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鹽票,糖票


    當下隻在市井漫步遊走,隻見這裏商鋪林立,各種貨色齊全。老者隨便進了幾家看看,由於都是一般的鋪子,並沒有什麽出人意料的東西,隻是精致了許多,價格也便宜了許多,這裏銷售的各種貨物,臨清府城隻要肯多花錢,也一樣買得到。


    不過這裏的房屋卻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幾乎所有的房子都是二層以上的,三層很普遍。一棟挨著一棟,密密麻麻,式樣也和中原雕梁畫棟的樓閣不同。幾乎一模一樣,都是一個大盒子的模樣,卻是相當單調,不合乎士大夫的審美觀點.


    且不說這房子好看或者不好看,但是這種房屋顯然很節約土地。老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這附近的荒地極多,何必如此的節約?


    他卻是不知道這所謂一樓門麵,二三樓倉庫的商業區模式的好處,於是隻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不過雖然隻是給仆人們買了些隨身的小物件,老者也有了相當的收獲,原來自己進去的都是一些零售店,真正的總店,在商業區的中心,不過畢竟隻是一個莊子,所謂的商業區也不是很大,老者慢悠悠的走了小半個時辰,也就到了總店所在,一眼望去,以老者的見多識廣也要讚歎一句:


    “好大的手麵!”


    原來眼見前麵就是一處五開間門麵的大店鋪。裏麵人進人出極熱鬧。漫步過去,隻見店門口有幾名穿著藍布衣裙的女夥計不時用各種方言招呼客人,山東話,官話都有,倒是不怕語言不通……


    元素缺失暗自皺眉,這做買賣居然還有用女夥計的?簡直有以色相招攬之意。


    但是元素走進了就發現所謂色相招攬是無稽之談。這些女夥計個個都是膀大腰圓之輩,絕無哪個有婀娜之色,一看就是幹活的人,胸前都掛著木質的銘牌。衣服的前後有三個大字:“供銷社”。


    “這位客官您是第一次來本地吧?各種新鮮好賣的貨物,拆零整躉皆可,明碼實價,貨樣一致,咱們店裏還代客包裝托運,量大從優!”


    一個女夥計看到老者正在駐足觀看,趕緊過來熱情宣傳。老者也正想見識以下所謂總店的氣魄,於是也不推辭,幹脆進店去看看。


    店裏規模極大,幾百人都擠得下,二三層看上去也是不小,隻是貨物堆得滿滿的,卻又顯不出大來了。


    一層大廳上懸著一塊大匾額,黑底泥金的牌子,上書三個大字“供銷社”。大匾額兩旁,各有一條大木的抱柱,題著:“質優價廉”,“謝絕還價”。


    老者於是問女夥計:這供銷社是什麽意思?


    “顧名思義,供銷貨物之用啊,都是我家老爺起的。”女夥計覺得這老者問的稀奇,心中還覺得這老者是個土財主,所以才問出這話來著.


    供銷貨物?好大的氣魄!老者初始還不覺得,越品越覺得有味道,心說這讀書人經商,果然有著一股文氣!心中對青山居士更高看了一眼.於是快步再走了過去.


    房屋的中庭裏設有一圓形的櫃台,裏麵有五六名藍裙女夥計,這幾個人和在外麵招呼的女夥計不同,都是二十四五麵目清秀的女子。每個人的麵前都有一個小本子一樣的東西。有顧客過來,女夥計就在上麵不時的寫著什麽符號,等到沒客人的時候,又上去補著文字,老者走上前去,看得入神,但是沒看明白這是寫的什麽。


    “這是在記賬。”一個女管事說到,“錢的收支要記到這個本子裏,晚上是要結賬的。”


    “這個我看得出來,隻是寫的東西,我卻是不懂的。”老者實話實說.


    “手頭字麽,我們做工的寫著方便,你們這些書生自然是不用懂得。”


    這個女管事自作聰明的說到,心裏鄙視了一下這些好好的字寫成鬼畫符----就是讓老百姓生活不便利麽!


    “不是這個,這1,2,3,4符號是什麽我是知道的,這abcd又是何物?”


    “劉老爺教的,說是什麽上古大禹治水時的文字,可以表示順序,還可以用來複雜的算法,這個我就不懂了,得等著一個月後晚上去夜校學的.”


    “你一個賣東西的管事學得會這個?青山居士給你解釋這個?”老者第一反應就是不信.


    “隻是學算法,這大禹治水時的文字表示方便罷了,我一個賣東西的,又不中狀元,不需要知道太多.”


    女管事嘴上說的客氣,心中卻是越發瞧不起老者和元素,覺得有事兩個土財主兼鄉下學究,讀書讀傻了的人.


    老者不知道一個管事的需要學大禹治水時的文字表示的算法到底是為什麽,問女管事的,女管事的也不知道。不過澳洲人似乎很喜歡用這個所謂的大禹治水時的文字,很多東西都是用這種文字表示的。


    元素不以為然,他心裏覺得所謂的大禹治水時的文字隻怕是劉白羽順嘴胡編,托古改製,隻是為了簡潔,省時省力罷了.


    但是這裏有些東西卻又看不懂了,一件東西,卻是同時還標了四種價格,銅錢,銀子,鹽票,糖票,這銅錢,銀子都知道是什麽意思,鹽票,糖票卻又是什麽東西?


    不過老者這話一出,不用女管事回答,就有一個山西口音的老客接口了:


    “就是能換到鹽和糖的票子啊,不知道吧,那可不是一般的鹽和糖,都是上好的雪花鹽和雪花糖,沒有半點外味,那都是京城裏大富大貴的人才吃得起的,不過這裏很便宜的,都是一兩銀子換十兩的!”


    “雪花鹽和雪花糖?”老者心裏覺得這都是鄉下人沒見識,誇大其詞罷了,不由的搖了搖頭.


    老者身份尊貴,自然知道京城裏大富大貴的人吃得鹽和糖於平民百姓吃的大不一樣,比較精細,色澤和味道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不過或多或少還是有點苦味的,而且色澤說是白的,其實細看也有點微黃,冠以雪花鹽和雪花糖的名頭,隻是遠遠看到吃不到的下人們的印象罷了.


    而且這種鹽和糖一般都是權貴們自家分食,少量流入市麵的價格都是天價,哪裏是一兩銀子一斤能買得到的?至少都得五十兩起跳――否則高官顯貴們可丟不起這人!


    “這是真的,現在多少人來劉家莊,都要把身上的銀子銅錢換成鹽票,糖票,要不是這裏的雪花鹽和雪花糖貨真價實,誰會不要銀子銅錢,要這紙票子呢!”


    山西商人見這兩人表情不信,卻是說漏了嘴:


    “還有晉商幾大家都一起花高價收購呢,加價兩層的,別看這鹽票,糖票是紙的,可是比銀子,銅錢可靠多了!”這山西商人發覺自己說走了嘴,於是慌忙逃走了,卻是讓老者和元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鹽票,糖票真能換雪花鹽和雪花糖?這雪花鹽和雪花糖真是貨真價實?元素和老者都好奇起來,畢竟這銀子運轉困難,又可以用成色,雜質做手腳,


    兩人都頭大的很,可是不運銀子吧,弊端更大,這青山居士有和妙法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位麵商人在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屠神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屠神龍並收藏位麵商人在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