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綿聞聽這話,倒是正合心意,連忙說道:“皇上此議甚好,就這樣辦罷。(..tw無彈窗廣告)”贏縕又笑道:“就怕人說不合規矩。朕年輕,朝上恐難以服眾。”贏綿當即說道:“皇上便是皇上,若誰敢不遵皇上的吩咐,那便是大不敬之罪。何況,皇上此舉乃為江山社稷著想,並非圖一己私利,卻有何不妥?”贏縕笑道:“二哥既是這等說,此事便交予二哥辦了。朕未親政,倒也不好親自下旨。朕少不經事,日常若有什麽不到之處,還望二哥多多提點。萬萬不要因著君臣之分,便生顧忌。”贏綿連稱不敢,贏縕想了一回,方才又道:“那徐桐好歹也算為朝廷效勞了一世,偌大一把年紀了,就不要重辦了。”贏綿道:“既是皇上開口,臣自然記著。”言畢,又坐了一回,便領命去了。
他出了養心殿,又往文華殿中辦公,因不見蕭鼎仁的蹤影,尋人問過方知是告了病假,暗笑了幾聲老狐狸,倒也並不放在心上。當下,便同一眾閣老辦了一日的公,到得傍晚宮門下鑰時分,方才出宮回府。
才回至府上,到書房坐了片時,門人便報傳司徒統領來訪。
他二人是見熟了的,更不另尋別地,便使下人將司徒仲引進書房。丫鬟端了茶水上來,賓主二人坐了說話。
那司徒仲端起茶碗,見其中雪芽直豎,如蘭似雪,抿了一口,但覺味醇香異,餘芳滿口,不禁笑道:“這樣上等的日鑄雪芽,如今也隻王爺這裏才能吃著了。便是太後皇帝那裏,也隻是略充的過就罷了。”贏綿笑了笑,說道:“這話外人跟前,卻不要提起。”司徒仲擺了擺手,不以為意道:“這卻有什麽,現下還有誰敢多嘴不成!”又說道:“驍騎尉的黃胖子,因他家孩子年歲也漸漸大了,要入伍混個前程,四處托了人來說。我本不想理會,奈何又是多年的交情,倒不好駁回去。我便來問問王爺,之前王爺說的那樁事,可還能成麽?聽聞那些文臣們都頗有微詞。”贏綿笑道:“你知道我是素來不將這些酸儒放在眼中的,徐桐那老賊在朝上同本王廝鬧了一場,然而那又怎樣?如今本王還在這裏坐著,他卻落了個下獄成囚的境地。(..tw無彈窗廣告)但那事倒生了些變故,武舉一途是不成了,卻有別法可想。”言罷,便將今日養心殿內皇帝所言講了一遍,又說道:“你明兒就把冊子送來罷。原本我是想著略遮一遮人眼,既有皇帝嘴裏的話,那就放手安插便了。若有人說話,便盡推在皇帝身上就是。”
司徒仲聞聽,亦點頭道:“如此也好,正好少費些手腳。”又笑道:“這小皇帝怎麽忽然轉了性兒,往日裏可是倔強的緊,今兒倒是恭敬起來了。”贏綿亦笑道:“想必是昨日瞧見朝上的情形,心生畏懼也未為可知。”司徒仲卻道:“心生畏懼也是有的,然而在下卻覺著,這隻怕是太後教授的。”贏綿聽聞此語,不置可否,隻端起茶碗輕啜。司徒仲又道:“這兩年裏,朝中形勢麵上瞧著風平浪靜,底下實則暗流湧動。那小皇帝不過是個阿鬥,全仗著幾個老臣並太後在後頭撐著。當年若不是安親王並章唐兩家領兵死保,又哪裏輪得到他來做皇帝!這幾年安親王避了出去,那兩家長輩也都退了,家中正值青黃不接,倒是個大好時機,王爺怎麽就是不見下狠手?”
贏綿靜了半晌,方才淡淡說道:“你說的輕鬆,哪裏有這般容易?倘或他們盡是些坐以待斃之輩,也就到不了今日了。”說畢,略停了停,便岔了話問道:“聽聞弟妹又有了?倒是可喜可賀。”司徒仲見他不肯再說,隻得說道:“已四個月了,大約是明年三月裏的事情。家中已有兩兒一女,這一個就不拘是個什麽罷。”又笑問道:“王爺膝下倒是略嫌單薄了。”贏綿搖頭道:“這兒女福分皆看天意,我是不大在這上頭著意的。”說畢,又說了幾句閑話,看看天色將晚,便留司徒仲吃了晚飯再走。然而司徒仲因家中妻子身懷有孕,放心不下,推辭去了。
贏綿便在書房裏自用了晚飯,心中惦記著兒子,便到那周五兒的屋子裏去瞧了瞧。
其時,因孩子有些發熱,吃過藥便睡在炕上。周氏在一旁坐著,同丫鬟婆子說些閑話。見贏綿進來,也不動身,隻說道:“王爺回來了。”
贏綿走到炕前,看了一回,問道:“孩子好些了?”周氏聽見他提孩子,鼻子裏哼了一聲,說道:“虧得王爺還記得孩兒!這兩日孩子發熱,我急得跟什麽似的,直在家裏團團轉。王爺倒是出門出的灑脫,但出去不到日落不回來的,倒放心!”贏綿說道:“這不是朝廷事多繁忙,我也走不脫身麽。何況,不是請了太醫麽?”周氏聽見,拉長了臉,向他說道:“王爺是一家之主,出了這樣的事,王爺不在家,叫我一個沒腳的婦人在家裏拿主意,王爺倒真說得出口!”說著,又哼笑了兩聲,說道:“我瞧也不是什麽朝事繁忙,是那太後那邊需得王爺親身過去伺候才是正理!聽聞太後生得年輕貌美,才二十來歲的人,哪裏守的住?王爺又時常出入宮廷,你們倒正好……”還不待她說完,贏綿便喝道:“滿嘴裏胡唚些什麽,還不快住口!太後也是你能詆毀的麽?!傳揚出去可還了得?!”那周氏已為他寵壞了,又替他生下了兒子,見他斥責,當麵撒起潑來,就說道:“你們做得出,就別怕別人說!王爺見天在宮裏過夜,這話外頭早就傳遍了,還怕多一個人說去不成!到明日太後替王爺再生個小兒的,也不知管皇帝叫哥哥還是叫叔叔!”
贏綿聽得暴跳如雷,上去便打了周氏兩記耳光。那周氏便將身一矮,蹲在地下,扯發撕衣大鬧起來。周圍的丫鬟婆子上來哄勸,贏綿見鬧得不成樣子,便拂袖去了。
待出了門,又嫌那書房冷落,將步子一轉,去了胡氏的屋子。
那胡氏正在燈下看書,見他進來,連忙迎了上去。又看他臉色不好,也不敢多問,接了衣裳,就在一旁賠小心。兩人燈前一遞一句說了些話,贏綿神色漸緩,說道:“倒是你知書達理,那一個如今當真是不可理喻。一言不合,便要呈刁放潑,同那市井愚婦有何兩樣!”胡氏陪笑說道:“想必是因琤哥兒這幾日身上不好,姐姐心裏煩惱的緣故,王爺也不要往心裏去。”贏綿盛氣兀自不休,說道:“她這幅樣子,怎好支撐門戶,今後家裏的事,你便多管著些罷。”胡氏心頭一喜,麵上也不帶出,陪著贏綿說了些話,便收拾著睡了。
隔日起來,司徒仲果然將名冊送來,贏綿便依著事前商量,借著皇帝的名義,將冊上的人皆安插至軍中各處。又因恐人瞧出端倪,便從旁捏了幾個不相幹人家的子弟進去充數,倒叫這起人白撿了個便宜。這事布置下去,朝野上下,聞聽得並無妨礙了科舉,皆稱皇帝仁慈聖明,便是連那些贏綿的黨徒之中亦有不少人承情——到底是這般來的更名正言順些。倒是於贏綿的非議越發高了。贏綿自來不將文人放在眼內,雖有時聽到幾句,也全不放在心上。
待此事弭平,已過去十多日,孟心蕊的身子也已大安。蕭清婉便打發了人將李敏重接進宮。
李敏進宮,先見了太後,又到壽康宮拜見了宸太妃。宸太妃因一月不見她,便留她坐了,問了問家中情形,寒暄了一回,又見了贏貞、嬴慧兩個公主。這少年姊妹自有一番親密,不知不覺便已至晌午時候。壽康宮開了午膳出來,宸太妃要留她用飯。她恐慈寧宮那邊尋找,便辭謝出來了。
才出了壽康宮大門,還未上轎,迎頭便見贏紀自外頭回來。
贏紀一眼望見她,便快步走來。她也就不忙上轎,立在一邊。
贏紀走上前來,向她微笑道:“敏妹妹來了?怎麽不吃了飯再去?”李敏向後退了一步,屈身作福,口裏低聲道:“三皇子殿下金安。”贏紀神色微暗,問道:“你怎麽不似以往那樣,叫我紀哥哥?”李敏麵上泛紅,說道:“昔日兒童戲語,殿下勿要放在心上。今非昔比,內外有別,臣女不敢僭越。”贏紀卻說道:“你同皇上,怎不見這般拘束?”李敏語塞,一時不曾開口。贏紀便自嘲道:“不錯,我拿什麽比他!”李敏見他當著兩宮宮人的麵,說話這般沒顧忌,心裏暗暗焦急,嘴裏便說道:“殿下快些進去,太妃娘娘擺了飯等著殿下呢。我要回慈寧宮了,去得遲了,隻怕太後娘娘等急了。”說畢,更不待他多言,徑自登車去了。
獨剩贏紀一個,仍在原地立著,癡看了半晌,方才進去。
李敏回至慈寧宮,蕭清婉已擺下午宴,贏縕兄妹三人也都在殿上等她。
東陽公主與七皇子贏紓是一早便見過了的,贏縕卻因才下朝,尚不曾見。當下,這兄妹二人又行禮見過。少年人正是長身的時候,一月未見,這二人皆出落了好些。贏縕便向李敏笑道:“敏妹妹長高了,出落的像那池子裏的荷花,亭亭玉立的。”李敏頰上微微一紅,低頭笑道:“縕哥哥也清俊了好些。”那贏琳琅已漸知人事,看他們兩人這般模樣,便拍手戲謔道:“皇帝哥哥和敏姐姐,兩個人臉紅的像猴屁股呢!”蕭清婉斥道:“姑娘家,怎麽出言這般粗俗!”又笑道:“飯早擺下了,都入席罷。待吃飽了,有多少體己話你們說不得!”說著,便吩咐開宴。
眾人入席,說說笑笑,倒也和樂。贏縕正值少年,日常又隨著師傅習學武藝,食量不淺,須臾功夫便將一碗飯吃盡。李敏瞧見,正要如往日一般,起身接碗替他去盛。誰知,贏縕回頭呼了一聲:“紅月。”便有一名紅衣宮女出列,上前接了碗去。
李敏見那宮女大約十四五歲,生得明媚動人,一雙眼睛甚是靈動,卻不是贏縕往日身側見過的,心中便有些不是滋味。
蕭清婉瞧了出來,便笑道:“這丫頭本在哀家這裏針線上的人,哀家瞧她為人伶俐,又很乖覺,便給了皇帝。”李敏聽說,強笑道:“皇上日常操勞,也須得個穩妥的人來服侍。”贏縕卻毫不知覺,跟著笑道:“紅月很好,機靈能幹,如今朕寢殿裏那些差事,差不多都是她經手了。換旁人來做,便總覺不愜意。還要多謝母後送了她來。”蕭清婉說道:“和你心意便好。”李敏聽了這話,更覺不快,當著眾人跟前又不好現了出來,隻得強打了精神應付,一頓飯吃的甚是怏怏不快。
他出了養心殿,又往文華殿中辦公,因不見蕭鼎仁的蹤影,尋人問過方知是告了病假,暗笑了幾聲老狐狸,倒也並不放在心上。當下,便同一眾閣老辦了一日的公,到得傍晚宮門下鑰時分,方才出宮回府。
才回至府上,到書房坐了片時,門人便報傳司徒統領來訪。
他二人是見熟了的,更不另尋別地,便使下人將司徒仲引進書房。丫鬟端了茶水上來,賓主二人坐了說話。
那司徒仲端起茶碗,見其中雪芽直豎,如蘭似雪,抿了一口,但覺味醇香異,餘芳滿口,不禁笑道:“這樣上等的日鑄雪芽,如今也隻王爺這裏才能吃著了。便是太後皇帝那裏,也隻是略充的過就罷了。”贏綿笑了笑,說道:“這話外人跟前,卻不要提起。”司徒仲擺了擺手,不以為意道:“這卻有什麽,現下還有誰敢多嘴不成!”又說道:“驍騎尉的黃胖子,因他家孩子年歲也漸漸大了,要入伍混個前程,四處托了人來說。我本不想理會,奈何又是多年的交情,倒不好駁回去。我便來問問王爺,之前王爺說的那樁事,可還能成麽?聽聞那些文臣們都頗有微詞。”贏綿笑道:“你知道我是素來不將這些酸儒放在眼中的,徐桐那老賊在朝上同本王廝鬧了一場,然而那又怎樣?如今本王還在這裏坐著,他卻落了個下獄成囚的境地。(..tw無彈窗廣告)但那事倒生了些變故,武舉一途是不成了,卻有別法可想。”言罷,便將今日養心殿內皇帝所言講了一遍,又說道:“你明兒就把冊子送來罷。原本我是想著略遮一遮人眼,既有皇帝嘴裏的話,那就放手安插便了。若有人說話,便盡推在皇帝身上就是。”
司徒仲聞聽,亦點頭道:“如此也好,正好少費些手腳。”又笑道:“這小皇帝怎麽忽然轉了性兒,往日裏可是倔強的緊,今兒倒是恭敬起來了。”贏綿亦笑道:“想必是昨日瞧見朝上的情形,心生畏懼也未為可知。”司徒仲卻道:“心生畏懼也是有的,然而在下卻覺著,這隻怕是太後教授的。”贏綿聽聞此語,不置可否,隻端起茶碗輕啜。司徒仲又道:“這兩年裏,朝中形勢麵上瞧著風平浪靜,底下實則暗流湧動。那小皇帝不過是個阿鬥,全仗著幾個老臣並太後在後頭撐著。當年若不是安親王並章唐兩家領兵死保,又哪裏輪得到他來做皇帝!這幾年安親王避了出去,那兩家長輩也都退了,家中正值青黃不接,倒是個大好時機,王爺怎麽就是不見下狠手?”
贏綿靜了半晌,方才淡淡說道:“你說的輕鬆,哪裏有這般容易?倘或他們盡是些坐以待斃之輩,也就到不了今日了。”說畢,略停了停,便岔了話問道:“聽聞弟妹又有了?倒是可喜可賀。”司徒仲見他不肯再說,隻得說道:“已四個月了,大約是明年三月裏的事情。家中已有兩兒一女,這一個就不拘是個什麽罷。”又笑問道:“王爺膝下倒是略嫌單薄了。”贏綿搖頭道:“這兒女福分皆看天意,我是不大在這上頭著意的。”說畢,又說了幾句閑話,看看天色將晚,便留司徒仲吃了晚飯再走。然而司徒仲因家中妻子身懷有孕,放心不下,推辭去了。
贏綿便在書房裏自用了晚飯,心中惦記著兒子,便到那周五兒的屋子裏去瞧了瞧。
其時,因孩子有些發熱,吃過藥便睡在炕上。周氏在一旁坐著,同丫鬟婆子說些閑話。見贏綿進來,也不動身,隻說道:“王爺回來了。”
贏綿走到炕前,看了一回,問道:“孩子好些了?”周氏聽見他提孩子,鼻子裏哼了一聲,說道:“虧得王爺還記得孩兒!這兩日孩子發熱,我急得跟什麽似的,直在家裏團團轉。王爺倒是出門出的灑脫,但出去不到日落不回來的,倒放心!”贏綿說道:“這不是朝廷事多繁忙,我也走不脫身麽。何況,不是請了太醫麽?”周氏聽見,拉長了臉,向他說道:“王爺是一家之主,出了這樣的事,王爺不在家,叫我一個沒腳的婦人在家裏拿主意,王爺倒真說得出口!”說著,又哼笑了兩聲,說道:“我瞧也不是什麽朝事繁忙,是那太後那邊需得王爺親身過去伺候才是正理!聽聞太後生得年輕貌美,才二十來歲的人,哪裏守的住?王爺又時常出入宮廷,你們倒正好……”還不待她說完,贏綿便喝道:“滿嘴裏胡唚些什麽,還不快住口!太後也是你能詆毀的麽?!傳揚出去可還了得?!”那周氏已為他寵壞了,又替他生下了兒子,見他斥責,當麵撒起潑來,就說道:“你們做得出,就別怕別人說!王爺見天在宮裏過夜,這話外頭早就傳遍了,還怕多一個人說去不成!到明日太後替王爺再生個小兒的,也不知管皇帝叫哥哥還是叫叔叔!”
贏綿聽得暴跳如雷,上去便打了周氏兩記耳光。那周氏便將身一矮,蹲在地下,扯發撕衣大鬧起來。周圍的丫鬟婆子上來哄勸,贏綿見鬧得不成樣子,便拂袖去了。
待出了門,又嫌那書房冷落,將步子一轉,去了胡氏的屋子。
那胡氏正在燈下看書,見他進來,連忙迎了上去。又看他臉色不好,也不敢多問,接了衣裳,就在一旁賠小心。兩人燈前一遞一句說了些話,贏綿神色漸緩,說道:“倒是你知書達理,那一個如今當真是不可理喻。一言不合,便要呈刁放潑,同那市井愚婦有何兩樣!”胡氏陪笑說道:“想必是因琤哥兒這幾日身上不好,姐姐心裏煩惱的緣故,王爺也不要往心裏去。”贏綿盛氣兀自不休,說道:“她這幅樣子,怎好支撐門戶,今後家裏的事,你便多管著些罷。”胡氏心頭一喜,麵上也不帶出,陪著贏綿說了些話,便收拾著睡了。
隔日起來,司徒仲果然將名冊送來,贏綿便依著事前商量,借著皇帝的名義,將冊上的人皆安插至軍中各處。又因恐人瞧出端倪,便從旁捏了幾個不相幹人家的子弟進去充數,倒叫這起人白撿了個便宜。這事布置下去,朝野上下,聞聽得並無妨礙了科舉,皆稱皇帝仁慈聖明,便是連那些贏綿的黨徒之中亦有不少人承情——到底是這般來的更名正言順些。倒是於贏綿的非議越發高了。贏綿自來不將文人放在眼內,雖有時聽到幾句,也全不放在心上。
待此事弭平,已過去十多日,孟心蕊的身子也已大安。蕭清婉便打發了人將李敏重接進宮。
李敏進宮,先見了太後,又到壽康宮拜見了宸太妃。宸太妃因一月不見她,便留她坐了,問了問家中情形,寒暄了一回,又見了贏貞、嬴慧兩個公主。這少年姊妹自有一番親密,不知不覺便已至晌午時候。壽康宮開了午膳出來,宸太妃要留她用飯。她恐慈寧宮那邊尋找,便辭謝出來了。
才出了壽康宮大門,還未上轎,迎頭便見贏紀自外頭回來。
贏紀一眼望見她,便快步走來。她也就不忙上轎,立在一邊。
贏紀走上前來,向她微笑道:“敏妹妹來了?怎麽不吃了飯再去?”李敏向後退了一步,屈身作福,口裏低聲道:“三皇子殿下金安。”贏紀神色微暗,問道:“你怎麽不似以往那樣,叫我紀哥哥?”李敏麵上泛紅,說道:“昔日兒童戲語,殿下勿要放在心上。今非昔比,內外有別,臣女不敢僭越。”贏紀卻說道:“你同皇上,怎不見這般拘束?”李敏語塞,一時不曾開口。贏紀便自嘲道:“不錯,我拿什麽比他!”李敏見他當著兩宮宮人的麵,說話這般沒顧忌,心裏暗暗焦急,嘴裏便說道:“殿下快些進去,太妃娘娘擺了飯等著殿下呢。我要回慈寧宮了,去得遲了,隻怕太後娘娘等急了。”說畢,更不待他多言,徑自登車去了。
獨剩贏紀一個,仍在原地立著,癡看了半晌,方才進去。
李敏回至慈寧宮,蕭清婉已擺下午宴,贏縕兄妹三人也都在殿上等她。
東陽公主與七皇子贏紓是一早便見過了的,贏縕卻因才下朝,尚不曾見。當下,這兄妹二人又行禮見過。少年人正是長身的時候,一月未見,這二人皆出落了好些。贏縕便向李敏笑道:“敏妹妹長高了,出落的像那池子裏的荷花,亭亭玉立的。”李敏頰上微微一紅,低頭笑道:“縕哥哥也清俊了好些。”那贏琳琅已漸知人事,看他們兩人這般模樣,便拍手戲謔道:“皇帝哥哥和敏姐姐,兩個人臉紅的像猴屁股呢!”蕭清婉斥道:“姑娘家,怎麽出言這般粗俗!”又笑道:“飯早擺下了,都入席罷。待吃飽了,有多少體己話你們說不得!”說著,便吩咐開宴。
眾人入席,說說笑笑,倒也和樂。贏縕正值少年,日常又隨著師傅習學武藝,食量不淺,須臾功夫便將一碗飯吃盡。李敏瞧見,正要如往日一般,起身接碗替他去盛。誰知,贏縕回頭呼了一聲:“紅月。”便有一名紅衣宮女出列,上前接了碗去。
李敏見那宮女大約十四五歲,生得明媚動人,一雙眼睛甚是靈動,卻不是贏縕往日身側見過的,心中便有些不是滋味。
蕭清婉瞧了出來,便笑道:“這丫頭本在哀家這裏針線上的人,哀家瞧她為人伶俐,又很乖覺,便給了皇帝。”李敏聽說,強笑道:“皇上日常操勞,也須得個穩妥的人來服侍。”贏縕卻毫不知覺,跟著笑道:“紅月很好,機靈能幹,如今朕寢殿裏那些差事,差不多都是她經手了。換旁人來做,便總覺不愜意。還要多謝母後送了她來。”蕭清婉說道:“和你心意便好。”李敏聽了這話,更覺不快,當著眾人跟前又不好現了出來,隻得強打了精神應付,一頓飯吃的甚是怏怏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