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之國的幽州和遼東亂成了一鍋粥,就連太原也被裹脅在了裏麵,這個情況讓安東都護楊蓮寢食難安。


    現在高麗的局麵已經耗盡了安東都護府的家底,要是北邊再出現什麽情況的話,那麽楊蓮就隻能從釜山撤兵,而且即便撤兵也不一定來得及挽救這個局麵。究竟該如何是好?眼前能夠商量的,竟然隻有那個被自己軟禁起來的王漢新而已。


    思前想後,楊蓮還是對王漢新和盤托出,並且請他出個主意。王漢新思忖了片刻,開口道:“都護大人,可否相煩請一個人過來?”


    楊蓮忙問:“何人?”


    “都尉賀建義。”


    “好,我立即差人去請。”楊蓮連聲答應,隨即吩咐屬下前去相請,然後才道:“王安遠可是有什麽妙計了嗎?”


    王漢新笑了笑,道:“我可不是神仙,沒有辦法撒豆成兵去解那一片的危局,不過給都護大人您贏得一片相對安全的北方還是可以做到的。”


    “哦?願聞其詳。”


    “大人不必客氣。在下請大人想一下這次突契一反常態奪取遼東這麽多城為了什麽?”


    楊蓮沉吟道:“論理說突契不擅攻城,也不善防守,他奪下這些城池應該除了劫掠並無他意才是。”


    王漢新笑道:“大人說得對,卻也不對。依在下之見,這一次突契的反常舉動恐怕是阿比契力爾個人的想法。他奪取這些城池並且打算固守這些城池有兩個目的。第一,遼東的失守會大大影響到我國的軍心士氣,同時威脅安東都護府,給垂死的高麗幫上一把忙;第二,阿比契力爾大概也想嚐試占據我國的實際地盤,從而開始逐步蟬食我國的腳步。他已經想明白了。突契的劫掠襲擾不會動搖我國的國本,即使他在軍事上取得巨大的勝利也不會動搖我國的國本,而突契卻有可能因為一次戰役的失敗。或者一場巨大的災難走向沒落。這種情況下突契就像走在兩座懸崖之間掛著的一根繩子上一樣,一個閃失就會萬劫不複。但是這懸崖卻不會有所動搖。看清了這一點的阿比契力爾知道隻有切實的一塊一塊的吃掉我國的領土,才能對我國造成實質性的損害,他要學著攻下我們的城池並且治理這些城池。這才是他最想要得到的結果。”


    楊蓮聽了連連點頭:“對,確實如此,隻有這個說法才能解釋突契的反常舉動。可是,他突契一個遊牧於草原上的國家能坐下來治理國家嗎?”


    王漢新嘿嘿笑道:“都護大人明鑒,這正是在下接下來要說的。阿比契力爾想得很好,可是卻忽視了三條不利因素。第一。他是有這個見識,可是突契的貴族們不見得有這份見識,他們的腦子裏想的恐怕還是打家劫舍,搶了東西回草原上享受的那一套,盡管他們對大汗忠心耿耿,卻未必會理解大汗心裏想的東西,因此一旦要開始堅守,突契的內部就會出現問題;第二,阿比契力爾隻看到了遼東的戰略價值卻忽視了突契本身的戰略態勢。的確遼東對於我國而言十分重要,失去它我國的戰略形勢將為止大變。可是阿比契力爾卻忽略了突契自身的問題。如果他占據了遼東,那麽必然要留下足夠的兵力鎮守才行,可是突契也會因此變成一個西接帕斯帝國。東到遼東,橫亙萬裏的大國,在這麽長的一片國土之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邊境與我國接壤,突契本身的防禦能力就會因此而被減弱。或許是因為突契一直處於攻勢而我國始終處於守勢所造成的錯覺吧,突契人一直以為有大漠的保護就很難遭到我國的攻擊。可是突契再怎麽強大他真正能作戰的男子也不會超過五十萬人,其中真正能稱為精銳之師的青壯年男子不到二十萬人,要防守上萬裏的疆域,突契騎兵的機動能力再強也無法做到,因此他們就成了遊離在國內的散兵。而我國則可以趁此機會頻頻出擊對它進行打擊,要是我們能將突契的主力吸引在遼東的話。這個情況就會更加明顯;第三,阿比契力爾此次能夠如此順利的攻陷遼東諸多城池。這不光是他那五萬精兵的功勞,這其中還有那些歸附於他麾下的部族們為他們領路效力的功勞。可是這些部族向來是我國的臣屬,會為他效命不過是因為懼怕他的兵鋒所指,不得不屈從而已,若我軍能奪回優勢,那麽這些部族的士兵們恐怕就會成為突契軍內隨時會引燃的烽火,反過來把突契軍燒個精光。”


    楊蓮聽了這番話後又皺起了眉頭,道:“王安遠所說的不差,隻是這些都是突契與我國戰略形勢上的分析,與方才所說的維護安東都護府北境的安危沒有什麽關係呀。”


    王漢新朝著他眨了一下眼睛,笑道:“當然有關係。眼下遼東北部的部族多半被阿比契力爾所裹脅,可是東北部的鐵力部和速莫部卻並不為所動,隻是表麵上對其表示臣服,這就說明他們正在察言觀色。如果這個時候我們給他們看到更大的利益的話,他們的行為恐怕就不會那麽搖擺不定了。”


    “王大人的意思是說買通他們從背後對突契下手?”楊蓮問道。


    王漢新搖了搖頭:“這個他們不敢,所以也不會答應。可是楊都護請想,北方那些部族的青壯年都隨著突契南下了,鐵力部和速莫部想吞並他們又不是一天兩天了,如果趁此機會能夠擄掠那些部族的婦女兒童,金銀財寶的話,豈不是手到擒來?就算那些部族想要回兵救援也鞭長莫及,突契正與遼東軍作戰分身乏術也管不了這麽多,這樣一來,那些北方的部族還有哪一個有心思繼續留在突契軍中作戰呢?他們的不穩隻會加劇突契防禦能力的衰弱,遼東軍不就有機可乘了嗎?經過這一戰之後,鐵力部與速莫部得到加強,而北方那些部族卻國破家亡,他們之間的恩怨會越發糾葛不清,這對於我國的統治也是大有好處的,更何況對這些背叛我朝的部族小施懲戒,也可以起到警示其他部族的作用,豈非一舉多得?遼東戰局變化,突契自然無暇南顧,安東都護府也就安全了,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楊蓮聽了喜上眉梢,連說了幾聲好,又道:“那王安遠請賀都尉來是準備讓他當說客的嗎?”


    王漢新笑了笑:“此人乃是我從太原劉經略使處借來的,有應變之才,正當此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烈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口水的老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口水的老雞並收藏天地烈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