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高麗軍的這次襲擊,使得高麗與絹之國之間僅存的一線和談可能化為泡影,隻是高麗為何會在這種時期發動這種無謀的舉動卻令人費解。【,這一舉動甚至一度被稱為高麗國王崔健江繼位以來最大的失誤,因為這樣的行為必然會引來絹之國強烈的報複行為。


    但是事情的真相根本不是人們所看到的這樣簡單,在它的背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而這個陰謀正是由王漢新策劃,高定邊實施的。


    早在王漢新奉詔回京之前,他就已經和高定邊商量過關於與高麗再起戰端的事情,當時王漢新雖然還沒有具體的實施計劃出爐,可是高定邊卻深以為然,因此這幾個月來高定邊一直暗中謀劃,準備尋找機會。


    以高定邊實施的這次行動來看,實在堪稱典型戰例。從這一點上來說,高定邊並非如同一般人所認為的勇將類型,而是智勇兼備的良將,隻不過在於王漢新共事的時候計謀往往都是王漢新策劃,使得別人產生了這個錯覺。其實若不是高定邊同樣有勇有謀,又如何能在消息不通的情況下和王漢新配合默契,合作無間呢?


    高定邊首先把事件發生的點確定在了平山。平山位於高麗控製地區,是一處戰略要衝地帶,如果突破了這裏,那麽高麗的新都開城便門戶大開,是目前高麗國重要的戰略支撐點之一。高定邊之所以選擇平山,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高麗的客將成雲並不在這裏駐防。鎮守此處的武將是崔健江提拔的年輕將領,他們血氣方剛容易衝動。而且缺乏實戰經驗。


    對於平山的高麗守軍,絹之國自然也不會等閑視之。因此在邊境上的駐軍也保持了高度的警戒,尤其是負責鎮守此處的大將華猛,每天都親自巡視各處,夜間也經常派遣遊騎兵巡邏,以防高麗人滲透進入境內。關於華猛的這一習慣,就連高麗人也很清楚,而高定邊就是利用了這一點。


    出事的當天,身為華猛副將的高定邊率領虎衛營的一彪人馬,趁著夜色越過了邊境直接朝平山急進。鎮守平山的高麗武將幾乎立即就得知了這一狀況。那當然是因為高定邊有意要泄露自己的行蹤。


    麵對這一突發狀況,平山鎮將的第一反應就是絹之國發起了突襲,意在奪取平山,打開通往開城的大門。可是他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以高定邊的這點兵馬至多隻能擾亂平山守軍,根本無力攻下平山。可是鎮將卻認為絹之國這些日子來總有士兵頻繁調動就是為了瞞天過海,他們可能已經做好了全麵攻擊的準備了。此時對於絹之國的不信任讓他產生了誤判,為此他下令派遣一小股騎兵攔截,以便為平山的防禦爭取一點時間。這正是高定邊希望他做出的決定。當這一小股高麗騎兵出擊以後他們才發現他們的敵人就像鬼魅一樣難以捉摸——他們能感覺到對方就在附近,卻始終抓不住對方,偶爾遭遇到其中一小部分敵軍,可絹之國騎兵見勢頭不妙。立即逃遁。高麗的這支騎兵在黑夜中連續幾次快速襲擊都沒有遇到敵軍主力,不免焦躁起來,因為他們的使命是攔截對方為後方爭取時間。如今確遲遲找不到敵軍主力,那就意味著敵軍很可能派出少數兵力來拖住自己。而主力已經直奔平山去了。正當他們準備回撤時,卻偏偏又發現了絹之國騎兵主力的行蹤。他們立即追了下去。可是在黑夜中他們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在高定邊的可以引導之下,他們已經越過高麗國的邊境進入絹之國的地界了。


    與此同時,華猛部的一支遊騎部隊正在邊境巡邏,突然聽見有人大喊“敵襲”,這支遊騎兵立即展開了戰鬥隊形。果然不久之後他們就遭遇到了高麗騎兵的攻擊,而這支高麗騎兵正是被高定邊引誘來的那支。


    高麗騎兵以為終於追上了絹之國騎兵,立刻投入了戰鬥,拚死阻擊敵軍;而華猛的遊騎兵則以為高麗騎兵偷襲,也全力拚殺開來。但是華猛的騎兵部隊數量太少,很快就抵擋不住,開始敗退,此時高麗部隊也發現了對方人數太少,不像是主力部隊,正在此時,高定邊率領騎兵加入了戰團,順利擊退了高麗的騎兵,解救了華猛的這支遊騎兵部隊。


    由此,華猛認為高麗軍隊在和談期間試圖滲透入境,還主動發起進攻,是徹頭徹尾的背信棄義,因此一邊派出使者與高麗一方交涉,一邊上表言明了此事。可是高麗一方卻認為是絹之國首先侵入國境,還試圖倒打一耙,把開啟戰端的罪名強加到高麗頭上,對於華猛的指責不予承認。這一點把猛將華猛給激怒了,加上高定邊在一旁煽風點火,沒有等到安東都護楊蓮的回複,便率領部隊直接朝平山發動了進攻。


    由於高麗早有準備,而華猛這次行動本身隻是一時激憤,並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因此無功而返,還憑空折損了不少人。高麗人獲得了一次小小的局部勝利,人心大振,將士們越發不肯服軟,兩國在邊境上劍拔弩張全麵對峙,事情由此變得不可收拾。


    由於高定邊的小動作計劃周全,用兵得心應手,事情做得幾乎沒有痕跡,誰也沒拿到證明這一切是他在背後操控,結果絹之國和高麗被這個小動作搞得要再次兵戎相見。


    劉龑在得知此事之後非常憤怒,原本他對高麗使團故意拖延行程,以此獲取喘息之機就很不滿,再加上此次的事件更是證明了他的憂慮。因此他扣押了高麗正使,讓副使回國告知崔健江兩國和解已無必要,至少在高麗真心臣服之前,絹之國會繼續用武力對付高麗。


    為了重新對高麗用兵,絹之國必須重新調整戰略態勢才行,與兵部及諸將商議的結果,王漢新當初的提議成了最佳的選擇。絹之國以主力對付突契,而以安東都護府的兵力對高麗進行不間斷的,有限規模的作戰,從戰略上拖垮高麗孱弱的經濟。


    以安東都護現有的兵力和武將而言,要完成這個任務還稍稍不足,為此劉龑準備從青州,徐州和豫州地區抽調一部分兵力進行補充。可是就在此時,絹之國發生了一件大事,讓劉龑不得不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王漢新的預言不幸言中。比王漢新說的還要糟糕的是幾乎在同一時刻出了三件大事,首先就是衛州地區的百姓沒有生路,被逼造反了。緊接著潁州地區的邪教也跟著起事,蜂擁而起的教徒們攻擊官府衙門,燒殺擄掠,荼毒一方。這兩件事還沒完,蜀中又出了一個更牛的人,此人名叫鍾意,他糾集了上千蠻族攻陷了三個縣城,然後公然自稱大蜀皇帝,與絹之國分庭抗禮了。


    絹之國麵對這突然出現的三個狀況,一時有些手忙腳亂起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烈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口水的老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口水的老雞並收藏天地烈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