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殘酷,身為皇族一脈的劉獻之自從出生之後曆經了十八年風風雨雨,卻隻進過三次皇宮。
名為太原留守,實際作為外藩的父親劉潛長年駐守太原,劉獻之是在太原落生的。之後劉獻之因為體弱多病常在南方養病,偶爾有機會出外遊山玩水也是為了避暑或休養身體的需要。第一次得以進入皇宮竟然是因為出賣了謀反的父親成了平叛功臣的緣故,可以說他的入京與他的父親問斬有著因果關係。第二次進宮則是因為去年黃河水患,牽連出貪腐案件的關係,劉獻之貿然請求入宮覲見,其實是冒著相當的風險的。唯有這一次是劉龑親自派人前來相請入宮議事,可以說是劉獻之生平頭一次的遭遇也不為過。
為了避人耳目,劉龑特意安排他入夜之後進宮。漫天的星光灑落在這位年僅十八歲的皇族青年身上,入秋後的長安已經令人感到陣陣涼意席卷而來。夜風吹動劉獻之的發梢,如果不是過去的歲月裏長期被病痛折磨而使得他有些消瘦的話,劉獻之實在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翩翩公子的形象。與劉龑的雄壯威武不同,也有別與劉顯的那種柔弱的俊美,劉獻之身上體現出了一種屬於≡↙,陰沉的氣質,這讓他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不太好,即使是他的父王劉潛和皇兄劉龑都是如此,總是莫名的與他有一種隔膜感。
見了劉龑之後,劉獻之行禮完畢,劉龑吩咐賜坐奉茶。劉獻之一一謝過。待雙方都坐定了以後,劉龑才開口道:“獻之啊。你可知為兄喚你入宮所為何事?”
關於這一點,劉獻之已經知道了個大概。他的情報網效率很高,再加上自己推斷,要得出結論並不太難。可是問題在於劉龑今天的目的在於試探自己,劉獻之想了一下,答道:“陛下喚臣弟前來隻怕不會因為隻是話話家常,恐怕有什麽大事發生。如今朝廷內外最大的事情莫過於征伐高麗和突契入侵,莫非於此有關?”
劉龑眼珠子轉了轉,幹笑了幾聲:“獻之消息好靈通,看來已經知道為兄的目的了吧?”
“臣弟不過妄自揣測聖意罷了。陛下何以見疑?”
劉龑嘴角一歪,道:“獻之何必隱瞞,如今小到長安城的上上下下,大到舉國上下,恐怕沒有什麽事情是獻之你不知道的吧?”
劉獻之聽了麵無表情的緩緩站起身來,跪倒在地道:“陛下如此說,臣弟萬萬不敢領罪。”
“領罪?朕何時說過你有罪了?”劉龑省去了為兄的稱呼改成了朕,足以說明了一切,不過他還是繼續說道:“便是你真有罪。又為何說萬萬不敢?”
劉獻之答道:“若說臣弟在各地都布有眼線收集各類情報,此事確有其事,臣弟不敢謊稱沒有做過。可是若說掌握各類情報是一種罪的話,臣弟卻萬萬不敢領受。”
劉龑也注意到了劉獻之居然沒有用敬稱。心中也是一驚:這分明是在對自己的說法表達不滿嘛。當下冷笑了幾聲道:“好,好,那你倒說說何以這種行為不是一種罪?”
“是。以臣弟所見。每個人都有他的情報渠道,小到一介草民。隻要不是愚昧蠢笨之徒,也會注意收集情報。因為有用的農時節氣,技能方法都可以有助於他日常的生活。隻是士農工商的情報受到獲取途徑的限製和他本身需求的限製而變得相對範圍狹窄罷了。若是推及到大臣,則需要時時掌握陛下的喜好厭惡,同僚是友好還是敵對,部下對自己是否有威脅等等。這些無一不是情報收集。”
“哦?那你身為王爺就能如此咯?”
“正是。”劉獻之的神情一如既往的陰沉而平靜:“臣弟既然受封為忠義郡王,又是皇族宗室子弟,所需的情報量自然不同常人了。如果陛下認為臣弟掌握了大量情報就是有所企圖的話,那不過是因為臣弟的地位十分罕見而覺得太過搶眼罷了,卻並非是因為收集情報本身有什麽罪。所以陛下怪罪的並非是收集情報這件事,而是臣弟是忠義郡王這件事。”
劉龑聽了嘿嘿一樂:“說得倒是有幾分歪理。那你要知道那麽多情報幹什麽?”
“防患於未然。臣弟既然是皇室宗族子弟,自然要為我劉姓天下謀利。如今陛下有伍思成為您收集情報,伍思成其人確實是個人才,他的情報收集能力相當的出色。可是如果有一天他有意蒙蔽聖聽,那麽陛下將無法得到真正正確的情報,就會產生不必要的誤判,甚至是執政的失誤。而陛下的執政失誤就有可能危害到天下蒼生,也就威脅到了我劉姓天下的安危,此時如果沒有人能向陛下稟報真相的話就不可挽回了。可是真相並不是想要的時候就會自動送上門來的,如果不注意平時的收集,又何來切實有效的情報呢?臣弟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替陛下拾遺補缺,以備不時之需防患於未然而已。”
“這麽說起來,你這一切都是忠心為國咯?”
劉獻之抬起頭道:“臣弟不敢說忠君愛國,在別人眼中臣弟是個薄情寡義的人,今日可以無父,他日自然可以無君。臣弟對於這種評論不削一顧,可是既然今天陛下動問,臣弟不怕陛下震怒說一句。臣弟所為的是我劉家天下,誰要是威脅到我劉家天下的安危,別說是臣弟的父親,便是陛下您,臣弟也會義無反顧的站到您的敵對麵去!若陛下覺得臣弟是個威脅的話,不如趁現在就動手將臣弟除去以絕後患!”
劉獻之說完就這麽直盯盯的看著劉龑。劉龑被他這番話所驚,也是怔怔的望著他。
兩人相視良久,劉龑的眼神這才變得緩和下來,道:“這麽說起來,隻要為兄施政不離正道,你就會站在為兄一邊了。我家天下有了你這麽一個守護者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也罷,既然你有這個心思,那就做給為兄來看看!朕命你為太原經略副使,即日趕赴太原府替經略使薛伯仁主持那裏的防務工作,配合幽州,遼東等地各軍擊退突契大軍!”
“是!臣弟遵命!”劉獻之這才低下頭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禮,他明白這一次吐露真心的賭博是賭贏了。(未完待續。。)
名為太原留守,實際作為外藩的父親劉潛長年駐守太原,劉獻之是在太原落生的。之後劉獻之因為體弱多病常在南方養病,偶爾有機會出外遊山玩水也是為了避暑或休養身體的需要。第一次得以進入皇宮竟然是因為出賣了謀反的父親成了平叛功臣的緣故,可以說他的入京與他的父親問斬有著因果關係。第二次進宮則是因為去年黃河水患,牽連出貪腐案件的關係,劉獻之貿然請求入宮覲見,其實是冒著相當的風險的。唯有這一次是劉龑親自派人前來相請入宮議事,可以說是劉獻之生平頭一次的遭遇也不為過。
為了避人耳目,劉龑特意安排他入夜之後進宮。漫天的星光灑落在這位年僅十八歲的皇族青年身上,入秋後的長安已經令人感到陣陣涼意席卷而來。夜風吹動劉獻之的發梢,如果不是過去的歲月裏長期被病痛折磨而使得他有些消瘦的話,劉獻之實在可以算得上是一位翩翩公子的形象。與劉龑的雄壯威武不同,也有別與劉顯的那種柔弱的俊美,劉獻之身上體現出了一種屬於≡↙,陰沉的氣質,這讓他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不太好,即使是他的父王劉潛和皇兄劉龑都是如此,總是莫名的與他有一種隔膜感。
見了劉龑之後,劉獻之行禮完畢,劉龑吩咐賜坐奉茶。劉獻之一一謝過。待雙方都坐定了以後,劉龑才開口道:“獻之啊。你可知為兄喚你入宮所為何事?”
關於這一點,劉獻之已經知道了個大概。他的情報網效率很高,再加上自己推斷,要得出結論並不太難。可是問題在於劉龑今天的目的在於試探自己,劉獻之想了一下,答道:“陛下喚臣弟前來隻怕不會因為隻是話話家常,恐怕有什麽大事發生。如今朝廷內外最大的事情莫過於征伐高麗和突契入侵,莫非於此有關?”
劉龑眼珠子轉了轉,幹笑了幾聲:“獻之消息好靈通,看來已經知道為兄的目的了吧?”
“臣弟不過妄自揣測聖意罷了。陛下何以見疑?”
劉龑嘴角一歪,道:“獻之何必隱瞞,如今小到長安城的上上下下,大到舉國上下,恐怕沒有什麽事情是獻之你不知道的吧?”
劉獻之聽了麵無表情的緩緩站起身來,跪倒在地道:“陛下如此說,臣弟萬萬不敢領罪。”
“領罪?朕何時說過你有罪了?”劉龑省去了為兄的稱呼改成了朕,足以說明了一切,不過他還是繼續說道:“便是你真有罪。又為何說萬萬不敢?”
劉獻之答道:“若說臣弟在各地都布有眼線收集各類情報,此事確有其事,臣弟不敢謊稱沒有做過。可是若說掌握各類情報是一種罪的話,臣弟卻萬萬不敢領受。”
劉龑也注意到了劉獻之居然沒有用敬稱。心中也是一驚:這分明是在對自己的說法表達不滿嘛。當下冷笑了幾聲道:“好,好,那你倒說說何以這種行為不是一種罪?”
“是。以臣弟所見。每個人都有他的情報渠道,小到一介草民。隻要不是愚昧蠢笨之徒,也會注意收集情報。因為有用的農時節氣,技能方法都可以有助於他日常的生活。隻是士農工商的情報受到獲取途徑的限製和他本身需求的限製而變得相對範圍狹窄罷了。若是推及到大臣,則需要時時掌握陛下的喜好厭惡,同僚是友好還是敵對,部下對自己是否有威脅等等。這些無一不是情報收集。”
“哦?那你身為王爺就能如此咯?”
“正是。”劉獻之的神情一如既往的陰沉而平靜:“臣弟既然受封為忠義郡王,又是皇族宗室子弟,所需的情報量自然不同常人了。如果陛下認為臣弟掌握了大量情報就是有所企圖的話,那不過是因為臣弟的地位十分罕見而覺得太過搶眼罷了,卻並非是因為收集情報本身有什麽罪。所以陛下怪罪的並非是收集情報這件事,而是臣弟是忠義郡王這件事。”
劉龑聽了嘿嘿一樂:“說得倒是有幾分歪理。那你要知道那麽多情報幹什麽?”
“防患於未然。臣弟既然是皇室宗族子弟,自然要為我劉姓天下謀利。如今陛下有伍思成為您收集情報,伍思成其人確實是個人才,他的情報收集能力相當的出色。可是如果有一天他有意蒙蔽聖聽,那麽陛下將無法得到真正正確的情報,就會產生不必要的誤判,甚至是執政的失誤。而陛下的執政失誤就有可能危害到天下蒼生,也就威脅到了我劉姓天下的安危,此時如果沒有人能向陛下稟報真相的話就不可挽回了。可是真相並不是想要的時候就會自動送上門來的,如果不注意平時的收集,又何來切實有效的情報呢?臣弟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替陛下拾遺補缺,以備不時之需防患於未然而已。”
“這麽說起來,你這一切都是忠心為國咯?”
劉獻之抬起頭道:“臣弟不敢說忠君愛國,在別人眼中臣弟是個薄情寡義的人,今日可以無父,他日自然可以無君。臣弟對於這種評論不削一顧,可是既然今天陛下動問,臣弟不怕陛下震怒說一句。臣弟所為的是我劉家天下,誰要是威脅到我劉家天下的安危,別說是臣弟的父親,便是陛下您,臣弟也會義無反顧的站到您的敵對麵去!若陛下覺得臣弟是個威脅的話,不如趁現在就動手將臣弟除去以絕後患!”
劉獻之說完就這麽直盯盯的看著劉龑。劉龑被他這番話所驚,也是怔怔的望著他。
兩人相視良久,劉龑的眼神這才變得緩和下來,道:“這麽說起來,隻要為兄施政不離正道,你就會站在為兄一邊了。我家天下有了你這麽一個守護者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也罷,既然你有這個心思,那就做給為兄來看看!朕命你為太原經略副使,即日趕赴太原府替經略使薛伯仁主持那裏的防務工作,配合幽州,遼東等地各軍擊退突契大軍!”
“是!臣弟遵命!”劉獻之這才低下頭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禮,他明白這一次吐露真心的賭博是賭贏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