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內,劉炫關於《尚書》的講解已經結束,待得休息片刻之後,答疑正式開始,坐在前排的許紹此時才察覺不對:他身邊的坐席空著,本該坐在那裏的宇文溫,出去更衣迄今未歸。
掏出懷表看了看,距離宇文溫離席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許紹有些納悶:這也太久了吧?
懷表成了許紹不可或缺的工具,因為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幾點鍾要做什麽事都已經定好,他既不能遲到,也不允許別人遲到。
作為巴東郡守,許紹還管著巴口港,事務繁雜,都是掐著表來控製辦事時間,所以時不時看懷表已經成了他的習慣動作。
身邊的郝吳伯見狀低聲問道:“嗣宗,怎麽了?”
“大王離席太久了。”
“是麽?”郝吳伯也掏出懷表看了看,有些吃驚:“時間過得真快!”
兩人聽劉炫講解聽得入迷,自然發覺時間過得飛快,郝吳伯覺得宇文溫應當是更衣,隨後有事情要處理,但又不需要離開,所以才沒能盡快回來。
對方來聽講之前已經和他們交了底,說不太懂《尚書》,真要提前走的話,肯定會和他們說一聲。
收回懷表,許紹和郝吳伯繼續聽講,他們坐在第一排,小動作太多的話很失禮,這是對講學之人的不尊重,不過按著課程安排,提問的時間就要到了。
接下來是答疑,也是所有聽眾期待的時刻,許紹原本打算提問,不過發現自己平日裏忙著處理政務,經學已經有些生疏,貿然提問就怕貽笑大方。
掏出記事本和炭筆,許紹準備一會來個速記,把問題和解答記下來回去慢慢品味,郝吳伯也是如此準備。
門口處人影一晃,卻是麵帶神秘笑容的宇文溫走了進來,坐回原位之後和許紹低語起來,講台上的劉炫則喝起茶潤喉,同時和劉焯交談著。
旁邊放著一個座鍾,劉炫原本不懂怎麽看“鍾”,還是劉焯教會的,這東西的好處如今顯現出來,讓劉炫能輕鬆控製講學的節奏。
西陽王府司錄張軻、鄂州長史鄭通以及求學社社長章華在一旁就坐,他們如今臨時客串速記,要把待會就要開始的問和答記下來。
劉炫對他們所用炭筆十分感興趣,因為正常來說書寫得用毛筆,隻有來到西陽之後,他才得以見識另一種書寫工具。
“鄭長史,不知這炭筆的妙處何在?莫非是不用蘸墨?”
鄭通聞言點點頭:“劉博士說得對,速記本就不易,時不時蘸墨太浪費時間了。”
說到這裏,鄭通笑道:“鄭某此次來西陽公幹,恰逢劉博士講《尚書》,本想當個聽眾,一會好提問,奈何大王有安排,隻能等到下次了。”
“鄭長史客氣了,劉某如今客居西陽,日後自當詳談。”
劉炫和鄭通、張軻以及章華交談了一會,回到自己座位上,看著堂下聽眾,不由得感慨萬千。
此為他第一次在西陽講學,西陽王宇文溫給了很大支持,不但親臨現場,還有許多官員同來,王府司錄、鄂州長史作速記,黃州長史、巴東郡守做聽眾,還有其他大小官員更不用提。
堂下黑壓壓一片聽眾,許多人都在交頭接耳,看上去是在商量一會要提的問題,劉炫看著此情此景,不由得鬥誌滿滿。
他寒窗苦讀學多年,才有了今日的成就,辯倒過不知多少經學名家,所以一會無論什麽疑問,他都有信心做出完美的解答。
在座的聽眾之中,有人能問住他麽?
不可能有!
時間到,擔任主持的劉焯先簡要說起提問的注意事項,首先,要提問的人得舉手,待獲得允許之後才能發言;其次,無論是提問還是回答,語速要慢,以便大家聽清楚。
其三,劉炫聽不太懂山南地區方言,而他的河北口音也可能有人聽不懂,所以一旦碰到這種情況,需要有人毛遂自薦當“通事”。
“此次提問與解答,均會有速記將談話內容記下,然後整理好油印成冊,大家事後可以到州學領取,所以不用擔心現場記不住!”
劉焯把規矩和注意事項說了一遍,見著聽眾無異議,隨即宣布答疑開始,好整以暇的劉炫開始接受提問,不過按著慣例,得從先在場身份最尊貴者開始。
如今在場身份最尊貴者,自然是黃州總管、西陽王宇文溫,不一定需要他來發問,但劉炫怎麽著都得請這位發表一下看法,說一下場麵話。
劉焯事前已經向劉炫打了招呼,提醒他西陽王宇文溫不太懂《尚書》,今日對方若是蒞臨現場聽講,切記不可問這位太過‘深奧’的問題。
劉炫按慣例,先請坐在麵前的宇文溫提問,雖說劉炫所坐之處為講台,但實際上這講台和聽眾席前三排處於同一平麵,所以宇文溫要和劉炫對話,是不需要仰視的。
“寡人才疏學淺,隻覺劉先生方才所說振聾發聵。”宇文溫一如大家所想那般,說起客套話來,“關於《尚書》,寡人有一事不明,還請先生解惑。”
劉炫聞言行禮:“大王請講。”
“嗯,寡人對《尚書》不甚了解,所以....寡人有惑,古文《尚書》,相傳為漢武帝時,魯王壞孔家舊宅欲以為宮,從殘壁中得古文,不知此事典出何故?”
“大王,班固所著《漢書·藝文誌》於此事有記載,此古文即為孔安國古文《尚書》,又稱孔壁古文《尚書》。”
這是劉炫今日一開始就講過的內容,雖然宇文溫所問有“聽講不認真”的嫌疑,按劉炫往日講學的作風,那可是會直接加以斥責的,不過他可沒那麽楞,畢竟宇文溫身份不一樣。
“孔安國所獻古文《尚書》,有《尚書序》,不知寡人所說是對是錯?”
“大王所言甚是。”
“寡人曾讀《尚書序》,發現蹊蹺之處。”宇文溫緩緩說著,實際上他是在背台詞,畢竟短時間內要記住並背誦楊濟所給台詞,還是很考驗人的。
劉炫聞言說道:“大王請講。”
宇文溫深吸一口氣,心中念道:我豁出去做托當藥引,楊濟你要是玩脫了懟不過他,我第一個不放過你!
“簡而言之,寡人以為,《尚書序》實屬偽作!”
掏出懷表看了看,距離宇文溫離席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許紹有些納悶:這也太久了吧?
懷表成了許紹不可或缺的工具,因為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幾點鍾要做什麽事都已經定好,他既不能遲到,也不允許別人遲到。
作為巴東郡守,許紹還管著巴口港,事務繁雜,都是掐著表來控製辦事時間,所以時不時看懷表已經成了他的習慣動作。
身邊的郝吳伯見狀低聲問道:“嗣宗,怎麽了?”
“大王離席太久了。”
“是麽?”郝吳伯也掏出懷表看了看,有些吃驚:“時間過得真快!”
兩人聽劉炫講解聽得入迷,自然發覺時間過得飛快,郝吳伯覺得宇文溫應當是更衣,隨後有事情要處理,但又不需要離開,所以才沒能盡快回來。
對方來聽講之前已經和他們交了底,說不太懂《尚書》,真要提前走的話,肯定會和他們說一聲。
收回懷表,許紹和郝吳伯繼續聽講,他們坐在第一排,小動作太多的話很失禮,這是對講學之人的不尊重,不過按著課程安排,提問的時間就要到了。
接下來是答疑,也是所有聽眾期待的時刻,許紹原本打算提問,不過發現自己平日裏忙著處理政務,經學已經有些生疏,貿然提問就怕貽笑大方。
掏出記事本和炭筆,許紹準備一會來個速記,把問題和解答記下來回去慢慢品味,郝吳伯也是如此準備。
門口處人影一晃,卻是麵帶神秘笑容的宇文溫走了進來,坐回原位之後和許紹低語起來,講台上的劉炫則喝起茶潤喉,同時和劉焯交談著。
旁邊放著一個座鍾,劉炫原本不懂怎麽看“鍾”,還是劉焯教會的,這東西的好處如今顯現出來,讓劉炫能輕鬆控製講學的節奏。
西陽王府司錄張軻、鄂州長史鄭通以及求學社社長章華在一旁就坐,他們如今臨時客串速記,要把待會就要開始的問和答記下來。
劉炫對他們所用炭筆十分感興趣,因為正常來說書寫得用毛筆,隻有來到西陽之後,他才得以見識另一種書寫工具。
“鄭長史,不知這炭筆的妙處何在?莫非是不用蘸墨?”
鄭通聞言點點頭:“劉博士說得對,速記本就不易,時不時蘸墨太浪費時間了。”
說到這裏,鄭通笑道:“鄭某此次來西陽公幹,恰逢劉博士講《尚書》,本想當個聽眾,一會好提問,奈何大王有安排,隻能等到下次了。”
“鄭長史客氣了,劉某如今客居西陽,日後自當詳談。”
劉炫和鄭通、張軻以及章華交談了一會,回到自己座位上,看著堂下聽眾,不由得感慨萬千。
此為他第一次在西陽講學,西陽王宇文溫給了很大支持,不但親臨現場,還有許多官員同來,王府司錄、鄂州長史作速記,黃州長史、巴東郡守做聽眾,還有其他大小官員更不用提。
堂下黑壓壓一片聽眾,許多人都在交頭接耳,看上去是在商量一會要提的問題,劉炫看著此情此景,不由得鬥誌滿滿。
他寒窗苦讀學多年,才有了今日的成就,辯倒過不知多少經學名家,所以一會無論什麽疑問,他都有信心做出完美的解答。
在座的聽眾之中,有人能問住他麽?
不可能有!
時間到,擔任主持的劉焯先簡要說起提問的注意事項,首先,要提問的人得舉手,待獲得允許之後才能發言;其次,無論是提問還是回答,語速要慢,以便大家聽清楚。
其三,劉炫聽不太懂山南地區方言,而他的河北口音也可能有人聽不懂,所以一旦碰到這種情況,需要有人毛遂自薦當“通事”。
“此次提問與解答,均會有速記將談話內容記下,然後整理好油印成冊,大家事後可以到州學領取,所以不用擔心現場記不住!”
劉焯把規矩和注意事項說了一遍,見著聽眾無異議,隨即宣布答疑開始,好整以暇的劉炫開始接受提問,不過按著慣例,得從先在場身份最尊貴者開始。
如今在場身份最尊貴者,自然是黃州總管、西陽王宇文溫,不一定需要他來發問,但劉炫怎麽著都得請這位發表一下看法,說一下場麵話。
劉焯事前已經向劉炫打了招呼,提醒他西陽王宇文溫不太懂《尚書》,今日對方若是蒞臨現場聽講,切記不可問這位太過‘深奧’的問題。
劉炫按慣例,先請坐在麵前的宇文溫提問,雖說劉炫所坐之處為講台,但實際上這講台和聽眾席前三排處於同一平麵,所以宇文溫要和劉炫對話,是不需要仰視的。
“寡人才疏學淺,隻覺劉先生方才所說振聾發聵。”宇文溫一如大家所想那般,說起客套話來,“關於《尚書》,寡人有一事不明,還請先生解惑。”
劉炫聞言行禮:“大王請講。”
“嗯,寡人對《尚書》不甚了解,所以....寡人有惑,古文《尚書》,相傳為漢武帝時,魯王壞孔家舊宅欲以為宮,從殘壁中得古文,不知此事典出何故?”
“大王,班固所著《漢書·藝文誌》於此事有記載,此古文即為孔安國古文《尚書》,又稱孔壁古文《尚書》。”
這是劉炫今日一開始就講過的內容,雖然宇文溫所問有“聽講不認真”的嫌疑,按劉炫往日講學的作風,那可是會直接加以斥責的,不過他可沒那麽楞,畢竟宇文溫身份不一樣。
“孔安國所獻古文《尚書》,有《尚書序》,不知寡人所說是對是錯?”
“大王所言甚是。”
“寡人曾讀《尚書序》,發現蹊蹺之處。”宇文溫緩緩說著,實際上他是在背台詞,畢竟短時間內要記住並背誦楊濟所給台詞,還是很考驗人的。
劉炫聞言說道:“大王請講。”
宇文溫深吸一口氣,心中念道:我豁出去做托當藥引,楊濟你要是玩脫了懟不過他,我第一個不放過你!
“簡而言之,寡人以為,《尚書序》實屬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