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之國的山南道實際分為東西兩道,東道以漢江平原為主,這裏交通便利,經濟發達,人口稠密,是絹之國一塊重要的戰略經濟帶,絹之國在這裏的統治十分穩固,官員們私下都評價能到這裏做官是最肥的缺之一。而山南西道就大不相同了,這裏地處絹之國西南,雖然有巴蜀漢中這樣的富庶之地,但是也同時函括了更為偏遠的山區。這裏氣候多變,地形複雜,華夷雜處,曆來是一個難治之地。絹之國在這些山區裏的統治說穿了隻是對一些戰略要地以及可耕地帶的控製權而已,剩下的巨大空間則不得不依靠當地民族的首領來控製,因此山南西道可以說是一個喜憂參半的地帶,官員們如果被封到巴蜀漢中這樣的富庶之地自然是歡天喜地,若是不幸是地處偏遠的窮鄉僻壤則隻有自認倒黴的份兒了。


    王漢新擔任的山南道行軍總管其實隻是山南西道行軍總管而已,因為山南東道根本河清海晏無需他來插手,而山南西道裏問題最大,最需要他這個行軍總管介入的,正是那些邊遠部族首領控製的地帶。這些人的向北好惡將直接關係到絹之國對這一地區的統治,甚至可能威脅到經濟發達地區的安全,更有甚者,這裏如果出了什麽亂子,將有可能直接威脅到長安的側翼安全,加上曆來吐蕃對於這片地區也是下了大功夫的,因此王漢新肩頭上擔子一點也不輕鬆,在他手上的是一個關係錯綜複雜的爛攤子,要收拾好這片地區還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王漢新擔任山南道行軍總管的同時也兼任了定州指揮使,這兩片地區共同構築了長安西南麵的戰略屏障,而王漢新曾經在定州平定過羌族的叛亂,因此很多人猜測王漢新會把行軍總管的行在安排在定州而不是山南,但是他們想錯了,王漢新走馬上任的第一站就直奔整個山南西道問題最大的地方——茂州。


    茂州地處山南西道的最西端,在這片群山峻嶺環繞的山地之中孤獨的存在著。這裏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絹之國在這裏的駐軍僅有一千二百人,可他要控製的地區卻大得離譜。單單要跑遍茂州所管轄的範圍,就必須騎著馬在山嶺之間艱苦跋涉兩三個月才行。而且這片地區裏幾乎找不到絹之國的人民,它的主要人口都是各個部族,這些部族依托有利的地形各自築城,每個部族的族人自動組成了軍隊,他們積草屯糧,打造兵器,與其他部族互相爭奪有限的生存空間,同時也確保自己在絹之國統治者麵前的地位。茂州城別說稅賦收不上來,就連每個士兵口中的糧食都必須從巴蜀一帶運送過來,或者就是用生活必需品與當地的部族交換。因此,整個茂州城幾乎就是個要塞,它不但要防止西邊的強大鄰國吐蕃,更要防止這些虎視眈眈的部族們的威脅。


    王漢新在茂州地區轉悠了三個多月,幾乎踏遍了這個地區的每一寸土地,拜會了所有的部族首領,然後他毅然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把行軍總管的治所安排在茂州城內!


    王漢新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安排當然有他的道理。他敏銳的察覺到了茂州城的戰略地位,以及當初絹之國設置此城的原意,那就是以此地為出發點,可以直接威脅到吐蕃東部最重要的一個戰略據點,飛鷹堡的側翼。隻有從這裏出發才有可能在吐蕃軍沒有察覺到的情況下切斷飛鷹堡的外援。但是茂州城的繼任者沒有一個注意到了這點,他們都被這片地區複雜的民族關係給蒙蔽了雙眼,並且終其一任為之奮鬥不止,卻忽略了茂州城本身的價值所在。


    由此王漢新立即發布了他上任以後的第一道命令,那就是擴建茂州城的規模,至少要讓茂州城能夠容納一萬以上的兵員,並且能夠儲存供五萬士兵行軍四個月以上的糧食。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知道茂州城周邊的交通不發達,如果要達到王漢新的要求,那就要把巴蜀通往茂州城的道路擴建,而且還要對整個山南西道的兵力配比進行徹頭徹尾的大調整,這還牽扯出必須增加這一帶的士兵數量。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山南道都會因此忙碌起來。


    對於茂州城的駐軍,王漢新是極度不滿的。這裏的軍隊絲毫沒有他以往率領的軍隊的作戰素養,這些士兵懦弱膽小,隻會躲在城牆後麵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為此王漢新聚集了城中的所有駐軍,然後當著大家的麵把茂州城的最高軍事指揮官和十二名伯長全給斬了。然後王漢新踩著這些人頭對這些被嚇得戰戰兢兢的士兵們喊道:“我今天殺了這些人,不是為了立威,而是因為他們犯了瀆職之罪!朝廷委任他們鎮守一方,是要他們帶著你們這些士兵鎮守住朝廷的邊境!可是這些人沒有好好訓練你們,更沒有給你們一個軍人應該有的信心和勇氣!你們來給朝廷戍邊,不是為了躲在城牆裏麵瑟瑟發抖等著敵人來把你們一個個砍死的!你們來這裏是為了把我朝的敵人一個個砍成肉塊的!從今天起,你們要擯棄掉你們過去的一切好好訓練,成為一個真正的軍人!本將軍也會既往不咎,帶領你們去爭取你們應該得到的榮譽!誰要是還想當孬種,那麽我就砍下他的頭排在這些人的身邊!”


    麵對王漢新的威脅,所有士兵都默然了。隨後王漢新立即開始了對這些士兵的全新訓練,半年後駐守茂州城的一千兩百名士兵成了整個山南道最為精銳的部隊,也成了王漢新在山南道行軍總管任上的中堅武裝力量。


    在這個過程之中,王漢新之所以能迅速掌握住這支部隊的軍心,是因為就在他處死了十三名指揮官的第五天,出了一件意外事件,而這件意外事件恰恰成了他掌握住這支部隊的契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烈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口水的老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口水的老雞並收藏天地烈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