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舞台寂靜。
舞台下的燈光都已經昏暗不清。
於與非在黑暗中走向舞台中央那個光圈。
在這種情況下他要是一點都不緊張,他就不是人了。
他到底還是緊張的。
生怕就是最糟糕的那種情況。
但——
按照常理來推斷,即便有著王女朱黛月幫忙,尚幼蘭所能擁有的時間也必然十分短暫。
那裏畢竟算是機房重地,王女興趣來了參觀一下是正常的,但要長時間的待在裏麵就不正常了。
於與非相信朱黛月應該沒有那麽蠢。
所以,哪怕尚幼蘭有機會跟著溜進機房,她也應該來不及篡改背/景音樂。
她唯一能夠快速做到的,應該就是刪除。
換句話說,此時於與非最有可能遇上的就是無音。
於與非雖然推測出了事情的大致情況,但他畢竟沒有十全把握,他這也是在賭。
如果他賭贏了……
低著頭的於與非心中覺得血再燒,因為臉隱藏在陰影中,哪怕此時他站在光圈的中央,也沒人能看清他的表情。
他本來不想這麽早就唱這首歌的。
不管賭贏了也好,輸了也罷,這一下我記住了——尚幼蘭。
於與非自問不是什麽大方的男人,也沒有著紳士情節,他可半點都不會因為對方是個女人就會手下留情,何況這次已經是第二次了。
脫下了麵具的於與非,可沒那麽好說話,畢竟在孤兒院搶奪食物的時候,可不會因為是女孩子別人就會手下留情。
本來看在都是同學的麵子上,打算就此算了的,真是沒想到啊,於與非隻能嗬嗬。
情緒一點一點的沉澱下去,沸騰的熱血也逐漸冷卻。
憤怒、不岔、不屑等等之類負麵情緒統統消失。
等於與非抬起頭來的時候,他的氣質大變。
看上去有些清冷卻又成熟,就像是經過了無數旅程的旅人,在疲憊中感受過人生的種種,成熟卻又充滿著距離,讓人無法輕易接近,
下方的觀眾已經在騷/動了,怎麽會有這麽長時間的靜默?沒有半點背/景音,歌手也沒有在唱歌?這是怎麽了?
一小段的騷/動之後,又都靜默了下去,所有人似乎都想到了什麽,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驚訝。
這是一種尷尬的靜默。
站在舞台下方的主持人捏緊了手中的話筒,但覺有什麽不對,他就準備上去救場。
晚會的舉辦方已經開始暴跳如雷,這可不是什麽私人晚會!!
機房內的工作人員瞬間就臉色慘白。
就在尷尬與憤怒以及少數的嘲笑正在蔓延的時候,於與非舉起了手中的話筒。
寂靜中歌聲響起。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麽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
歌聲在話筒傳出的一瞬間,種種蔓延的情緒就如同陽光下的白雪,消失得無影無蹤。
有人長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的是不可思議的神情。
這是什麽樣的歌聲,像是在呼喚,又像是在想念。
聲音很輕,就像是一片羽毛,輕輕的從人的心上掃過。
聲音很慢,就像是潺/潺流淌的溪水,緩緩的流向遠方。
一瞬間就勾起了腦海中無數的畫麵。
沒有一聽傾心的驚豔,卻有情感上無法自抑的共鳴。
想念、自由、希望、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彷徨……
簡單而又純淨的歌聲中,蘊藏著太多太多,卻又天衣無縫,圓融一體,沒有半點衝突。
這可以是對故鄉的想念,也可以是對歸宿的希望,甚至可以是對家的熱愛,但在這一切美好之後,撲麵而來的卻是現實的割離,讓頓生傷感,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更讓人揪住了心。
小男孩站在舞台入口的另一邊,等到於與非的這場演唱結束,就是他上場的時候。
他的治療顯然不錯,臉色看上去很是健康,也許再過一個月,他就可以永遠的擁有健康的身體,他的心情又是高興又是雀躍,卻又有那麽一點點的不確定。
就在這時,他似乎被於與非的歌聲吸引,小小的腦袋,小心翼翼的從幕後伸了出來,眼中映射的滿滿都是舞台上那人的身影。
他聽不懂這歌聲中那些複雜的情緒,但他似乎也有所共鳴。
他是從哪裏來的呢?他的爸爸媽媽又是誰呢?為他捐獻骨髓的是他的親人嗎?他能見到他嗎?
不知愁滋味的少年,第一次眼中露出了迷茫。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
【流浪】
司淑梅捂住了胸口,歌聲唱出的畫麵感實在是太強烈,在這一瞬間,四周的一切仿佛都已經模糊,在情緒低迷的刹那,她似乎看見了藍天白雲,以及在天上飛過的小鳥。
空曠的山穀中小溪流過,鳥兒的鳴叫猶在耳旁,看見溪水漸漸的流向遠處那看不到邊際的草原。
她仿佛被治愈了,可是眼淚卻不由自主的流淌出了眼角。
她的靈魂是如此的自由,這仿佛是她看見的,對自由最好的詮釋與藍圖。
可是為何,她的心中又會浮現傷感?
是因為天上飛過的小鳥太過孤單?是因為山穀過於空曠?是因為草原太過廣闊,淹沒了自我?
舞台上的於與非抬起了頭,眼神虛虛的望向遠方,一隻手伸了出去,像是要握住什麽。
【還有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橄欖樹】
隨著歌聲,眼神越發迷離,伸出的手猛地握緊。
希望與絕望、命運與歸宿、家庭與自由……在歌聲中不斷的混淆,不斷的重複閃現,讓人似乎能夠把握,最終又無能為力。
所有人都似乎被這歌聲中明明十分簡單,仔細想來卻又複雜到無法細究的情緒所感染,呼吸都仿佛在此刻停止。
這首歌的歌詞看上去是那麽的簡單,哪怕是小孩也能輕易的聽懂,但在其中所蘊藏的美/感,卻是越品越如美酒般醇厚。
戴文·史密斯越聽眼前越亮,以他的能力,當然能輕易的聽出這會是一首經典歌曲。
歌唱到現在,無論是情緒還是歌詞都完美無缺!
他的手有些顫抖,這樣的歌聲顯然激起了他的靈感,他要聽得更多。
這是古老東方的歌謠嗎?實在是太美了,聲音如此的空靈,情感卻又如此的飽滿,簡直不能再讚!
歌聲在繼續,在寂靜無聲的會場中回蕩,一次又一次的擊打在心靈之上。
司徒輕輕的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
他應該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是顯然於與非有自己的解決方式。
這種近乎碾壓的解決方式,他很喜歡。
或許於與非演唱這首歌的時候,他注入了所有的情感,所以有著不同經曆的人聽,共鳴的情感也會不同。
但司徒卻可以確定,於與非這首歌的精神內核應該是——孤獨與歸宿!
格格不入的孤獨。
幻想之中的歸宿。
嘴角微微的上/翹,淺淡的笑容浮現,司徒凝視著舞台上的那人,光彩奪目。
他閉上了眼睛,感受著心裏的共鳴。
他甚至很想上去擁抱於與非——
於與非心中的橄欖樹會是什麽?答案簡直一目了然。
也難怪司徒的心情非常之愉悅。
此時,舞台上的燈光大亮,在燈光中站著的那人,卻給人以恍惚的錯覺。
所有人都沉浸在歌聲中,不厭其煩的感受著歌中畫麵。
那是美好的,那也是傷感的,但那終究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
有人笑了,有人哭了。
司淑梅緊緊的握著司君蘭的手,她從未感受過彼此的心跳是如此的貼近。
若是孤獨,牽手就可。
若是想念,擁抱就可。
若是歸宿,是你就可。
兩人在歌聲中對視,會心一笑,這是一種奇妙的感受,心跳從未靠得如此之近,靈魂仿佛在此刻都糾纏在了一起,一個眼神,便是永遠。
若是真有橄欖樹,那是彼此,那是家庭,那是愛。
家鄉在哪裏?在自己愛的人地方。
若是想念的地方已經沒有了自己愛的人,即便歸去,所剩下的也隻有空虛。
幕後的小孩不知何時從後麵走了出來,一步一步的走向舞台的中央。
他沒有家,或許教堂的福利院就是他的家。
但這不是他的歸宿。
他年紀太小,歌中的深層次含義他並不明白。
他隻是單純的希望,自己一可以擁有自己的橄欖樹。
或許,那就是他想象中的家。
家裏會有爸爸媽媽。
小孩的臉上全是淚水,淚眼婆娑的看著於與非的背影,紅紅的鼻子一抽一抽的。
在一個轉身中,於與非回頭看見了小孩。
歌聲沒有停下,越發的高亢,隻是其中的傷感漸漸變成了溫柔。
於與非慢慢的走到小孩的邊上,摸了摸那亮閃閃的小光頭,柔和的眼神看著小孩。
小孩抬頭與於與非對視,像是想到了什麽,原本就流個不停的眼淚越發洶湧,他哇的一聲撲向於與非的懷中,小小的肩膀抖個不停。
輕輕的拍打著小孩的背,歌聲越發輕柔。
或許是這樣的情景太過感人,或許是這時的歌聲太過溫柔,或許是小孩的眼淚讓人心痛。
舞台下的觀眾在歌聲中仿佛真的看見了那虛幻的橄欖樹,那是所有思念的結,那是對家的想念,對愛的渴望。
終結自我流浪的最終歸宿,又或是所有最美好的化身。
哪怕歌聲漸漸減弱,漸漸停止,那顆橄欖樹也在人們的心中久久不曾消散。
整個會場中,此時隻能聽見微弱的抽泣聲。
於與非蹲了下來,看著小孩哭花了的那張臉,抹去他的眼淚,輕輕的在他額頭上吻了一下。
小孩怔了怔,停止了哭泣,愣愣的看著於與非。
於與非展顏一笑。
那笑很輕,卻很溫柔。
舞台下的燈光都已經昏暗不清。
於與非在黑暗中走向舞台中央那個光圈。
在這種情況下他要是一點都不緊張,他就不是人了。
他到底還是緊張的。
生怕就是最糟糕的那種情況。
但——
按照常理來推斷,即便有著王女朱黛月幫忙,尚幼蘭所能擁有的時間也必然十分短暫。
那裏畢竟算是機房重地,王女興趣來了參觀一下是正常的,但要長時間的待在裏麵就不正常了。
於與非相信朱黛月應該沒有那麽蠢。
所以,哪怕尚幼蘭有機會跟著溜進機房,她也應該來不及篡改背/景音樂。
她唯一能夠快速做到的,應該就是刪除。
換句話說,此時於與非最有可能遇上的就是無音。
於與非雖然推測出了事情的大致情況,但他畢竟沒有十全把握,他這也是在賭。
如果他賭贏了……
低著頭的於與非心中覺得血再燒,因為臉隱藏在陰影中,哪怕此時他站在光圈的中央,也沒人能看清他的表情。
他本來不想這麽早就唱這首歌的。
不管賭贏了也好,輸了也罷,這一下我記住了——尚幼蘭。
於與非自問不是什麽大方的男人,也沒有著紳士情節,他可半點都不會因為對方是個女人就會手下留情,何況這次已經是第二次了。
脫下了麵具的於與非,可沒那麽好說話,畢竟在孤兒院搶奪食物的時候,可不會因為是女孩子別人就會手下留情。
本來看在都是同學的麵子上,打算就此算了的,真是沒想到啊,於與非隻能嗬嗬。
情緒一點一點的沉澱下去,沸騰的熱血也逐漸冷卻。
憤怒、不岔、不屑等等之類負麵情緒統統消失。
等於與非抬起頭來的時候,他的氣質大變。
看上去有些清冷卻又成熟,就像是經過了無數旅程的旅人,在疲憊中感受過人生的種種,成熟卻又充滿著距離,讓人無法輕易接近,
下方的觀眾已經在騷/動了,怎麽會有這麽長時間的靜默?沒有半點背/景音,歌手也沒有在唱歌?這是怎麽了?
一小段的騷/動之後,又都靜默了下去,所有人似乎都想到了什麽,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驚訝。
這是一種尷尬的靜默。
站在舞台下方的主持人捏緊了手中的話筒,但覺有什麽不對,他就準備上去救場。
晚會的舉辦方已經開始暴跳如雷,這可不是什麽私人晚會!!
機房內的工作人員瞬間就臉色慘白。
就在尷尬與憤怒以及少數的嘲笑正在蔓延的時候,於與非舉起了手中的話筒。
寂靜中歌聲響起。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麽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
歌聲在話筒傳出的一瞬間,種種蔓延的情緒就如同陽光下的白雪,消失得無影無蹤。
有人長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的是不可思議的神情。
這是什麽樣的歌聲,像是在呼喚,又像是在想念。
聲音很輕,就像是一片羽毛,輕輕的從人的心上掃過。
聲音很慢,就像是潺/潺流淌的溪水,緩緩的流向遠方。
一瞬間就勾起了腦海中無數的畫麵。
沒有一聽傾心的驚豔,卻有情感上無法自抑的共鳴。
想念、自由、希望、對生命的熱愛、以及彷徨……
簡單而又純淨的歌聲中,蘊藏著太多太多,卻又天衣無縫,圓融一體,沒有半點衝突。
這可以是對故鄉的想念,也可以是對歸宿的希望,甚至可以是對家的熱愛,但在這一切美好之後,撲麵而來的卻是現實的割離,讓頓生傷感,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更讓人揪住了心。
小男孩站在舞台入口的另一邊,等到於與非的這場演唱結束,就是他上場的時候。
他的治療顯然不錯,臉色看上去很是健康,也許再過一個月,他就可以永遠的擁有健康的身體,他的心情又是高興又是雀躍,卻又有那麽一點點的不確定。
就在這時,他似乎被於與非的歌聲吸引,小小的腦袋,小心翼翼的從幕後伸了出來,眼中映射的滿滿都是舞台上那人的身影。
他聽不懂這歌聲中那些複雜的情緒,但他似乎也有所共鳴。
他是從哪裏來的呢?他的爸爸媽媽又是誰呢?為他捐獻骨髓的是他的親人嗎?他能見到他嗎?
不知愁滋味的少年,第一次眼中露出了迷茫。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
【流浪】
司淑梅捂住了胸口,歌聲唱出的畫麵感實在是太強烈,在這一瞬間,四周的一切仿佛都已經模糊,在情緒低迷的刹那,她似乎看見了藍天白雲,以及在天上飛過的小鳥。
空曠的山穀中小溪流過,鳥兒的鳴叫猶在耳旁,看見溪水漸漸的流向遠處那看不到邊際的草原。
她仿佛被治愈了,可是眼淚卻不由自主的流淌出了眼角。
她的靈魂是如此的自由,這仿佛是她看見的,對自由最好的詮釋與藍圖。
可是為何,她的心中又會浮現傷感?
是因為天上飛過的小鳥太過孤單?是因為山穀過於空曠?是因為草原太過廣闊,淹沒了自我?
舞台上的於與非抬起了頭,眼神虛虛的望向遠方,一隻手伸了出去,像是要握住什麽。
【還有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
【橄欖樹】
隨著歌聲,眼神越發迷離,伸出的手猛地握緊。
希望與絕望、命運與歸宿、家庭與自由……在歌聲中不斷的混淆,不斷的重複閃現,讓人似乎能夠把握,最終又無能為力。
所有人都似乎被這歌聲中明明十分簡單,仔細想來卻又複雜到無法細究的情緒所感染,呼吸都仿佛在此刻停止。
這首歌的歌詞看上去是那麽的簡單,哪怕是小孩也能輕易的聽懂,但在其中所蘊藏的美/感,卻是越品越如美酒般醇厚。
戴文·史密斯越聽眼前越亮,以他的能力,當然能輕易的聽出這會是一首經典歌曲。
歌唱到現在,無論是情緒還是歌詞都完美無缺!
他的手有些顫抖,這樣的歌聲顯然激起了他的靈感,他要聽得更多。
這是古老東方的歌謠嗎?實在是太美了,聲音如此的空靈,情感卻又如此的飽滿,簡直不能再讚!
歌聲在繼續,在寂靜無聲的會場中回蕩,一次又一次的擊打在心靈之上。
司徒輕輕的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
他應該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是顯然於與非有自己的解決方式。
這種近乎碾壓的解決方式,他很喜歡。
或許於與非演唱這首歌的時候,他注入了所有的情感,所以有著不同經曆的人聽,共鳴的情感也會不同。
但司徒卻可以確定,於與非這首歌的精神內核應該是——孤獨與歸宿!
格格不入的孤獨。
幻想之中的歸宿。
嘴角微微的上/翹,淺淡的笑容浮現,司徒凝視著舞台上的那人,光彩奪目。
他閉上了眼睛,感受著心裏的共鳴。
他甚至很想上去擁抱於與非——
於與非心中的橄欖樹會是什麽?答案簡直一目了然。
也難怪司徒的心情非常之愉悅。
此時,舞台上的燈光大亮,在燈光中站著的那人,卻給人以恍惚的錯覺。
所有人都沉浸在歌聲中,不厭其煩的感受著歌中畫麵。
那是美好的,那也是傷感的,但那終究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
有人笑了,有人哭了。
司淑梅緊緊的握著司君蘭的手,她從未感受過彼此的心跳是如此的貼近。
若是孤獨,牽手就可。
若是想念,擁抱就可。
若是歸宿,是你就可。
兩人在歌聲中對視,會心一笑,這是一種奇妙的感受,心跳從未靠得如此之近,靈魂仿佛在此刻都糾纏在了一起,一個眼神,便是永遠。
若是真有橄欖樹,那是彼此,那是家庭,那是愛。
家鄉在哪裏?在自己愛的人地方。
若是想念的地方已經沒有了自己愛的人,即便歸去,所剩下的也隻有空虛。
幕後的小孩不知何時從後麵走了出來,一步一步的走向舞台的中央。
他沒有家,或許教堂的福利院就是他的家。
但這不是他的歸宿。
他年紀太小,歌中的深層次含義他並不明白。
他隻是單純的希望,自己一可以擁有自己的橄欖樹。
或許,那就是他想象中的家。
家裏會有爸爸媽媽。
小孩的臉上全是淚水,淚眼婆娑的看著於與非的背影,紅紅的鼻子一抽一抽的。
在一個轉身中,於與非回頭看見了小孩。
歌聲沒有停下,越發的高亢,隻是其中的傷感漸漸變成了溫柔。
於與非慢慢的走到小孩的邊上,摸了摸那亮閃閃的小光頭,柔和的眼神看著小孩。
小孩抬頭與於與非對視,像是想到了什麽,原本就流個不停的眼淚越發洶湧,他哇的一聲撲向於與非的懷中,小小的肩膀抖個不停。
輕輕的拍打著小孩的背,歌聲越發輕柔。
或許是這樣的情景太過感人,或許是這時的歌聲太過溫柔,或許是小孩的眼淚讓人心痛。
舞台下的觀眾在歌聲中仿佛真的看見了那虛幻的橄欖樹,那是所有思念的結,那是對家的想念,對愛的渴望。
終結自我流浪的最終歸宿,又或是所有最美好的化身。
哪怕歌聲漸漸減弱,漸漸停止,那顆橄欖樹也在人們的心中久久不曾消散。
整個會場中,此時隻能聽見微弱的抽泣聲。
於與非蹲了下來,看著小孩哭花了的那張臉,抹去他的眼淚,輕輕的在他額頭上吻了一下。
小孩怔了怔,停止了哭泣,愣愣的看著於與非。
於與非展顏一笑。
那笑很輕,卻很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