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亡命之徒(下)
將左右二營遣來的使者禮送出門去,高繼嗣焦躁地狠狠望東西兩方揮舞了一下拳頭。
副將勸道:“畢竟他是異族,非我同心者,大將軍不必掛氣。但有咱們義軍在,這黨項拓跋兩族人馬,怎地也能教李微瀾心有忌憚不敢貿然輕來尋我追逐決戰,隻消捱過今冬,到開春之時,合我義軍與契丹精騎,無非掘開河口同歸於盡而已,能有甚麽了不起?”
蛾賊之中,高繼嗣是為上將,卻非真是個首領。
但凡有諸多的人,便有諸多的瓜葛糾紛,如同唐廷一般,蛾賊裏,待高繼嗣不滿的也大有人在,而高繼嗣治軍乃至治蛾賊滿營的手段,也不是蛾賊裏絕大多的人能理解的。
無論如何,高繼嗣始終不肯鼓舞蛾賊立國。
當年諸國並起,方教匈奴人趁機南下作出亂了中原的好大孽事,由此可見,但凡中原人不團結,各自因著所求四分五裂,再多的漢人,也不過是異族刀下的牛羊。身為漢人,待唐廷不滿,因此蛾賊起事。而起事的蛾賊,歸根結底又都是漢人,不滿朝廷便造反,反的是當今的朝廷,並非漢人的天下,唐廷不滅,立國何用?好教異族分而擊之終爾破滅麽?
北燕當道,由是朝廷奈何不得區區高麗。南漢成國,由是平陽公主奈何不得倭奴。
若蛾賊也成了個不三不四的朝廷,中原大地,終成一鍋沸騰的熱湯,非人之福。
況且,蛾賊起事之初便不得立國,何況如今的朝廷,已非當年那般模樣,蛾賊終歸是蛾賊,成了個國,便真成朝廷的對手了麽?
高繼嗣出身草莽,自小卒,憑德操能力成為大將軍,於賊眾裏威望素高,上頭要用著他,也須防著他,因此將這副將安排在身邊,這人能耐是有些的,隻不過常人裏的顯耀者,非有智慧之人。
如今,平陽公主親征北地,嚇破了蛾賊裏上下庸碌之徒的膽,教人一挑唆,如今的蛾賊裏,上下都有與唐軍固守,待開春之時以大河之水決兩岸的籌謀。
以高繼嗣想來,這一些個庸碌的無能之輩,口上這樣凶狠地說著,未必真能這樣的事情他做得出來。便能做得出來,那樣的機密,竟九城之中,但凡有些耳聰目明的人都聽得到,看得見,說得出。
唐廷密探間諜何等無孔不入,李微瀾怎能竟不察不知?
歎了口氣,高繼嗣微微搖頭,一語雙關地哼道:“豎子,不足與謀!”
副將隻當他氣惱拓跋雄與拓跋觥的行事,一笑並未多想。
他哪裏能知道,高繼嗣心中是隱約期望蛾賊潰敗,終教朝廷收編了的。
如今天下,合諸國之力,也勉強隻好能阻得一阻平陽公主橫掃的腳步,高繼嗣非不智之人,又不是異族的,那玉石俱焚的行事,若非朝廷步步緊逼絕不肯放過,如何願為?彼年平陽親征西域時,高繼嗣方為蛾賊擁為大將軍,當時心馳神往,恨不能為唐營裏將校,然這等機密心事,老妻當麵他也未表露過。
隻可笑的是,平陽親征的消息傳到了九城,蛾賊貴人裏上下震動,黨項偽魏來求為聯軍,又傳來契丹密間勾連來的消息,方俱各拍手鬆弛,各自又都享樂著官老爺們的地位去了。這樣的上位者,本部裏早失了人心,又一個個都是些貪生怕死不知朝露夕陽的,何足為謀?
再念起這黨項與偽魏的人等,高繼嗣無聲而笑。
便在方才,拓跋觥與拓跋雄不約而同遣人來告知於中軍,道是唐軍鋒銳,李微瀾詭詐,他須當防左右營為大唐所襲,拓跋雄取回了本置於中軍的黨項鐵鷂子,拓跋觥取回了中軍旗下的偽魏輕兵,如此盟友,豈足為盟?
至於契丹,高繼嗣從來不相信這些自草原上南下而來的異族。
非吾族類,其心必異,蛾賊雖與朝廷作對,在這些契丹人眼裏,恐怕終究也還是漢人。
不是高繼嗣自大,他猜測著,待異族如他,契丹人裏的高明上位者恐怕早定下了除殺的謀劃了罷?
冷風撲在麵上,高繼嗣一振精神,放眼略顯空蕩的中軍營裏三五成群聚攏在一起也擋不住來自對麵那已瞧見火紅龍旗的朝廷大軍的壓力而相顧以目視的各懷心思的將士。
想當年蛾賊舉事之事,先輩們一路自洛陽出,一頭紮入這京西的群山裏,彼時偽魏也好,黨項也罷,無論契丹,誰手裏沒有染過先輩們的鮮血?蛾賊為求生,在這群山裏生時篳路藍縷朝不慮夕,死了將蒿草卷住身子葬入土坑,與朝廷確有血海深仇,與這些異族,何嚐不是不共戴天?時到如今,朝廷但凡能給蛾賊們一點生的希望,那些早變了心的上位者不必管他,下頭上百萬的生民,恐怕是很渴望歸鄉還家去的。
恐怕李微瀾打的主意,便是蛾賊裏這樣的人心了吧?
高繼嗣到背著手在雪地裏無目的地走著,心中沉沉地這樣想道。
畢竟是與朝廷作對數十年的蛾賊,李微瀾定不會輕而易舉地來招安,實際上,沒有教蛾賊裏千門萬戶縞素慟哭,有上頭那些“上天注定”的貴人們挾持著,縱有百萬民心念家鄉情願教招安了,那也更多的是不敢輕易舉事。
如此看來,李微瀾此一來,這聯軍中軍,也便是蛾賊主力,這一次是免不了要血流成河了,她定要先示之以威,而後施之於恩,還有甚麽能比得上蛾賊裏這千萬個家戶中的精壯組成的砧上魚肉更有資格為她的刀下榜樣呢?
“上天注定的貴人?”左右無人,高繼嗣忿忿地往雪地上吐了一口口水,心中鄙夷,口中哼道,“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先祖,或能使後人成潑天的人物。然世代惶惶,永不見其祖以下數代人物有經緯濟時的能耐,有甚麽麵目自承受天命,應人倫?堂而皇之高居草城之上,覥顏受匹夫奸佞拜賀,壯者不見生氣,少者長於婦人之手,比之李唐皇室裏的子孫尚且不及,何談天命所歸?”
眼前的來自唐營裏的壓力,想想朝夕相處的弟兄這一番不知多少要葬身族人手中,高繼嗣憂心忡忡,再想起蛾賊裏那些上頭人的嘴臉,更教他一身乏力。
內憂已教蛾賊危如累卵,未知的外患,又怎去抵擋平息?
高繼嗣明白,他必須為自己麾下的這數萬好小夥兒們找個出路,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倘若能教上頭那些個“貴人”們不再上跳下竄小醜般折騰,蛾賊裏百萬生民,李微瀾非嗜殺之人,她必不會定要行那霹靂雷霆般的一殺。
隻是,這樣的出路,該怎樣去找?
自入伍以來步步緊身如履薄冰的高繼嗣,如今更覺乏力了。
他覺著,自己正如羅網下的雀兒般,如今須行的,已不是甚麽上將的職責,而是一個如同亡命之徒的本能。
左右有黨項偽魏脅迫,後頭有那些個既忌憚著自己,又必須利用著自己的本部貴人們,更有未知的契丹大軍,雖光明就在前頭一步之外,這一步要安全地邁出去,踏下去,千難萬難。
這一刻,該是沒有人更比高繼嗣更迫切地希望唐營裏那個隻三五百人馬便往北地裏敢去的亡命之徒能做成大事的了。這大事,在高繼嗣想來,便是揪出深藏的契丹大軍了。
隻是高繼嗣也隻想著那一夥不要命的能教契丹大軍現蹤,偽魏黨項心腹地裏動亂,他怎麽也想不到,抑或是不敢想,那一夥亡命之徒的頭頭兒,如今正盤算著怎樣將這犬牙交錯般的黨項、偽魏、蛾賊與契丹大軍引發地自相殘殺起來,終爾在沙場決戰之前,先壞了彼此的結盟。
當然,這一點別說是高繼嗣,這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想得到,敢這樣去想。
韓德讓是第一個絕不會這樣想的,在他看來,區區數百人,北地裏來能成甚麽大事?無非仗著頭領驍勇,要行中原軍製裏傳統的輕騎遮蔽消息混亂我軍耳目的事情。
縱然那膽大包天的混蛋竟身負遮蔽消息混亂敵人耳目的重任還敢招惹精銳的遼軍遠攔子,招惹算無遺策的蕭綽,韓德讓也不認為衛央能成甚麽了不得的大事。
一路小心仔細地追蹤西來,馬背上的韓德讓免不了總要教那雪地裏的幾段葷張話影響到心情,他不願那樣去想,更不願教那混蛋先混亂了心智,可很多的事情,尤是關切到本來心中便那樣想,隱約而慌張地一閃而過地想過的事情,一旦教人說破,這世上還真沒幾個人能全然不受影響。
正是這欲罷而又想,想忘卻又思量的那幾段話,韓德讓有一種不能按捺的惱怒的恥辱感以及深深的不屑。
他覺著,自己本沒有那樣去想,都教那混蛋那樣一說,旁人恐怕要多想了,因此他也要多想,由是惱怒。而那混蛋的激怒,竟自己明情心中明白那是卑鄙無恥的激將之法,可自己還是控製不住憤怒,由是恥辱。至於不屑,這自隻是他強迫著自己,心中默念這那該千刀萬剮的混蛋的名字,試圖以強烈的內心願望說服自己,並深深肯定自己所願是真的的一種心思罷了。
前頭的遠攔子勒住了韁繩,精銳的遼騎愈發警惕起來,不必上司吩咐,自以規矩團成了一團防備陡然而來的襲擊。
韓德讓甩甩頭,按著刀柄喝問:“怎地了?是賊的蹤跡消失了麽?”
百將前頭去查探了一番,回頭來提醒道:“這個對手,很是狡猾,前頭的馬蹄印亂了,要像這一路來的時候那樣輕易地追逐到他們的腳步,難得很了。”
韓德讓皺皺眉,心中先念了一句:“賊配軍,無恥之徒,能有甚麽了不起的本領?再是狡詐,我有十分的力氣,你能耐我如何?”
若是蕭綽,她定不會這樣想的。
未曾真真的交手,韓德讓這心思已明顯透出主動在敵手的勢弱,八百精騎在手,竟依舊以這樣的心態來對待對手,先勢失了,恐怕這一番交手,韓德讓先敗了一陣。
跳下馬,韓德讓往前頭來看。
淩亂的馬蹄印,正在前頭分作了兩股,一股往南而去,歪歪斜斜的,看那印記少說也有數百上千的騎軍自此而過。
而另一股,則徑直往北去。
仔細端詳,又將器械撥弄雪地翻看片刻,韓德讓一笑直起腰來,他覺著,自己是沒有想錯的,那賊配軍,果然沒甚麽了不起。
翻身上馬,韓德讓手指北邊令教:“休管南去的那一路,隻管往北上,這賊配軍一行,就在這北上的馬蹄印裏藏著。”
百將奇道:“怎見得?”
韓德讓笑道:“不難,你且看這南下的馬蹄印,雖淩亂,雪層裏蹄印新舊卻十分顯眼。新痕在雪層裏的印記深淺不一,然自雪晴之日起,每日高繼嗣遣遠哨斥候外出,百人為一行,如此算來,自此地遊巡的聯軍斥候,這幾日總也須有千人過此的規模,一層層甚有規律的馬蹄踏下去的堅硬雪塊便是明證。至於往北去的麽……”
輕哼一聲,韓德讓指了指馬蹄下的印記,搖搖頭道:“雪地裏,行蹤可以隱藏,但若行動之後留出了印記,那便是騙不了人的。你瞧,這一行循著聯軍遠哨的腳印踏出來的新痕,乍看之下,確不明顯。然不日之前比遠哨更多的數百人馬,小心翼翼按著前頭的腳印行走,戰馬踏出的蹄印,總要深一些,一層層破壞掉遠哨馬蹄壓出來的雪層下冰淩,相比之下,這蹄印重的,自然該是那混蛋的一率人馬了。”
“而此地無就地藏人的隱蔽,南去又沒有人的腳印痕跡,豈非便是往北去了?”說到這裏,韓德讓似笑非笑睨一眼那百將,帶著些不悅反問道,“韓某班門弄斧,想必你是為沙場宿將,心中早判定那一夥混蛋正是往北去了,是不是?”
百將哈哈一笑,試探出這人不是浪得虛名的,他便安心了。
當時直言不諱:“不錯,隻不過,我這判定,沒有你那麽大的道理。你看這雪地上馬蹄的形狀,蹄鐵深的舊的衝南衝北的都有,相對應的,馬蹄口所向也有南有北,往北的新鮮,兼且在較新鮮的裏,以我的經驗,不難看出其中的數量,僅此而已。”
韓德讓頷首讚歎,心中卻奇怪的很。
尋常遼人,一個班門弄斧恐怕他也不知甚麽意思,而這百將竟十分了然,出口的話頗有些紋理,如此人物,且不說百將,契丹大軍裏統萬軍的,百人裏能找出幾個來?
遂問百將:“可曾讀書?”
百將笑而不語,韓德讓稍稍一想頓時明白,一怔之後忍不住心神澎湃,深深往東回首,眼眶也紅了。
至此,他怎還想不出這是蕭綽特意挑選出來給他幫襯的好幫手?
能為知己者效力,本便是美妙無比的事情,何況美人恩重?
然韓德讓心頭略有些不爽利,蕭綽將這衛央抬舉地那樣高,他倒要試試,倘若將這人抓住,便在美人麵前教她輕輕一笑,道一聲“原來這一次卻看走眼了”,那便十分的痛快。
在這女郎麵前,韓德讓總無法自信起來,可預想,將來這自信許也永遠再也去不來,隻這一遭,這一遭教她自承謹慎仔細過頭了,那便足夠了。
當然,韓德讓也知道,能執龍雀的人,那定是李微瀾十分看重的,果然也算是個人物的,蕭綽也頗給青眼,這樣的人,無論怎樣尋常,也不能與常人落為一伍去。兔子急了尚且紅眼咬人,何況那廝奸猾無恥,又有些勇力,怎能大意?
遂一路往北來,韓德讓絕不使斥候灑將出去,他步步小心,暗忖以我不動的團結,你再狡詐奸猾,又能如何?
於是這一路來,並不見寅火率有回頭處,更不見影蹤,韓德讓未免心中要想,在沙坡頭裏教他夙願折戟沉沙的,到底是衛央那廝幸運撞著了,還是這人真有幾分本領。
卻不想,正是他這步步小心,教東柳林村裏正待著他的王孫等了個正著。
這廝才是好口舌,在那先生舍裏,一番好生飯食後,先生又請來幾個同鄉裏有血氣的,這先生行事謹慎仔細,他能喚來的,自是王師可用之人,在人家舍裏,王孫七分假三分真將這一夥先蒙進了自家的手裏。
王孫道:“如今京西大地也該傳遍了,咱們寅火率衛校尉,勇力那是不必再說,有拓跋斛高繼宗的人頭作證,我隻要說一個,上將軍持龍雀而威震天下,如今這龍雀刀,正在咱們校尉手裏。寅火率此來雖隻數百人,不是王某自誇,若論輕騎作用,不在契丹遠攔子之下。此番王某留在這裏,隻為對付個唐人裏出身的奸賊,至於咱們校尉,如今怕是早在高繼嗣心腹地裏去了,旦夕轉回,便是盡複失地之日。”
前頭那番話,雖有自吹自擂之嫌,畢竟那是哄不過人的,尚須收斂著些。到了後頭,寅火率到了哪裏,王孫絲毫沒有頭緒,他隻知自己教衛央丟在了這東柳林村裏,大部甚麽時候回來,回來之時是南歸之日還是與教那專是個惹事精的率正勾引來的敵人拚命之時,王孫不得而知。
他隻知,自家那上司若此來不惹出天大的麻煩,那便不是他了。
索性,左右無人手可用,先將這村裏精壯人手收攏些,哪怕隻眼前這十來個,畢竟都是幫手,總好過若韓德讓到了,而他王孫卻要親自去給這狗賊添茶倒水來得好。
也是這裏今日教亂軍割過一茬,明日又逢胡虜劫過一遭,生民待這戰亂,早已苦不堪言,畢竟明智的甚不少,眼見區區聯軍擋不住唐軍北征,況且自家到底是漢人,如今教王孫這一番聯絡,彼此心熱了起來。
有外出高處將韓德讓一行緩慢而來瞧地清楚,連忙回頭來報的村漢,滿堂十數人俱都啞聲,一起往王孫瞧來。
數百人騎者,此時又非聯軍遠哨往來之時,更不是客商行旅,想必果然是韓德讓一行了,方才聽這人說起要先圖這一夥,怎樣個章法,他是為王師,合該早有計議。
事到臨頭,王孫反倒沒了主見。
摸一摸懷中那草藥,王孫撓起了頭,半晌說不出怎樣個行事的法子來。
堂下眾人麵麵相覷,感情這廝連個章法都沒有便要圖那凶惡的契丹人?
這人,果然是個亡命之徒。
不過,這反倒教眾人相信他方才那番言語不假。如此甚好,一夥不要命的王師,正合東柳林村裏暗地下推舉不出領頭之人的困窘。況且,畢竟這裏是他等的家鄉,若王孫事事都安排妥當,哪裏能不教人懷疑他隻是要利用眾人,而非真能同樣以身犯險圖謀大事?
王師不知計較,咱們便能與他商議,自家定下的謀劃,總不至將自家先裝進去罷?
在王孫看來,這裏的人,也是些不要命的。
大約他自己反倒忘了,他本也是個惜命的,隻是跟了個不要命的上司,也便漸漸成了個亡命之徒。這淪陷區裏的生民也與他一般,來了個不怕死的帶頭人,這不怕死的人,也便多了起來。
將左右二營遣來的使者禮送出門去,高繼嗣焦躁地狠狠望東西兩方揮舞了一下拳頭。
副將勸道:“畢竟他是異族,非我同心者,大將軍不必掛氣。但有咱們義軍在,這黨項拓跋兩族人馬,怎地也能教李微瀾心有忌憚不敢貿然輕來尋我追逐決戰,隻消捱過今冬,到開春之時,合我義軍與契丹精騎,無非掘開河口同歸於盡而已,能有甚麽了不起?”
蛾賊之中,高繼嗣是為上將,卻非真是個首領。
但凡有諸多的人,便有諸多的瓜葛糾紛,如同唐廷一般,蛾賊裏,待高繼嗣不滿的也大有人在,而高繼嗣治軍乃至治蛾賊滿營的手段,也不是蛾賊裏絕大多的人能理解的。
無論如何,高繼嗣始終不肯鼓舞蛾賊立國。
當年諸國並起,方教匈奴人趁機南下作出亂了中原的好大孽事,由此可見,但凡中原人不團結,各自因著所求四分五裂,再多的漢人,也不過是異族刀下的牛羊。身為漢人,待唐廷不滿,因此蛾賊起事。而起事的蛾賊,歸根結底又都是漢人,不滿朝廷便造反,反的是當今的朝廷,並非漢人的天下,唐廷不滅,立國何用?好教異族分而擊之終爾破滅麽?
北燕當道,由是朝廷奈何不得區區高麗。南漢成國,由是平陽公主奈何不得倭奴。
若蛾賊也成了個不三不四的朝廷,中原大地,終成一鍋沸騰的熱湯,非人之福。
況且,蛾賊起事之初便不得立國,何況如今的朝廷,已非當年那般模樣,蛾賊終歸是蛾賊,成了個國,便真成朝廷的對手了麽?
高繼嗣出身草莽,自小卒,憑德操能力成為大將軍,於賊眾裏威望素高,上頭要用著他,也須防著他,因此將這副將安排在身邊,這人能耐是有些的,隻不過常人裏的顯耀者,非有智慧之人。
如今,平陽公主親征北地,嚇破了蛾賊裏上下庸碌之徒的膽,教人一挑唆,如今的蛾賊裏,上下都有與唐軍固守,待開春之時以大河之水決兩岸的籌謀。
以高繼嗣想來,這一些個庸碌的無能之輩,口上這樣凶狠地說著,未必真能這樣的事情他做得出來。便能做得出來,那樣的機密,竟九城之中,但凡有些耳聰目明的人都聽得到,看得見,說得出。
唐廷密探間諜何等無孔不入,李微瀾怎能竟不察不知?
歎了口氣,高繼嗣微微搖頭,一語雙關地哼道:“豎子,不足與謀!”
副將隻當他氣惱拓跋雄與拓跋觥的行事,一笑並未多想。
他哪裏能知道,高繼嗣心中是隱約期望蛾賊潰敗,終教朝廷收編了的。
如今天下,合諸國之力,也勉強隻好能阻得一阻平陽公主橫掃的腳步,高繼嗣非不智之人,又不是異族的,那玉石俱焚的行事,若非朝廷步步緊逼絕不肯放過,如何願為?彼年平陽親征西域時,高繼嗣方為蛾賊擁為大將軍,當時心馳神往,恨不能為唐營裏將校,然這等機密心事,老妻當麵他也未表露過。
隻可笑的是,平陽親征的消息傳到了九城,蛾賊貴人裏上下震動,黨項偽魏來求為聯軍,又傳來契丹密間勾連來的消息,方俱各拍手鬆弛,各自又都享樂著官老爺們的地位去了。這樣的上位者,本部裏早失了人心,又一個個都是些貪生怕死不知朝露夕陽的,何足為謀?
再念起這黨項與偽魏的人等,高繼嗣無聲而笑。
便在方才,拓跋觥與拓跋雄不約而同遣人來告知於中軍,道是唐軍鋒銳,李微瀾詭詐,他須當防左右營為大唐所襲,拓跋雄取回了本置於中軍的黨項鐵鷂子,拓跋觥取回了中軍旗下的偽魏輕兵,如此盟友,豈足為盟?
至於契丹,高繼嗣從來不相信這些自草原上南下而來的異族。
非吾族類,其心必異,蛾賊雖與朝廷作對,在這些契丹人眼裏,恐怕終究也還是漢人。
不是高繼嗣自大,他猜測著,待異族如他,契丹人裏的高明上位者恐怕早定下了除殺的謀劃了罷?
冷風撲在麵上,高繼嗣一振精神,放眼略顯空蕩的中軍營裏三五成群聚攏在一起也擋不住來自對麵那已瞧見火紅龍旗的朝廷大軍的壓力而相顧以目視的各懷心思的將士。
想當年蛾賊舉事之事,先輩們一路自洛陽出,一頭紮入這京西的群山裏,彼時偽魏也好,黨項也罷,無論契丹,誰手裏沒有染過先輩們的鮮血?蛾賊為求生,在這群山裏生時篳路藍縷朝不慮夕,死了將蒿草卷住身子葬入土坑,與朝廷確有血海深仇,與這些異族,何嚐不是不共戴天?時到如今,朝廷但凡能給蛾賊們一點生的希望,那些早變了心的上位者不必管他,下頭上百萬的生民,恐怕是很渴望歸鄉還家去的。
恐怕李微瀾打的主意,便是蛾賊裏這樣的人心了吧?
高繼嗣到背著手在雪地裏無目的地走著,心中沉沉地這樣想道。
畢竟是與朝廷作對數十年的蛾賊,李微瀾定不會輕而易舉地來招安,實際上,沒有教蛾賊裏千門萬戶縞素慟哭,有上頭那些“上天注定”的貴人們挾持著,縱有百萬民心念家鄉情願教招安了,那也更多的是不敢輕易舉事。
如此看來,李微瀾此一來,這聯軍中軍,也便是蛾賊主力,這一次是免不了要血流成河了,她定要先示之以威,而後施之於恩,還有甚麽能比得上蛾賊裏這千萬個家戶中的精壯組成的砧上魚肉更有資格為她的刀下榜樣呢?
“上天注定的貴人?”左右無人,高繼嗣忿忿地往雪地上吐了一口口水,心中鄙夷,口中哼道,“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先祖,或能使後人成潑天的人物。然世代惶惶,永不見其祖以下數代人物有經緯濟時的能耐,有甚麽麵目自承受天命,應人倫?堂而皇之高居草城之上,覥顏受匹夫奸佞拜賀,壯者不見生氣,少者長於婦人之手,比之李唐皇室裏的子孫尚且不及,何談天命所歸?”
眼前的來自唐營裏的壓力,想想朝夕相處的弟兄這一番不知多少要葬身族人手中,高繼嗣憂心忡忡,再想起蛾賊裏那些上頭人的嘴臉,更教他一身乏力。
內憂已教蛾賊危如累卵,未知的外患,又怎去抵擋平息?
高繼嗣明白,他必須為自己麾下的這數萬好小夥兒們找個出路,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倘若能教上頭那些個“貴人”們不再上跳下竄小醜般折騰,蛾賊裏百萬生民,李微瀾非嗜殺之人,她必不會定要行那霹靂雷霆般的一殺。
隻是,這樣的出路,該怎樣去找?
自入伍以來步步緊身如履薄冰的高繼嗣,如今更覺乏力了。
他覺著,自己正如羅網下的雀兒般,如今須行的,已不是甚麽上將的職責,而是一個如同亡命之徒的本能。
左右有黨項偽魏脅迫,後頭有那些個既忌憚著自己,又必須利用著自己的本部貴人們,更有未知的契丹大軍,雖光明就在前頭一步之外,這一步要安全地邁出去,踏下去,千難萬難。
這一刻,該是沒有人更比高繼嗣更迫切地希望唐營裏那個隻三五百人馬便往北地裏敢去的亡命之徒能做成大事的了。這大事,在高繼嗣想來,便是揪出深藏的契丹大軍了。
隻是高繼嗣也隻想著那一夥不要命的能教契丹大軍現蹤,偽魏黨項心腹地裏動亂,他怎麽也想不到,抑或是不敢想,那一夥亡命之徒的頭頭兒,如今正盤算著怎樣將這犬牙交錯般的黨項、偽魏、蛾賊與契丹大軍引發地自相殘殺起來,終爾在沙場決戰之前,先壞了彼此的結盟。
當然,這一點別說是高繼嗣,這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想得到,敢這樣去想。
韓德讓是第一個絕不會這樣想的,在他看來,區區數百人,北地裏來能成甚麽大事?無非仗著頭領驍勇,要行中原軍製裏傳統的輕騎遮蔽消息混亂我軍耳目的事情。
縱然那膽大包天的混蛋竟身負遮蔽消息混亂敵人耳目的重任還敢招惹精銳的遼軍遠攔子,招惹算無遺策的蕭綽,韓德讓也不認為衛央能成甚麽了不得的大事。
一路小心仔細地追蹤西來,馬背上的韓德讓免不了總要教那雪地裏的幾段葷張話影響到心情,他不願那樣去想,更不願教那混蛋先混亂了心智,可很多的事情,尤是關切到本來心中便那樣想,隱約而慌張地一閃而過地想過的事情,一旦教人說破,這世上還真沒幾個人能全然不受影響。
正是這欲罷而又想,想忘卻又思量的那幾段話,韓德讓有一種不能按捺的惱怒的恥辱感以及深深的不屑。
他覺著,自己本沒有那樣去想,都教那混蛋那樣一說,旁人恐怕要多想了,因此他也要多想,由是惱怒。而那混蛋的激怒,竟自己明情心中明白那是卑鄙無恥的激將之法,可自己還是控製不住憤怒,由是恥辱。至於不屑,這自隻是他強迫著自己,心中默念這那該千刀萬剮的混蛋的名字,試圖以強烈的內心願望說服自己,並深深肯定自己所願是真的的一種心思罷了。
前頭的遠攔子勒住了韁繩,精銳的遼騎愈發警惕起來,不必上司吩咐,自以規矩團成了一團防備陡然而來的襲擊。
韓德讓甩甩頭,按著刀柄喝問:“怎地了?是賊的蹤跡消失了麽?”
百將前頭去查探了一番,回頭來提醒道:“這個對手,很是狡猾,前頭的馬蹄印亂了,要像這一路來的時候那樣輕易地追逐到他們的腳步,難得很了。”
韓德讓皺皺眉,心中先念了一句:“賊配軍,無恥之徒,能有甚麽了不起的本領?再是狡詐,我有十分的力氣,你能耐我如何?”
若是蕭綽,她定不會這樣想的。
未曾真真的交手,韓德讓這心思已明顯透出主動在敵手的勢弱,八百精騎在手,竟依舊以這樣的心態來對待對手,先勢失了,恐怕這一番交手,韓德讓先敗了一陣。
跳下馬,韓德讓往前頭來看。
淩亂的馬蹄印,正在前頭分作了兩股,一股往南而去,歪歪斜斜的,看那印記少說也有數百上千的騎軍自此而過。
而另一股,則徑直往北去。
仔細端詳,又將器械撥弄雪地翻看片刻,韓德讓一笑直起腰來,他覺著,自己是沒有想錯的,那賊配軍,果然沒甚麽了不起。
翻身上馬,韓德讓手指北邊令教:“休管南去的那一路,隻管往北上,這賊配軍一行,就在這北上的馬蹄印裏藏著。”
百將奇道:“怎見得?”
韓德讓笑道:“不難,你且看這南下的馬蹄印,雖淩亂,雪層裏蹄印新舊卻十分顯眼。新痕在雪層裏的印記深淺不一,然自雪晴之日起,每日高繼嗣遣遠哨斥候外出,百人為一行,如此算來,自此地遊巡的聯軍斥候,這幾日總也須有千人過此的規模,一層層甚有規律的馬蹄踏下去的堅硬雪塊便是明證。至於往北去的麽……”
輕哼一聲,韓德讓指了指馬蹄下的印記,搖搖頭道:“雪地裏,行蹤可以隱藏,但若行動之後留出了印記,那便是騙不了人的。你瞧,這一行循著聯軍遠哨的腳印踏出來的新痕,乍看之下,確不明顯。然不日之前比遠哨更多的數百人馬,小心翼翼按著前頭的腳印行走,戰馬踏出的蹄印,總要深一些,一層層破壞掉遠哨馬蹄壓出來的雪層下冰淩,相比之下,這蹄印重的,自然該是那混蛋的一率人馬了。”
“而此地無就地藏人的隱蔽,南去又沒有人的腳印痕跡,豈非便是往北去了?”說到這裏,韓德讓似笑非笑睨一眼那百將,帶著些不悅反問道,“韓某班門弄斧,想必你是為沙場宿將,心中早判定那一夥混蛋正是往北去了,是不是?”
百將哈哈一笑,試探出這人不是浪得虛名的,他便安心了。
當時直言不諱:“不錯,隻不過,我這判定,沒有你那麽大的道理。你看這雪地上馬蹄的形狀,蹄鐵深的舊的衝南衝北的都有,相對應的,馬蹄口所向也有南有北,往北的新鮮,兼且在較新鮮的裏,以我的經驗,不難看出其中的數量,僅此而已。”
韓德讓頷首讚歎,心中卻奇怪的很。
尋常遼人,一個班門弄斧恐怕他也不知甚麽意思,而這百將竟十分了然,出口的話頗有些紋理,如此人物,且不說百將,契丹大軍裏統萬軍的,百人裏能找出幾個來?
遂問百將:“可曾讀書?”
百將笑而不語,韓德讓稍稍一想頓時明白,一怔之後忍不住心神澎湃,深深往東回首,眼眶也紅了。
至此,他怎還想不出這是蕭綽特意挑選出來給他幫襯的好幫手?
能為知己者效力,本便是美妙無比的事情,何況美人恩重?
然韓德讓心頭略有些不爽利,蕭綽將這衛央抬舉地那樣高,他倒要試試,倘若將這人抓住,便在美人麵前教她輕輕一笑,道一聲“原來這一次卻看走眼了”,那便十分的痛快。
在這女郎麵前,韓德讓總無法自信起來,可預想,將來這自信許也永遠再也去不來,隻這一遭,這一遭教她自承謹慎仔細過頭了,那便足夠了。
當然,韓德讓也知道,能執龍雀的人,那定是李微瀾十分看重的,果然也算是個人物的,蕭綽也頗給青眼,這樣的人,無論怎樣尋常,也不能與常人落為一伍去。兔子急了尚且紅眼咬人,何況那廝奸猾無恥,又有些勇力,怎能大意?
遂一路往北來,韓德讓絕不使斥候灑將出去,他步步小心,暗忖以我不動的團結,你再狡詐奸猾,又能如何?
於是這一路來,並不見寅火率有回頭處,更不見影蹤,韓德讓未免心中要想,在沙坡頭裏教他夙願折戟沉沙的,到底是衛央那廝幸運撞著了,還是這人真有幾分本領。
卻不想,正是他這步步小心,教東柳林村裏正待著他的王孫等了個正著。
這廝才是好口舌,在那先生舍裏,一番好生飯食後,先生又請來幾個同鄉裏有血氣的,這先生行事謹慎仔細,他能喚來的,自是王師可用之人,在人家舍裏,王孫七分假三分真將這一夥先蒙進了自家的手裏。
王孫道:“如今京西大地也該傳遍了,咱們寅火率衛校尉,勇力那是不必再說,有拓跋斛高繼宗的人頭作證,我隻要說一個,上將軍持龍雀而威震天下,如今這龍雀刀,正在咱們校尉手裏。寅火率此來雖隻數百人,不是王某自誇,若論輕騎作用,不在契丹遠攔子之下。此番王某留在這裏,隻為對付個唐人裏出身的奸賊,至於咱們校尉,如今怕是早在高繼嗣心腹地裏去了,旦夕轉回,便是盡複失地之日。”
前頭那番話,雖有自吹自擂之嫌,畢竟那是哄不過人的,尚須收斂著些。到了後頭,寅火率到了哪裏,王孫絲毫沒有頭緒,他隻知自己教衛央丟在了這東柳林村裏,大部甚麽時候回來,回來之時是南歸之日還是與教那專是個惹事精的率正勾引來的敵人拚命之時,王孫不得而知。
他隻知,自家那上司若此來不惹出天大的麻煩,那便不是他了。
索性,左右無人手可用,先將這村裏精壯人手收攏些,哪怕隻眼前這十來個,畢竟都是幫手,總好過若韓德讓到了,而他王孫卻要親自去給這狗賊添茶倒水來得好。
也是這裏今日教亂軍割過一茬,明日又逢胡虜劫過一遭,生民待這戰亂,早已苦不堪言,畢竟明智的甚不少,眼見區區聯軍擋不住唐軍北征,況且自家到底是漢人,如今教王孫這一番聯絡,彼此心熱了起來。
有外出高處將韓德讓一行緩慢而來瞧地清楚,連忙回頭來報的村漢,滿堂十數人俱都啞聲,一起往王孫瞧來。
數百人騎者,此時又非聯軍遠哨往來之時,更不是客商行旅,想必果然是韓德讓一行了,方才聽這人說起要先圖這一夥,怎樣個章法,他是為王師,合該早有計議。
事到臨頭,王孫反倒沒了主見。
摸一摸懷中那草藥,王孫撓起了頭,半晌說不出怎樣個行事的法子來。
堂下眾人麵麵相覷,感情這廝連個章法都沒有便要圖那凶惡的契丹人?
這人,果然是個亡命之徒。
不過,這反倒教眾人相信他方才那番言語不假。如此甚好,一夥不要命的王師,正合東柳林村裏暗地下推舉不出領頭之人的困窘。況且,畢竟這裏是他等的家鄉,若王孫事事都安排妥當,哪裏能不教人懷疑他隻是要利用眾人,而非真能同樣以身犯險圖謀大事?
王師不知計較,咱們便能與他商議,自家定下的謀劃,總不至將自家先裝進去罷?
在王孫看來,這裏的人,也是些不要命的。
大約他自己反倒忘了,他本也是個惜命的,隻是跟了個不要命的上司,也便漸漸成了個亡命之徒。這淪陷區裏的生民也與他一般,來了個不怕死的帶頭人,這不怕死的人,也便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