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清婉卸了一身的裝飾,便進裏間仍舊在榻上歪了,轉頭瞧見香幾上一盆木蘭不好了,有心要叫人進來拿出去,卻又懶怠起身。須臾,穆秋蘭進來回話,見著皇後神情懶懶的,就上前笑道:“才讓文燕燉茶去了,娘娘略等等。外頭動用的一應器皿都照著冊子收好了,一樣不少。”蕭清婉微微頷首,又指著那盆花道:“這花兒不精神了,你叫人拿出去,讓花房的人好好瞧瞧。”穆秋蘭應了,就去喚了內監小許進來,抱了出去。蕭清婉又囑咐了些“別碰折了花枝”“仔細砸了盆子”等語。
待小許去了,蕭清婉才道:“幸得姑姑早與本宮講過各位王妃的喜好性情,指點本宮,不然本宮還真不好定見麵禮呢。”穆秋蘭低眉笑道:“娘娘說哪裏話,娘娘不過是初入皇家,不識得那許多人罷了。奴婢隻是告知了娘娘,娘娘心裏就有了主意,奴婢哪裏說得上指點。”正說著,文燕端了茶盤進來。蕭清婉坐起身接了過去,吃了幾口,方才說道:“四王地位不一,若是厚此薄彼,必令恒王妃與永定王妃心寒。但如是四人一般,榮王妃並安王妃心生不忿不說,且還吃人恥笑本宮怠惰。再者,禮又不能過重,不然就顯得咱們是在收買人心了,還是依著個人的喜好穩當些。”
兩人說著話,外頭宮人稟報午膳已送來了,蕭清婉便叫送上來,就在裏間吃了。一時鍾粹宮的懷星來還之前明月拿過去的那個盛石榴的盤子,說道:“我們娘娘上覆皇後娘娘,說知道娘娘午後不得閑,要會幾位夫人的,就先不過來了。待娘娘得空了,打發人到鍾粹宮說一聲,我們娘娘就動身過來。”蕭清婉笑道:“知道了,待閑了本宮必著人去請的。”說著又問懷星可吃過飯了,就叫穆秋蘭拿了點心與她。懷星卻拿手絹帕子包了,說要拿回去給抱月。蕭清婉就笑道:“你們姐妹之間倒且是親厚呢。”懷星低頭笑道:“奴婢隨宸妃娘娘入宮三年,雖是宮裏有這麽些人,還是一道進宮的姐妹更親近些。”蕭清婉聽了,便讓穆秋蘭給她多拿了些。
午後,蕭清婉在榻上略歇了歇,內侍省的人便來稟告,說那柳氏、趙氏並蘇氏已在宮門前下轎,並已報了內侍省,請皇後示下。蕭清婉便道:“既已來了,就宣入宮罷。也免得諸位姐妹等得心焦。”來人得了話,便去了。蕭清婉才起身,重新穿著打扮了,往殿上去了。
過了盞茶時候,外頭守門的宮人進來奏報三名婦人已至坤寧門前,蕭清婉放了手裏的青瓷冰紋茶盞,道:“宣她們進來。”
少頃,三名婦人入內,行至座前齊齊跪下與皇後磕了頭,自報了名姓,蕭清婉才道了平身,令各自落座。
待三人坐定,蕭清婉看了一遭,文淑容的母親柳氏約莫與自己母親一個年紀,眼角口鼻很有些文淑容的韻味,亦是低眉順眼的樣子。貴妃的嫂子趙氏卻是個尖臉龐,倒三角眼,臉上微有幾點麻子,雖是微低著頭,兩隻眼睛卻滴溜溜的四處亂轉。那蘇氏卻是蘇修媛的嫡母,前日穆秋蘭同蕭清婉說起時,蕭清婉才知原來蘇修媛同惠妃一般亦是庶出,生母早年過世,蘇修媛在嫡母膝下長大,如親生一般。
她看了一回,就開口笑道:“三位倒是巧,竟會在一處進宮來了。”柳氏便笑道:“是前兒趙夫人打發人來說,既是要進宮不如會在一處進來,也省的皇後娘娘見了一遭又一遭的煩累。”蕭清婉便笑著向趙氏道:“趙夫人倒是想得周到,為本宮著想呢。”趙氏忙道:“都是妾身的小心思罷了,諸位娘娘在宮中得皇後娘娘照拂,我等替娘娘思慮,都是該的。”蕭清婉聽了,也就淺淺一笑,又見蘇氏隻垂首坐在一旁,雙手合在膝上,一言不發,就也同她說了幾句話。蘇氏倒是個謹守規矩的,皇後問一句,她便答一句,不問著就不語了。
蕭清婉本就不耐與她們應酬,滿心隻想著打發了她們去,好接了宸妃過來,一道等母親。說了幾句應承的話,便說道:“知道幾位姐妹日夜思念家人,本宮也不好很留三位坐,反令她們等的心焦,三位不要見怪。”三人都忙道:“是妾身坐住了,還請皇後娘娘不要責怪。”便就起身告去,蕭清婉坐著不動身,隻著宮人相送。
三人出了坤寧門,便分道揚鑣,逕往各自妹妹女兒所宿宮殿行去。旁人還罷了,那趙氏見走到了無人處,便問著引領的一個坤寧宮的小宮女道:“皇後娘娘今年多大?我瞧著年輕的很呢。她這個年紀震懾的住宮人麽?”那宮女名喚秋實,聽趙氏這樣問,便在心裏想了一回,道:“平日裏聽娘娘說起,今年才過了十六的生辰。娘娘雖是年小,治理內務卻很是幹練。再者說了,娘娘是皇後之尊,說出的話誰敢不聽呢?”趙氏嘴撇了撇,又問道:“皇後娘娘既是精於治內,待下人必是嚴苛了。”秋實忙笑道:“夫人這是怎麽說,娘娘雖是治內嚴謹,待奴婢們卻是極好的,又極賞罰分明,奴婢們是很心服的。”趙氏聽了也就笑笑,待信不信的。
說著話,就到了長春宮外,文喜早在門前候著,見著人來就上前接著了,口裏說道:“夫人今天來的早,娘娘已在裏頭等著呢。還是西暖閣房裏,夫人自管過去便是。”趙氏是走熟了的,也不用人引,跨進宮門穿了回廊往西去了。文喜見著秋實,雖則隻是個低階宮女,且兩宮的主子頗有些水火的意思,但到底是坤寧宮裏打發出來的人,也不敢怠慢,讓進了自己住處,親手倒了茶拿了點心,又喊了兩個宮女相陪,才往西暖閣去伺候不提。
那趙氏一路走至西暖閣前,文樂打起了軟簾,報道:“嫂夫人來了。”裏頭隻聽貴妃懶懶的道:“就請進來罷。”趙氏便邁步進門,就見貴妃正歪在她素日常躺的那張紅木湘妃塌上,一旁墜兒正跪著給錘腿。看見自家嫂子進來,貴妃也不動彈,隻口裏說道:“嫂子來了,文樂給嫂子讓座上茶。”趙氏知文樂是貴妃身邊的大宮女,哪敢讓她伺候,忙道:“我都來了這麽多回了,都是慣熟了的,娘娘就不必叫大姑娘勞動了。”說著,自家便在一旁的雞翅木方杌上坐了。文樂又端了六安茶上來,姑嫂兩個說話。
貴妃便隨口問了些家裏事由,兄侄安好等語。趙氏一一回了,又試著笑道:“如今娘娘的侄女兒琳兒也大了,明年就十五了。我同老爺商議著,宮裏本是今年該選秀的,逢著皇上娶皇後就推了,明年是必是要選的。就思忖著,想把琳兒也送進來,就問問娘娘的意思。”說著,趙氏便拿眼睛看著貴妃的臉色,見她麵現不虞之色,忙道:“老爺也是說,宮裏如今有了皇後,咱家也再送個人進來,幫襯著娘娘。”
貴妃就坐了起來,張口說道:“你們真是糊塗!這兒是什麽好地方,你們還要送人進來!你們一個個隻靠著我掙前程,外頭隻瞧著我做這個貴妃風光,哪裏知道這裏頭的難處!前頭皇上有多少寵妃愛婢,我一個個的壓了她們下去,好容易的麽?且如今宮裏又抬了位皇後進來,你們別瞧著她年紀不大,那心思比芝麻粒兒還小,心眼又多。同她姐姐宸妃,整日裏隻盯著我,抓我的錯處。她又極得皇上寵愛,又是正宮娘娘,我尚自頭疼,琳兒才多大你們就要送她進來,是要她進來送命麽?”
說著,貴妃冷冷一笑,又道:“我知道你們心裏什麽主意,想是看著我年紀大了,怕攏不住聖心,又見著皇宮裏來了個皇後,恐沒了倚靠。琳兒又是丫頭養下的,連正經姨娘都算不上,你們也不將她當自己女兒看待。送她進來,她若好時,你們跟著風光。她若敗了,你們就丟了她,脖子一縮死活隨了她去了。我告訴你們,隻要我在這位上坐一日,你們就休想打這個主意!”
一席話說得趙氏臉上掛不住了,她在家裏是受人捧慣了的,又是個會撒潑使刁的,就是趙同鈺也讓著她,哪裏受得了這個?隻是忌憚著貴妃的身份,自己兒子的前程又靠著她,當下隻得忍氣吞聲道:“不過是替娘娘打算,怕娘娘一個人孤立難支,哪有別的意思?娘娘多心了。”貴妃鼻子裏哼了一聲,道:“各自心裏打什麽主意,咱們都心知肚明,再不要說這話!我便是要人來幫襯,自會物色人選,便是要從外頭弄,也少不得對你們說,你們也不必亂打什麽主意。我的意思,咱們家的孩子,是再不能進這鬼地方了。”
趙氏見貴妃心意已決,隻得罷了,低頭喝了兩口茶水。因著心裏還念叨著一件事,她本是存不住心事的人,麵上不免就帶了出來。貴妃瞧見了,便問道:“還有什麽事說?”趙氏便說道:“還有一樁小事,本不該對娘娘說。娘娘既問了,我也少不得說了。妾身隻想著,娘娘的侄兒如今做那個縣令,官位高低倒在其次,隻是下在縣裏頭,離家太遠。他自小沒離開過家門的,在外頭怕飲食不慣,弄出什麽病來。小孩兒家又沒見過什麽世麵,再撞出什麽禍來怎好?故而我心裏想著……”
貴妃不待她說完,便打斷了她話頭道:“罷罷罷,再不要提這個!文廣那烏紗帽怎麽來的,你又不是不清楚,他肚子裏是有真才實學的?若是真有,也不必咱們費那麽些功夫了。他進了京,皇上哪日高興了,叫到跟前去問上幾句。咱們一家子的命還要不要了?且俗話說京官不如外放,這京城裏的大小官員還想著往外頭去,他去了反倒想回來?依著我的意思,他還是好好的在那臨朐縣做他的縣令,好多著呢。”趙氏聞言,低頭想了一會兒,才道:“娘娘既恁般說,就照著娘娘的意思罷。”
待小許去了,蕭清婉才道:“幸得姑姑早與本宮講過各位王妃的喜好性情,指點本宮,不然本宮還真不好定見麵禮呢。”穆秋蘭低眉笑道:“娘娘說哪裏話,娘娘不過是初入皇家,不識得那許多人罷了。奴婢隻是告知了娘娘,娘娘心裏就有了主意,奴婢哪裏說得上指點。”正說著,文燕端了茶盤進來。蕭清婉坐起身接了過去,吃了幾口,方才說道:“四王地位不一,若是厚此薄彼,必令恒王妃與永定王妃心寒。但如是四人一般,榮王妃並安王妃心生不忿不說,且還吃人恥笑本宮怠惰。再者,禮又不能過重,不然就顯得咱們是在收買人心了,還是依著個人的喜好穩當些。”
兩人說著話,外頭宮人稟報午膳已送來了,蕭清婉便叫送上來,就在裏間吃了。一時鍾粹宮的懷星來還之前明月拿過去的那個盛石榴的盤子,說道:“我們娘娘上覆皇後娘娘,說知道娘娘午後不得閑,要會幾位夫人的,就先不過來了。待娘娘得空了,打發人到鍾粹宮說一聲,我們娘娘就動身過來。”蕭清婉笑道:“知道了,待閑了本宮必著人去請的。”說著又問懷星可吃過飯了,就叫穆秋蘭拿了點心與她。懷星卻拿手絹帕子包了,說要拿回去給抱月。蕭清婉就笑道:“你們姐妹之間倒且是親厚呢。”懷星低頭笑道:“奴婢隨宸妃娘娘入宮三年,雖是宮裏有這麽些人,還是一道進宮的姐妹更親近些。”蕭清婉聽了,便讓穆秋蘭給她多拿了些。
午後,蕭清婉在榻上略歇了歇,內侍省的人便來稟告,說那柳氏、趙氏並蘇氏已在宮門前下轎,並已報了內侍省,請皇後示下。蕭清婉便道:“既已來了,就宣入宮罷。也免得諸位姐妹等得心焦。”來人得了話,便去了。蕭清婉才起身,重新穿著打扮了,往殿上去了。
過了盞茶時候,外頭守門的宮人進來奏報三名婦人已至坤寧門前,蕭清婉放了手裏的青瓷冰紋茶盞,道:“宣她們進來。”
少頃,三名婦人入內,行至座前齊齊跪下與皇後磕了頭,自報了名姓,蕭清婉才道了平身,令各自落座。
待三人坐定,蕭清婉看了一遭,文淑容的母親柳氏約莫與自己母親一個年紀,眼角口鼻很有些文淑容的韻味,亦是低眉順眼的樣子。貴妃的嫂子趙氏卻是個尖臉龐,倒三角眼,臉上微有幾點麻子,雖是微低著頭,兩隻眼睛卻滴溜溜的四處亂轉。那蘇氏卻是蘇修媛的嫡母,前日穆秋蘭同蕭清婉說起時,蕭清婉才知原來蘇修媛同惠妃一般亦是庶出,生母早年過世,蘇修媛在嫡母膝下長大,如親生一般。
她看了一回,就開口笑道:“三位倒是巧,竟會在一處進宮來了。”柳氏便笑道:“是前兒趙夫人打發人來說,既是要進宮不如會在一處進來,也省的皇後娘娘見了一遭又一遭的煩累。”蕭清婉便笑著向趙氏道:“趙夫人倒是想得周到,為本宮著想呢。”趙氏忙道:“都是妾身的小心思罷了,諸位娘娘在宮中得皇後娘娘照拂,我等替娘娘思慮,都是該的。”蕭清婉聽了,也就淺淺一笑,又見蘇氏隻垂首坐在一旁,雙手合在膝上,一言不發,就也同她說了幾句話。蘇氏倒是個謹守規矩的,皇後問一句,她便答一句,不問著就不語了。
蕭清婉本就不耐與她們應酬,滿心隻想著打發了她們去,好接了宸妃過來,一道等母親。說了幾句應承的話,便說道:“知道幾位姐妹日夜思念家人,本宮也不好很留三位坐,反令她們等的心焦,三位不要見怪。”三人都忙道:“是妾身坐住了,還請皇後娘娘不要責怪。”便就起身告去,蕭清婉坐著不動身,隻著宮人相送。
三人出了坤寧門,便分道揚鑣,逕往各自妹妹女兒所宿宮殿行去。旁人還罷了,那趙氏見走到了無人處,便問著引領的一個坤寧宮的小宮女道:“皇後娘娘今年多大?我瞧著年輕的很呢。她這個年紀震懾的住宮人麽?”那宮女名喚秋實,聽趙氏這樣問,便在心裏想了一回,道:“平日裏聽娘娘說起,今年才過了十六的生辰。娘娘雖是年小,治理內務卻很是幹練。再者說了,娘娘是皇後之尊,說出的話誰敢不聽呢?”趙氏嘴撇了撇,又問道:“皇後娘娘既是精於治內,待下人必是嚴苛了。”秋實忙笑道:“夫人這是怎麽說,娘娘雖是治內嚴謹,待奴婢們卻是極好的,又極賞罰分明,奴婢們是很心服的。”趙氏聽了也就笑笑,待信不信的。
說著話,就到了長春宮外,文喜早在門前候著,見著人來就上前接著了,口裏說道:“夫人今天來的早,娘娘已在裏頭等著呢。還是西暖閣房裏,夫人自管過去便是。”趙氏是走熟了的,也不用人引,跨進宮門穿了回廊往西去了。文喜見著秋實,雖則隻是個低階宮女,且兩宮的主子頗有些水火的意思,但到底是坤寧宮裏打發出來的人,也不敢怠慢,讓進了自己住處,親手倒了茶拿了點心,又喊了兩個宮女相陪,才往西暖閣去伺候不提。
那趙氏一路走至西暖閣前,文樂打起了軟簾,報道:“嫂夫人來了。”裏頭隻聽貴妃懶懶的道:“就請進來罷。”趙氏便邁步進門,就見貴妃正歪在她素日常躺的那張紅木湘妃塌上,一旁墜兒正跪著給錘腿。看見自家嫂子進來,貴妃也不動彈,隻口裏說道:“嫂子來了,文樂給嫂子讓座上茶。”趙氏知文樂是貴妃身邊的大宮女,哪敢讓她伺候,忙道:“我都來了這麽多回了,都是慣熟了的,娘娘就不必叫大姑娘勞動了。”說著,自家便在一旁的雞翅木方杌上坐了。文樂又端了六安茶上來,姑嫂兩個說話。
貴妃便隨口問了些家裏事由,兄侄安好等語。趙氏一一回了,又試著笑道:“如今娘娘的侄女兒琳兒也大了,明年就十五了。我同老爺商議著,宮裏本是今年該選秀的,逢著皇上娶皇後就推了,明年是必是要選的。就思忖著,想把琳兒也送進來,就問問娘娘的意思。”說著,趙氏便拿眼睛看著貴妃的臉色,見她麵現不虞之色,忙道:“老爺也是說,宮裏如今有了皇後,咱家也再送個人進來,幫襯著娘娘。”
貴妃就坐了起來,張口說道:“你們真是糊塗!這兒是什麽好地方,你們還要送人進來!你們一個個隻靠著我掙前程,外頭隻瞧著我做這個貴妃風光,哪裏知道這裏頭的難處!前頭皇上有多少寵妃愛婢,我一個個的壓了她們下去,好容易的麽?且如今宮裏又抬了位皇後進來,你們別瞧著她年紀不大,那心思比芝麻粒兒還小,心眼又多。同她姐姐宸妃,整日裏隻盯著我,抓我的錯處。她又極得皇上寵愛,又是正宮娘娘,我尚自頭疼,琳兒才多大你們就要送她進來,是要她進來送命麽?”
說著,貴妃冷冷一笑,又道:“我知道你們心裏什麽主意,想是看著我年紀大了,怕攏不住聖心,又見著皇宮裏來了個皇後,恐沒了倚靠。琳兒又是丫頭養下的,連正經姨娘都算不上,你們也不將她當自己女兒看待。送她進來,她若好時,你們跟著風光。她若敗了,你們就丟了她,脖子一縮死活隨了她去了。我告訴你們,隻要我在這位上坐一日,你們就休想打這個主意!”
一席話說得趙氏臉上掛不住了,她在家裏是受人捧慣了的,又是個會撒潑使刁的,就是趙同鈺也讓著她,哪裏受得了這個?隻是忌憚著貴妃的身份,自己兒子的前程又靠著她,當下隻得忍氣吞聲道:“不過是替娘娘打算,怕娘娘一個人孤立難支,哪有別的意思?娘娘多心了。”貴妃鼻子裏哼了一聲,道:“各自心裏打什麽主意,咱們都心知肚明,再不要說這話!我便是要人來幫襯,自會物色人選,便是要從外頭弄,也少不得對你們說,你們也不必亂打什麽主意。我的意思,咱們家的孩子,是再不能進這鬼地方了。”
趙氏見貴妃心意已決,隻得罷了,低頭喝了兩口茶水。因著心裏還念叨著一件事,她本是存不住心事的人,麵上不免就帶了出來。貴妃瞧見了,便問道:“還有什麽事說?”趙氏便說道:“還有一樁小事,本不該對娘娘說。娘娘既問了,我也少不得說了。妾身隻想著,娘娘的侄兒如今做那個縣令,官位高低倒在其次,隻是下在縣裏頭,離家太遠。他自小沒離開過家門的,在外頭怕飲食不慣,弄出什麽病來。小孩兒家又沒見過什麽世麵,再撞出什麽禍來怎好?故而我心裏想著……”
貴妃不待她說完,便打斷了她話頭道:“罷罷罷,再不要提這個!文廣那烏紗帽怎麽來的,你又不是不清楚,他肚子裏是有真才實學的?若是真有,也不必咱們費那麽些功夫了。他進了京,皇上哪日高興了,叫到跟前去問上幾句。咱們一家子的命還要不要了?且俗話說京官不如外放,這京城裏的大小官員還想著往外頭去,他去了反倒想回來?依著我的意思,他還是好好的在那臨朐縣做他的縣令,好多著呢。”趙氏聞言,低頭想了一會兒,才道:“娘娘既恁般說,就照著娘娘的意思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