糟糕,如果不采取措施,恐怕也要和大部分倒閉的小書院一樣,消失無蹤。
楊蘊秋幹脆把自家學生的考卷拿出來看了看。
因為隻是通考而已,再重視,也是書院自己的考核,並非正式選官,翰林院那邊拿走的隻有謄抄的版本,學生們自己的卷子,還封存在書院。
他拿出來一看,考得很糟糕的學生,一個也沒有,而且,像崔懷信等等一些寒門子弟,反而超水平發揮,寫出來的文章,無論文筆還是內涵,都相當不錯,楊蘊秋自己是參加過科舉,還做過皇帝,他非常清楚,這樣的文章,點前三甲,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難道這地方的文化沒有想象中那般落後?”
楊蘊秋都有點兒懷疑,是不是他小看了天下英雄,其實洪朝藏龍臥虎,年輕人中出類拔萃的天才有很多。
本來他雖然不甘心,到也沒多說什麽,結果等到其他人的考卷一公布。不隻是他。整個書院的學生都炸毛了。
“這。這……這什麽東西!”
王祖武跳腳,“就這玩意兒?別說我的文章了,他連阿玉不如。”阿玉姓程,在書院裏年紀最小,為人靦腆,讀書方麵天分一般,寫文章總讓人捉急,勝在踏實努力。楊蘊秋到也覺得他值得培養,一直很關照他。
再接著看下去,王祖武一拍桌子,臉上怒紅:“我要去敲登聞鼓……”
楊蘊秋一巴掌把他拍回去,失笑道:“別急,別急,肯定是哪裏出了錯兒,等我想想法子。”
他反而鬆了口氣,要是自己的學生真那麽差,那他不教了。幹脆書院關門,省得誤人子弟。但現在,不是他的學生糟糕,而是可能出了別的什麽問題,那到無所謂,一次考試而已,再重要,也僅僅是一次考試。
楊蘊秋覺得,就算自己閱卷的眼光,和那些閱卷的考官大有不同,也不可能所有學生的眼光都出現問題。
而且,隻要不是瞎子,全能分得出,到底是誰的文章更好。
想了想,楊蘊秋直接去找了小皇帝吳宓。
有關係不用,他也不是白癡,小皇帝吳宓也正為書院這可怕的成績渾身冒黑氣,氣得都忘了掉試卷過來看一看。
楊蘊秋到了,氣定神閑的這般一說,小皇帝才緩過勁兒,想起他完全能調閱一下考卷。
結果下了旨意,翰林院那邊半天沒有行動,又等了一陣子,一直到小皇帝不耐煩派人去催促,翰林院的幾個大學士,才聯袂而來,一進書房便跪下請罪。
“陛下恕罪,是翰林院保管不當,竟毀損了一批學子的考卷,楊家書院的考卷,全部都在毀損之列。”書院雖然隻叫書院,但在正規場合,還是要叫楊家書院。
小皇帝:“…………”
楊蘊秋:“…………”原來卷子還能毀掉,而且更奇怪的是,卷子毀了,竟然也沒有人來通知一聲?就算過了時候,哪怕有原版的在書院裏,也不能再行謄抄,可總要有一個說法才是。
別說那些比較大的考試,在二十一世紀,哪怕是學校的小測試,也不能說毀了一個班的卷子,就毀了一個班的卷子,事後還沒有人理會?
吳宓大怒。
翰林院那幫人,個個滿頭冷汗,心裏發虛,卻也無奈。
其實,毀卷子這種事兒,發生的次數並不多,以前卻也不是沒有過。
每次通考完,四大書院,還有那些大書院的卷子都是有專人小心保存,至於其它書院的,就沒那麽費事兒了。
天下書院何其多,尤其是還有不少得從異地辛辛苦苦地運送過來,運送途中可能發生的事情多得很,有那麽幾個書院趕不上通考的排名,也不是新鮮事兒。
那些小書院,也不會為了這點兒事找翰林院的麻煩。反正就算排名,他們又能高到哪裏去,還不是給那些大樹眼當陪襯。
這次,因為翰林院裏不小心走了水,情況並不嚴重,也就沒通知陛下,省得鬧出事端,翰林院這邊自己悄沒聲地給抹了去。
毀損的一部分箱子,幾十份兒考卷,卻沒有一個是涉及到大書院的,想來也不會有什麽達官貴人盯著這一樁,他們幹脆就鬆鬆手放了過去,也沒大在乎。
沒想到,此事居然累得皇帝親自過問,他們現在簡直恨不得把那些小吏都給剁碎了吃肉!
吳宓氣了一通,直接在朝堂上大發雷霆之怒,把國內的學子們千金萬苦讀書,卻得到他們這等官員如此輕忽對待,全給說了出來,著實感人至深。
四大書院也就罷了,好些小書院紛紛響應。
一下子,各地都在討論通考的時候考卷莫名其妙沒了的事兒,還有人擔心選官考核的時候,會不會也發生類似的情況。
一次通考無所謂,可要次次如此,選官的時候還是如此,人們豈能受的了?一時間,群情激奮。
這種事兒,本就是那類不能拿到明麵上說的。
整個翰林院的那些小吏們,全被削了一遍,好在吳宓很理智,知道這裏麵的事兒,其實和人家大學士什麽的無關,他連書院那邊的名字都沒特意提,就是擔心書院裏的學生讓別人記恨上。
不過,不說那些小書院同仇敵愾,覺得哪怕自家的成績差點兒,也不能隨隨便便把卷子毀了完事,就連四大書院的考生們,心裏也不舒服,弄得好像他們不能憑真本事取得好成績,還得靠這等齷齪手段打壓別人似的。
小皇帝要求嚴懲,所有人都支持。
毀損試卷的事情,雖然懲罰了責任人,相信以後那些小吏不會如此離譜,但真正的麻煩還擺在那兒,書院學生的分數出不來,那書院就還得再等三年,才真正可以獲得名聲。
時間太慢,他有些等不及。
吳宓幹脆道:“考官們且不要走,再留一留,便給所有試卷被毀掉的考生一個機會,當殿考試,當殿評分,我想看看,我大洪朝的才子們真正的水平。”
皇帝要當殿考試,那就得當殿考試。
考題是現成的,哪怕不是選官考核,也不會存在隻有一套考題的情況。
好在這次毀壞的都是京城一些小書院的卷子,距離都很近,沒有什麽遠方小地方的書院,要不然,還不知道要拖延多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