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大民去吃桑葚了


    “用智叔!”


    一聲聲童音脆生生地響起,五個小丫頭到了。


    “用智叔,吃西瓜!可甜呢!”“用智叔,吃桃子!”“還有杏子呢!”……


    一聲聲邀功般的童音,純潔無邪,很讓人享受。


    接過西瓜,帶著孩子們走幾步來到小溪豁口上遊水質清洌的地方,將西瓜浸到冰涼的溪水裏,然後將桃子、杏子都洗洗,分給小丫頭們吃。


    梨花塢的水質極好,除了西山,也就是溫泉山是溫泉外,北麵的界山、南麵的鬆山都有泉水湧出,可奇怪的是這兩座山的泉水都是涼的,水質還微微帶著甜味兒,估計就是城裏人喝的礦泉水。東麵兩座山到是也有泉水,不過很小,還沒流到鏡湖就消失了,全部供應自己山上的一草一木了。


    哦,忘了介紹,西麵的山叫溫泉山,北邊的叫界山,最是高大,南麵的叫鬆山,東麵兩座山,像是梨花塢的門戶一般守在那裏,村裏出入外界的唯一道路就在這裏,靠北麵的叫梨花山,梨樹特多;靠南麵的叫參王山,除了梨樹,各種藥材也不少,據老輩子人說曾經出過一株參王。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梨花塢水質好,生活雖然跟不上現代化,到也富足,起碼吃飯穿衣沒少了那個人的。小丫頭們不但個個長得標致,皮膚也是極好,嗓音更是清脆悅耳,十足的美人胚子,過個十來年不知道要讓多少少男產生維特的煩惱。


    “啪!”地一下拍開西瓜,紅瓤黑子,還是沙瓤的,看著就解渴,何況被清洌的溪水鎮的冰涼,吃起來當真口齒生津、涼快到心裏頭。一共三個西瓜,五個小丫頭加上大民一人半個,也沒刀子、勺子,直接用嘴啃、那手抓,吃的滿臉都是西瓜汁。黑妞也湊熱鬧,看著大小幾個人吃的開心,也“嗚嗚”叫了兩聲,得到了一地的西瓜皮去啃。


    “一個小豬不吃飯,兩個小豬搶食吃”,平時也不見得這西瓜多稀罕,就看他們挑西瓜的水平就知道,不知她們禍害了多少西瓜才練出這手絕活。可現在六個人一起吃西瓜,立馬覺得香甜無比,大民吃的稍慢了一些,就看到無雙秀眉眼巴巴地看著自己,讓大民都吃不下去。


    那就隻好再去摘倆西瓜。


    西瓜地是族長張義山經手的。說是“經手”而不是“自留地”,原因是這地原本就撂荒了,張義山覺得可惜,就大致平整了一下,撒了幾把西瓜子就放水灌溉,完全天生天長,就是給村裏人夏天弄個零嘴兒吃,沒說是誰家的地。好在梨花塢多是老人,人口也少,西瓜每年都吃不完,也沒人管,讓五個小丫頭練出了挑西瓜的本事。


    想一想,梨花塢其實很有烏托邦的味道呢。


    小丫頭們挑西瓜是用手指??一下聽聲音,然後看瓜秧子、瓜萼,實在把不準了耳朵貼上去用小拳頭砸一下就更準了。可大民有真氣,還有變/態般強大的神識,挑的不比她們差,還盡是整塊瓜地裏最好的,讓小丫頭們敬佩不已,沒多大功夫就禍害了六個西瓜,小丫頭們的小肚皮鼓鼓的,都說用智叔挑的西瓜甜。


    在小溪裏洗去臉上黏黏的西瓜汁,躺在梨樹下的草地上,六個人都在看那還泛青的梨子。這個時節梨子還沒熟,小丫頭們也隻能幹瞪眼,眼巴巴地等著秋天到來。


    吃飽了就愛犯困,尤其是這炎熱的夏天,沒多會兒,小丫頭們眼巴巴地看著青澀梨子的眼睛就開始打晃,竟然犯困了。大民到是不困,每天晚上打坐練神識後,都是沉入深度睡眠中,休息效率極高,兩三個鍾頭就足夠了。可現在大民睡不著,不是精神過度興奮,而是隱隱有一種不安的感覺,完全沒道理的心慌感。


    下意識地大民就放開神識一看,嚇了一跳,頭頂上的樹葉間竟然有一條快兩米的大蛇!大民這才明白阿蘿說過的話,修士的感覺比常人靈敏的多,預感也強的多。這條黑褐色相間的蛇隻是趴在樹上看著自己,自己就有一種心慌的感覺,這真是一種奇怪的現象。


    “起來了!洗臉去,準備回家吃飯!”


    將小丫頭們一個個提溜起來,趕去洗臉清醒一下。等她們離開後,大民撿起一根胳膊粗的樹枝,跳將起來竟然有三米多高,手中的棍子帶著真氣就猛揮過去,直接將大蛇腦袋砸個稀爛,整條蛇身子痛的卷在一起,“啪嗒”就掉下來,到處亂動,被大民一把抓住猛地一甩,卸脫了關節,才不怎麽動了。


    小丫頭們自然要尖叫兩聲,卻不是害怕的聲音,而是興奮的聲音,讓大民感慨,這幾個丫頭真不得了。然後被大民領回家,在大民老爸的幫助下剝了皮就給大民媽做菜,爺倆拿著皂角磨成的粉去洗手,這蛇叫菜花蛇,有股子臭味,得用皂角洗一陣子才行。


    蛇很大,有十多斤,五個小丫頭自然毫不謙讓地留下了,和大民一家共十個人一起享受這意外的山珍。黑妞自然在桌子下麵耐心地等待著肉骨頭,很少發出什麽聲音。


    中原地區做菜技術普遍不高,尤其是做這些山味兒更不擅長,也就是簡單剁成一節一節的燉著吃,讓大民忽然就想起了劉老師、柳眉兒,不知道她現在怎麽樣了。


    很多人都說山裏人生活清苦。


    或許是生產技術的進步,張大民覺得“苦”字兒談不上,隻要別整天要求城裏人的網絡啊、酒吧呀等等,山裏的生活蠻愜意的,到是“清”字兒用的好,道盡了山裏生活的韻味。


    梨花塢處於hen、sx、hb交界之地,身在茫茫秦嶺之中,人口密度遠不及中原平原地區,相鄰兩個村之間一般都有十裏二十裏地,還多是山路,交通非常不方便。前些年的“村村通”工程確實給山裏的百姓帶來了實惠,起碼走村串戶方便多了,山裏的野味兒也容易換成錢了,村裏蓋房子的、買汽車的很多。


    但這些與梨花塢關係不大,村村通工程就沒有惠及梨花塢,據說上麵的意思是,修一條七八公裏的路就惠及幾十口人太不劃算。不過這樣也好,起碼梨花塢到現在還保持著百年前的純樸民風,據說,每年過年的時候後生們回到梨花塢,都有休假放鬆的感覺,雖然依舊是來去匆匆。


    短短一個多月,大民的成長是驚人的,當然是指做山民這一點。


    自從青梅五個小丫頭與大民“接上頭”之後,一般下午的時候,精力充沛的大民就與同樣精力用不完的五個小丫頭漫山遍野瘋跑,村裏的老人們幾乎都在午休,於是這空曠的、熱烈的午後的梨花塢就是他們的天下。


    有了神識,大民覺得學什麽都快,尤其是技巧性的技能,看一遍就能記住大概,三五次調整後就與老手沒什麽兩樣,區別是老手經驗多,他什麽都得從頭學。


    這不,五個小丫頭知道在界山上有幾顆晚熟的桑葚,忙不迭地向大民表功,於是六個人爬了一個小時的山才爬上最高的界山,看到了那幾顆桑樹。等解了饞,大民整個手都是烏紫烏紫的顏色,嘴上也是,臉上也是,沒有半個月褪不下來顏色。而青梅五個都是翹著蘭花指、咧著嘴巴露出尖牙利齒很仔細地吃,隻用手指尖掐這桑葚的根兒上,這樣幾乎看不出來痕跡。


    於是,全村的人都知道大民去吃桑葚了,還是界山上那幾顆晚熟的桑樹,並且是五個小丫頭帶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大民修仙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和平老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和平老三並收藏張大民修仙記最新章節