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為了西域安穩而大張旗鼓開始築城的大後方來,王漢新的任務一點也不更輕鬆些。
在交河古城之戰以後,王漢新不得不麵對痛定思痛,轉而開始對王漢新的補給線開始襲擾戰術的徹尓列;同時他還必須做好安撫西域諸國的工作;暗地裏又需要對這些國王加以監視,免得他們和突契暗通款曲而不自知;在操辦這些事務的同時,他還完成了對突契俘虜的處置工作。
在戰後被俘虜的突契士兵數量達到了六千以上,加上傷愈複出的士兵則有七千多,這還不包括那些因傷致殘的突契軍,這些士兵該如何處置成了一個難題。在補給線不暢的情況下,要養活這上萬張嘴可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而且這些士兵存在嘩變的危險。為此西域諸國的國王幾乎不約而同的向王漢新建議將這些俘虜全部予以斬殺,但是王漢新沒有這麽做。
王漢新把那些殘廢的突契士兵留在了自己的行轅,也就是龜茲國境內,在那裏他挑選了一片可以耕作的土地,讓他們住下來,傳授他們種植糧食的方法,同時把畜養馬匹的工作也交給了他們,讓他們互相扶持在這片土地上定居下來。
對於那些身體健全的士兵,王漢新將他們全部改編成了絹之國的軍隊序列。這對於絹之國而言是破天荒的事情,突契世代為絹之國的大患,他們的士兵同樣對絹之國充滿了仇恨,這樣的士兵會忠誠的為絹之國作戰嗎?這是王漢新提出這個辦法時遭到的普遍責難。但是王漢新卻認為突契騎兵無論在對馬匹的控製,作戰技巧和團體聯動上都有其獨特之處,作為大陸最強騎兵的代表,他們的實力是不容忽視的。從實戰能力上來說突契騎兵確實優於絹之國的騎兵,如果不是他們的裝備低劣的話,絹之國騎兵一定會吃大虧。既然差距是實實在在的,那麽就沒有必要回避這個問題,倒不如虛心向突契人請教才是拉近兩者差距的辦法。
王漢新給予這七千人相當優厚的待遇,組成了一個專門的騎兵營,並且對他們聲明基於他們的立場問題,在絹之國與突契交戰期間不會讓他們參戰去和同胞拚個你死我活,隻有在與其他國家的軍隊發生戰爭時才會用到他們,平時他們在訓練的同時還必須擔負起幫助絹之國騎兵訓練的任務。
對於王漢新的處置,姑且不論其他絹之國將領如何作想,這些突契騎兵是感恩戴德的,他們不但得了活命,還有了自己的家園和充足的糧食供應,平時不打仗時還有軍餉可領,這些都是他們在突契不可能獲得的待遇,由此王漢新平白增加了一支勁旅。這支突契騎兵隊也被人戲稱為“狼騎營”,後來這支被絹之國精良裝備武裝起來的騎兵隊的戰鬥力遠超於突契的騎兵,而且絹之國騎兵的作戰訓練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王漢新從狼騎營裏麵調撥出一千人送給了在交河之戰中立下功勞的烏孫王作為他的護衛部隊,烏孫王由此平白多了一千名精銳騎兵,但是同時他也必須小心行事,因為這一千狼騎營士兵會隨時盯著作為對抗突契最前線的自己。
這個時候,有一個傳言從長安流傳過來:皇帝劉龑有意重新設立西域都護府,而王漢新就是西域都護的不二人選。
以一名武人而言,能夠做到坐鎮一方的都護大人幾乎已經是最終極的夢想了,而且王漢新今年不過才二十六歲,這可以說是刷新了一個平民出身的武將做到這一步的最年輕記錄了。雖然明知這隻是個傳言,但是王漢新的喜悅之情還是溢於言表。
但是有一個人對此表達了完全反對的態度,他就是振威校尉米益國。
米益國在此次平定西域的過程中也算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和陳世傑一起築起了伊州城作為據點,後來還在交河之戰中指揮作戰,武功平平的米益國居然還親手射殺了一名敵軍,不過他本人也負了輕傷。此時他已經從當年那個紈絝子弟蛻變成了一個真正的軍人模樣了,王漢新對他的態度也從敬而遠之有所改變,但是米益國對王漢新一直奉若神明,像今天這樣提出反對意見還是第一次。
王漢新凝視著這位比自己還年輕的皇親國戚,道:“為何我不能出任這個都護之職?”
米益國答道:“大人有三個因由不能出任這個都護之職。第一,大人您太過年輕。您今年不過二十六歲,在我朝的武將之中以您的年紀做到定西將軍的都屈指可數,更何況是正三品的都護大人?這樣一來您就一舉爬升到了和您的老長官遼東都護蘇成棟大人平起平坐的地位,而西域的重要性顯然在遼東之上,因此您實際上已經居於其上位了。滿朝文武之中,除了忠義郡王殿下,病體未愈的兵部尚書安靖邊大人和代理兵部的薛伯仁大人以外,您就是排名第四位的武將了。而這四人中您的出身又是最低的,年齡上您也僅比忠義郡王殿下大兩歲而已,試想滿朝文武對您會如何做想?雖然不敢完全確定,但是他們對您必定是詆毀多於讚頌的。
第二,西域諸國的國王因為交河之戰,認為您有神明相助,因此他們對您心存敬畏。這固然可以使得他們聽命於您,可是這是憑借您個人的威信而穩定的西域,而非朝廷的威德。如果您有朝一日離開此地,那麽朝廷還能讓這些國家完全服從嗎?如果您個人的威德太過的話,那麽即便是皇上也不可能對您完全放心了。
第三,皇上重用您,為的就是讓您全力去對付突契,而不是讓您作為一個治世之臣的,而且您作為一個武將的才能也是遠勝於治理才能的,那麽又何必遏製您擅長的去施展您不擅長的才能呢?
倒不如您主動上書皇上,請求朝廷趕緊委派一名都護大人來此宣撫諸國,這樣西域的軍隊依舊是您來掌管,可是卻能給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包括皇上表示您的態度,讓他們知道您對於權位並不在意,隻是一心為朝廷利益辦事而已。這樣雖然失去了都護的位置,卻能有更為廣闊的空間,難道不好麽?”
米益國的這番話,說得王漢新連連點頭,站起身來笑著拍拍他的肩膀道:“你說得很對!都護隻不過是名聲好聽罷了。我會向皇上上書的。而且,我還得承認,你的確已經成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了,國舅爺。”
米益國聞言立即恭恭敬敬的低下了頭去。
從這一刻起,米益國確立了作為在王漢新身邊重要參謀的位置。(未完待續。)
在交河古城之戰以後,王漢新不得不麵對痛定思痛,轉而開始對王漢新的補給線開始襲擾戰術的徹尓列;同時他還必須做好安撫西域諸國的工作;暗地裏又需要對這些國王加以監視,免得他們和突契暗通款曲而不自知;在操辦這些事務的同時,他還完成了對突契俘虜的處置工作。
在戰後被俘虜的突契士兵數量達到了六千以上,加上傷愈複出的士兵則有七千多,這還不包括那些因傷致殘的突契軍,這些士兵該如何處置成了一個難題。在補給線不暢的情況下,要養活這上萬張嘴可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而且這些士兵存在嘩變的危險。為此西域諸國的國王幾乎不約而同的向王漢新建議將這些俘虜全部予以斬殺,但是王漢新沒有這麽做。
王漢新把那些殘廢的突契士兵留在了自己的行轅,也就是龜茲國境內,在那裏他挑選了一片可以耕作的土地,讓他們住下來,傳授他們種植糧食的方法,同時把畜養馬匹的工作也交給了他們,讓他們互相扶持在這片土地上定居下來。
對於那些身體健全的士兵,王漢新將他們全部改編成了絹之國的軍隊序列。這對於絹之國而言是破天荒的事情,突契世代為絹之國的大患,他們的士兵同樣對絹之國充滿了仇恨,這樣的士兵會忠誠的為絹之國作戰嗎?這是王漢新提出這個辦法時遭到的普遍責難。但是王漢新卻認為突契騎兵無論在對馬匹的控製,作戰技巧和團體聯動上都有其獨特之處,作為大陸最強騎兵的代表,他們的實力是不容忽視的。從實戰能力上來說突契騎兵確實優於絹之國的騎兵,如果不是他們的裝備低劣的話,絹之國騎兵一定會吃大虧。既然差距是實實在在的,那麽就沒有必要回避這個問題,倒不如虛心向突契人請教才是拉近兩者差距的辦法。
王漢新給予這七千人相當優厚的待遇,組成了一個專門的騎兵營,並且對他們聲明基於他們的立場問題,在絹之國與突契交戰期間不會讓他們參戰去和同胞拚個你死我活,隻有在與其他國家的軍隊發生戰爭時才會用到他們,平時他們在訓練的同時還必須擔負起幫助絹之國騎兵訓練的任務。
對於王漢新的處置,姑且不論其他絹之國將領如何作想,這些突契騎兵是感恩戴德的,他們不但得了活命,還有了自己的家園和充足的糧食供應,平時不打仗時還有軍餉可領,這些都是他們在突契不可能獲得的待遇,由此王漢新平白增加了一支勁旅。這支突契騎兵隊也被人戲稱為“狼騎營”,後來這支被絹之國精良裝備武裝起來的騎兵隊的戰鬥力遠超於突契的騎兵,而且絹之國騎兵的作戰訓練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王漢新從狼騎營裏麵調撥出一千人送給了在交河之戰中立下功勞的烏孫王作為他的護衛部隊,烏孫王由此平白多了一千名精銳騎兵,但是同時他也必須小心行事,因為這一千狼騎營士兵會隨時盯著作為對抗突契最前線的自己。
這個時候,有一個傳言從長安流傳過來:皇帝劉龑有意重新設立西域都護府,而王漢新就是西域都護的不二人選。
以一名武人而言,能夠做到坐鎮一方的都護大人幾乎已經是最終極的夢想了,而且王漢新今年不過才二十六歲,這可以說是刷新了一個平民出身的武將做到這一步的最年輕記錄了。雖然明知這隻是個傳言,但是王漢新的喜悅之情還是溢於言表。
但是有一個人對此表達了完全反對的態度,他就是振威校尉米益國。
米益國在此次平定西域的過程中也算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和陳世傑一起築起了伊州城作為據點,後來還在交河之戰中指揮作戰,武功平平的米益國居然還親手射殺了一名敵軍,不過他本人也負了輕傷。此時他已經從當年那個紈絝子弟蛻變成了一個真正的軍人模樣了,王漢新對他的態度也從敬而遠之有所改變,但是米益國對王漢新一直奉若神明,像今天這樣提出反對意見還是第一次。
王漢新凝視著這位比自己還年輕的皇親國戚,道:“為何我不能出任這個都護之職?”
米益國答道:“大人有三個因由不能出任這個都護之職。第一,大人您太過年輕。您今年不過二十六歲,在我朝的武將之中以您的年紀做到定西將軍的都屈指可數,更何況是正三品的都護大人?這樣一來您就一舉爬升到了和您的老長官遼東都護蘇成棟大人平起平坐的地位,而西域的重要性顯然在遼東之上,因此您實際上已經居於其上位了。滿朝文武之中,除了忠義郡王殿下,病體未愈的兵部尚書安靖邊大人和代理兵部的薛伯仁大人以外,您就是排名第四位的武將了。而這四人中您的出身又是最低的,年齡上您也僅比忠義郡王殿下大兩歲而已,試想滿朝文武對您會如何做想?雖然不敢完全確定,但是他們對您必定是詆毀多於讚頌的。
第二,西域諸國的國王因為交河之戰,認為您有神明相助,因此他們對您心存敬畏。這固然可以使得他們聽命於您,可是這是憑借您個人的威信而穩定的西域,而非朝廷的威德。如果您有朝一日離開此地,那麽朝廷還能讓這些國家完全服從嗎?如果您個人的威德太過的話,那麽即便是皇上也不可能對您完全放心了。
第三,皇上重用您,為的就是讓您全力去對付突契,而不是讓您作為一個治世之臣的,而且您作為一個武將的才能也是遠勝於治理才能的,那麽又何必遏製您擅長的去施展您不擅長的才能呢?
倒不如您主動上書皇上,請求朝廷趕緊委派一名都護大人來此宣撫諸國,這樣西域的軍隊依舊是您來掌管,可是卻能給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包括皇上表示您的態度,讓他們知道您對於權位並不在意,隻是一心為朝廷利益辦事而已。這樣雖然失去了都護的位置,卻能有更為廣闊的空間,難道不好麽?”
米益國的這番話,說得王漢新連連點頭,站起身來笑著拍拍他的肩膀道:“你說得很對!都護隻不過是名聲好聽罷了。我會向皇上上書的。而且,我還得承認,你的確已經成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了,國舅爺。”
米益國聞言立即恭恭敬敬的低下了頭去。
從這一刻起,米益國確立了作為在王漢新身邊重要參謀的位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