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夫人去了,皇後同宸妃一道攜手,又回屋裏說話。文燕進來報道:“今日進宮的三位夫人都已出宮,本是該麵辭娘娘的。隻是娘娘卻才陪著夫人說話,奴婢就依著娘娘的意思打發了。”蕭清婉頷首道:“知道了,下去罷。”
一時明月又上來換了茶果,宸妃便道:“之前我說的話,妹妹是沒聽進去呢。”蕭清婉問道:“姐姐說的是哪句?”宸妃道:“我叫妹妹少要理會前朝的事兒,妹妹如今不僅理會,竟還就插手了,可不是沒聽進去麽?”蕭清婉道:“是榮王妃自己說與我聽的,這話既傳到我耳朵裏,我少不得要多想想了。在家時有時聽父親說起,榮親王此人早年頗得先帝眷顧,又能征善戰,若不是後來出了幾樁事情,如今那龍座上是誰坐著,都還是未知。也因此,此人頗有些尾大不掉,為著當年父親力挺太子登基之事,榮王府同咱們蕭家素來交情冷淡,為著皇上為著母家,我自然都要多忖度忖度了。”
宸妃歎道:“即便如此,這事兒丟著不說,他們自己也會去跟皇上提,你又何必上趕著去說?還是我那日說的,斷不要讓皇上覺得你的心野了。皇上還沒登基前,榮親王的生母,前皇貴妃徐氏明裏暗裏不知使了多少絆子。為著這個的緣故,皇上十分忌諱後宮幹政的。妹妹如今聖寵優渥,別忘了分寸,觸了皇上心頭的忌諱,反倒惹的皇上厭惡。”蕭清婉聽了這話,心中不樂,隻隨口道:“姐姐說的,我心裏都明白。”一語未了,就覺得身上有些燥,隨手推開了窗子,見著外頭風和日麗,滿院的宮人正灑掃落葉,又說道:“陪著人說了一日的話,坐的腿也僵了,今日外頭天氣溫和,咱們出去走走?”宸妃瞧著皇後神色,便知這個妹妹是沒聽進去。但如今她是皇後,自己是嬪妃,又不能十分說教,隻得在心內暗自憂慮,口裏應道:“也好,就出去走走。”
二人說定,蕭清婉便命穆秋蘭去傳了一應相隨的宮人,預備了各樣物事,同宸妃到內室重新整理了妝容,就一道出了坤寧宮。
出了坤寧門,因著蕭清婉說起想去瞧瞧梁美人,二人便信步往西,一路閑話而去。
才走過禦花園,蕭清婉正瞧著道邊晚開的野花,便指著對宸妃道:“姐姐你瞧,這道邊的野花兒倒也有些野趣兒,別有一番風致呢。”宸妃順她手指望去,果然一朵白色小花長在一株樹下,矮矮小小的,瑟瑟西風之中,頗有些楚楚可憐的意味。就順口道:“這些小花兒小草兒,初時看著是壓在樹底下,見不著太陽,怪可憐見兒的。可也別小瞧了它們,如有一日得見天日,又給足了雨露,長勢旺了,能遮的樹也看不見了呢。”蕭清婉聽著,就笑了,道:“那就要留心看好這些花木,該修的修該除的除。”
兩人口裏說著話,蕭清婉猛可的瞧見一株樹底下影著一個人,便對身後侍奉的明月道:“去瞧瞧是誰在那兒,如此不懂禮數?”明月依言過去,喝了那人出來,就到了皇後跟前。
那人走上前來,哆嗦著跪在了地上,頭埋的低低的,抖如篩糠一般,口裏說道:“奴……奴婢……叩、叩見皇後娘娘、宸妃娘娘。”蕭清婉問道:“你叫什麽?在何處當差?是誰的手下?見了本宮同宸妃過來,不知避讓亦不上前參拜,究竟是誰教的你規矩?”說著,又添了一句“抬起頭來說話。”那宮女便微微抬起臉龐,二人見她左不過十三四歲,身量未足,巴掌大的小臉嚇得慘白,隻聽她道:“奴婢賤名玉蟬,是齊禦女身邊伺候的宮女。因著心裏想著一件事,隻顧低頭走路,沒瞧見二位娘娘過來,待看見時已是不及了。奴婢慌了神就躲在樹下,並非有意衝撞二位娘娘。”
蕭清婉原本心中便有些不自在,為著先前養心殿的事兒,滿心裏是想拿著誰做做文章,偏生一時沒抓著個人,今日這玉蟬倒正好撞上。本要發落,但聽她說起竟是齊禦女身邊的人,心裏便暗忖道:處置了她不算什麽,倒沒得讓人說我欺淩失勢的嬪妃。又思及齊禦女本和貴妃走得近,或者知道些什麽,便又隨口問道:“什麽大不了的事兒,竟連這麽些人也瞧不見了?”那玉蟬揉著兩隻眼睛,道:“回皇後娘娘,是天氣涼了,往年這個時候,內侍省都已將各位主子份例裏的過冬衣物送到各自住處了。隻是我們主子那裏,總不見個訊息,初時隻道是沒放。奴婢往旁的主子院子裏打聽了,才知道是早已送了,偏就齊禦女那兒沒有。主子急了,就打發奴婢去內侍省討要。奴婢去了幾回,張公公的麵是見不著了,他手底下那班太監公公左推不得閑右推沒有空,總是吃他們勒掯。今日奴婢又去,想是他們不耐煩了,吃他們訕了幾句,還將奴婢的主子也裹了進去。奴婢要不著東西,又怕主子發愁過冬,隻在心裏作難,故而沒瞧見二位娘娘。”
蕭清婉聽她口齒伶俐,倒不似才見時那般畏縮了,心裏盤算了一番,就道:“本宮本是要罰你的,但有這個緣故在,本宮憫你忠心為主,就先饒了你這一遭,記在本宮這裏。你且回去罷,告訴你們主子,叫她不要慌。”那玉蟬得了皇後口裏話,忙不迭的謝恩告去。待她去遠了,宸妃方才道:“娘娘這意思,竟是想幫幫齊禦女了?”蕭清婉笑道:“也說不上幫,隻是她到底還算是皇上的人,該是個什麽樣子就是個什麽樣子。本宮心裏雖是惱她先前相助貴妃,但這事兒既是事關宮規,本宮說不得就要管一管了。再者……”她言至此處,忽然頓了。宸妃也悟出來其內的意思,見著眼前這麽多人,不好說話,便道:“娘娘既然心內有處,嬪妾自然不好過問。”說著,就帶了過去。
一眾人走至梁美人所宿的延春閣,不想蘇修媛也在,眾人見禮過,推皇後坐了首座,就各自落座說話。
蕭清婉見這延春閣是個明二暗三的夾層樓閣——外頭瞧著是兩層,裏頭卻暗夾著第三層,內裏多有間隔,迂回轉繞,若無熟人相引領,初至此次竟要迷路。又見著樓裏隻梁美人一人居住,便即笑道:“梁美人這住處,當真幽靜,尋常住著時或覺冷僻了些,如今倒正好養胎。”梁美人連忙道:“先前邱氏同嬪妾同宿一宮,隻是後來她出了事兒遷了出去,就再沒姐妹進來住的。想是大家夥兒嫌這地方晦氣。”蘇修媛接口道:“妹妹這話就不通了,這皇宮是自打高祖皇帝建國時就有的,傳到如今已過了多少代了,試問哪座宮室沒出過廢人?那是她們自己不好,與住處有什麽相幹?”宸妃笑道:“蘇修媛今日興致好,一氣兒說了這麽多話呢。”
眾人說話,宮女將茶水送了上來,隻梁美人的是安胎藥,旁人都是一色的六安瓜片。蕭清婉看著茶水,蹙眉道:“這瓜片性子最寒,如今天也涼了,梁美人還吃這個麽?”梁美人麵上一紅,道:“娘娘有所不知,是皇上見嬪妾有了身孕,說不宜飲茶,怕傷了胎,親自下了旨少讓內侍省的往這兒送茶葉,這還是嬪妾有身孕前收著的。”蕭清婉就笑了笑,道:“本宮倒是忘了。”語畢,便將手裏的盞子放在了一旁的桌上。梁美人見著皇後不吃茶,心裏有些惴惴的。卻聽蘇修媛又道:“宸妃娘娘有所不知,嬪妾是最聽不得這些話的。自己不好了,就胡亂賴在物件上,卻不思量自己的緣故。那有福氣的人,是得上天庇佑的,在哪兒是好的,那沒福氣的隻是沒福。”說著,又兩隻眼睛望著皇後,笑道:“如今這宮裏最有福氣的人當屬皇後娘娘了,若非娘娘尊貴獨居一宮,嬪妾還真像賴在娘娘身邊,沾沾娘娘的福氣呢。”
蕭清婉聽她這話似有弦外之音,便微笑道:“蘇修媛的嘴真是抹了蜜一般,本宮倒不知說什麽好了。能侍奉皇上,自然咱們大夥都是有福氣的。”一語帶過,不接她這話。一旁宸妃看著梁美人的腰身,道:“梁美人該是有了五個月的身子罷?腰上倒不算太顯。”梁美人道:“還是前兒讓她們給放寬了腰上的尺寸,想是嬪妾素來瘦削的緣故。”宸妃笑道:“梁美人是個瘦美人,這肚子裏的孩子竟也是個瘦小的呢。”說著,大夥都笑了。
蘇修媛見皇後不理她的話頭,心內發急,便徑直開口道:“皇後娘娘,嬪妾有一事相求。”蕭清婉道:“你且說來聽聽。”蘇修媛道:“卻才說娘娘雖有福氣,但娘娘身份尊貴,嬪妾難以親近。嬪妾是福薄之人,想沾沾貴人的福氣。如今梁妹妹見懷著龍胎,這自然也是一等一的福氣。且她這兒又僻靜,沒個人氣兒的,嬪妾想求娘娘一個恩典,恩準嬪妾搬來同梁妹妹作伴。一來沾沾梁妹妹的福氣,二來也解解她這兒的冷清。”蕭清婉心內暗暗冷笑,又瞧梁美人隻怔怔的,就淡淡道:“你這想法倒是好,隻是你問過梁美人了麽?”蘇修媛才待開口,蕭清婉又道:“便是梁美人答應了,她見懷著身孕,非同小可。既是先前皇上並沒說讓誰搬過來,本宮也不敢擅自做主。若是本宮放了話,讓你遷來,將來沒事便罷,若有些什麽,咱們誰擔得起這個幹係?依著本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罷了。或者待皇上回來,蘇修媛自去求了皇上?”蘇修媛聽了,心裏雖是頹喪,口裏還是說道:“娘娘說的是,是嬪妾思慮不周。”
眾人又坐了一刻,說了些暖人的話,蕭清婉便起身辭去,宸妃與蘇修媛便也說離去。
梁美人送眾人走至院內,忽有她平日裏的貼身宮女紅兒手裏捧著一個笸籮從外頭進來。避讓不及,隻得下拜行禮。蕭清婉道了平身,又看那笸籮裏盡是些雜色的綢緞,隻是零零碎碎沒個整樣兒,就問道:“你收這些邊角料做什麽?可是日常缺了布匹綢緞?”梁美人連忙道:“皇上同娘娘連日賞賜,嬪妾哪裏還缺呢?這是裁剪下來的,丟了又怪可惜的,嬪妾心裏就想著待孩子生下來,粘個鞋麵什麽的。橫豎一個小人兒家,也用不了整匹的緞子。”說著,又對紅兒道:“你把笸籮端到後頭去,讓杏兒收拾,你就到屋裏去聽候吩咐。”說著,就送了皇後出去。
蕭清婉同蘇修媛是沒話可說的,走到路口就先打發了蘇修媛去了,便一麵走一麵笑道:“這蘇修媛竟忽然想出來要同梁美人一道住,不知道在打什麽鬼主意。”言畢,卻不見宸妃的動靜,就轉頭望去。卻見宸妃低著頭,悶悶不樂,便問道:“姐姐這是怎麽了?”宸妃輕歎了一聲,道:“沒什麽,隻是方才瞧著梁美人那樣子,就想起來去年我懷著身孕的情形,心裏不痛快。”蕭清婉心中微動,就握了宸妃的手,道:“姐姐還年輕,將來還是會有的。”宸妃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兩人行至岔路口就分了手。蕭清婉徑自回宮,才坐定就傳了李明貴進來,道:“你去內侍省,傳本宮口諭,叫張福全即刻把齊禦女的冬衣送去,不得耽擱。若是再讓本宮打聽出來,他克扣哪個妃嬪的份例,本宮定然稟明皇上,決不輕縱。”李明貴應諾去了,不一時就回來,言事都辦妥了,張福全親自送了衣物過去,還要過來請罪。蕭清婉已是疲乏了,不願見人,就讓李明貴出去打發了。
到夜間,蕭清婉將那之前做的鞋翻出來,繡了幾針,就覺著眼睛澀的厲害,便收拾了睡下。躺在床上,卻又一時睡不著,心裏盤算了好幾件事,才慢慢睡去。
翌日,皇帝不在宮裏,丟的滿宮女人都閑靜了,一日無事。到了第三日,因著無事,蕭清婉便比平日多睡了半個時辰,才吃早飯,卻聽外頭院裏一人大聲道:“娘娘在用早膳,什麽天大的事情,也得等娘娘吃過了早飯再來回。”蕭清婉認出這聲音是絳紫,心中起疑,就對穆秋蘭道:“你去看看,出了什麽事兒。”穆秋蘭去了,半晌功夫才回來,道:“是掖庭局的人,娘娘還是先用早膳罷。”蕭清婉見她言語支吾,疑竇更深,就放了手裏的筷子,道:“且先說是什麽事?”穆秋蘭見狀,隻得道:“有人來報,說——齊禦女死了。”
一時明月又上來換了茶果,宸妃便道:“之前我說的話,妹妹是沒聽進去呢。”蕭清婉問道:“姐姐說的是哪句?”宸妃道:“我叫妹妹少要理會前朝的事兒,妹妹如今不僅理會,竟還就插手了,可不是沒聽進去麽?”蕭清婉道:“是榮王妃自己說與我聽的,這話既傳到我耳朵裏,我少不得要多想想了。在家時有時聽父親說起,榮親王此人早年頗得先帝眷顧,又能征善戰,若不是後來出了幾樁事情,如今那龍座上是誰坐著,都還是未知。也因此,此人頗有些尾大不掉,為著當年父親力挺太子登基之事,榮王府同咱們蕭家素來交情冷淡,為著皇上為著母家,我自然都要多忖度忖度了。”
宸妃歎道:“即便如此,這事兒丟著不說,他們自己也會去跟皇上提,你又何必上趕著去說?還是我那日說的,斷不要讓皇上覺得你的心野了。皇上還沒登基前,榮親王的生母,前皇貴妃徐氏明裏暗裏不知使了多少絆子。為著這個的緣故,皇上十分忌諱後宮幹政的。妹妹如今聖寵優渥,別忘了分寸,觸了皇上心頭的忌諱,反倒惹的皇上厭惡。”蕭清婉聽了這話,心中不樂,隻隨口道:“姐姐說的,我心裏都明白。”一語未了,就覺得身上有些燥,隨手推開了窗子,見著外頭風和日麗,滿院的宮人正灑掃落葉,又說道:“陪著人說了一日的話,坐的腿也僵了,今日外頭天氣溫和,咱們出去走走?”宸妃瞧著皇後神色,便知這個妹妹是沒聽進去。但如今她是皇後,自己是嬪妃,又不能十分說教,隻得在心內暗自憂慮,口裏應道:“也好,就出去走走。”
二人說定,蕭清婉便命穆秋蘭去傳了一應相隨的宮人,預備了各樣物事,同宸妃到內室重新整理了妝容,就一道出了坤寧宮。
出了坤寧門,因著蕭清婉說起想去瞧瞧梁美人,二人便信步往西,一路閑話而去。
才走過禦花園,蕭清婉正瞧著道邊晚開的野花,便指著對宸妃道:“姐姐你瞧,這道邊的野花兒倒也有些野趣兒,別有一番風致呢。”宸妃順她手指望去,果然一朵白色小花長在一株樹下,矮矮小小的,瑟瑟西風之中,頗有些楚楚可憐的意味。就順口道:“這些小花兒小草兒,初時看著是壓在樹底下,見不著太陽,怪可憐見兒的。可也別小瞧了它們,如有一日得見天日,又給足了雨露,長勢旺了,能遮的樹也看不見了呢。”蕭清婉聽著,就笑了,道:“那就要留心看好這些花木,該修的修該除的除。”
兩人口裏說著話,蕭清婉猛可的瞧見一株樹底下影著一個人,便對身後侍奉的明月道:“去瞧瞧是誰在那兒,如此不懂禮數?”明月依言過去,喝了那人出來,就到了皇後跟前。
那人走上前來,哆嗦著跪在了地上,頭埋的低低的,抖如篩糠一般,口裏說道:“奴……奴婢……叩、叩見皇後娘娘、宸妃娘娘。”蕭清婉問道:“你叫什麽?在何處當差?是誰的手下?見了本宮同宸妃過來,不知避讓亦不上前參拜,究竟是誰教的你規矩?”說著,又添了一句“抬起頭來說話。”那宮女便微微抬起臉龐,二人見她左不過十三四歲,身量未足,巴掌大的小臉嚇得慘白,隻聽她道:“奴婢賤名玉蟬,是齊禦女身邊伺候的宮女。因著心裏想著一件事,隻顧低頭走路,沒瞧見二位娘娘過來,待看見時已是不及了。奴婢慌了神就躲在樹下,並非有意衝撞二位娘娘。”
蕭清婉原本心中便有些不自在,為著先前養心殿的事兒,滿心裏是想拿著誰做做文章,偏生一時沒抓著個人,今日這玉蟬倒正好撞上。本要發落,但聽她說起竟是齊禦女身邊的人,心裏便暗忖道:處置了她不算什麽,倒沒得讓人說我欺淩失勢的嬪妃。又思及齊禦女本和貴妃走得近,或者知道些什麽,便又隨口問道:“什麽大不了的事兒,竟連這麽些人也瞧不見了?”那玉蟬揉著兩隻眼睛,道:“回皇後娘娘,是天氣涼了,往年這個時候,內侍省都已將各位主子份例裏的過冬衣物送到各自住處了。隻是我們主子那裏,總不見個訊息,初時隻道是沒放。奴婢往旁的主子院子裏打聽了,才知道是早已送了,偏就齊禦女那兒沒有。主子急了,就打發奴婢去內侍省討要。奴婢去了幾回,張公公的麵是見不著了,他手底下那班太監公公左推不得閑右推沒有空,總是吃他們勒掯。今日奴婢又去,想是他們不耐煩了,吃他們訕了幾句,還將奴婢的主子也裹了進去。奴婢要不著東西,又怕主子發愁過冬,隻在心裏作難,故而沒瞧見二位娘娘。”
蕭清婉聽她口齒伶俐,倒不似才見時那般畏縮了,心裏盤算了一番,就道:“本宮本是要罰你的,但有這個緣故在,本宮憫你忠心為主,就先饒了你這一遭,記在本宮這裏。你且回去罷,告訴你們主子,叫她不要慌。”那玉蟬得了皇後口裏話,忙不迭的謝恩告去。待她去遠了,宸妃方才道:“娘娘這意思,竟是想幫幫齊禦女了?”蕭清婉笑道:“也說不上幫,隻是她到底還算是皇上的人,該是個什麽樣子就是個什麽樣子。本宮心裏雖是惱她先前相助貴妃,但這事兒既是事關宮規,本宮說不得就要管一管了。再者……”她言至此處,忽然頓了。宸妃也悟出來其內的意思,見著眼前這麽多人,不好說話,便道:“娘娘既然心內有處,嬪妾自然不好過問。”說著,就帶了過去。
一眾人走至梁美人所宿的延春閣,不想蘇修媛也在,眾人見禮過,推皇後坐了首座,就各自落座說話。
蕭清婉見這延春閣是個明二暗三的夾層樓閣——外頭瞧著是兩層,裏頭卻暗夾著第三層,內裏多有間隔,迂回轉繞,若無熟人相引領,初至此次竟要迷路。又見著樓裏隻梁美人一人居住,便即笑道:“梁美人這住處,當真幽靜,尋常住著時或覺冷僻了些,如今倒正好養胎。”梁美人連忙道:“先前邱氏同嬪妾同宿一宮,隻是後來她出了事兒遷了出去,就再沒姐妹進來住的。想是大家夥兒嫌這地方晦氣。”蘇修媛接口道:“妹妹這話就不通了,這皇宮是自打高祖皇帝建國時就有的,傳到如今已過了多少代了,試問哪座宮室沒出過廢人?那是她們自己不好,與住處有什麽相幹?”宸妃笑道:“蘇修媛今日興致好,一氣兒說了這麽多話呢。”
眾人說話,宮女將茶水送了上來,隻梁美人的是安胎藥,旁人都是一色的六安瓜片。蕭清婉看著茶水,蹙眉道:“這瓜片性子最寒,如今天也涼了,梁美人還吃這個麽?”梁美人麵上一紅,道:“娘娘有所不知,是皇上見嬪妾有了身孕,說不宜飲茶,怕傷了胎,親自下了旨少讓內侍省的往這兒送茶葉,這還是嬪妾有身孕前收著的。”蕭清婉就笑了笑,道:“本宮倒是忘了。”語畢,便將手裏的盞子放在了一旁的桌上。梁美人見著皇後不吃茶,心裏有些惴惴的。卻聽蘇修媛又道:“宸妃娘娘有所不知,嬪妾是最聽不得這些話的。自己不好了,就胡亂賴在物件上,卻不思量自己的緣故。那有福氣的人,是得上天庇佑的,在哪兒是好的,那沒福氣的隻是沒福。”說著,又兩隻眼睛望著皇後,笑道:“如今這宮裏最有福氣的人當屬皇後娘娘了,若非娘娘尊貴獨居一宮,嬪妾還真像賴在娘娘身邊,沾沾娘娘的福氣呢。”
蕭清婉聽她這話似有弦外之音,便微笑道:“蘇修媛的嘴真是抹了蜜一般,本宮倒不知說什麽好了。能侍奉皇上,自然咱們大夥都是有福氣的。”一語帶過,不接她這話。一旁宸妃看著梁美人的腰身,道:“梁美人該是有了五個月的身子罷?腰上倒不算太顯。”梁美人道:“還是前兒讓她們給放寬了腰上的尺寸,想是嬪妾素來瘦削的緣故。”宸妃笑道:“梁美人是個瘦美人,這肚子裏的孩子竟也是個瘦小的呢。”說著,大夥都笑了。
蘇修媛見皇後不理她的話頭,心內發急,便徑直開口道:“皇後娘娘,嬪妾有一事相求。”蕭清婉道:“你且說來聽聽。”蘇修媛道:“卻才說娘娘雖有福氣,但娘娘身份尊貴,嬪妾難以親近。嬪妾是福薄之人,想沾沾貴人的福氣。如今梁妹妹見懷著龍胎,這自然也是一等一的福氣。且她這兒又僻靜,沒個人氣兒的,嬪妾想求娘娘一個恩典,恩準嬪妾搬來同梁妹妹作伴。一來沾沾梁妹妹的福氣,二來也解解她這兒的冷清。”蕭清婉心內暗暗冷笑,又瞧梁美人隻怔怔的,就淡淡道:“你這想法倒是好,隻是你問過梁美人了麽?”蘇修媛才待開口,蕭清婉又道:“便是梁美人答應了,她見懷著身孕,非同小可。既是先前皇上並沒說讓誰搬過來,本宮也不敢擅自做主。若是本宮放了話,讓你遷來,將來沒事便罷,若有些什麽,咱們誰擔得起這個幹係?依著本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罷了。或者待皇上回來,蘇修媛自去求了皇上?”蘇修媛聽了,心裏雖是頹喪,口裏還是說道:“娘娘說的是,是嬪妾思慮不周。”
眾人又坐了一刻,說了些暖人的話,蕭清婉便起身辭去,宸妃與蘇修媛便也說離去。
梁美人送眾人走至院內,忽有她平日裏的貼身宮女紅兒手裏捧著一個笸籮從外頭進來。避讓不及,隻得下拜行禮。蕭清婉道了平身,又看那笸籮裏盡是些雜色的綢緞,隻是零零碎碎沒個整樣兒,就問道:“你收這些邊角料做什麽?可是日常缺了布匹綢緞?”梁美人連忙道:“皇上同娘娘連日賞賜,嬪妾哪裏還缺呢?這是裁剪下來的,丟了又怪可惜的,嬪妾心裏就想著待孩子生下來,粘個鞋麵什麽的。橫豎一個小人兒家,也用不了整匹的緞子。”說著,又對紅兒道:“你把笸籮端到後頭去,讓杏兒收拾,你就到屋裏去聽候吩咐。”說著,就送了皇後出去。
蕭清婉同蘇修媛是沒話可說的,走到路口就先打發了蘇修媛去了,便一麵走一麵笑道:“這蘇修媛竟忽然想出來要同梁美人一道住,不知道在打什麽鬼主意。”言畢,卻不見宸妃的動靜,就轉頭望去。卻見宸妃低著頭,悶悶不樂,便問道:“姐姐這是怎麽了?”宸妃輕歎了一聲,道:“沒什麽,隻是方才瞧著梁美人那樣子,就想起來去年我懷著身孕的情形,心裏不痛快。”蕭清婉心中微動,就握了宸妃的手,道:“姐姐還年輕,將來還是會有的。”宸妃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兩人行至岔路口就分了手。蕭清婉徑自回宮,才坐定就傳了李明貴進來,道:“你去內侍省,傳本宮口諭,叫張福全即刻把齊禦女的冬衣送去,不得耽擱。若是再讓本宮打聽出來,他克扣哪個妃嬪的份例,本宮定然稟明皇上,決不輕縱。”李明貴應諾去了,不一時就回來,言事都辦妥了,張福全親自送了衣物過去,還要過來請罪。蕭清婉已是疲乏了,不願見人,就讓李明貴出去打發了。
到夜間,蕭清婉將那之前做的鞋翻出來,繡了幾針,就覺著眼睛澀的厲害,便收拾了睡下。躺在床上,卻又一時睡不著,心裏盤算了好幾件事,才慢慢睡去。
翌日,皇帝不在宮裏,丟的滿宮女人都閑靜了,一日無事。到了第三日,因著無事,蕭清婉便比平日多睡了半個時辰,才吃早飯,卻聽外頭院裏一人大聲道:“娘娘在用早膳,什麽天大的事情,也得等娘娘吃過了早飯再來回。”蕭清婉認出這聲音是絳紫,心中起疑,就對穆秋蘭道:“你去看看,出了什麽事兒。”穆秋蘭去了,半晌功夫才回來,道:“是掖庭局的人,娘娘還是先用早膳罷。”蕭清婉見她言語支吾,疑竇更深,就放了手裏的筷子,道:“且先說是什麽事?”穆秋蘭見狀,隻得道:“有人來報,說——齊禦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