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海警船滿載著武警戰士,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分別突入到大貓島的庵基崗海濱、大南嶴灣、梅灣山海灣。.tw…,


    與此同時,還有一艘海警船直奔刺山島五聯村埠頭而去。


    另有十艘海警船也散布到大貓島、刺山島、小盤峙、大王腳山周邊的島礁之間,負責海上警戒任務。


    “快,衝上岸去,一班把海灘上的人控製起來,其餘的圍住村子。”


    庵基崗海濱,還沒等海警船停穩,武警104團一連指導員陳長海就第一個跳到了海裏,戰士們飛快的跟著跳下船,一個個端著刺刀,踩著淺水衝上了海灘。


    看見武警戰士來勢洶洶,李大成、劉老漢等人拔腿就往回跑。


    “口令!”於永水端著火槍,依伏在大皂莢樹後麵,兩個民兵一左一右埋伏在於永水邊上。


    “遷…”陳長海反問道,“回令!”


    “建!”於永水放下了心,帶著兩個民兵從樹後走了出來。


    他迎上去,緊緊握住陳長海的手,“原來是大軍同誌,歡迎你們。”


    一班長湯誌軍帶著梅學勝等七八個戰士,端著刺刀衝上岸來,不由分說就把李大成、劉老漢等人圍了起來,明晃晃的刺刀直逼胸膛。


    “蹲下,蹲下!抱著頭,蹲在地上!”


    李大成等人嚇壞了,“大軍同誌,饒了我們吧,我們都是本分人。”


    “於隊長,您幫我們求個情,下次我們再也不敢了!”


    “這幾個是想要偷偷出海打漁的老鄉!”於永水搖搖頭,小聲的和陳長海嘀咕了幾句。


    “老鄉們,不用害怕,我們大明軍隊是老百姓的子弟兵。”陳長海笑著說道,“朝廷派我們來‘小島遷、大島建’,是要幫助你們過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於永水很是興奮,“‘小島遷、大島建’今天就開始行動了!”


    陳長海相當肯定的說道,“浙東安撫使衙門下達命令,今天中午之前,大貓島上所有居民全要撤離!”


    “太好了!”兩個民兵聽了之後,非常興奮。(..tw無彈窗廣告)


    “謝謝朝廷的恩典!謝謝皇上的恩典!”村民們早就聽村幹部大會小會動員過,鄉村工作隊也挨家挨戶的宣傳過政策,很多人都憧憬著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


    “大軍,能不能給朝廷回個話。”


    劉老漢眼淚不禁流了下來,他哽咽著說道,“庵基崗上埋了我家五代先人,我是故土難離啊!”


    “知道,知道,朝廷知道你們故土難離,一定會給予補償!而且請放心,逢年過節,政府一定會安排船隻,送你們上島祭掃先人。”於永水安慰著劉老漢,讓他趕緊回家收拾,準備撤離。


    劉炳老漢賴在地上就是不走,“可是,我生來就喜歡出海打漁,不想到定海去種地,去做工。”


    “這個請放心,定海也有漁業合作社,到時候就可以坐上大漁船,用大對網去捕魚。”於永水又好氣又好笑,對陳長海使了個眼色。


    劉老漢還想再說些什麽,武警戰士不由分說,三下兩下就把他們全請回到村子,庵基崗村被圍得一個水泄不通。


    天蒙蒙亮了,一艘三桅運輸船停泊到庵基崗村海灘。


    長長的跳板放下,後續支援的民政工作組一上岸,便和村中的鄉村工作隊會合起來,挨家挨戶的督促老百姓,命令他們立即整理家中值錢的財物,坐船搬遷到定海。


    “鄉親們,大貓山缺水少田、缺醫少藥,你們在這裏受苦了。”民政官員用電喇叭不斷的喊著話,“你們都是大明朝的子民,朝廷有責任、有義務讓你們過上家庭和和美美、生活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故此,朝廷專門在定海給大家新建了房屋,安排了工作崗位,調遣人員幫助大家搬遷。”


    大貓山島的老百姓不是很富裕,除了房屋、土地、漁船、漁網,家中就是幾件簡陋的家具、幾件破衣爛衫和一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


    房屋、土地等不動產,還有漁船、漁網等生產資料全部交公,民政工作組當場給予相應的補償。


    懷裏麵踹了白裏透亮、叮當作響的大明銀元,劉炳老漢安穩了許多,“走,先把床架子,衣箱、桌椅板凳抬到屋外。”


    臨出門前,劉炳依依不舍的回頭看了一下昏暗的茅屋。這房子雖然又窄又矮又暗,夏不避雨,冬不遮風,卻是他生活了幾輩人的家


    看著老百姓紛紛抬著笨重的家具走出屋子,甚至還有人懷揣著饅頭、蒸魚鯗走出家門,工作組成員立即出手攔阻。


    “除了衣服細軟和牲畜之外,什麽也不用帶”


    “到了定海什麽東西都有,吃的喝的也不要你們擔心。”


    在明軍荷槍實彈的高壓下,老百姓拖兒帶女,扶老攜幼,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村子。很多人是紅著眼睛,一步一回頭的走出家門。


    這一邊是老百姓們背著行李上路,另一邊武警戰士們已經開始了破障拆除的工作。


    回過頭看著一間間房屋轟然倒塌下來,黃色的煙塵不斷泛起,村民們的臉上露出了傷心又彷徨的神情。


    小戰士梅學勝小聲的問湯誌軍,“班長,指導員在政治課上一直都是說,我們羽林軍是老百姓的子弟兵,我們大明軍隊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小梅,你很不錯。富有同情心,有正義感,是個好同誌。”


    湯誌軍話語一轉,“但你要知道,這些百姓隻是故土難離而已。朝廷這是在幫助他們,是在拯救他們,是為了讓他們過上和我們一樣的快樂生活。”


    “明白了!”梅學勝想起自己悲悲慘慘的乞討童年,用力點點頭,“隻有跟著大明朝廷,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中午,五艘大帆船滿載著大貓島、刺山島一千多移民,停泊到了鹽倉基地檢疫碼頭。


    劉老漢拉著劉大媽、劉旺發,率先從底艙擠了上來,他大口的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辨認著碼頭上的一切。


    “退後!退後!”


    船舷邊上站著一圈的武警戰士,看著劉老漢靠了過來,一把明晃晃的槍刺對準了他的胸膛。


    “我是本分人,我是本分人!”劉炳膽怯的往後退了兩步,臉上擠出了一點笑容。


    “鄉親們,岸上是檢疫所。”民政宣傳員站在船台上,用電聲喇叭大聲的說道,“朝廷將在派出醫術高明的老先生、大先生,在這裏給你們全麵檢查身體,然後再安置到各個居民點去……”


    這艘大帆船同時也裝載著“小島遷、大島建”前線指揮所。


    指揮所幹事長方莫語裹著一件迷彩大衣,站在宣傳員的身後,麵無表情的看著老百姓一群群的被趕上碼頭,進入到木板隔離開的檢疫甬道。


    推行工業化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資源。


    方莫語把主意打到周邊小島上,看情形,效果好像還不壞。


    忙活了一上午,清了兩個小島,整出一千多人。下午目標東岠島、摘箬山,如果一切順利,隻要三天的時間,‘小島遷’第一期行動計劃就會獲得圓滿成功。


    到時候,定海工業園區,還有舟山黃牛培育基地、舟山火雞養殖場、漁業捕撈合作社等等項目,全都可以順利推行,定海勞動力缺乏的情況就可暫時告一段落。


    方莫語正在心裏盤算著,背後突然想起副幹事長王文禮的聲音,“怎麽樣?心情很爽快吧!”


    “談不上有多爽快,這是我們的使命。”方莫語回過頭,淡淡的看了王文禮一眼,“中國不想落後,就必須加速工業化進程,這些就是必須要做的工作。”


    方莫語與王文禮,一個是工業黨的擁躉,一個是溫和的民族主義。


    當年混龍空山的時候,兩人屢屢在論壇上爭鬥不休,一同被關了n次小黑屋,成為一對吵吵鬧鬧的好基友。


    卸下這批移民,五艘大帆船立即轉頭駛向了東岠島、摘箬山。


    剛才基地給船上送來了幾十筐香甜可口的大肉包子,這是參加“小島遷”任務人員的工作午餐。


    船長室內,方莫語、王文禮一同用著午餐。


    方莫語簡單的吃了幾口包子,就沒了胃口。


    王文禮嘲笑著說道,“兩年前你是一坨肥肉,現在是一坨小鮮肉,方區長的飲食控製做得正好。”


    “兩年前我是鍵盤政治家,現在是貨真價實的政治家??——工業黨人,時代給了我們大顯身手的機會。”


    方莫語毫不在意的看著王文禮,“好像一大的時候,在討論土著人權益的時候,王大隊長可是堅決的站在土著這邊。今天酸味衝天,不會又是愛心泛濫吧。”


    “你記錯了吧!”王文禮淡淡的說道,“我隻是說不管是咱們幹部,還是土著居民,明麵上一定要一視同仁,參政議政、工作學習、社會生活等方麵不能有歧視性的政策。”


    “對~對~對!”方莫語一拍腦袋,“我想起來了,你說過,玻璃天花板可以有,但歧視性的製度不能有。”


    “對於土著居民,我是堅決支持強製同化政策。”王文禮堅定的說道,“二大召開在即,我準備提案,要求加速推行泛亞細亞主義。”


    王文禮身上的標簽很多,他既是溫和的民族主義者,又溫和的自由民主派,還是整天yy的後宮黨人。


    一年多的工作實踐,讓他變得成熟起來。王文禮意識到,追求民主政體、尊重土著人權與開後宮有一種天然對立。所以他現在開始鼓吹泛亞細亞主義,支持強製同化政策。


    方莫語嬉笑道,“泛亞細亞…還主義!”


    王文禮鏗鏘有力的說道,“亞細亞國家和人民有著相似的價值觀和相似的曆史,應該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走向一體。”


    “不能同意更多了!”方莫語笑著伸出大拇指。


    “日本、琉球已經解決,一年多過去了,我們的基礎已經變得紮實,應該先對高麗下手!然後再找機會對菲律賓下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幕降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仲夏雷暴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仲夏雷暴夜並收藏鐵幕降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