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真是一劑春藥啊,用過就放不下了。


    大宋的官僚們的選擇真是讓張國安島主有些失望,盡管他也沒有抱過什麽希望。


    這樣的國營式經營方式最傷害自由經濟,它們不講效率,不講效益,隻求完成上級的任務,然後主持者升官走人,下一任再繼續折騰,隻求短期效益------反正也不是自己家的,反正大宋也沒有追責製。


    但是,張國安島主又無力阻擋大宋的商業選擇。


    他期望的東印度公司式的民間組織一直沒有出現,最多是同行業,甚至是同地域的一些商家能聯合起來,各自出一些資金參與海貿,隻能算是公司製的原始初期吧。


    王德發勸他說:“你催生的太早了吧?正常發展的話,至少要一百年的正常發展時間才能差不多吧,或者要更久的時間?”


    張國安島主搖頭說:“不行,我們等不了那樣久,自己組織吧,正好看看還能遇到什麽發展上的問題。”


    王德發的興趣不在於這裏,甚至張國安島主想給他海選大宋美女,他都堅決拒絕了。


    王德發說:“再等兩年吧,我享受現在的建設生活。”


    張國安島主看到朋友臉上全是真誠的表情,也不好說什麽。


    王德發剛從山東半島回來不久,就要帶隊去渤泥國地區,他想快一些把那裏的輕質石油搞出來。


    那麵世界文萊河口的油井經緯坐標,他們手裏都有,而且那裏出產的是輕質石油,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加入油箱裏使用!


    當然關鍵的是,那裏的石油還有是自噴型的,隻要打上十幾米,甚至可能用不上,石油便會噴發而出。


    再說了,一個簡單的蒸餾過程還是可以很容易達到的,最起碼柴油和煤油是輕而易舉。


    他們需要替代酒精的柴油鍋爐燃料,以便加工出更多的賽璐珞;他們需要替代鯨油的照明煤油,讓晚上的照明更亮一些。


    甚至是可能用在軍事上,用白磷燃燒彈不是不行,隻是太貴了,不如用它製成火柴,哪怕是化肥呢,那樣才會貢獻更大。


    張國安島主知道攔不住他的,隻能在安全上全方位替他考慮。


    陪他去的是三百名土著隊員,他們攜帶了最新的武器,一水的都是新式的大栓槍。


    渤泥國由於已經成為了黃金海道上的一個重要節點,所以對那裏的情況大家都了如指掌,張國安島主在那上麵建的商站,同樣是其它商站中最大型的。


    而且,這三百名土著隊員如果用好了,可以有滅國的力量。


    果然王德發皺著眉頭說:“去那麽多隊員幹什麽?搶人家國王寶座啊!”


    張國安島主馬上解釋說:“我們又不會炫耀武力,可以多派出人員加強與那裏的人交往嘛,都是南島人出身,大家相似點多,多多交往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這是正確的思路,王德發一時無語。


    隨行的人員中,除了打井的工匠外,其他的服務人員也都是土著出身,比如雞米和啃狗兩個小子也隨同前行,技術人員要從小開始培養。


    同時,他還把琉球太子也調了過去。


    好吧,王德發知道自己的朋友一定會說讓他們加強國與國之間的交往。


    王德發在準備出發的各種設備期間,他還不知道的是,張國安島主通過渤泥商站,讓他們極力邀請渤泥國太子或某個兒子來流求遊學,或是參加訪問玩耍之類的。


    能夠想到的保證安全的方法,也隻有這些了。


    在初秋時一個平平常常的清晨,張國安島主在八道河碼頭上送朋友出發了。


    這個1273年的夏天,他們盡管遭受了兩場台風,感謝流求南部平原獨特的地理位置,他們主要的農業產出地損失不大,今年又能豐收了。


    兩個人在碼頭上道別。


    王德發笑著說:“不過是去三五個月,別弄成這個樣子!”


    張國安島主說:“那裏的開發還遠遠不行,如果是人帶來的危險,我還真不擔心------”


    所謂的渤泥國,看地圖上是很大一塊兒地方,其實主體就是一個大寨子。


    其它的地方,隻能說能夠看到人跡存在。


    不管怎麽說,這個時空,大自然的威力還是巨大的。


    王德發說:“現在,我們能量產奎寧粉了,雖然副作用大一點,但隻要把瘧疾防住了,剩下的都是生活習慣問題,不用那麽怕。”


    流求島上有治打擺子病的神藥,這是許多商家都知道的。


    張國安島主不得不提高藥價,同時加大對金雞納樹的種植力度。


    當然,他也在廣泛種植青蒿,各種類型和提取方法都在“窮舉”,正在尋求找到更好的粹取辦法。


    流求島出產的蚊帳,由於便宜,也是一種好賣的商品,隻不過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產業。


    由於產品產量高,價錢便宜,因此勞工的費用成為最大的支出,張國安島主正準備把蚊帳及其它防蚊的頭罩之類的作坊式工廠搬到石見國或者薩摩藩去,經過調查,那裏的女性勞工便宜極了。


    而現在的琉球國,不僅成了流求島的牲畜供應地,而且也是麻紗的供應地。


    那裏男人放牧養殖,女人紡織麻紗,已經成為非常普便的社會現象。


    王德發是一個實幹者,他喜歡在技術上有所突破,也一直秉承著自己的思想和認識,隻想走科技救國道路。


    張國安島主原先也是如此,但是,相比之下,他做的管理工作較多,感悟到發展不僅要有科技,還要有相應的組織機製。


    他送走自己的朋友後,精心設計了一個組織方法和公司章程,還讓自己的妻子挑毛病和找漏洞。


    這個組織方法就是他要建起一個類似東印度公司那樣的股份公司,而且章程不太一樣,當然要比他們文明多了。


    這個公司,他希望經營權和產權分開,以區別於合夥經商,而且可以用股份來吸引更多陌生的投資人來參與。


    他們可以有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經營手段,也可以有自己的安保力量,有自己根據不同地方而製定法律的權力。


    安靜看了半天後說:“你寫的股份占有越多越有話語權和監督權,那麽小股東或是散戶的權利誰來保證?”


    張國安島主說:“很簡單啊,一是有股東大會這一種形式,二是有拋出股份的權力------”


    “那誰來保證這個過程是公平公正的呢?”


    “我們,我們來保證,隻要靠著馬上出台的《公司法》的各項規定,還有契約精神,基本就能夠保證。”


    “國安,那需要有職業經理人呢。”


    “有啊,現在有的是大掌櫃,讓他們董事會自己聘請------”


    “你準備叫什麽名字?”


    “我準備叫新東方股份公司,開始時,怎麽也需要我們出頭組織。”


    “和我們現有的產業捆綁在一起嗎?”


    “不,不,完全是新組建的,獨立的,隻麵向所有的大宋人公開籌股!”(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