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龑手中拿著高定邊送來的密信,心情久久難以平複。


    高定邊為了這封書信所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不但陷入了敵軍的重重包圍,甚至有可能把自己的命都搭進去。


    當然劉龑早就收到了朱天順發來的求援信,但是萬幸還沒有下旨意把援軍派出去,本來劉龑對於朱天順的表現就有所不滿,這一次的舉措失當,更是領劉龑感到憤怒。雖然目前還沒有切實的證據表明朱天順的判斷是錯誤的,但是高定邊畢竟更受劉龑的信任,他在實戰中發覺的問題顯然更有說服力。既然劉獻之已經得到了消息,那麽他必然會做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對於太原方麵的防務劉龑倒不是很擔心,反倒是陷入包圍的高定邊讓劉龑更加揪心——以目前的戰況而言幾乎沒有辦法對高定邊派出援軍,因此可以想見高定邊會陷入何等凶險的境地。


    “陛下,您打算向太原方麵調集援軍嗎?”薛伯仁看了信以後問道。


    劉龑唔了一聲,道:“這個朕倒還沒有決定,如果突契的目標真的是太原方麵,忠義郡王似乎不需要什麽援助呢。”


    薛伯仁笑了笑,道:“看來陛下還是很在意高定邊的近況啊。”


    劉龑撓了撓頭,道:“薛愛卿這話說得朕也太偏心了吧,朱天順沒膽子和突契正麵交鋒,如果不給他調集些軍隊去,恐怕他就隻能堅守不出了。如果不能擊退突契軍,高定邊之圍就沒法破解。況且高定邊觀察到的情況也未必就是真的,如果是突契軍故意示弱的計策,我們不派出援軍的話豈不是中了他們的計了?”


    薛伯仁低下頭道:“陛下聖明。微臣之意也是如此,幽州以南運輸方便,可是京城的援軍要抵達卻是最遠的,太原方麵距離較近,卻多是山路,糧食轉運費時費力。不如將糧草向太原方向調配,把援軍派到幽州方向。援軍暫且沿漳水而下,如果萬一形勢有變,還可以利用船運逆流而上,經陽泉馳援太原方向,幽州的糧食若有不濟,可以責成江南各地籌備督運沿水路北上支援,這樣就可保證無虞了。”


    劉龑笑了起來:“看來薛愛卿早就算計好了,就準卿所奏。”


    “微臣遵旨。”


    此時一旁的伍思成開口道:“陛下,微臣還有一個憂慮。”


    “說來聽聽。”劉龑道。


    “如果突契的聲東擊西,並不是攻擊太原府的話,那麽我們現在的調配恐怕就起不到什麽作用了。”


    劉龑一皺眉頭,道:“你是說突契想進攻豐州麟州一線?”


    “不錯,”伍思成正色道:“從表麵上看,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卻不能完全排除。豐州麟州一線守衛嚴密,又有王漢新坐鎮,突契軍若敢來犯,恐怕會比直接攻打太原更加困難,突契軍應該不會犯這種錯誤才是。可是微臣要說的是,如果阿比契力爾真的這麽做了,那麽我們的補給計劃和馳援計劃恰恰會被打亂掉。為了防止萬一,是否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呢?”


    劉龑摸著胡須想了想,道:“那麽依你說,該如何調整呢?”


    伍思成行了一個禮,道:“依微臣所見,如今我國四大防區陳兵五十萬之巨,可是在每個防區上都不足以形成對突契大軍的絕對優勢,因此才需要將京師南北大營的軍隊派往要緊處支援,可這一次在無法判明突契軍主攻方向的情況下,該如何投入兵力就成了一個問題。微臣以為此戰不在於殲滅突契軍多少兵力,而在於與突契軍消耗至其無以為繼不得不撤兵為止。因為我軍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對突契發動戰略進攻,卻因為突契軍搶先動手而亂了陣腳,實在沒有必要用勝負難料的兵力去尋求擊破敵軍的辦法,過度的調集軍隊隻會令我方將士疲於奔命而已,卻會給突契留下可趁之機。因此微臣覺得不必派出足以決定勝負的兵力,隻要派出可以維持不敗的兵力就足夠了。目前各防區中的確以幽州最為薄弱,薛侍郎方才所言也甚為妥當,隻是微臣想在馳援幽州的部隊中留下一部分進駐在洛水與涇水之間,扼守住通往長安的咽喉地區。這樣即便突契軍會進攻豐州麟州一線,我們也有可以馳援的軍隊可以就近開拔,而幽州和太原方向也不會因此而造成太大的麻煩。”


    “你的意思就是平均分配兵力咯?”劉龑總結道。


    伍思成點點頭:“正是如此。微臣也是最近才想通了這個道理的。其實我軍的戰力已經超越了突契,卻因為害怕突契的襲擾而長年處於被動防禦的地位。須知處處設防則處處不強,正因為我們害怕百姓蒙受損失采取了最為穩妥的戰法,而這種戰法製約了我軍的腳步,讓我們忽視了我國對突契形成的優勢。表麵看起來集中兵力支援一方更符合用兵之道,可是實際上我們應該和突契打消耗戰,相比之下不擅長攻城的突契軍更加消耗不起,戰爭的持續時間越長其實對我軍就越有利,當突契的戰力被更多的消耗掉以後,我軍就可以更為輕鬆的開始對突契的反擊了。”


    劉龑聽了這話,遲疑道:“可是這樣一來,戰爭拖得越長,我們的百姓受的苦也就越多了。”


    伍思成搖了搖頭道:“陛下此言差矣。如果我們能以這一場戰爭來消耗掉突契足夠的力量,為今後的反攻打好基礎的話,那麽將來突契將會陷入被動挨打的地步,我們打得越狠,他們襲擾我們邊境的可能性就越低,我們的百姓也就越安全;反之如果繼續這種你來我往的戰爭,才是真的拖長了戰爭的時間,讓百姓蒙受更加深重的苦難呀。”


    劉龑這才點頭道:“你這是建議朕現在就和突契決戰呀。好吧,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打敗突契,那麽自然是越早解決掉這個敵人越好了。朕這一次就賭一賭吧,準卿所奏。”


    至此,絹之國的支援計劃才真正決定了下來,由薛伯仁製定,伍思成修訂的這份補給支援計劃在不久的將來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從而使得這兩個人成了公曆八一零年突契進攻戰裏最大的功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烈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口水的老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口水的老雞並收藏天地烈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