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為將之道
“契丹人會跟上來麽?”對契丹人的智商,竇老大表示很懷疑。
不是他自大,實在是這蕭綽也好,韓德讓也罷,竇老大素未聽說過,他總覺著,對比起衛央視那名不見經傳的契丹女郎如虎狼,反而如今深入虎狼之地,聯軍百萬人眾的威脅反而要更大的多。
這是離了東柳林村之後的第一個晌午,愈往西北走,群山愈發層疊,雖是深冬,也見群山裏草木叢叢,雪地上隻寅火率這五百戰馬的馬蹄印,周遭散落著零零散散的,或成群結隊的野獸走過的痕跡。
兩百餘人,正在此地稍事歇息。
聽得竇老大問,坐在不遠處吞雪的周快也豎起了耳朵。
衛央是廣有野路子的人,這一點相信不隻寅火率將士們知道,這十數萬大軍裏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即便是敵人,恐怕也知道這個彷佛橫空殺出般的家夥是個靠山強大的人物。
便不算呼延讚楊業,更不算柴榮,那一柄龍雀刀,能暫掌在手的,放眼天下也隻有這麽一個人了。
周快相信,單憑勇武,衛央未必真能入平陽公主的法眼,他定是有過人之處的,那麽,現在是時候看他的手段了罷?
這幾天,周快一直在猶豫,他不知道自己是該應平陽之邀重歸正軍,還是留在這個雖然名聲不好,卻或由甚遠前途的寅火率中。至於衛央以身犯險,十死無生周快尚且不懼,何懼區區九死一生?他知道,自己的前科使得他自身縱有平陽公主的麵子,再歸正軍也難免尷尬,而且他的本領隻在衝鋒陷陣上,有個狡詐智慧的上司,這正是周快夢寐以求的事情。
想當初,弋陽侯門下之時,那些個達官貴人總有他們的考較,譬如他那個身為司軍台將軍的大舅哥,相見十次裏便有八次哼一鼻子冷氣,再不屑地噴一句“莽夫粗漢,能成甚麽大事”,言下之意,不過是教他多些心眼,在軍中代表弋陽侯府成為一股的勢力。
一心都是忠君愛國以生死報效國家的周快,哪裏能有那樣的工夫與心思與人勾心鬥角?旁人都有識人之明,他卻有自知之明,那運籌帷幄決算千裏的本領他沒有,隻一腔子熱血,一把子力氣,僅此而已。
由是,周快心中是打算定了的,倘若衛央果真能有教他心服的本領,這寅火率裏先鋒的位子,誰也休想自他手裏奪去。如若衛央隻是個尋常本領的猛將,周快歎服,卻不全然心服。
側耳處,衛央手裏團了一團冰冷的積雪,使勁往口中吸了幾下,又將雪團子在臉上擦了擦,篤定地道:“老竇,不是我誰你,你這個人甚麽都好,就是太仔細了。我敢跟你打賭,王孫那廝若在,他定不會擔心韓德讓會不會來,他隻擔心這一番戰罷歸去,馬脖子上能掛幾個腦袋,回頭能換多少賞錢。”
竇老大搓搓手,訕訕地笑,卻不反駁。
王孫誠是個膽大的人,但這個人對衛央軍令的奉行不韙,卻也是寅火率裏無人能比的。算起來,這廝也是個盲目的人,如今綁上了衛央的戰船,他別的甚麽也不想,甚麽也不算計,隻一樣,隨著衛央的安排去行事。
而這個人的經曆,也讓衛央對他比對別人有更多的信心。周快雖知兵,勇力也是一等一的好,卻不是個奸詐的人,至於待衛央言聽計從的徐渙,畢竟太小了。
一霎時,竇老大有短暫的茫然,在這寅火率裏,他這個隻在衛央與周快之下的三號人物,到底該歸在哪個地位去?
“蕭綽這次遣韓德讓來追剿咱們,她也知道打的是追蹤戰,怎會不遣深知追蹤端地的遠攔子配合韓德讓?”噙著一口冰雪,待溶化了方吞進腹內,衛央緩了口氣徐徐道,“既是甚知追蹤之要的遠攔子,想他北地裏比咱們唐人更久的生來這些年的生活與作戰經驗,自然不難自雪地上的馬蹄印瞧出咱們正是一路往北來的?為迷惑這些雪地追蹤經驗極其豐富的遠攔子,這一路來我教你們將空閑的戰馬上都馱起了重物,倘若足夠細心,老竇,你應該想明白這裏麵的用意的。”
竇老大心頭一跳,聽這意思,好像在這個上司的心裏,自己還算是值得培養的那個手下了?
“孫四海老了,縱然那樁心思執念放不下,他與天子乃是總角之交,如今宮中自小侍奉天子的老人盡都沒了,天子是個念舊情的仁慈心腸,時已至此,孫四海再不願,此戰之後也該雖公主返京了。”周快心中輕歎,目光在龍雀之上繞了個來回,沉默著低下了頭去。
竇老大撓撓頭,經衛央這樣一提醒,他再三回想離了吳鎮之北不遠的那山口時,衛央曾嚴令教人各取重物,或是石頭,或為枯枝,隻要有一人的百多斤重量,隻管壓在馬背上。當時將士們好不奇怪,竇老大也大惑不解,心想既要作輕騎,最怕損失的便是速度,如何能教那無用的累贅拖累了腳程?
再想想一路來衛央不時低頭瞧雪地上聯軍遠哨留下的痕跡,他隱約有些知道衛央的用意了,卻不全然明白。
反倒徐渙仔細一想,把手一拍笑道:“我明白了,衛大哥,戰馬及負重的不同,必然會使馬蹄鐵在雪地上留下的壓痕深淺不同,是不是?而五百匹戰馬重量大略相等,亂蹄踏過之後,留下的深淺大約相同的痕跡,也是教契丹人自覺瞧出咱們是五百騎,對不對?”
衛央點點頭,拍拍徐渙腦勺笑道:“行,總算沒白念那麽多書。”
竇老大皺皺眉,經徐渙這樣一說,他也明白了衛央令空閑戰馬盡皆負重為的是給契丹追兵造成寅火率有五百人馬的假象,可循著聯軍遠哨多日踏出的痕跡而來,新舊印記疊在一起,那是非常模糊的了,契丹人又怎能肯定寅火率就是往北來了,而不是轉向他方?
到了這裏,徐渙也不明白了。
周快往過挪了挪,徐渙所說的他沒有想到,更想不到衛央教寅火率將士人數翻倍的做法有甚麽效用,但為引誘契丹人來追才留下的,或者說是根本沒法抹掉的那些痕跡,他是個老卒,待此是很清楚的。
乃道:“你們沒有從軍十數載的經曆,自然不明白率正的考慮。這雪地之上,咱們大唐的軍用馬蹄鐵質地出眾,非契丹人與聯軍可比,鐵上所有的為穩定戰馬步伐的尖刺,自然比他們的要耐磨的多,此番出戰,咱們帶出來的戰馬及馬具,都是嶄新的,因此踐踏出的痕跡更深。如此一來,雖有聯軍遠哨兩三次落雪時候踏出的層次不同硬度不一的冰層雪層,可咱們的馬蹄,踩踏的深度更甚,力度更大,自然會破壞聯軍及遼軍戰馬不能踏到的雪層之下,若那韓德讓真有才能,帶來的遠攔子真是精銳,不難自這一點上發現咱們的行蹤。”
翻起馬蹄來看,果然一番磨損之下,北地裏深冬季節能刺入凍土而使戰馬更隨心所欲地行止的馬蹄鐵上那筷頭厚般長的鐵刺是足以踏破雪層破壞雪層與凍土之間的冰層的。
衛央甚為惋惜,搖著頭道:“本來她是好心,可這反倒更教我不滿意了。有這帶刺的馬蹄鐵,咱們這一率連正軍都不算的輕兵自然更容易控製戰馬,可這鐵刺,想必是重騎使用的,雖鐵刺沒幾兩重,畢竟也是累贅。以我想來,若要成為精銳的輕騎,馬蹄鐵不但不能有這些倒刺,反而應該更輕些。輕騎,人與馬便是一體,馬背上的人,該是無雙的騎者才是。不知咱們的兵工坊裏,能否打造出我所想要的器械。”
周快深以為然,想了想道:“輕兵奔襲千百裏那是常有的事情,如此一來,雖駿馬負重不比重騎,反而待這馬具器械的要求更為嚴苛。既要更加耐磨,又須分量更輕便,可咱們大唐又從未有過這樣的騎軍,更沒有打造輕騎用具的經驗,想必是要費不少力氣的。”
衛央抿抿嘴,教徐渙將此事記下:“待歸營之後,須就這個問題找平陽好好聊聊,既要想咱們跑得快打的好,豈能不給咱們好家夥?在這個問題上,想來她不會那麽小氣,教咱們湊合著將就用重騎的器械,對吧?”
這等對平陽不敬的話,竇老大與周快不敢插嘴,又不能當麵教衛央改正,索性轉過頭不發表意見了。徐渙倒是吐了吐舌頭,不過器械而已,上將大將們的軍國大事,恐怕求見公主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這衛大哥倒好,彷佛是天經地義公主殿下就該候著見他才是。
這人,怎樣的米才能吃出這樣個性子來?
左右無事,索性周快問他心中的不解:“隻不過,輕軍之出,圖謀的便是打敵手一個措手不及,自古以來的輕軍將領,無一不是千方百計教敵手探察不出自己的實力,至少教敵手認為自己的人手越少越好,率正卻將兩百五十人作成五百人的樣子,這又教周某好生不解,有甚麽別樣的用意麽?”
衛央不答反問:“若你是韓德讓,見我這一率竟有五百人之多,先作甚麽想?”
周快張口便要回答,衛央搖搖手:“不急著回答,好生想想,往最仔細裏想,將各方都算到。”又教竇老大與徐渙,“都別閑著,也想想。”
往背靠背擠在一起與士卒們歇息的其餘隊正瞧了瞧,衛央心下歎服,到底是平陽公主,她待這軍伍,瞧的果然是很清楚的,這是個極其了解軍人的女郎。
時到如今,寅火率裏的正經百將隊正隻有周快一個,其餘幾個,除竇老大這個還算為衛央認可的百將,都是暫代的而已。這些人,大都是原寅火率的老卒,他們執行上司的軍令那是沒的說,可要教他們自行思考行軍打仗的方法策略,那比殺了他們還難。這是一群可能會合格的最基層的伍長火長乃至隊正百將,卻絕非有率正之才。這樣的老卒,戰後倘若活著,掙得了清白身子,再升個正軍的隊正百將,那也算是軍旅中的成就到頭了,再往上走,隻好在正軍的行伍裏摸爬滾打些年月,成就個率正乃至校尉的身子而已。
留著隊正乃至百將,是為寅火率歸去之後輕兵營轉為正軍,教他衛央鋪陳班底而用的,並非平陽舍不得那麽一丁點的封賞。
她考慮的再不能周全了,最精銳的虎狼之師,並非上下都跳脫飛揚的人物。森嚴軍紀與軍法約束之下的悍卒,一絲不苟執行上司軍令的基層指揮者,能得將士擁戴、具有一定軍事能力的中層校官乃至偏將,再有幾個能征善戰深得軍事精妙的副將,通歸一個極具個人性格卻與兵法實質精神契合的上將管帶,這樣的軍隊,才有可能成為一支虎狼之師。
現如今,衛央既有勇力,又極其狡猾,若他真能發揚出自己的軍事造詣,這偏軍主將的國之大將,那便是他了。再能親手帶出一批既有大唐老卒的性格,又自一開始便深受他這個主將影響的基層指揮者,平陽麾下有的是偏將都校這樣的中層指揮官,而配合衛央的副將,遍數大唐也能多勻出幾個給他,如此一來,她朝思夜想的偏軍,便成了。
又吞了一塊雪團,衛央嘿嘿地笑出了聲。
在那早已消失的空間裏,他雖未有過統領千軍萬馬的經曆,然那數萬個日夜的耳濡目染,甚至在那個空間裏極具真人性質地模擬出的千軍萬馬當麵,身為對手他總要琢磨其用意,那可不是個隻會塑造沒腦子的武夫來給他升級的文明空間。長此以往,衛央琢磨的各種各樣的帶著小弟來砍他的對手越多,心得便越厚,漸漸成了經驗,漸漸也成就了他雖未有一日帶兵的經曆,卻勝似真作個主將的別人。
在衛央看來,這兵法與武藝其實是相通的,前者是為更大範圍、更大規模、更大影響力的勝利,後者也是為了勝利。他自己的武藝羚羊掛角般隨心所欲,到了用兵一途,自然也是一樣的道理。
那一身武藝,得自衛央想活著,成為了將領,他自要想自己的麾下活著,沒甚麽高深的大道理。而在這一身武藝成就的過程中有心無心地得到並化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的經驗,以及他雖經諸般前事而形成的性格,又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的為人與用兵――來到大唐之後,大半時候又在軍中度過,無論前世還是今生,因此沒有太多的時候讓他享受常人的生活而更加教他是個天生的軍人。
若非這樣的怎樣也掩飾不過的氣質與性格,平陽與那老將們難道真隻看他一身武藝便覺這人是個偏軍主將的胚子?
呼延讚曾說:“你這小子一身的本領,怎能墮落在商賈農夫之類裏,消磨了天賜的好質地?”
他老人家眼毒的很,這“一身的本領”裏,盡含了“一身的武藝”,卻並非隻是一身的武藝。
“想必在平躺同學心裏也是這樣想的吧?”衛央長長歎了口氣,“咱還是不太擅長掩飾自己啊,這麽輕易就教人看穿了本質!”
他對此是頗為自得的。
至於李成廷這些個諸侯王把他當回事,衛央可不認為這些人有那個眼力價,第一眼瞧見便如平陽與老將們那樣的認為他是個人物。
他們隻是知道平陽的眼光,相信平陽的眼光,終爾恐懼平陽的眼光,僅此而已。
忽然之間,衛央有些心疼這個似乎高高在上教世人仰視的女郎,沒有人天生就是個智者,若非經曆常人不能經曆的經曆,她怎能有那樣的一雙識人的慧眼?
以己度人,衛央自覺做到他這一步已千難萬難,時常他也自負能走過那空間在帶給他本領與榮耀之前的磨難與煎熬,那是千千萬萬的人裏恐怕連一個都不會有的人才能堅持並挺著胸膛走出來的腳程,她不會與自己走同樣的道路,但也走到了不負平陽二字的今天的地步,這樣的女郎,怎能不教感同身受的衛央尊重且憐惜?!
衛央想過這平陽二字的用意,這並不隻僅僅是一個公主的封地名字,更多的用意,那是在於與不世出的須眉並肩的地方。
那須多大的勇氣方略,方能成就如今的金身?
半躺在雪地裏,身下是輕氈,微暖的日頭灑在身上,灑在臉上,想想竟還能有這樣一個同樣努力著的同行者,衛央扯一扯幹裂的嘴唇,嘎嘎地怪笑出幾聲來。
他自沉浸在自己的心思裏,旁邊三個苦思冥想的卻教他這怪笑驚醒起來。
竇老大心中顧慮頗多,他知道,自己這上司說是狡詐,然在自己心裏,這人的本領,果然真如他所說,多都在“以己度人”四個字上。當時馬家坡子鎮前,他以自己的處地,忖度著鎮民們的心思,因而又知恥後勇的那霹靂一擊,方又有如今將士側目萬眾傳說的名聲。當初與李成廷代表的諸侯王交惡,也是他自忖得柴榮高看,呼楊青眼,這些個諸侯王必不肯於他善罷甘休,索性一刀子險險活劈了李成廷,決然將身心投入到公主府這邊來,方有如今暫掌龍雀的潑天美傳。
也正是這以己度人,他敢輕身北上,敢在聯軍百萬裏竟又去招惹契丹遠攔子,招惹那在他自己看來都是個強大對手的契丹女郎。他必是真的以己度人,方有這般的膽略的。
竇老大覺著,自己應該在這方麵學著這上司。
然而,他真心以那韓德讓的位置來考慮衛央有五百軍的算計,卻終不能決定到底要怎樣地認為。不是別的,隻因再竇老大心裏,兩百五十個便是兩百五十個,假作五百人,一來與人家百萬人相較,無非不過又多了些不怕死的來送死的人而已,沒甚麽不同。這二來麽,假的終究是假的,怎能當真?
再三考慮,竇老大想不到自己該怎樣認定,索性他也知道自己的長處在於勤勉忠心,見衛央怪笑,猶豫再三還是實話實說:“率正見罪,我實在想不出這韓德讓到底要怎樣想。或許在這廝看來,五百與兩百五沒甚麽差別罷?都是他的獵物而已。隻是五百人之多,總能教這人多些謹慎,如此而已。”
反而徐渙簡單了些,幹脆利落道:“衛大哥,若我是那韓德讓,五百人也好,兩百人也罷,總歸定下了追擊的目的,但凡手裏的勢力大些,八百一千的精騎,隻管貼身追來,左近綽著,親眼見著,不教咱們有片刻的逃離視野,左右我人手充足,拖著累也累死你了。”
衛央讚道:“不錯,最一開始我也是這樣想的。”
徐渙好不驚訝,忙問:“最一開始這樣想麽?如今卻不這樣想了麽?”
衛央又不先答,轉頭問周快:“老周大哥,你怎樣想的?”
周快不能立即決答,踟躕著字斟句酌道:“我若是他,初先必定折道而返。大戰當即,五百人能抵甚麽用?與其將精力耗費在與五百人追獵中,不如多些工夫,看怎樣在決戰裏多些謀略,豈不勝過與一支孤軍虛耗?”
衛央連忙道:“這話出去可別再說了,韓德讓這廝,此番是方下山出道的架勢,若教他現在逃了回去蜷縮在蕭綽那娘們的石榴裙下度日,隻等著將來作成獨一無二的契丹漢官,我將要發落在他身上的算計,找誰作個誘餌去?”
想想又鄭重告誡三人:“都記住了啊,見了韓德讓這廝,千萬別還沒說上兩句話就把他給弄死了,蕭綽這娘們,隻有韓德讓在咱們網羅之下,她才可能會出些差錯,終於教咱們實現了圖謀。一旦殺死這廝,我手裏可就再沒有勾引蕭燕燕的誘餌了,此番北上,目的也就半途夭折了。”
這就更教竇老大與周快不解了,他既口口聲聲將這韓德讓當個人物,怎地有了時機竟不肯下手?若這人真是個人物的胚子,不趁著他尚未長成便殺了,留作後患麽?
隻徐渙拊掌讚道:“衛大哥,還是你誌氣高,這韓德讓與那蕭燕燕能為你忌憚成這樣,可見這兩人確是有本事的。他都是人物,你卻自信能將他都玩弄在鼓掌之中,這可就是人物裏的人物了。”
衛央哈哈一笑,道:“你這小子,不是說讀書人都是心服也不口服的麽,你這樣直爽,你先生知道麽?”
“先生自然知曉,楊夫子最厭惡口是心非之人,他常說喜愛便是喜愛,不喜便是不喜,我敢跟你打賭,我阿姐來看我之時,長安衙門裏去打點的必定是夫子,教阿姐故意扮醜的,定是師娘了。哼,當時打殺了那惡棍,先生尋到了家裏,便在官差麵前,他也讚我這‘以直報怨’很好來著。”提起自己的先生,徐渙喜形於色,隻到了最後,又忿忿而惋惜地道,“隻可惜,楊師兄這人不類夫子,道德文章讀不好,肚子裏也沒幾分真才實學,雖待我們這些師兄弟不錯,難免教夫子十分失望了。”
言下之意,那先生的兒子便是個小混混了?
略過這個不想,衛央待那先生好不景仰,這年頭,以德報德的讀書人不少,敢當中揮舞著拳頭喊以直報怨的可不多了,忙問徐渙:“你那先生是個怎樣形象?是杜甫先生那樣的,還是李白那樣的?”
徐渙道:“自是杜工部那樣的啊,一生功名之路甚是坎坷,卻矢誌不渝致君堯舜清平四海的心願哩。”他甚維護自己的先生,說完又鄭重地補了一句,“夫子不喜那些個諸侯王,縱是廣有賢名的雍王,他也說這人‘心腸歹毒,是個極能隱忍的毒蛇,絕非所謂的真龍,若他當政,非國家之福’哩。故太子薨後,先生整日悶悶不樂,這世上啊,也隻公主殿下是個女兒身,方教先生耿耿於懷的很。”
女兒身怎麽啦?日不落能有女王,煌煌中華怎就不能出個真的女帝?
在這件事上,衛央不與徐渙理論,那是教他作難。
驀然,周快心神俱震,詫異而真正欽服地往衛央深深打量了一個上下。
這前前後後的對話,周快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這番來,衛央的目的並非教他忌憚的韓德讓,也非蕭綽,這兩個人,隻是他這個小小的輕兵營假校尉謀算聯軍,謀算遼軍的誘餌而已。或者說,他自始至終的目的,都在京西這教聯軍諸國霸占著的淪陷之地,在遼人占據的北地。至於那些忌憚,這一路來的踟躕,乃至待蕭綽的深深警惕,都隻是他對自己所圖那長遠廣大的路程上艱難阻礙的估量而已。
周快不能不想起且終於明白了國書裏吳王待國之上將的最模糊而又最精辟的敘述:“尋常將校,無非殺敵陷陣,就兵事而論軍事而已,然國之上將,必不為應付之事。國家之戰,為詭,為正,為廟堂之算,為軍陣之撲,此類盡可為將為相,而不可為上將。國之上將,決勝在於彼國,是為握主動而棄被動者也,惟百折千回處,不肯行寅食卯糧者也。”
諸國未滅,天下未變,大唐與契丹,誰也不能吞滅了誰,這一點相信衛央心裏很清楚。因此,他如今的目光,一是落在京西諸國的廟堂之上,二是契丹南下的這一路精騎大軍。而這兩者,又可以合二為一,要滅諸國,必先敗這一股遼軍,欲敗遼軍,必要行滅諸國之事。
周快不知衛央到底是先盯住了哪一個,可不論是哪一個,以寅火率區區兩百五十人的人手,那都是天下最大的笑話一般的事情。可他就是這樣先認定了,所以,如今的衛央,這是在朝著那個目的蹣跚進步,這路上的蕭綽韓德讓,聯軍高繼嗣,都隻是他心中的一段阻礙而已。他在圖著誰也不敢想,誰也不會去想的圖謀,而這個圖謀的第一步,便是從韓德讓開始,教他等目的先混亂起來。
清晰的認定,篤定的明確,周快並不能有,但他覺著,自己這樣想大約是不會錯的了。
無論這個隱約的教人決不能相信的想法是真是假,但最起碼周快看清了衛央這個教那麽多的貴人看重的質地,這個人,真是個上將的好底子。
尋常將校,果然隻是個臨戰之時千方百計拆東牆補西牆的疲於奔命的人,衛央卻不同,他認定了一個戰略目標,接下來一步一步地千方百計地讓大大小小的對手先動起來,局勢再是艱險,他也絕不肯將自己的視野縮小,而在實現目的被到達的道路上,他也在以國之上將的戰略目光來和自己的對手打區域戰術上的戰爭。
這樣一來,雖在敵人的地帶裏,處處看去都是敵人的幫手,然在衛央心中,那可都是說不定的事情。沒有甚麽是不能被改變的,也沒有甚麽會是一成不變的,在戰區裏,待敵人好的,未必真就是他的助力。
――當然,這一點周快可沒有想到。
他隻是覺著,這個人能為平陽青眼看中,這為將之道,誠然是最要緊的了。
平陽公主有廟堂裏那諸多的掣肘,她這國之上將不得不疲於奔命,卻始終未曾拆東牆去補西牆過,可衛央既無如她的表現,更始終不曾有甚麽與她心心相印的建言,這樣也能為她一眼瞧出這是個如她一般的人物,周快驟然覺著,回歸主軍與留在寅火率,這抉擇比方才還在觀望的時候更加艱難了。
他隻想建功立業開疆拓土,這樣兩個上司,雖說無論跟隨著誰,那都是殊途同歸的結果,可那路上的精彩恐怕必有不同處,該為誰的先鋒將?
衛央可沒想到周快竟能在這時候看出這麽多這麽深奧的問題,他自己隻就那樣一個人,要做的事情確如周快所想,可哪裏來那麽多的大道理?
身為唐人,我要幹掉不服天朝管的那幾個稱王稱霸的家夥,你們攔不住我。
就是這麽簡單。
“契丹人會跟上來麽?”對契丹人的智商,竇老大表示很懷疑。
不是他自大,實在是這蕭綽也好,韓德讓也罷,竇老大素未聽說過,他總覺著,對比起衛央視那名不見經傳的契丹女郎如虎狼,反而如今深入虎狼之地,聯軍百萬人眾的威脅反而要更大的多。
這是離了東柳林村之後的第一個晌午,愈往西北走,群山愈發層疊,雖是深冬,也見群山裏草木叢叢,雪地上隻寅火率這五百戰馬的馬蹄印,周遭散落著零零散散的,或成群結隊的野獸走過的痕跡。
兩百餘人,正在此地稍事歇息。
聽得竇老大問,坐在不遠處吞雪的周快也豎起了耳朵。
衛央是廣有野路子的人,這一點相信不隻寅火率將士們知道,這十數萬大軍裏沒有人會懷疑這一點。即便是敵人,恐怕也知道這個彷佛橫空殺出般的家夥是個靠山強大的人物。
便不算呼延讚楊業,更不算柴榮,那一柄龍雀刀,能暫掌在手的,放眼天下也隻有這麽一個人了。
周快相信,單憑勇武,衛央未必真能入平陽公主的法眼,他定是有過人之處的,那麽,現在是時候看他的手段了罷?
這幾天,周快一直在猶豫,他不知道自己是該應平陽之邀重歸正軍,還是留在這個雖然名聲不好,卻或由甚遠前途的寅火率中。至於衛央以身犯險,十死無生周快尚且不懼,何懼區區九死一生?他知道,自己的前科使得他自身縱有平陽公主的麵子,再歸正軍也難免尷尬,而且他的本領隻在衝鋒陷陣上,有個狡詐智慧的上司,這正是周快夢寐以求的事情。
想當初,弋陽侯門下之時,那些個達官貴人總有他們的考較,譬如他那個身為司軍台將軍的大舅哥,相見十次裏便有八次哼一鼻子冷氣,再不屑地噴一句“莽夫粗漢,能成甚麽大事”,言下之意,不過是教他多些心眼,在軍中代表弋陽侯府成為一股的勢力。
一心都是忠君愛國以生死報效國家的周快,哪裏能有那樣的工夫與心思與人勾心鬥角?旁人都有識人之明,他卻有自知之明,那運籌帷幄決算千裏的本領他沒有,隻一腔子熱血,一把子力氣,僅此而已。
由是,周快心中是打算定了的,倘若衛央果真能有教他心服的本領,這寅火率裏先鋒的位子,誰也休想自他手裏奪去。如若衛央隻是個尋常本領的猛將,周快歎服,卻不全然心服。
側耳處,衛央手裏團了一團冰冷的積雪,使勁往口中吸了幾下,又將雪團子在臉上擦了擦,篤定地道:“老竇,不是我誰你,你這個人甚麽都好,就是太仔細了。我敢跟你打賭,王孫那廝若在,他定不會擔心韓德讓會不會來,他隻擔心這一番戰罷歸去,馬脖子上能掛幾個腦袋,回頭能換多少賞錢。”
竇老大搓搓手,訕訕地笑,卻不反駁。
王孫誠是個膽大的人,但這個人對衛央軍令的奉行不韙,卻也是寅火率裏無人能比的。算起來,這廝也是個盲目的人,如今綁上了衛央的戰船,他別的甚麽也不想,甚麽也不算計,隻一樣,隨著衛央的安排去行事。
而這個人的經曆,也讓衛央對他比對別人有更多的信心。周快雖知兵,勇力也是一等一的好,卻不是個奸詐的人,至於待衛央言聽計從的徐渙,畢竟太小了。
一霎時,竇老大有短暫的茫然,在這寅火率裏,他這個隻在衛央與周快之下的三號人物,到底該歸在哪個地位去?
“蕭綽這次遣韓德讓來追剿咱們,她也知道打的是追蹤戰,怎會不遣深知追蹤端地的遠攔子配合韓德讓?”噙著一口冰雪,待溶化了方吞進腹內,衛央緩了口氣徐徐道,“既是甚知追蹤之要的遠攔子,想他北地裏比咱們唐人更久的生來這些年的生活與作戰經驗,自然不難自雪地上的馬蹄印瞧出咱們正是一路往北來的?為迷惑這些雪地追蹤經驗極其豐富的遠攔子,這一路來我教你們將空閑的戰馬上都馱起了重物,倘若足夠細心,老竇,你應該想明白這裏麵的用意的。”
竇老大心頭一跳,聽這意思,好像在這個上司的心裏,自己還算是值得培養的那個手下了?
“孫四海老了,縱然那樁心思執念放不下,他與天子乃是總角之交,如今宮中自小侍奉天子的老人盡都沒了,天子是個念舊情的仁慈心腸,時已至此,孫四海再不願,此戰之後也該雖公主返京了。”周快心中輕歎,目光在龍雀之上繞了個來回,沉默著低下了頭去。
竇老大撓撓頭,經衛央這樣一提醒,他再三回想離了吳鎮之北不遠的那山口時,衛央曾嚴令教人各取重物,或是石頭,或為枯枝,隻要有一人的百多斤重量,隻管壓在馬背上。當時將士們好不奇怪,竇老大也大惑不解,心想既要作輕騎,最怕損失的便是速度,如何能教那無用的累贅拖累了腳程?
再想想一路來衛央不時低頭瞧雪地上聯軍遠哨留下的痕跡,他隱約有些知道衛央的用意了,卻不全然明白。
反倒徐渙仔細一想,把手一拍笑道:“我明白了,衛大哥,戰馬及負重的不同,必然會使馬蹄鐵在雪地上留下的壓痕深淺不同,是不是?而五百匹戰馬重量大略相等,亂蹄踏過之後,留下的深淺大約相同的痕跡,也是教契丹人自覺瞧出咱們是五百騎,對不對?”
衛央點點頭,拍拍徐渙腦勺笑道:“行,總算沒白念那麽多書。”
竇老大皺皺眉,經徐渙這樣一說,他也明白了衛央令空閑戰馬盡皆負重為的是給契丹追兵造成寅火率有五百人馬的假象,可循著聯軍遠哨多日踏出的痕跡而來,新舊印記疊在一起,那是非常模糊的了,契丹人又怎能肯定寅火率就是往北來了,而不是轉向他方?
到了這裏,徐渙也不明白了。
周快往過挪了挪,徐渙所說的他沒有想到,更想不到衛央教寅火率將士人數翻倍的做法有甚麽效用,但為引誘契丹人來追才留下的,或者說是根本沒法抹掉的那些痕跡,他是個老卒,待此是很清楚的。
乃道:“你們沒有從軍十數載的經曆,自然不明白率正的考慮。這雪地之上,咱們大唐的軍用馬蹄鐵質地出眾,非契丹人與聯軍可比,鐵上所有的為穩定戰馬步伐的尖刺,自然比他們的要耐磨的多,此番出戰,咱們帶出來的戰馬及馬具,都是嶄新的,因此踐踏出的痕跡更深。如此一來,雖有聯軍遠哨兩三次落雪時候踏出的層次不同硬度不一的冰層雪層,可咱們的馬蹄,踩踏的深度更甚,力度更大,自然會破壞聯軍及遼軍戰馬不能踏到的雪層之下,若那韓德讓真有才能,帶來的遠攔子真是精銳,不難自這一點上發現咱們的行蹤。”
翻起馬蹄來看,果然一番磨損之下,北地裏深冬季節能刺入凍土而使戰馬更隨心所欲地行止的馬蹄鐵上那筷頭厚般長的鐵刺是足以踏破雪層破壞雪層與凍土之間的冰層的。
衛央甚為惋惜,搖著頭道:“本來她是好心,可這反倒更教我不滿意了。有這帶刺的馬蹄鐵,咱們這一率連正軍都不算的輕兵自然更容易控製戰馬,可這鐵刺,想必是重騎使用的,雖鐵刺沒幾兩重,畢竟也是累贅。以我想來,若要成為精銳的輕騎,馬蹄鐵不但不能有這些倒刺,反而應該更輕些。輕騎,人與馬便是一體,馬背上的人,該是無雙的騎者才是。不知咱們的兵工坊裏,能否打造出我所想要的器械。”
周快深以為然,想了想道:“輕兵奔襲千百裏那是常有的事情,如此一來,雖駿馬負重不比重騎,反而待這馬具器械的要求更為嚴苛。既要更加耐磨,又須分量更輕便,可咱們大唐又從未有過這樣的騎軍,更沒有打造輕騎用具的經驗,想必是要費不少力氣的。”
衛央抿抿嘴,教徐渙將此事記下:“待歸營之後,須就這個問題找平陽好好聊聊,既要想咱們跑得快打的好,豈能不給咱們好家夥?在這個問題上,想來她不會那麽小氣,教咱們湊合著將就用重騎的器械,對吧?”
這等對平陽不敬的話,竇老大與周快不敢插嘴,又不能當麵教衛央改正,索性轉過頭不發表意見了。徐渙倒是吐了吐舌頭,不過器械而已,上將大將們的軍國大事,恐怕求見公主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這衛大哥倒好,彷佛是天經地義公主殿下就該候著見他才是。
這人,怎樣的米才能吃出這樣個性子來?
左右無事,索性周快問他心中的不解:“隻不過,輕軍之出,圖謀的便是打敵手一個措手不及,自古以來的輕軍將領,無一不是千方百計教敵手探察不出自己的實力,至少教敵手認為自己的人手越少越好,率正卻將兩百五十人作成五百人的樣子,這又教周某好生不解,有甚麽別樣的用意麽?”
衛央不答反問:“若你是韓德讓,見我這一率竟有五百人之多,先作甚麽想?”
周快張口便要回答,衛央搖搖手:“不急著回答,好生想想,往最仔細裏想,將各方都算到。”又教竇老大與徐渙,“都別閑著,也想想。”
往背靠背擠在一起與士卒們歇息的其餘隊正瞧了瞧,衛央心下歎服,到底是平陽公主,她待這軍伍,瞧的果然是很清楚的,這是個極其了解軍人的女郎。
時到如今,寅火率裏的正經百將隊正隻有周快一個,其餘幾個,除竇老大這個還算為衛央認可的百將,都是暫代的而已。這些人,大都是原寅火率的老卒,他們執行上司的軍令那是沒的說,可要教他們自行思考行軍打仗的方法策略,那比殺了他們還難。這是一群可能會合格的最基層的伍長火長乃至隊正百將,卻絕非有率正之才。這樣的老卒,戰後倘若活著,掙得了清白身子,再升個正軍的隊正百將,那也算是軍旅中的成就到頭了,再往上走,隻好在正軍的行伍裏摸爬滾打些年月,成就個率正乃至校尉的身子而已。
留著隊正乃至百將,是為寅火率歸去之後輕兵營轉為正軍,教他衛央鋪陳班底而用的,並非平陽舍不得那麽一丁點的封賞。
她考慮的再不能周全了,最精銳的虎狼之師,並非上下都跳脫飛揚的人物。森嚴軍紀與軍法約束之下的悍卒,一絲不苟執行上司軍令的基層指揮者,能得將士擁戴、具有一定軍事能力的中層校官乃至偏將,再有幾個能征善戰深得軍事精妙的副將,通歸一個極具個人性格卻與兵法實質精神契合的上將管帶,這樣的軍隊,才有可能成為一支虎狼之師。
現如今,衛央既有勇力,又極其狡猾,若他真能發揚出自己的軍事造詣,這偏軍主將的國之大將,那便是他了。再能親手帶出一批既有大唐老卒的性格,又自一開始便深受他這個主將影響的基層指揮者,平陽麾下有的是偏將都校這樣的中層指揮官,而配合衛央的副將,遍數大唐也能多勻出幾個給他,如此一來,她朝思夜想的偏軍,便成了。
又吞了一塊雪團,衛央嘿嘿地笑出了聲。
在那早已消失的空間裏,他雖未有過統領千軍萬馬的經曆,然那數萬個日夜的耳濡目染,甚至在那個空間裏極具真人性質地模擬出的千軍萬馬當麵,身為對手他總要琢磨其用意,那可不是個隻會塑造沒腦子的武夫來給他升級的文明空間。長此以往,衛央琢磨的各種各樣的帶著小弟來砍他的對手越多,心得便越厚,漸漸成了經驗,漸漸也成就了他雖未有一日帶兵的經曆,卻勝似真作個主將的別人。
在衛央看來,這兵法與武藝其實是相通的,前者是為更大範圍、更大規模、更大影響力的勝利,後者也是為了勝利。他自己的武藝羚羊掛角般隨心所欲,到了用兵一途,自然也是一樣的道理。
那一身武藝,得自衛央想活著,成為了將領,他自要想自己的麾下活著,沒甚麽高深的大道理。而在這一身武藝成就的過程中有心無心地得到並化為自己智慧的一部分的經驗,以及他雖經諸般前事而形成的性格,又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的為人與用兵――來到大唐之後,大半時候又在軍中度過,無論前世還是今生,因此沒有太多的時候讓他享受常人的生活而更加教他是個天生的軍人。
若非這樣的怎樣也掩飾不過的氣質與性格,平陽與那老將們難道真隻看他一身武藝便覺這人是個偏軍主將的胚子?
呼延讚曾說:“你這小子一身的本領,怎能墮落在商賈農夫之類裏,消磨了天賜的好質地?”
他老人家眼毒的很,這“一身的本領”裏,盡含了“一身的武藝”,卻並非隻是一身的武藝。
“想必在平躺同學心裏也是這樣想的吧?”衛央長長歎了口氣,“咱還是不太擅長掩飾自己啊,這麽輕易就教人看穿了本質!”
他對此是頗為自得的。
至於李成廷這些個諸侯王把他當回事,衛央可不認為這些人有那個眼力價,第一眼瞧見便如平陽與老將們那樣的認為他是個人物。
他們隻是知道平陽的眼光,相信平陽的眼光,終爾恐懼平陽的眼光,僅此而已。
忽然之間,衛央有些心疼這個似乎高高在上教世人仰視的女郎,沒有人天生就是個智者,若非經曆常人不能經曆的經曆,她怎能有那樣的一雙識人的慧眼?
以己度人,衛央自覺做到他這一步已千難萬難,時常他也自負能走過那空間在帶給他本領與榮耀之前的磨難與煎熬,那是千千萬萬的人裏恐怕連一個都不會有的人才能堅持並挺著胸膛走出來的腳程,她不會與自己走同樣的道路,但也走到了不負平陽二字的今天的地步,這樣的女郎,怎能不教感同身受的衛央尊重且憐惜?!
衛央想過這平陽二字的用意,這並不隻僅僅是一個公主的封地名字,更多的用意,那是在於與不世出的須眉並肩的地方。
那須多大的勇氣方略,方能成就如今的金身?
半躺在雪地裏,身下是輕氈,微暖的日頭灑在身上,灑在臉上,想想竟還能有這樣一個同樣努力著的同行者,衛央扯一扯幹裂的嘴唇,嘎嘎地怪笑出幾聲來。
他自沉浸在自己的心思裏,旁邊三個苦思冥想的卻教他這怪笑驚醒起來。
竇老大心中顧慮頗多,他知道,自己這上司說是狡詐,然在自己心裏,這人的本領,果然真如他所說,多都在“以己度人”四個字上。當時馬家坡子鎮前,他以自己的處地,忖度著鎮民們的心思,因而又知恥後勇的那霹靂一擊,方又有如今將士側目萬眾傳說的名聲。當初與李成廷代表的諸侯王交惡,也是他自忖得柴榮高看,呼楊青眼,這些個諸侯王必不肯於他善罷甘休,索性一刀子險險活劈了李成廷,決然將身心投入到公主府這邊來,方有如今暫掌龍雀的潑天美傳。
也正是這以己度人,他敢輕身北上,敢在聯軍百萬裏竟又去招惹契丹遠攔子,招惹那在他自己看來都是個強大對手的契丹女郎。他必是真的以己度人,方有這般的膽略的。
竇老大覺著,自己應該在這方麵學著這上司。
然而,他真心以那韓德讓的位置來考慮衛央有五百軍的算計,卻終不能決定到底要怎樣地認為。不是別的,隻因再竇老大心裏,兩百五十個便是兩百五十個,假作五百人,一來與人家百萬人相較,無非不過又多了些不怕死的來送死的人而已,沒甚麽不同。這二來麽,假的終究是假的,怎能當真?
再三考慮,竇老大想不到自己該怎樣認定,索性他也知道自己的長處在於勤勉忠心,見衛央怪笑,猶豫再三還是實話實說:“率正見罪,我實在想不出這韓德讓到底要怎樣想。或許在這廝看來,五百與兩百五沒甚麽差別罷?都是他的獵物而已。隻是五百人之多,總能教這人多些謹慎,如此而已。”
反而徐渙簡單了些,幹脆利落道:“衛大哥,若我是那韓德讓,五百人也好,兩百人也罷,總歸定下了追擊的目的,但凡手裏的勢力大些,八百一千的精騎,隻管貼身追來,左近綽著,親眼見著,不教咱們有片刻的逃離視野,左右我人手充足,拖著累也累死你了。”
衛央讚道:“不錯,最一開始我也是這樣想的。”
徐渙好不驚訝,忙問:“最一開始這樣想麽?如今卻不這樣想了麽?”
衛央又不先答,轉頭問周快:“老周大哥,你怎樣想的?”
周快不能立即決答,踟躕著字斟句酌道:“我若是他,初先必定折道而返。大戰當即,五百人能抵甚麽用?與其將精力耗費在與五百人追獵中,不如多些工夫,看怎樣在決戰裏多些謀略,豈不勝過與一支孤軍虛耗?”
衛央連忙道:“這話出去可別再說了,韓德讓這廝,此番是方下山出道的架勢,若教他現在逃了回去蜷縮在蕭綽那娘們的石榴裙下度日,隻等著將來作成獨一無二的契丹漢官,我將要發落在他身上的算計,找誰作個誘餌去?”
想想又鄭重告誡三人:“都記住了啊,見了韓德讓這廝,千萬別還沒說上兩句話就把他給弄死了,蕭綽這娘們,隻有韓德讓在咱們網羅之下,她才可能會出些差錯,終於教咱們實現了圖謀。一旦殺死這廝,我手裏可就再沒有勾引蕭燕燕的誘餌了,此番北上,目的也就半途夭折了。”
這就更教竇老大與周快不解了,他既口口聲聲將這韓德讓當個人物,怎地有了時機竟不肯下手?若這人真是個人物的胚子,不趁著他尚未長成便殺了,留作後患麽?
隻徐渙拊掌讚道:“衛大哥,還是你誌氣高,這韓德讓與那蕭燕燕能為你忌憚成這樣,可見這兩人確是有本事的。他都是人物,你卻自信能將他都玩弄在鼓掌之中,這可就是人物裏的人物了。”
衛央哈哈一笑,道:“你這小子,不是說讀書人都是心服也不口服的麽,你這樣直爽,你先生知道麽?”
“先生自然知曉,楊夫子最厭惡口是心非之人,他常說喜愛便是喜愛,不喜便是不喜,我敢跟你打賭,我阿姐來看我之時,長安衙門裏去打點的必定是夫子,教阿姐故意扮醜的,定是師娘了。哼,當時打殺了那惡棍,先生尋到了家裏,便在官差麵前,他也讚我這‘以直報怨’很好來著。”提起自己的先生,徐渙喜形於色,隻到了最後,又忿忿而惋惜地道,“隻可惜,楊師兄這人不類夫子,道德文章讀不好,肚子裏也沒幾分真才實學,雖待我們這些師兄弟不錯,難免教夫子十分失望了。”
言下之意,那先生的兒子便是個小混混了?
略過這個不想,衛央待那先生好不景仰,這年頭,以德報德的讀書人不少,敢當中揮舞著拳頭喊以直報怨的可不多了,忙問徐渙:“你那先生是個怎樣形象?是杜甫先生那樣的,還是李白那樣的?”
徐渙道:“自是杜工部那樣的啊,一生功名之路甚是坎坷,卻矢誌不渝致君堯舜清平四海的心願哩。”他甚維護自己的先生,說完又鄭重地補了一句,“夫子不喜那些個諸侯王,縱是廣有賢名的雍王,他也說這人‘心腸歹毒,是個極能隱忍的毒蛇,絕非所謂的真龍,若他當政,非國家之福’哩。故太子薨後,先生整日悶悶不樂,這世上啊,也隻公主殿下是個女兒身,方教先生耿耿於懷的很。”
女兒身怎麽啦?日不落能有女王,煌煌中華怎就不能出個真的女帝?
在這件事上,衛央不與徐渙理論,那是教他作難。
驀然,周快心神俱震,詫異而真正欽服地往衛央深深打量了一個上下。
這前前後後的對話,周快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這番來,衛央的目的並非教他忌憚的韓德讓,也非蕭綽,這兩個人,隻是他這個小小的輕兵營假校尉謀算聯軍,謀算遼軍的誘餌而已。或者說,他自始至終的目的,都在京西這教聯軍諸國霸占著的淪陷之地,在遼人占據的北地。至於那些忌憚,這一路來的踟躕,乃至待蕭綽的深深警惕,都隻是他對自己所圖那長遠廣大的路程上艱難阻礙的估量而已。
周快不能不想起且終於明白了國書裏吳王待國之上將的最模糊而又最精辟的敘述:“尋常將校,無非殺敵陷陣,就兵事而論軍事而已,然國之上將,必不為應付之事。國家之戰,為詭,為正,為廟堂之算,為軍陣之撲,此類盡可為將為相,而不可為上將。國之上將,決勝在於彼國,是為握主動而棄被動者也,惟百折千回處,不肯行寅食卯糧者也。”
諸國未滅,天下未變,大唐與契丹,誰也不能吞滅了誰,這一點相信衛央心裏很清楚。因此,他如今的目光,一是落在京西諸國的廟堂之上,二是契丹南下的這一路精騎大軍。而這兩者,又可以合二為一,要滅諸國,必先敗這一股遼軍,欲敗遼軍,必要行滅諸國之事。
周快不知衛央到底是先盯住了哪一個,可不論是哪一個,以寅火率區區兩百五十人的人手,那都是天下最大的笑話一般的事情。可他就是這樣先認定了,所以,如今的衛央,這是在朝著那個目的蹣跚進步,這路上的蕭綽韓德讓,聯軍高繼嗣,都隻是他心中的一段阻礙而已。他在圖著誰也不敢想,誰也不會去想的圖謀,而這個圖謀的第一步,便是從韓德讓開始,教他等目的先混亂起來。
清晰的認定,篤定的明確,周快並不能有,但他覺著,自己這樣想大約是不會錯的了。
無論這個隱約的教人決不能相信的想法是真是假,但最起碼周快看清了衛央這個教那麽多的貴人看重的質地,這個人,真是個上將的好底子。
尋常將校,果然隻是個臨戰之時千方百計拆東牆補西牆的疲於奔命的人,衛央卻不同,他認定了一個戰略目標,接下來一步一步地千方百計地讓大大小小的對手先動起來,局勢再是艱險,他也絕不肯將自己的視野縮小,而在實現目的被到達的道路上,他也在以國之上將的戰略目光來和自己的對手打區域戰術上的戰爭。
這樣一來,雖在敵人的地帶裏,處處看去都是敵人的幫手,然在衛央心中,那可都是說不定的事情。沒有甚麽是不能被改變的,也沒有甚麽會是一成不變的,在戰區裏,待敵人好的,未必真就是他的助力。
――當然,這一點周快可沒有想到。
他隻是覺著,這個人能為平陽青眼看中,這為將之道,誠然是最要緊的了。
平陽公主有廟堂裏那諸多的掣肘,她這國之上將不得不疲於奔命,卻始終未曾拆東牆去補西牆過,可衛央既無如她的表現,更始終不曾有甚麽與她心心相印的建言,這樣也能為她一眼瞧出這是個如她一般的人物,周快驟然覺著,回歸主軍與留在寅火率,這抉擇比方才還在觀望的時候更加艱難了。
他隻想建功立業開疆拓土,這樣兩個上司,雖說無論跟隨著誰,那都是殊途同歸的結果,可那路上的精彩恐怕必有不同處,該為誰的先鋒將?
衛央可沒想到周快竟能在這時候看出這麽多這麽深奧的問題,他自己隻就那樣一個人,要做的事情確如周快所想,可哪裏來那麽多的大道理?
身為唐人,我要幹掉不服天朝管的那幾個稱王稱霸的家夥,你們攔不住我。
就是這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