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宴成名
餘同知向母親拜壽敬酒,又向妻子敬酒道謝,接著,不等別人提醒,主動說:“這回母親壽辰,煩勞妹妹許多,我也該敬她一杯,表示感謝才是。”
餘老夫人見他終於想通,當眾認下張歆這個妹妹,十分歡喜:“理當如此。”
要說這一日,可稱餘同知這麽多年少有的出風頭又歡暢的一天。
雖然晉商富甲天下,山西土地貧瘠,窮人更多。除非富商大賈,高官顯宦,山西人在東南富庶地方人的眼中免不了窮的印象。
他出生清貧,中了進士,至今也不過五品地方官,又以清流自居,愛惜名聲,日子就不太富裕,自不敢大手大腳講排場,輕易也不敢出風頭。
這番為母親過生日,排場是很大的,遇上母親整壽,初到泉州,倒顯得是一番孝心。況且還不是他夫妻自己操辦,而是借了酒樓,由義妹出麵張羅。客人是不少,場麵也熱鬧,匠心獨具,卻隻見清雅不見奢華。菜肴別具一格,引起轟動,材料卻是普通,就有山珍海味也是閩地常見之物,完全是靠花樣心思取勝。風頭出得足了,那麽些禮物禮金落入袋中,還不必擔心被人告說奢靡浪費。
會場布置之大方風雅,菜肴設計之精致講究,令一眾同僚賓客大為驚歎讚賞之餘,也為他脫去他人眼中的窮酸印象。今日春風得意,風光無限,他由衷地感謝妻子,更感謝張歆。
這一日,餘同知對女子之才的認識也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到他該說親的時候,餘家雖然還是清貧,因為兄弟三人都有了功名,門庭已是不同。彼時,餘同知年輕,前途大好,心高氣傲,有了選擇的餘地,自不甘娶一個大嫂那樣賢惠但粗鄙的窮家女兒。娶到才貌雙全,出生大家的潘氏,起初很是得意。但很快妻子的出身和教養倒成了揮之不去的壓力和陰影。雖未說出口,他知道潘氏看不上母親,甚至也不大看得上他,至少是看不上他從小養成的不知不覺中會流露的一些不夠優雅不夠上流的習慣。母親也因為這個緣故與他疏遠。
潘氏的優雅矜持,她的才藝修養都成了他眼裏心裏的刺。恍然明白聖人為什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他開始寵愛除了美貌一無所有的女人。除了青春美貌,她們的依附和奉迎也讓他在心理上享受滿足。然而,今日這樣風光和得意,是那些女人不可能帶給他的。
不曾聽過張歆吟詩作對,不曾見過她的字畫刺繡,但看經她改造過的這個酒樓,看這壽筵的種種安排,酒席上一道道菜名菜式,餘同知已然相信這是他平生所見的最有才情能力的女子,心胸眼界更是少有。可笑自己當日還當她有心攀附,別有居心。
母親來後,認得張歆以後,潘氏有所改變。如今,他認識到潘氏的出身和才幹於他不是壓力,而是助力。
落了這麽多好處實惠,又能討母親歡心,餘同知哪裏還會抗拒接受這個“義妹”?
餘老夫人正要叫人去喚張歆上來,卻發現她帶著小羊,不知幾時已經站在了一旁,連忙招手:“快過來,讓你哥哥嫂子替我好好謝謝你!”
張歆從容上前施禮:“祝義母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這邊餘同知隔著簾子說了兩句道謝的話,敬了她一杯,就下樓去了。
席上眾女客,對餘家這個“義女”都有幾分好奇,一個個盯著她看。董氏大概是尤為留心的一個。
隻見她一身青色衣裳,除了兩顆珍珠耳墜,渾身上下全無飾物。放在這樣的日子,過於素淨了些,卻符合守寡的身份。
張歆全不在意,在潘氏的引領下,落落大方地見過幾位夫人,也與董氏見禮,但沒說兩句話。
事先聽說了種種,見到真人,又是另一番印象。董氏不再擔心她會“勾引”自己兒子。這女子給清冷如蓮的感覺,根本不屑於那種算計。然而,她不覺放心,反而更擔心了。雖是一廂情願,阿啟怕是已經深陷其中。
王氏帶著餘家的孩子和小強從幔帳後麵出來。
為了給老夫人湊趣,潘氏特地安排,讓孫輩在宴席中給老太太拜壽,並獻上自己的小禮物。
潘氏的兩個兒子送的是自己的功課。大的做了一首詩,小的寫了一幅字。餘老夫人雖然不懂,卻是十分歡喜嫡孫的出息。
餘府庶出的幾個孩子,在各自生母的提點下也都精心準備了禮物。餘老夫人略略看了看,讚兩句,不很上心。
小羊送了一方自己繡的手帕,倒得了老太太好些句誇獎。
小強不知從那裏拿出來一個小盒子,走上前放在老太太手裏。
“咦,小強也給我準備了壽禮麽?還挺沉,會是什麽?”餘老夫人一邊笑問,一邊打開。
盒子裏麵,還包著一方小手帕。打開手帕,是一層紙。打開,裏麵還裹了一層紙。
“包了又包的,這麽寶貝,到底是什麽?”不但餘老夫人好奇,好些客人也都伸長脖子,等著看這不會說話的孩子送的會是什麽禮物。
石頭。不過三顆小石頭。好幾個人掩嘴而笑。
餘老夫人不嫌這份禮微薄,隻覺得有趣道:“這是你在哪兒撿的石頭?”
小強靠近前,拿起一顆湊到她眼前,放下,再拿起一顆。放下,再拿起一顆,嘴裏“啊啊”地不知想表達什麽。
餘老夫人仔細看看,點點頭:“三塊石頭不是一樣顏色啊,嗯,都挺漂亮。”
見她明白了,小強滿意地點點頭,把三顆石頭重新一層層裹好,放進小盒,連盒一塊兒塞進她懷裏。
“給我了?”
小強猛點頭。
餘老夫人不缺孫子,見過的孩子也不少,還就屬小強最好玩,總能幹點出人意表的事。眼下,老夫人最寶貝還不是兩個嫡孫,而是小強。當下笑著摟了,介紹給身邊的客人:“這是我最小的孫子,也是我外孫。”
老太太高興,嫌“幹”字礙眼,都省了,聽得不明底細的客人一頭霧水。
張歆站在一旁,眼看小強就憑著三塊撿來的石頭,奪了餘家少爺小姐們的風頭,有些哭笑不得:“這小子哪裏學來的包裝手法?這一套在明朝就吃得開了麽?”
為防大意疏漏,張歆本來在廚房裏盯著上菜。餘老夫人和潘氏都不讓她再下去:“忙了大半日,你也坐下歇會兒,安心吃點東西。”
宴席已經過了大半,下麵主要是點心甜湯,都是預備好了的,料想出不了什麽差錯,張歆笑道:“這麽著,我去跟大嫂子做伴吧。”
一般說來,年輕守寡的女子,不好參加這樣的酒宴。潘氏卻不願讓王氏呆在家裏,特地在幔帳後麵設了一桌,讓王氏帶著孩子們坐在一處,即湊了熱鬧,也不違背規矩要求。見張歆要守規矩,餘老夫人和潘氏也不阻攔。
酒足飯飽,餘老夫人想起來,問張歆:“刻蘿卜的是你外甥?能有那樣的手藝,也是個伶俐孩子,叫來我看看。”
潘氏攔道:“娘,這裏都是女客,那孩子已經大了,不方便。”
“那就算了,改天,帶到家裏來給我看看。”餘老夫人就命打賞,對張歆幾個外甥甥女加倍打賞。
潘氏的心腹婆子跑了一趟,回來笑道:“阿鬆和廚子一起,被知府老爺和我們老爺叫去了。”
不但福壽閣,顧實和阿鬆更是一宴成名。
壽筵之後,收拾了一天半,福壽閣關門放年假。
想著上上下下累了這麽些日子,張歆本意想要給自己和大家放個長假,最好等到十五過後再正式開張。
有些客人卻等不及,第二天就跑來定席位。有的是壽筵那日的客人,要借福壽閣宴客,提高身份品位。有的不是那天客人,聽說那諸般新鮮菜式,想要來見識一番。
董氏程啟都是敬業的商人,無緣無故不會把上門的客人和商機往外攆。
那些幹活的人這段日子賺的工錢和那日收的賞錢抵得上平時半年一年的收入,都願意趁熱打鐵,把福壽閣的生意搞上去,自己也能多掙點。
原想多偷幾日懶的張歆被迫同意初五開張。
薛伯的二兒子攜妻子兒女回家過年。大兒子人沒回來,托人帶了封信,說三四月裏就會全家遷回來,預計三四年內不會再離開泉州。
薛伯薛嬸都願意張歆繼續在他們家住下去。就算兩個兒子都回來,也還能留兩個偏院給張歆。實在不行邊上還有空地,再蓋兩個院子也行。
張歆卻另有打算。薛伯的兒子回來常住,這園子裏多了青壯年的男丁,對她總是不方便的。阿玉她們來了以後,張歆讓他們跟著自己住,原來的院子也有點擠了。
搬出去,要想再遇上一個好房東,也不那麽容易。也算站住腳了,福壽閣收入前景不錯,還是弄個自有住宅吧。是買現成的房子,還是買地蓋房?
張歆累壞了,隻想好好歇歇,一時間什麽也不想想,什麽也不想幹。先過個輕鬆年,要費心力的事,都等年後再說吧!
餘同知向母親拜壽敬酒,又向妻子敬酒道謝,接著,不等別人提醒,主動說:“這回母親壽辰,煩勞妹妹許多,我也該敬她一杯,表示感謝才是。”
餘老夫人見他終於想通,當眾認下張歆這個妹妹,十分歡喜:“理當如此。”
要說這一日,可稱餘同知這麽多年少有的出風頭又歡暢的一天。
雖然晉商富甲天下,山西土地貧瘠,窮人更多。除非富商大賈,高官顯宦,山西人在東南富庶地方人的眼中免不了窮的印象。
他出生清貧,中了進士,至今也不過五品地方官,又以清流自居,愛惜名聲,日子就不太富裕,自不敢大手大腳講排場,輕易也不敢出風頭。
這番為母親過生日,排場是很大的,遇上母親整壽,初到泉州,倒顯得是一番孝心。況且還不是他夫妻自己操辦,而是借了酒樓,由義妹出麵張羅。客人是不少,場麵也熱鬧,匠心獨具,卻隻見清雅不見奢華。菜肴別具一格,引起轟動,材料卻是普通,就有山珍海味也是閩地常見之物,完全是靠花樣心思取勝。風頭出得足了,那麽些禮物禮金落入袋中,還不必擔心被人告說奢靡浪費。
會場布置之大方風雅,菜肴設計之精致講究,令一眾同僚賓客大為驚歎讚賞之餘,也為他脫去他人眼中的窮酸印象。今日春風得意,風光無限,他由衷地感謝妻子,更感謝張歆。
這一日,餘同知對女子之才的認識也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到他該說親的時候,餘家雖然還是清貧,因為兄弟三人都有了功名,門庭已是不同。彼時,餘同知年輕,前途大好,心高氣傲,有了選擇的餘地,自不甘娶一個大嫂那樣賢惠但粗鄙的窮家女兒。娶到才貌雙全,出生大家的潘氏,起初很是得意。但很快妻子的出身和教養倒成了揮之不去的壓力和陰影。雖未說出口,他知道潘氏看不上母親,甚至也不大看得上他,至少是看不上他從小養成的不知不覺中會流露的一些不夠優雅不夠上流的習慣。母親也因為這個緣故與他疏遠。
潘氏的優雅矜持,她的才藝修養都成了他眼裏心裏的刺。恍然明白聖人為什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他開始寵愛除了美貌一無所有的女人。除了青春美貌,她們的依附和奉迎也讓他在心理上享受滿足。然而,今日這樣風光和得意,是那些女人不可能帶給他的。
不曾聽過張歆吟詩作對,不曾見過她的字畫刺繡,但看經她改造過的這個酒樓,看這壽筵的種種安排,酒席上一道道菜名菜式,餘同知已然相信這是他平生所見的最有才情能力的女子,心胸眼界更是少有。可笑自己當日還當她有心攀附,別有居心。
母親來後,認得張歆以後,潘氏有所改變。如今,他認識到潘氏的出身和才幹於他不是壓力,而是助力。
落了這麽多好處實惠,又能討母親歡心,餘同知哪裏還會抗拒接受這個“義妹”?
餘老夫人正要叫人去喚張歆上來,卻發現她帶著小羊,不知幾時已經站在了一旁,連忙招手:“快過來,讓你哥哥嫂子替我好好謝謝你!”
張歆從容上前施禮:“祝義母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這邊餘同知隔著簾子說了兩句道謝的話,敬了她一杯,就下樓去了。
席上眾女客,對餘家這個“義女”都有幾分好奇,一個個盯著她看。董氏大概是尤為留心的一個。
隻見她一身青色衣裳,除了兩顆珍珠耳墜,渾身上下全無飾物。放在這樣的日子,過於素淨了些,卻符合守寡的身份。
張歆全不在意,在潘氏的引領下,落落大方地見過幾位夫人,也與董氏見禮,但沒說兩句話。
事先聽說了種種,見到真人,又是另一番印象。董氏不再擔心她會“勾引”自己兒子。這女子給清冷如蓮的感覺,根本不屑於那種算計。然而,她不覺放心,反而更擔心了。雖是一廂情願,阿啟怕是已經深陷其中。
王氏帶著餘家的孩子和小強從幔帳後麵出來。
為了給老夫人湊趣,潘氏特地安排,讓孫輩在宴席中給老太太拜壽,並獻上自己的小禮物。
潘氏的兩個兒子送的是自己的功課。大的做了一首詩,小的寫了一幅字。餘老夫人雖然不懂,卻是十分歡喜嫡孫的出息。
餘府庶出的幾個孩子,在各自生母的提點下也都精心準備了禮物。餘老夫人略略看了看,讚兩句,不很上心。
小羊送了一方自己繡的手帕,倒得了老太太好些句誇獎。
小強不知從那裏拿出來一個小盒子,走上前放在老太太手裏。
“咦,小強也給我準備了壽禮麽?還挺沉,會是什麽?”餘老夫人一邊笑問,一邊打開。
盒子裏麵,還包著一方小手帕。打開手帕,是一層紙。打開,裏麵還裹了一層紙。
“包了又包的,這麽寶貝,到底是什麽?”不但餘老夫人好奇,好些客人也都伸長脖子,等著看這不會說話的孩子送的會是什麽禮物。
石頭。不過三顆小石頭。好幾個人掩嘴而笑。
餘老夫人不嫌這份禮微薄,隻覺得有趣道:“這是你在哪兒撿的石頭?”
小強靠近前,拿起一顆湊到她眼前,放下,再拿起一顆。放下,再拿起一顆,嘴裏“啊啊”地不知想表達什麽。
餘老夫人仔細看看,點點頭:“三塊石頭不是一樣顏色啊,嗯,都挺漂亮。”
見她明白了,小強滿意地點點頭,把三顆石頭重新一層層裹好,放進小盒,連盒一塊兒塞進她懷裏。
“給我了?”
小強猛點頭。
餘老夫人不缺孫子,見過的孩子也不少,還就屬小強最好玩,總能幹點出人意表的事。眼下,老夫人最寶貝還不是兩個嫡孫,而是小強。當下笑著摟了,介紹給身邊的客人:“這是我最小的孫子,也是我外孫。”
老太太高興,嫌“幹”字礙眼,都省了,聽得不明底細的客人一頭霧水。
張歆站在一旁,眼看小強就憑著三塊撿來的石頭,奪了餘家少爺小姐們的風頭,有些哭笑不得:“這小子哪裏學來的包裝手法?這一套在明朝就吃得開了麽?”
為防大意疏漏,張歆本來在廚房裏盯著上菜。餘老夫人和潘氏都不讓她再下去:“忙了大半日,你也坐下歇會兒,安心吃點東西。”
宴席已經過了大半,下麵主要是點心甜湯,都是預備好了的,料想出不了什麽差錯,張歆笑道:“這麽著,我去跟大嫂子做伴吧。”
一般說來,年輕守寡的女子,不好參加這樣的酒宴。潘氏卻不願讓王氏呆在家裏,特地在幔帳後麵設了一桌,讓王氏帶著孩子們坐在一處,即湊了熱鬧,也不違背規矩要求。見張歆要守規矩,餘老夫人和潘氏也不阻攔。
酒足飯飽,餘老夫人想起來,問張歆:“刻蘿卜的是你外甥?能有那樣的手藝,也是個伶俐孩子,叫來我看看。”
潘氏攔道:“娘,這裏都是女客,那孩子已經大了,不方便。”
“那就算了,改天,帶到家裏來給我看看。”餘老夫人就命打賞,對張歆幾個外甥甥女加倍打賞。
潘氏的心腹婆子跑了一趟,回來笑道:“阿鬆和廚子一起,被知府老爺和我們老爺叫去了。”
不但福壽閣,顧實和阿鬆更是一宴成名。
壽筵之後,收拾了一天半,福壽閣關門放年假。
想著上上下下累了這麽些日子,張歆本意想要給自己和大家放個長假,最好等到十五過後再正式開張。
有些客人卻等不及,第二天就跑來定席位。有的是壽筵那日的客人,要借福壽閣宴客,提高身份品位。有的不是那天客人,聽說那諸般新鮮菜式,想要來見識一番。
董氏程啟都是敬業的商人,無緣無故不會把上門的客人和商機往外攆。
那些幹活的人這段日子賺的工錢和那日收的賞錢抵得上平時半年一年的收入,都願意趁熱打鐵,把福壽閣的生意搞上去,自己也能多掙點。
原想多偷幾日懶的張歆被迫同意初五開張。
薛伯的二兒子攜妻子兒女回家過年。大兒子人沒回來,托人帶了封信,說三四月裏就會全家遷回來,預計三四年內不會再離開泉州。
薛伯薛嬸都願意張歆繼續在他們家住下去。就算兩個兒子都回來,也還能留兩個偏院給張歆。實在不行邊上還有空地,再蓋兩個院子也行。
張歆卻另有打算。薛伯的兒子回來常住,這園子裏多了青壯年的男丁,對她總是不方便的。阿玉她們來了以後,張歆讓他們跟著自己住,原來的院子也有點擠了。
搬出去,要想再遇上一個好房東,也不那麽容易。也算站住腳了,福壽閣收入前景不錯,還是弄個自有住宅吧。是買現成的房子,還是買地蓋房?
張歆累壞了,隻想好好歇歇,一時間什麽也不想想,什麽也不想幹。先過個輕鬆年,要費心力的事,都等年後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