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屋外宮人聞聽得裏麵動靜,各個噤若寒蟬,掩了耳朵不敢再聽。正當彷徨之際,忽見贏綿衣衫不整,奔將出來,凶若殺神。
眾人不防此變,麵麵相覷。那贏綿卻不停步,亦不看周遭一眼,大步向外去了。
那穆秋蘭見他離去,強穩心神,當眾朗聲道:“都散了罷,今日的事兒,你們隻當不曾瞧見。若有半字泄露出去,你們自然知道輕重。”言畢,便驅散了眾人。她自家則匆忙入內,因心中有事,便不曾留意周遭情形。那宮女晴雪,今日已被太後放了出來。眼看這等情形,已大致猜著了些,心裏計較了一回,見眾人皆失魂落魄,便趁機悄悄走了出去。
穆秋蘭才進寢殿,隻見蕭清婉雙臂環膝,坐於床上,鬢發散亂,衣衫破裂,露著大片雪白的肌膚。她雙目紅腫,麵色蒼白,默然無言,怔怔的出神。
穆秋蘭一見此景,驚疑不定,又不敢相問,踟躕片刻,走去倒了一杯滾茶,回來遞與太後,輕聲道:“娘娘,吃口熱茶壓壓驚罷。”說畢,又取來一件衣裳,替她披了。蕭清婉接過茶去,卻也不吃,雙手捧著,顫抖不住,呆木了半晌,方才低聲切齒道:“便是先帝在時,亦不曾如此折辱於我!贏綿他當真……欺人太甚!”穆秋蘭惶恐不安,一時不敢接話,隻聽蕭清婉又狠聲道:“此真乃我平生未有之奇恥大辱,不誅此獠,我誓不為人!”穆秋蘭見太後出聲,這才說道:“娘娘,奴婢適才見攝政王怒氣衝衝地出門而去,會不會有什麽禍事?”蕭清婉冷笑一聲,正待開口,忽聽門外眾人呼道:“皇上不可進去!”
話音尚未落地,便見贏手提寶劍,滿麵怒容,疾步衝了進來,滿口大喝:“那惡賊現在何處?!”話才脫口,又一眼瞄見床上景象,登時怒發衝冠,奔至床邊,先自跪了,口裏說道:“兒子來遲了,以致母後被此賊欺淩。母後且稍待片刻,兒子這便去取那廝首級!”一言落地,便即起身向外去了。
蕭清婉見狀大急,一麵說道:“誰去告訴皇帝的!”一麵就下床追趕,又連聲道:“快攔著他!”眾宮人得了太後吩咐,紛紛上前圍堵。贏衝不過去,便大喝道:“誰敢阻路,朕便先拿他試劍!”
正在亂時,蕭清婉已換衣而至,向他道:“快同母後回去,不要在這裏亂嚷。”贏不依,怒目而
立。蕭清婉上前拉著他的手,說道:“你莫不是要忤逆母後麽?快隨母後進去,有話裏麵說去。”贏此時雖恨不得將贏綿挫骨揚灰,奈何他本性極孝,不肯違抗母親話語,隻得隨她入內。
待進了內殿,贏便向蕭清婉跟前一跪,仰麵流淚道:“兒子無用,以致母親遭受這等屈辱。母親卻為何阻攔兒子?那惡賊毒殺父皇,逼淫母後,兒子焉能容他?!”蕭清婉不答反問道:“這卻是誰告與你的?”贏不答,隻道:“母親且說,為何要阻攔兒子?莫非母後還要姑息於他?咱們一昧忍讓,如今已是忍無可忍了!”原來,那晴雪見慈寧宮生了這等變故,便走去養心殿報信。她雖不知到底出了什麽事,但聯想先前太後問那藥丸一事,暗自忖度這二者之間必有關聯,遂見了皇帝,便如實相告。
贏自知父親在時常吃那藥,聽了晴雪一席言語,立時便知緣故。少年人血氣方剛,聽聞父親被人毒殺,怒不可遏,提了劍就要來誅殺仇人。那晴雪倒是頗有算計,生恐皇帝一時意氣用事,生出禍端,便不曾告與他贏綿已離了慈寧宮,這二人兩廂裏便走差了。
蕭清婉亦雙眸噙淚,向他說道:“你道母後不想替你父皇報仇麽?你道母後甘願受他這等□?母後真恨不得親手將其碎屍萬段。(..tw)然而且不說你現下能不能殺得了他,便是你殺了他,你又預備怎樣?他軍中聲望極高,又於去年將西北守軍調了三萬駐守京畿,朝中宮內皆是他的親信耳目。你殺他容易,卻不怕軍中嘩變麽?!何況,他久經沙場,武藝精熟,你不過一個舞勺少年,如何能是他的對手?倒叫他有了說辭,反將你我軟禁起來,你又待如何?!”贏無言以對,張口結舌,半日悲憤道:“母親句句在理,然而用母親皮肉換取皇位安泰,兒子這皇帝,當的好不窩囊!”
蕭清婉聽得此語,又羞又怒,難堪至極,欲待同他說並不曾真正受辱,卻又覺那般樣子,已同受辱無異,當下隻好說道:“你既有此心,便好生想想該如何奪權。母後已替你將棋局布成,你更該思索如何行走。這般莽撞行事,隻是將你我母子更置於險地。若有朝一日你我皆落在他手中,那可隻能聽他擺布,任他□,再無半分還手之力了。”說著,略停了停,又道:“你回去好生想想罷。”言畢,更不理會,徑自回內室去了。
那贏在殿上停留半晌,方才起身,失魂落魄的回去了。
蕭清婉回至寢宮,看著那床上被褥,隻嫌紮
眼,遂下令撤換。穆秋蘭恐太後煩心,不敢支使別人,自家親手換了,又說道:“娘娘那般教訓皇上,然而今日娘娘也太冒失。這攝政王盛怒而去,下頭還不知要怎樣呢。”蕭清婉搖頭道:“聽到那消息,我便一心隻想同他問個清楚,再也想不到別的。先帝待他再不好,終究還是他父親,他怎能夠……”穆秋蘭接口道:“娘娘同先帝素來恩深情厚,乍聞此訊,一時難以承受,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娘娘如今預備怎樣?隻怕攝政王不會善罷甘休。”蕭清婉冷冷道:“他便要善罷甘休,哀家也不答應了!隻是眼下時機尚不成熟,還是冒進了些。”說著,心頭忽然憶起一事,又道:“你倒是去查查,是哪個這般大膽,敢去養心殿報信,當真不將我這太後放在眼裏!”穆秋蘭一口應下,因今日太後不快,不敢怠慢,連忙去查問。
宮中人多眼雜,不出一時三刻,便將那晴雪揪了出來。
蕭清婉因她屢次三番賣弄聰明,此次又將自己陷入難堪境地,益發厭惡,便令悉官局將她領了出去。那晴雪聰明反被聰明誤,也隻得抱愧而去。
自此事過後,這兩人之間一時卻並無動靜。原來,這二人雖知局麵已然打破,一時半刻卻又不能將對方如何,便心照不宣的將此事暫壓了下去。
因前番李敏回宮之時,三皇子贏紀於壽康宮門前言行露骨,雖則李敏替他瞞了,然而那慈寧宮、壽康宮兩宮宮人瞧在眼中,豈有不告狀的道理?那贏綿又有替他求娶李敏、挑撥蕭李兩家之意,同他頗有粘連。那兩宮娘娘皆厭了他,蕭清婉便於京中世族之內隨意擇了一名女子,與他配成夫妻,又暗令蕭相在朝中上折,稱三皇子贏紀年紀漸長,留與宮中不合禮法,奏請與他封爵賜府,出宮居住。那贏綿原就隻當他是個不中用的小卒,隨時可棄,又因前番之事,自覺無禮,便也不曾駁回。眾人依著太後意思,將其隨意封了個安樂公,擇了一處府邸與他居住,就擬旨令他十日之內搬出皇宮。
那贏紀本就是個懦弱脾性,此番又知自己得罪了太後,宮內已是存身不住。他也窩囊慣了,倒不覺什麽,收拾了一番,到了日子拜別兩位娘娘,就出宮去了。
這釜底之薪已去,蕭清婉便即下了懿旨與皇帝議親,要聘李敏為後。那內閣之中,除卻那周斌略有些兩頭倒,旁人皆是蕭氏一派,自無異議,贏綿亦不能阻擋。禮部便定了日子,往李家行納采、問名、納吉、納征之禮,這皇家下聘自與民間不
同,各樣禮節繁瑣至極。好容易到了請期,因李敏未滿及笄,便將日子定在了隔年。
在此之際,蕭清婉借口換防,以手中兵符將河南境內一支軍隊調至京郊,與贏綿那支軍隊成對峙之勢。那贏綿正為此事頭疼不已,也顧不上再管皇帝的親事,此事便就定了。
這日午後,朝中無事,贏綿出宮回府,那司徒仲早已在堂中等候多時。二人見過,賓主落座,贏綿便問道:“上回讓你打探的事如何了?”司徒仲搖頭道:“那二人都愚忠於皇帝,並無滲透可能。依我之見,不如除掉便了。然而除掉他二人並非難事,但太後手裏既有兵符,便可再調兵馬過來,此局依然僵死。王爺還是早作打算為好。”贏綿道:“這倒無妨,太後手裏雖有兵符,但她身居後宮,鞭長莫及,兵部卻在我們手裏,她所能調動的極為有限。”司徒仲道:“話雖如此,但我看那周斌有些顛倒不定。”贏綿道:“這個無需憂慮,他並不敢違背我的吩咐。”又問道:“禦前可有什麽動靜?”司徒仲道:“昨日見了張副統領,他妹妹送來消息,說皇帝近來隻顧著高興訂親,並不曾有什麽動向。”說畢,又問道:“王爺倒為何不趁此時機,幹脆反了?倘或王爺心中顧念太後,待登基為帝,將那小皇帝兄妹三人盡囚為人質,還怕太後不順服於王爺麽?待明年皇帝大婚已畢,咱們可就再無理由阻其親政了。”
贏綿搖頭道:“我心中也屢次謀劃此事,然而盤算一番,隻覺咱們贏麵並未占盡,強行硬拚未必就能占得好處。此事非同小可,若無十足把握,不能出手。”司徒仲也知此話有理,歎了口氣,也就罷了。
皇帝訂親一事方才落定,東海忽又送來急奏,報稱本初再度來犯!
眾人不防此變,麵麵相覷。那贏綿卻不停步,亦不看周遭一眼,大步向外去了。
那穆秋蘭見他離去,強穩心神,當眾朗聲道:“都散了罷,今日的事兒,你們隻當不曾瞧見。若有半字泄露出去,你們自然知道輕重。”言畢,便驅散了眾人。她自家則匆忙入內,因心中有事,便不曾留意周遭情形。那宮女晴雪,今日已被太後放了出來。眼看這等情形,已大致猜著了些,心裏計較了一回,見眾人皆失魂落魄,便趁機悄悄走了出去。
穆秋蘭才進寢殿,隻見蕭清婉雙臂環膝,坐於床上,鬢發散亂,衣衫破裂,露著大片雪白的肌膚。她雙目紅腫,麵色蒼白,默然無言,怔怔的出神。
穆秋蘭一見此景,驚疑不定,又不敢相問,踟躕片刻,走去倒了一杯滾茶,回來遞與太後,輕聲道:“娘娘,吃口熱茶壓壓驚罷。”說畢,又取來一件衣裳,替她披了。蕭清婉接過茶去,卻也不吃,雙手捧著,顫抖不住,呆木了半晌,方才低聲切齒道:“便是先帝在時,亦不曾如此折辱於我!贏綿他當真……欺人太甚!”穆秋蘭惶恐不安,一時不敢接話,隻聽蕭清婉又狠聲道:“此真乃我平生未有之奇恥大辱,不誅此獠,我誓不為人!”穆秋蘭見太後出聲,這才說道:“娘娘,奴婢適才見攝政王怒氣衝衝地出門而去,會不會有什麽禍事?”蕭清婉冷笑一聲,正待開口,忽聽門外眾人呼道:“皇上不可進去!”
話音尚未落地,便見贏手提寶劍,滿麵怒容,疾步衝了進來,滿口大喝:“那惡賊現在何處?!”話才脫口,又一眼瞄見床上景象,登時怒發衝冠,奔至床邊,先自跪了,口裏說道:“兒子來遲了,以致母後被此賊欺淩。母後且稍待片刻,兒子這便去取那廝首級!”一言落地,便即起身向外去了。
蕭清婉見狀大急,一麵說道:“誰去告訴皇帝的!”一麵就下床追趕,又連聲道:“快攔著他!”眾宮人得了太後吩咐,紛紛上前圍堵。贏衝不過去,便大喝道:“誰敢阻路,朕便先拿他試劍!”
正在亂時,蕭清婉已換衣而至,向他道:“快同母後回去,不要在這裏亂嚷。”贏不依,怒目而
立。蕭清婉上前拉著他的手,說道:“你莫不是要忤逆母後麽?快隨母後進去,有話裏麵說去。”贏此時雖恨不得將贏綿挫骨揚灰,奈何他本性極孝,不肯違抗母親話語,隻得隨她入內。
待進了內殿,贏便向蕭清婉跟前一跪,仰麵流淚道:“兒子無用,以致母親遭受這等屈辱。母親卻為何阻攔兒子?那惡賊毒殺父皇,逼淫母後,兒子焉能容他?!”蕭清婉不答反問道:“這卻是誰告與你的?”贏不答,隻道:“母親且說,為何要阻攔兒子?莫非母後還要姑息於他?咱們一昧忍讓,如今已是忍無可忍了!”原來,那晴雪見慈寧宮生了這等變故,便走去養心殿報信。她雖不知到底出了什麽事,但聯想先前太後問那藥丸一事,暗自忖度這二者之間必有關聯,遂見了皇帝,便如實相告。
贏自知父親在時常吃那藥,聽了晴雪一席言語,立時便知緣故。少年人血氣方剛,聽聞父親被人毒殺,怒不可遏,提了劍就要來誅殺仇人。那晴雪倒是頗有算計,生恐皇帝一時意氣用事,生出禍端,便不曾告與他贏綿已離了慈寧宮,這二人兩廂裏便走差了。
蕭清婉亦雙眸噙淚,向他說道:“你道母後不想替你父皇報仇麽?你道母後甘願受他這等□?母後真恨不得親手將其碎屍萬段。(..tw)然而且不說你現下能不能殺得了他,便是你殺了他,你又預備怎樣?他軍中聲望極高,又於去年將西北守軍調了三萬駐守京畿,朝中宮內皆是他的親信耳目。你殺他容易,卻不怕軍中嘩變麽?!何況,他久經沙場,武藝精熟,你不過一個舞勺少年,如何能是他的對手?倒叫他有了說辭,反將你我軟禁起來,你又待如何?!”贏無言以對,張口結舌,半日悲憤道:“母親句句在理,然而用母親皮肉換取皇位安泰,兒子這皇帝,當的好不窩囊!”
蕭清婉聽得此語,又羞又怒,難堪至極,欲待同他說並不曾真正受辱,卻又覺那般樣子,已同受辱無異,當下隻好說道:“你既有此心,便好生想想該如何奪權。母後已替你將棋局布成,你更該思索如何行走。這般莽撞行事,隻是將你我母子更置於險地。若有朝一日你我皆落在他手中,那可隻能聽他擺布,任他□,再無半分還手之力了。”說著,略停了停,又道:“你回去好生想想罷。”言畢,更不理會,徑自回內室去了。
那贏在殿上停留半晌,方才起身,失魂落魄的回去了。
蕭清婉回至寢宮,看著那床上被褥,隻嫌紮
眼,遂下令撤換。穆秋蘭恐太後煩心,不敢支使別人,自家親手換了,又說道:“娘娘那般教訓皇上,然而今日娘娘也太冒失。這攝政王盛怒而去,下頭還不知要怎樣呢。”蕭清婉搖頭道:“聽到那消息,我便一心隻想同他問個清楚,再也想不到別的。先帝待他再不好,終究還是他父親,他怎能夠……”穆秋蘭接口道:“娘娘同先帝素來恩深情厚,乍聞此訊,一時難以承受,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娘娘如今預備怎樣?隻怕攝政王不會善罷甘休。”蕭清婉冷冷道:“他便要善罷甘休,哀家也不答應了!隻是眼下時機尚不成熟,還是冒進了些。”說著,心頭忽然憶起一事,又道:“你倒是去查查,是哪個這般大膽,敢去養心殿報信,當真不將我這太後放在眼裏!”穆秋蘭一口應下,因今日太後不快,不敢怠慢,連忙去查問。
宮中人多眼雜,不出一時三刻,便將那晴雪揪了出來。
蕭清婉因她屢次三番賣弄聰明,此次又將自己陷入難堪境地,益發厭惡,便令悉官局將她領了出去。那晴雪聰明反被聰明誤,也隻得抱愧而去。
自此事過後,這兩人之間一時卻並無動靜。原來,這二人雖知局麵已然打破,一時半刻卻又不能將對方如何,便心照不宣的將此事暫壓了下去。
因前番李敏回宮之時,三皇子贏紀於壽康宮門前言行露骨,雖則李敏替他瞞了,然而那慈寧宮、壽康宮兩宮宮人瞧在眼中,豈有不告狀的道理?那贏綿又有替他求娶李敏、挑撥蕭李兩家之意,同他頗有粘連。那兩宮娘娘皆厭了他,蕭清婉便於京中世族之內隨意擇了一名女子,與他配成夫妻,又暗令蕭相在朝中上折,稱三皇子贏紀年紀漸長,留與宮中不合禮法,奏請與他封爵賜府,出宮居住。那贏綿原就隻當他是個不中用的小卒,隨時可棄,又因前番之事,自覺無禮,便也不曾駁回。眾人依著太後意思,將其隨意封了個安樂公,擇了一處府邸與他居住,就擬旨令他十日之內搬出皇宮。
那贏紀本就是個懦弱脾性,此番又知自己得罪了太後,宮內已是存身不住。他也窩囊慣了,倒不覺什麽,收拾了一番,到了日子拜別兩位娘娘,就出宮去了。
這釜底之薪已去,蕭清婉便即下了懿旨與皇帝議親,要聘李敏為後。那內閣之中,除卻那周斌略有些兩頭倒,旁人皆是蕭氏一派,自無異議,贏綿亦不能阻擋。禮部便定了日子,往李家行納采、問名、納吉、納征之禮,這皇家下聘自與民間不
同,各樣禮節繁瑣至極。好容易到了請期,因李敏未滿及笄,便將日子定在了隔年。
在此之際,蕭清婉借口換防,以手中兵符將河南境內一支軍隊調至京郊,與贏綿那支軍隊成對峙之勢。那贏綿正為此事頭疼不已,也顧不上再管皇帝的親事,此事便就定了。
這日午後,朝中無事,贏綿出宮回府,那司徒仲早已在堂中等候多時。二人見過,賓主落座,贏綿便問道:“上回讓你打探的事如何了?”司徒仲搖頭道:“那二人都愚忠於皇帝,並無滲透可能。依我之見,不如除掉便了。然而除掉他二人並非難事,但太後手裏既有兵符,便可再調兵馬過來,此局依然僵死。王爺還是早作打算為好。”贏綿道:“這倒無妨,太後手裏雖有兵符,但她身居後宮,鞭長莫及,兵部卻在我們手裏,她所能調動的極為有限。”司徒仲道:“話雖如此,但我看那周斌有些顛倒不定。”贏綿道:“這個無需憂慮,他並不敢違背我的吩咐。”又問道:“禦前可有什麽動靜?”司徒仲道:“昨日見了張副統領,他妹妹送來消息,說皇帝近來隻顧著高興訂親,並不曾有什麽動向。”說畢,又問道:“王爺倒為何不趁此時機,幹脆反了?倘或王爺心中顧念太後,待登基為帝,將那小皇帝兄妹三人盡囚為人質,還怕太後不順服於王爺麽?待明年皇帝大婚已畢,咱們可就再無理由阻其親政了。”
贏綿搖頭道:“我心中也屢次謀劃此事,然而盤算一番,隻覺咱們贏麵並未占盡,強行硬拚未必就能占得好處。此事非同小可,若無十足把握,不能出手。”司徒仲也知此話有理,歎了口氣,也就罷了。
皇帝訂親一事方才落定,東海忽又送來急奏,報稱本初再度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