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強盜集團的大頭目忽必烈根本不懂農業生產,但是他有忠心不二的漢臣幫他管理統治,他隻需要看結果就可以了。


    近幾年剛剛出現在大宋境內的新農作物品種同樣讓韃靼人也受益匪淺,無論如何,稍微有心的話都能弄到種子。


    他們主管農業的漢臣幾年內很快認識到了土豆、地瓜和木薯這三大薯類的絕佳用處,並且以官方的身份積極推廣,這就遠勝於民間自發推廣的速度了。


    至於說像是玉米和高產水稻這樣的作物,他們更不留餘力地推廣,甚至還某些地區規定了種植麵積!


    怎麽說呢,極端****的統治也有他的好處------一令既出,莫不遵守:錯了就錯了,對了,那就是他們的英明了。


    主管農業的漢臣據此奏言道:“那玉米之物,先天就是為我大軍所產,用其秸杆可以喂馬羊之畜,用其實可以養民,甚好……此正是我大軍順應民意,正合天道之明證!”


    大頭目忽必烈不通農業,但是能做出基本常識上的判斷……他非常高興能有在喂養好戰馬的同時還能養人的農作物。


    他馬上下令各個地區都要大規模種植!


    韃靼人本是遊牧民族,他們心裏和思想裏一直沒有什麽東、西、南、北文化差異的區別,什麽有用就拿來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還是正處於自信和開放的時期,可以接受一切外來的有益事物,從來不強調自己的特色。


    流求島出產的海鹽和鯨魚肉同樣也在韃靼強盜集團管治下的地區販賣,由於兩者價錢的便宜也降低了他們那裏的生存難度……同樣,這一切都降低了韃靼強盜集團的軍備難度。


    韃靼大軍的蠢蠢欲動不可能躲過流求衛隊的眼線,他們三路大軍正在整裝齊發,就要向著山東地區逼壓過來了。


    各路情報不斷地向著濟南城匯報------


    濟南城裏的流求衛隊陸軍指揮大營裏現在徹夜不安,大小軍官們來來往往,他們不時地把三個方向的敵人動向匯報過來,又不時接收著下發的不同命令……這一次韃靼大頭目忽必烈真的發狠了,這一次出動了近三十萬大軍!


    他們將要出動比幾年前南攻大宋時出的兵馬還多!


    濟南指揮大營的情報同樣不停地通過火花式無線電報傳往流求島……王德發主家一直要求親自去山東地區坐陣,就算是他也不算精通軍事,但是自認為總比那些家養小子們強。


    張國安島主攔住了他,說:“不要當他們是小孩子了……從先前的幾仗來看,作戰的問題不大,讓他們先是死守吧,隻要鐵心死守,你還不放心?!”


    王德發主家想了半天,把最壞的結果都想到了,也想不出有什麽太大的漏洞。


    這些年的準備不是白白浪費時間的!


    王德發主家近似自言自語地說:“就算被打退了也不怕吧……我們還可以再來,手裏還有海軍呢……”


    張國安島主拍拍他的肩膀說:“對!最差的結果不過如此……大不了從頭再來,我們輸得起!”


    這樣的判斷是正確的……他們確實可以輸上一兩場,隻要手裏還有海軍,隻要他們的生產力依然還在,就還可以組織起另一次挑戰!


    韃靼強盜集團的水軍現在已經完全變成了內河河軍,除了大宋的周邊,其它所有的海麵都由流求衛隊的海軍說的算……這裏還包括高麗、日本和琉球三國附近的海域!


    琉球國早就完全倒進了流求島的懷抱,雖然名不正,但是實上卻是如此------琉球國從流求島訂購的戰船完全聽從張國安島主的指揮,從他們的國王到戰船上的水手,沒有一個感覺不對的。


    他們的海軍還有陸軍,完全是流求島幫忙打造出來的,而且再也沒有受到日本薩摩藩欺淩的擔心了,甚至還關係尚好,互惠互利。


    落後從來不會必然挨打,關鍵是要學習,要找到好的盟友。


    弱小才會更講究外交,琉球國的國王和太子眼下就為自己的國家找到了好盟友。


    他們與流求島的交往成為其它國家的榜樣。


    真正的好盟友永遠是互利式,向著共同發展的方向前進,而不是實用主義,甚至誰和它結盟誰受窮受苦。


    事實上這周邊海域的安全是他們自己打出來的……原先多如牛毛的大小海盜已經全都消失了,要麽就被流求衛隊海軍打掉了,要麽就跑回大宋境內當了大小海商。


    甚至他們打出的通往埃及的黃金商道都是安全無比……就算在遙遠的波斯灣裏,隻要看到海船上有流求兩個大字的旗幟,根本都沒有誰敢打壞主意。


    前文說過,流求海軍在天竺地區的海域,一次殲滅波斯海盜的二十七條大海船!


    郭勿語大隊長甚至帶隊找到了那些海盜的所謂老巢,他們俘獲了無數的金銀財寶------那裏的海路頓時廓清,恢複了先前的平和。


    但是開始時,他們隻是把情報通過其它商船送了回來,整支船隊沒有急著回歸,他們認為自己的任務還沒有真正完成……郭勿語大隊長通過審訊擒獲的波斯海盜,他發現所謂的海盜裏麵竟然還有一些原來是伊爾汗國的“正規軍”改裝成的!


    這可不是簡單的海盜問題……這是斷我流求海上黃金商路的戰爭問題!


    郭勿語大隊長對他的助手張德培中隊長說:“若是伊爾汗國的國家行為,我們不可輕易撤離……他們憑著國家的實力,可能隨時打造出戰船,隨時組織出海盜來搔擾我商路……”


    張德培中隊長摸著毛茸茸的下巴,看著張國安島主送給他們的精裝海圖……這份海圖遠比在《流求時報》上公開的海圖要精細。


    他當時指著所謂的波斯灣內的幾個港口說:“從海盜們的口供看,他們能製造戰船的港口不過三個,隻有一個是大型的……”


    郭勿語大隊長頓時笑了:“嘿嘿……老張,你真是大膽啊,竟然想要敢突擊對方的港口……”


    你早就這樣想的好不好?!


    張德培中隊長是個厚道人,沒有理會郭勿語大隊長的狡黠,他說:“與其等著他們再建戰船,再組織人來攻擊我,不如先去搗毀他們的製造基地……就像我們的主家那樣,打他們一次,就讓他們幾年內都沒有能力反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南宋同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樣有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樣有型並收藏與南宋同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