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蕭瑟的秋風掠過大地的時候,突契的騎兵也如期而至,而他們兵鋒所指,正是幽州地區。
當茫茫大地上出現漫天遍野的突契騎兵的時候,蔚州城的守軍清楚地感覺到大地正在發出顫抖。
蔚州告急,幽州告急,易州告急,各地的告急文書像雪片一樣堆積到了幽州防禦使朱天順的書案前。
朱天順的腦袋上滲滿了汗珠。當年薛伯仁為他所製定下來的幽州地區防禦體係並不足以擋住三十萬的敵軍,因為在當時突契經過分裂以後舉國之力也不足二十萬。如果突契軍真的把矛頭指向自己,那麽幽州地區將大麵積遭受敵軍蹂躪,就算重要據點還能掌握在絹之國的手中,民生國計也將遭到毀滅性的的打擊。
朱天順首先想到的就是讓各地嚴密防守,利用現有的防禦體係來抵禦敵軍,同時向朝廷請求救兵,因為如果幽州地區被突契軍攻破的話,那麽往南的廣大地區都會向敵軍敞開大門了。
可是他的觀點遭到了馬軍都指揮使高定邊的反對。高定邊認為單純消極的防禦隻能白白浪費戰機,也會使得敵軍更加容易突入境內,應該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兵力控製住桑幹河南岸,盡可能的阻止敵軍繼續向南進攻,在不斷的拉鋸戰之中消耗敵軍的有生力量,同時利用騎兵的機動能力尋機攻擊突契軍的薄弱環節,為幽州地區的百姓向南轉移贏得時間,最終使得突契軍既不能掠奪到糧食也掠奪不到人口,逼迫對方放棄繼續進攻的企圖。
對於高定邊的意見朱天順不以為然,他覺得高定邊的做法不切實際,過去的戰例表明桑幹河根本阻止不了突契大軍,反而會迫使絹之國的步兵不得不在野外麵對有絕對優勢的突契騎兵,其結果隻能是造成巨大的傷亡,從而威脅到原有防禦體係的穩固程度,而且過早的南撤百姓也很容易動搖己方的軍心士氣。
兩位軍事長官爭執不下,最後不歡而散。
高定邊回到易州城以後立即點齊所有的騎兵出了城。他手裏隻有四千餘騎,其中還有相當部分是新兵,但是他依然決定用這些微薄的兵力前往襲擾突契大軍向桑幹河以南侵襲的腳步。以高定邊的做法來說實在可以說是無謀的舉動,不過他還是有他自己的考慮的。高定邊覺得阿比契力爾這次會大舉進攻幽州地區,完全是為了替右賢王巴德爾報仇雪恨,那麽突契軍的目標其實應該是自己才對,所以如果能刻意的宣示自己的存在的話,那麽或許能夠吸引住敵軍的主力,自己則可以利用騎兵的機動能力盡力和突契軍周旋,從而達到拖延時間的目的。高定邊這麽做也是出於無奈,在無法說服朱天順的情況下,畢竟他不是幽州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隻能在職權範圍內貫徹自己的原則,結果高定邊的這次出擊卻意外的發現了一件事情。
在桑幹河南岸連續與數支南侵的突契軍交鋒以後高定邊察覺到這一次的突契軍戰力嚴重不均,其強度差距之大簡直判若兩人。高定邊以往與突契軍交手的經驗告訴他這所謂的三十萬大軍根本是個假象,突契軍中有相當部分的兵力都是年邁的戰士,有些更明顯是偏遠部落的,裝備水平非常的低下。雖然這些戰士的作戰意願十分強烈,卻難以掩蓋他們戰鬥力的低下,這和以往遭遇的突契軍隊完全不同。如果突契軍竟然用這些的弱旅出擊的話,隻能說明他們是想用絹之國軍隊對於突契軍隊長期以來形成的固有恐懼心理來虛張聲勢,其主力根本就沒有投入到幽州的方向上來。
可惜高定邊沒有機會把這個消息傳達給朱天順,因為此時突契軍已經開始全麵渡過了桑幹河,並且開始對他的這幾千騎兵圍追堵截,高定邊察覺到情況不妙,試圖返回易州城已經不可能了,因此他隻得轉而西進,向太原經略府防守的代州城撤退。
突契軍顯然不打算讓他的意圖得逞,雖然這些突契軍隊的戰鬥力不均,可是他們的機動力卻幾乎是一樣的。麵對占據機動優勢的敵軍,高定邊且戰且走,最後還是在一座無名的山丘陷入了敵軍的包圍。
當天夜裏高定邊把盧明憲叫到了身邊,拿出一封密信道:“今晚你趁著夜色突出包圍去,把這封信交給太原經略使劉獻之殿下,不得有誤!”
盧明憲看了看高定邊,抱拳道:“小將定當竭盡全力。”
高定邊把密信交到了他手中,道:“這封密信是托劉獻之殿下轉呈給陛下的,還有一個口信要你親自說給劉獻之殿下聽。你記好了,這次突契軍的目標一定不在幽州地區,不管他們打得有多凶,都不要上當派出援軍來。一定要讓忠義郡王殿下防守好太原方向,敵軍一定是在聲東擊西!”
“是,我一定帶到!”盧明憲磕了一個頭,站起身來往外便走。
高定邊笑道:“你別著急走,讓我來送你一程。”
當天夜間,已經完成包圍的突契軍遭遇到了絹之國騎兵的突襲。突契軍對此早有防備,但是卻難以阻止高定邊與盧明憲兩員大將的猛烈衝鋒,一時之間被殺得鬼哭狼嚎,四散奔逃。趁著這個機會,高定邊和盧明憲分兵兩路掩殺過去,使得突契軍的兵力不得不分散開來阻截,最終等到突契軍擋住高定邊的主力部隊時,盧明憲早就不知所蹤了。
說起來輕鬆,實際上就沒那麽簡單了,盧明憲當夜是連續突破了突契軍的四道封鎖線,斬殺了近百人之後才得以成功脫出,沿途他還不斷遭到突契軍的追擊,等到他跑到了代州城的防禦範圍之後才算是真的安全。
盧明憲不敢耽擱,在代州城僅僅簡單吃了些東西,就星夜趕往太原府而去。(未完待續。)
當茫茫大地上出現漫天遍野的突契騎兵的時候,蔚州城的守軍清楚地感覺到大地正在發出顫抖。
蔚州告急,幽州告急,易州告急,各地的告急文書像雪片一樣堆積到了幽州防禦使朱天順的書案前。
朱天順的腦袋上滲滿了汗珠。當年薛伯仁為他所製定下來的幽州地區防禦體係並不足以擋住三十萬的敵軍,因為在當時突契經過分裂以後舉國之力也不足二十萬。如果突契軍真的把矛頭指向自己,那麽幽州地區將大麵積遭受敵軍蹂躪,就算重要據點還能掌握在絹之國的手中,民生國計也將遭到毀滅性的的打擊。
朱天順首先想到的就是讓各地嚴密防守,利用現有的防禦體係來抵禦敵軍,同時向朝廷請求救兵,因為如果幽州地區被突契軍攻破的話,那麽往南的廣大地區都會向敵軍敞開大門了。
可是他的觀點遭到了馬軍都指揮使高定邊的反對。高定邊認為單純消極的防禦隻能白白浪費戰機,也會使得敵軍更加容易突入境內,應該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兵力控製住桑幹河南岸,盡可能的阻止敵軍繼續向南進攻,在不斷的拉鋸戰之中消耗敵軍的有生力量,同時利用騎兵的機動能力尋機攻擊突契軍的薄弱環節,為幽州地區的百姓向南轉移贏得時間,最終使得突契軍既不能掠奪到糧食也掠奪不到人口,逼迫對方放棄繼續進攻的企圖。
對於高定邊的意見朱天順不以為然,他覺得高定邊的做法不切實際,過去的戰例表明桑幹河根本阻止不了突契大軍,反而會迫使絹之國的步兵不得不在野外麵對有絕對優勢的突契騎兵,其結果隻能是造成巨大的傷亡,從而威脅到原有防禦體係的穩固程度,而且過早的南撤百姓也很容易動搖己方的軍心士氣。
兩位軍事長官爭執不下,最後不歡而散。
高定邊回到易州城以後立即點齊所有的騎兵出了城。他手裏隻有四千餘騎,其中還有相當部分是新兵,但是他依然決定用這些微薄的兵力前往襲擾突契大軍向桑幹河以南侵襲的腳步。以高定邊的做法來說實在可以說是無謀的舉動,不過他還是有他自己的考慮的。高定邊覺得阿比契力爾這次會大舉進攻幽州地區,完全是為了替右賢王巴德爾報仇雪恨,那麽突契軍的目標其實應該是自己才對,所以如果能刻意的宣示自己的存在的話,那麽或許能夠吸引住敵軍的主力,自己則可以利用騎兵的機動能力盡力和突契軍周旋,從而達到拖延時間的目的。高定邊這麽做也是出於無奈,在無法說服朱天順的情況下,畢竟他不是幽州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隻能在職權範圍內貫徹自己的原則,結果高定邊的這次出擊卻意外的發現了一件事情。
在桑幹河南岸連續與數支南侵的突契軍交鋒以後高定邊察覺到這一次的突契軍戰力嚴重不均,其強度差距之大簡直判若兩人。高定邊以往與突契軍交手的經驗告訴他這所謂的三十萬大軍根本是個假象,突契軍中有相當部分的兵力都是年邁的戰士,有些更明顯是偏遠部落的,裝備水平非常的低下。雖然這些戰士的作戰意願十分強烈,卻難以掩蓋他們戰鬥力的低下,這和以往遭遇的突契軍隊完全不同。如果突契軍竟然用這些的弱旅出擊的話,隻能說明他們是想用絹之國軍隊對於突契軍隊長期以來形成的固有恐懼心理來虛張聲勢,其主力根本就沒有投入到幽州的方向上來。
可惜高定邊沒有機會把這個消息傳達給朱天順,因為此時突契軍已經開始全麵渡過了桑幹河,並且開始對他的這幾千騎兵圍追堵截,高定邊察覺到情況不妙,試圖返回易州城已經不可能了,因此他隻得轉而西進,向太原經略府防守的代州城撤退。
突契軍顯然不打算讓他的意圖得逞,雖然這些突契軍隊的戰鬥力不均,可是他們的機動力卻幾乎是一樣的。麵對占據機動優勢的敵軍,高定邊且戰且走,最後還是在一座無名的山丘陷入了敵軍的包圍。
當天夜裏高定邊把盧明憲叫到了身邊,拿出一封密信道:“今晚你趁著夜色突出包圍去,把這封信交給太原經略使劉獻之殿下,不得有誤!”
盧明憲看了看高定邊,抱拳道:“小將定當竭盡全力。”
高定邊把密信交到了他手中,道:“這封密信是托劉獻之殿下轉呈給陛下的,還有一個口信要你親自說給劉獻之殿下聽。你記好了,這次突契軍的目標一定不在幽州地區,不管他們打得有多凶,都不要上當派出援軍來。一定要讓忠義郡王殿下防守好太原方向,敵軍一定是在聲東擊西!”
“是,我一定帶到!”盧明憲磕了一個頭,站起身來往外便走。
高定邊笑道:“你別著急走,讓我來送你一程。”
當天夜間,已經完成包圍的突契軍遭遇到了絹之國騎兵的突襲。突契軍對此早有防備,但是卻難以阻止高定邊與盧明憲兩員大將的猛烈衝鋒,一時之間被殺得鬼哭狼嚎,四散奔逃。趁著這個機會,高定邊和盧明憲分兵兩路掩殺過去,使得突契軍的兵力不得不分散開來阻截,最終等到突契軍擋住高定邊的主力部隊時,盧明憲早就不知所蹤了。
說起來輕鬆,實際上就沒那麽簡單了,盧明憲當夜是連續突破了突契軍的四道封鎖線,斬殺了近百人之後才得以成功脫出,沿途他還不斷遭到突契軍的追擊,等到他跑到了代州城的防禦範圍之後才算是真的安全。
盧明憲不敢耽擱,在代州城僅僅簡單吃了些東西,就星夜趕往太原府而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