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迪米卡布爾再次見到安巴爾圖裏的時候,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此之前他一直以為大汗早就戰死在沙場上了。
壓抑住內心的動搖,迪米卡布爾還是急忙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說道:“見過大汗。”
安巴爾圖裏平靜地說道:“不必多禮,迪米卡布爾,如今的我早就不是大汗了。”
“屬下,屬下一直以為大汗已經戰死,不曾想還能再見到大汗您。”迪米卡布爾依舊跪在地上說道:“這些年大汗您都在哪裏,過得可安好?”
安巴爾圖裏徑直坐到了迪米卡布爾的座位上道:“難為你惦記,我過得還不錯,你還是起來說話吧。”
“是。屬下見到大汗,一時高興就忘了。”
安巴爾圖裏看了看迪米卡布爾帳內的陳設,笑道:“看來你投奔阿比契力爾以後,他對你不薄啊,這比你跟著我的時候闊氣多了。”
迪米卡布爾忙道:“大汗您誤會了,屬下是為了保存族人才不得已投降阿比契力爾的,而阿比契力爾也對屬下諸多防範,他在我的部族周圍設置了許多眼線,限製我部族的發展。如果不是去年絹之國將軍盧清翰遠征大大打擊了周圍這些部族的話,我部實在難有今日的發展。”
安巴爾圖裏冷眼看著他說完,才道:“哦?這麽說來你已經和絹之國聯手了咯?”
“這個??????屬下不敢對大汗隱瞞。確實,屬下已經暗中與絹之國聯手,這也是為了給您報仇雪恨。為此屬下已經聯絡了十三個願意跟隨的部落,準備等到時機成熟就起兵攻擊左賢王葉兒先。”
“要打葉兒先?你糾集起來的戰士有多少?”
“大約七千。”
“葉兒先可是有將近四萬人了吧,再加上那些效忠於突契的綠洲國家,你覺得你有勝算嗎?”
迪米卡布爾遲疑了一下,道:“不瞞大汗說,屬下也知道勝算不大,但是絹之國已經與帕斯帝國以及吐蕃達成了聯盟,如果這三國一起向突契發難的話,屬下在這個時候起兵響應,應該就能??????”
安巴爾圖裏冷笑一聲:“應該就能把葉兒先控製的地區拱手讓給這三家瓜分了!”
迪米卡布爾心裏一驚,說實話他心裏也是這麽認為的。當初他會答應伍思成的請求也是因為他以為安巴爾圖裏已經死了,與其讓阿比契力爾控製,倒還不如讓三家瓜分這片土地,之後三家必定會在這片土地上展開角逐,而他就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依附與其中一方來獲得最大利益了。可是現在不同了,安巴爾圖裏汗還活著的話,這片土地就不能夠讓三家染指,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當下便問道:“那麽依大汗您的意思該如何是好?”
安巴爾圖裏微微一笑,道:“看在你對我一片忠心的份上我就告訴你好了。這些年我一直躲在吐蕃,幫助格桑王子奪得了吐蕃讚普之位,深受他的信任。你說的三家聯盟之事我也早就知情,如今我說服吐蕃讚普格桑作為我的後盾,前來經營這片土地,以防絹之國和帕斯帝國插手。我借著這個機會已經暗中活動多時,聯絡了許多舊部加入。現在隻要振臂一呼說我回來了,便會有成千上萬的人響應。碰巧我打聽到你也在暗中準備起事,所以才專程來找你,希望你能加入我們一同行動,七千人的確不容易成功,可是加上我這邊的力量和號召力,隊伍就會像滾雪球一樣壯大起來。隻要趕走了葉兒先,那麽我們背靠著吐蕃,與吐蕃聯盟的絹之國和帕斯帝國也不好明著對我們出手,阿比契力爾失去半壁江山,背後又有絹之國牽製難以行動,這片土地還是我安巴爾圖裏的。”
“是,大汗英明。”迪米卡布爾嘴上是這麽說,心裏卻頗不以為然。的確,安巴爾圖裏說的有他的道理,可是卻隻是如意算盤而已。在其他三家還沒有開始動手的時候就貿然起事,如果阿比契力爾突然來襲的話,安巴爾圖裏臨時糾集起來的烏合之眾根本不可能像當年的正規軍那樣抵抗對方的攻擊。由心懷鬼胎的各部族組成的聯軍很有可能會在對方大軍的壓製之下迅速瓦解掉,其速度之快甚至可能在其他三國都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就達成,而且迪米卡布爾知道阿比契力爾是真的具備這種素質的人。
但是迪米卡布爾也說不出拒絕的話,因為安巴爾圖裏是他最早宣誓效忠的對象,而他本人又特別看重誓言。如果安巴爾圖裏不在了,那麽他或許還有新的效忠對象,可現在昔日的大汗就活生生站在自己的麵前,要說出拒絕的話就如同背叛一樣。
猶豫再三,迪米卡布爾才開口道:“屬下願意為大汗您上刀山下火海,萬死不辭,但是屬下聯絡那十三部的時候並不知道大汗您還健在,用的也是絹之國提供的利益作為條件,如今大汗要屬下帶領這十三部跟隨大汗作戰,屬下必須先說服那十三部的頭人才行,這一點還請大汗見諒。”
安巴爾圖裏盯著他看了半天,這才道:“如此就拜托你多多費心了,我相信你的忠誠一定能辦到這一點。”
“屬下必定竭盡全力不負大汗厚望。”迪米卡布爾行了一個禮道。
送走安巴爾圖裏以後,迪米卡布爾不由得長歎了一口氣——作為拉曼德爾部的首領,他曾經以為隻要忠心效命大汗就行了,可是命運似乎偏偏和他過不去,非要他在侍奉了第二位主人阿比契力爾以後再次反水與絹之國聯手,如今他又麵臨舊主與新主之間的艱難抉擇,明知道舊主走的這條危險的道路有可能將自己和自己的族人一起卷入災難之中,卻又被自己的原則所束縛。
此時此刻他不由得想起了遠在絹之國首都長安的兒子金吉爾,從某種層麵上講他覺得兒子是幸福的,畢竟兒子走了一條自己想走的道路,或許能夠拯救自己部族的並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兒子呢?
想到這裏,他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一定要給金吉爾帶個信去,將拉曼德爾部的未來托付給兒子。(未完待續。)
壓抑住內心的動搖,迪米卡布爾還是急忙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說道:“見過大汗。”
安巴爾圖裏平靜地說道:“不必多禮,迪米卡布爾,如今的我早就不是大汗了。”
“屬下,屬下一直以為大汗已經戰死,不曾想還能再見到大汗您。”迪米卡布爾依舊跪在地上說道:“這些年大汗您都在哪裏,過得可安好?”
安巴爾圖裏徑直坐到了迪米卡布爾的座位上道:“難為你惦記,我過得還不錯,你還是起來說話吧。”
“是。屬下見到大汗,一時高興就忘了。”
安巴爾圖裏看了看迪米卡布爾帳內的陳設,笑道:“看來你投奔阿比契力爾以後,他對你不薄啊,這比你跟著我的時候闊氣多了。”
迪米卡布爾忙道:“大汗您誤會了,屬下是為了保存族人才不得已投降阿比契力爾的,而阿比契力爾也對屬下諸多防範,他在我的部族周圍設置了許多眼線,限製我部族的發展。如果不是去年絹之國將軍盧清翰遠征大大打擊了周圍這些部族的話,我部實在難有今日的發展。”
安巴爾圖裏冷眼看著他說完,才道:“哦?這麽說來你已經和絹之國聯手了咯?”
“這個??????屬下不敢對大汗隱瞞。確實,屬下已經暗中與絹之國聯手,這也是為了給您報仇雪恨。為此屬下已經聯絡了十三個願意跟隨的部落,準備等到時機成熟就起兵攻擊左賢王葉兒先。”
“要打葉兒先?你糾集起來的戰士有多少?”
“大約七千。”
“葉兒先可是有將近四萬人了吧,再加上那些效忠於突契的綠洲國家,你覺得你有勝算嗎?”
迪米卡布爾遲疑了一下,道:“不瞞大汗說,屬下也知道勝算不大,但是絹之國已經與帕斯帝國以及吐蕃達成了聯盟,如果這三國一起向突契發難的話,屬下在這個時候起兵響應,應該就能??????”
安巴爾圖裏冷笑一聲:“應該就能把葉兒先控製的地區拱手讓給這三家瓜分了!”
迪米卡布爾心裏一驚,說實話他心裏也是這麽認為的。當初他會答應伍思成的請求也是因為他以為安巴爾圖裏已經死了,與其讓阿比契力爾控製,倒還不如讓三家瓜分這片土地,之後三家必定會在這片土地上展開角逐,而他就可以利用這一點,通過依附與其中一方來獲得最大利益了。可是現在不同了,安巴爾圖裏汗還活著的話,這片土地就不能夠讓三家染指,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當下便問道:“那麽依大汗您的意思該如何是好?”
安巴爾圖裏微微一笑,道:“看在你對我一片忠心的份上我就告訴你好了。這些年我一直躲在吐蕃,幫助格桑王子奪得了吐蕃讚普之位,深受他的信任。你說的三家聯盟之事我也早就知情,如今我說服吐蕃讚普格桑作為我的後盾,前來經營這片土地,以防絹之國和帕斯帝國插手。我借著這個機會已經暗中活動多時,聯絡了許多舊部加入。現在隻要振臂一呼說我回來了,便會有成千上萬的人響應。碰巧我打聽到你也在暗中準備起事,所以才專程來找你,希望你能加入我們一同行動,七千人的確不容易成功,可是加上我這邊的力量和號召力,隊伍就會像滾雪球一樣壯大起來。隻要趕走了葉兒先,那麽我們背靠著吐蕃,與吐蕃聯盟的絹之國和帕斯帝國也不好明著對我們出手,阿比契力爾失去半壁江山,背後又有絹之國牽製難以行動,這片土地還是我安巴爾圖裏的。”
“是,大汗英明。”迪米卡布爾嘴上是這麽說,心裏卻頗不以為然。的確,安巴爾圖裏說的有他的道理,可是卻隻是如意算盤而已。在其他三家還沒有開始動手的時候就貿然起事,如果阿比契力爾突然來襲的話,安巴爾圖裏臨時糾集起來的烏合之眾根本不可能像當年的正規軍那樣抵抗對方的攻擊。由心懷鬼胎的各部族組成的聯軍很有可能會在對方大軍的壓製之下迅速瓦解掉,其速度之快甚至可能在其他三國都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就達成,而且迪米卡布爾知道阿比契力爾是真的具備這種素質的人。
但是迪米卡布爾也說不出拒絕的話,因為安巴爾圖裏是他最早宣誓效忠的對象,而他本人又特別看重誓言。如果安巴爾圖裏不在了,那麽他或許還有新的效忠對象,可現在昔日的大汗就活生生站在自己的麵前,要說出拒絕的話就如同背叛一樣。
猶豫再三,迪米卡布爾才開口道:“屬下願意為大汗您上刀山下火海,萬死不辭,但是屬下聯絡那十三部的時候並不知道大汗您還健在,用的也是絹之國提供的利益作為條件,如今大汗要屬下帶領這十三部跟隨大汗作戰,屬下必須先說服那十三部的頭人才行,這一點還請大汗見諒。”
安巴爾圖裏盯著他看了半天,這才道:“如此就拜托你多多費心了,我相信你的忠誠一定能辦到這一點。”
“屬下必定竭盡全力不負大汗厚望。”迪米卡布爾行了一個禮道。
送走安巴爾圖裏以後,迪米卡布爾不由得長歎了一口氣——作為拉曼德爾部的首領,他曾經以為隻要忠心效命大汗就行了,可是命運似乎偏偏和他過不去,非要他在侍奉了第二位主人阿比契力爾以後再次反水與絹之國聯手,如今他又麵臨舊主與新主之間的艱難抉擇,明知道舊主走的這條危險的道路有可能將自己和自己的族人一起卷入災難之中,卻又被自己的原則所束縛。
此時此刻他不由得想起了遠在絹之國首都長安的兒子金吉爾,從某種層麵上講他覺得兒子是幸福的,畢竟兒子走了一條自己想走的道路,或許能夠拯救自己部族的並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兒子呢?
想到這裏,他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一定要給金吉爾帶個信去,將拉曼德爾部的未來托付給兒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