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內頓時陷入一片寧靜,隻有趴在婦人懷中的彩雲,時不時地抽噎幾聲。
盧承慶有些發懵,舔了一下嘴唇,心中暗自盤算:如若老鴇之言屬實,那豈不是崔文亮之死直指萊國公?再加上彩雲方才所說雇凶殺人之事,此案已經不單單是朝廷大員被害這麽簡單了。隻是為了一個青樓歌妓,想來必不會鬧到這般地步,說不定背後還有什麽黨派之爭!看來這趟渾水不淺,我一個小小的長史,還是撇開為好。恩,得趕緊奏明陛下……
秦軒卻沒有想那麽多,左顧右盼,顯得滿不在乎,畢竟事情鬧這麽大,已經不是他一個微乎其微的坊正能夠左右了的。無意間看到盧承慶一會皺眉,一會搖頭,心道:看盧承慶那副苦逼表情,我若是不表現的殷勤點,肯定會將火氣撒在我身上。想及於此,出言道:“大人,卑職先搜查一下此房,說不定能找出破案的突破口,為大人排憂解難!”
盧承慶此刻早已無心再查此案,聽到秦軒之言,心中略微有那麽一絲欣慰,點了點頭,並未言語。
秦軒見盧承慶點頭,嘴角微微一笑,心道:算了,就裝裝樣子吧!隨即,裝模作樣地開始在房內尋找蛛絲馬跡。
房門朝南,東西略長,進門便是一麵方桌,桌麵上鋪就的綢布有些亂,正中間被酒水浸濕,方桌旁邊便是散落的酒具,秦軒微微搖頭,暗道:浪費可恥啊!
胡亂地掃過方桌,便繞道走到後麵的一方木櫃。紅木構造。櫃門上雕著一對荷花,頗有幾絲韻味。秦軒伸手拉開櫃門,發出“吱”的一聲輕響。
秀床之上,還在哽咽的彩雲聞聲,猛然有些緊張,急聲呼道:“公子――”
秦軒方準備翻看櫃內之物,聽到這一聲急促地聲音,疑惑地回頭看著彩雲,不解地詢問道:“恩?彩雲姑娘,有何事?”
彩雲兩靨徐徐泛紅,嬌羞地輕咬嘴唇,遲疑了一下,才柔弱地說道:“櫃內乃是小女子貼身之物,還請……”說到最後,已經有些忸怩,羞得說不出口。
聽到彩雲之言,再看到彩雲滿臉紅霞,秦軒微微一笑,心道:貼身之物,難不成是內衣什麽的?這東西確實不能隨便翻!想及於此,便回頭準備關櫃門,突然瞥見一本巴掌大的折書,不免有些好奇,伸手便拿起匆匆翻看。
不看還好,這一看,秦軒便有些發懵,隻見上麵寫道:“貞觀八年四月乙醜,己巳。貞觀八年五月戊戌,壬寅。貞觀八年六月庚午,甲戌……貞觀十一年正月辛醜,丙午。貞觀十一年二月乙亥。”
秦軒眼珠一轉,心道:怎麽都是日期?難不成彩雲還在記賬?還是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想到此處,秦軒假裝關門,順勢將折書塞到袖兜之中,然後回頭略帶歉意地衝彩雲微微點了一下頭,裝作無事的繼續搜查。
悠悠達達地走到秀床對麵的書桌麵前,隨手翻起桌上一摞草紙,拿出一張,輕聲讀道:“彩雲繞天際,明月入水中。一腔脈脈情,萬裏幽幽夢!”讀罷,微微一笑,隨口而道:“看來有意彩雲姑娘之人多不勝數啊,這首月戀雲不知是何人所寫?”
彩雲聞聲,微微一怔,隨即歎氣道:“禦史大夫崔文亮!”
“可憐癡情郎啊!”秦軒感慨一聲,接著看到下邊還有幾句,默讀道:“天地終有隔,雲月緣無分。來世若相逢,千裏同嬋娟!”抬頭揉著額頭,不解地詢問道:“彩雲姑娘,這底下之詩,莫非乃是出自你手?”
彩雲苦笑了一聲,脫口回道:“終究有緣無分,隻可惜了他那一番心意!”
秦軒有些疑惑,遂轉頭問道:“若是他有情,你亦有意,為何不贖得自由身,換來今生聚?”
彩雲側目看了一眼身邊的婦人,無奈地直搖頭。秦軒見此,心道:定是這老鴇子不願意放人,真是苦了一對郎情妾意的小鴛鴦啊!
簡單地看了剩下的幾首詩,發現與先前之意大同小異,便徐徐放下,轉身又查驗別處。看到地上一條綢布,秦軒稍作思考,便走去撿了起來,詢問道:“這條綢布應該就是歹人勒住你脖頸之物吧?”
彩雲抬頭一看,點了點頭。
秦軒使勁抻了抻,笑道:“得虧此物有些彈性,若不然你八成喪於此物!”
一旁的盧承慶見秦軒不是翻看人家女子貼身之物,便是追究一些豔俗之詩,不耐煩道:“行了,你也莫在此裝腔作勢,稍後本官會命衙役前來!”
秦軒聞言,抬頭瞥了盧承慶一眼,心道:反正跟我也沒什麽大關係,哥哥我還不願意費這勁呢。
離開環采閣,盧承慶便馬不停蹄地趕往皇宮。
禦書房,太宗正在與長孫無忌、房玄齡說道崔文亮命案。內侍太監馮誌忠邁著碎步進來,脆聲道:“陛下,雍州長史盧承慶求見!”
太宗聞言,擺手急道:“速速叫他進來!”
盧承慶戰戰兢兢而進,方欲施禮,太宗直接出言詢問道:“好了,直接說說案件調查的如何?”
盧承慶低垂著頭,輕聲回道:“稟陛下,尚無頭緒!”
太宗頓時怒不可遏,厲聲道:“天子腳下,京都之中。朝廷大員,莫名被害!半日過去,竟毫無頭緒,朕養你這般蠢材有何用?”
盧承慶見太宗發怒,急忙跪地訴道:“陛下,實在是此案涉及甚廣,臣無法詳查!”
太宗蹙眉瞪了盧承慶一眼,沉聲道:“甚廣?你且詳細說說你這半日所查!”
盧承慶顫顫巍巍回道:“自臣聽聞崔大人意外身死,便火速前往崔府,著人封鎖現場……”
太宗脫口而道:“說重點!”
盧承慶略微一想,輕聲道:“與萊國公有關!”
太宗三人聞言,無不驚訝地看著盧承慶。太宗微微一怔,隨即說道:“詳細道來!”
盧承慶伸手擦了一下額頭冒出的冷汗,抿了一下嘴唇。“崔大人死於昨夜醜時至寅時之間,乃是敷有劇毒鶴頂紅的匕首自背而入,直入心髒而死!”
微微抬頭看到太宗正在盯著自己,又低下頭,怯聲道:“崔大人右手邊寫有兩個血字,乃是萊國公的名諱!”
房玄齡聽到此處,出言道:“僅以此尚不能確定與萊國公有關,許是凶手陷害,刻意而為!”
太宗聞言,微微點頭。“不錯!”
盧承慶趕緊又道:“臣當時也不敢妄加猜測,遂前往杜府求證,得知萊國公昨夜確實不在府中,乃是在平康裏坊環采閣宿夜。況且……”
太宗見盧承慶欲言又止,脫口問道:“況且如何?”
“況且據環采閣老鴇所言,好像期間曾離開過環采閣,時間乃是子時!而且臣趕到環采閣之時,彩雲,也就是昨夜與萊國公在一起的歌妓,險些被害。從她口中得知,欲加害她之人乃是萊國公所遣!”盧承慶不寒而栗,戰戰兢兢地說道。
盧承慶方才說完,太宗驚愕道:“還有此事?”
長孫無忌急忙上前,拱手施禮道:“陛下,即便如此,也不能確定萊國公便是此案凶手。尚有三點可疑之處,其一,萊國公並無加害崔大人的理由;其二,彩雲之言有待商酌,歹人若是欲加害她,又怎會告知幕後指使人;其三,老鴇之言,也不見得便是真!”
看見長孫無忌盯著自己,盧承慶急忙解釋道:“萊國公與崔大人,三日前曾因彩雲而發生過爭執!至於歹人為何告訴彩雲,據彩雲所言,乃是歹人欲輕薄彩雲,得意忘形而言。老鴇之言是否屬實,臣亦無法確認!”
太宗閉目沉思:禦史大夫被害,竟然與另一位禦史大夫有關,更可笑的竟然僅僅因為一個青樓歌妓,真是丟人!
房玄齡心中暗自腹誹:秦軒賢侄此刻便是平康坊正,平康出事,想來他應該會出現,不知他有沒有什麽看法。想及於此,出言詢問道:“盧大人,不知平康坊正可曾隨你調查,可有何看法?”
盧承慶此刻隻想撇開自己,聽到房玄齡之言,眼珠一轉,脫口道:“頗有智慧,臣今日調查多虧有他在場!”
太宗聞言,不免有些好奇,遂問道:“哦?說說看!”
盧承慶見太宗對秦軒有興趣,心中十分高興,為了使自己撇開,索性一股腦將所有事都推到秦軒身上,道:“先是詢問崔府下人,得知昨夜崔府一如往常,又以匕首在背,得出結論,凶手應該與崔大人有舊!隨後隨臣前往杜府,不卑不亢,詢問出萊國公昨夜在環采閣宿夜。之後還施救彩雲,使其蘇醒,關於歹人和萊國公昨夜有可能中途離開,也是此子發現、並詢問所得!”
“哼,如此看來,你這個長史還不如一個坊正?既然如此,那此案你便不用再管,給朕回家好好反省去!”太宗嗬斥完盧承慶,轉頭對內侍太監馮誌忠說道:“傳朕口諭,令秦軒代朕徹查此案,京都各級官員,予以配合!限期一旬,若是不能按時查清,就不必再來見朕!”
盧承慶有些發懵,舔了一下嘴唇,心中暗自盤算:如若老鴇之言屬實,那豈不是崔文亮之死直指萊國公?再加上彩雲方才所說雇凶殺人之事,此案已經不單單是朝廷大員被害這麽簡單了。隻是為了一個青樓歌妓,想來必不會鬧到這般地步,說不定背後還有什麽黨派之爭!看來這趟渾水不淺,我一個小小的長史,還是撇開為好。恩,得趕緊奏明陛下……
秦軒卻沒有想那麽多,左顧右盼,顯得滿不在乎,畢竟事情鬧這麽大,已經不是他一個微乎其微的坊正能夠左右了的。無意間看到盧承慶一會皺眉,一會搖頭,心道:看盧承慶那副苦逼表情,我若是不表現的殷勤點,肯定會將火氣撒在我身上。想及於此,出言道:“大人,卑職先搜查一下此房,說不定能找出破案的突破口,為大人排憂解難!”
盧承慶此刻早已無心再查此案,聽到秦軒之言,心中略微有那麽一絲欣慰,點了點頭,並未言語。
秦軒見盧承慶點頭,嘴角微微一笑,心道:算了,就裝裝樣子吧!隨即,裝模作樣地開始在房內尋找蛛絲馬跡。
房門朝南,東西略長,進門便是一麵方桌,桌麵上鋪就的綢布有些亂,正中間被酒水浸濕,方桌旁邊便是散落的酒具,秦軒微微搖頭,暗道:浪費可恥啊!
胡亂地掃過方桌,便繞道走到後麵的一方木櫃。紅木構造。櫃門上雕著一對荷花,頗有幾絲韻味。秦軒伸手拉開櫃門,發出“吱”的一聲輕響。
秀床之上,還在哽咽的彩雲聞聲,猛然有些緊張,急聲呼道:“公子――”
秦軒方準備翻看櫃內之物,聽到這一聲急促地聲音,疑惑地回頭看著彩雲,不解地詢問道:“恩?彩雲姑娘,有何事?”
彩雲兩靨徐徐泛紅,嬌羞地輕咬嘴唇,遲疑了一下,才柔弱地說道:“櫃內乃是小女子貼身之物,還請……”說到最後,已經有些忸怩,羞得說不出口。
聽到彩雲之言,再看到彩雲滿臉紅霞,秦軒微微一笑,心道:貼身之物,難不成是內衣什麽的?這東西確實不能隨便翻!想及於此,便回頭準備關櫃門,突然瞥見一本巴掌大的折書,不免有些好奇,伸手便拿起匆匆翻看。
不看還好,這一看,秦軒便有些發懵,隻見上麵寫道:“貞觀八年四月乙醜,己巳。貞觀八年五月戊戌,壬寅。貞觀八年六月庚午,甲戌……貞觀十一年正月辛醜,丙午。貞觀十一年二月乙亥。”
秦軒眼珠一轉,心道:怎麽都是日期?難不成彩雲還在記賬?還是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想到此處,秦軒假裝關門,順勢將折書塞到袖兜之中,然後回頭略帶歉意地衝彩雲微微點了一下頭,裝作無事的繼續搜查。
悠悠達達地走到秀床對麵的書桌麵前,隨手翻起桌上一摞草紙,拿出一張,輕聲讀道:“彩雲繞天際,明月入水中。一腔脈脈情,萬裏幽幽夢!”讀罷,微微一笑,隨口而道:“看來有意彩雲姑娘之人多不勝數啊,這首月戀雲不知是何人所寫?”
彩雲聞聲,微微一怔,隨即歎氣道:“禦史大夫崔文亮!”
“可憐癡情郎啊!”秦軒感慨一聲,接著看到下邊還有幾句,默讀道:“天地終有隔,雲月緣無分。來世若相逢,千裏同嬋娟!”抬頭揉著額頭,不解地詢問道:“彩雲姑娘,這底下之詩,莫非乃是出自你手?”
彩雲苦笑了一聲,脫口回道:“終究有緣無分,隻可惜了他那一番心意!”
秦軒有些疑惑,遂轉頭問道:“若是他有情,你亦有意,為何不贖得自由身,換來今生聚?”
彩雲側目看了一眼身邊的婦人,無奈地直搖頭。秦軒見此,心道:定是這老鴇子不願意放人,真是苦了一對郎情妾意的小鴛鴦啊!
簡單地看了剩下的幾首詩,發現與先前之意大同小異,便徐徐放下,轉身又查驗別處。看到地上一條綢布,秦軒稍作思考,便走去撿了起來,詢問道:“這條綢布應該就是歹人勒住你脖頸之物吧?”
彩雲抬頭一看,點了點頭。
秦軒使勁抻了抻,笑道:“得虧此物有些彈性,若不然你八成喪於此物!”
一旁的盧承慶見秦軒不是翻看人家女子貼身之物,便是追究一些豔俗之詩,不耐煩道:“行了,你也莫在此裝腔作勢,稍後本官會命衙役前來!”
秦軒聞言,抬頭瞥了盧承慶一眼,心道:反正跟我也沒什麽大關係,哥哥我還不願意費這勁呢。
離開環采閣,盧承慶便馬不停蹄地趕往皇宮。
禦書房,太宗正在與長孫無忌、房玄齡說道崔文亮命案。內侍太監馮誌忠邁著碎步進來,脆聲道:“陛下,雍州長史盧承慶求見!”
太宗聞言,擺手急道:“速速叫他進來!”
盧承慶戰戰兢兢而進,方欲施禮,太宗直接出言詢問道:“好了,直接說說案件調查的如何?”
盧承慶低垂著頭,輕聲回道:“稟陛下,尚無頭緒!”
太宗頓時怒不可遏,厲聲道:“天子腳下,京都之中。朝廷大員,莫名被害!半日過去,竟毫無頭緒,朕養你這般蠢材有何用?”
盧承慶見太宗發怒,急忙跪地訴道:“陛下,實在是此案涉及甚廣,臣無法詳查!”
太宗蹙眉瞪了盧承慶一眼,沉聲道:“甚廣?你且詳細說說你這半日所查!”
盧承慶顫顫巍巍回道:“自臣聽聞崔大人意外身死,便火速前往崔府,著人封鎖現場……”
太宗脫口而道:“說重點!”
盧承慶略微一想,輕聲道:“與萊國公有關!”
太宗三人聞言,無不驚訝地看著盧承慶。太宗微微一怔,隨即說道:“詳細道來!”
盧承慶伸手擦了一下額頭冒出的冷汗,抿了一下嘴唇。“崔大人死於昨夜醜時至寅時之間,乃是敷有劇毒鶴頂紅的匕首自背而入,直入心髒而死!”
微微抬頭看到太宗正在盯著自己,又低下頭,怯聲道:“崔大人右手邊寫有兩個血字,乃是萊國公的名諱!”
房玄齡聽到此處,出言道:“僅以此尚不能確定與萊國公有關,許是凶手陷害,刻意而為!”
太宗聞言,微微點頭。“不錯!”
盧承慶趕緊又道:“臣當時也不敢妄加猜測,遂前往杜府求證,得知萊國公昨夜確實不在府中,乃是在平康裏坊環采閣宿夜。況且……”
太宗見盧承慶欲言又止,脫口問道:“況且如何?”
“況且據環采閣老鴇所言,好像期間曾離開過環采閣,時間乃是子時!而且臣趕到環采閣之時,彩雲,也就是昨夜與萊國公在一起的歌妓,險些被害。從她口中得知,欲加害她之人乃是萊國公所遣!”盧承慶不寒而栗,戰戰兢兢地說道。
盧承慶方才說完,太宗驚愕道:“還有此事?”
長孫無忌急忙上前,拱手施禮道:“陛下,即便如此,也不能確定萊國公便是此案凶手。尚有三點可疑之處,其一,萊國公並無加害崔大人的理由;其二,彩雲之言有待商酌,歹人若是欲加害她,又怎會告知幕後指使人;其三,老鴇之言,也不見得便是真!”
看見長孫無忌盯著自己,盧承慶急忙解釋道:“萊國公與崔大人,三日前曾因彩雲而發生過爭執!至於歹人為何告訴彩雲,據彩雲所言,乃是歹人欲輕薄彩雲,得意忘形而言。老鴇之言是否屬實,臣亦無法確認!”
太宗閉目沉思:禦史大夫被害,竟然與另一位禦史大夫有關,更可笑的竟然僅僅因為一個青樓歌妓,真是丟人!
房玄齡心中暗自腹誹:秦軒賢侄此刻便是平康坊正,平康出事,想來他應該會出現,不知他有沒有什麽看法。想及於此,出言詢問道:“盧大人,不知平康坊正可曾隨你調查,可有何看法?”
盧承慶此刻隻想撇開自己,聽到房玄齡之言,眼珠一轉,脫口道:“頗有智慧,臣今日調查多虧有他在場!”
太宗聞言,不免有些好奇,遂問道:“哦?說說看!”
盧承慶見太宗對秦軒有興趣,心中十分高興,為了使自己撇開,索性一股腦將所有事都推到秦軒身上,道:“先是詢問崔府下人,得知昨夜崔府一如往常,又以匕首在背,得出結論,凶手應該與崔大人有舊!隨後隨臣前往杜府,不卑不亢,詢問出萊國公昨夜在環采閣宿夜。之後還施救彩雲,使其蘇醒,關於歹人和萊國公昨夜有可能中途離開,也是此子發現、並詢問所得!”
“哼,如此看來,你這個長史還不如一個坊正?既然如此,那此案你便不用再管,給朕回家好好反省去!”太宗嗬斥完盧承慶,轉頭對內侍太監馮誌忠說道:“傳朕口諭,令秦軒代朕徹查此案,京都各級官員,予以配合!限期一旬,若是不能按時查清,就不必再來見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