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皇後的召見,三位輔佐太子的大臣都是一頭霧水,除了王漢新以外的兩人帶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來到了月謁宮。


    三位大臣還沒等到來到皇後的床榻邊就紛紛跪倒在地:“微臣晏明,微臣鄒楓,臣王漢新參見陛下,參見皇後娘娘!”


    坐在皇後塌邊的劉龑看著三人跪下磕頭,可是他注意到王漢新與晏明、鄒楓不同,他並不像那兩人那麽恭敬,而是偷眼瞄了榻上的華皇後一眼。這個大膽的舉動在一個臣子而言實在可以治他一個大不敬的罪名,可是劉龑卻不打算這麽做,一方麵是此時皇後病危不宜小題大做,另一方麵則是他知道王漢新對華皇後有著一種奇妙的感情,因為華皇後長得頗似王漢新死去的女友。


    “三位愛卿請起。來,賜座。”皇後輕聲說道。


    “多謝皇後娘娘!”三人聞言都站了起來,晏明和鄒楓都低首垂目坐在那裏,隻有王漢新用眼神掃視了一下四周。


    華皇後輕聲說道:“三位愛卿都是我朝的棟梁之才,太子殿下平日裏多承三位的教導,本宮在此先行謝過了。”


    “微臣惶恐。”晏明忙答道。


    皇後微微一笑,繼續說道:“本宮請三位愛卿前來,是想拜托三位愛卿,今後還請三位愛卿繼續輔助我兒,督促他的學業,不要辜負了陛下的期望。”


    “微臣必將盡心竭力,不負皇後娘娘所托!”晏明起身垂首道。


    “微臣亦當鞠躬盡瘁,為太子殿下效命!”鄒楓道。


    隻有王漢新沒有出聲。


    皇後看著王漢新,道:“王愛卿有何為難之處麽?”


    王漢新聽了忙起身道:“皇後娘娘所托臣豈敢不盡全力?隻是臣出身行伍,於學問治國之道一竅不通,若是應了娘娘實在是有心無力,實為欺君之罪,若是不應又是不妥,故而躊躇。”


    華皇後聽了嘴角微揚,道:“王愛卿何須過謙?你的聰明才智別說是陛下,就是本宮也早有耳聞。況且文武之道都是太子殿下需要學習之處,你明於治軍之道,如何不能教授太子殿下?本宮所慮的隻恐你不肯盡力而已。”


    王漢新忙道:“皇後娘娘如此說,臣便是萬死莫恕其罪了。臣自當全力輔佐太子殿下,以盡人臣之道。”


    “如此本宮便放心了。”皇後說到這裏再次躺了回去,又道:“太子就拜托諸位了。”


    劉龑從一旁冷眼旁觀,隻見華皇後的眼神分明就是衝著王漢新而去,而王漢新此時竟然再次抬起了眼,雖然他的目光一與皇後相遇便又垂了下去,但是卻沒有逃過劉龑的目光。


    “三位愛卿權且退下吧。”皇後輕聲說道,隨即閉上了眼睛。


    三人退下去之後,劉龑趁著皇後睡著,便出了月謁宮,然後便派人把伍思成給找了來。


    一見到伍思成,劉龑便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跟他說了一遍。伍思成仔細聽完後,便道:“陛下難道是在擔心王漢新的向背麽?”


    “正是。那晏明本來就是有名無威且無權的人,鄒楓本是邱逸儒一黨的,便是答應了皇後也難真正任皇後所擺布,但王漢新是在外領兵的大將,皇後此舉就是為了拉攏王漢新嘛。她故意把太子托付於他,便是讓他一心輔佐太子之意。若皇後果有不測,那麽後黨自然而然會倒向太子那邊,尤其是平國公華天羽,即便是退居幕後也會成為太子一派的實際掌控者。如此一來朕扶植太子一黨之對抗的意圖非但不會實現,反而是讓後黨順理成章的控製住了太子。如果再加上麗妃的弟弟米益國和王漢新這兩個掌兵的武將加入,則太子一黨的勢力勢必蓋過邱逸儒的儒生黨,這朝堂之上的平衡將被打破!”


    伍思成點頭道:“陛下憂慮得是。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原本我們為了製衡後黨與儒生黨的策略如今反而成了掣肘,這也是微臣始料未及的事情。然陛下既然已經答應了皇後,那也無法反悔了,為今之計隻有想法加以補救。”


    “隻是這計將安出啊?”


    伍思成在屋裏踱著步道:“為今之計,隻有另起爐灶再造一派新的勢力出來了。”


    “這個談何容易?況且新興勢力又如何能夠和根深蒂固的後黨抗爭呢?”


    伍思成道:“這另起爐灶之人自然不能是沒有根基的了。依微臣所見,陛下隻有扶植宗族一派來與之抗衡了。”


    “宗族勢力?可宗族之中人丁稀疏,況且都是些不掌權的人,如何能成氣候?”


    伍思成道:“陛下可還記得忠義郡王劉獻之的胞兄劉坦之麽?”


    劉龑點頭道:“朕怎會忘記此人。隻是一來他是犯臣劉潛之後,二來他素來不問政事,難道讓他來領軍不成?”


    “正是如此。劉坦之雖然不是個可以挑起重擔的人,可是此時卻是最佳的人選。一來他與陛下是堂兄弟,身份夠高,二來他有忠義郡王這個胞弟在外領軍作為靠山,三來即便他將來坐大也不會對陛下形成真正的威脅,他的作用隻是製衡其他兩派而已。”


    劉龑搖頭道:“劉坦之深恨其弟劉獻之當年出賣父親劉潛,兄弟兩人隻怕難以化解仇恨,而且以他的能力隻怕很難成為其他兩派的威脅。”


    伍思成點頭道:“陛下所說不差,隻不過微臣這裏還有一招可以削弱後黨的辦法,若是能牽製住後黨的發展,那麽儒生一黨為了打敗後黨自然會傾向於和劉坦之合作的道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烈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口水的老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口水的老雞並收藏天地烈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